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民健身运动设施的发展与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全民健身运动设施的发展与展望

■ 姚亚雄 ■ Yao Yaxiong

作者单位:上海现代华盖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 · 200041)

收稿日期:2011-10-14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Fitness Facilities in China

[摘 要] 从我国体育建筑发展的走向来看,体育设施的建设目标将从单纯以竞技体育为中心转变向兼顾专业比赛训练和全民健身运动。以全民健身为主要目的、兼顾比赛和训练的各类体育设施将成为建设重点。本文从全民健身的角度出发,审视我国体育设施建设的过去和现在,进而明确体育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全民健身 体育设施 赛后利用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architectures in China has taken a way where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shift from solely focusing on competitive sports to balanc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and nationwide fi tness exercises. Facilities of such kind therefore become prioritized.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on people’s fi tness, analyzes yesterday and today of China’s sports facility development, then defines tomorrow ori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architecture design.

[Key words] Fitness, Sports facility, Legacy use after the game

我国体育建筑发展到今天,其未来走向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全民健身运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对体育健身设施的要求也与日俱增。但是,现有体育设施,特别是大型运动场馆的实际条件与人们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离,体育设施的设计思想也处在一个需要反思和调整的阶段。本文从全民健身的角度出发,审视我国体育设施的过去和现在,希望为其未来发展找到一个合理的方向。一、以往体育设施建设的局限性

由于历史原因,过去以体育场馆为代表的体育设施建设存在诸多局限性,有的延续至今,制约了体育设施建设的全面发展和时代转型。笔者认为,历史上比较重要的问题大致包括建设目标、建设规模和技术条件三个方面。

1.建设目标的局限性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设施建设是以竞技体育为中心展开的。解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体育设施的立项和建设都围绕着举办各类赛事而进行。举国体制贯穿了人才培养、训练目标和设施建设等各个环节。尽管最终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但实际操作起来,条件较好、专业性强的标准化运动设施,只能顾及竞技体育的比赛和训练需求,而面向全民的体育设施通常都十分简陋。

2.建设规模的局限性

由于当时国家经济水平不高,只能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进行大城市的体育场馆建设。有一定规模、设施齐全的体育场馆多集中在举办过全运会的少数城市以及部分省会城市。能够承办单项国际赛事的场馆均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两地。中小城市的体育设施普遍落后,在广大农村,真正意义的体育场馆更是难觅踪影。分布较广的校园体育设施也与专业化的标准场馆相去甚远。

3.技术条件的局限性

技术条件也是制约体育设施发展的一个客观因素。那时,大空间结构技术、施工条件和材料设备等方面都很薄弱,大型、综合性体育设施受到技术制约,经济条件不佳和社会秩序的不稳定使我们

难以大范围地进行场馆建设,同时抑制了建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从而影响了全民健身的普及和开展。

二、现有体育设施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给我国的社会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体育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体育设施的总量已数十倍于过去,场馆的建设水平也更加标准化、国际化。但繁荣的背后,我们也感到了诸多困惑,其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仍在阻碍我国体育事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1.体育设施建设的目的和规模问题

我们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质,通过竞技体育来吸引和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全民参与的健身活动来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然而,体现在具体建设行为中,却本末倒置。过去那种单纯为了举办大赛而进行设施建设的思维方式仍根深蒂固,似乎为举办赛事而建场馆成为建设体育设施的唯一合理的理由。有时,举办赛事也成为一些政府追求政绩的一个重要目标。所导致的直接问题就是—场馆建设盲目追求高标准。这方面的问题既体现在运动设施过于追求专业化、标准化,也体现在盲目增加观众座席规模,而忽视群众的日常健身需要和场馆维护成本的庞大,并不实用。有的地级、县级城市新建场馆的建设竟然套用奥运比赛的设施标准。事实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大城市举办具备国际水准的、能够吸引观众的大型比赛的机会十分有限,中小城市举办的可能性则更小。这样一来,使得有限的建设资源无法运用于满足广大群众的健身需求方面。

2.体育设施的形式和功能问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关注体育运动的热情。人们对这一重大赛事的成功寄予了厚望,希望建设一批高标准的体育设施来迎接这一盛大赛事的到来,此外还赋予了这些建筑许多超出体育精神和实际需要以外的诸多职责,如标志性、时代性、民族性等。笔者在参与部分项目的方案投标设计时看到,项目组织者在建设之初曾提出过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赛后利用问题,作为设计者,我们自己在创作过程中也曾尽可能响应这些要求,但在实施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有的注重形式而忽视功能、经济和技术的合理性,有的为了建设新的设施而拆掉并不陈旧的现有设施。目前除个别高校体育设施外,大部分的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