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七律长征》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师:难道红军在翻越这些山的时候真的如同他们说的那么容易嘛?你想象一下他们在翻越这些山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困难呢?红军就靠着自己的双脚,历时两年整,行程上万里,其间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穿越了峰峦起伏的五岭上,越过了这巍峨高大、山势陡峭的乌蒙山,多少的艰难险阻,在我们红军的眼中,都算不了什么!再带着感受读一读,讨论红军其中的辛苦。
(学生齐读、指名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红军不怕艰难险阻的呢?
3、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view/Qu50cjoiJB8/isRenhe=1
这就是险峻的金沙江,你们知道红军是怎样渡金沙江吗?(简介故事:金沙江两岸高山峭壁,水流湍急,惊涛骇浪,敌人戒备森严。我们的红军足智多谋,一面假装攻打昆明,迷惑敌军,吸引他们的主力部队,;而另一面我军主力队悄悄到皎车渡袭击,缴获渡船,活捉敌兵,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敌军阵地,等敌人发觉赶来时,我军已安然离开,敌人只能望江兴叹,我军个个欢欣鼓舞)
五、板书设计:
25、七律·长征
只等闲万水千山
远征难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金沙水拍
大渡桥横
尽开颜岷山千里雪
六、教学反思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无往而不胜的豪迈情怀。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写作背景通过课文的学习,首先是精彩回放,走进长征。
师小结:长征途中红军和敌人斗智斗勇,有巧夺也有恶战,金沙江是智取,大渡河是恶战,多少红军战士葬身于滚滚的大渡河中,知道这个背景指导学生读句子。
1、我们胜利了(读)—(怎样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七律长征》

人教版小学语文《七律长征》
精选课件ppt
1
精选课件ppt
2
逶迤 磅礴 泥丸 岷山 云崖 铁索 只等闲 乌蒙 五岭 腾细浪
精选课件ppt
3
丸崖岷索礴
精选课件ppt
4
这是一首七律 红军/不怕/远征/难,
诗,每句七个字, 万水/千山/只/等闲。
在节奏上是每句 五岭/逶迤/腾/细浪,
四顿。
乌蒙/磅礴/走/泥丸。
读时应读出 金沙/水拍/云崖/暖,
桥上只剩下十三根铁索,
叫人看了心惊 胆寒。渡
河的勇士们手攀铁索,
冒着对岸敌人密集的枪
林弹雨前进。不怕 流血
牺牲,终于夺下了泸定
桥。
精选课件ppt
9
长征
想象诗句所展示的画面,体会“腾细 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 词语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精选课件ppt
10
长征
齐读最后两句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千里
精选课件ppt
6
长征
自由朗读全诗,思考:从哪些诗句中可 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根据下面的提示,同桌练说:
第一步:先说找出的是哪一句。 第二步:再说从这句诗中看出红军遇到了什么困难。 第三步:最后说说红军是如何对待困难的。
精选课件ppt
7
暖——1935年5月,红
军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形势
精选课件ppt
13
长征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如何学 习和发扬长征精神,培养乐观向上的情 感态度?
请同学们课外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
精选课件!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毛泽东用“更喜”来形容什 么?这突出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精选课件ppt
11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优秀6篇)五年级语文教案《七律长征》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礴”等3个生字,会写“丸”等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前准备】1、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资料。

2、准备“长征组歌”中的歌曲《七律·长征》。

【教学过程】一、谈话,犹如引入课题1、我们已经学习第七单元的课文,说一说,这单元主要写了什么?2、出示毛泽东主席的相关图片:导语:你认识画面上的这个人吗?你都知道哪些有关他的事迹?学生结合“资料袋”和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已有知识。

过渡:他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毛泽东。

就让我们通过对这组课文学习,来走近他、了解他、感受他那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

情怀吧!二、出示课题七律·长征1、了解时代背景:红军为什么要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介绍有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资料。

1934年,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

在长征的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错误路线的统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集体交流。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指导朗读:1、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考虑: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

四、作业作业本1~4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1. 弄懂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七律·长征》说课稿

《七律·长征》说课稿

《七律·长征》说课稿《七律·长征》说课稿1我向大家展示的是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复习巩固、背诵诗句,进一步体会红军战士的战斗豪情;拓展延伸,读读所收集到的毛泽东的其他诗词,举行了一个小小的诗歌朗诵会。

我觉得在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有几个情境的设计,是有可取之处的:1、创设情境,精心导学。

一个好的导入,便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一节课能否抓住学生的心,导入是否精彩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特别是对于学生相对较为陌生的认知领域,如果能通过情境设计,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将会对教学内容的推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红军长征是何等样的壮举,然而对当前小学生来说有些遥远了,单靠老师的一本书,一支粉笔,是无法让未经风雨的学生体会出长征的艰辛的。

因此,我在课前播放了电视剧《长征》的录像片段,出示了红军长征的线路图,并进行了必要的介绍,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听觉上的强烈震撼,增加了学生对长征的了解,进而带动学生,感动学生,实现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

2、引导学生融入情境,激发情感。

在情境教学中,如何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与教材建立起美妙的情感,十分重要。

李吉林老师曾总结出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研读文本、融入情境的模式:在初读课文、激发动机中入情;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在领悟课文语言的神韵中移情;在表情朗读、语言训练中抒情。

我能认真学习、借鉴李老师的这些做法。

比如,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播放了一段沉稳昂扬的朗诵录音,让学生比较一下:录音的诵读和你们的朗读有什么样的区别?我们应该怀着什么样的感情读这首诗?通过讨论,使学生初步理解了诗歌的情感,初步把握朗读的节奏和感情。

又如,在学生把握了诗句的基本意思后,我播放了用《长征》这首诗谱写的歌曲,让学生细细地聆听,尽情地遐想,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里有什么感受?在这里,我用激昂的音乐渲染了情境,从总体上又使学生体会到了红军长征的豪迈的气势,为激发学生情感升华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

《七律长征》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七律长征》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尽开颜——长征的最后胜利 即将到来
乐观精神
句段感知
越五岭 跨乌蒙山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喜踏岷山雪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征难图
句段感知
概括主题
本诗通过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的生动 描绘,热情地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革 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资料链接
写作背景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失败,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长征。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 9月红军长征即将胜利时写的一首七言 律诗,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 征途中战胜艰难险阻的过程。
字词认读
万水千山 细浪 云崖
等闲
páng bó
磅礴
mín
岷山
wēi yí
七律——诗体名,七言律诗的简称。 长征——诗的题目
在中国的革命历程中,长征是一次 伟 大 的 创 举 。 1935 年 10 月 , 当 时 毛 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革 命根据地,长征即将胜利,回顾一年 来红军所战胜的艰难险阻,他满怀豪 情地写下了这首诗。
句段感知
大意:中国工农红 军不怕二万五千里 长征的艰难险阻, 把历经千山万水的 艰难困苦只看作是 平平常常的事。
逶迤
wán
走泥丸
尽开颜
字词认读
wēi yí
逶迤
形容道路、山脉、 河流等弯弯曲曲延 续不绝的样子。
sān jūn
三军
在古代,大国军队都设中 军、上军、下军等三军。 后来通常用“三军”来泛 指全军。文中指红军队伍。
句段感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5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5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5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七律·长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走进毛泽东”专题的一篇精读课文。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诗歌被誉为“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

诗歌是本组课文中唯一的毛泽东原作,又是单元开篇之作,担负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教会学生理解作品,感受毛泽东的诗作风格;二是要让学生借助此诗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和伟大精神。

人文价值:一是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长征精神,即革命大无畏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忠于自己的信仰、忠于自己的祖国的忠诚精神;二是在诵读中领略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语文要素:初步领会诗歌的表达,特别是体会“反转”(画面的反差、情感的转折)手法的运用凸显出的艺术气息和伟人情怀,达到“诗言志”的表达效果。

【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区分“山”在“崖”和“岷”字中不同写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背诵诗歌。

3.理解诗意,感受长征精神。

4.体悟表达,领略诗人毛泽东的风采,有进一步了解探究毛泽东的愿望。

(说明:目标1要求会写的字中“崖”和“岷”都有一个“山”部,但在上部和左边作为偏旁的写法有区别,在上部略扁,在左部略窄,可以作为重点加以指导,力求把字写得美观。

目标2为诗歌学习的常规目标。

目标3指向于人文价值的体现。

目标4意在学习表达,诗歌的表达方法丰富,“诗言志”,同样,什么样的胸怀也就有什么样的文字表达,因此,领悟表达与领略伟人风采结合,力求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意,感受长征精神;2.体悟表达,领略毛泽东诗词的独特风格。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了解长征相关知识,观看相关影像资料,搜集毛泽东诗词。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视频《悲怆的长征》,边看边想:视频播放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你对长征知道多少?(大体说出时间长、路途远、牺牲大) (学生对长征大多陌生,通过课前预习时资料的收集,形成对长征的大致了解,课前视频资料的补充,意在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长征的艰辛,与课中感受诗歌所表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__25《七律长征》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__25《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1、填空:
《七律 长征》的作者是( 毛泽东 )。全诗 生动地概述了(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扬 了( 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 )精 神。 2、诗中哪几句具体写出了红军长征时的 遇到的艰难险阻,请写在下面。
带着这种崇敬的心情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能背诵的背诵)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断, 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 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细浪”比喻(),“泥丸”比喻 (),
这两处比喻体现了红军战士

)的精神。
藐视困难,英勇无 畏的革命乐观主义。
飞夺泸定桥
大渡河上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 只剩下十几根铁索, 红军飞夺泸定桥很惊险悲壮。
大 渡 桥 横 铁 索 寒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暖”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喜悦;
“寒”表达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的惊险与悲壮。
更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阻险, 把历经万水千山的艰难困苦看作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逶迤腾细浪,
作业: 必选:背诵《七律· 长征》
自选:1、搜集毛泽东诗词,试着
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2、观看有关毛泽东或长征的影 视作品,可以把故事的梗概和自己 的感受写下来。
这是一首七言诗。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 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 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 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 鲜明的节奏。 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两句子为一联, 分别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小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课时《七律 长征》ppt

小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课时《七律  长征》ppt
表现了红军敢于蔑视并战胜 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 伟力,充分显示了中国红军 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新知讲解
“暖”字和“寒”字分别表现了什么?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暖”字表现了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 “寒”字表现了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体会到了红军克敌制胜、勇往直 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巧渡金沙江
一九三五年四月下旬,红军来到金沙 江龙街渡渡口,但因金沙江江面宽阔,水 急浪大,敌机可以低飞骚扰,无法过江。 如果红军过不去江,就有被敌人压进深山 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于是红军 假装在龙街渡口架桥,使敌人上当,再从 绞车渡渡口渡江。经过七天七夜,红军主 力全部渡过金沙江。跳出了几十万敌人围 追堵截的圈子,为顺利完成长征奠定了基 础。
金沙江 (暖)
乐观

万水
大渡河(寒)
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本诗 (2)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和毛主席的诗歌。
5 七律·长征
六年级上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律 ·
字 词 转
长征
长 征
转 转
新复知习讲导解 入
七律·长征
毛泽东
首 红军不怕远征难, 联 万水千山只等闲。 颔 五岭逶迤腾细浪, 联 乌蒙磅礴走泥丸。 颈 金沙水拍云崖暖, 联 大渡桥横铁索寒。 尾 更喜岷山千里雪, 联 三军过后尽开颜。
新知讲解
诗的第一句说:“红军不怕远征难”。结合 上下文理解句中的“难”是何含义?
新知讲解
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长约100米,由十三根铁链组成, 两边各两根为桥栏,底部并排九根为桥面 ,铺有木板。桥东端即四川泸定城西门。 1935年5月29日,红一军团二师四团经 过一昼夜二百四十华里的急行军,占领了 泸定桥西岸桥头。当时桥西有国民党川军 把守,桥板已全部被拆除。由该团一营二 连二十二名勇士组成的突击队,冒着敌军 的枪林弹雨,攀踏着悬空的铁索,冲向对 岸,攻下了桥头堡。后续部队迅速跟进, 夺取了泸定城。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公开课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公开课精品课件

高耸入云的山崖。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怎样理解诗句中 的“寒”? 形势严峻,令人心生寒意。
诗意:金沙江的水拍打 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 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 河上的铁索桥只剩下十 几根铁链让人感到深深 的寒意。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概括写出了长征途中经历的哪两件事? 根据自己的理解试分 析“ 暖” 和“寒”的妙处。
用“暖”“寒”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 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 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 的神勇无比。
“暖”暗示了红军巧渡金沙 “寒”暗示了红军飞夺泸
江后的欢乐心情。
定桥时的惊险与悲壮。
岷山千里皑皑白雪,要翻越它是多么 的难呀。面对千里岷山毛泽东是怎样说的 呢?(读诗句)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背景介绍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 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 迹,中央红军在历时一年的艰苦转战中,长驱二万五千里,纵横十几个 省,粉碎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翻雪山,过草地,战胜无数艰难险阻, 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 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也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 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毛主席回顾所经 历的艰难险阻,激动地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结构图示
腾越五岭
七 律
渡金沙江
长 征
飞夺泸定桥
乐观精神
喜踏岷山雪
随堂练习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尽:A.完。B.达到极端。C.全部用上。D.用力完成。E.全,都。 1. 三军过后尽开颜。( E ) 2.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C ) 3. 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A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长征课件3套(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长征课件3套(新教材)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以动写静
暖:温暖的感受(巧渡金沙江后 愉悦的心情)。
寒:寒意(暗示飞夺泸定桥的 惊险悲壮)。
岷山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红军战士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 胜利在望,诗中又是怎样描述的?
尾联 红军队伍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承上启下
是对首联的回应。红军的长征就要到达目的地了,他们取得了胜利,所以个 个都笑逐颜开。体现了红军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从最初的“不怕”“只等闲”到最后的“更喜”“尽开颜”我们可以 体会到全诗怎样的感情基调?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 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造句:这个地方绝壁峭岩,碧水湾湾,青山逶 迤,景色如画。
磅礴:气势雄伟,山很险峻。 造句:祖国的锦绣河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
暖:温暖的感受(巧渡金沙江 后愉悦的心情)。
寒:寒意(暗示飞夺泸定桥的惊 险悲壮)。
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颔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山脉绵延千里,高大绵亘, 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腾跃着的细 小的波浪。
夸张 对比
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 脚下,就像是滚动的小泥丸一样。
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颈联
第5、6句诗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哪两件大事?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高耸入云的山崖。
5.七律·长征
课时1
本课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全诗。 (重点) 2.学习长征中红军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 3.理解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难点)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七律长征PPT教学课件带内容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七律长征PPT教学课件带内容
乐观主义精神。
七 律
长 征
·
LONG MARCH
3-1

译文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

常的事。五岭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轻轻翻腾的细小


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气势磅礴,

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
泥丸。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
的流水将两岸高耸的山崖也拍击得

长征先后顺序抓住五个重点场景来描述的。背诵时可以在头脑中想象画面,还
需注意韵律,诗的语调、语速和停顿等。
·
七 律 长 征
LONG MARCH
课文 习题导航


读一读,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答案:诗句的意思:五岭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轻轻
长 征
LONG MARCH
(páng bó)


磅 礴 气势盛大,本课指山势高大、险峻。


(zǒu ní wán)

走 泥 丸 指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mín shān)
岷 山 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


·
(sān jūn)
长 征
三 军 这里指红军队伍。
LONG MARCH
字词 近义词

字 词 百 花
LONG MARCH
第五部分|课外相关
EXTRACURRICULAR RELATED
课外 知识积累


> 描写战争场面的四字词语

2023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8篇】

2023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8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8篇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五年级语文教案《七律长征》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下列词语: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2、理解诗意,充分感觉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1、教学多媒体及课件。

2、学生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并自学生字词。

[课前预习]: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上课时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2.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走近长征。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七律诗——《七律·长征》.师:长征是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光辉历史,齐读课题——师:长征是国人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

齐读课题——师:七律长征的作者是一代伟人毛泽东。

让我们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呼唤他的名字——师:你对长征又了解多少呢谁来说说(指名说)师小结: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

1935年10月,红军主力终于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带着你的理解,我们一起走进《长征》.二、初读诗歌,感知大意,质疑问难(一)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师:请同学们翻书80页,朗读诗歌,把诗读通顺,生字读准确。

2022-2022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

2022-2022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

2022-2022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填空题看拼音,写词语。

wǔlǐn?wēi yíwūmén?yǘn yátiěsuǒ【答案】五岭;逶迤;乌蒙;云崖;铁索【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岭、逶、迤、崖、茫”容易写错。

填空题填空。

①《长征》是一首律诗,作者是,写于1935年10月,即。

②作者不仅是一位家、家,还是一位伟大的。

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在途中战胜的过程,热情地歌颂了红军战士的精神。

【答案】七言;毛泽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之时;政治;军事;诗人;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险阻;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解析】①?⑥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⑦?⑩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①《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10月,即(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之时)。

②作者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战胜(艰难险阻)的过程,热情地歌颂了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语言表达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诗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答案】(1)英勇的红军是不怕长征的艰难的,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

(2)金少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很急,激流拍岸,给人以暖的感觉,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使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

【解析】解答本题,应根据作者的生平经历,诗歌的写作背景,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并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精品课件第二单元 第5课 七律·长征 (共38张)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精品课件第二单元 第5课 七律·长征 (共38张)

课文讲解
其实,当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
越过岷山,可毛泽东却说:“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是为什么?
因为毛泽东希望并相 信他们定能战胜天险,冲破敌 人的围追堵截,克服张国焘的 分裂主义,完成长征的任务, 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这充 分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红二、 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 希望和无比信任。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五课 七律·长征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逶迤”“磅礴” 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句内容,感受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 3.从字里行间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 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难点)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 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课文讲解 巧渡金沙江
课文讲解
金沙水拍云崖暖
课文讲解 金沙水拍云崖暖
“暖”字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 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
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 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
课文讲解
大渡桥横铁索寒
课文讲解
大渡桥横铁索寒
“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 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令 敌人胆寒的壮烈情景。突出了红军克敌制胜、 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
背景简介
红军长征路线图
瑞金——占领遵义,召开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穿过大草 地——进入甘肃、陕西,在吴起镇三大主力 红军会师。
背景简介
会宁
吴起镇
水草地 大雪山
红四方面军
大渡河
红二方面军 赤水
红一方面 军
金沙江
遵义
瑞金
知识拓展
七律知识知多少?

《七律-长征》ppt课件

《七律-长征》ppt课件
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七 .律 长 征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
创作背景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诗歌的一种 体裁。每句七个字,为“七言”;每诗四大句(八 小句),为“律诗”。每一大句为一联,共四联, 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七律·长征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岭逶迤
“远征难” 乌蒙磅礴
金沙水拍
大渡桥横
千里岷山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两万。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越城岭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都庞岭
萌渚岭
骑 田 岭
大庾岭
乌蒙山 海拔 2300多米,以东北、西南的走向, 连绵于云南东北和贵州西部,形成一个不 小的高原地带。
金沙水拍云崖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渡桥横铁索寒
湘江战役
湘江战役是红军有史以来进行 的最为惨烈的一次战役。1934年11 月,中央红军与数十万国民党军在 湘江边展开激战。经六天血战,红 军终于冲过了敌人的封锁线,但为 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央红军由 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长 征 精 神 生 生 不 息

2023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

2023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内容是壶知道为您带来的9篇《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壶知道最大的乐趣哦。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篇一设计意图学生都会有自己不喜欢阅读的文章。

作为一篇优秀诗作的《七律长征》可能会因为与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差甚远而不被学生所喜欢。

如何引导学生喜欢它并能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获得新的体验与发现教师必须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疏导学习情绪,找准体验的切入点,结合学生生活阅历设计体验环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阅读一旦有了体验目标,学生就会因诗中的喜悲而变色,因诗中的山水而心动,会因诗中的寒热而共鸣,如身临其境,人文合一,百感交集,诗的艺术感染力才真正体现出来。

而学生也不再是仅仅学会了一首诗,有了自己对诗的独特理解和体会。

教学目标(总)1. 正确理解下列词语: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2. 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的感性认识。

3.充分感受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 一)课时教学目标正确理解下列词语: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

读通诗歌,理解诗意。

教学重点读通诗歌,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读出节奏。

课前准备教学流程一。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谈话:毛泽东是我国第一代领导人核心,是我国著名的诗人,革命家,外交家,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板书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步:先说找出的是哪一句。 第二步:再说从这句诗中看出红军遇到了什么困难。 第三步:最后说说红军是如何对待困难的。
a
7
暖——1935年5月,红
军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形势 险要,两岸都是悬崖峭壁, 水流湍急,敌人戒备森严。 但红军一面佯攻龙街,一面 分兵到绞车渡奇袭守敌,缴 获渡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 的敌兵。结果不费一枪一弹 夺取了对岸的阵地,使大部 队巧渡成功。等敌人发觉赶 来时,我军已安然到达江北。
a
1
a
2
逶迤 云崖 乌蒙
磅礴 泥丸 岷山 铁索 只等闲 五岭 腾细浪
a
3
丸崖岷索礴
a
4
这是一首七律 红军/不怕/远征/难,
诗,每句七个字, 万水/千山/只/等闲。
在节奏上是每句 五岭/逶迤/腾/细浪,
四顿。 读时应读出
“红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河上,当时桥上 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掉, 桥上只剩下十三根铁索, 叫人看了心惊 胆寒。渡
河的勇士们手攀铁索, 冒着对岸敌人密集的枪 林弹雨前进。不怕 流血
牺牲,终于夺下了泸定 桥。
a
9
长征
想象诗句所展示的画面,体会“腾细 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 词语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军不怕远征难”的 更喜/岷山/千里/雪,
英雄气概。
三军/过后/尽/开颜。
a
5
长征
这究竟是一次怎样的长征呢?谁能用诗中的一个词语来 说一说?
从诗中的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远征之难”?默读 诗歌,圈圈画画有关的诗句,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金沙水拍 大渡桥横
千里
a
6
长征
自由朗读全诗,思考:从哪些诗句中可 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根据下面的提示,同桌练说:
a
10
长征
齐读最后两句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用“更喜”来形容什 么?这突出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a
11
长征
请同学们大声读开头两句诗,说说 你读懂了什么?
这两句是全诗的总起句。表现了中国工农 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a
12
长征
红军长征途中征服了万水千山,作者 为何只选择五岭、乌蒙、金沙江和大渡河 来写?
a
13
长征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如何学 习和发扬长征精神,培养乐观向上的情 感态度?
请同学们课外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
a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