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与循环

合集下载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国民经济各系统之间的联系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国民经济各系统之间的联系

Y
第十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6)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从消费函数可知,影响消费的关键是可 支配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此外,利率、 物价水平、收入分配、消费者预期、消 费习惯以及消费政策和环境等均会对消 费产生影响,但实际上后边这些因素也 是影响收入和消费倾向从而间接影响消 费。
第十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7)其他主要消费理论 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第十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C B
45度线
C=C0+bY E C0 A
Y 短期消费函数
第十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S
S=S0+sY
E S0 储蓄曲线
Y
第十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3)考虑税收时(税率为t) 消费函数:C=C0+b( (1-t)Y=C+S (4)凯恩斯经济学关注短期,因此我们在 宏观经济学中一般分析消费函数和储蓄 函数都是指短期(书上有长期)。
第十一章
IS-LM模型
一、投资与投资函数 1、我们这里讲的投资是狭隘的投资,即资 本存量的增加量,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 和存货投资两部分。投资量大小取决于 投资者的预期回报率和资金成本,资金 平均成本可以用市场利率来表示。短期 来说,投资者对某一项目的预期回报率 或者说期望回报率一定的话,如果利率 下降,就会有更多的投资项目值得投资, 投资者就会增加投资量。
第十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二、国民收入决定 ( 1 )两对概念:潜在国民收入与均衡国民收入; 紧缩缺口与膨胀缺口 (2)国民收入决定的公式法 总供给:YS=C+S+T+M 总需求:YC=C+I+G+X 均衡条件:YS=YC S+T+M=I+G+X(四部门经济或开放经济) S+T=I+G(三部门经济或封闭经济) S=I(两部门经济) 具体分析时,把C,I,G和X的函数或数值代入 Y=C+I+G+X中,就可以求出Y。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第一节国民收入的主要核算指标一、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GDP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核算,是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总量。

在1993年以前,各国用的是国民生产总值(GNP),此后,改用国内生产总值。

视频:国内生产总值注意:(1)指一国在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既包括本国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也包括外国企业或合资企业在本国生产的产品与劳务。

(2)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

仅计算本年度产品价格总和,而不包括以前产出。

在某一年转手的以前建成的房屋的交易中房屋的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但在这一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是该年的劳务,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

(3)是指最终产品的总值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 goods :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

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通常包括:①个人与社会集团消费品、军工产品;②固定资产积累与储备;③净出口产品(进出口差额)。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 :在以后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经过一些制造或加工过程,但还没有达到最终产品阶段的产品。

例如,钢铁和棉纱就是中间产品。

许多产品既可作为最终产品又可作为中间产品。

例:煤用于家庭取暖与作饭时是最终产品,作为发电与练钢的原料时又是中间产品。

实际计算中区分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非常因难。

(4)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产品,而且包括无形产品—劳务。

(5)按照市场价格计算◆不经过市场销售的最终产品(如自给性产品、自我服务性劳动等)没有价格,也就无法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价格是变动的,GNP的计算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GDP的缺陷:“我们有的GDP数字很好看,但不是增加了社会财富,是浪费了社会财富。

比如,建大桥,这是GDP,让大桥塌了、拆了又是GDP,再建一次大桥还是GDP,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真正形成的财富就那一笔。

宏观经济学复习要点:国民收入核算与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复习要点:国民收入核算与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复习要点:国民收入核算与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现象的学科,主要包括国民收入核算和宏观经济政策两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重点介绍国民收入核算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概念和要点,帮助读者复习和理解这一部分内容。

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对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和计算,以反映出整体经济状况。

国民收入核算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消费支出等指标。

GDP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总价值的指标。

通常分为三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生产法是通过各个产业的增加值总和来计算GDP;支出法是通过个人、企业和政府的最终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净出口等来计算GDP;收入法是通过劳动者、资本所有者以及政府所得的工资、利润和税收来计算GDP。

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居民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总收入,包括劳动报酬、利息、租金和利润等。

国民收入的增长反映了一个国家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个人收入和消费支出个人收入是指个人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总收入,包括工资、奖金、股息等;消费支出是指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个人收入和消费支出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

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整体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措施。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就业和维持经济稳定。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来影响整体经济运行的方式。

扩张性财政政策通常采取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的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紧缩性财政政策则采取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的措施,以遏制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整体经济运行的方式。

扩张性货币政策通常采取降低利率或增加货币供应的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紧缩性货币政策则采取提高利率或减少货币供应的措施来遏制通货膨胀。

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基本问题或主要内容:国民收入决定问题、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问题、宏观经济政策与争论、开放经济问题宏观经济学中一个基本问题就是研究国民收入决定,那么首先要有定义和计量总产出或总收入一套方法。

现行使用GDP(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支出循环流程:从产出或收入计算社会生产总值结果必然相同,因为根据会计规则:买者购买产品支出必然等于这些产品卖者收入。

每一次影响支出交易也必定影响收入,每一次影响收入交易也必定影响支出。

国内生产总值(GDP)涵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市场价值。

在这个概念中几个关键词: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市场价值1.GDP测度是一定范围内(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般是一年)最终产品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

这里强调地域概念是因为要和国民概念相区别: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和国民生产总值(GNP)区别: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国土原则计算。

国土原则是指,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疏入,不管是否本国国民,都计入本国国内生产总值。

按国土原则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要减去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按国民原则计算。

国民原则是指,凡是本国公民(指常住居民)所创造收入,不管是否在国内,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按国民原则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要加上国外要素收入挣额(本国国民在国外取得要素收入减去外国国民在本国取得要素收入)。

GNP=GD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或:GDP=GN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思考: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原来用GNP作为产量主要测量值,而现在大多改用GDP答:1991年以前,美国一直用GNP作为产量主要测量懂,从1991年起改为GDP.国民生产总值(GNP)测量一国居民收入,包括居民从国外取得收入(工资,利润,利息),但要减去支付给国外同类报酬.与GNP不同,GDP不考虑从国外获得报酬和支付给国外报酬.它是一国在国内实际生产产品和劳务测量值.GDP是大多数欧洲国家采用产量标准计量,因为这些国家对外贸易在传统上比在美国重要得多.由于国际贸易在美国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美国从1991年以后也开始用GDP.作为衡量产量主要测量,这种转变也可以使美国对其他国家经济比较更加容易些.一般说来,一个国家对外经济往来开放度越大理GDP作为测量收入重要性也越大.此外,由于来自国外要素收入数据较难准确获得,而GDP数据较易获得;由于相对GNP而言,GDP 是经济中就业潜力一个较好测量指标,比方说,外国人到东遭国投资,解决是东道国就业问题,所有这些原因,都表明把GDP作为经济中产生基本测量指标更合理一些。

宏观经济学框架总结

宏观经济学框架总结
一、LM曲线的由来* 二、LM曲线的斜率 三、LM曲线的平移 四、货币市场失衡及调整*
一、均衡收入、利率与IS-LM模型* 二、两个市场的失衡及调整* 三、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
第六章 财政、货币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第二节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一、财政政策的定义 二、自动稳定器 三、挤出效应 四、财政政策效果
一、货币政策的定义* 二、货币政策工具* 三、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四、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第三节 财政、货币政策的混合 一、政策选择和需求结构 二、财政、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七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 三、通货膨胀的分类
四、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一、失业的定义
第三节 利率、投资与国民收入
一、货币市场均衡* 二、利率与投资需求 三、利率、投资与国民收入*
第五章 IS-LM模型
第一节 产品市场均衡 与IS曲线
第二节 货币市场均衡 与LM曲线
第三节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 同时均衡与IS-LM模型
一、IS曲线的由来* 二、IS曲线的斜率 三、IS曲线的平移 四、产品市场失衡及调整*
乘数原理* 三部门的消费函数*
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
第四节 三、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
第四章 货币、利率和国民收入
第一节 货币和货币的供给
一、货币的计算口径 二、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
第二节 货币的需求
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二、货币需求函数* 三、货币需求曲线*
宏观经济学框架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二、名义GDP与实际GDP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三、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第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宏观)

第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宏观)

四、完整的收入循环模型
政府部门 G 要素市场 厂商部门
出 口 产 品 出 口 收 入
T
家庭部门 商品市场 金融市场 国外部门
I
C
S
进 口 支 出
进 口 产 品
X
M

以家庭部门而言,家庭收入Y用于缴纳
税收T和消费支出C,剩余的资金就成为储
蓄S,所以
Y≡ C+ S + T (2.6)
以厂商部门而言,厂商总收入用于支付
1、GDP与GNP的相同之处 • 这两者都是指一个国家,在一 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市场价值的总和。
两者相同之处中需强调以下五点: 计算期 —— 一年内。 A 、反映计算期问题 , 说明国民收入是流 量,而不是存量。 B、不包括已有的商品的交易。 • 例如: 古董、旧房子的交易额(二手货
A国 1000 1200 1500
B国 1000 1200 1800
零售商出售面包
GDP 总计
1800
1800 1800
工农业生产总值
5500
4000

对农业来说,面粉是最终产品。对工业
来说,面粉是中间产品,每个环节之间具
有投入、产出的关系。一个国家工农业生 产总值远远大于GDP。
市场价值 • 表明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要经过市场交 换,这样才能产生价格和市场价值,有了 市场价值才能加总。
济成分的多种组合,现在国际通用GDP指 标。

统计常住居民——人的指标比较麻烦, 统计所在地的指标比较简便。从GDP 指标 的使用可以看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没有单纯的“国货”。
应以 “境内工业”来替代 “民族工业”。 从GDP 指标的使用可以看到全球经济一体

宏观经济学第2讲

宏观经济学第2讲
28
恒等关系
由于将存货视为支出的一部分和将利润算 为销售和支出的差额,这使产出总是等于 支出,产出总是等于收入。这种关系就是 核算体系的恒等关系,但它并非关于经济 如何运行的表述。
产出=支出;产出=收入
29
二、核算方法之一:支出法的内容
GDP = 总支出 AE(Aggregate Expenditure)
公债利息
36
注意
后两者不计入GDP,我们要把与生产无关的, 既不提供物品也不提供劳务的市场交换带来 的价值排除在GDP 的计算之外。
37
4、净出口,计为 :NX = X ― M
X为出口,M为进口,出口应通过国外对最 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应计入GDP。
• 在GDP的统计中,为什么要减去进口M呢? 原因是国内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 买中既包括本国最终产品和劳务,又包括 进口品,只有从这三项支出中剔除对进口 品的购买支出,才能准确地衡量GDP。
从国外取得的产值( )外国公民从 该国取得的产值。
A、大于 B、小于
49
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对 B、不对 C、可能对也 可能不对
50
3、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51
4、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外国要素在国内收入
17
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领土上
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 市场价值的总和。
18
(2)GNP: 以人口为统计标准,无论劳动力和生产要素呆 在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常住居民所生
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计入GNP。
常住居民包括:常住本国的本国公民 暂住外国的本国公民 常住本国的外国公民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题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题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题第一章导论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经济学的发展(1)经济学的产生:经济学以亚当·斯密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国富论》)的问世为开端“看不见的手”:实质:利益激励;经济人特性;自主、分散决策;完备的产权制度原理:当个体自私地追求个人利益时,他(她)好像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而去实现公众的最佳利益。

(2)古典经济学时代:以19世纪的萨伊、穆勒为代表萨伊在1803年出版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约翰·穆勒1848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萨伊定律:即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的定律。

认为物品的生产同时也提供了物品的购买手段,资本主义经济不会发生总需求不足(生产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当经济偏离均衡状态时,市场机制可以自动恢复到均衡,供给问题解决了,包括需求问题在内的诸多社会经济问题都能够自动地得到解决。

(3)新古典经济时代: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歇尔为代表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供求力量决定价格的主观价值论。

认为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决定于市场上的供求力量。

市场上的理性行为是,作为需求的消费者在寻求效用的最大满足,作为供给的生产者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价格的变动则能使供求量调整到双方相等时的均衡状态,市场则因此能够得以出清,社会资源能够得到最合理的安排。

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以凯恩斯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通论》)为标志凯恩斯革命:凯恩斯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通论》)有效需求:“看得见的手”: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干预经济生活凯恩斯时代凯恩斯革命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凯恩斯主义学派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和完善时期(新古典综合时代):萨缪尔森、R、哈德、A汉森等人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罗宾逊夫人、希克斯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萨缪尔森1948年出版《经济学》,将凯恩斯理论与新古典理论结合起来:认为现代经济是一个混合经济体系。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及其核算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及其核算

• • • • • • • • • •
4、市场交易原则:价值双向转移 市场交易:计入GDP 商品 卖方 买方 货币 非市场交易 家务劳动 :难题 ,不计入 农民自给自足的产品,我国计入 转移支付 :不计入 赠与:不计入 5、货币计算原则—-便于比较和加总,
• (二)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 GDP:按国土原则核算
• 3、政府购买(G) • 政府购买的各种商品 • 政府支付的劳务费 • 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 • 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 4、净出口(X-M) • 净出口=出口-进口
支出法:GDP=C+I+G+(X-M)
• (二)收入法(成本法) • 各种要素所得加总得出GDP。 1、工资:劳动收入 酬金:包括应缴纳的工资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 津贴:工资补充 • 福利费:住房补贴等 2、净利息 =本期得到的利息-本期支付的利息 • 包括利息税 • 不包括个人之间因借贷发生的利息和购买政府 • 债券而得的利息 3、租金 个人出租土地收入 • 个人出租房屋收入 • 个人居住自己房子的“估算租金”: 4、非公司企业收入 指个体医生、农民和个体商贩的综合 性收入。
第二章 国民收入及其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MPS和SNA体系 MPS和SNA为两种不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适应计划经济管理 需 要,由前苏联建立,以后为前东欧各国、中国、古巴 蒙古等国采用。 • SNA:国民帐户体系。由英国威廉。配第创立;1939 年在凯恩斯指导下逐步完善;1953年和1993年在联合 国的组织下进行补充和修订,被大多数国家采用。我 国在92年放弃MPS,使用SNA体系,与国际接轨,便 于横向比较同时又有我国特点,便于和历史比较。

第十一章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上海金融学院黄敏)

第十一章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上海金融学院黄敏)
• 产出 = 支出
总产出 = 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 = 企业外部净购买(已卖掉本年生产部分) + 企业存货投资 (未卖掉本年生产部分)
11.2 产出、收入和支出
•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中间产品
出售最终产品和服务 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
企业
家庭
支付生产要素报酬
提供生产要素
11.2 产出、收入和支出
注入
国内总收入(Gross Domestic Income, GDI) = A: 工资 + 利息 + 租金 + 利润 (要素收入)
+ B: 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税 + C: 折旧 (B、C同样构成产品市场价值中的
生产成本)
11.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 种基本方法
• 用支出法核算GDP
– 一个时期内用于个人消费(C)、投资(I)、
政府购买(G)、净出口(X – M)的支出总和
就是该国这段时期内的GDP。
– GDP = C + I + G + (X M)
11.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 种基本方法
• 用支出法核算GDP(1)
➢个人消费(Consumption, C):
耐用品、非耐用品、服务上的支出,但不包 括住宅。
11.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 种基本方法
11.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 种基本方法
• 用支出法核算GDP(3)
➢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s, G): 各级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货币政策
两部门经济
漏出
意愿投资(100) 企业(生产1000)
资本市场
出售最终产品和服务
个人消费900
支付生产要素报酬 提供生产要素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精品讲义】第二章 国民经济循环与国民经济收入理论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精品讲义】第二章 国民经济循环与国民经济收入理论


收入=支出

所以 I=S
10
三部门经济
• 支出:Y=C+I+G • 收入:Y=C+S+T (T=To- Tr ) • To—全部税金收入 Tr —政府转移支付 • T——政府净收入
• 即 I=S+(T-G)

=私人储蓄+政府储蓄
11
四部门经济
• 支出:Y=C+I+G+NX • 收入:Y=C+S+T+Kr • Kr: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 国内生产总值GDP • 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如1年或1季度)一国或一地区内生产的
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14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 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 劳务。 •市场价值:产品和劳务用货币衡 量,即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乘以 产量获得的。
•提问:面粉这一产品属于中间产 品?
19
什么是投资
•投资的理解 • • 经济的投资并不包括仅仅在不 同个人之间重新配置资产的购买。当 宏观经济学家用投资这个词时,投资 是创造新的资本。
20
例、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21
政府购买支出
• 政府支出中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但不包括政府支出 中用于转移支付的部分。
2
二、国民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1、两部门经济的循环流程
出售商品和劳务 பைடு நூலகம்售收入
商品市场
购买商品和劳务 消费支出
企业部门
家庭部门
要素支出 购买生产要素
要素市场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学习PPT教案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学习PPT教案
GNP定义
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收入初次分 配的最终结果。是一定时期内本国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占有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等于国内生 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内外的净要素收入。
计算方法
GNP = GDP + 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总和。
• 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它是政府支出的一 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些部分如转移支付、公债等都不计入GDP。
• 净出口:净出口是指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的差额。出口是指本国常住单位向非 常住单位出售或无偿转让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总值;进口是指本国常住单位从 非常住单位购买或无偿得到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总值。
GNP与GDP差异比较
计算范围不同
GDP计算的是在一国或一地区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而GNP 则计算的是一国国民所拥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侧重点不同
GDP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而GNP则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 。
反映的经济意义不同
GDP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而GNP则反映的是一 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的经济水平。
GDP与经济增长关系
GDP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
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既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经济增长 的程度可以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02
居民生活水平
03
收入分配情况
人均GDP/GNP的提高通常伴随 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更好 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 课件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 课件

不属于投资的是: • A.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 • B.某公司建立了一条新装配线 • C.某公司增加了500件存货 • D.某公司购买政府债券
1、企业用5台新机器替代5台报废旧机器,GDP怎么变 化?
【G】政府购买
Government purchase
如国防、建筑道路等基础设施
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
GDP计算举例:
生产阶段
棉花
产品价值
15
中间产品 价值 0
增加值
15
棉纱
棉布
20
30
15
20
5
10
售衣商
服装
45 50 (最终产品价
值)
30
45
15
5
合计
160
110
50(增值和)
思考
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单选题) •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 B.居民买来自己食用的面粉 •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
收入(厂商的支出) 单位:美元 产出(厂商的收入)
工资和薪金 利息 地租 利润
总计收入
20,000 15,000 5,000 10,000
50,000
生产出成品(纱) 减:购买原料棉花
200,000 150,000
产出(增值)
50,000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一、核算的支出法
二 、核算GDP的两种方法
四、国民收入的基本关系 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图如下: 要素市场
厂商支付要素报酬
消费者


产品市场
消费者购买产品与劳务
如果居民的全部收入用于购买支出,即总支出=总收入, 亦即总需求=总供给。即: Y = AD = AS 。

宏观经济学第12章笔记

宏观经济学第12章笔记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从本章开始我们进入西方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学内容的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所以,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本书涉及一下五个方面内容:一、国内生产总值二、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三、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四、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五、名义GDP和实际GDP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用生产要素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最终产品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是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的产品。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特征1.按照市场价格计算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包括自产自用。

2.是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

以免重复计算。

3.是一定时期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价格总和。

4.是当年生产的卖掉与存货(存货投资)之和。

5.是流量而非存量。

6.是一个地域概念。

三、GDP(总产出)恒等于总收入、总支出。

即三量相等因为GDP(总产出)是市场价值总和,而市场交换的卖价应等于买价。

并且,GDP 从理论上讲应归要素提供者所得。

GDP的计算为什么总产出等于总收入生产环节产值价值增值总收入被西方经济学定义为: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之和。

现以纺纱的价值增值5为例种棉(假定投入为0 )属中间产品15 15(15-0)假定:劳动报酬工资为 2纺纱(属中间产品)20 5(20-15)假定:资本报酬利息为 1.5织布属中间产品30 10(30-20)假定:土地报酬地租为0.5制衣属中间产品45 15(45-30)利润:被定义为价值增值总和减其他要素报酬后的余额。

1销售给消费者属最终产品50505(50-45)增值合计50总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5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求得)。

包括四部分:1、消费支出(C)。

2、投资(I)。

宏观经济学部分章节

宏观经济学部分章节

其中:
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补偿固定资本损耗和意外损坏)
1、支出法
③政府购买支出(G):指各级政府部门对商品和劳 务的购买支出,包括政府在军事设施和物资方面的支 出和政府雇员的薪金支出。但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 GDP。
④商品和劳务的净出口:(X-M) 所以:用支出法核算GDP,公式为: Y=C+I+G+(X-M) 或 Y+M=C+I+G+X
三、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概念
3、个人收入(PI:Personal Income) PI :一国一年内个人所得的全部收入, 是个人从各种不同来源取得的实际收 入的总和。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 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 付的利息
三、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概念
4、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税收和非税支付,就可以 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三、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概念
1、国民生产净值(NNP)或国内生产净值(NDP) (1)定义:NDP或NNP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以货 币表现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中扣除固定资产折旧 (D)后的余额。
(2)公式:
NNP=GNP—D NDP=GDP—D
三、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概念
2、国民收入(NI:National Income)(狭义)
PDI=PI-个人税收-非税支付=消费+储蓄
四、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
用支出法和收入法进行核算的基础是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总产出 等于总收入。
(一)国民产品和国民收入
产出总等于支出:指最终产品价值总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 其所以如此,关键在于把企业没有卖掉的存货价值看成是企业自 己在存货投资上的支出。 产出总等于收入:产出指整个社会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劳务) 价值,亦即新生产的财富和价值,它总等于要素收入的总和,其 所以如此,关键是把利润看成是产品售价扣除工资、利息、地租 等成本后的余额,即利润是收入的一部分.

宏观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

宏观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

四部门循环流转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of Sectors 需要指出的是,前面式子中的C是指本国居民对本 国企业所生产的商品的消费支出,但在统计工作中, 本国居民的消费支出包括两个部分:
①本国居民对本国企业所生产的商品的消费支出,记为 Cd; ②本国居民对外国企业所生产的商品(在国内)的消费支 出,记为Cf;即C=Cd+Cf。因此,前式可改写为: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of Sectors 两部门经济中,从图的下半圈看,家庭所得到 的全部收入就是一国国民收入;从图的上半圈看, 企业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就是国 民产出(可理解为国内生产总值)。同时,从国 民经济核算的角度说,国民收入必定等于国民产 出。 假定家庭将全部收入用于消费支出(记为c), 即储蓄(s)为零, 则,最终产品市场上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额就 等于总消费支出,即:
三部门循环流转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of Sectors 政府
G
政府购买
T
C
G
产品和服务市场
C Y
企业
I
生产要素市场 金融市场
家庭
S
图中箭头所指为货币流动方向,略去了所真实物流量。
三部门循环流转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of Sectors 在三部门经济中家庭的收入或用于消费、或用于 储蓄或用于交税。因而国民收入被分解为三个部分 即消费、储蓄和净税收。即:
三部门循环流转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of Sectors
要素支出
厂商部门
销售收入
要素市场 产品市场

第2章 宏观经济结构与国民收入循环

第2章 宏观经济结构与国民收入循环
u 任何生产都需要投入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 从这个关系上看,生产也就是把投入变为产出的过程。
u 西方经济学把生产要素分为三类:劳动、土地和资本。
Ø 劳动是劳动者所提供的服务,它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 动。 Ø 土地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自然资源,是在自然界所存在的,如土地、
宏观经济学
7
2. 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S=0)
企业
劳动
Y
C 产品市场
最终产 品和劳务
消费支出C
家庭
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报酬Y
图2-2 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S=0)
3. 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S>0)
C 产品市场
企业
要素市场
Y
家庭
I 金融市场 S
注:图中箭头为货币流向
图2-3 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S>0)
4. 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u 国民收入的构成:
① 从总供给(总收入)分析: 总供给= 产量总和
= 各种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 = 工资 + 利息 + 租金 + 利润等 = 消费 + 储蓄 =C+S
② 从总需求(总支出)分析: 总需求= 需求量总和
= 消费需求 + 投资需求 = 消费 + 投资
=C+I
宏观经济学
12
三. 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1. 三部门模型的经济活动主体 2. 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3. 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宏观经济学
13
1. 三部门模型的经济活动主体
u 三部门经济的构成:企业、家庭和政府
u 政府的经济职能:
Ø 税收(TX) Ø 政府购买支出(G) Ø 转移支付(T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亿元 5986.30 6821.80 7804.60 9839.50 11164.20 12090.50 14091.90 17203.30 21899.90 29242.20 36748.20 43919.50 48140.60 51588.20 55636.90 61516.00 66878.30 71691.20 77449.50 87032.90 97822.70 110595.30 128793.80 149112.60
储蓄S

政府部门
要素收入
消费支出C
金融市场
税 收
政 府 购

企业部门
投资
6
三、四部门国民收入的循环模型
7



政府




要素市场

企业
投 资 出 口
消 费
最终产品 市场
金融市场
国外部门
家 庭
储 蓄
进 口
7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 ➢ 二、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 三、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
20.0% 16.7%
21
名义GDP的变化反映了价格与产量的变化
▪ 真实GDP的变化反映的是价格不变时,两个时期
产量的变化
22
GDP缩减指数
GDP缩减指数= 100 x
名义 GDP 真实 GDP
▪ 衡量经济通货膨胀率的一种方法是计算从一年到
下一年GDP缩减指数增加的百分比
23
四、人均GDP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把国内生产总值除以 人口总数就得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第2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
n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n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 n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n 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1
教学重点
一、掌握GDP的概念 二、掌握GDP与GNP的区别 三、理解充分就业GDP的概念 四、理解收入法、支出法核算GDP各部分的
支出法国 内生产总 值
最终消费
居民消费
农村居民 国内生产 总值
城镇居民 国内生产 总值
政府消费
资本形成 总额
固定资本 形成
存货增加
货物和服 务净出口
亿元 9076.70 10508.50 12277.40 15388.60 17311.30 19347.80 22577.40 27565.20 36938.10 50217.40 63216.90 74163.60 81658.50 86531.60 91125.00 98749.00 108972.40 120350.30 136398.80 160280.40 188692.10 221651.30 263093.80 306859.80
名义GDP 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 格计算出来的价值
真实 GDP 按基年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它经 过通货膨胀校正
19
例:
皮萨
年份
P
Q
2005
$10
400
2006
$11
500
2007
$12
600
计算每年的名义GDP:
2005: $10 x 400 + $2 x 1000
2006: $11 x 500 + $2.50 x 1100
11
(4)是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而不包括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 goods :最后使 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 :作为生 产要素继续投入生产过程中的产品。
12
许多产品既可作为最终产品又可作为中间产品。 煤用于家庭取暖与作饭时是最终产品, 作为发电与练钢 的原料时又是中间产品。
亿元 1877.80 2242.90 2697.20 3694.10 4266.90 4767.80 5648.60 7166.60 9554.10 12968.90 17098.10 20048.80 22345.70 24757.30 27336.30 30707.20 33422.20 36299.60 40528.70 46282.90 51989.30 59370.20 69690.30 81185.80
当年的存货投资=当年年终存货量-上年年终存货量
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
重置投资(折旧):用来补偿已消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
净投资:是指新增加的投资
30
【G】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
指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
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 因为转移支付仅仅把收入转移,没有交换的产生。
▪ 购买并消费物品与劳务
企业
家庭
企业:
▪ 购买或租赁生产要素,用它们 来生产物品与劳务
▪ 出售物品与劳务
4
一、两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循环模型
产品和服务
产品市场
产品价格
企业
家庭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

劳动、土地、资本、管理

金融市场
储 蓄
要素市场
5
二. 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循环模型
税 收
支转 付移
家庭部门
含义 五、理解GDP NDP NI PI DPI之间的相互关
系 六、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I≡S的含义
2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宏观经济结构分为: 经济主体:家庭 政府 企业和国外 三个市场:最终产品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
金融市场
3
一、两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循环模型
家庭:
▪ 拥有生产要素,出售或出租它们给 企业以换取收入
外国居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
17
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
应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 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
18
三、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 产总值
亿元 1298.90 1519.70 1678.50 1971.40 2351.60 2639.60 3361.30 4203.20 5487.80 7398.00 8378.50 9963.60 11219.10 12358.90 13716.50 15661.40 17665.10 19119.90 20615.10 23199.40 26605.20 30118.40 35190.90 40720.40
劳务的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
29
注意: “投资 ”并不是指购买股 票或债券这类金融资产
【I】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fixed investment =居民住房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
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的变化,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 积累。
实际计算中区分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非常因难。 在计算最终产品的价值时一般采用增加值法
13
举例
衣服是最 终产品, 其他均为 中间产品。 在计算国 内生产总 值时,只 计算服装 的价值300, 或 计算在 各生产阶 段的增值, 同样也是 300。
14
(5)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 务的价值。
亿元 2809.60 3059.20 3428.90 4174.00 4545.70 4683.10 5082.00 5833.50 6858.00 8875.30 11271.60 13907.10 14575.80 14472.00 14584.10 15147.40 15791.00 16271.70 16305.70 17550.60 19228.20 21106.70 23912.60 27206.40
潜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之间的差距称为国内生产总值缺口。 (GDP gap)
26
六、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收入法 部门法(生产法) 支出法(最终产品法 )
27
1)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
把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 支出加总起来;
28
【C】消费 consumption 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
2007: $12 x 600 + $3 x 1200
拿铁咖啡
P $2.00 $2.50 $3.00
Q 1000 1100 1200
增加:
= $6,000 = $8,250 = $10,800
37.5% 30.9%
20
例:
皮萨
拿铁咖啡
年份
P
Q
P
Q
2005 $$1100
400 $$22..0000 1000
特点
(1)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 产品,而且包括无形产品—劳务。
(2)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
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而不包括自产自用 的商品。 GDP的计算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10
(3) 仅计算本年度生产的产品价值总和, 而不包括以前产出。
在某一年转手的以前建成的房屋的交易中, 房屋的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中, 但在这一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是该年 的劳务,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
政府转移支付GT(Government Transfer Payment)指政府没有换取相应的产品和劳务的 支出。比如社会保障补助或失业保险补助
31
【X-M】净出口
【X-M】净出口 net exports 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
表示本国最终产品和服务有多少通过外国人 支出而实现了它们的市场价值。 是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消费的净支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