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字体格式word精品
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
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
高质量、高水平的学位论文不仅在内容上有创造性和创新性,而且在表达方式上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为此,特作如下规定。
一、学位论文版式、格式1、论文开本及版芯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版芯要求: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8mm2、论文用中文撰写3、标题:论文分三级标题一级标题:黑体,三号或16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或14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或12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上述段前、段后间距可适当调节,以便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4、正文字体:正文采用五号宋体,行间距为18磅;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5、页眉、页脚文字均采用小五号宋体,页眉左侧为“中国农业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右侧为一级标题名称;页眉下横线为上粗下细文武线“”(3磅);单面复印时页码排在页脚居中位置,双面复印时页码分别按左右侧排列6、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可参照正式出版物中的表格形式)7、文中所列图形应有所选择,照片不得直接粘贴,须经扫描后以图片形式插入8、文中英文、罗马字符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正体,按规定应采用斜体的采用斜体二、学位论文的各组成部分与排列顺序学位论文,一般由封面、独创性声明及版权授权书、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主要符号表、引言(第一章)、正文、结论(最后一章)、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和作者简历等部分组成并按前后顺序排列。
1、封面:不同类型研究生,学位论文封面(见附件1、附件1-1)、书脊(见附件3)要求如下:(1)学位论文题目应能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切题、简洁,不超过26字,可分两行排列,中英文对照;(2)未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遴选且在研究生院备案的合作指导教师,不得在学位论文上署名;署名的合作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2人;(3)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学位级别:硕士、博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兽医硕士、兽医博士;(4)专业名称、专业领域名称、研究方向应严格按照专业目录和培养方案填写;(5)分类号: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要求填写;(6)密级:涉密论文,由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国家规定的密级范围和法定程序审查确定密级,并注明相应保密年限;(7)日期:学位论文完成时间。
农业科学院公文处理办法(WORD4页)
农业科学院公文处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使我院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全面提高公文质量和办文效率,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文)和农业部发布的《农业部公文处理办法》(农办发〔2000〕22号文),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文是指本单位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第三条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四条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密法规,做到及时、准确、安全。
第五条中国农业科学院办公室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公文处理的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指导院属各单位的公文处理工作。
第六条院属各单位的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对本部门(本单位)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指导和检查。
第七条院属各单位要指定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公文处理人员应当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公文写作能力和相关的农业科技知识以及高度的责任心;要坚持原则,忠于职守。
各级管理人员应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公文处理知识。
第二章常用公文种类及其适用范围第八条中国农业科学院常用公文种类及其适用范围如下:(一)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下属单位及有关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属单位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等。
(二)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发布规章制度;任免人员等。
(三)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情况。
(四)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五)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事项。
(六)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七)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指导性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等。
中国农业科学论文格式
中国农业科学论文格式科学论文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而科学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中国农业科学论文格式,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中国农业科学论文格式1 题目是科技论文的中心和总纲。
要求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醒目规范、便于检索。
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
用小2号黑体加粗,居中。
2 署名署名表示论文作者声明对论文拥有著作权、愿意文责自负,同时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
署名包括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
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并包括所在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有时为进行文献分析,要求作者提供性别、出生年月、职务职称、电话号码、e-mail等信息。
用小4号宋体3 摘要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主要内容包括:1)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
2)所使用的实验方法。
3)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
4)研究结论及其意义。
中文摘要200字左右,中文名称的“内容摘要”用小2号黑体加粗,居中,其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宋体(1.5倍行距),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
英文“内容提要”项目名称规定为“Abstract”,用小2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居中,其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标点符号用英文形式。
4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萃取出的、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条目的单词、词组或术语,一般列出3~8个。
有英文摘要的论文,应在英文摘要的下方著录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key words )。
中文名称的“关键词” 另起一行用小4号黑体加粗,内容用小4号黑体,一般不超过8个词,词间空一格。
英文“关键词” 另起一行,项目名称规定为“Key words”,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加粗,顶格,其内容接“Key words”后空一格,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词间用分号“;”隔开。
中国农业科学论文格式(2)
中国农业科学论文格式(2)关于中国农业科学的论文范文中国近代农业科学体制化的社会史考察内容提要:20世纪上半叶,农业科技作为实业救国和科学救国的结合体,得到了政府和有识之士的关注和积极推动,在改良传统农业的进程中,随着农业教育发展、农学家群体出现、农业学术社团诞生、农业学术刊物出版、独立的农学研究机构建立等体制化要素的具备,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初步确立,为中国农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科技体制基础。
关键词:近代/农业科学/体制化作者简介:杨珉,南京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副教授,博士,南京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江苏南京210095;朱世桂,南京农业大学科技处研究员,博士,南京农业大学科技处,江苏南京210095中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化发轫于清末民初,开始有农事试验场、农业学术团体、大学农业研究机构出现,初成于1932年后以中央农业实验所为代表的一批官办农业研究机构的陆续成立,其建立与发展标志着中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化的最终形成。
一、农业教育的专门化和职业化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化确立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农业科学教育体制的建立。
清末,在西方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冲击下,为谋救亡图存,朝野改革舆论高涨,要求改革旧科举教育制度,革新教育,普兴学校,广育人才。
在此情形下,清政府参照日本、欧美各国教育状况及课程设置,建立各级学堂并且提出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课程标准。
农业科学教育因此出现。
中国近代农业教育最初发展起来的是实业农业学堂,早在1897年,力图改革的光绪帝就曾下诏令兴农学,命各省督转劝谕绅民兴办农务学堂[1]。
到1901年,在清末状元张謇等人的建议下,刘坤一和张之洞联名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提出:“今日欲图本富,首在修农政,欲修农政,必先兴农学。
”[2]此建议受到清政府赞赏,此后清政府相继制订了一些具体措施。
到1903年,兴办农业学堂成为一项重要国策,管学大臣张百熙等奏称:“国计民生莫要于农工商实业,兴办实业学堂,有百利而无一弊。
中文题名方正宋黑简体20磅左对齐
中文题名(方正宋黑简体,20磅,左对齐)作者姓名(仿宋,四号,左对齐,作者之间以逗号间隔)作者单位,所在省份(直辖市除外)及城市邮编(方正书宋简体,小四号,左对齐,如: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本文被引用的标准格式)作者姓名(多于3名只写出前3位,后面加“等”). 中文题名. 生物工程学报, 2018, 34(*):作者姓名拼音(多于3名只写出前3位,后面加“et al”). 英文题名. Chin J Biotech, 2018, 34(*):摘要: □□□□□□□□□□□□□□□(楷体,小四号,左对齐)关键词: □□□□□□□□□□(楷体,小四号,左对齐,关键词之间以逗号分隔)英文题名(Times New Roman,小二号,左对齐,仅首单词的首字母大写,专有名词除外)作者名字的拼音(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左对齐,名在前,姓在后,eg. Xiaobin Wang)作者单位(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左对齐,除邮编正体外均斜体)Abstract:(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左对齐)Keywords:(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左对齐,关键词之间以逗号分隔)(正文) □□□□□□□□□□□□□□□□□□□□□□□□□□□□□□□□□□□□□□□□□□□□□□□□□□□□□□□□□□□□□□□□□□□□□□□□□□□□□□□□□□□□□□□□□□□□□□□□□□□□□□□□□□□□□□□□□□□□□□□□□□□□□□□□□□□□□□□□□□□□□□□□□□□□□□□□□□□□□□□□□□□□□□□□□□□□□□□□□□□□□□□□□□□□□□□□□(方正书宋简体,五号)·栏目名称·1 一级标题 (仿宋,四号)1.1 二级标题 (黑体,11磅)□□□□□□□□□□□□□□□□□□□□□□□□□□□□ (方正书宋简体,五号)1.1.1 三级标题 (方正书宋简体,五号)□□□□□□□□□□□□□□□□□□□□□□□□□□□□□□□□□□□□□□□□□□□□□□□ (方正书宋简体,五号)表格要求:三线表无竖线,Times New Roman ,表内文字和表注文字全部用英文书写,9磅。
农学类中文核心期刊word精品
农学类 中文核心期刊 影响因子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类7植物保护 北京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0.5618植保技术与推广(改名为:中国植保导刊)北京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0.191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类1畜牧兽医学报 北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0.8452 蚕业科学 镇江(江苏) 中国蚕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0.618 3 动物营养学报呼和浩特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0.611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 4 中国兽医学报 长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 0.5825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哈尔滨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0.5626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福州 中国微生物学会 0.5057 中国兽医科技 兰州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0.398 中国饲料 北京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0.3829 畜牧与兽医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0.37610中国畜牧杂志北京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0.317 北京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0.31711 中国家禽 扬州 (江苏) 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0.20312 中国兽医杂志 北京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0.201级别 序号 刊物名称 一类 1 昆虫学报编辑部地 主办单位2004-2006 平均影响因子北京 中国昆虫学会,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135 2 昆虫知识类 3 中国生物防治北京 中国昆虫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1.071 1.0464植物病理学报5农药 沈阳三类6 植物保护学报北京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沈阳化工研究院 0.731 北京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0.998 0.682级别 序号 刊物名称 编辑部地 主办单位 2004-2006 平均影响因子一类期刊 1 水生生物学报2 水产学报3 中国水产科学武汉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 上海 中国水产学会 1.019北京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0.9411.1944 海洋水产研究 青岛(山东) 中国水产学会,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河水产研究所 0.714类期刊 5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上海 上海水产大学 0.6436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大连(辽宁) 大连水产学院 0.4367 淡水渔业 荆州(湖北) 8 水产科学 大连(辽宁) 9水产科技情报 上海中国水产学会等 辽宁省水产学会 上海市水产学会等0.4150.385 0.334三类期刊 10 水利渔业 武汉 水利部水库渔业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库渔业研究所 0.309 11 科学养鱼 无锡(江苏)中国水产学会等 0.20712 中国水产 北京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类 序号 刊物名称 编辑部地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0.153 主办单位 2004-2006 平均影响因子13 中国动物检疫 青岛(山东) 农业部动物检疫所 0.175 14 黑龙江畜牧兽医 哈尔滨 黑龙江省畜牧局,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0.14115 养禽与禽病防治 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0.04917林业科技通讯(改名为:林业实用技术)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0.162农业科学一一农学、农作物类 序号刊物名称编辑部地主办单位2004-2006平均影响因子1 植物生理学报(改名为: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上海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1.5672中国水稻科学 杭州 中国水稻研究所 1.416 植物生理学通讯 上海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 1.0257 遗传学报 北京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0.96178 棉花学报 安阳(河南) 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0.851 9 大豆科学哈尔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0.7610核农学报北京 中国原子能农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0.734 11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武汉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0.729 12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杨陵(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0.68813杂交水稻长沙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0.622 14 种子 贵州 贵州省种子学会等0.39715作物杂志 北京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0.38216 中国棉花 安阳(河南)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0.20217中国种业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0.185农业科学 ――农业基础科学类序号刊物名称编辑部地主办单位2004-2006平均影响因子农业科学 林业类序号 7 8 9 10 11 12 13 刊物名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浙江林学院学报 福建林学院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西北林业院学报 中南林学院学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中国森林病虫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福建林业科技 浙江林业科技 林业资源管理 哈尔滨1415林业科技16辽宁林业科技编辑部地北京北京 中国林学会北京临安 南平 北京杨陵 株洲 主办单位 2004-2006平均影响因子北京林业大学1.091.13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浙江林学院 (福建)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林业局科技情报中心(陕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湖南)中南林学院0.891 0.856 0.851 0.8490.7340.702.自然科学版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沈阳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0.453福建省林学会,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0.306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福州 杭州 北京中国林业科学院黑龙江分院,黑龙江省林科学院 沈阳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林学会0.665 0.5650.4210.29750.27 0.173玉米科学 公主岭(吉林) 吉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4作物学报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中国作物协会1.334 5麦类作物学报杨陵(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681 应用生态学报沈阳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3642 土壤学报南京中国土壤学会 1.8563水土保持学报杨陵(陕西)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1.4464 土壤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4225 土壤与环境(改名为:生态环境)广州广东省土壤学会等 1.3866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北京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1.172中国水土保持郑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农业科学一一农业工程类序号刊物名称编辑部地主办单位2004-2006平均影响因子1 水利学报北京中国水利学会 1.312农业现代化研究长沙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1.0373 农业工程学报北京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1.0074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镇江(江苏江苏理工大学0.7945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杨陵(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6886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0.60457灌溉排水(改名为:灌溉排水学报)水利部农村水利司等0.5668 节水灌溉武汉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等0.5439农业机械学报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0.533 10粮食与饲料工业武汉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0.3211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武汉水利部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等0.31912农机化研究哈尔滨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等0.21613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洛阳(河南)洛阳拖拉机研究所0.15114 农业机械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0.018农业科学一一园艺类序号刊物名称编辑部地主办单位2004-2006平均影响因子1园艺学报北京中国园艺学报0.9082果树学报郑州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0.883食用菌上海上海市农业科学院0.49』4中国蔬菜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0.3835长江蔬菜武汉武汉市蔬菜生产办公室,长江蔬菜杂志社0.266北方园艺哈尔滨黑龙江省园艺学会,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0.248 7中国果树兴城(辽宁)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0.2488中国南方果树重庆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0.216农业科学:――综合性农业科学序号刊物名称编辑部地主办单位2004-2006平均影响因子1中国农业科学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1.2922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1.1313浙江林学院学报-»Y=j~y-h LI-八乞r/宀临安(浙江)浙江林学院—P-VT V/ [冃“十 \0.8564福建林学院学报南平(福建)福建农林大学0.8515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南京南京农业大学0.816福建农业大学学报(改名为: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州福建农业大学0.7047湖南农业大学学报长沙湖南农业大学0.6878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南京林业大学0.6659华北农学报石家庄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学会等0.657 10江苏农业研究(改名为: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扬州(江苏)扬州大学0.633 11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北京中国农业大学0.60512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广州华南农业大学0.5913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昌江西农业大学0.58 14江苏农业学报南京江苏省农业科学院0.57415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武汉华中农业大学0.5716安徽农业大学学报合肥安徽农业大学0.56317河北农业大学学报保定(河北)河北农业大学0.5471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杨陵(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53919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杭州浙江大学0.53820河南农业大学学报郑州河南农业大学0.51821江苏农业科学南京江苏省农业科学院0.49222西南农业大学学报重庆西南农业大学0.4923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0.45324吉林农业大学学报长春吉林农业大学0.42625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沈阳沈阳农业大学0.37126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泰安(上东)山东农业大学0.349 27西北农业学报杨陵(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34728湖北农业科学武汉湖北省农业厅等0.30429河南农业科学郑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0.2430安徽农业科学合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0.22。
农学论文格式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学、农学专升本、农贸、农技、种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规范一、论文格式1. 论文标题(小2号黑体字,行间距为最小值20磅)题目应表述课题所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要求尽可能简练。
2.作者(小4号楷体字)作者只写学生姓名3.院(系)专业(5号楷体字,加括号)4.摘要:(5号黑体字)(内容用5号宋体,行间距最小值20磅,与正文对齐)应简明扼要,紧扣主题。
简要概述本篇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内容、方法和结果。
摘要字数一般应有200-400字。
5.关键词:(5号黑体字)(内容用5号宋体,中间用分号隔开)关键词要符合学科分类、专业术语的通用性,并注意与国际惯例一致。
一般不超过5个。
6.英文题目(4号Times New Roman加粗)7.作者英文名字(小4号Times New Roman,格式为WANG Xiao-san)8.院(系)专业英文(5号Times New Roman,加括号,例子:Agriculture 2002-2of Agronomy College)9.英文摘要(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内容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行间距固定值20磅)10.英文关键词(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内容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中间用分号隔开)英文题目、摘要及关键词一般与中文对应翻译。
11. 引言(引言部分“引言”两字不能出现)内容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最小值20磅。
简要概述本研究课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方向、思路及方法等。
具体格式为:【本研究的重要意义】□□□□□□。
【前人研究进展】本研究奠基人及起始时间。
作者A用什么方法取得了什么进展□□□□□□作者B□□□作者C□□□。
【本研究切入点】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空白点或薄弱环节□□□□□□主要介绍本研究是在什么基础上启动的。
所有前人研究中哪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或曰尚有研究空白,或者存在薄弱环节,因此启动了本项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文献格式
中国农业科学文献格式
中国农业科学文献格式一般遵循以下要求:
1. 书面文献(图书、论文、报告等)的格式:作者. 文献标题[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例如:李明.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博士论文].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2. 期刊文献的格式:作者. 文献标题. 期刊名称,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张三,李四.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挑战与机遇. 农业科学,2021,59(1):10-18.
3. 会议文献的格式:作者. 文献标题. 会议名称,会议年份,会议地点.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起止页码.
例如:王五,赵六. 农业科技创新与中国农村发展战略. 第十届中国农业科学大会,2019年11月4-7日,北京.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 102-108.
4. 报纸文献的格式:作者. 文献标题. 报纸名称,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钱八. 我国粮食储备现状分析. 中国经济报,2021年3月10日(第2版).
以上为一般情况下的农业科学文献格式,实际撰写时还需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在正式写作中,不应出现任何网址、超链接和电话等直接识别的信息。
论文格式要求-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附件2:论文格式要求1、全文:Word2000或Word2003排版。
论文标题:小二号字、黑体、居中。
2、作者署名:小四号字、楷体、居中;两个以上作者时,名字之间空2格。
3、中文摘要及关键词:小五号字、宋体,“摘要”和“关键词”加黑。
关键词间空格隔开。
4、英文摘要:全部为Times New Roman字体;标题为小四号字、首字母大写,其余全小写;“作者姓名”五号字,汉语“姓名”译法采用“姓”前“名”后,在正文标题下的“作者姓名”为“姓”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名”为两个字时,中间加一短线,例如:ZHAI Hu-qu, LIU Xu, QU Dong-yu, GUO Yu-yuan, XU Shi-wei;摘要正文小五号字体,“Abstract”和“Key words”加黑,关键词间用“;”隔开。
5、首页脚注标识作者简介: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职称,学历,学位及主要研究方向,电话,E-mail等。
脚注一律用圈码,如①②③…。
6、量和单位:按国际标准中关于量和单位的规定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书写。
数字和年份之间统一用“~”。
计量单位要统一,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kg、hm2等。
超过4位数的阿拉伯数字采用三位分节法,即在小数点左、右每三位数留出1/4字距的间隔。
7、正文:五号字、宋体;每段的首行缩进为两个汉字;两端对齐;正文单倍行距。
8、文中标题:(1)一级标题:四号字、黑体、左对齐;用“1”、“2”、“3”…等表示序号;(2)二级标题:小四号字、黑体、左对齐;用“1.1”、“1.2”、“1.3”…等表示;(3)三级标题:五号字、黑体、左对齐;用“1.1.1”、“1.1.2”、“1.1.3”…等。
所有标题后空一格,写标题名。
9、图表要求:图表题黑体、小五号字。
表一律用三线表。
Excel作图要带数据源。
图中所用文字一律用8号字(非“八号”字)。
中文用宋体,英文、数字用Times New Roman。
农业科技论文的完全规范格式
农业科技论文的完全规范格式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科技是农业的第一生产力。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农业科技论文的完全规范格式,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农业科技论文的完全规范格式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二、目录。
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三、摘要。
摘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
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
四、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关键词是用作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五、引言(或序言)。
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六、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
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七、参考文献和注释。
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八、附录。
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中国农业科学字体格式
表头
小五中文黑体,源自英文Times New Roman
3磅
3磅
最小值为0
表中文字
六号
中文宋体,
英文Times New Roman
0行
0行
12磅
边框上下为0.5磅,
中间0.25磅
表注/图注
六号
同上
0行
0行
单倍行距
图中文字
六号
同上
线0.5磅
致谢
小五
楷体
0行
0行
单倍行距
Refere nee
小五
Arial
0行
0行
单倍行距
参考文献正文
六号
同表注、图注
0行
0行
单倍行距
精品文档
9磅
6磅
最小值0
居中,用英文“,"隔开, 再空1个英文字母间距
英文单位
小五
Times New Roman斜体
3磅
3磅
单倍行距
居中
英文摘要
小五
Times New Roman
0行
0行
固定值14磅
“Abstract用Arial
页脚
六号
宋体
0行
0行
单倍行距
首页不同,奇偶页不同
标题1
四号
黑体
0行
0行
单倍行距
标题1・1
《中国农业科学》中文版排版参数
文件-页面设置-页边距-上2.3,下2.5,左2,右2;文件-页面设置-纸张-宽度21厘米,
高度28.5厘米
项目
字号
字体
格式/段落
其他
段前
段后
行距
中文题目
中国农业科学字体格式
黑体
0行
0行
单倍行距
1.1.1标题
10
数字黑体,中文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
0行
0行
单倍行距
正文
10
中文宋体,数字英文Times New Roman
0行
0行
单倍行距
) /中图说(表题
小五
,括号内宋体黑体
行0
行0
单倍行距
插入表格
)英图说表题/(
小五
Times New Roman
0行
精选文档
《中国农业科学》中文版排版参数(2005-06-30)
文件-页面设置-页边距-上2.3,下2.5,左2,右2;文件-页面设置-纸张-宽度21厘米,高度28.5厘米
项目
字号
字体
格式/段落
其他
段前
段后
行距
中文题目
小二
黑体
12磅
10磅
最小值0
居中
中文作者姓名
五号
楷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磅9
3磅
0最小值
”号居中,用中文“,隔开
中文作者单位
六号
宋体
10磅
0磅
单倍行距
居中,加括号
中文摘要
小五
仿宋
0行
0行
单倍行距,左右各缩进0.7厘米
相当于缩进2个汉“摘要”两字用字,黑体
中文关键词
小五
仿宋
0行
0行
单倍行距,左右各缩进0.7厘米
文词之间用中各”隔开“;
英文题目
三号
Arial
0行
0行
最小值为0
居中
英文作者
五号
中国农业科学投稿须知
《中国农业科学》文客观反映该研究在国内外所处的相对水平。
缺少文献支持或仅有国内文献的论文原则上不宜发表。
9 材料与方法应写清楚试验时间、地点,试验材料与试验条件的代表性及具体名称、试验规模(样本容量)、设计思路、设计方法、重复次数,试验仪器、药品及规格、统计方法,等等。
倘系借鉴他人方法,应交代清楚参见文献[**]。
10 结果与分析主要叙述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应有基础数据以及依据具体数据统计分析得来的二级或三、四级数据,并对统计、分析数据之后显示出来的信息予以描述,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11 图和表文中只附必要的图和表,切忌与文字表述重复。
图和表中的题名、注释或说明语等所有中文均需加对照英文。
表用三线表。
图中所用文字一律用6号字。
半栏图宽不超过7.5c m;通栏图宽不超过15.0c m;照片图如电泳等谱带图须提供清晰照片。
12 量和单位按国际标准中关于量和单位的规定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书写。
13 讨论应单独成段,不与结果或结论混写。
主要是针对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相同、相近甚至是相反的结论进行评论,说明验证或印证、证实了什么,否定了什么,对能够阐述清楚的道理或机制加以阐述,对不明确的原因或不一致之处要进一步分析、解释。
如果是开创性的工作,则应该对试验中的得与失,重要的体会与感悟,存在的问题与失误加以阐释,以使同行或读者予以认可,并给予同行或读者某种启示或思考。
14 结论应单独成段,不与讨论混写。
应高度简明、扼要。
应条理清晰地概括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应将本研究揭示出来的基本信息全部概括性地展示给读者。
以方便读者引用。
15 参考文献列出与文章切实相关的国内外资料,特别要吸收国内外最近3年文献。
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和资料不宜引用。
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顺序按在论文中所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连续编号。
参照国际惯例,所有著作者全部著录。
中文参考文献需用中英文两种文字排列,将参考文献中的中文条目译成英文,先以中文形式排列,再排列英文。
中国农业科学 字体格式资料
小五
中文黑体,
英文Times New Roman
3磅
3磅
最小值为0
表中文字
六号
中文宋体,
英文Times New Roman
0行
0行
12磅
边框上下为0.5磅,中间0.25磅
表注/图注
六号
同上
0行
0行
单倍行距
图中文字
六号
同上
线0.5磅
致谢
小五
楷体
0行
0行
单倍行距
Reference
小五
Arial
0行
0行
中文作者单位
六号
宋体
10磅
0磅
单倍行距
居中,加括号
中文摘要
小五
仿宋
0行
0行
单倍行距,左右各缩进0.7厘米
相当于缩进2个汉字,“摘要”两字用黑体
中文关键词
小五
仿宋
0行
0行
单倍行距,左右各缩进0.7厘米
各词之间用中文“;”隔开
英文题目
三号
Arial
0行
0行
最小值为0
居中
英文作者
五号
Times New Roman
中国农业科学 字体格式
《中国农业科学》中文版排版参数(2005-06-30)
文件-页面设置-页边距-上2.3,下2.5,左2,右2;文件-页面设置-纸张-宽度21厘米,高度28.5厘米
项目
字号
字体
格式/段落
其他
段前
段后
行距
中文题目
小二
黑体
12磅
10磅
最小值0
居中
中文作者姓名
论文格式和字体字号的要求(最终版)
论文格式和字体字号的要求(最终版)第一篇:论文格式和字体字号的要求(最终版)论文格式和字体字号的要求……………………………资格申请评审论文(宋体一号黑体)论文题目: ………………………(宋体小一号加粗)(宋体四号)姓名::………(宋体四号加粗)技术工种名称……………拟申报职业资格: 申报时间:…单位(全称):…论文题目(宋体二号加粗)(宋体五号)作者单位:XXX 摘要:(宋体小三号加粗)…(宋体四号)关键词:…(宋体小三号加粗)前言:(宋体小三号加粗)…。
(宋体四号)正文:(宋体小三号加粗)一、…(宋体小三号加粗)…。
(宋体四号)…。
(宋体四号)…(宋体小三号加粗)1、2、二、…。
(宋体四号)1、…。
(宋体四号)…。
(宋体四号)…(宋体小三号加粗)2、三、1、…(宋体四号)未上套管时凹模板上孔的形状(宋体五号)套管的截面形状(宋体五号)镶拼套管的凹模工作刃口的截面形状(宋体五号)【参考文献】(宋体小三号加粗)1、《机械手表制造工艺学》(宋体五号)2、李双义主编《冷冲模具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宋体五号)第二篇:论文字体格式要求分享论文格式(字体大小)(正式)论文的基本格式:一、题目作者:论文题目(宋体二号、不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宋体四号(单位全名部门全名,市(或直辖市)邮政编码)宋体小四二、摘要关键词:摘要宋体四号:摘要内容宋体小四号关键词宋体四号:内容宋体小四号三、引言部分:宋体小四号四、正文部分:正文文字宋体小四号,单倍行距五、标题部分:1一级标题宋体三号标题1 1.1二级标题宋体四号标题2 1.1.1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标题3六、图片格式:正文文字中,先见文后见图,全文统一按顺编号,图片格式为JPG格式,分辨率为400DPI以上。
七、注释文献: [注释] 宋体五号①注释1宋体小五号②注释2宋体小五号 [参考文献] 宋体五号[1]参考文献1 宋体小五号 [2]参考文献2 宋体小五号(正式)论文的格式要求:一、题目、摘要、关键词1.论文题目,按常规学术论文标题作出。
最新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第二编经济
第三编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自然科学
第五编医药、卫生
第六编农业科学
第七编工业技术
TF 冶金工业1.冶金分析2.钢铁3.粉末冶金技术4.稀土5.轻金属6.钢铁研究学报7.有色金属(改名为:有色金属工程)8.有色金属.冶炼部分9.稀有金属10.炼钢11.粉末冶金工业12.烧结球团13.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14.钢铁钒钛15.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16.湿法冶金17.炼铁18.特殊钢19.材料冶金学报20.中国稀土学报21.冶金自动化22.贵金属
TG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1.金属学报2.中国有色金属学报3.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4.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5.焊接学报6.金属热处理7.铸造8.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9.锻压技术10.材料热处理学报11.热加工工艺12.塑性工程学报13.材料保护14.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5.表面技术16.铸造技术17.材料科学与工艺18.机械工程材料19.轻合金加工技术20.中国表面工程2 1.航空材料学报22.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3.腐蚀。
中国农业科学 模板
《中国农业科学》原创性研究论文写作结构模版小二黑居中孙雷心,路文如,5楷居中(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编辑部,北京□100081)□□摘要:【研究目的】30—5 0字,小5宋,下同□□□□□□□□□□□□□□□□□□□□□□□□□□□□□□□□□□□□□;【方法】30—50字□□□□□□□□□□□□□□□□□□□□□□□□□□□□□□□□□□□□□□□□□□□□;【结果】核心部分,约150字□□□□□□□□□□□□□□□□□□□□□□□□□□□□□□□□□□□□□□□□□□□□□□□□□□□□□□□□□□□□□□□□□□□□□□□□□□□□□□□□□□□□□□□□□□□□□□□□□□□□□□□□□□□□□□□□□□□□□□□□□□□□□□□□□□□□□□□□□□□□□□□□□□□;【结论】不能忽略,约50字□□□□□□□□□□□□□□□□□□□□□□□□□□□□□□□□□□□□。
□□关键词:《中国农业科学》中文版;标准规范;写作结构;模版(用实词3—6个,勿用虚词,以便于读者检索)Arial Should be Used in English Title Arial Should be Used in EnglishTitle English [Arial居中]SUN Lei-xin, LU Wen-ru(1Department, University, City, Zip Code, Institute, City, Zip Code, P. R. China)Abstract:【OBJECTIVE】≈15%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METHOD】≈15%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RESULTS】≈55%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CONCLUSION】≈15%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Key words: Keyword 1; Keyword 2; Keyword 3; Keyword 4; Keyword 5从此处回车排正文1□引言□□【本研究的重要意义】□□□□□□□□□□□□□□□□□□□□□□□□□□□□□□□□□□□□□□□□□□□□□□□□□□□□□□□□□□□□□□□□□□□□□□□□□□□□□□□□□□□□□□□□□□□□□□□□□□□□□□□□□□□□□□□□□□约100—200字;正文双栏排,10号字,行间距为单倍行距,字间距为标准间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页面设置-页边距-上2.3,下2.5,左2,右2;文件-页面设置-纸张-宽度21厘米,
高度28.5厘米
项目
字号
字体
格式/段落
其他
段前
段后
行距
中文题目
小二
黑体
12磅
10磅
最小值0
居中
中文作者姓名
五号
楷体
9磅
3磅
最小值0
居中,用中文“,”号 隔开
中文作者单位
六号
宋体
10磅
10
黑体
0行
0行
单倍行距
标题1.1.1
10
数字黑体,中文宋体, 央文Times New Roman
0行
0行
单倍行距
正文
10
中文宋体,数字英文
Times New Roma n
0行
0行
单倍行距
表题/图说(中)
小五
黑体,括号内宋体
0行
0行
单倍行距
插入表格
表题/图说(英)
小五
Times New Roman
0行
0行
0行
单倍行距
参考文献正文
六号
同表注、图注
0行
0行
单倍行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磅
单倍行距
居中,加括号
中文摘要
小五
仿宋
0行
0行
单倍行距, 左右各缩进
0.7厘米
相当于缩进2个汉 字,“摘要”两字用 黑体
中文关键词
小五
仿宋
0行
0行
单倍行距, 左右各缩进
0.7厘米
各词之间用中文
“;”隔开
英文题目
—口
-三-号
Arial
0行
0行
最小值为0
居中
英文作者
五号
Times New Roma n
0行
表头
小五
中文黑体,
英文Times New Roman
3磅
3磅
最小值为0
表中文字
六号
中文宋体,
英文Times New Roman
0行
0行
12磅
边框上下为0.5磅,
中间0.25磅
表注/图注
六号
同上
0行
0行
单倍行距
图中文字
六号
同上
线0.5磅
致谢
小五
楷体
0行
0行
单倍行距
Refere nee
小五
Arial
9磅
6磅
最小值0
居中,用英文“,"隔开, 再空1个英文字母间距
英文单位
小五
Times New Roman斜体
3磅
3磅
单倍行距
居中
英文摘要
小五
Times New Roman
0行
0行
固定值14磅
“Abstract用Arial
页脚
六号
宋体
0行
0行
单倍行距
首页不同,奇偶页不同
标题1
四号
黑体
0行
0行
单倍行距
标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