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合集下载

证明圆中线段相等的几个途径

证明圆中线段相等的几个途径

数学篇学思导引圆的知识是平面几何中的重要内容.它与平行线、等腰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证明圆中线段相等的方法灵活多样,而且很复杂.对此,笔者归纳了如下几种证明方法,以期对同学们解题有所帮助.一、利用“等角对等边”等角对等边是指在同一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它是判定等腰三角形的重要依据,也是证明线段相等的重要方法.在求证圆中线段相等问题时,当所要证明的两条线段是同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同学们可以利用“等角对等边”的性质,证得两边所对的角相等,这样就能证得这两条线段相等.例1如图1,在Rt△MNP中,∠MPN=90°,以MP为直径的⊙O交MN于点Q,过点Q作⊙O的切线RS交NP于点S.求证:NS=QS.图1分析:观察图形,不难看出,NS、QS这两条线段同在△NQS中,因此,在求证时不妨考虑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得到NS=QS.证明:如图1所示,连接PQ.因为MP为⊙O的直径,所以∠MQP=∠NQP=90°,所以∠PQS+∠SQN=90°,∠N+∠QPN=90°.又因为∠MPN=90°,MP为⊙O的直径,所以NP与⊙O相切于点P.因为RS与⊙O相切于点Q,所以QS=SP,所以∠PQS=∠QPN,∠N=∠SQN,所以NS=QS.评注:利用“等角对等边”证明圆中线段相等,关键在于证明圆中同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而证明两角相等则可以从同位角、内错角相等,以及全等三角形等方面予以考虑.二、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我们都知道,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在证明圆中线段相等时,若圆中所要证明的线段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此时同学们要注意思考圆中待证的两条线段所在的三角形是否全等,然后借助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出它们的对应边相等,即所证的目标线段相等.例2如图2,在⊙O中,P、Q分别是半径OM、ON上的点,且MP=NQ,点R为弧MN的中点,连接RP、RQ.求证:RP=RQ.图2分析:线段RP、RQ在同一个圆中,但并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直接证明行不通.不妨证明圆中线段相等的几个途径江苏省盐城市新洋第二实验学校孙鸽林28数学篇学思导引添加辅助线,连接OR ,这样圆中四边形OPRQ 就被分割为△OPR 和△OQR 两个三角形,只要证明△OPR ≌△OQR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得到目标线段相等.证明:如图2所示,连接OR .因为MP =NQ ,OM =ON ,所以OP =OQ .因为点R 为弧MN 的中点,所以有 MR =NR ,所以∠MOR =∠NOR .在△OPR 和△OQR 中,ìíîïïOP =OQ ,∠MOR =∠NOR OR =OR ,,所以△OPR ≌△OQR (SAS ),所以RP =RQ .评注: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是证明圆中线段相等的一种有效方法.它的关键点是在圆中寻找或构造全等三角形,再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这一性质证明线段相等.三、利用“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由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定理可知,在同圆或等圆中,倘若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是相等的,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也是相等的.因此,在求证圆中线段相等时,若题目涉及圆心角、弧、弦、弦心距等时,同学们要注意结合已知条件,巧用圆心角、弧、弦、弦心距的关系定理及推论来解答问题.例3如图3所示,MN 是☉O 的直径,MP 为弦,过弧MP 的中点Q 作QR ⊥MN 于点S .求证:QR =MP.图3分析:根据题意和图形,很容易看出QR 、MP 是圆中的两条弦,所以要证明QR =MP ,可以从圆心角、弦、弧、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入手.证明:因为直径MN ⊥QR ,所以 MQ =MR (根据垂径定理),又因为 MQ =QP ,所以 MR = MR = PC ,所以 QR = MP ,所以 QR = MP .评注:利用“圆心角、弧、弦、弦心距关系定理及推论”是证明圆中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之一.如果所证明的相等线段是弦、弦心距、弓形高中的一种,就可以通过证明其他的量相等,从而证得所需要的结论.上期《<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巩固练习》参考答案1.C ;2.A ;3.D ;4.D ;5.B ;6.0;7.≥-12;8.m >-1;9.2(答案不唯一);10.-2<x <3,a ≥2;11.解:(1)设A 型电动公交车的单价为x 万元,B 型电动公交车的单价为y 万元.依题意,得ìíî2x +y =112,x +y =76,解得ìíîx =36,y =40;答:A 型电动公交车的单价是36万元,B型电动公交车的单价是40万元.(2)设购买A 型电动公交车m 辆,则购买B 型电动公交车(30-m )辆.依题意得36m +40(30-m )≤1128,解得m ≥18.又m ≤20,∴18≤m ≤20.设购买这两种电动公交车共30辆的总费用为w 万元,依题意,得w =36m +40(30-m )=-4m +1200.∵-4<0,∴w 随m 的增大而减小.∴当m =20时,w 取得最小值.此时30-m =30-20=10.∴最省钱的购买方案为:购买A 型电动公交车20辆,B 型电动公交车10辆.29。

初二几何证明方法 总结

初二几何证明方法 总结

初二几何证明方法总结一、证两线段相等方法1、证明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两线段在同一三角形中,通常利用等角对等边;3、角平分线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4、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5、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高平分底边;6、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7、线段的和、差、倍、分,即根据等式性质:等量的和、差、倍、分仍是相等,如:若a=b,则a-c=b-c;若a=b,则a+c=b+c;8、三角形中线或中点的定义;9、等量代换,即等于同一条线段的两线段相等,如a=b,b=c,则a=c;二、证明两角相等1、证明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2、两个角在同一三角形中,通常证明等边对等角;3、等量代换即等于同一个角的两角相等;4、角平分线的定义;5、角平分线性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两角相等6、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7、证明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相等;8、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即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或高平分顶角,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两角相等;9、等边三角形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10、角的和、差、倍、分,即根据等式性质:等量的和、差、倍、分仍是相等;其中有常用方法是:两个三角形如果分别有两个角相等,那么第三个角也相等;11、对顶角相等;三、证垂直或证一个角是直角的方法: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即若有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则过这两点的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若∠1+∠2=180°,∠1=∠2,则∠1=∠2=90°,即证互补的两个角相等;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即若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则平分底边并垂直于底边;4、利用角的和、差、倍、分计算出90°,根据垂直定义,证明垂直;5、轴对称的性质:对称轴垂直平分任意一对对应点的连线。

比例线段证明线段相等

比例线段证明线段相等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很多, 那什么时候选择用比例线段 的方法比较合适呢?
1、题目条件中有平行线; 2、题目条件中有线段; 3、题目条件中能证明三角形相似。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做题多总结多对比。
学生练习: 1、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 AB⊥BC,点E在边AB上,CE⊥DE,点F在 AE上,且∠ADF=∠EDC。 求证:AF=BE。
分析:要证ED=DF, 只要构建
ED DF ( a b) a b
例2:已知:在△ABC中,AM是BC边上的中线,D是AM上任意一点,过点D作EF∥BC,分别交 AB、AC于点E、F。 求证:ED=DF。
证明:∵ED∥BM,∴ BM AM
ED
AD
DF
∵DF∥MC,∴ MC

AD AM

ED DF BM MC
思考: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有哪些常用方法?
1、证明这两条线段所在三角形全等; 2、证明这两条线段所在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3、找中间项等量代换; 4、证明特殊四边形; 5、求长度直接证明; 6、用比例线段证明。
比例线段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主讲:范平
用比例线段证明线段a和线段b相等的常见方法有三种:
方法一:构建
求证:E为AD的中点
分析:要证明AE=ED, 只需构建
AE ED a a 或 a a AE ED
图形分解
例2:如图,正方形ABCD中,EF⊥BE交CD于F,∠ABE=∠FBE 求证:E为AD的中点
证明:∵EF⊥BE,∴∠BEF=90°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90°,∴∠BEF=∠A ∵∠ABE=∠FBE,∴△ABE∽△EBF ∴
AB BE AE EF AB BE 再由△BAE∽EDF,得出 ED EF AB AB ∴ ∴AE=ED,E即为AD中点 AE ED

证明两线段相等 1

证明两线段相等 1

证明两线段相等1.两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平分底边。

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对角线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相等。

5.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6.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

7.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8.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第三边的直线分第二边所成的线段相等。

*9.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弦或与圆心等距的两弦或等圆心角、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

*10.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线长相等或圆内垂直于直径的弦被直径分成的两段相等。

11.两前项(或两后项)相等的比例式中的两后项(或两前项)相等。

*12.两圆的内(外)公切线的长相等。

13.等于同一线段的两条线段相等。

证明两个角相等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中线(或高)平分顶角。

4.两条平行线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同圆(或圆)中,等弦(或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圆周角相等,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7.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8.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9.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内对角。

10.等于同一角的两个角相等。

证明两直线平行1.垂直于同一直线的各直线平行。

2.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的两直线平行。

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5.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

6.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7.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延长线)所得的线段对应成比例,则这条直线平行于第三边。

证明两条直线互相垂直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垂直于底边。

2.三角形中一边的中线若等于这边一半,则这一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3.在一个三角形中,若有两个角互余,则第三个角是直角。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平面几何中线段相等的证明几种方法平面几何中线段相等的证明看似简单,但方法不当也会带来麻烦,特别是在有限的两个小时考试中。

恰当选用正确的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这种方法很普遍,如果所证两条线段分别在不同的三角形中,它们所在三角形看似全等,或者,通过简单处理,它们所在三角形看似全等,可考虑这种方法。

[例1]如图,C是线段AB上一点,△ACD和△BCE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AE=BD。

证明∵△ACB和△BCE都是等边三角形∴∠ACD=60°,∠BCE=60°,∠DCE=60°∴∠ACE=∠ACD+∠DCE=120°∠BCD=∠BCE+∠DCE=120°∴AC=CD,CE=CB∴△ACE≌△DCB(SAS)∴AE=DB[例2]如图,已知△ABC中,AB=AC,点E在AB上,点F在AC的延长线上,且BE=CF,EF与BC交于D,求证:ED=DF。

证明:过点E作EG//AF交BC于点G∴∠EGB=∠ACB,∠EGD=∠FCD∵AB=AC∴∠B=∠ACB,∠B=∠FGB,BE=GE∵BE=CF,∴GE=CF在△EGD和△FCD中,∠EGD=∠FCD,∠EDG=∠FDC,GE=CF∴△EGD≌△FCD(AAS)∴ED=FD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证明线段相等如果两条所证线段在同一三角形中,证全等一时难以证明,可以考虑用此法。

[例1]如图,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的一点,且BE=AC,延长BE交AC于F。

求证:AF=EF。

证明:延长AD到G,使DG=AD,连结BG。

∵AD=GD,∠ADC=∠GDB,CD=BD∴△ADC≌△GDB∴AC=GB,∠FAE=∠BGE∵BE=AC∴BE=BG,∠BGE=∠BEG∴∠FAE=∠BGE=∠BEG=∠AEF∴AE=EF[例2]如图,已知△ABC中,AB=AC,DF⊥BC于F,DF与AC交于E,与BA的延长线交于D,求证:AD=AE。

《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线段垂直》的方法总结

《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线段垂直》的方法总结

《段相等,角相等,线段垂直》的专题复习一.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1.中点:2.等式的性质3.全等三角形4借助中介线段二.证明角相等的方法1.对顶角相等2.等式的性质3.角平分线4垂直的定义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6.全等三角形7.同角的余角相等8等角的余角相等9.同角的补角相等10等角的补角相等11.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三.证明垂直的方法1.证明两直线夹角=90°2.证明邻补角相等3.证明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4证明三角形两内角之和=90°5.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必定垂直于另一条6.证明此角所在的三角形与已知的直角三角形全等经典题型:.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例题1.如图,已知AB=AC,AD//BC,求证2、基本图形“双垂直”本节常用辅助线是围绕角平分线性质构造双垂直(需对其对称性形成感觉)。

例题2.如图,,与的面积相等.求证:OP平分.例题3、如图,,E是BC的中点,DE平分.求证:AE是的平分线.3.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例题4.正方形ABCD中,F是CD的中点,E是BC边上的一点,且AE=DC+CE,求证:AF平分∠DAE。

4.利用定理定理: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例5.如图,已知ΔABC的两个外角∠MAC、∠NCA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求证点P在∠B的平分线上。

5..和平行线结合使用,容易得到相等的线段。

基本图形:P是∠CAB的平分线上一点,PD∥AB,则有∠1=∠2=∠3,所以AD=DP。

例6.如图,ΔABC中,∠B的平分线与∠C外角的平分线交于D,过D作BC的平行线交AB、AC于E、F,求证EF=BE-CF。

6.利用角平分线的对称性。

例7.如图,已知在ΔABC中,AB>AC,AD是ΔABC的角平分线,P是AD上一点,求证AB-AC>PB-PC。

7.角平分线与垂直平分线综合例题8、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DG⊥BC,且平分BC于G,DE⊥AB于E,DF⊥AC延长线于F.(1)求证:BE=CF.角平分线专题复习(解答部分)一、平分线的应用。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常用的9种方法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常用的9种方法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常用的9种方法线段相等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指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

在几何学中,我们常常需要证明两条线段相等,这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9种方法来证明。

1. 利用勾股定理: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相等,那么它们的斜边也相等。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证明两条线段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那么它们的长度就相等了。

2.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如果两条线段分别是等腰三角形的两条等边,那么它们的长度也相等。

3.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它们的对应边长成比例。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证明两条线段是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那么它们的长度也相等。

4. 利用平移的性质:如果我们能够将一条线段平移至另一条线段上,使得它们的起点和终点重合,那么这两条线段的长度就相等了。

5. 利用旋转的性质:如果我们能够将一条线段绕着一个点旋转,使得它与另一条线段重合,那么这两条线段的长度也相等了。

6. 利用反证法:假设两条线段长度不相等,那么它们之间必然存在一个距离。

我们可以通过构造一个三角形来证明这个距离是不存在的,从而推出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

7. 利用重心的性质:如果两条线段分别是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且这个三角形的重心恰好在这两条线段的中点,那么这两条线段的长度也相等了。

8. 利用垂线的性质:如果两条线段分别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且它们的中点连成一条线段与直角边垂直相交,那么这两条线段的长度也相等了。

9. 利用向量的性质:如果我们能够将两条线段表示成向量的形式,那么它们的长度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向量相等。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证明。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条件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以便更快更准确地得出结论。

专题14证明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

专题14证明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

证明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平面几何中线段相等的证明看似简单,但方法不当也会带来麻烦,恰当选用正确的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本模型】(一)常用轨迹中:①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②线段中垂线上任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③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④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若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则在其它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二)三角形中:①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②任意三角形的外心到三顶点的距离相等.③任意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④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上的高、中线)平分底边.⑤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一半.⑥有一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⑦中位线: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⑧同底或等底的三角形,若面积相等,则高也相等.同高或等高的三角形,若面积相等,则底也相等.(三)特殊四边形中:①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线相互平分.②矩形对角线相等,且其的交点到四顶点的距离相等.③菱形中四边相等.④等腰梯形两腰相等、两对角线相等.⑤梯形中位线: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四)圆中:①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直径相等;等弧或等圆心角、等圆周角所对的弦、弦心距相等.②同圆或等圆中,等弦所对的弦心距相等,等弦心距所对的弦相等.③任意圆中,任一弦总被与它垂直的半径或直径平分.④自圆外一点所作圆的两切线长相等.⑤两相交圆的公共弦总被连心线垂直平分.(五)全等形中:全等形中,一切对应线段(对应的边、高、中线、角平分线、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都相等.(六)等量代换或线段运算:①等于同一线段的两条线段相等.②对应相等线段的和相等;对应相等线段的差相等.③对应相等线段乘以相等倍数所得的积相等;对应相等线段除以相等倍数所得的商相等.【典例分析】[例1](2019苏州)如图,ABC △中,点E 在BC 边上,AE AB =,将线段AC 绕点A 旋转到AF 的位置,使得CAF BAE ∠=∠,连接EF ,EF 与AC 交于点G .求证:EF BC =.【点拨】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如果所证两条线段分别在不同的三角形中,它们所在三角形看似全等,或者,通过简单处理,它们所在三角形看似全等,可考虑这种方法。

八年级【一题多解】全等三角形

八年级【一题多解】全等三角形

【一题多解】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一、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方法1:证全等,得对应边相等;方法2:垂直平分线上得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方法3:证对角线和垂直,得对角线上得点到两边距离相等;方法4:等角对等边;方法5:等面积法;例题11.已知三角形ABC中,AB=AC,延长CB到点D,延长BC到点E,使得BD=CE,求证AD=AE.例题22.已知△ABC中,AB=AC,AD是角平分线,DE,DF分别垂直于AB,AC,求证BE=FC3.已知△ABC中,AD是∠A的平分线,D为BC边上的中点,证明AB=AC变式4.如图,在▱ABCD中,点B关于AD的对称点为B′,连接AB′,CB′,CB′交AD于点F.求证:F为CB′的中点.二、以角平分线为背景证明线段相等的两种辅助线技巧,构造轴对称1.截取线段相等构造全等;2.作垂直构造全等;例题35.在三角形ABC中,∠B=60°,△ABC的角平分线AD,CE相交于点O,求证:OE=OD三、证明线段之间数量关系的:1、倍长中线法2、截长补短法,求证剩余部分与第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3、当出现等线段共端点时,考虑构造旋转全等或见45°可以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行线段转化.4、对称法例题46.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CE是AB边上的中线,延长AB到点D,使BD=AB.求证:CD=2CE.例题57.如图,△ABC中,∠B=45°,∠ACB=30°,CD平分∠ACB,AD⊥CD,求证:CD=AB+AD四、证明角相等或者求解角度计算1、截长补短法2、直角三角形全等得到角相等2、利用等线段共端点用旋转构造全等例题68.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BD是∠ABC的平分线,AD=CD.2求证:∠A+∠C=180°.。

例举线段相等的证明方法

例举线段相等的证明方法

例举线段相等的证明方法作者:黄文军来源:《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4年第01期证明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有:(一)一般方法: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角平分线的性质;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或“三线合一”的性质;4特殊四边形的性质;成比例线段;6圆中垂径定理,或切线长定理,或在同圆(等圆)中,等弧对等弦、弦心距等则弦等、弦等则弦心距等;7中间量传递;8计算证明(二)特殊方法:方程法、面积法、三角函数法、补形法、反证法、同一法大多数题有多种解法,需要对各种解法进行优化,找出最直接、最简单的一种有些题还需要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合并解决例如图,菱形ABCD中,∠B=60°,点E在边BC上,点F在边CD上()如图,若E是BC的中点,∠AEF=60°,求证:BE=DF;(2)如图2,若∠EAF=60°,求证:△AEF是等边三角形分析与解()如图3,连结AC,在菱形ABCD中,∠B=60°,根据菱形的性质,易得△ABC是等边三角形因为E是BC的中点,根据“三线合一”,可得AE⊥BC因为∠AEF=60°,所以∠FEC=90°-∠AEF=30°,∠CFE=80°-∠FEC-∠C=80°-30°-20°=30°,继而求得∠FEC=∠CFE,即可得EC=CF,继而证得BE=DF(2)如图4,连结AC,可得△ABC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得AB=AC,求得∠ACF=∠B=60°因为AD∥BC,所以∠AEB=∠EAD=∠EAF+∠FAD=60°+∠FAD,∠AFC=∠D+∠FAD=60°+∠FAD,所以∠AEB=∠AFC根据“AAS”定理,证得△AEB≌△AFC,所以AE=AF又因为∠EAF=60°,所以△AEF是等边三角形点评此题主要运用了数形结合思想,合理构造辅助线,继而利用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线段相等例2 如图,在ABCD中,BE交对角线AC于点E,DF∥BE交AC于点F()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不得添加辅助线);(2)求证:BE=DF分析与解()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推出AD=BC,AB=CD,根据“SSS”证出△ABC≌△CDA;根据平行线性质推出∠AFD=∠CEB,∠DAF=∠BCE,根据“AAS”证出△AFD≌△CEB;推出∠AEB=∠CFD,∠BAE=∠DCF,根据“AAS”证出△ABE≌△CDF;(2)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D∥BC,所以∠DAF=∠BCE因为DF∥BE,所以∠AFD=∠CEB即∠AFD=∠CEB,∠DAF=∠BCE,AD=BC,所以△AFD≌△CEB (AAS),所以BE=DF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性质进行推理的能力当然,问题(2)也可以通过证明△ABE≌△CDF解决关键只要能找到分别有BE、DF为对应边的两个全等三角形例3 如图6,在四边形ABCD中,∠DAB=∠ABC=90°,CD与以AB为直径的半圆相切于点E,EF⊥AB于点F,EF交BD于点G,设AD=a,BC=b()求CD的长度(用a,b表示);(2)求EG的长度(用a,b表示);(3)试判断EG与FG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分析与解()因为AB为半圆的直径,∠DAB=∠ABC=90°,所以DA、BC为半圆O的切线又因为CD与以AB为直径的半圆相切于点E,所以DE=DA=a,CE=CB=b,所以CD=a+b(2)因为EF⊥AB,所以EG∥BC,所以EG∶BC=DE∶DC,即EG∶b=a∶(a+b),所以EG=点评一道大题目下,如果有几个小问题,而且这几个小问题都没有增添附加条件,那么前面小问题的结论,就可以作为解决后续小问题的条件本题充分运用平行线成比例线段,设而不求,分别用字母a、b表示所证线段EG、FG,通过计算、比较获得结论在具体写比例式时,用直线BD上的三条线段DG、BG、BD作为桥梁进行过渡,也是成功解决线段相等问题的关键。

平面几何中线段相等的证明几种方法

平面几何中线段相等的证明几种方法

平面几何中线段相等的证明几种方法平面几何中线段相等的证明看似简单,但方法不当也会带来麻烦,特别是在有限的两个小时考试中。

恰当选用正确的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在教学中总结了几种方法,供中学生读者参考。

一、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这种方法很普遍,如果所证两条线段分别在不同的三角形中,它们所在三角形看似全等,或者,通过简单处理,它们所在三角形看似全等,可考虑这种方法。

[例1]如图,C是线段AB上一点,△ACD和△BCE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AE=BD。

证明∵△ACB和△BCE都是等边三角形∴∠ACD=60°,∠BCE=60°,∠DCE=60°∴∠ACE=∠ACD+∠DCE=120°∠BCD=∠BCE+∠DCE=120°∴AC=CD,CE=CB∴△ACE≌△DCB(SAS)∴AE=DB[例2]如图,已知△ABC中,AB=AC,点E在AB上,点F在AC的延长线上,且BE=CF,EF与BC交于D,求证:ED=DF。

证明:过点E作EG//AF交BC于点G∴∠EGB=∠ACB,∠EGD=∠FCD∵AB=AC∴∠B=∠ACB,∠B=∠FGB,BE=GE∵BE=CF,∴GE=CF在△EGD和△FCD中,∠EGD=∠FCD,∠EDG=∠FDC,GE=CF∴△EGD≌△FCD(AAS)∴ED=FD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证明线段相等如果两条所证线段在同一三角形中,证全等一时难以证明,可以考虑用此法。

[例1]如图,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的一点,且BE=AC,延长BE交AC于F。

求证:AF=EF。

证明:延长AD到G,使DG=AD,连结BG。

∵AD=GD,∠ADC=∠GDB,CD=BD∴△ADC≌△GDB∴AC=GB,∠FAE=∠BGE∵BE=AC∴BE=BG,∠BGE=∠BEG∴∠FAE=∠BGE=∠BEG=∠AEF∴AE=EF[例2]如图,已知△ABC中,AB=AC,DF⊥BC于F,DF与AC交于E,与BA的延长线交于D,求证:AD=AE。

数学截长补短的用法

数学截长补短的用法

数学截长补短的用法
截长补短法是一种在数学中证明线段相等或解决线段和差问题的常用方法。

具体用法如下:
1.截长法: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较短线段。

2.补短法:延长较短线段和较长线段相等。

这两种方法统称截长补短法。

当已知或求证中涉及到线段a、b、c、d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用此种方法:
①a>b
②a±b = c
③a±b = c±d
在具体的应用中,截长补短法可以帮助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或者解决涉及线段和差的问题。

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和代几转化、数形结合等方法结合使用,以简化问题的解决过程。

证明线段相等的10种方法

证明线段相等的10种方法

※.在△ABC 中,AB =AC ,D 为AB 上一点,E 为AC 延长线上一点,且BD =CE ,连DE 交BC 于F ,求证:DF =EF 。

[证法1]过D 作DG ∥AC 交BC 于G 。

∵AB =AC ,∴ABC ∠=ACB ∠。

∵DG ∥AC ,∴DGB ∠=ACB ∠,∴ABC ∠=DGB ∠,∴BD =DG , 又BD =CE ,∴BD =CE 。

∵DG ∥AC ,∴FDG ∠=FEC ∠、FGD ∠=FCE ∠,而BD =CE ,∴DFG ∆≌EFC ∆,∴DF =EF 。

[证法2]过D 作DG ∥AC 交BC 于G 。

∵AB =AC ,∴ABC ∠=ACB ∠。

∵DG ∥AC ,∴DGB ∠=ACB ∠,∴ABC ∠=DGB ∠,∴BD =DG ,又BD =CE ,∴DG =CE ,而DG ∥CE ,∴四边形DGEC 是平行四边形,∴DF =EF 。

[证法3]过E 作EH ∥BD 交BC 的延长线于H 。

∵AB =AC ,∴ABC ∠=ACB ∠=ECH ∠。

∵EH ∥BD ,∴ABC ∠=EHC ∠,∴ECH ∠=EHF ∠,∴CE =EH , 又BD =CE ,∴BD =EH 。

∵EH ∥BD ,∴DBF ∠=EHF ∠、BDF ∠=HEF ∠,而BD =EH ,∴BDF ∆≌HEF ∆,∴DF =EF 。

[证法4]过E 作EH ∥BD 交BC 的延长线于H 。

∵AB =AC ,∴ABC ∠=ACB ∠=ECH ∠。

∵EH ∥BD ,∴ABC ∠=EHC ∠,∴ECH ∠=EHF ∠,∴CE =EH ,又BD =CE ,∴BD =EH ,而BD ∥EH ,∴四边形BDHE 是平行四边形,∴DF =EF 。

[证法5]过D 作DJ ∥BC 交AC 于J 。

∵DJ ∥BC ,∴AB BD =AC CJ,而AB =AC ,∴BD =CJ ,又BD =CE , ∴CJ =CE 。

初中阶段求证线段相等的几种证法

初中阶段求证线段相等的几种证法

线段相等的几种证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证明线段相等是经常遇到的问题,选用恰当的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依据教学经验,总结出几种证明线段相等的基本方法,以供参考.一、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当所要证明的线段分属两个三角形时,应首先分析这两个三角形是否有等量关系,要证其全等尚缺少什么条件.然后通过证明其他三角形全等或运用其他方法,补足所缺条件.若无现成的三角形,需添加辅助线构成全等三角形.例1、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过O作直线交AB于E,交CD于F.求证:AE=CF.分析:要证AE=CF,需证在这两个三角形中有一对对顶角,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知道,对边平行,对角线互相平分.此题得证.例2、正方形ABCD,G为AB上任一点,EF⊥DG,交DA、CB分别于E、F.求证:EF=DG.分析:(如图1)此题EF不在三角形中,可过E作EH⊥BC于H,构成Rt△EHF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二、用中介线段证明线段相等当所要证明的两条线段中有一条或两条都不属于三角形的边,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一般要寻求与两线段相等的第三条线段作媒介.例3、已知:△ABC中,∠B的平分线交AC于D,过D作DE∥BC,交AB于E,过E 作EF∥AC,交BC于F.求证:BE=CF.分析:所要证的BE与CF两条线段不是同一三角形的边.由题设可知四边形EFCD为平行四边形,得CF=DE,所以需证BE=DE,由角平分线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证.本题中是以DE作为媒介.三、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或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如果两条所证线段在同一三角形中,证全等一时难以证明,可以考虑用此法.例4、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的一点,且BE=AC,延长BE交AC于F.求证:AF=EF.分析:延长AD到G,使DG=AD,连结BG.得到△ADC≌△GDB,可知AC=GB,∠FAE =∠BGE.再由BE=AC推出BE=BG.利用对顶角相等和等角对等边可得出结论.四、利用三角形(或梯形)的中位线证明线段相等若两条线段在同一直线上,且图中有关线段中点,常证明两线段是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另一边的直线所分第三边的两部分;或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来证对角线相互平分.应用这种方法证题,若图形不完整,可适当添加辅助线将图形补充完整.例5、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BD与AC相等且相交于E,M、N分别为AD、BC的中点,线段MN与AC、BD分别相交于F、G.求证:EF=EG分析:要证EF=EG,需证∠EFG=∠EGF.此题中出现了两个中点,但这两点的连线不是中位线,所以应增加AB的中点P,连结MP、NP,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可证MP=NP、NP∥AC和MP∥BD.再利用平行线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证结论.五、利用线段中垂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当题目中出现线段垂直平分线或角平分线时,常利用线段中垂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例6、已知: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AB的垂直平分线交AD于O,∠B的平分线交AD于I.求证:(1)OA=OB=OC;(2)I到BC、CA、AB的距离相等.分析:由于ABC是等腰三角形,AD为底边上的中线,同时也是底边上的高,所以O点既在BC边的垂直平分线上,又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易证得⑴,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易证得⑵.六、利用相似三角形或比例线段证明线段相等若题目中出现比例线段,四条比例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不相似或不能构成两个三角形.此时需要添加辅助线,作平行线转移比例,构造出相似三角形,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证.例7、直线EFD与△ABC的边AB、AC分别交于F、D,交CB边的延长线于E,且=求证:BE=AD分析:(如图2)由四条线段成比例,但这四条线段又不能构成两个三角形,可利用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过D作DG∥BC,交AB于G,可得出△GDF∽△BEF、△ADG∽△ACB,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通过转移比例得出:=,证得两线段相等.上述几种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在遇到此类问题是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解题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归类总结,使学生掌握解答问题的技巧,可以提高解题效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灵活地使用这些方法,则可使学生在解题中拓展思路,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数学思维品质。

证明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

证明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

~A CB DP QB证明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1.证明两线段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如果所证两条线段分别在不同的三角形中,它们所在三角形看似全等,或者,通过简单处理,它们所在三角形看似全等,可考虑这种方法。

例1.如图, B 、C 、D 在一直线上,△ABC 与△ECD 都是等边三角形,BE 、AD 分别交AC 、EC 于点G 、F 。

(1)求证:AE=BD (2)求证 CG=CF。

例2.如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PBC 和△QCD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P 在矩形上方,点Q 在矩形内.求证:(1)∠PBA =∠PCQ =30°;(2)PA =PQ .¥例3.已知: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D 为圆上两点,且弧CB =弧CD ,CF ⊥AB 于点F ,CE ⊥AD 的延长线于点E . .(1)试说明:DE =BF ;$&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证明线段相等如果两条所证线段在同一三角形中,证全等一时难以证明,可以考虑用此法例1.如图,已知△ABC中,AB=AC,DF⊥BC于F,DF与AC交于E,与BA的延长线交于D,求证:AD=AE。

]例2. 如图11,一张矩形纸片ABCD,其中AD=8cm,AB=6cm,先沿对角线BD折叠,点C落在点C′的位置,BC′交AD于点G.(1)求证:AG=C′G;、例3.如图,△ABC内接于半圆,AB是直径,过A作直线MN,若∠MAC=∠ABC,D 是弧AC 的中点,连接BD交AC 于G , 过D 作DE⊥AB于E,交AC于F.求证:FD=FG(!二、证明两线段都等于第三线段或者第三个量等量代换:若a=b ,b=c ,则a=c ; 等式性质:若a=b ,则a -c=b -c例1.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分别以两腰CD AB 、为边向两边作正方形ABGE 和正方形DCHF ,联结EF ,设线段EF 的中点为M .求证:MD MA =.`&例2.例3.如图,AB 是⊙O 的直径,BC 是⊙O 的切线,OC AB BC ,=交⊙O 于点F ,直线AF 交BC 于E .求证:CF BE =.《,F O A 第4题图第9题图GME FHDCBA【巩固练习】1、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AB 上和AD 的延长线上,且BE=DF ,连接EF ,G 为EF 的中点.求证:(1)CE=CF ;(2)DG 垂直平分AC .)2、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AD=CD,∠ABC=60°,延长AD 到E,使DE=AD,延长DC 到F ,使DC=CF,连接BE 、BF 和EF.⑴求证:△ABE ≌△CFB; ⑵如果AD=6,tan ∠EBC 的值.$《3.直角梯形ABCD 中,AB ∥CD ,∠C=90°,AB=BC ,M 为BC 边上一点.A-BDECF(1)若∠DMC=45°,求证:AD=AM.(2)若∠DAM=45°,AB=7,CD=4,求BM的值.·4、已知梯形ABCD中,AB∥CD,BD⊥AC于E,AD=BC,AC=AB,DF⊥AB于F,AC、DF 相交于DF的中点O.(1)若点G为线段AB上一点,且FG=4,CD=3,GC=7,过O点作OH⊥GC于H,试证:OH=OF;(2)求证:AB+CD=2BE.¥->5.已知,矩形ABCD 中,延长BC 至E ,使BE=BD ,F 为DE 的中点,连结AF 、CF.求证: (1)∠ADF=∠BCF ;(2) AF ⊥CF.>6、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DC ,AB ∥DC ,AB=BC ,AD 与BC 延长线交于点F ,G 是DC 延长线上一点,AG ⊥BC 于E . (1)求证:CF=CG ;(2)连接DE ,若BE=4CE ,CD=2,求DE 的长.…7.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 ,AD ⊥CD ,AC=AB ,∠DAC=30度.点E 、F 是梯形ABCD 外的两点,且∠EAB=∠FCB ,∠ABC=∠FBE ,∠CEB=30°. (1)求证:BE=BF ;(2)若CE=5,BF=4,求线段AE 的长.'F E D C B A 12 3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一)常用轨迹中:①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②线段中垂线上任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③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④若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则在其它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图1)。

(二)三角形中:①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②任意三角形的外心到三顶点的距离相等。

③任意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④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上的高、中线)平分底边。

⑤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中点到直角顶点的距离相等。

⑥有一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⑦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图2)。

⑧同底或等底的三角形,若面积相等,则高也相等。

同高或等高的三角形,若面积相等,则底也相等(图3)。

(三)四边形中:①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线相互平分。

②矩形对角线相等,且其的交点到四顶点的距离相等。

③菱形中四边相等。

④等腰梯形两腰相等、两对角线相等。

⑤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图4)。

(四)正多边形中:①正多边形的各边相等。

且边长a n = 2Rsin (180°/ n)②正多边形的中心到各顶点的距离(外接圆半径R )相等、各边的距离(边心距r n ) 相等。

且r n = Rcos (180°/ n)(五)圆中:①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直径相等;等弧或等圆心角、等圆周角所对的弦、弦心距相等。

②同圆或等圆中,等弦所对的弦心距相等,等弦心距所对的弦相等。

③任意圆中,任一弦总被与它垂直的半径或直径平分。

④自圆外一点所作圆的两切线长相等。

⑤两相交或外切或外离圆的二公切线的长相等;两外离圆的二内公切线的长也相等。

⑥两相交圆的公共弦总被连心线垂直平分(图5)。

⑦两外切圆的一条外公切线与内公切线的交点到三切点的距离相等(图6)。

⑧两同心圆中,内圆的任一切线夹在外圆内的弦总相等且都被切点平分(图7)。

(六)全等形中:①全等形中,一切对应线段(对应的边、高、中线、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都相等。

(七)线段运算:①对应相等线段的和相等;对应相等线段的差相等。

②对应相等线段乘以的相等倍数所得的积相等;对应相等线段除以的相等倍数所得的商相等。

③两线段的长具有相同的数学解析式,或二解析式相减为零,或相除为1,则此二线段相等。

证明角相等的方法(一)相交直线及平行线:①二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

②二平行线被第三直线所截时,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外错角相等。

③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凡直角都相等。

④角的平分线分得的两个角相等。

⑤自两个角的顶点向角内看角的两边,若有一角的左边平行(或垂直)于另一角左边,一角的右边平行(或垂直)于另一角的右边,则此二角相等(图1、2)。

(二)三角形中:①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内角相等)②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高或中线平分顶角。

③有一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内角都相等)④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中线分直角三角形为两个等腰三角形(图3)。

(三)四边形中:①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②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②矩形的四角相等,且均为直角。

③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角相等。

(四)正多边形中:①正多边形的各内角相等、外角相等,且内角= (n-2)180°/ n,外角=360°/ n②正多边形的中心角相等,且中心角αn=360°/ n 。

(五)圆中:①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或等弦或等弦心距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圆周角相等。

②同圆或等圆中,含等弧或等弦的弦切角相等,且与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③同圆或等圆中,所夹二弧或二弦相等的圆内角相等、圆外角相等。

④自圆外一点所作圆的两切线,二切线所夹的角被过该点的连心线平分。

⑤两相交或外切或外离的圆中,二外公切线所夹的角被二圆的连心线平分;两外离的圆中,二内公切线所夹的角也被二圆的连心线平分(图4)。

⑥圆的内接四边形中,任一外角与其内对角相等。

(六)全等形中:①全等形中,一切对应角都相等。

(七)相似形中:①相似形中,一切对应角都相等。

(八)角的运算:①对应相等角的和相等;对应相等角的差相等。

②对应相等角乘以的相等倍数所得的积相等;对应相等角除以的相等倍数所得的商相等。

③两角的大小具有相同的数学解析式,或二解析式相减为零,或相除为1,则此二角相等。

④两锐角或两钝角的正弦具有相同的数学解析式,此二角相等;两角的余弦、正切具有相同的数学解析式,此二角相等。

证明线段不等关系的方法(一)常用轨迹中:①(线段公理)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

②自直线外的一点,向直线作一条垂线和多条斜线,则斜线长的所对的射影也长;射影长的所对的斜线也长,且其中垂直线段最短(图1)。

③两平行线间公垂线最短。

(二)三角形中:①同一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小角对小边,直角或钝角所对的边最大。

②任意三角形中,任二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二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③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

(三)圆中:①同圆或等圆中的各条弦、以直径最长。

②同圆或等圆中,大弦或大圆心角所对所对的弦心距小,小弦或小圆心角所对所对的弦心距大;小弦心距或大圆心角所对的弦大,大弦心距或小圆心角所对的弦小(图2)。

③同圆或等圆中,若弧为劣弧,圆周角为锐角:则大弧或大圆周角所对的弦大;小弧或小圆周角所对的弦小(图2)。

若弧为优弧,圆周角为钝角,则反之(图3)。

④同圆或等圆中,若弧为劣弧,圆周角为锐角:则大弧或大圆周角所对所对的弦心距小,小弧或小圆周角所对所对的弦心距大(图2)。

若弧为优弧,圆周角为钝角,则反之(图3)。

(四)线段运算:①对应相等线段加不等的线段:加长线段的其和也大;加短线段的其和也小。

②对应相等线段减不等的线段:减长线段的其差反小;减短线段的其差反大。

③较大的线段减较小的线段,其差也大;较小的线段减较大的线段,其差反小。

④两线段的长的数学解析式相减:若其差大于零,则前者大于后者;若其差小于零,则前者小于后者。

⑤两线段的长的数学解析式相除:若其商大于1,则前者大于后者;若其商小于1,则前者小于后者。

证明角不等关系的方法(一)三角形中:①同一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三内角中以直角或钝角最大。

②三角形的任一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

(二)圆中:①同圆或等圆中,大弧所对的圆心角、圆周角大,小弧所对的圆心角、圆周角小。

②同圆或等圆中,大弦所对的圆心角、圆周角(锐角)大,小弦所对的圆心角、圆周角(锐角)小;大弦心距所对的圆心角、圆周角(锐角)小,小弦心距所对的圆心角、圆周角(锐角)大。

(三)角的运算:①对应相等角加不等的角:加大角的其和也大;加小角的其和也小。

②对应相等角减不等的角:减大角的其差反小;减小角的其差反大。

③较大的角减较小的角,其差也大;较小的角减较大的角,其差反小。

④两角大小的数学解析式相减:若其差大于零,则前者大于后者;若其差小于零,则前者小于后者。

⑤两角大小的数学解析式相除:若其商大于1,则前者大于后者;若其商小于1,则前者小于后者。

证明直线垂直的方法(一)相交线与平行线: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②两平行线中有一条垂直第三直线,则另一条也垂直第三直线。

(二)三角形:①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互相垂直。

②三角形的两内角互余,则第三个内角为直角。

③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则这边所对的内角为直角(图1)。

④三角形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和,则这边所对的内角为直角。

⑤三角形(或多边形)一边上的高垂直于这条边。

⑥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垂直于底边。

(三)四边形:①矩形的两邻边互相垂直。

②菱形的两对角线互相帮助垂直。

(四)圆:①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平分弦所对的弧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

②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图2)。

③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④相交现圆的连心线垂直于两圆的公共弦。

证明直线平行的方法(一)平行线与相交线:①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平行。

②同平行、或同垂直于第三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③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或外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或同旁外角互补的两条直线平行。

(二)三角形:①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②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则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图3、4)。

证明线段比例式或等积式的方法(一)比例的性质定理:(二)平行线中的比例线段:①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图1、2)。

②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图3、4)。

③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且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图3、4)。

(三)三角形中比例线段:①相似三角形中一切对应线段(对应边、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对应周长…)的比都相等,等于相似比。

②相似三角形中一切对应面积的比都相等,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③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图5)。

④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图5)。

直角三角形上任一直角边是它在斜边上的射影与斜边的比例中项(图5)。

⑤正弦定理:三角形中,每一边与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图6)。

即/sinA=b/sinB=c/sinC⑥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一边的平方等于另两边的平方和减去这两边及其夹角余弦乘积的二倍(图6)。

如a2 = b2+c2 - 2 b·c·cosA(四)圆中的比例线段:圆幂定理:①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的积相等(图7)。

(推论:若弦与直径垂直相交,则弦的一半为它分直径所成两线段的比例中项。

图8)②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为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线段长的比例中项(图9)。

③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交点的两线段长的积相等(图10)。

(五)比例线段的运算:①借助等比或等线段代换。

②运用比例的性质定理推导。

③用代数或三角方法进行计算。

添辅助线的规律凌吟文编写(一)添辅助线的目的:解证几何问题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利用已知几何条件求得所求几何关系。

这往往需要将已知条件与所求条件集中到一个或两个几何关系十分明确的简单的几何图形之中。

如一个三角形(特别是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特别是矩形、菱形、正方形),一个圆,或两个全等三角形,两个相似三角形之中。

这种思路可称为条件集中法。

为了达到条件集中的目标,我们需要将远离的、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求条件,通过连线、作线、平移、翻转、旋转等方法来补全或构造一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圆、或两个全等三角形、两个相似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