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二首-课件

合集下载

《古诗两首》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推荐课件】

《古诗两首》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推荐课件】
西师大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唐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 人誉为“诗仙”。李白存世诗文千余 篇,有《李太白集》传世。有名的诗 歌有《静夜思》《望天门山》《将进 酒》《望庐山瀑布》等。
zèng
我会认
赠送
chéng
乘船
tán
桃花 潭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二首》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课堂演练 一、默写古诗。
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的一处潭水。
桃花潭水深千尺,
句意:即使 桃花潭水有 一千尺深。
写潭水很深
夸张
仿写句子
请写一个夸张句。
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不及汪伦送我情。
不如
句意:也比不上汪伦对 我的情谊深。
认真思考,这两句诗表达了什么?(课后第二题)
这两句即景抒情,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 潭水的深湛,紧接着用“不及”两字笔锋一转, 把友情与毫不相干的潭水联系了起来。潭水已 “深千尺”了,还不及汪伦的情谊,那么汪伦的 情谊有多深呢?可见这份情谊已达到非常深的程 度,也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和回味的空间。
yín

cùn
huī
我会认 吟 诵 慈 母 尺 寸 春 晖
多音字
fénɡ
妈妈给我缝制了一个沙包。

李白诗二首_峨眉山月歌_春夜洛城闻笛_课件

李白诗二首_峨眉山月歌_春夜洛城闻笛_课件
(一指:峨眉山上的月亮; 二指:故乡的友人)了,多 么想念你啊!
理解诗中情怀
• 辅助方法:1.写作背景——年少离乡,辞亲远游 • 2.诗中意象——月 • 3.抒情关键词——“思君”
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的豪迈,也表达了深切地 思乡怀友的情怀。
鉴赏过关题
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 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
春夜洛城闻笛
近 体 诗 知 识 诗 歌 鉴 赏 指 要
1.近体诗 旧体诗歌分“古诗”(古体诗)、 “近体诗”、“词曲” 三类。近体 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 , 也称今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 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 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 绝 句 。
2.律诗
①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 七律)。 ②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 称为 排律或长律)。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 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末联)。其中 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 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 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
散入东风满洛城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 “散入东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 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 再加上春风助力,于是在诗人的想像中, 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诗 人积淀于心中的故园之思本来是深沉的,被笛声中的乐 曲一触发,便更是不可收拾,广漠无际地延伸开来,仿 佛充塞了整个洛阳城,洛城便成了思乡的愁城。
“散”是均匀、遍布。笛声随着春风传到各处, 为“满洛城”的“满”字设铺垫,相得益彰。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件:《李白诗二首》 (共63张PPT)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件:《李白诗二首》 (共63张PPT)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意象:浮云,比喻友人行踪 飘忽不定,任意东西;落日, 自喻,缓缓落下,不肯离开 大地,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 惜别之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人与友人挥手道别,马 儿似乎也懂得了离别之伤, 发出了鸣叫。以景结情, 暗写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
总结: 这首送别诗的情感主要包括: 1、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2、对友人远行的真切关心之情。
品诗情:结合诗歌,
谈谈全诗包含哪几种情感。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城:内城。郭:外城。
这两句诗点明了送别的 地点, 诗人送友,从内城一直送到外 城,送行之路程远,暗写诗人 与友人的不忍遽去,依依惜别 之情 。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孤蓬,这个意象借喻即将离 去的友人,一个孤字写出来 离程之孤独;万里,点明离 程之遥远。这一句暗含了诗 人对远行友人的一种真诚的 关切之情。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释】 (1)独酌:一个人饮酒。 (2)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 (3)既:且。不解:不懂。 (4)徒:空。 (5)将:和。 (6)及春:趁着青春年华。 (7)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8)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9)交欢:一起欢乐。 (10)无情:忘却世情。 (11)相期:相约。 邈:高远。 云汉:银河。指天上
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 情意绵绵,动人肺腑。李白的 送友诗,除绝句《赠汪伦》之 外,以这首五言律诗最为有名。
这首诗写得新颖别致,丰采
殊异。色彩鲜艳,语言流畅, 情意宛转含蓄,自然美与人情 美水乳交融,别是一番风味。

2024版年度李白及其诗歌ppt课件

2024版年度李白及其诗歌ppt课件
艺术特色
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 将思乡之情与月光之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 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12
《将进酒》:人生哲理与豪情壮志交融
• 诗歌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
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
1 2
李白诗歌的跨文化研究 可以进一步拓展李白诗歌的跨文化研究,比较不 同文化背景下对李白诗歌的解读和接受情况,探 讨其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
李白诗歌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可以研究李白诗歌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探讨其如何为现代社会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启迪。
李白诗歌的艺术创新
3
可以对李白诗歌的艺术创新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其诗歌创作中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为现代诗歌创 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以豪放、奔放著称,被誉为“诗仙”。
2024/2/3
02 03
开拓与创新
李白的诗歌在题材、手法、风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为唐代诗歌的 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传承
李白的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具有重要意义。他的诗歌被后人广泛传颂和学习,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 的经典之作。
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
李白的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极具创新性,他善于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和 富有感染力。这些手法被后世诗人广泛借鉴和运用,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传承了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创新性,还很好地传承了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他的诗歌在形式上遵循了古代诗歌的格 律和韵律,同时在内容上又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情感,使得古代诗歌的传统得以延续和发展。

李白诗二首课件

李白诗二首课件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与“安能摧眉折腰 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愤慨和否定、 鄙弃和蔑视;所不同的是,前者所谓“但愿长醉不复醒”消极 逃避,显得愤激而消沉,而后者所谓“开心颜”则包含着对个 性自由的追求,显得愤激而决绝。
在表达形式上,前者婉曲,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后 者直白,锋芒直指权贵,情绪急切。
啊!如果有一天,我站在世界的最顶端,我会比现在更幸 福吗?
有时候我害怕寂寞,希望一直有人陪在我身边。
有时候我喜欢孤独,厌烦纷扰的人群。
怎样才能找到一种神奇的魔药,好让我打败内心的恐惧呢?
但愿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里,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满满的幸福!
尽管这个世界漏洞百出,但真的不用担心!
每个漏洞都会找到一个补洞的人。但是如果我们轻易放弃 我们该做的,世界同样也会放弃我们!最后,连角落都不给我 们躲藏了!
哲思短章
躲进世界的角落
嘘——躲进世界的角落,请保持安静,忘记时间,做回你自 己。
在这里,你自己就是整个宇宙。
我不记得从什么时间开始,我喜欢躲进世界的角落;我也 不知道怎么说,只希望有一天你们会懂我的心!
当我忧愁烦恼的时候,当我暴躁烦怒的时候,当我心情乱 糟糟的时候,甚至当我快乐得不得了的时候,我都想换个角度, 重新看看我的世界。
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 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2.写作背景
《将进酒》:此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此时距李白被 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此时,诗人与友人岑勋在 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宴饮。人生 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 于是满腔的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将进酒》,乐府旧题,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李白诗二首》28页PPT

《李白诗二首》28页PPT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李白诗二首》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谢谢!

李白诗二首 将进酒 行路难课件ppt 中职语文课件ppt

李白诗二首 将进酒 行路难课件ppt  中职语文课件ppt
愤:怀才不遇,志不能抒
借代、对比、用典
“钟鼓馔玉不足贵”使用了借代的手法。“钟鼓馔玉”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却认为这“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对比,写出了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 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诗才敏捷,才华横溢,遭受排挤和压抑而命运坎坷,壮志难酬而沉溺酒乡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对豪门权贵的蔑视、否定,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苦闷、抑郁、悲愤
从诗字面上看,诗人的悲哀是因为什么?诗人悲哀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事与愿违的痛苦、失望
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再作为,政治已不再清明。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白带着满腔抱负来到了长安,却与这样的政治环境、官场风气格格不入。唐玄宗把李白召入朝不过封了个侍奉翰林,典型的御用文人。在朝廷的官场中,不可企及修齐治平的理想无法实现,李白就纵酒狂歌为乐。但终因行为放浪得罪权贵,被下谗言,赐金放还。到朝仅二年!
解题
“将进酒”中的“将”读“qiāng”,为“请、愿”的意思,“将进酒”意为劝酒歌,多为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任务一: 李白的心情
听读感知
自由诵读诗歌,谈谈你从诗中读出李白的心情是如何的,依据是什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浪漫主义在《将进酒》在中是如何体现的?

插图古诗(4)李白诗二首 课件

插图古诗(4)李白诗二首 课件
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 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写了碧水 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 绚丽的画面。
七言绝句
拼音版
五新言绝知句讲解
即贬官 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柳絮。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听说。
湘黔接壤的辰、酉、 巫、武、沅溪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赠汪伦
(唐)李白
坐船 要走的时候。唐 脚代 踏歌 地舞 打形 拍式 子, ,一 可边 以唱 边歌 走边,唱一。边用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 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如,赶不上。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读诗句
课堂练习
译诗句
课堂练习
诗小结
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给当 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
小学必背绝句
(4)李白诗二首
五言律诗
李白,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有《李 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 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 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 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明作者
七言绝句拼音版Fra bibliotek七新言绝知句讲解
李白的朋友。
寄托,托付。 给。
古地名,此在沅陵境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读诗句
课堂练习
译诗句
课堂练习
这是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 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通过渲染 环境的暗淡凄楚,赴任路途的荒远艰 险,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 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诗小结

《古诗两首》 PPT课件

《古诗两首》 PPT课件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东天林池寺
桃花龙三五花首叠老径园崖泉峰
三叠泉
lú pù
望庐山瀑 布
lú yān 日照香李炉白生紫烟 ,
遥看瀑布挂前川。 liú
飞流 直下三千尺, yí yín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杜甫
jué
绝句
mínɡ liǔ(唐 杜甫)
两 个 黄 鹂 鸣 翠柳 ,
望庐山瀑布
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 纪(今甘肃天水县附近),少年时博览群书,20岁起在四 川漫游,25岁出川东游。42岁做了翰林院学士,但不受重 视,抱负不能实现,离开长安,安史之乱后,因受牵连被 流放夜郎,《望庐山瀑布》就是在这次流放途中经过庐山 时写的。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表现了 对封建秩序和权贵的不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和愿望,描 绘了祖国壮丽的山河。他的诗风格雄奇豪放,想像丰富, 是屈原之后我国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 仙”。现存李白的诗有九百多首,有《李太白集》存世。
读:读准字音,读通全诗。 想:这首诗大致讲的是什么意思。 找:找出相关词句。 品:品味词句的意思。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hán chuānɡ lú
含 窗炉
mínɡ jué yín
鸣绝银

liú liǔ
泊流 柳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时间来判断,在唐以前的诗都被称为 _古__体__诗____,唐之后的诗就是__近__体__诗___了。但是 自从唐代近体诗产生之后,诗人们仍旧不放弃古 代诗歌的形式,模仿古人写那种较少拘束的诗。 于是近体诗与古风成为两种不同的诗体,一直流 传至今。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如何评价李白在失意的暮年还唱出“天生我材 必有用”这一高度自信的豪迈诗句?这诗句对后世 有何影响?
浪漫主义色彩极浓。诗中屡用极言其多的数量词 “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 万古愁”,表现出豪迈的诗情。全篇大起大落, 节奏疾徐尽变,语言参差,如大河奔流,有气势 亦有曲折,纵横捭阖,跌宕起伏,充分体现了李 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世间行乐亦如此”一 句是李白消极思想在诗中的反映吗?我们应如何认 识?
【名师点拨】 评价作者的思想,要结合作者所 处的环境,还要“知人论世”。诗人梦醒,“失向 来之烟霞”,“恍惊起而长嗟”。在现实中追求理 想而不得,只得转而追求行乐,这是苦中作乐,是 无奈的自我消磨。诗人在长安受排挤,壮志难酬, 始终抑郁不平,故在诗中吐发愤懑之情。李白是个 集儒道于一身的诗人,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消 极避世和不事权贵的思想,在这首诗中均有体现,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李白思想的复杂性。
2.手法极尽夸张
从写作技巧方面来讲,夸张手法恰到好处的运用, 是本诗成功的最大诀窍。“黄河之水天上来”等化 眼前之景为艺术想像,使诗的气势更为磅礴。“千 金”“三百”“十千”等夸大的数字表述,使人感觉其 豪情而不觉其空泛。
3.行文灵动多姿
句子长短相间,句式多变,奇偶相生,显示出在 表达感情灵动多姿方面的优势。“金樽”“钟鼓馔玉 ”等语汇与口语,使诗篇既华美如锦云,又流畅如 清泉。总之,多种艺术手法的巧妙结合,使整首 诗色彩缤纷,感情充沛,纯以气象见胜。难怪严 羽叹道:“一结豪情,使人不能字句赏摘。”
【提示】 “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 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 信难求”让人却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 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 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 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细剖·深析]
[楼主]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的神仙世界五彩缤 纷,神奇诡异,李白通过对这个神仙世界的描 写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呢?
[沙发]
《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一个离奇变幻、自由 壮美的极乐梦境表达自己对自由乐土的向往和 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神仙世界的五彩缤纷, 反衬出人间社会的极端丑恶,作者借此表达了 对黑暗现实强烈的不满和憎恶。
5.《将进酒》感情热烈奔放,风格豪放飘逸, 这种浪漫主义风格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名师点拨】 《将进酒》大量运用大胆的夸 张,借以表达用平常语言不足以表达的激情, 造成喷薄欲出、一泻千里的震撼人心的效果。 诗歌的开头,借助想象写黄河从天而降,东入 大海,又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是 朝暮间的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
⑥__安__能__摧__眉__折__腰__事__权__贵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四、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李白(701~762),唐朝诗人, 字_太__白__,号__青__莲__居__士___。诗 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
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 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__瑰__玮__绚__烂___的色
第一课
基础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探究 艺术特色鉴赏 写作素材积累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基础自主学案
一、字音 将.进酒(qiānɡ) 馔.玉(zhuàn) 天姥.(mǔ) 渌.水(lù) 訇.然(hōnɡ)
金樽.(zūn) 岑.夫子(cén) 欢谑.(xuè) 沽.取(ɡū) 瀛.州(yínɡ) 剡.溪(shàn) 木屐.(jī) 日暝.(mínɡ) 魂悸.(jì)
二、词语释义
①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形__容__词__的__为__动__用___法__,__为__…__…__悲__伤__。__ ②人生得.意.须尽欢:_心__情__愉__快___,__有__兴__致__。_____
③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_且__,__姑__且__;__会__须__,__应___该__。__________ ④将.进酒,杯莫停:__请__。___ ⑤与君歌.一曲:_名__词___作__动__词__,__歌__唱__。__________
[板凳]
神仙世界的描写除了有他长期漫游经历过的万 壑千山的印象和古代传说、屈原诗歌的启发与 影响,也有长安三年宫廷生活的印迹,这一切 通过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凝聚在一起,才有这 般辉煌灿烂、气象万千的描绘。
[三楼]
李白从梦境中醒来的方式是“忽魂悸以魄动”, 由此可知,他的梦是一个恶梦。游天姥山看到 神仙世界是一个可怕的梦,在皇宫中做翰林供 奉,也是一个可怕的梦。
第1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第1课 李白诗二首
鉴赏宝典 对比
诗歌中的“对比”,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 ,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以共同 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 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 鸪飞。”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 王大败吴国,胜利凯旋,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 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 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
2.李白为什么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 留其名”?
【提示】 做济世有为的“圣贤”还不如当颓唐 堕落的“酒徒”更能“留名”,多么荒唐不可思议 的社会现实,这是李白由自身的境遇,联想古今, 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和痛彻总结。历史上“圣贤 寂寞,饮者留名”的首推辞官归隐的陶渊明,他在 《五柳先生传》中说:“性嗜酒,家贫不能常 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 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 热闹早已烟消云散。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 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 ,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对比手法的运用突 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再如吴融的《华清宫》:“四郊飞雪暗云端, 唯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 道外边寒。”李约的《过华清宫》:“君王游 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
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近体 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 八句、七言八句)、__排__律_____(十句以上)三种, 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古体诗,亦称“_古__风___”,是与“近体”相 对而言的诗体。古体诗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 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__柏__梁__体__句句押 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 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为四 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 随意变化,为___杂__言__体___。五言和七言古体诗 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杂言有一字 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 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归入七古一类。
他经常是“杯尽壶自倾”“悠悠迷所之”,深 感“酒中有深味”,著有《饮酒》诗二十首。晋 代的“竹林七贤”大多是隐居山林的好饮名士。 其中刘伶更为典型,著有《酒德颂》。据说他外 出,常带把铁锹,告诉别人:“如果我醉死,就 挖坑埋掉。”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就是为“饮 者”留名的最好明证。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既然题为“ 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提示】 说“必有用”,可见“此材”未被用。 但李白从没有真正悲观消沉过,心中始终燃烧着建 功立业的希望和热情。他说“我本不弃世,世人自 弃我”,每每自勉“才力犹可倚,不惭世上英”。 在《行路难》的最后也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才是真正的李白,从貌似消沉中,透露出的是坚 定向上的信念,渴望被重用于世的乐观精神。即使 在他去世前一年,年已61岁,听说李光弼率军讨伐 安史余孽,仍不顾年高体衰,请求从军。后因病中 道折回,悲叹“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第二年便病逝,终年62岁。所以读李白的诗篇, 不会让人萎靡不振,而是在激愤中涌动着奋进的豪 情。“有用”且“必”,何等自信,何等乐观,肯定人 生,肯定自我,这既是李白愈挫愈奋的性格写照, 更是其人生价值的宣言与呐喊,成为全诗中最精彩 夺目的诗句,传诵千古,影响深远,已化为中华民 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⑫我欲因.之梦吴越:_依__据__。___ ⑬渌水荡漾清.猿啼:_凄__清__。___ ⑭迷花倚石忽已暝.:_日__落__,__天__黑__。____
⑮栗.深林兮惊.层巅: _栗__,__使__…__…__战__栗__;__惊__,__使___…__…__震__惊_ 。 ⑯虎鼓瑟兮鸾回.车:__旋__转__,__运__转__。______ ⑰且.放白鹿青崖间:__暂__且__。____
三、名句默写 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奔__流__到__海__不__复__回___! _君__不__见__高__堂__明__镜__悲__白__发____,朝如青丝暮成雪! ②人生得意须尽欢,__莫__使__金__樽__空__对__月_____。
③陈王昔时宴平乐,__斗__酒__十__千__恣__欢__谑_____。 ④脚著谢公屐,____身__登__青__云__梯____。 ⑤__千__岩__万__转__路__不__定___,迷花倚石忽已暝。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两首诗 都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吴诗将宫外暗云 端的飞雪、天气的寒冷与宫内的绿树碧檐、 暖气融融作了对比;李诗将华清宫的古今境 况作了对比——古时君王在此游乐,而今却 只有树木长生。吴诗通过宫内外环境的对比 ,表达了对统治者沉溺于玩乐,不关心政事 的不满;李诗则借古讽今,警示统治者不能 重蹈历史的覆辙。
《梦游天姥吟留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