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亚夫《外国新闻传播史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八章 俄罗斯及苏联地区新闻事业史【圣才出品】
俄罗斯新闻史

报业
火星报
第一份全俄政治报。 1900年12月24日 创刊于德国莱比锡。 是“党的中央机关报”。 报头上印着: “试看星星之火, 行将燃成熊熊之焰”
真理报
消 息 报
火星报的宣传内容
同经济派论战
宣传党的纲领
组织工作
《火星报》的历史功绩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课后习题复习

世界新闻业复习课后思考题:第一章P15第1、2题一、简述印刷术的发明对信息传播的影响?1.实现信息的规模化传播2.为新闻业的诞生做了技术上的准备3.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区域二、简述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最早生产的五个相互依托的原因?1. 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2. 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3. 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4. 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5. 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第二章 P99第1、2、3、6、8、9题三、简述欧洲国家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四个地区,以及它们各自的特征?1.西欧和部分中欧工业发达国家,包括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爱尔兰、卢森堡等,以及中欧的德国、奥地利、瑞士等;特点:新闻传播活动起步早、发展迅速、对世界影响巨大。
2.北欧诸国,包括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冰岛等国;特点:新闻传播活动和平渐进、内向发展、水平很高但是对世界影响不大。
3.地中海沿岸的其他工业化国家,包括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国;特点:新闻传播活动萌芽早,但长期发展缓慢,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步入发展的快车轨道。
4.苏联在欧洲的各加盟共和国以及欧洲中部和南部的原社会主义国家。
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
特点:历史上受专制主义影响较大,发展不快,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政治制度变革的混乱阶段,现已逐步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
四、简述现在欧洲新闻业的总体特定?(1)世界日报发行量最为集中的地区;欧洲的报业依然是世界报业发展的重心。
(2)广播电视大多实行公营与民营并行的体制。
外国新闻史核心考点笔记

外国新闻史核心考点笔记总论篇1、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1)口语传播时代:口语的局限性:转瞬即逝,不便于保存记录(2)文字传播时代:能够长期保存,扩大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3)印刷传播时代: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
(4)电子传播时代:远距离的实时传播成为现实,信息处理,记忆和传输能力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有了巨大飞跃。
2、人类的传播活动与传播技术的关系如何?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表明,人类进行传播活动的能力是随着媒介的改良和发明而增强的;传播活动的形式也是随着媒介的发展而改变的;每一个新闻传播新时代的到来都以技术突破为前提,即它对传播技术的进步有依赖性。
但是,传媒发展的过程并非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过程,每一种技术都使人类的传播能力有了飞跃。
这种传播能力在进化过程中一代一代的积累、升华、传递,其实就是人类传播活动与传播技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过程。
人类由于传播活动的需要,不断想方设法革新和发展传播技术,传播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又受到人类传播活动的种种制约。
纸草:是人类早期所使用的一种书写材料。
在古埃及,尼罗河畔野生的纸草充当了书写的材料,古埃及人以此来制作莎草纸。
公元前2000年,埃及统治者普遍使用这种莎草纸传布文字条令,记录各种信息,对整个社会体制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手抄新闻信:14,15世纪随着意大利沿海商贸经济的发展,商人对信息的需求量增大,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的新闻从业者,他们利用新闻信这种古老的媒介,借助当时最先进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抄送信息分送各处,获取酬金,史称手抄新闻信。
4、手抄新闻(威尼斯小报):在16世纪,在意大利港口城市威尼斯,首先出现了采访经济,政治,战争,船舶航期等信息的专门机构和从业者,并产生了商业化报:手抄新闻。
手抄新闻主要以经济信息为主,这已经是脱离了文件告示形式的纯粹的新闻了。
5、古罗马《每日纪闻》:是公告式的官方公报。
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新闻传播事业【圣才出品】

第六章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新闻传播事业6.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俄罗斯新闻业1.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媒体的发展阶段(1)1992年初—1994年底:私有化与权力斗争1992年,叶利钦在全国范围内发布了“私有化”命令。
①固有媒体相继“非国有化”,呈现多元资本持股形态;②私营媒体大量涌现;③在媒体商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集团化趋势初见端倪,出现了第一批媒体寡头。
(2)1994年年底—1996年中期:第一次车臣战争和总统大选①叶利钦强化政府的舆论机构,充分发挥俄联邦政府新闻处和俄罗斯国防部新闻局的作用。
这一时期,俄罗斯媒体集中化的趋势继续扩大。
②通过对车臣战事以及总统大选直观而生动的报道,俄电视媒体的优越性充分显示出来,其影响力显然超过印刷媒体,成为主导性的媒体。
(3)1996年中期—1998年中期:寡头瓜分媒体与新闻战寡头瓜分媒体,并发展私立媒体。
在瓜分媒体市场的过程中,各利益集团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冲突。
每当这时,他们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媒体互相攻击、谩骂,彼此揭底、拆台,从而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揭丑运动”。
与寡头媒体的喧嚣相比,这一时期国家媒体的声音相对微弱。
(4)1998年中期至今:政府、媒体权力回归这一时期,通过对新闻媒介的整合与控制,政府、媒体权力回归。
2000年普京当选总统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寡头及其媒体的整治力度。
通过整治寡头及其所属媒体,普京加强了政府权威,同时也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5)俄罗斯媒介生态的现状近年来,绝大多数报刊的订阅率都出现了滑坡。
电视仍然是这个国家最普及的大众媒介,互联网发展迅速。
2.俄罗斯新闻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点(1)媒介产业集中化伴随着俄罗斯经济私有化的进程,两种新型的资本集团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崛起。
一是官僚(政治)资本集团,二是金融工业资本集团。
(2)媒介经营商业化苏联解体后,尤其是1992年俄政府实行自由价格政策以后,新闻媒体几乎全部被抛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第十章--俄罗斯地区的新闻传播事业

4.颁布新闻法之后
第一部新闻法于1990年6月通过,8月生效
取消了新闻审查制度:公民享有任何形式的新闻自由, 包括通过公众媒体发表意见和见解以及寻找、选择、 获得和传播信息的权利,舆论不受检查
规定各种组织或公民个人都有权办报:不允许垄断任 何一种舆论工具
扩大了办报人的自主权限:生产经营权、人事任免权、 发稿权等,政府不得干预。
14
第二节 苏联时期的新闻传播事 业
一、社会主义报业体系的确立与发展 1.取缔反革命报刊 (1)《关于出版问题的法令》
1917.11.10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公布的第一个出版法令
(2)关于出版自由的交锋 (3)《关于成立报刊革命法庭的法令》 (4)《关于查封破坏国防的孟什维克报纸的
21
(4)戈尔巴乔夫时期
极力倡导公开性、透明度,指出舆论工具 是实行公开性的最有代表性和群众性的讲 坛,报纸应当支持公开性原则,应当将更 多的事实公之于众。
根据他的要求,在1986年前后,宣传政策 调整:
公开揭露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 大量触及时政、历史敏感问题 不同观点激烈交锋
22
在“公开性”原则的 引导下,在新闻媒体 的积极推动下,苏联 的新闻媒体完成了从 统一到分散、从有序 到无序的转变,为苏 共的解体埋下了伏笔。
26
三、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1.广播 1927年9月17日,莫斯科中央广播电台举办大型
广播音乐会,标志苏联广播事业诞生. 2.电视 3.通讯社
27
第三节 独联体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
一、俄罗斯的新闻业现状 1.数量猛增 2.原有报刊变化大 3.新报刊各具特色 4.广播电视界的变革 5.通讯社的变化
信善和富于同情心。 歌曲《三套车》
2023年秋10月《外国新闻事业史》全国自考考题含解析

2023年秋10月《外国新闻事业史》全国自考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1883年,买下《世界报》的报人是______。
A.北岩B.斯克里普斯C.普利策D.赫斯特2、日本最早的杂志《西洋杂志》的创办人是______。
A.岸田吟香B.村山龙平C.柳河春三D.子安峻3、查理二世复辟后,允许出版的两份官报是《国会情报员》和______。
A.《大众信使》B.《公众情报员》C.《政治信使》D.《不列颠信使》4、法国大革命前,被米拉波译为法文版并广泛发行的著作是______。
A.《人权宣言》B.《论出版自由》C.《国富论》D.《社会契约论》5、贝内特创办的报纸是______。
A.《论坛报》B.《世界报》C.《纽约时报》D.《先驱报》6、创办于公元前59年的古罗马官方公报是______。
A.《威尼斯小报》B.《法比信使》C.《报道》D.《每日纪闻》7、《文艺春秋》是日本最负盛名的______。
A.文学艺术杂志B.综合性杂志C.学术期刊D.女性杂志8、西亚国家中开办广播最早的是______。
A.土耳其B.新加坡C.马来西亚D.印度尼西亚9、西方世界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公司是______。
A.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B.日本广播协会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D.英国广播公司10、《每日电讯报》创办时间是______。
A.1854年B.1855年C.1856年D.1857年11、美国的时代华纳公司是世界第一大______。
A.通讯集团B.杂志集团C.媒介集团D.报业集团12、第一个把Agence这个词用于通讯社的人是______。
A.路透B.沃尔夫C.哈瓦斯D.赫斯特13、世界上第一家全球性的网上中文刊物名称是______。
A.《新华文摘》B.《青年文摘》C.《华夏文摘》D.《读者文摘》14、通常被认为是文字传播的发韧的是______。
A.手写传播B.图式传播C.印刷传播D.口头传播15、1925年日本开始的新闻传播事业是______。
外国新闻传播史——冷战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苏联、东欧国家新闻业的发展

《外国新闻事业史》笔记(六)

世界⼴播电视业的政治分野和体制类型:政治分野:各国⼴播电视事业因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同⽽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播电视,是为资产阶级、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需要服务的,它有商业化和垄断化的特征。
社会主义国家的⼴播电视,是为社会主义和劳动⼈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
虽然各国社会发展⽔平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播电视总体上都是为维护国家独⽴、经济发展、满⾜本国⼈民的信息和娱乐需要动作的。
体制类型:各国有很⼤差异。
体制有两层意思:①就⼴播电视机构本⾝⽽⾔,指它的所有制和经营管理机制;②就整个国家⽽⾔,指全国⼴播电视的格局以及国家进⾏法律和⾏政管理的⽅式。
⽬前主要⼏种体制类型:①国有国营(普/社、发)②国有公营(普/欧洲)③社会公营:⼀种是社会各界筹办并经营管理的;⼀种是某个公众团体经办并经营管理的。
④私有私营(普/美)⑤公私合营公共⼴播电视:国有国营、国有公营、社会公营。
⽐较重视社会效益,注重节⽬的教化功能。
商业⼴播电视:私有私营、公私合营。
谋求商业利润。
管理:对⼴播电视事业,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是直接、⾏政化的。
资本主义国家是宏观的、间接的。
第⼆节 美国⼴播电视业美国和世界⼴播事业的开端:最早获得营业执照的是西屋电⽓公司在匹兹堡办的KDKA电台,1920年11⽉2⽇正式播⾳。
全国⼴播公司命名为红⾊⼴播和蓝⾊⼴播。
哥伦⽐亚⼴播公司:16家电台联合组成。
三⾜⿍⽴的局⾯:全国⼴播公司、哥伦⽐亚⼴播公司、美国⼴播公司20世纪30-40年代是美国⼴播事业成长的黄⾦时代。
内容趋于对象化、专门化,电台更为地⽅化、⼩型化,数量继续增长。
商业电台⼀直是美国⼴播业的主体。
美国⼴播电视长期实⾏私有私营体制,通过《联邦通信法》。
⽬前美国的全国性商业⼴播电视:全国⼴播公司、哥伦⽐亚⼴播公司、美国⼴播公司、福克斯⼴播公司。
它们都有直属台(直接经营);附属台(签订合同)。
全国⼴播公司(NBC):1926年建⽴,⼀直在⼴播电视⽅⾯居于地位。
外国新闻史-俄罗斯

五、二月革命后的报业
• (一)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报刊 • 《临时政府公报》:临时政府的机关报,反对革命,主张战争, 宣传二月革命的光荣胜利,临时政府的合法性。 • 《消息报》:由各级苏维埃创办的机关报。孟什维克报刊:政权 归资产阶级所有是革命的必然结果,主张与临时政府合作。
(二)布尔什维克报刊:1917年的 《真理报》
六、确立党指导下的报刊体制
• 1)全部报刊均属国家所有,是党和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 2)全部报刊都是党报; • 3)报刊功能主要是宣传教育,信息功能被置于次要位置,其他 功能也很少体现。 • 4)特点:信息来源单一、言论高度集中、没有新闻法规、实行 新闻检查、建立编委会制度。
• 苏联报业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在战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 作用,但是在错误路线的干扰下,也产生过负面影响。
四、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与发展
(一)工人报刊 • 1. 1880.2.15 《工人曙光报》 俄国北方工人协会 哈尔图林 • 2. 1897.1. 《前进报》 • 3. 1897.8月《工人报》
(二)全俄政治报
• 1.《火星报》 • 1)《火星报》创办背景和经过 • 1900年12月24日,第一份全俄政治报——《火星报》在德国莱比 锡创办。 • 报头:“看星星之火,燃成熊熊之焰”。
2)《火星报》内容:
• 与经济派论争: • 经济派的主要观点:主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反 对武装革命;崇尚经济斗争,反对政治斗争;反 对向工人灌输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为工人运动 本身就能产生一种独立的思想体系;反对建立集 中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 《火星报》主要观点:主张建立统一的无产阶级 政党,与旧体制进行坚决的政治斗争,肯定科学 社会主义理论的积极意义。 • 《火星报》与“经济派”的论战打击了国际修正 主义的经济主义思潮,为建党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十二章 苏联地区新闻事业

4、十二月党人和赫尔岑的报刊活动
• 1825年12月一些青年军官率军队起义,史称领导这次 起义的贵族军官为十二月党人。 • 十二月党人所办的报刊,最有影响的为《北极星》 (1823-1825)。内容以宣传解放农奴、废除书刊检查 制度、动员人民起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为主。1825年 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北极星》主编雷列耶夫被 处以绞刑。 • 俄国新闻出版史上“阴暗的七年”(1848-1855): 为了迅速消除起义的影响,1825年,尼古拉一世制定 了被称为“铁的法典”的书刊检查法。 • 以赫尔岑为首的贵族革命家继承十二月党人的事业, 在国外出版“自由的报刊”,猛烈抨击专制制度,广 泛开展对农奴问题的讨论,促进民主运动的发展。
第一节
俄国报业的诞生和初创
• 俄国是欧洲封建专制制度历时最长的国家, 从彼得一世(1682-1725年在位)开始,历届 沙皇均严格控制报业,因而报业的发展十 分缓慢。
一、俄国报业的诞生和初创
1、《新闻报》的创办(1703)及发展 • 《新闻报》:俄国第一份铅印官方报纸,1703 年1月2日在莫斯科问世,它的出版,标志着俄 国近代报业的诞生。 • 创办之初,彼得大帝非常重视《新闻报》,将 其作为政府刊登有关文件的工具。 • 1728年,由俄罗斯科学院接管。1748-1751年, 俄国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担任主编。内容以 科学、文化、教育为主要,在普及科学文化知 识、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

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第一章口语传播第二章文字传播一、名词解释1、古罗马《每日纪闻》(94、99传名):2、新闻信:3、威尼斯小报:4、富格尔通讯:二、简述1、简述古代新闻传播发展的三个里程碑及其意义。
2、古代新闻传播和近代新闻事业的不同特点。
第三章印刷传播与通讯社一、名词解释1、谷登堡(00新名):2、新闻书:3、资产阶级政党报纸: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报业均经历了一个政党报刊时期,主要表现为不同党派纷纷创办控制报刊,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报刊信赖政党补贴发行;这一时期报刊政治上倾向性明显,侧重于时政新闻和言论,以上层人士和政界为主要读者对象。
4、上层报纸/高级报纸(01新名):5、廉价报纸(91名):6、黄色新闻(91、00新名):在煽情主义新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和性等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报导,是报业追逐利润的结果。
来源:表现手法:大号字煽情标题,版面夸张,滥用照片,捏造新闻,星期日增刊登载滑稽和肤浅文章,标榜同情受压迫者,使报纸的作用从宣传时代进入了鼓动时代。
7、报团(90、95名):在两个以上城市,拥有两种以上日报的报业公司称为报团,表明新闻事业走向垄断,是二十世纪新闻事业最重要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个报团是19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斯克里普斯报团。
8、传播集团:新闻垄断组织的一种形式9、联合企业 10、“三社四边协定”(93、95、00传名):11、交流新闻社12、国际通讯社 13、国内通讯社14、新闻通讯社:专门搜集和供应新闻稿件、图片和数据的新闻发布机构,新闻流通的重要渠道,受众广,影响大。
15、埃菲社(98名)16.特稿辛迪加:辛迪加是指授权承担某项责任或进行特定的商业交易的人们或公司的联合体。
特稿辛迪加一般只采访国内新闻,发稿范围也在国内,一般与一个或几个世界性通讯社签有协议以获得国际新闻。
有的国内通讯社也采访国际新闻,但一般只供给国内媒体,作为本国国际新闻的补充。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俄国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俄国篇)第十章俄罗斯地区的新闻传播事业第一节.帝俄时期的报业一. 报业的发端1.《新闻报》1703年彼得一世下令在莫斯科创办,从此开始了俄国定期刊物的历史。
2.《莫斯科新闻》1756年由莫斯科大学主办,宣告了俄国第一非官方报纸的问世。
二. 资产阶级报刊的产生和发展俄国早期资产阶级报刊可以分为两部分:革命主义派报刊和民粹派报刊。
革命主义派由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组成,代表人物车尔尼雪夫斯基。
主要刊物《同时代人》、《祖国纪事》等。
民粹派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代表人物米海伊洛夫斯基。
主要刊物《俄国财富》、《欧洲通讯》等。
两派报刊在宣传容上的共同点是:主消灭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特权制,主废除土地私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不同点是:后者否认农奴制废除后资本主义必然在俄国发展的历史规律,提出为保护小生产必须遏制资本主义发展。
㈠革命主义派的报刊1.《同时代人》俄国革命主义派的文学和社会政治杂志。
1836年由普希金在彼得堡创办。
开始为季刊,1843年改为月刊。
该刊一度以邓在文学作品为主,脱离现实政治斗争。
1847年以后,别林斯基主持下,为该刊制定了抨击农奴制度,宣传革命主义派思想的纲领。
19世纪50年代的后五年,车尔尼雪夫斯基成为《同》的主要编辑。
他和杜波罗留波夫一起,在刊物上发表大量论文、书评和小品文,坚决捍卫农民的利益。
1962年,沙皇政府对革命主义运动进行镇压。
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捕,《同时代人》被禁。
2.《祖国纪事》文学和社会政治月刊1839年在彼得堡创办。
前期由别林斯基主持评论栏目,这一时期,该刊积极宣传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同保守派作斗争。
后别林斯基转投《同时代人》,《祖国纪事》战斗性有所减弱。
1848年以后逐渐带有学院派色彩。
在涅克拉索夫时期,成为俄国先进的思想的合法讲坛,并同西欧俄社会主义运动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1877年涅克拉索夫去世,米海伊洛夫斯基任主编,该刊成为民粹派的宣传阵地。
俄罗斯的新闻传播事业

欧洲篇
第十三章 俄罗斯地区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 沙俄时期的报业
》,从此开始了俄国定期刊物的历史。 1756莫斯科大学主办的《莫斯科新闻》 是第一张非官方报纸。 18世纪70年代启蒙思想家诺维科夫创办 了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讽刺杂志,预示 着民办报刊的出现。
第三节 独联体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
(三)新报刊各具特色 《独立报》:由莫斯科知识界发起创办 《生意人报》:以经济内容为主 《俄罗斯报》:1991创刊 (四)广播电视界的变革 全苏国家电视台和广播公司 奥斯坦基 诺电视和广播公司 全俄国家电视和广播公司 惟一的全国 性官方广播电视机构
第三节 独联体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 沙俄时期的报业
二、资产阶级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1861农奴制被废除后,沙皇政府对舆论的控 制有所松动。 报业结构的变化表现在: 政论性报纸和政党报纸的相继创办:1860全 国政治性报纸只有15家,1881增加到83家, 基本上改变了过去以文学报刊为主的报业结 构。 具有资本主义企业特征的报业开始出现:彼得 堡著名出版商苏沃林1876出任《新时报》主 编。“俄国报业大王”
(二)新闻社
1961.2.21创办
同时向国内、国外提供消息,向国内报
刊、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提供国外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消息;向国 外提供有关苏联的信息。 1991以后,新闻社划归俄罗斯联邦管辖, 改称俄罗斯新闻社。
第三节 独联体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
一、俄罗斯新闻业的现状 苏联解体后,作为苏联领土上最大的加 盟共和国,俄罗斯成为它的继承者。 (一)报刊数量猛增
俄罗斯地区的新闻传播事业

(一)俄罗斯新闻业的现状
5、通讯社变化:塔斯社与俄罗斯新闻社合 并→俄通社(国家通讯社) →独立,重获 国家通讯社资格。 私人通讯社:“追溯通讯社”(第一家)、 国际文传电讯社(外国媒体在俄罗斯最重 要的新闻源)
(二)俄罗斯的新闻体制特点
• 1.多样化的媒体归属形式 • ①国家直接控制的媒介 • ②国家控制之外的新闻媒介(政党报纸、 社会团体报纸、商业报纸)
(1)建党初期
• 《新生活报》:1905.11.2,彼得堡。第一 份合法日报。革命宣传,深受广泛群众欢 迎。 • 《工人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正式机关 报。
(2)《真理报》
• 1912.5.5彼得堡。大型群众性政治日报。 该报是全俄性的政治讲坛、广大工人的耳 目喉舌。 • 1917年,《真理报》复刊,成为世界上第 一个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机关报。
2、取缔反革命报刊
-
• (1)《关于出版问题的法令》 • (2)《关于成立报刊革命法庭的法令》 • (3)《关于查封破坏国防的孟什维克报纸 的决定案》
3、建立无产阶级的报业体系
• (1)颁布《关于国家统一管理广告业务的 法令》:刊登、散发广告业务由国家统一 管理 • (2)下达关于征用资产阶级的印刷厂和纸 库的命令 • (3)拨款给印刷厂:44.8万卢布
• 职责:向全苏联和国外发布有关苏联和外
国的政治、经济、贸易以及其他一切能够 引起共同注意的消息。
1、塔斯社
• 内容:(卫国战争前)报道国家建设成就,
表彰人民劳动业绩,广泛深入介绍和分析 国际形势→(卫国战争中)为国内所有报 纸提供新闻→(战后)文种逐渐增加,技 术设备不断完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
3、电 视
• (1)概述 • (30年代初)电视实验→(50年代)快速发展
郭亚夫《外国新闻传播史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三章 西方新闻传播理论发展史【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 西方新闻传播理论发展史13.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制度理论制度理论,是指新闻传媒的制度理论。
主要关注作为一种特定组织形态的新闻传媒在某一特定的国家体系中的生存、发展的制度性安排问题。
1.“传媒的四种理论”(1)集权主义理论①集权主义理论的基本假设a .人只有作为社会一员时,才能发挥其全部潜在力量,而单只是个人,作为有限。
b .集体组织的最高形式——国家,在价值尺度上,代替个人。
国家是人类充分发展的基本要素。
“传媒的四种理论” 制度理论 “新闻媒介交响乐 “新闻多棱镜 作为一种经典信条的客观客观法则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客观 传统的新闻价值观 价值理论 新闻价值观的批判审视 效果内涵的变迁 效果理论 效果理论的变迁 西方新闻传播理论发展史c.真理来自于神的谕示,来自于领袖的优越能力。
②集权主义国家采用的控制方法a.特许权。
政府凭借颁发特许权或执照的手法,决定谁是印刷主或报刊发行人,谁有权经营这一行业。
b.检查制度。
指对个别印刷品的许可制。
c.诉诸法律。
指法院对于违反公认的既定法律条例之行为提起公诉。
d.收买、津贴或特别税制度。
政府并不干涉报刊的内容,而是通过使报纸减少利润间接控制新闻传媒。
(2)自由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发端于17世纪末期,实际成立于18世纪,盛行于19世纪。
自由主义理论出现依赖的力量——国家政体和民权思想这两项伟大的革命。
①这是一个大变动时期。
a.地理与科学两方面取得惊人进展,向传统知识挑战。
b.出现宗教改革,向罗马教会挑战,与原有集权主义势不两立。
c.中产阶级与资本主义迅速成长,向固定身份的陈旧观念挑战。
d.政治革命向专制统治的权力提出强有力的挑战。
②三种“市场观念”(经济市场、社会市场和观点市场)起到巨大的合力推动作用。
a.当·斯密提出自我营运、自我控制的经济市场观念。
b.查尔斯·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强调适者生存。
是社会市场中的“适者生存”观念。
外国新闻事业史自考 俄罗斯地区新闻事业

第二节 苏联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一、苏维埃政权初建阶段 (一)取缔反动报刊 (二)创办党和苏维埃报刊
1、恢复《真理报》 2、改造《消息报》 3、创办《贫农报》 4、创办《经济生活报》 5、创办《民族生活报》
(三)新经济政策时期报刊方针的调整
三、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与发展
(二)、全俄政治报 1900年12月24日,第一份全俄政治报( ) 《火星报》 在德国莱比锡创办,报头印着十二月党人的诗句: “试看星星之火,行将燃成熊熊之焰!” 1、《火星报》的宣传内容 《火星报》的宣传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 同“经济派”论战和宣传党的纲领。 )
工农政府认为出版自由就是使报刊摆脱资本的压迫, 把造纸厂和印刷厂变成国家的财产,让每一个达到一 定人数(如1万人)的公民团体都享有使用相当数量 的纸张和相当数量的印刷劳动的同等权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关于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把报刊由主要报道政治新闻的工具,变成对人民 群众进行经济教育的重要工具,要少谈些政治, 多谈些经济,用生活中生动的具体事例来教育群 众…… 5)、关于群众办报和舆论监督 揭露、批评苏维埃机关和党组织及其负责人的缺 点、错误甚至罪行,是党和苏维埃报刊的最重要 的任务之一。
2、《火星报》的组织工作
“报纸的作用并不只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 争取政治上的同盟者。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 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列宁
“报纸可以比作脚手架,它搭在正在建造的建筑物周 围,显示出建筑物的轮廓,便于各个建筑工人之间 进行联络,帮助他们分配工作和观察有组织的劳动 所获得的总成绩。” ——列宁
第二节 苏联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外国新闻史复习笔记重点教学文案

外国新闻史复习笔记重点外国新闻史复习笔记重点一、选择题(10*2)二、填空题(5*2)三、名词解释(4*4)四、简答题(8*3)五、论述题(15*2)第一章外国新闻事业史1、新闻传播产生于社会的需要社会条件对新闻传播的制约:(1、物质条件2、精神条件(社会、国家、民族精神、国民性格、社会教育水平)3、社会制度)2、新闻传播的社会作用:(倾向一:夸大新闻传播的作用;倾向二:易于就事论事)(观点一:马列主义观点;观点二:实用主义观点:拉斯韦尔(美),新闻传播的三大社会功能:1、环境监测2、关联性;3、精神传递)3、口头新闻时代(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表现形式:1、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流2、众人一起议论3、氏族公社、血缘家族和部落的各种行政会议4、说唱5、田边地头的传闻);(口头新闻的局限性:传播范围有限;信息失真);(补充手段:结绳记事、击鼓传讯、烽火报警、实物表意、图画传播)4、手写新闻时代(官方公报最早出现在古罗马时期;私人新闻信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久的手写新闻传播形式)5、古代中国的手写新闻传播(汉朝盛世,出现了最早的邸报;北宋末年出现了民间小报)6、文艺复兴时期的手抄新闻书(手抄新闻发源于意大利境内的威尼斯)(1)、意大利(1、商业性的民办手抄新闻;2、威尼斯政府与土耳其战争中,曾在1566年经常发布一种叫做《消息公告》的手抄新闻)(2)、英国(1、最早的手抄新闻出现于公元13世纪;公元16世纪初,英国初步建立了近代邮政制度,各邮局因掌握邮路,消息灵通,邮政局多兼售手抄新闻书)(3)、法国(公元15世纪出现手抄新闻业,随着邮政制度的建立,在1488年到1529年,巴黎出现了两种折叠而不装订的手抄新闻,《偶然》刊载官方信息,另一种《小报》,刊载新闻和论战文章)(4)、德国(公元15、16世纪之交,也出现了许多手抄新闻;纽伦堡大贵族施乌尔把新闻送给其他的朋友、贵族;杜来自己编写新闻,叫妻子上街叫卖;奥格斯堡大富商格尔家族,雇人抄写所得到的消息,编成《富格尔新闻》)第二章发达国家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1、近代报业出现的历史条件(1、印刷术的发明及普及2、社会对于新闻信息的需要3、邮政事业的产生(15世纪,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诞生了肩带邮政业务))2、近代报业的诞生:通常认为,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业的诞生,也就是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发源地之一:德意志地区1609年两种周报《通告—报道或新闻报》)、《报道》,一般认为它们是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报刊。
《外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外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总论篇一、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哪些阶段?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互联网传播二、人类的传播活动与传播技术的关系如何?三、简述古代罗马《每日纪闻》的性质,其基本内容和作用是怎样的?《每日纪闻》公告式的官方公报。
是古代统治者采用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
公元前59年的古罗马,凯撒当选执政官后下令创设。
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
是将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纪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质木板上。
书写内容多为政府要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凯撒创设《每日纪闻》的目的就是争取舆论支持,扩大政治影响。
传播当时已经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公元前27年,凯撒的养子凯撒.屋大维成为罗马最高的主宰者。
公元前6年,屋大维恢复《每日纪闻》,从此该手写公报时断时续刊布会议记录、帝国故事、战争消息等,一直到公元330年迁都君士坦丁堡为止。
公报除了写在布告牌上,还有书记员抄写,颁发给各地要人和驻军首长。
有学者认为,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统治辽阔疆域,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有一个发达的,包括《每日纪闻》在内的传播系统。
而起灭亡,部分原因是由于《每日纪闻》的停办,传播组织远落后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发展,无法协调复杂的活动。
四、欧美最早出现的定期报刊、日报是哪些?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报刊产生于德国,1609年德意志地区出现了两种周报:《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和《报道》。
最早的日报也诞生于德意志地区,1650年莱比锡一位书商创办的《新到新闻》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张日报。
1633年的《莱比锡新闻》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报之一。
欧美其他国家较早的主要日报有:英国1702年的《每日新闻》、法国1777年的《巴黎新闻》、美国1783年的《宾夕法尼亚晚邮报》等。
五、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各国报业发展有何共同规律?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紧密联系。
虽然各国国情不同,革命历程也有很大差异,但各国报业的发展却有共同的规律:1、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封建统治者的压制,封建统治者通过出版许可制、内容审查制,英国甚至用设立“星法庭”等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俄罗斯及苏联地区新闻事业史
8.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俄罗斯帝国时期的报业
1.报业开端
(1)彼得一世改革包括创办报刊。
1703年,他下令在莫斯科创办《新闻报》,自任主
编,开始俄国定期刊物的历史。
(2)宗旨是报道战争消息。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时期,该报经常发表文章,对俄国社会
民主工党进行攻击、诽谤。
《新闻报》慑于革命的威力于1917年底停刊。
(3)《新闻报》是俄国近代报刊史上创办最早、存在时间最长的官报。
它为沙皇专制
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延续做了大量的舆论工作,是沙皇政府得力的统治工具。
报业开端 俄罗斯帝国时期的报业 资产阶级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无产阶级报刊(从产生到十月革命) 取缔反革命报刊 苏联时期的报刊事业 建立无产阶级报业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报业 战后苏联报业的发展和变化
广播的创立与发展 苏联广播电视与通讯事业 对外广播 电视
通讯社事业 苏联解体之前的新闻改革
苏联解体前后及俄联邦的新闻事业 苏联解体后俄联邦的新闻事业 俄罗
斯及苏联地区
新闻
事业史
2.资产阶级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早期的资产阶级报刊分为两部分,即革命民主主义派报刊和民粹派报刊。
(1)革命民主主义派报刊
①1836年普希金在彼得堡创办《同时代人》,是一份文学和社会政治杂志。
1843年前是季刊,之后改为月刊。
②《祖国纪事》1839年创办于彼得堡,是文学和社会政治月刊。
③《钟声报》是亚·伊·赫尔岑和尼·普·奥加辽夫在国外出版的俄国革命刊物,1857年创办,最初为月刊,后来为不定期刊。
(2)民粹派报刊
①《俄国财富》于1876年在莫斯科出版,同年迁至彼得堡,是俄国科学、文学和政治刊物。
1879年以前为旬刊,以后为月刊。
②《欧洲通报》杂志是俄国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历史、政治和文学刊物,1866年3月一1918年3月在彼得堡出版,1866年一1867年为季刊,后改为月刊。
3.无产阶级报刊(从产生到十月革命)
(1)产生背景及工人报刊的出现
①1872年,沙皇政府修订1865年的报业法,使得原法仅有的一点宽松荡然无存。
而亚历山大三世登基后更加严厉。
②俄国1861年农奴制的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不彻底的改革,资本主义发展的速度缓慢,程度不高。
③从19世纪70年代起,群众性罢工斗争蓬勃发展,工人阶级逐渐壮大。
④1880年2月15日,“俄国北方工人协会”创办俄国历史上第一个工人刊物《工人曙光报》。
引导一些知识分子脱离民粹主义而走上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⑤19世纪80年代,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俄国传播,社会民主主义组织也开始萌芽。
⑥1895年,列宁成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奠定俄国马克思主义革政党的基础。
⑦“斗争协会”扩大出版活动,创办机关报《工人事业报》。
(2)工人报刊发展的特点
①在工人报刊中表露出手工业方式,涣散和动摇。
没有政治意义的报纸,地方报纸大多数原则不坚定。
②沙皇政府残酷迫害,许多社会民主主义组织和报刊都遭到破坏,阻碍俄国工人报刊的发展,无法满足工人运动的需要。
(3)第一份全俄政治报——《火星报》
①创办
1900年12月24日,第一份全俄政治报——《火星报》在德国莱比锡创办,先后在慕尼黑、伦敦和日内瓦出版。
②作用
a.同经济派论战,确立革命路线,为建党奠定思想基础。
b.制定并宣传党的纲领。
c.《火星报》为建党奠定组织基础。
(4)《火星报》后的布尔什维克报刊
①《前进报》
a.1905年1月4日,布尔什维克在日内瓦创办,是布尔什维克的第一份机关报,是一份周报。
1905年5月18日停刊;
b.《前进报》批判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观点,指出无产阶级必须联合一切力量,抓住
有利时机,准备发动推翻沙皇政府的武装起义。
c.该报在捍卫和进一步制定新型政党的思想、组织和策略原则,在阐明革命提出的问题和准备第一次俄国革命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②列宁的办报思想
a.报纸出版期限问题。
必须按期出版,否则多数派的整个阵地会遭受巨大击。
b.组织写作力量问题。
要尽一切力量组织国内的写作力量,要亲自约稿、取稿和寄稿,不能等稿。
c.稿件内容问题。
报纸最需要的稿件是有关俄国生活问题的短文、同一主题的短评、各种问题的通讯、俄国地方出版物和专门出版物的摘要及引文、对俄国出版的报刊文章的评论等。
d.与编辑部联系问题。
要求大学生小组和工人小组与编辑部直接联系,投稿。
e.扩大订户问题。
坚决扩大订户,抓好这一工作,可以使“非法文献”在俄国传播的工作革命化。
f.文章题目的来源问题。
文章题目主要不应来自报社编辑部,而应存在于事实之中。
物色优秀的实干的撰稿人。
③《无产者报》
a.1905年5月27日在日内瓦创刊,同年11月25日停刊,列宁为主编。
b.该报完全继承布尔什维克的《前进报》的传统。
对俄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中的重大事件反应迅速,与孟什维克分子和其他修正主义分子进行无情的斗争。
c.针对当时俄国革命运动中的主要问题论证和阐明马克思主义策略,动员党和群众共同贯彻“三大”决议,为准备武装起义而斗争。
④《新生活报》
a.布尔什维克第一份合法日报,1905年11月2日出版于彼得堡。
实际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中央机关报。
b.该报发表许多指导性文章,配合党准备武装起义和开展大规模宣传活动这一中心任务。
c.该报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各项决议和措施的宣传者。
它同党组织和革命工人保持密切联系,在党和革命工人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⑤其他的布尔什维克合法报刊
《浪潮报》、《前进报》、《回声报》、《视觉报》、《新光线报》。
党
(5)群众性工人日报——《真理报》
①1912年5月5日,布尔什维克在彼得堡创办。
创刊号为对开大报,共4版,不登照片和插图,只有文字稿。
②政治纲领是在劳动群众中,散播关于工人阶级的朋友和敌人的真理,保卫工人事业的利益。
《真理报》大量刊登工人通讯,介绍工人生活情况及所受的剥削和压迫等。
出版全靠工人们捐款。
③该报在革命高涨的年代为布尔什维克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造就新一代的工人革命者——真理报派。
随着《真理报》成长起来的一代革命的无产阶级后来进行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真理报》无疑是俄国无产阶级未来光荣胜利的先驱者”。
(6)二月革命后的报刊
①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报刊
a.临时政府的机关报,《临时政府公报》、《人民报》。
b.立宪民主党人的杂志,《人民自由党报》、《白昼》、《言论》、《交易所新闻》以及苏瓦林的《新时报》、《莫尔瓦报》。
c.小资产阶级党派《工人报》、《前进报》。
d.各级苏维埃创办的机关报,《消息报》,名称各有不同。
②布尔什维克报刊
1917年3月18日,《真理报》复刊,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和彼得堡委员会的机关报。
《真理报》在二月革命发挥的重要作用。
a.揭露临时政府的本质,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
b.宣传“四月提纲”,统一全党思想。
c.宣传四月代表会议精神,促进苏维埃改组。
d.宣传武装起义的方针。
③《真理报》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特点
包括:宣传目的明确;阶段重点突出;紧跟党的方针政策,报道集中连续,使党的声音深入民众之中。
充分发挥无产阶级政治报刊指导性作用。
二、苏联时期的报刊事业
1.取缔反革命报刊
(1)苏维埃政权建立不久,列宁签发一系列关于新闻出版法令.剥夺资产阶级的出版自由。
(2)到1919年底,除布尔什维克的报刊外,其他政治派别的报刊全部停刊或被查封。
2.建立无产阶级报业体系
(1)1917年11月9日,《真理报》作为俄共中央机关报在彼得格勒恢复出版。
列宁提出报刊要把经济报道放在首位,要注意政治方向。
(2)改造《消息报》。
使《消息报》在众多报纸中有独特的作用和地位。
要求《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