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贫血的诊断思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
二、贫血的发生机制和分类
红系造血是一个受造血干细胞、造血微环境和多种造 血生长因子调控的极为复杂的过程。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EPO)与红系前体细胞表面EPO受体结 合后,显著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为最重 要的红系造血生长因子。雄性激素增强EPO活性可能是男 性Hb水平高于女性的重要原因,而EPO产生不足为慢性肾 脏疾病相关性贫血的关键发病机制。生理情况下,每日红 细胞的生成与破坏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任何原因导致红细 胞生成减少、破坏过多或丢失过多,超过红细胞生成代偿 程度时均可出现贫血。
2.明确贫血程度 依据Hb水平划分贫血程度,虽然简单但为贫血重要 诊断步骤,有时对提示贫血原因也具有重要价值。例如,营养性IDA通常 为轻度至中度,重度贫血通常应不考虑,即使铁代谢检查确诊为IDA,也 应积极搜寻是否存在慢性失血。 3.根据网织红细胞计数初步判断贫血临床类型 一般溶血性贫血和失 血性贫血情况下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而低增生性贫血时降低。需要提 出的是,溶血再障危象时网织红细胞计数可降低,而严重贫血时网织红 细胞提前释放入血并在外周循环的生存期延长,可因网织红细胞百分计 数(percent reticulocyte count,%Ret)升高而误判为增生性贫血,应计 算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eticu-locyte production index,RPI),鉴别增 生性贫血和低增生性贫血。RPI≥3 表明骨髓红系造血代偿充分,多见于 溶血性贫血或失血性贫血;RPI<2表明骨髓红系造血代偿不足,见于骨 髓增生低下或造血原料不足等情况。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例(immature reticulocyte fraction,IRF)为中荧光和高荧光网织红细胞比例之和,是 反映骨髓红系代偿增生的早期指标,较网织红细胞升高更早。网织红细 胞和IRF同时增高高度提示溶血性贫血,在溶血性贫血诊断方面具有重要 价值。
四、贫血诊断流程
可从贫血的病理生理机制、红细胞形态学特征和骨髓红系 造血状况等多个角度对贫血进行诊断和鉴别。结合相关文献和 笔者诊治体会,我们认为从贫血形态学分类入手,有助于缩小 贫血鉴别诊断范围,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1.小细胞贫血的诊断流程 红细胞体积主要取决于红细胞Hb含量和含水量。一价阳离子转运 调控红细胞水平衡和溶质平衡,是决定红细胞体积的关键环节,但影 响红细胞溶质平衡的遗传性和获得性疾病极为少见。Hb为红细胞内含 量最多的蛋白,占红细胞干重的97%,任何影响Hb合成的因素均可导 致小细胞贫血。临床上IDA最为常见,其次为ACD和地中海贫血,铅 中毒和铁粒幼细胞贫血等相对比较少见。小细胞贫血诊断流程下图。
三、贫血的诊断步骤
贫血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应综合分析病史资料、体 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尽量明确贫血病因。因 此,遵循贫血诊断步骤和诊断思路,对于培养正确临床 思维,缩小贫血鉴别诊断范围,避免盲目扩大检查范围 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确定有无贫血 面色苍白、乏力为贫血的共同性常见临床 表现,与贫血程度、发生速率和机体代偿反应程度密切相关。 轻度贫血患者可无自觉症状,多因常规体检或其他原因就诊而 偶然发现。Hb测定为诊断贫血必需的基线检查和必要依据,但 Hb轻度降低或临界水平时,应考虑测定方法、血浆容量改变等 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必要时应复查。
一、贫血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二、贫血的发生机制和分类 三、贫血的诊断步骤
四、贫血诊断流程
一、贫血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临床上,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外周血中Hb含量,或红细胞计 数,或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 Hb为最常用的贫血诊断指标,测定简单快速、易于标准化。从 病理生理学角度而言以携氧分子Hb水平作为反映贫血的指标最 为合理。 确定健康人群的Hb正常参考值为贫血诊断的首要条件。不 同人种和地区健康人群Hb正常低限值有一定差异,儿科临床上 仍普遍采用WHO 1972年制定的儿童贫血诊断标准,即6个月至 <6岁Hb<110g/L,6~14岁Hb<120g/L(海平面)作为贫血诊 断的截断值。根据我国小儿血液病会议制定的小儿贫血诊断标准 (1988年,河南洛阳),<10d新生儿为Hb<145g/L,10d至3 个月暂定为Hb<100g/L。
3.正细胞贫血的诊断流程
急性失血性贫血、大部分 溶血性贫血和ACD以及再生障 碍性贫血均为正细胞贫血。就 发生机制而言,包括增生性贫 血和低增生性贫血。因此,一 般推荐首先根据网织红细胞计 数对正细胞贫血进行初步划分。 (见图3)。
临床上,对小细胞贫血应首先考虑IDA。如血清铁蛋白正常或升高,应 结合病史资料考虑地中海贫血或ACD等。重型地中海贫血不难与IDA鉴别, IDA 应主要与ACD 和轻型地中海贫血鉴别。病史在贫血诊断方面具有极为重 要的意义,对程度过重,或进展过快的IDA,或年长儿IDA而无明显缺铁高危 因素,均应积极搜寻是否存在慢性失血。常见小细胞贫血的鉴别要点见表2。
实际上,红细胞容积(red cell mass,RCM)为贫血最 佳诊断指标,也是诊断和鉴别红细胞增多症的重要依据,但 测定多需采用同位素标记红细胞,技术复杂、费时,不适合 临床常规应用。 健康人群和贫血人群Hb分布曲线存在部分重叠,大于 上述Hb截断值的健康人群中实际上包括5%的贫血人群,而 5%的贫血人群可能被遗漏。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 m,Hb 水平约增加4%。此外,红细胞计数、Hb或HCT测定值均受 血浆容量影响,有时不能真实反映RCM状况。生理或病理情 况下血浆容量增多及血液稀释可致“假性贫血”或使贫血比 实际程度更重,而烧伤、脱水等血液浓缩情况下贫血可被掩 盖或使程度减轻。孕妇因血浆容量增加,妊娠性贫血的Hb 截断值定为110g/L,较非妊娠妇女降低10g/L。当Hb处于临 界水平时应首先排除假性贫血。
根据Hb水平将贫血划分为轻度(90~110或120 g/L)、中度(60~<90g/L)、重度(30~<60 g/L) 和极重度(<30 g/L),但某些贫血情况下Hb和红 细胞数量并非平行性降低。 例如,Hb降低程 度比红细胞数降低更 为显著为IDA的突出血 液学特征之一,而巨 幼细胞性贫血红细胞 数降低更为明显,两 者均与红细胞核浆发 育不同步密切相关。
儿童贫血的诊断思路
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科主任 王跃飞
儿童贫血的诊断思路


广义而言,贫血(anemia)是指血液携氧能力降低, 导致组织氧气供应不足和组织缺氧的病理生理状态,与携 氧分子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的含量和理化性质密 切相关。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症状,但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 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据WHO资料,世界人口 的1/4存在贫血,妊娠期妇女、非妊娠生育期妇女和5岁以下 儿童贫血患病率最高,分别为41.8%、30.0%和47.4%。因 此,WHO推荐将贫血患病率作为评价不同国家和地区公共 健康问题严重程度的指标。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为最常见贫血类型,至少占贫血患者总数的 50%。 紧密结合详尽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遵循贫血临床诊断 思路,对于合理选择相关实验室检查,力争明确贫血病因 和指导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上,一般将贫血分为低增生性贫血(hypoplastic anemia)、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和失血性 贫血(hemorrhagic anemia)3种类型,后两者属增生性 贫血(hyperplastic anemia)范畴,这有助于理解贫血的 病因和发生机制而被广泛采用。不少情况下贫血为多种 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这一临床常见贫血类型,尽管 慢性感染或炎症等情况下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细胞因子上 调肝脏铁调节激素(hepcidin,HEPC)表达、抑制单核 巨噬细胞系统铁释放和肠道铁吸收已公认为主要发病环 节,但骨髓幼红细胞对EPO反应性降低也为重要机制。 贫血形态学分类可为贫血病因提供重要线索,缩小 诊断和鉴别诊断范围,临床往往结合贫血病因学和形态 学分类分析和搜寻贫血病因。
2.大细胞贫血的诊断流程
大细胞性贫血(macrocytic anemia)指以MCV>100 fL为显著形 态学特征的一组贫血的总称,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巨幼细胞性贫 血和非巨幼细胞贫血两大类。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为巨幼细胞性贫 血常见原因,但药物(羟基脲、氨甲喋呤、磺胺等)、肝脏疾病、甲状 腺功能低下、慢性酒精中毒/酗酒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也常导致大细 胞贫血。 有时溶血性贫血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增多也可使MCV增 加,但往往具有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证据而不难鉴别。临床 上推荐下述大细胞贫血诊断步骤:(1)是否存在导致大细胞贫血的药物 因素,成人尚应考虑是否存在慢性酒精中毒。(2)是否系叶酸和或维生 素B12缺乏所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并进一步搜寻病因或基础疾病,如摄 入不足、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等;(3)是否为非药物性非巨幼细胞性 大细胞贫血,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肝脏疾病和甲状腺疾病等。大细 胞贫血的诊断流程图见图2。
4.进行形态学分类 目前临床上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除Hb、红细胞计数、HCT、 %Ret外,尚可直接测定或自动计算多项红细胞参数和网织红细 胞参数。尽管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V)受检测技术、标本采集和处理等因素的一定影响,但公认 为稳定可靠的红细胞参数之一。根据MCV将贫血分为小细胞贫血 (MCV<80fL)、正细胞贫血(MCV 80~100fL)和大细胞贫血 (MCV>100fL)3大类,对于后续检查项目的合理选择,缩小鉴 别诊断范围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5.外周血涂片检查血细胞形态技 血涂片检查(blood smear examination,BSE)对于贫血的 诊断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易见多种异形 红细胞,如小球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等。贫血 合并血小板减少时,如BSE发现异形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和或血 小板聚集,高度提示血栓性微血管病。如外周血同时存在幼稚细 胞,应高度警惕急性白血病或其他恶性肿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