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探析.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
纪录片被视为一种宣传和教育手段,被广泛用于展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成就,以及推广党和政府的政策和理念。
在这个时期,纪录片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宣传中国人民的劳动精神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这些纪录片通常以长篇纪录片的形式展现,其内容结构比较传统且严谨,符合社会主义的审美要求。
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时期,中国
纪录片的风格开始发生变化。
国内外的纪录片思潮影响了中国的纪录片创作,引入了更加自由和个性化的表现手法。
一些纪录片导演开始拍摄关于社会问题和个人生活的作品,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突破和创新。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纪录片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方面,纪录片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作品的题材和风格更加多样化。
许多纪录片涉及到社会矛盾、历史反思、民间故事等话题,展现了一个更加真实和多元的中国社会。
另一方面,中国纪录片也开始涉足国际舞台,参与国际电影节和展览。
一些中国纪录片导演因其出色的作品而获得了国际认可和奖项,为中国纪录片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宣传教育到个性化创
作的转变,从传统审美到多元化表达的演变。
它不仅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也反映了中国导演在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方面的成长和突破。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变化,纪录片创作必将继续追求更高的艺术和社会意义。
媒介社会学视角下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探究
媒介社会学视角下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探究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
当时,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政府提出要通过电影、电视等媒介传播正面的社会价值观念。
于是,纪录片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传媒形式。
这一时期的纪录片主要是以宣传为主,在政治宣传方面成果显著,如《集中连片的大整风》、《大跃进》等。
到了70年代,中国进行了文化大革命。
纪录片中出现了多种表现形式,如纪实性的《北京之春》、故事性的《巷子口》等。
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受到政治局势的影响,部分影片可能会失去艺术性和观赏性。
80年代是中国纪录片的关键时期。
在电影行业改革的背景下,纪录片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一时期纪录片的制作风格更加多样化,从传统的宣传型向“红色电影”的大众娱乐化倾斜,再到90年代的“记录中国”的存在主义、时尚摇滚、独立纪录片等多个形态的纪录片不断涌现。
2000年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中国纪录片的制作环境进一步改变。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流通方式的多样化,纪录片的生产和传播变得更容易、更高效。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潮流,国际市场对中国纪录片的需求也大幅上升,中国纪录片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总体而言,中国纪录片在不同时期发展出多种不同风格,每一步都反映出了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变迁。
近年来,政府对纪录片制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加上市场需求的提升,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观看中国发展历程电影观后感
观看中国发展历程电影观后感《中国发展历程》是一部我近期观看的纪录片,该片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出发,通过讲述一系列的故事和经历,展示了中国的巨大变革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观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对中国的发展之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产生了很多感慨。
首先,我被中国强大的决心和毅力所震撼。
电影中介绍了中国经济改革的艰辛过程,政府和各界人士为了改革开放的目标不断努力奋斗。
他们在面对种种挑战和困难时,没有放弃,而是坚定地走上了实现中国繁荣发展的道路。
这种毅力和决心让我深感敬佩,也让我明白了中国发展之路上的种种艰辛。
其次,我对中国多元化发展模式有了更多的认识。
电影中展示了中国经济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转变,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
这些变革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这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大意义,也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第三,我觉得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积极影响。
电影中提到了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的态度。
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它不仅仅关注自己的利益,也积极为世界做出贡献。
中国的发展成就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也为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上注入了更多正能量。
最后,电影中展示的中国人民的幸福和满意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政府始终将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不断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电影中展示了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这种“人民至上”的理念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
总之,《中国发展历程》这部电影让我对中国的发展之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以其自身的努力和智慧,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为世界树立了一个典范。
希望中国能够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为全球的繁荣和和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资料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一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请结合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展开论述。
1.战争时期的新闻纪录片电影。
重要作品1938年《延安和八路军》(袁牧之导)反映了全国各地抗日爱国青年从四面八方来到延安的情景;重点纪录了毛泽东、朱德和八路军其他高级指挥员的风采,以及延安的自然风貌与社会风貌、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
那时的人力物力严重匮乏,纪录片发展速度缓慢。
2.建国初期的起步阶段(1958~1966文革前)这阶段是对新闻纪录电影的延续,传播渠道主要是电视。
主要创作人员有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
主要任务: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事物和新成就。
主要形式:电视纪录片和新闻片。
作品有《收租院》(北京电视台拍摄)重大意义1.突破了“报道型”新闻纪录片的僵化模式2.开创了以文学性见长的散文体纪录片3 既有“宣传教育”的思想性,又有艺术的生动性3.十年动乱时期的纪录片(1966~1978)被极左路线和帮派压制和束缚的时代,公式化,概念化,题材严重狭窄手法严重僵化。
状态:在夹缝中顽强生存。
优秀作品《深山养路工》吉林省铁岭地区一支活跃在深山峡谷中的铁路养路队,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爱护国家财产,保证铁路运输安全。
本片运用老工人的同期声讲话,以多种蒙太奇手法,制造了戏剧性效果,具有生动感人的表现力。
《放鹿》《下课以后》《太行山下新愚公》等。
4.纪录片的初步繁荣(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1,纪录片开始栏目化1978年9月30日央视《祖国各地》1989年《地方台50分钟》2.作品数量多,内容广,形式多样。
内容:人物,城市风光民俗宗教历史文化等。
形式:散文式,抒情诗式音画式调查报告式等。
3.出现了系列化,长篇化的创作倾向《话说长江》(25集1983年播出)《丝绸之路》(15集1979年中日联合摄制)《话说运河》(35集央视摄制)4.主要模式解说词+画面格里尔逊模式《西藏的诱惑》(刘郎 1988年) (男)“西藏的诱惑,不仅因为它的历史,它的地理,更因为:西藏,是—种境界。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
当时,中国电影工作者受到苏联纪录片的影响开始创作纪录片。
起初,这些纪录片主要以记录社会主义建设和工人阶级斗争为主题,如《五一建设纪实》、《钢铁中的火花》等。
在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中国纪录片进入了一个创作高峰期。
这一时期的纪录片作品多样化,不仅继续记录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还开始涉及农村、城市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渔洋山》、《欢乐的黄河》等,这些作品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真实的叙事方法,展现了中国人民奋斗和生活的真实面貌。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的浪潮中,中国纪录片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电影的制作受到限制,纪录片创作陷入低谷。
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纪录片才逐渐恢复活力。
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四个现实”的要求,要求纪录片作品要关注现实问题、接地气、服务人民。
在这一背景下,纪录片作品开始探索更加立体和深入的社会现实,如《江边安》、《厂长找工人》等。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纪录片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社会发展迅猛,纪录片作品开始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例如,《河上的父子情》、《封锁线》等作品,通过表现个体命运和社会变迁,反映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复杂问题和矛盾。
21世纪以来,中国纪录片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不少中国纪录片作品在国内外电影节上获奖,拓宽了纪录片的表达方式和审美境界。
例如,《千里走单骑》、《南方车站的聚会》等作品凭借其独特的视角和话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总的来说,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起伏和变革。
从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纪录片到现今的多元化创作,中国纪录片在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体命运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为人们呈现了一个真实而多元的中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探析
一
、
政 治 统 治 下 的 宣传 工 具 。 题 先行 纪 录 片 主
的 宣传 教 育 功 能 更 是 发 挥 得 淋 漓尽 致 。 如那 时 候 . 国 内地 连 中
续 三 年停 止 了除 了新 闻 纪 录 片 以外 所 有 电 影 的拍 摄 在 这 批 纪 录 片 中 , 大 海 航 行 靠 舵 手 》 为 其 口号式 的主 题 , 心 思 想 《 因 核 与记 录拍 摄 内容 达 成 的 高 度 一致 而 成 为 代 表 .亦 成 为 新 中 国
纪 录 片 虽 然起 步较 晚 , 经过 艰 苦 努 力 的 不 断 改进 , 得 了一 定 的 成 绩 , 且 在 将 来 的 发展 中, 有 光 明 的前 途 。 但 取 并 会 【 词 】纪 录 片 转 型 ; 题 先行 纪 录 片 ; 录 片故 事 化 ; 录 片本 土 化 关键 主 纪 纪 [ 图分 类 号 ] G 0 中 99 [ 献标识码]A 文 [ 章 编 号] 17 — 18 2 1 )4 0 2 — 3 文 6 4 6 9 (0 0 0 — 16 0
新 中 国成 立 之 初 .中 国纪 录片 从 主要 报 道 军 事 斗 争 转 为
全 面报 道 政 治 、 事 、 济 、 交 、 会 等 各个 领 域 的情 况 。 进 军 经 外 社
入 上世 纪五 六 十 年 代 .中 国纪 录片 便 被 政治 这 把 无 情 的大 手
拉 拢过 去 , 为 宣传 舆 论 的工 具 。这 一 时 期 , 国纪 录 片 最 大 成 中 的 特点 就 是 主题 先 行 . 出教 育性 突
第 2 4卷
第 4期
延 安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un lo na c t n l T c nclIsi t ora f Ya nVo ai a & e h ia n tue o t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主要经验教训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主要经验教训(一)起步期(1958—1978)
1、以电视为载体的纪录电影。
《到农村去》、《英雄的信阳人民》
2、以暄传报道为己任的新闻式纪录片。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3、以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客观记录《深山养路工》
4、以部分领导、学者为对象的小众传播
(二)发展期(1978—1990)
1、以山水风光为代表的广阔题材。
《话说长江》
2、以系列片为标志的丰富品类
3、以《地方台50分钟》为代表的众多专栏
4、主题先行风格占据主导地位
(三)繁荣期(1991—1996)
1、纪绿片与专题片分野日益明显
2、注重再现原生态的纪实风格。
《望长城》
3、以《生活空间》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纪录片
4、以获奖纪录片为代表的精英文化纪绿片。
《藏北人家》、《沙与海》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脉络和特征是反映时代特点和历史背景的,中国纪录片经历三个根本性转变。
第一阶段,在技术和观念的共同作用下,完成语言的纪实化,确立了真实的纪录片生命”的命题。
第二阶段,人成为中心,这是纪录片的国际化取向。
第三阶段,开始关注社会并步入市场化。
媒介社会学视角下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探究
媒介社会学视角下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探究一、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历程中国的纪录片发展可以追溯至上世纪20世纪初。
在当时,中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包括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这些历史事件为中国的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历史背景。
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限制,当时的中国纪录片大多处于政治宣传和新闻记录的阶段,缺乏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纪录片逐渐摆脱了政治宣传的桎梏,开始追求更加多元化的创作理念和表现形式。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纪录片出现了一批新的代表作,如吴天明的《沙家浜》、陈凯歌的《黄河谣》等,这些作品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生动的影像语言,为中国纪录片开创了新的风格和审美标准。
进入21世纪,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中国纪录片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纪录片创作的门槛大大降低,创作者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题材和表现手法。
网络平台的兴起也为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一些纪录片作品在网络上获得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如今,中国的纪录片创作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貌,涵盖了社会、历史、文化、人物等各个领域,成为了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媒介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纪录片发展从媒介社会学的视角来看,中国的纪录片发展不仅受到了政治、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更受到了社会文化的多重因素的影响。
纪录片的主题和内容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中国的纪录片作品涵盖了国家命运、社会问题、历史记忆、文化传承、城乡差异等多个方面,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媒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也为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数字技术和网络媒介的广泛应用,使纪录片的创作成本大大降低,同时也为其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平台。
观众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移动设备等多种方式来接触和欣赏纪录片作品,而这也促进了观众对于纪录片的接受和喜爱,为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电影的纪录片创作
中国电影的纪录片创作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性电影形式,通过记录真实的人、事、物,展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在中国电影领域,纪录片的创作不仅丰富了电影产业的多样性,也成为民众获取信息、了解历史和探索社会问题的重要渠道。
本文将探讨中国电影的纪录片创作,包括其发展历程、风格特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纪录片发展历程中国的纪录片创作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电影产业。
上世纪20年代,电影艺术还处于初创阶段,纪录片以它真实的特点开始吸引观众的注意。
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包括政治局势和电影产业的限制,纪录片在较长时间内难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和重视。
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推进,纪录片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艺术家和导演开始敢于展示更多真实的社会问题,并尝试以多样的方式呈现观众。
经典纪录片如《大阅兵》和《沧桑》,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触动人心的内容,成为中国纪录片的里程碑。
二、纪录片的风格特点中国纪录片的创作风格多种多样,常见的形式包括传统纪实记录、观察型纪录片、艺术实验纪录片等。
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目的。
传统纪实记录是最常见的形式,它主要通过记录、描述真实事件来展现事实和叙事。
这种形式的纪录片通常以线性的故事结构呈现,追求真实和客观。
观察型纪录片则更注重对人物和事件的观察,通过真实的镜头记录,以真实切片的方式探索问题和表达观点。
艺术实验纪录片则在表达形式上更加自由,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如跨媒体结合和非线性叙事,力求突破创新。
三、纪录片对社会的影响纪录片作为一种非虚构性的电影形式,对社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纪录片记录了真实的历史瞬间,成为后人了解历史、探索价值观的重要资源。
例如,《天堂湾》这部关于文革的纪录片,通过真实的记录让观众深入了解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真相。
其次,纪录片也成为了人们了解社会问题和关注弱势群体的窗口。
许多优秀的纪录片关注劳工权益、环境保护、女性权益等社会议题,让人们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进一步推动社会进步。
中国纪录片文本
中国纪录片文本中国纪录片文本是中国电影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真实记录和传播中国社会生活、历史事件、文化传承等内容为主题。
本文将从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力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的纪录片以政治宣传为主题,内容多为党和国家的建设成就以及领导人的活动。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纪录片逐渐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现实,呈现出多样化的主题和形式。
1990年代以来,中国纪录片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转型阶段。
在这个时期,一批具有独立思考和创作精神的纪录片导演涌现出来,他们以真实、客观、深入的视角,切入社会问题的核心,展现了不同群体和阶层的生活状态和命运。
著名的纪录片导演王小帅、陈凯歌、贾樟柯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二、中国纪录片的特点中国纪录片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多样性:中国纪录片的题材和形式丰富多样。
既有关注社会现实的纪实纪录片,也有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历史纪录片;既有传统的观察记录型纪录片,也有采用艺术手法和叙事结构的实验纪录片。
2. 深入挖掘:中国纪录片常常以深入挖掘社会问题为特点。
它们通过对人物的生活和命运的描摹,展现出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引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3. 独立精神:中国纪录片在创作上具有独立精神。
纪录片导演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挑战权威和制度的约束,以客观真实的态度面对社会现实,展示出了清晰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创作思路。
三、中国纪录片的影响力中国纪录片在国内外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在国内,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了解社会现实和历史文化的窗口,也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提供了珍贵的记载。
同时,纪录片的独立精神和批判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和变革。
在国际上,中国纪录片也逐渐受到认可和关注。
一些中国纪录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奖项,赢得了国际观众的喜爱。
这些纪录片通过展示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传统,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并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对话。
中国人文纪录片发展史
中国人文纪录片发展史人文纪录片是一种通过电影或电视形式,以纪录的方式展现人类文化、历史和社会的艺术形式。
它旨在通过真实记录和叙述,传达人类经验和价值观。
中国人文纪录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发展,本文将探讨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发展史。
第一部分:早期探索(1949年-1978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电影业经历了许多政治和社会的变革。
在这个时期,人文纪录片开始逐渐崭露头角。
尽管制作条件相对艰苦,但中国影人们始终保持着对记录和呈现人类社会生活的热情。
1960年代,中国的人文纪录片得到了快速发展。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神韵》等作品,它们通过精美的拍摄手法和真实的叙事风格,成功地展现了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
这些纪录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为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改革开放与崛起(1978年-2000年)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宣布后,中国电影行业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变革。
这一时期,人文纪录片也在快速发展中。
电影人开始尝试新的拍摄技术和风格,以更加生动和真实地展现中国社会的面貌。
1980年代,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人文纪录片相继问世。
例如《黄河谣》等纪录片,用鲜明的镜头语言和深入的叙事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变迁。
同时,一些探索性的作品也出现了,探讨了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为中国人文纪录片开辟了新的道路。
到了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
许多优秀的纪录片相继问世,如《天堂》、《江山》等作品,它们通过深入的人物描写和独特的叙事角度,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也使中国人文纪录片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第三部分:创新与多元化(2000年至今)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文纪录片持续创新,呈现出更多的多样性和多元性。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人文纪录片的制作和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制作团队开始使用新的技术手段,如无人机拍摄、虚拟现实等,为观众带来更为震撼和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探析.
传媒史话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探析● 岳英杰政治号角,宣讲主流文化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初期是1958~1966年,这个时期的纪录片发展还不完善,只能称为新闻纪录电影。
风格样式单一,人力少,资源不足,纪录片是在很艰难的情况下发展的。
当时的纪录片作为政治号角,宣传意图明显,只是一种报道形式,记录着国家领导人出访、考察、社会政治变迁等等政治事件,在这种方针政策下拍摄的佳作有《到农村去》、《周恩来外交风云》等纪录电影。
1978~1990年,纪录片得到了蓬勃发展,改革开放的提出,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机勃勃,与此同时电视纪录片也有了自己的天地和发展空间。
纪录片的题材,作品风格、表现手法都有着新的发展和影响。
纪录片走向大众传播,出现了系列化、长篇化的创作倾向,期间主要代表作有《丝绸之路》、《话说长江》、《望长城》等。
这些纪录片篇幅宏伟,气势浩荡,内容丰富,深深地吸引亿万电视观众,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就是1983年,中国和日本合拍的一部描写长江和长江两岸人民生活的一部记录片。
引起了中国观众的强烈反响。
这是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地看到了国家的人文地理。
①从电视纪录片的艺术性角度来讲, 《话说长江》是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的里程碑。
为了适应观众的审美习惯,结构上采用了“章回评书体”;②为了更好地增强观众的参与意识,在表现手法上增设了“节目主持人”;为了更好地遵循电视节目播出的特殊规律,在技术上采用了篇幅规范化和定期定时播出。
《话说长江》,几乎全部都是同期声,拍成都的茶馆,倒水的声音、小孩打呼噜的声音、说书的讲《三国演义》的声音。
这样生动、生活化的纪录片《话说长江》第一次让中国人通过电视感受到了江山的壮丽与秀美,引发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在《话说长江》之后,中央电视台又拍摄了《话说运河》、《望长城》。
《望长城》被认为是纪录片实现突破的标志,理论界一致公认《望长城》在纪录片语言、题材、风格、视角、叙述方式等诸方面的创新与突破,形成了中国纪录片发展中的一道分水岭。
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研究报告
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研究报告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研究报告摘要:中国纪录片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纪录片生产国之一。
本文对中国纪录片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以几部具有代表性的纪录片为例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历史、现状、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一、中国纪录片的历史中国纪录片起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当时主要是为了宣传政策和形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纪录片逐渐走向了自主研发和制作的道路。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纪录片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90 年代,中国纪录片开始进入国际市场,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二、中国纪录片的现状目前,中国纪录片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繁荣的时期。
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纪录片,如《我在故宫修文物》、《舌尖上的中国》、《大国崛起》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得到了高度认可,还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同时,中国纪录片也在不断地创新和进步。
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采用了全新的纪录片制作模式,将纪录片的制作与文物修复相结合,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又如,《舌尖上的中国》采用了网络直播的方式,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美食的诱惑。
三、中国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未来,中国纪录片将继续朝着更加多元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网络空间的不断扩大,纪录片也将更多地出现在网络平台上,并与数字化营销相结合,形成更加广泛的传播渠道。
同时,中国纪录片还将不断地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通过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制作技术和理念,提升自身水平。
四、总结综上所述,中国纪录片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纪录片生产国之一。
当前,中国纪录片已经进入了全面繁荣的时期,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纪录片。
未来,中国纪录片将继续朝着更加多元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并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提升自身水平。
中国的历史纪录片与历史传播
中国的历史纪录片与历史传播历史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传播媒介,对于中国的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起着重要作用。
它通过图像、声音和文字等多种形式,以真实还原历史事件为主旨,使观众能够了解和体验历史的过程和故事。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历史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其在历史传播中的作用以及在当前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一、历史纪录片的发展历程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历史纪录片逐渐兴起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最早期的历史纪录片多以宣传片的形式出现,主要是为了政治宣传和教育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对历史的需求不断增加,历史纪录片开始呈现出多样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例如,《沙家浜》、《沂蒙山》等作品,以其真实还原历史事件的方式,让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悲壮和伟大。
二、历史纪录片在历史传播中的作用1.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历史纪录片能够真实还原历史事件,保护并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2. 拓宽历史研究的视野:历史纪录片能够将历史事件以多种形式展现给观众,为历史研究提供更多的视角和素材,使得历史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3. 传承历史记忆:历史纪录片通过还原历史事件,让观众了解历史的过程和故事,传承历史记忆。
这对于培养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4. 推动历史学科发展:历史纪录片通过深入挖掘历史事件,提供更多历史研究的素材和方法,推动历史学科的发展,激发年轻一代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三、历史纪录片在当前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历史纪录片在当前数字化时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1. 挑战:数字化时代使得历史纪录片的生产和传播成本大幅降低,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信息过载的问题。
如何保证历史纪录片的质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2. 机遇:数字化时代为历史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历史纪录片可以以更加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例如虚拟现实技术、互动式内容等。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一、绪论纪录片是一种通过对真实事物的记录和呈现来传递信息、记录历史或探索问题的影视艺术形式,其发展历程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本报告拟对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其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二、发展历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民国时期,当时主要是以新闻纪录片为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纪录片开始受到政府重视,并成为政治宣传的重要手段。
1950到1970年代,以《沂蒙山》等一系列影片为代表的革命纪实主义风格盛行。
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纪录片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批不同于以往的纪实真实主义作品,探索了个体命运和社会问题。
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纪录片兴起,为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三、现状分析目前,中国纪录片的数量不断增加,类型和内容更加多样化。
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独立制片人纷纷投资纪录片制作,纪录片市场逐渐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商业成功。
同时,中国纪录片也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一些作品赢得了国际奖项和认可。
这些都表明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然而,当前中国纪录片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纪录片引起的社会关注度有限,观众基础不够稳定。
其次,纪录片制作过程中存在着政治审查和商业化倾向,影响了作品的独立性和真实性。
再者,纪录片拍摄技术和艺术水平有待提高,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四、问题与挑战当前中国纪录片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持续引起观众关注和提高影片的社会影响力。
2. 加强作品的独立性和真实性,摆脱政治审查和商业化倾向。
3. 提高纪录片制作技术和专业水平,加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交流和合作。
五、发展建议为了推进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充分发掘和培养纪录片创作人才,提高作品的技术和艺术水平。
2.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支持,鼓励优质作品的创作和推广。
中国纪录片发展探析
中国纪录片发展探析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中国纪录片发展最快的时期还是从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的三十多年,本文从各个具有特色的历史阶段分别选取三部纪录片《望长城》(1991年)、《大国崛起》(2006年)、《舌尖上的中国》(2012年),从各自的影片特点,进而到中国纪录片发展特点以及中国未来纪录片的发展趋向。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望长城》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从此,“改革开放”的口号便昭示着中国开始向国际社会开放。
新时期,中国的纪录片也逐渐开始产生新闻片与纪录片分离和纪录片观念的演进这两个显著的变化。
而1991年的《望长城》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该片遵循了纪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记录了普通人的生活现状。
而在此之前,新闻片与纪录片没有分离开来,习惯于将新闻片与纪录片混为一体,因而大多数纪录片政治立场鲜明,要表达一定政治思想。
或者如果不表达政治思想,但是也会注重起到教化作用,引导观众,带有强烈的主旋律色彩。
在这一点上,《望长城》突破了以往的传统,拍摄了许许多多普通人的形象和片段,大量捕捉人们的生活状态,毫不吝啬的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镜头。
描述世界性大国强国历史的《大国崛起》在经历了九十年代纪录片的全新发展之后,《大国崛起》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
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该片采用了国际化视角,展现近现代世界发展,包括世界强国的兴衰,对于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大国崛起》期许以开放的心态为国人打开视野。
另外从艺术创作上讲,在新时期下,以往的创作手法已经在信息量和节奏上表现出局限性,如果仍用之来拍摄某些题材,很难超越类似《望长城》之类的经典纪录片,因此《大国崛起》在形式上寻求突破、另辟蹊径,纪实的手法已经采用了艺术感很浓的创作手法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
中国电视纪录片从诞生的1958年开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根据风格、类型、功能等彼此关联映照的多种环境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1、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1977年)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在观念上依附于政治,在形态上则依附于其他的电视节目。
由于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电视纪录片几乎都染上了政治化色彩。
政治化纪录片在语言上显得空洞,在题材上出现雷同,在风格上则是单一,缺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性色彩和人文精神。
而由于技术局限和观念作用所导致的声画剥离的影片形态,使得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出现浓重的灌输味。
因此,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虽然负载重要的职能、有着相当的地位,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2、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年)第二时期的纪录片没有了第一时期的政治味道。
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人的意识开始觉醒,原来的英雄主题逐步被人的主题所取代。
尽管出现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一个个人还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更像是集体的人性化的符号,但是已经和前一个时期的虚幻的英雄全然不同。
即使是对民族精神的象征的山河的观照,也赋予了人文的色彩。
由于承载着教化的功能,带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山川河流以及长城运河等均成为这个时期纪录片的最佳对象和载体。
对于民族以及历史等大题材的观照成为这个时期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色。
宏大主题的纪录片,需要一种群体性力量,需要群体共同的激情,需要集体创作的机制,这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特点。
这一时期纪录片开始凸显媒介传播意识,这主要是因为那个时期社会对电视纪录片的功能性需要所致,是纪录片本体以外因素作用的结果。
3、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1998年)第三时期出现了不同题材的纪录片,都把思考、关注的立足点放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
纪录片的承载已经改变,意识形态的因素被人文的因素所取代。
纪录片美学、哲学的意味加强,而它的社会性功能自然削弱。
人的主题、百姓意识、平民化视角这些国际化的纪录片表征,成了这个阶段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主导性观念。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当时,中国电影工作者开始意识到纪录片的重要性,他们将目光投向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试图通过镜头记录下这些珍贵而独特的瞬间。
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新中国刚刚成立,社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纪录片被视为一种宣传教育的工具,在这个时期的纪录片中,大多数都是国家建设、工人阶级和农民生活的题材。
这些纪录片试图展现社会主义中国的成就和进步。
到了60年代和70年代,中国纪录片的主题开始多样化。
这个时期的纪录片制作更加注重艺术性和叙事手法。
许多纪录片开始以真实的角度展现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杨福兴的纪录片《沂蒙山》以真实地记录了沂蒙山区农民的艰辛生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纪录片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纪录片制作主题更加多样化和个人化。
同时,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纪录片的制作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自由度。
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中国纪录片进入了一个较为活跃和创新的发展阶段。
像庄会平的《芳菲似水年年伤》和陈凡的《我和我的家乡》等作品,展现了个人与家庭、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纷繁复杂的关系。
这些纪录片以真实地镜像社会现象和个人命运,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共鸣。
2000年后,中国纪录片取得了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许多独立纪录片制片人开始崭露头角,并且以独特的视角和风格探索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这些纪录片多元化而且话题涉及面广,包括环境保护、劳工权益、性别平等、城市化等等。
纪录片的形式开始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除了传统的纪实性纪录片外,一些创新的纪录片形式也逐渐出现,例如实验纪录片、互动纪录片、VR纪录片等。
这些新的形式为观众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体验,使纪录片真正成为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形式。
如今,中国纪录片已经成为一个庞大而繁荣的领域。
中国纪录片制作人获得了国际性的认可和赞誉,许多作品赢得了国内外电影节的奖项和好评。
媒介社会学视角下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探究
媒介社会学视角下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探究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纪录片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毛泽东思想和革命精神。
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在形式上以纪实为主,内容上以政治为宗旨,强调宣传功能。
而这种宣传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媒体的控制和统一宣传口径。
因此,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在形式和内容上显得相对单一和呆板,缺乏艺术性和思想深度。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纪录片开始了向艺术探索的转变。
这一时期的纪录片扩大了主题范围,注重形式创新,并逐渐注重纪录片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例如,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和吕乐导演的《在困难的日子里》等纪录片从大量的素材中挖掘人物情感,通过叙事技巧和表现手法让人物故事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温度和深度,同时也带来了对当代社会现实问题的重大关注。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随着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纪录片在媒介形态上得到了更大的延展性和变革空间,也呈现出了更加多元化和艺术化的趋势。
比如,2015年李永学导演的《天梯》就是一部借助VR技术创作的纪录片作品,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带领观众进入神秘的瑶山溶洞,展示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壮美和神秘。
另外,纪录片在媒介传递的同时,也与不同的社会群体和文化形态产生了对话和互动,加强了纪录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涉及到社会变迁、媒介技术进步以及艺术创作等因素。
未来,纪录片仍将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在保留纪实性的同时,也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强的表现力来展现更加多元和复杂的现实社会。
媒介社会学视角下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探究
媒介社会学视角下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探究媒介社会学是研究媒介与社会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媒介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对媒介的影响以及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在媒介社会学的视角下,探究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可以从媒介技术、文化环境、政策法规等多方面分析。
首先,媒介技术的进步是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国纪录片主要采用电影技术制作,受到拍摄、声音、后期制作等环节技术的限制,纪录片的数量和质量都相对较低。
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纪录片制作的难度和成本都大大降低,加上网络技术的普及,纪录片制作人可以更方便地获取素材和展示作品。
此外,移动设备的发展,使得普通人也能成为纪录片制作人,更容易表达个人观点和需求。
其次,文化环境的变化也是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的重要因素。
文化环境是纪录片制作的土壤,包括社会思潮、文化基因、审美观念等方面。
在中国,由于政治环境的限制,纪录片长期被视为宣传教育工具,缺乏独立思考和审美判断的自由,表现手法和内容风格也大同小异。
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逐渐开放和多元化,纪录片也开始多元化发展,创作更多元化、更具探索性的题材。
再者,政策法规的变化也对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改良也渐渐得到重视,相应地各种法规也相继颁布。
2001年,《电影产业促进法》发布,明确电影产业的地位与重要性;2009年,文化部发布《纪录片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政策导向和财政资助,推动纪录片产业的发展。
综上可知,媒介社会学视角下,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是在技术、文化和政策等多方面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纪录片的制作、传播和观看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与此同时,文化环境的开放和政策法规的优化也为中国纪录片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在未来,伴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升级,中国纪录片将进一步呈现出多元化、高质量和专业化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媒史话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探析● 岳英杰政治号角,宣讲主流文化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初期是1958~1966年,这个时期的纪录片发展还不完善,只能称为新闻纪录电影。
风格样式单一,人力少,资源不足,纪录片是在很艰难的情况下发展的。
当时的纪录片作为政治号角,宣传意图明显,只是一种报道形式,记录着国家领导人出访、考察、社会政治变迁等等政治事件,在这种方针政策下拍摄的佳作有《到农村去》、《周恩来外交风云》等纪录电影。
1978~1990年,纪录片得到了蓬勃发展,改革开放的提出,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机勃勃,与此同时电视纪录片也有了自己的天地和发展空间。
纪录片的题材,作品风格、表现手法都有着新的发展和影响。
纪录片走向大众传播,出现了系列化、长篇化的创作倾向,期间主要代表作有《丝绸之路》、《话说长江》、《望长城》等。
这些纪录片篇幅宏伟,气势浩荡,内容丰富,深深地吸引亿万电视观众,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就是1983年,中国和日本合拍的一部描写长江和长江两岸人民生活的一部记录片。
引起了中国观众的强烈反响。
这是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地看到了国家的人文地理。
①从电视纪录片的艺术性角度来讲, 《话说长江》是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的里程碑。
为了适应观众的审美习惯,结构上采用了“章回评书体”;②为了更好地增强观众的参与意识,在表现手法上增设了“节目主持人”;为了更好地遵循电视节目播出的特殊规律,在技术上采用了篇幅规范化和定期定时播出。
《话说长江》,几乎全部都是同期声,拍成都的茶馆,倒水的声音、小孩打呼噜的声音、说书的讲《三国演义》的声音。
这样生动、生活化的纪录片《话说长江》第一次让中国人通过电视感受到了江山的壮丽与秀美,引发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在《话说长江》之后,中央电视台又拍摄了《话说运河》、《望长城》。
《望长城》被认为是纪录片实现突破的标志,理论界一致公认《望长城》在纪录片语言、题材、风格、视角、叙述方式等诸方面的创新与突破,形成了中国纪录片发展中的一道分水岭。
《望长城》让中国纪录片创作者找到“解放”的感觉。
中国纪录片从此进入成熟时期。
央集权制度,此环境下,国家政权可以干预社会事务,国家意志万能、国家干预社会的一切活动,这就使得中国的公共领域难以萌发。
此时公共领域销蚀殆尽的另一个原因,是有学者提到的政策失误。
建国后照搬苏联的一系列公有化的措施、并且紧随其后的文革,都使得中国的私人领域接近完全消失。
报刊已经完全是政治的附庸。
诸如此时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整篇幅全是报道政治需要,报道阶级斗争,报道革命形势。
重构时期(改革开放至今:报刊对公共领域的积极重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以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得到重构。
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权力还之于社会,使社会中的每个成员的利益都得到保障。
现代集权的国家体制肯定也会转型,变成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
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报刊采取了积极的态度来重构公共领域。
这种积极构建是通过刊发时政新闻、刊登时事评论来实现的。
各类报刊结合自身特点以不同形式,给公众民意和多元意见的表达提供机会。
如报刊开设的小言论、读者来信、专题讨论等,广受读者欢迎,并且日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其中,还不乏对建构中国公共领域起到很强推动作用的作品,如《南方周末》以及一些报刊的电子版,这些报纸敢于针砭时弊、反映现实、表达民意。
这些“公共空间”对“公共领域”的生成大有裨益。
结语公共领域在中国的产生、发展、销蚀与重构离不开报纸的发展,同时,公共领域在中国的演变过程又生动地反映着一部中国近现代史。
随着中国社会民主制度的完善和报纸等媒体的发展,中国的公共领域必将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天。
注释:①许剑:《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新闻大学》,2003年第1期②杨海平:《清末有限政治自由与中国早期公共领域的形成和发展》,《新闻界》, 2005年第5期③李倬宇钱培荣:《晚清报刊的发展历程》,《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④刘斌:《公共领域与1895~1910年报业》,《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⑤叶再春:《论〈新青年〉的公共领域图景》,《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⑥黄钦:《解读新记〈大公报〉之传媒公共领域建构》,《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青年记者·2010年9月中94传媒史话走下神坛,偏爱边缘文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民主进程的加快与社会透明度的提高,相对宽松的思想气氛容忍了一些非主流意识形态浮出水面。
体现在纪录片中就是出现了边缘纪录片创作。
边缘纪录片创作更多的是从人文的角度,表现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礼赞,对人类和社会无限的关照。
它把镜头对准中国社会体制之外的边缘人,倾听他们的隐秘心声与情感陈述,反映他们的生活、思想和生存状况。
边缘纪录片是对主流声音的一种补充,填补纪录片在当今边缘人生活记录的空白,为我们的文化类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这一时期,代表作品有吴文光的《流浪北京》和《四海为家》、蒋越的《彼岸》等。
《流浪北京》作为新纪录片的代表。
无论是从选题上还是拍摄手法上都实现了突破,打破了以往纪录片画面加解说的传统模式,大量使用了同期声、长镜头等拍摄手法,给人以一种质朴的视觉感受。
③吴文光把摄像机对准了五位流浪艺术家在北京的生活,摄像机,客观冷静的存在,不带一丝感情,只是忠实地记录下眼前的一切。
张夏品癫狂的状态、污秽无序的话语都被真实地记录下来。
真实,是《流浪北京》取胜的法宝之一。
同时,影片的整个色调都是灰暗的、阴沉的。
在家中,只有晕暗灯光,在室外,也只是一个角落。
没有什么光线应用,也没有什么明暗交错,只是在昏暗中默默记录着北漂们的心酸与惆怅。
该片先后参加了多个国际电影节,是中国第一次用摄像机去记录流浪艺术家这一群体。
《彼岸》与《流浪北京》是同一时期创作的独立纪录片,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将摄像头对准社会边缘人物,《彼岸》讲的是一群没考上大学的外地孩子明星梦碎的故事。
这一时期的独立纪录片以影像的方式记录了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拍摄者在这个过程中由关注社会精英转向关注社会底层,这种转变无疑是进步的,符合时代要求的。
自下而上关注与透视中国社会变革,关注最底层人民在这个变动中的命运,并把自己的命脉与生生不息的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应该成为中国独立纪录片运动的历史使命。
回归生活,贴近平民生活纪录片的创作模式分为独立制片和栏目化纪录片。
栏目化纪录片宣称要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生活,以一种交往的姿态与被摄对象相处,尽量降低被摄对象对摄像机的陌生感,以求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真实。
这股纪实主义大潮中,中国电视纪录片飞迅速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有:1988年上海电视台推出《纪录片编辑室》、1993年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提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1997年北京电视台《百姓家园》提出“让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
④这一趋势的出现,将纪录片回归到生活,贴近平民,把镜头对准了社会,对准了普通人,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当代人群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把生活的原滋原味呈现出来,给人以真实感。
1993年,中央电视台曾经创办了一档收视率高达30%左右节目《生活空间》,直到今天这个栏目在中国老百姓中仍广受欢迎并拥有较高的信誉度。
《生活空间》也是中国早期以纪录片的形式关注普通人生活,以尊重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为基本出发点,以平等、理解的视角与百姓沟通交流的节目。
⑤这可以认为是纪录片平民化创作理念的萌发点。
《生活空间》以平视的视角对待观众,在《难忘的十五岁》中,学跳舞的女孩子陈薇在即将毕业成为正式舞蹈演员时做了截肢手术。
在陈薇强的脸上, 观众看到了人生梦想幻灭的痛苦,友谊和关怀的力量,生命的复苏和欢乐。
当有人在长城上问兴致勃勃的陈薇:“你还想跳舞吗?”陈薇那瞬间涌出的泪水和平静下来的微笑,表现了多么复杂、强烈的人生感受。
《生活空间》栏目建立了一个与普通老百姓交流的空间,中国的普通人第一次真切地关注着屏幕上的故事,每个人都开始相信也许有一天他们也会走向屏幕讲述自己的故事,接受别人的关心与问候。
而这一切都与纪录片所具有的交流、沟通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
综上所述,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政治变迁、文化进步密切相关,代表了我国不同时期的政治思路和文化特征,特别是最后一阶段充分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民主自由的政治思想。
普通人的生活成为纪录片的主题和中心,未来中国纪录片也会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反映生活,反映时代。
注释:①王列:《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M], 中国广播出版社,2007年版②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③冷治夫:《中国纪录片发展创作启示录》,人民网,2005年8月1日④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⑤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新闻与传播系95青年记者·2010年9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