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和病因推断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病因及病因推断课件
(zhǔnzé)
共变法
同异并 用法
注意: 1.如果病因假设清单(qīngdān)未包括真实的病因,则
Miller准则不起作用; 2.对于观察性研究或者非确定性条件,该准则需 要控制相应的混杂或者进行概率性评价。
第八页,共六十五页。
临床病因研究(yánjiū)的思路
假设(jiǎshè)演绎法
• 肺癌诊断技术 的提高
40(37.0) 14(13.0) 30(27.8) 12(11.1) 12(11.1)
0
59(54.6) 18(16.7) 22(20.4) 8(7.4)
1(0.9)
0
a.非吸烟的定义为没有每日至少吸一支烟持续1年以上;戒烟者按其戒烟前的吸烟量进行划分 b.摘自DOLL R,HILL AB.A study of the etiology of carcinoma of the lung. BMJ. 1952 ;2(4797):1273.
引言(yǐnyán)
吸烟是否增加肺癌(fèi ái)病人的 发病风险?
高盐高脂饮食是否对心血管疾 病的风险(fēngxiǎn)有影响?
第二页,共六十五页。
临床(lín chuánɡ)病因研究的思路
一、病因假设(jiǎshè)的提出
20世纪早期,肺 癌还被认为是很 罕见的疾病
20世纪30年代开 始,男性中肺癌 的发病率在迅速 增加。
第十三页,共六十五页。
临床病因研究(yánjiū)的思路 分析性研究(yánjiū)方法:
队列研究
分析性研究(yánjiū)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
优点
1.暴露资料在结局之前,不存在回忆偏倚
2.直接得到暴露组和对照组人群的发病或死亡率,可直接计算RR和AR等反映疾病危险强度 的指标,直接分析暴露的病因作用 3.病因在前,疾病在后,时间顺序合理,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
共变法
同异并 用法
注意: 1.如果病因假设清单(qīngdān)未包括真实的病因,则
Miller准则不起作用; 2.对于观察性研究或者非确定性条件,该准则需 要控制相应的混杂或者进行概率性评价。
第八页,共六十五页。
临床病因研究(yánjiū)的思路
假设(jiǎshè)演绎法
• 肺癌诊断技术 的提高
40(37.0) 14(13.0) 30(27.8) 12(11.1) 12(11.1)
0
59(54.6) 18(16.7) 22(20.4) 8(7.4)
1(0.9)
0
a.非吸烟的定义为没有每日至少吸一支烟持续1年以上;戒烟者按其戒烟前的吸烟量进行划分 b.摘自DOLL R,HILL AB.A study of the etiology of carcinoma of the lung. BMJ. 1952 ;2(4797):1273.
引言(yǐnyán)
吸烟是否增加肺癌(fèi ái)病人的 发病风险?
高盐高脂饮食是否对心血管疾 病的风险(fēngxiǎn)有影响?
第二页,共六十五页。
临床(lín chuánɡ)病因研究的思路
一、病因假设(jiǎshè)的提出
20世纪早期,肺 癌还被认为是很 罕见的疾病
20世纪30年代开 始,男性中肺癌 的发病率在迅速 增加。
第十三页,共六十五页。
临床病因研究(yánjiū)的思路 分析性研究(yánjiū)方法:
队列研究
分析性研究(yánjiū)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
优点
1.暴露资料在结局之前,不存在回忆偏倚
2.直接得到暴露组和对照组人群的发病或死亡率,可直接计算RR和AR等反映疾病危险强度 的指标,直接分析暴露的病因作用 3.病因在前,疾病在后,时间顺序合理,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
病因及病因推断PPT课件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详细阐述病因推断的常用方法 和步骤,如求异法、求同法、 共变法、剩余法等,以及这些 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注意事 项。
病因推断的实践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介绍病因推断 在流行病学、临床医学、预防 医学等领域中的实践应用,包 括传染病的防控、慢性病的预 防和治疗、公共卫生事件的应 对等。
课件总结和展望
对课件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病 因及病因推断在医学领域中的 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 势和研究方向。
病因研究对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意义
预防疾病发生
通过识别和消除病因,可以有效 预防疾病的发生,降低人群的患
病率。
控制疾病传播
对于传染性疾病,通过研究病因 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
扩散。
个体化健康管理
针对不同个体的病因特点,可以 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提
高生活质量。
病因研究对医学教育和科普的价值
病因的分类
单一病因
由单一因素引起的疾病,如外伤、中毒等。
多重病因
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 病等。
必要病因和充分病因
必要病因是疾病发生的必要条件,充分病因则是疾 病发生的充分条件,如吸烟是肺癌的必要病因,而 长期大量吸烟则是肺癌的充分病因。
病因的作用方式
直接作用
病因直接作用于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如外伤 、感染等。
种因素,避免片面性和局限性。
注意个体差异
不同个体对同一病因的反应可 能存在差异,因此在推断病因 时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
结合临床实践
病因推断需要结合临床实践, 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提高推 断的准确性。
不断更新知识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新的病 因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因此需要
病因和病因推断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小结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均将病因 研究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共同致力于病因探 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病因和病因推断事实上 是分析流行病学的指导框架和评价准则,对于 形成对的的因果思想和精确的研究成果,是至 关重要的。流行病学的病因研究办法不仅对防 止医学病因研究,并且对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 学的病因研究都含有指导意义;流行病学的研 究成果对于疾病的诊疗、治疗和防止有重要意 义。
第13章 病因和病因推断
学习目的
1.说出病因的概念
2.叙述疾病发生的基本 条件
3.科学地运用鉴定病因 的推理办法
第1节 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
• 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必须含有致病 因子、宿主和环境三个基条件。
•
环境
•
宿主
病原
一、致病因素
致病因素 它是疾病发生和流行的直接因素 按其性质可分3种类型: 1.生物性因素 重要指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以及
目的检测
1.病因研究有几个办法? 2.什么是病因?按其性质可分几个类型? 3.科学实验五法涉及那些内容? 4. 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必须含有的基本条件是 A.高危人群 B.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 D.病因 E.致
病因子、宿主和环境。 5.病因是指 A.疾病发生和流行的直接因素 B.疾病发生的次要因
素C.疾病发生的诱因D.与疾病的流行有关因素.E. 疾病发生的因素
致病因素与否对人体有致病作用与人体 下列特性有明显关联。 1.生理特性 2.行为特性 3.遗传特性
三、环境
环境是指致病因素和人体所处的空间范 围。按其属性可分为: 1.自然环境 涉及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环境, 这两者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都非常亲密。 2.社会环境 涉及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 制度、社会人文、风俗、习惯社会构造等因 素。
病因及病因推断 ppt课件
如果两组人群某病发病率有明显不同,而两组 人群在某种因素上也有差异, 则这种因素很 可能成为该病的原因。
2、求同法:
求同法(method of agreement)又称“异中 求同法”。对不同的场合或事物,找它们的 共同点—共性。
如果不同情况下或不同的场合的病人均具有 类同的因素时,则这种因素有可能是该病的 病因。
真菌、螺旋体、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 克次体、病毒。 2)寄生虫—
蠕虫、原虫、医学昆虫 3)生物毒素—
蛇毒、蝎毒、毒磨、狼毒等。 正常菌群失调等
2、物理致病因子(physical agent) 声、光、热、电、摩擦、外伤、溺水、机械振 动、电离辐射、噪声、尘埃、放射性物质等超 出正常范围的数量、强度,均可使人致病。
5、排除法:
排除法,又称剩余法(method of residues)对某 复合结局事件(A,B,C),已知它的有关(暴露) 因素在特定的范围内(a,b,c),通过归纳又知道 b说明B,c说明C,那么剩余的a必定说明A。剩 余法可以看成是差异法的特例此。
第五节 验证病因假设的方法
一、病例对照研究
二、宿主
1、遗传因子 2、免疫状况 3、年龄与性别 4、民族/种族 5、人的性格、气质和精神心理状态 6、人的行为因素
1、遗传
现已证实,很多遗传因素可以增加或减少某 些疾病的易患程度。与遗传无关的疾病是很 少的,只是关系程度不同而已。
1)单基因遗传病:几乎不受环境的影响,而取 决于遗传(血友病、色盲、先天性耳聋)。
1、环境、病因、宿主处于平衡状态,所以 表现为健康。
病因
宿主
环境
2、病因的作用增强,疾病发生。
宿主
环境 例如,流感病毒出现新的亚型,则平衡被破坏而发生 疾病的流行。
2、求同法:
求同法(method of agreement)又称“异中 求同法”。对不同的场合或事物,找它们的 共同点—共性。
如果不同情况下或不同的场合的病人均具有 类同的因素时,则这种因素有可能是该病的 病因。
真菌、螺旋体、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 克次体、病毒。 2)寄生虫—
蠕虫、原虫、医学昆虫 3)生物毒素—
蛇毒、蝎毒、毒磨、狼毒等。 正常菌群失调等
2、物理致病因子(physical agent) 声、光、热、电、摩擦、外伤、溺水、机械振 动、电离辐射、噪声、尘埃、放射性物质等超 出正常范围的数量、强度,均可使人致病。
5、排除法:
排除法,又称剩余法(method of residues)对某 复合结局事件(A,B,C),已知它的有关(暴露) 因素在特定的范围内(a,b,c),通过归纳又知道 b说明B,c说明C,那么剩余的a必定说明A。剩 余法可以看成是差异法的特例此。
第五节 验证病因假设的方法
一、病例对照研究
二、宿主
1、遗传因子 2、免疫状况 3、年龄与性别 4、民族/种族 5、人的性格、气质和精神心理状态 6、人的行为因素
1、遗传
现已证实,很多遗传因素可以增加或减少某 些疾病的易患程度。与遗传无关的疾病是很 少的,只是关系程度不同而已。
1)单基因遗传病:几乎不受环境的影响,而取 决于遗传(血友病、色盲、先天性耳聋)。
1、环境、病因、宿主处于平衡状态,所以 表现为健康。
病因
宿主
环境
2、病因的作用增强,疾病发生。
宿主
环境 例如,流感病毒出现新的亚型,则平衡被破坏而发生 疾病的流行。
流行病学--病因及病因推断 ppt课件
第三节 统计学联系和因果联系
统计学联系
关联+相关
关联(association):是流行病学上的术语,指两个二 分变量之间有无关系
相关(correlation):是统计学术语,指两个连续性变
量之间的关系
统计学关联的表示
Exposure
Yes No Total Disease Yes A C A+C No B D B+D
organism invaded by an infectious agent
Agent
Communicable Disease Model
Host
Agent
Environment - all
other factors that inhibit or promote disease transional Medicine
Hippocrates(5th century BC)
Agent
Agent
Human being
Biological Model
Environment Host
Gorden Triad
Monocausality (15-19th century)
单因多果 果1 因 果2 果3 肺癌
吸烟
慢支
冠心病
多因单果 因1 因2 因3 果 高血压 高血脂 冠心病
肥胖
缺乏运动
多因多果 高脂膳食、缺乏体力活动、吸烟、饮酒
高血压、冠心病、大肠癌
因因协同引起一果 吸烟+接触石棉 肺癌
因因相加引起一果 未免疫机体遭受深部创伤+被土壤中破伤风杆菌污染
+破伤风繁殖
病因概念的发展和病因模型
流行病学(钟崇洲)3-病因及病因推断PPT课件
实验法
通过实验控制暴露和疾病的结果,以 确定因果关系。
统计方法
利用统计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 分析,以识别和验证因果关系。
证据的综合评价
综合不同来源和质量的证据,进行综 合评价,以确定因果关系的可靠性和 可信度。
04 流行病学中的偏倚与控制
偏倚的定义与分类
偏倚的定义
选择偏倚
指在流行病学研究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 导致研究结果偏离真实情况的现象。
严格的实施过程
正确的数据分析方法
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 行科学处理和解释,避免数据分析阶 段产生的偏倚。
规范操作、严格执行研究方案,确保 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偏倚对流行病学研究的影响
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偏倚会导致研究结果偏离真实情况,降低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影响结果的推广和应用
如果研究结果存在偏倚,则不能将其推广到更广泛的人群或应用领 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流行病学(钟崇洲)3-病因及病因推 断ppt课件
目录
• 流行病学概述 • 病因与病因推断 • 流行病学中的因果关系推断 • 流行病学中的偏倚与控制 • 流行病学中的案例分析
01 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的定义与特点
流行病学定义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 群中的分布、影响和原因,以及制定 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 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案例二: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结词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与不良的生活方式、肥胖和家族遗 传等因素有关。
详细描述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其中2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肥胖 和家族遗传等因素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措施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和定期筛查等。
(精品) 病因与病因的推断课件
2020/12/6
8
流行病学对病因的认识在疾病防控上的重要意义
不必等待把某种疾病的所有危险因素都搞清 楚后再进行防控,一旦从流行病学角度清楚 了某种病因作用,即可针对该病因采取措施
伦敦宽街霍乱爆发死亡病例的地区分布(1854年)
2020/12/6
9
病因分类
宿主因素
环境因素
先天因素
congenital factors
是指本来两件事间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但在研 究过程中,由于没考虑到设立对照组、对照组选择 不当,观察指标不客观、样本的代表性不强或其他 偏倚存在时,可造成研究因素与疾病间的虚假关联。 主要由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所致。
2020/12/6
34
2.1 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 是由被选入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与没有选入者 在暴露或疾病有关特征上的差异造成的系统 误差。
组别 试验组 对照组
不同浓度的氧气治疗与RLF的关系
婴儿数
发病数 发病率(%)
28
17
60.71
37
6
16.21
2020/12/6
24
不同研究方法的因果关系论证强度比较
2020/12/6
25
第三节 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
• 假设演绎法(hypothetic deductive method) 1. 因为假设H, 所以推出证据E(演绎推理) 2. 因为获得证据E,所以反推假设H(归纳推
31
第四节 因果关系的推断
排除机遇关联(随机误差)
观察到的关联
排除虚假关联(选择、测量偏倚)
有统计学关联
排除间接关联(混杂偏倚)
继发关联
因果关联的推导步骤
第二节-病因及病因推断PPT课件
须建立病因网络,才能把握全局而不失
之于片面,才能使我们对于疾病的认识
得到深入发展。
-
9
寻找病因的条目指南
• 宿主病因:先天 后天
• 环境病因:生物 理、化 社会
-
10
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
• 充分病因:必然会导致疾病发生的 最低限度的条件和事件。
• 必要病因:是指有相应疾病发生, 以前必定有该病因的存在。
第二章 病因与病因推断
中国医科大学 周宝森
-
1
病因的概念
Lilienfeld从流行病学角度这样陈述:
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
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
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因此,
流行病学中的病因观是符合概率论因果
观的。流行病学层次的病因一般称为危
险因素(risk factor),它的含义就是
-
21
• 因此,上述推理的实际形式为:
如果假设H而且条件C,则证据E;如果证 据E不成立,所以假设H或(和)条件C不 成立。
• 在上述乙肝病毒引起肝癌的例子中,先 行条件应当为其他重要危险因素状态也 相同。因此,肝癌发病率不相同,可能 否定的是先行条件,即实际上可能其他 重要危险因素状态不相同,而不是否定 乙肝病毒引起肝癌的假设。
-
6
疾病因素模型
该模型在病因分类上操作性强,具 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没有动 因确定的困难。它将因素分为两 个层次: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 的近因。外围的远因包括社会经 济、生物学、环境、心理行为和 卫生保健因素。
-
7
社会经济因素 生物学因素 环境因素 心理、行为因素 卫生保健因素
医学生物学因素 (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和病因推断
学习目标
1.说出病因的概念 2.叙述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 3.科学地运用判定病因的推理方法 4.掌握病因判定的标准 病因的研究不仅与疾病的诊断有关,还直接
关系到疾病的 治疗与预防。
第1节 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
• 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必须具备致病 因子、宿主和环境三个基条件。
环境病原宿主(三) 流行病学研究整个流行病学病因研究的过程可分为3部 分:(1)根据背景构想可能的病因模式;(2)描 述流行病学提出的病因假设,分析流行病学或流行 病学实验验证假设;(3)根据病因判断标准做出综 合评价。以下简述病因研究中2种主要的归纳推理方 法:假设演绎法和Mill准则。 1.假设演绎法推理过程可概括为:
6.目前国际公认的病因判断标准有几项?其中主要 指标及参考指标各是哪几项?
参考答案:1. 【案例1-1】问题1:肺部感染 问题2:A.避免心衰诱因特别是肺部感染 B.定期问诊复查 C.适量运动以不出现心悸、气短为度 D.遵医嘱按时服药 E.食谱选择受限制
2.目标检测1题:有三种方法:1)临床研究;2)实验研究;3) 流行病研究。
目标检测
1.病因研究有几种方法? 2.什么是病因?按其性质可分几种类型? 3.科学实验五法包括那些内容? 4. 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A.高危人群 B.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 D.病因 E.致
病因子、宿主和环境。 5.病因是指 A.疾病发生和流行的直接原因 B.疾病发生的次要原
因C.疾病发生的诱因D.与疾病的流行有关原因.E. 疾病发生的原因
小结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均将病 因研究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共同致力于病 因探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病因和病因推断 实际上是分析流行病学的指导框架和评价准 则,对于形成正确的因果思想和准确的研究 结果,是至关重要的。流行病学的病因研究 方法不仅对预防医学病因研究,而且对于基 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病因研究都具有指导意 义;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对于疾病的诊断、 治疗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1.资料的收集 (1)症状和体征 的频数表 (2)疾病过程的描述
2.临床推断 (1)综合症的签别 (2)列出可能性疾病 (3)病因推断
(二)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繁多,一般可 根 据自己提出的病因假设选择适宜的方法。 1.生化实验 2.微生物实验 3.动物实验 4.分子生物实验与遗传学实验
4)关联的特异性;5)关联的可重复性。后4项为 参考指标:6)关联的一致性;7)关联的合理性; 8)相似性;9)实验证据。
致病,如铅、苯、有机氯,有机磷等可引起人体 的急、慢性中毒,苯并芘等有致癌作用。
二、宿主
宿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接受致病因素作 的生物体,预防医学指人体。
致病因素是否对人体有致病作用与人体 以下特征有明显关联。 1.生理特征 2.行为特征 3.遗传特征
三、环境
环境是指致病因素和人体所处的空间范 围。按其属性可分为: 1.自然环境 包括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环境, 这两者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都非常密切。 2.社会环境 包括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 制度、社会人文、风俗、习惯社会结构等因 素。
推理过程(1)如果假设A成立则必定推出经验证据B。 推理过程(2)获得经验证据B,所以反推假设A可能成立。 2. Mill准则 预防医学运用了分析流行病学和实验流行病的理论研究 验证病因假 设。即科学实验五法: (1)求同法 (2)求异法 (3)同异并用法 (4)共变法 (5)剩余法
二、病因判断方法
图13-1-1 疾病发生的三要素关系图
一、致病因素
致病因素 它是疾病发生和流行的直接原因 按其性质可分3种类型: 1.生物性因素 主要指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以及
有害的动、植物等。 2.物理因素 环境中的异常气象、电、光、声和放
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成为致病因素。 3.化学因素 研究证明有许多中化学物质可以使人
目前,世界公认的病因判断标准如下:
1.关联的时间性 2.关联的强度 3.剂量反应关系 4.关联的特异性 5.关联的可重复性 6.关联的一致性 7.关联的合理性 8.相似形 9.实验证据
综上所述,病因判断第二标准是复杂的 ,上述前5条标 准判断病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后面4条标准可作为判 断病因时的参考。
第2节 病因推断
病因推断包括判断病因的推理方法及确 定病因的判断标准。 一、判断病因的推理方法 在探求病因的过程中,实验医学、临床医学 和流行病学都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方法。 (一)临床研究 病因未明的疾病一般在临床医师最先碰到,临床医
师应用自身的研究和分析方法,往往能为病因研 究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线索。
2题:即病原因子,是导致疾病和流行的直接病因。病 因按性质可分三种类型:1)生物性因子;2)物理 因子;3)化学因子。
3题:1)关联的时间性;2)关联的强度;3)剂量反应 关系;4)关联的特异性;5)关联的可重复性。
4题:E。
5题:A。
6题:主要有9项,其中前5项为主要指标;1)关联的 时间性;2)关联的强度 ;3)剂量反应关系;
学习目标
1.说出病因的概念 2.叙述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 3.科学地运用判定病因的推理方法 4.掌握病因判定的标准 病因的研究不仅与疾病的诊断有关,还直接
关系到疾病的 治疗与预防。
第1节 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
• 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必须具备致病 因子、宿主和环境三个基条件。
环境病原宿主(三) 流行病学研究整个流行病学病因研究的过程可分为3部 分:(1)根据背景构想可能的病因模式;(2)描 述流行病学提出的病因假设,分析流行病学或流行 病学实验验证假设;(3)根据病因判断标准做出综 合评价。以下简述病因研究中2种主要的归纳推理方 法:假设演绎法和Mill准则。 1.假设演绎法推理过程可概括为:
6.目前国际公认的病因判断标准有几项?其中主要 指标及参考指标各是哪几项?
参考答案:1. 【案例1-1】问题1:肺部感染 问题2:A.避免心衰诱因特别是肺部感染 B.定期问诊复查 C.适量运动以不出现心悸、气短为度 D.遵医嘱按时服药 E.食谱选择受限制
2.目标检测1题:有三种方法:1)临床研究;2)实验研究;3) 流行病研究。
目标检测
1.病因研究有几种方法? 2.什么是病因?按其性质可分几种类型? 3.科学实验五法包括那些内容? 4. 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A.高危人群 B.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 D.病因 E.致
病因子、宿主和环境。 5.病因是指 A.疾病发生和流行的直接原因 B.疾病发生的次要原
因C.疾病发生的诱因D.与疾病的流行有关原因.E. 疾病发生的原因
小结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均将病 因研究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共同致力于病 因探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病因和病因推断 实际上是分析流行病学的指导框架和评价准 则,对于形成正确的因果思想和准确的研究 结果,是至关重要的。流行病学的病因研究 方法不仅对预防医学病因研究,而且对于基 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病因研究都具有指导意 义;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对于疾病的诊断、 治疗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1.资料的收集 (1)症状和体征 的频数表 (2)疾病过程的描述
2.临床推断 (1)综合症的签别 (2)列出可能性疾病 (3)病因推断
(二)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繁多,一般可 根 据自己提出的病因假设选择适宜的方法。 1.生化实验 2.微生物实验 3.动物实验 4.分子生物实验与遗传学实验
4)关联的特异性;5)关联的可重复性。后4项为 参考指标:6)关联的一致性;7)关联的合理性; 8)相似性;9)实验证据。
致病,如铅、苯、有机氯,有机磷等可引起人体 的急、慢性中毒,苯并芘等有致癌作用。
二、宿主
宿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接受致病因素作 的生物体,预防医学指人体。
致病因素是否对人体有致病作用与人体 以下特征有明显关联。 1.生理特征 2.行为特征 3.遗传特征
三、环境
环境是指致病因素和人体所处的空间范 围。按其属性可分为: 1.自然环境 包括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环境, 这两者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都非常密切。 2.社会环境 包括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 制度、社会人文、风俗、习惯社会结构等因 素。
推理过程(1)如果假设A成立则必定推出经验证据B。 推理过程(2)获得经验证据B,所以反推假设A可能成立。 2. Mill准则 预防医学运用了分析流行病学和实验流行病的理论研究 验证病因假 设。即科学实验五法: (1)求同法 (2)求异法 (3)同异并用法 (4)共变法 (5)剩余法
二、病因判断方法
图13-1-1 疾病发生的三要素关系图
一、致病因素
致病因素 它是疾病发生和流行的直接原因 按其性质可分3种类型: 1.生物性因素 主要指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以及
有害的动、植物等。 2.物理因素 环境中的异常气象、电、光、声和放
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成为致病因素。 3.化学因素 研究证明有许多中化学物质可以使人
目前,世界公认的病因判断标准如下:
1.关联的时间性 2.关联的强度 3.剂量反应关系 4.关联的特异性 5.关联的可重复性 6.关联的一致性 7.关联的合理性 8.相似形 9.实验证据
综上所述,病因判断第二标准是复杂的 ,上述前5条标 准判断病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后面4条标准可作为判 断病因时的参考。
第2节 病因推断
病因推断包括判断病因的推理方法及确 定病因的判断标准。 一、判断病因的推理方法 在探求病因的过程中,实验医学、临床医学 和流行病学都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方法。 (一)临床研究 病因未明的疾病一般在临床医师最先碰到,临床医
师应用自身的研究和分析方法,往往能为病因研 究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线索。
2题:即病原因子,是导致疾病和流行的直接病因。病 因按性质可分三种类型:1)生物性因子;2)物理 因子;3)化学因子。
3题:1)关联的时间性;2)关联的强度;3)剂量反应 关系;4)关联的特异性;5)关联的可重复性。
4题:E。
5题:A。
6题:主要有9项,其中前5项为主要指标;1)关联的 时间性;2)关联的强度 ;3)剂量反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