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生活化数学课堂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生活化的数学课堂
摘要:要让数学教学生活化,应做到教学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为依托,把新学到的数学知识创造条件应用到生活当中去。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84-001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
新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数学情景,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凭借生活,实施生活化的数学
1.捕捉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能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就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请学生用手指表示两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教师要求,然后做。
如果有2个月饼,平均发给小东和小兰。
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1个手指。
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个月饼,要平均分给小东和小兰,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
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
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2.联系生活,进行尝试探索
我们倡导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简单地说,就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可应用到生活中去。
基于这个理念,在教《小兔安家》时,我创设了生活中的一个故事情境:美丽的春天,小白兔们(12只)相约来到了风景优美的森林景区游玩。
小兔们被这里迷人的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便决定在这里的森林酒店住几天,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景。
然后让同学们想想:“假如自己是酒店的客房部经理,将怎样安排小兔们的住宿呢?”伴随老师亲切的话语,缩短了师生心灵的距离,引发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极大兴趣。
后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与同伴一起合作探索,共同探讨“帮小兔安家”的设计方案,并把讨论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这里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寻找不同的思考方法,设计多种方案,并以评出“优秀的酒店客房经理”为契机来激励他们。
学生热烈地谈论起来,人人主动出谋献策,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通过讨论,学生们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更为重要的是得到了自主解决问题的锻炼,感受到了成功的愉悦。
3.模拟生活,进行思维实践
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经验,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使数学知识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
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
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比如,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设计这样一段:请小朋友写写“我的家”我_____岁;我家_____口人;我掉了_____颗牙。
这些数据,能让学生显现出生活回忆,对“数”与“物”的映射也易于理解了。
现行教材在编排上注重贴近学生生活,但还有大部分内容在教学时需要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
如教学“千米的认识”,1千米=1000米,这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可学生常常出现“旗杆1千米”的笑话。
教学中应返回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学校操场为200米,课前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跑5圈,每人必须跑完全程。
数学课上让学生说说赛跑的感受,再来揭示“千米”这一长度单位,此时“千米”在他们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久远的。
因为这“千米”是他用自己的双脚跑出来的。
再如,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去感知面在体上的知识点,组织学生充分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的实物,动手在纸上描面,用橡皮泥摁面,描摹剪面……的多种方法,充分感知“面在体上”的重点,深刻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特点。
二、返回生活,拓展延伸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华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是对数学应用性的精辟叙述。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依托生活、返回生活、实践第一。
”而要让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的魅力和作用,就必须让学生在学习中走出课本“围城”,
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比如,在一、二年级的教学中,我就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
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
再如,作业练习除了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外,还应发挥它的桥梁功能。
可通过这一手段,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生活。
在教学统计与猜测《生日》一课前,布置了一个预习题: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确定一种大家喜欢的可行的调查方法,分组调查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
这个作业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学生们投入到他们喜欢做的事情中,结果确实令我吃惊,交流时可谓异彩纷呈,有的小组采用排队的方法,有的采用作记号的方法,有的采用投票法,有的采用举手法……可人人都有解决的方法,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
在学生获得成果的笑眉里能让你看到学生不是厌倦数学,而是厌倦忽视数学价值的数学教学。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
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如“认识人民币”的导学设计:同学们,认识钱吗?利用课后去咨询一下,比比谁了解钱的知识最多。
学生有的向父母请教,有的阅读课本,有的甚至到银行去咨询专业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在认识结构上得以拓展,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教学的趣味作用。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教师应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理念建构数学课堂,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帮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