旅夜书怀和阁夜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诗歌选修杜甫篇(蜀相、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

中国古代诗歌选修杜甫篇(蜀相、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

本页仅供浏览参考,具体内容下载后可见。

无需排版,直接打印即可。

(包括教师版和学生版)·课题:中国古代诗歌选修·杜甫篇(蜀相、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一.学习目标1.掌握杜甫生平,知人论世。

2.赏析作品:《蜀相》、《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理解诗中思想情感。

3.通过《登岳阳楼》和《旅夜书怀》的对比鉴赏,感悟意境营造对抒发情感的作用。

二.知识链接1.生平简介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世称之为杜工部。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他的一生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2.写作背景《蜀相》(760年)、《旅夜书怀》(765年)、《阁夜》(766年)、《登岳阳楼》(768年)写于“安史之乱”时期。

“安史之乱”发生于公元755年——763年。

760年,杜甫在朋友严武的帮助下,得以定居成都;765年,严武病逝,无所依靠的杜甫被迫离开成都,全家栖居在长江边的一艘小船上,依靠接济度日;在夔州寓居两年;“安史之乱”结束后,时局又陷入军阀连年混战的内忧中,对外又得面临吐蕃对蜀地的不断侵袭,期间,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一系列不好的消息加深了杜甫思乡之情,决意北上返家,但又由于经济拮据,流落湖南岳阳。

三.作品赏析(请把笔记做在课文空白处!)1.结合“生平简介”、“写作背景”和相关诗句,分别概括出《蜀相》、《登岳阳楼》、《旅夜书怀》和《阁夜》的思想情感。

(写在课文的空白处)2.在《蜀相》中,3.《阁夜》的感情基调在“悲”的基础上,还有这与其他三首诗不同的意蕴,你能从具体的诗句中读出来吗?请结合“生平简介”和“时代背景”谈谈你的感受。

4.在《登岳阳楼》和《旅夜书怀》中,四、学以致用(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阁夜》原文及译文

《阁夜》原文及译文

《阁夜》原文及译文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阁夜》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阁夜》原文及译文1《阁夜》原文:杜甫〔唐代〕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阁夜》译文:岁末时节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夔州霜雪停了的寒冬夜晚,雪光映照下,明朗如昼。

破晓时军营中鼓角声更显得悲壮凄凉,银河倒映江面,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最终也成了黄土中的枯骨;人事与音书,都只能任其寂寞了。

《阁夜》赏析:杜甫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因而感慨万千,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并力图在内心超越这些人生的感慨,因作此诗。

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情,却亦有壮情和超然之意。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

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

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

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

在霜雪刚停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着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

“五更”二句,承次句“寒宵”,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

上句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

晴朗的夜空,鼓角声分外响亮,正是五更天快亮的时候,诗人忧愁难眠,那声音更显得悲壮感人。

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夔州一带也不太平,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

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戈未息、战争频仍的气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

下句说雨后天空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

杜甫: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

杜甫: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

赏析诗文
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
作者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图景:时令到了寒 冬,白昼越来越短,我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歇 的寒宵,诗人对此倍感凄凉寒怆。
赏析诗文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听觉、视觉。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 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 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 音 调转柔。一份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 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头。
身世之悲 家国之痛 忧国忧民

洞庭湖的广 阔无垠,烟 波浩淼与气 势磅礴。

孤独凄苦 忧国忧民
诗歌小结
本诗标题是《登岳阳楼》,但诗 歌并不局限于写“岳阳楼”和“洞庭 水水”。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 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 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 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 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 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 博大深远的意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阁 夜 杜

“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 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 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 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 蜀中发生了崔旰(gàn )、郭英乂(yì)、 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 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 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 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
2、通过“夜”字察实景
夜:指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夜 晚。诗句有: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找一下其中的意象有哪些?
细草 、微风、岸、危樯、舟 星 、 平野、月、 江流
思考: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浮”: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 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 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 主宰着它们的沉浮 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 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 —— 一派壮 一派壮 的图景。 阔的图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 曹操
后人对杜甫的评价
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 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无高尚伟大 之人格,亦无高尚伟大之文章。 之人格,亦无高尚伟大之文章。 ——王国维 ——王国维 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 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 最庄严 永久的一道光彩。 永久的一道光彩。 ——闻一多 ——闻一多 庄严: 庄严:人格 瑰丽: 瑰丽:艺术 永久: 永久:影响 杜 甫 草 堂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气压百代, 气压百代, 为五言雄浑之绝。 为五言雄浑之绝。” ——宋 刘须溪 ——宋 “已尽大观, 已尽大观, 后来诗人,何处措手。 后来诗人,何处措手。” ——明 ——明 王嗣奭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坼”: 洞庭湖波涛万顷、 洞庭湖波涛万顷、巨 浪千层,方圆数千里的江 浪千层, 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 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刹 那间,乾坤摇动、 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 解——显示出洞庭湖的磅 ——显示出洞庭湖的磅 显示出洞庭湖的 礴气势! 礴气势!
名为“登岳阳楼” 却不局限于写“ 名为“登岳阳楼”,却不局限于写“岳阳 楼”与“洞庭水”。屏弃了眼前景物的精微刻 洞庭水” 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 大处着笔,吐纳天地。 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 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 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 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 沉雄悲壮 意境。 意境。

杜甫诗四首

杜甫诗四首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尾联说,飘然一身象个什么呢?不过象广阔 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 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 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 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 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 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 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 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 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
杜甫
杜甫草堂全景
杜甫草堂博物馆
蜀相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诗的主旨

这是一首咏史。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 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 感慨。 诗的前半首写祠堂的景色。首联自问自答,写祠堂的所 在。颔联“草自春色”、“鸟空好音”,写祠堂的荒凉,字里 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后半首写丞相的为人。颈联写他雄 才大略(“天下计”)忠心报国(“老臣心”)。末联叹惜他 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
• •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颈联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 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 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 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 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 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 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 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 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 寂的根本原因。

《登岳阳楼》《阁夜》《旅夜书怀》比较阅读

《登岳阳楼》《阁夜》《旅夜书怀》比较阅读

短景、天涯、霜雪、 细草、微风、危樯、 寒宵、鼓角、星河 独夜舟、星、平野、
月、大江
悲壮萧瑟
高朗壮阔
悲慨万千
置身于天地之间的渺 小和无助
前三联写景,尾联抒 前两联是旅夜所见,

后两联是抒怀
学习目标
• 一、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 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 二、学习三首诗,从而较为全面的了解杜甫及其诗歌的意 境和创作风格,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国古典诗歌不同 的风格。
• 三、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 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
二:
• 2、通过“夜”字察实景 首联颔联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抒发作者什么情 感?(小组讨论作答)
夜:指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夜晚。
诗句有: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体味一下作者这二句诗里所描绘的意境。首先 找一下其中的意象有哪些?
• 四、背诵并默写三首诗。
旅 夜 书 怀
【吟诵杜甫,煽情激趣】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杜甫在旅夜
中抒写的一曲灵魂之声。 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沉郁的。 指导诵读:节奏上要放缓慢一些。
1、通过“旅”字看背景
旅:是旅居之意。
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自阆州折回成都,入严
武幕。本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
⑤老病孤独、亲朋音 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吟咏诗韵
•我看到了

•我听到了

•我想到了

•我感受到了

吟咏诗韵
• 1、我看到了无边无际的霜雪洒落地面,蔓延到天边;我看到 了壮观无比的星河倒映江中,碎影摇曳不定。

《登岳阳楼》《阁夜》《旅夜书怀》群文阅读与比较阅读

《登岳阳楼》《阁夜》《旅夜书怀》群文阅读与比较阅读
明确:韩愈写诗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决非过誉之词。 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说这样呢?
明确:这很明显的是激愤之语,既然“名声”是因“文 章”而著的,那么,“官休”也就不是因为“老病”了。
理解:联系杜甫一生的经历可知:杜甫一生怀着“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但不受皇帝的重用,又遭到了同 列的排挤。所以在这儿所写的仍是激愤之词。
这是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的远景。站得高,望得远, “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这一“尽”一“迥”一 “开”的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高。这 是一种旁敲侧击的衬托手法,不正面写楼高而楼高已自见。
颔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①善用典故
艺术
②活用对比 ③写景角度:听觉、视
手法 觉
④借景抒情:首联、颔
联、颈联
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 ②反语 ③对比 ④比喻
触景生情,乐景写 哀情,直抒胸臆
比较杜甫的《登岳阳楼》和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说 说它们同是写登岳阳楼之感,但在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4.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作者联想此地两 位历史人物的用意何在?
用典: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这句 是贤愚同尽之意。
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 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 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 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
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一份爱我 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头。
3.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写什么?作者情 感如何?

杜甫专题《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

杜甫专题《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

杜甫诗歌专题《旅夜书怀》765年《阁夜》766年《登岳阳楼》768年了解杜甫生平: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人。

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称为“诗史”。

其诗歌风格沉郁顿挫,主要作品有“三吏”“三别”等。

因其卓越的成就,被人尊称为“诗圣”,著有《杜工部集》。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杜甫的生活和创作的四个时期: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涉世未深奉儒守官,读书作文;漫游吴越,举试不第;漫游齐越,初遇李白。

《望岳》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忧国忧民投赠干谒,仕途失意;献三礼赋,待制集贤;历尽辛酸,关注民生。

《丽人行》《兵车行》《出塞》《赴奉先咏怀五百字》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陷落长安,忠君恋阙;奔赴凤翔,官授拾遗。

《春望》《羌村三首》“三吏”“三别”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携家入蜀,漂泊西南;草堂定居,安定平稳;出蜀漂泊,江舟长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登岳阳楼》《阁夜》《旅夜书怀》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解题诗歌的题目往往包含丰富的信息,《旅夜书怀》这一标题包含哪些信息?请结合注解谈一谈。

在旅途之夜书写自己的情怀或感情。

这个标题应该包括两个基本内容,即写诗人旅途之夜所见的景物和当时的思想感情。

【补充】写作背景: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携家人自问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

本来,有这位好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

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今四川云阳)。

《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二、鉴赏诗歌1.哪些诗句写所见之景,哪些写所抒之情?前两联写旅途之夜所见之景,后两联抒发诗人的情感。

隔夜和旅夜书怀意境上的区别

隔夜和旅夜书怀意境上的区别

意境上的区别:
1,借助的对象不同。

《阁夜》是由时间而感叹物的变化,而《旅夜书怀》是由眼前的情景而抒情。

2,表达情感不同。

《阁夜》是想到国家的战乱,同时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并力图在内心超越这些人生的感慨,因作此诗。

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情,却亦有壮情和超然之意。

《旅夜书怀》则是写旅途风情,更感伤老年多病、漂泊无依的心境。

章法上的区别:
《阁夜》是层层铺开,步步推进,首联点明冬夜寒怆。

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

颈联写拂晓所闻。

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

《旅夜书怀》则是由近及远,借景生情。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

第一、二句写近景,第三、四句写远景,诗的后半则是“书怀”。

《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的抒情意脉

《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的抒情意脉


收 结情,
”是在感 ,在

之中,自己的 人事浮
,情感
可何
《 阳楼》中也有起承转合的结构编排: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圻,乾坤E)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首联 洞庭水,
阳 ”起 题,
呼应了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诗人登楼的
情,

着诗人 世的坎坷与
颔联
, 日 夜浮 ”承题意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飘飘”和“沙鸥”直
抒胸臆,与首联的“独”字遥相呼应,将晚年孤零
之感迸发而出。
据此,也较快地把握《阁夜》的结构: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首联“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起笔破题,描写了西阁冬夜日光变短、霜雪停住
的画面。“天涯”是指夔州西阁,“寒宵”对应了题
目的“夜”,交代
颔联承题意写景,“五
更鼓角w悲壮,三峡星河 摇”气势宏,鼓
角声可以撼 河,有种摇
之感。颈联转
折言事,
家,
起”,
百姓千家闻知战乱纷起,恸哭声和哀嚎声响彻
苍天,
Hale Waihona Puke 夫的,也合了颔联的 鼓声”


生。尾联
,人事
码。以意逆志,可以通过繁复的意象来洞窥诗人
的身世命运和情感空间。
有人说,黑夜是诗人的家园。在夜间,诗人
的情感活动变得十分敏感和丰富,“黑夜”是杜
甫复杂情感的爆破口。《旅夜书怀》写 个孤
的月夜,他将孤舟停泊长满细草的岸边,面对

《旅夜书怀》《阁夜》剖析

《旅夜书怀》《阁夜》剖析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歌鉴赏思路:
一看标题 二看作者
三看注释 四看全文
提示:注意写作的思路(写景,叙事抒情)
一看标题
旅 夜 书 怀
本诗是在旅途之 夜抒发的情怀。 提示了写作时间。
二看作者

子美,自称 杜甫(712—770)字____ 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诗史 被称为“____” ,是我国古代诗 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杜甫也被誉 为“____诗圣 ”。 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 沉郁顿挫 诗歌形式,风格___ ___;语 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杜工部集 著有《 ________》。
杜甫生平(712--770)


1﹑读书游历时期(712—745) 开元十九年(731),二十岁的杜甫开始 了他历时十年,前后三次的壮游生活.天宝 三载(744),杜甫在洛阳结识了李白﹑高适, 同游梁宋.天宝四载秋,两人分手,李白置 酒赋诗,饯行赠别. 代表作品:《望岳》诗风比较豪迈浪 漫.
2﹑十年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通过朗读,我们发现杜甫这首诗感慨万千, 那么,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诗人对什么 事最为忧伤?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时光飞逝人生短促
客居天涯的凄寒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宇宙永恒、人 生无常的悲哀 老病孤独、亲朋音信 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诗人用事之妙在于,将眼前景、古时事 与心中情巧妙地合而为一,而使人不觉得这 是用事。
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 庙,而引起无限感慨。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 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 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 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 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诗人对宇 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让你联想 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坼”:力量感,洞庭பைடு நூலகம்波涛万顷、巨浪千层, 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刹那间,乾坤 摇动、天崩地解——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包容天地 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 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
有人说,苦难对人的影响,无非三种:最下者埋怨 社会不公,由怨天尤人而到仇恨外物,于是堕入魔道; 中者以此为动力,改变自己命运,但是若存心不厚, 也可能沦为与于连之属,即使有朝一日得逞,也必为 小人;最上者,因对苦难体会很深,于是更能理解别 人之苦难,甚至在别人有了苦难的时候忘记了自己的 苦难,这样的人,命运坎坷,身份卑微,但是灵魂却 由此而不朽。 杜甫是当之无愧的“诗圣”,“圣”就是第三种人。 在天地间,有一种最大的爱,他能超越时间,超越空 间,超越任何意识形态,成为永恒的温暖,成为永恒 的阳光。
登岳阳楼 旅夜书怀 阁夜
杜甫
登 岳 阳 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阁 夜
•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 • • • • • • • • • • • • • • • •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甫诗《旅夜书怀》与《阁夜》比较阅读

杜甫诗《旅夜书怀》与《阁夜》比较阅读

杜甫诗《旅夜书怀》与《阁夜》比较阅读诗歌教材分析:根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的要求,我们要通过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发挥各自的想象,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关系,品味诗人的情感。

教学依据:高三学生对情境类诗歌已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对诗人杜甫及风格也一定的了解。

因此将两篇同为“夜”景的抒怀作品放在一起比较阅读,更能加深学生对诗歌的欣赏阅读和审美能力,同时诗人在孤寂漂泊中仍不失豁达与释然,可增强古代文化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熏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鉴赏情景类诗歌的方法;2.能力目标:品味诗歌特色语言,从中体会诗人在不同环境下情感的表达。

教学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在反复诵读中领悟作者情感的变化。

2.运用多媒体课件,将两首诗的对比面变得更直观,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阅读。

3.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在想象中感受和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并产生共鸣。

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展示时文《印象里有没有?杜甫始终老成,李白却永远年轻,为啥?》)谈起杜甫我们的确一直在疑问,为啥在我们心里:杜甫从未年轻。

那是因为时代用冷酷的眼光选中了他,让他受尽了种种的磨难。

他瘦弱的双肩,挑起了国家兴衰、人民悲苦的重担。

当代诗人顾城曾这样写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是啊,诗人在黑夜里,用他一双慧眼,让我们感悟到了夜幕下他心中数不清的悲情。

今天,我们就在诗歌《旅夜书怀》和《阁夜》的夜色下,走近杜甫。

二、知人论世,回顾往昔。

1.(幻灯片展示)杜甫的介绍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其诗直接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现实,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人称“诗史”。

诗歌以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代表作是“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旅夜书怀》原文和翻译译文

《旅夜书怀》原文和翻译译文

《旅夜书怀》原文和翻译译文1、《旅夜书怀》原文和翻译译文《旅夜书怀》原文和翻译原文: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译文:拂岸的微风,摇曳的细草,高高的桅杆,孤独的夜和飘泊的客舟。

低垂的星辰衬托出原野的广阔,跳动的月影伴随着江上的波涛向东奔流。

难道是真的文章给我带来了名声,还是年老多病才使我的官职终归罢休!一生奔波到底是个什么形象呢?你看,那宽广的天地间有一只飘摇的沙鸥。

2、《魏书·源怀传》原文及翻译译文《魏书·源怀传》原文及翻译魏书原文:将、雍州刺史。

清俭有惠政,善于抚恤,劫盗息止,流民皆相率来还。

景明二年,征为尚书左仆射,加特进。

时有诏,以奸吏犯罪,每多逃遁,因眚乃出,并皆释然。

自今已后,犯罪不问轻重,而藏窜者悉远流。

若永避不出,兄弟代徙。

怀乃奏免之。

又诏为使持节,加侍中、行台,巡行北边六镇、恒燕朔三州,赈给贫乏,兼采风俗,考论殿最,事之得失,皆先决后闻。

自京师迁洛,边朔遥远,加连年早俭,百姓困弊。

怀衔命巡抚,存恤有方,但宜运转,有无通济。

时后父于劲势倾朝野,劲兄于祚与怀宿昔通婚,时为沃野镇将,颇有受纳。

怀将入镇,祚郊迎道左,怀不与语,即劾祚免官。

怀朔镇将元尼须与怀少旧,亦贪秽狼藉,置酒请怀,谓怀曰“命之长短,由卿之口,岂可不相宽贷?”怀曰:“今日之集,乃是源怀与故人饮酒之坐,非鞠狱之所也。

明日公庭,始为使人捡镇将罪状之处。

”尼须挥泪而已,无以对之。

怀既而表劾尼须。

其奉公不挠,皆此类也。

正始元年九月,有告蠕蠕率十二万骑六道并进,南寇恒代。

诏怀出据北蕃,指授规略。

蠕蠕亡遁。

怀旋至恒代,案视诸镇左右要害之地,可以筑城置戍之处。

怀性宽容简约,不好烦碎。

恒语人曰:“为人理世务点类维何必须太无细也譬如为屋但处望高显楹栋平正基璧完牢风雨不入足。

斧斤不平,斫削不密,非屋之病也。

”又性不饮酒而喜以饮人,好接宾友,雅善音律,虽在白首,至宴居之暇,常自操丝竹。

《登岳阳楼》《阁夜》《旅夜书怀》比较阅读(1)

《登岳阳楼》《阁夜》《旅夜书怀》比较阅读(1)
• 四、背诵并默写两首诗。
旅 夜 书 怀
【吟诵杜甫,煽情激趣】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杜甫在旅夜
中抒写的一曲灵魂之声。 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沉郁的。 指导诵读:节奏上要放缓慢一些。
1、通过“旅”字看背景
旅:是旅居之意。
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自阆州折回成都,入严
武幕。本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
比较阅读
对比阅读一:《登岳阳楼》和《旅夜书怀》:
比较意象
• 问题一:这两首诗是怎么写“洞庭湖”和“长江”的? 请找出具体的意象,并用自己的话将画面描述出来, 说说其意境营造上的异同?
• 问题二:在意境营造上,表现力最 强的几个字是什么? 炼字“坼”和“浮” 炼字“垂”和“涌”
比较情感
• 问题三: 这两首诗歌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情感都是豪
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 (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 云安(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杜甫的思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 热.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 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 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 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 一生漂泊何时才是个尽头。这首诗就集中的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何等孤单 何等渺小
诗人命运的写照
明确: 诗人这时已到了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房倌、郑虔、
高适、严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使他的孤独感与日俱增。 现在,“五载客蜀郡,一年在梓州”的生活刚刚结束,而将 来的生活如何又难以预料。

阁夜

阁夜

阁夜
意象
旅夜书怀
意境
短景、天涯、霜雪、细草、微风、危樯、 寒宵、鼓角、星河 独夜舟、星、平野、 月、大江 悲壮萧瑟 高朗壮阔
情感
章法
悲慨万千
置身于天地之间的 渺小和无助
前三联写景,尾联 前两联是旅夜所见, 抒情 后两联是抒怀
杜诗的艺术风格
沉郁
沉,主要是就情感的深沉而言 郁,主要是就情感的浓郁而言 从字面上看,顿错指语意的停顿 挫折 (间歇,转折) 从结构上看,顿错往往表现在起 承转合处
阁 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图 景:岁暮时节,冬日傍晚,刚刚放晴的 太阳好像被催促着似的匆匆收敛了最后 一抹余辉,夜晚来临了。这是一个霜雪 初停的寒夜,无边无际的霜雪好像蔓延 到天边,银白色的雪光散发出阵阵寒意, 衬托得这个夜晚越发冷寂了。
杜甫在这首诗中感慨万千,说说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 种悲慨,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
明确:诗人对百姓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 最为忧伤,当我们读到“野哭千家闻战 伐”的时候,仿佛可以看到诗人也流下 了揪心的泪水。
写作特点
①善用典故:“星河影动” “卧龙跃马” ②活用对比:以“野哭”的萧杀死气,对比“夷歌”的田野 生气;以“千家”对“数处”,点出战乱频繁,哀鸿遍野, 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③对仗工切:四联均对仗。
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但官职的确是 因老且多病而不得不永远休止了。
思考1:写了“名著” “官休”二事,概括了诗人后半生 的生 活.那么“名著”和“官休”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 “名声”不是因为”文章”而”著”的,不做” 官”是因为”老病”而休的。 思考2: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说这样呢?

旅夜书怀和阁夜

旅夜书怀和阁夜
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 2分
• 第三步:指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 什么感情。(效果)
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
合的画面。
1分
诗句有: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体味一下作者这二句诗里所描绘的意境。首先 找一下其中的意象有哪些?
细草 、微风、岸、危樯、舟 星 、 平野、月、 江流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 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分)
答案示例
• 第一步:提出并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
“拳”和“退” ,1。分
•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点出用了怎样的手法。(描述景象加手法)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 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星 垂 ——低垂
远 星空低垂愈显
平野:阔 ——辽阔无边 景 原野辽阔无边
月: 明朗的月光 江流:汹涌澎湃
近 景
明朗的月空下 月似乎不堪滚滚东 江水汹涌澎湃 流的大江的压逼而 奔流不息 一下子涌了出来
结论:
阔岸
何等孤单
平野 ——孤舟 ——
诗人命运的写照
大江
何等渺小
明确: 诗人这时已到了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房倌、
答案示例
① “垂”和“涌”用得尤为传神。“垂” 是低垂的意思,“涌”是滚涌的(意1思分)。 ②平野茫茫,群星低垂地面;江涛滚滚, 月光在江中翻滚涌动。 (1分) ③诗人表现了夜色中原野的辽阔和江流 的奔腾,以此来反衬诗人孤独的形象和 凄苦的心境。 (2分)
① “垂”和“涌”用得尤为传神。“垂”是低垂的 意思,“涌”是滚涌的意思。 (1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 这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 ‚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 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 ,稍稍流露出 凄苦的心境。‚天涯‛,称所在地资州, 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凄寒,‚宵‛这里 指黎明前, 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 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 声作铺垫。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垂 ——低垂
平野: 阔 ——辽阔无边 月: 明朗的月光 江流:汹涌澎湃
远 景
星空低垂愈显 原野辽阔无边 明朗的月空下 月似乎不堪滚滚东 江水汹涌澎湃 流的大江的压逼而 一下子涌了出来 奔流不息
近 景
结论:
阔岸 平野 ——孤舟 —— 大江 何等孤单 何等渺小 诗人命运的写照
• 第三步:指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 什么感情。(效果)
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 合的画面。 1分
诗句有: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体味一下作者这二句诗里所描绘的意境。首先 找一下其中的意象有哪些? 细草 、微风、岸、危樯、舟 星 、 平野、月、 江流
答案示例
① “垂‛和‚涌‛用得尤为传神。‚垂‛ (1分) 是低垂的意思,‚涌‛是滚涌的意思。 ②平野茫茫,群星低垂地面;江涛滚滚, 月光在江中翻滚涌动。 (1分) ③诗人表现了夜色中原野的辽阔和江流 的奔腾,以此来反衬诗人孤独的形象和 凄苦的心境。 (2分)
① “垂‛和‚涌‛用得尤为传神。‚垂‛是低垂的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 (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 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4 分)
答案示例
•第一步:提出并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含义) ①“网‛指‚网住‛。 1分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点出该字运用了何种手法。 (描述景象和手法) ②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想
阁 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阁 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③写出戍地的苦寒,抒发了吹笛人思乡的愁
绪。
1分
2008年 全国1卷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 (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 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 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 • • •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8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9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诗人自况,以什么自况的呢?
艺术手法:

_____
沙鸥
直抒胸臆

对比的手法
‚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 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 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 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 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郭英乂、 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 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 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 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
为‚____”诗圣 。 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 沉郁顿挫 诗歌形式,风格___ ___;语 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著有《杜工部集 ________》。
三看注释
• 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 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 但不料,第二年严武忽然去世,他不得 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 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 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
明确:
这很明显的是激愤之语,既然“名声”是因“文章”而著的, 那么,“官休”也就不是因为“老病”了.
理解: 联系杜甫一生的经历可知:杜甫一生不受皇帝的重用, 又遭到了同列的排挤.所以在这儿所写的仍是激愤之词.
沙 鸥 以”飘飘”喻己则有一种自伤漂泊之感,然后又以广阔的 天地间的一只沙鸥作比. 茫茫的天地和一只孤独的沙鸥作比,就更显得孤独和凄凉了.
教学目标
• 1.运用已掌握的鉴赏诗歌的思路解 读诗歌内容。 • 2.当堂背诵 • 3.了解并掌握诗歌鉴赏中常用的一 种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解题方法。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歌鉴赏思路:
一看标题 二看作者 三看注释 四看全文
高考诗歌鉴赏题目类型
• 1.第一种:分析意境型 • 2.第二种:分析技巧型 • 3.第三种:分析语言特色 炼字型 • 4.第四种:炼字型 • 5.第五种:一词领全诗型
近三年来高考考查炼字情况: 2007年:全国II卷、广东卷、江西 卷、辽宁卷、天津卷 (五套) 2008年: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天 津卷、上海卷、安徽卷、湖南卷 (六套)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10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意思,‚涌‛是滚涌的意思。 (1分)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
②平野茫茫,群星低垂地面;江涛滚滚,月 光在江中翻滚如涌。 (1分)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绘景象)
③诗人表现了夜色中原野的辽阔和江流的奔 腾,以此来反衬诗人孤独的形象和凄苦的心 境。 (2分)
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效果)
思考:
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具有 怎样的特点?
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

草: 细 ——孤弱 风:微 ——轻风 虽轻却不断 岸: (阔大的)江岸 樯: 危 ——高 孤立突兀 夜: (凄冷的)夜晚 舟: 独 ——孤 舟 孤舟
孤立突兀的 危樯和孤独 的小舟对抗 着漫漫长夜
线
阔岸

孤弱的细草 在无边的风 里飘摇不定
背一背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历来传 诵的名联。你认为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 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4分)
《阁夜》是一首七言律诗,每 句节奏都为‚二二三‛,如‚岁暮 ─阴阳─催短景‛。全诗的感情基 调沉郁悲慨,故宜用低沉、顿挫的 调子来诵读。
赏析诗文
• 1、首联“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描 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的心境如何?“岁暮阴 阳催短景”中的“催”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 析。 • 2、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为千 古名句,说说其妙处。 • 3、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写什 么?作者情感如何? • 4、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作者 联想此地两位历史人物的用意何在?
2009年: 广东卷、山东卷、四川 卷(三套)
解答方法: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 述景象,点出该字运用了何种手法。 (描绘景象加手法) (3)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 样的感情。(效果)
牛刀小试
感受高考
(2008年全国卷II)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4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5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6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7
秀一秀
诗歌背诵小比赛
1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2
春夜喜雨
杜甫
• 好雨知时节, 随风潜入夜, 野径云俱黑, 晓看红湿处,
当春乃发生。 润物细无声。 江船火独明。 花重锦官城。
3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作背景:本诗写于杜甫在西南漂 泊时期,生活是漂泊的,心境是凄 苦的。
旅夜书怀
杜甫
四看全文
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 细草微风岸, 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 危樯独夜舟。 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 星垂平野阔, 大江奔流,明月在水中翻滚如涌。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 官应老病休, 做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退。 飘飘何所似,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 天地一沙鸥。 就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