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三历史选修5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4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课件
2024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交流2. 中世纪欧洲的社会与制度3. 近代西方的崛起与全球影响4. 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5.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挑战6.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脉络,理解各大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2. 掌握中世纪欧洲的社会制度特点,认识其对现代世界的影响。
3. 理解近代西方崛起的原因,分析其全球扩张的后果。
4. 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 认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理解其中的挑战与困境。
6. 把握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趋势,增强国际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各大文明的交流与互动、中世纪欧洲社会制度、近代西方的全球影响、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挑战。
2. 教学重点:古代文明的发展、中世纪欧洲的社会制度、近代西方的崛起、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经济与科技的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各大洲的历史发展。
2. 新课内容:讲解各章节的重点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情景,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2. 板书内容:各章节、重点知识点、典型例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交流。
(2)分析中世纪欧洲的社会制度特点及其影响。
(3)论述近代西方的崛起及其全球影响。
(4)探讨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
(5)评述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挑战。
2. 答案:见教材及课堂笔记。
【优选】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5章第4课 海湾战争(课件2) (共24张PPT)
3、伊拉克战争的影响
• 对伊拉克:
• 局势动荡不安,恐怖和暴力袭击不断,伊拉克 秩序的重建遭遇重重阻力,人民生活没有保障。
• 对国际关系
• 是对联合国安理会维护和平的作用构成严重挑 战,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联合国宪章》的 严重挑战,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产生重大的 负面影响。
巩固小结
海 湾 战 争
两伊战争后,伊拉克陷于经济困境,要求科威特 减免其债务,并指控科威特超产石油和偷采边境 石油,导致伊石油收入锐减,要求科威特赔款和 道歉;同时还向科威特提出重划边界和租用布比 延岛与沃尔拜岛99年的要求。均遭科威特坚决拒 绝。 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概括伊入侵科的原因?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 历史 伊科两国长期存在边界纠纷 现实 ①掠夺财富→转嫁危机 ②夺取领土→改变海湾战略态势 目的 ③控制石油资源→提高国际地位 外部 两极格局解体,中东力量均势 条件 失衡,国际局势动荡
5/22/2018
4
一、海湾战争
1.背景: 1)海湾地区地理位置重要,石油丰富,战略地 位特殊。 2)海湾国家伊拉克与科威特一直存在领土争端。 3)导火线: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4)萨达姆政权对联合国的一系列决议置之不理, 坚持侵略立场,堵死和平之路。
美国总统 乔治· 布什
vs
伊拉克总统 萨达姆· 侯赛因
2、伊拉克战争的经过(2003、3~2003、5)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位克隐藏有大规 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绕 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 施大规模军事打击。
3月: 空中打击:“斩首”行动、“震慑”行动、 “切断蛇头”行动. 地面行动:“蛙跳技术” 4月,美军占领巴格达; 5月,布什宣布主要战斗行动结束。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五第一单元第三课 历史学怎样重现历史教学课件共22张PPT (共22张PPT)
教风:育德树礼,正立善教。 学风:明德树志,自立善学。
第三课 历史学怎样“重现”历 史
(人教版选修五)
第三课 历史学怎样“重现”历 史
史料的价值、搜集、分类
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
史书的编纂
校训:砥砺德行,切问善思。 教风:育德树礼,正立善教。 校风:立德树人,卓立善行。 学风:明德树志,自立善学。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42021/8/42021/8/4Aug-214-Aug-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42021/8/42021/8/4Wednesday, August 04,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42021/8/42021/8/42021/8/48/4/2021
2、史书编撰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避免重复。
清朝
民国
(2)注意历史内容的分类。
经济
政治
民族关系
(3)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纵、横两方面的交叉和内在联系。
如同十字路口, 同一时期的经济、 政治、文化都会有 交叉。
十字路口
课堂练习
一、填空 1、 史料 是史学家“重现”历史的基础。
2、《史通》是中国最早而又最有系统地论述史学的方法 的书籍。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42021/8/42021/8/42021/8/4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三、研究历史的方法
2021最新北师大版高二历史选修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章 雅典梭伦改革
2021最新北师大版高二历史选修1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1最新北师大版高二历史选修 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08页 0010页 0012页 0014页 0016页 0018页 0020页 0022页 0024页 0055页 0057页 0059页 0061页 0063页
第一章 雅典梭伦改革 第二节 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特点 第二章 秦国商鞅变法 第二节 商鞅变法 第三章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二节 孝文帝的改革 第四章 北宋王安石变法 第二节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 第一节 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欧洲宗教改革的发展 第一节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前的埃及 第七章 俄国农奴制度改革 第二节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八章 日本明治维新 第二节 明治政权的建立 第九章 中国戊戌变法 第二节 百日维新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电子课本课件【 全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电子课本课件 【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26页 0028页 0045页 0062页 0064页 0066页 0100页 0162页 0164页 0202页 0204页 0238页 0240页 0242页
第一单元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第2课 宋明理学 第4课 礼制规范 第二单元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第7课 新文化运动的勃兴 第9课 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第三单元 先进思想理论与现代中国 第12课 毛泽东思想 第14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 第15课 开埠之前的上海 第17课 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第19课 发展中的新上海 第20课 古代的史家与史籍 第22课 现代史学名家 第23课 波斯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 第25课 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 第26课 佛教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五第一单元第三课历史学怎样重现历史教学课件 (共19张PPT)
——据朱熹《近思录》
晚 孙家鼐建议京师大学堂应“以中学(中国传统 这份奏折中,
清学术与政治思想)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孙家鼐认为
组西学为用”。
中学比西学
——据孙家鼐等《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重要。
(1896年)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 《旧唐书·高祖本纪》
败绩。”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 《旧唐书·太宗本纪》
B 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 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 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 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 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林则徐及其领导的禁 烟运动,在当时的英国舆 论界就有比较公正的议 论……蜡人馆中出现林则 徐像,也可以看作是这种 舆论的另一反映。
史料 =?史实
宋太宗赵匡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史官 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晦”,“太祖之事周朝 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 意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 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 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
什么是史料?
“史料”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遗留 下来的痕迹”,包括“史迹遗存与文字记录或历史 文献两类”。
——白寿彝《史学概论》
史学家如何通过史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现”历史的?
历史过程具有不可逆性,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 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客观准确的认识,必须重 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这是历史 学的重要方法。
最新北师大版高二历史选修2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0002页 0033页 0093页 0095页 0126页 0157页 0221页 0254页 0287页 0320页 0345页 0370页 0395页 0443页 0445页 0509页 0542页
第一章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 第二节 斯宾诺莎和洛克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第二章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殊死斗争 第二节 议会与国王的冲突 第四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 第一节 美国的《独立宣言》 第三节 中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节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第三节 美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 第五章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第二节 法兰西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复辟王朝的统治和七月王朝 第六节 法兰西共和体制的最终确立 第一节 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的挑战 和“中体西 第三节 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第五节 清朝专制统治的危机与中国立宪派的兴起 第七章 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
第一章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
最新北师大版高二历史选修2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 论
最新北师大版高二历史选修2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全册课件【精品】
二、区别两种不同的历史 1.书写历史:___历__史__记__载____是人们对曾 经发生过的事件及相关人物的言论、事迹 的记录,具有原始性;__历__史__撰__述____是在 历史记载的基础上,经综合、会通,按一
定体例、体裁写成的历史著述,具有规范 性。
2.客观历史: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 3.区别:客观历史是书写历史的_基__础__,书
写历史是客观历史的反映。 4.著作:界上最早的一批历史撰述有中
国孔子的《春秋》、司马迁的《史记》; 西方希罗多德的《__历__史__》__、塔西佗的《历 史》和_《__编__年__史__》__。
三、人们能够超越历史吗 1.结论:人们不能超越历史。 2.原因 (1)历史具有__连__续__性___的特点。人处在连续 不断的历史运动中,必然受到历史运动的限 制。
世界古代史
包括了漫长的的原始社会, 多年的奴隶社会,和一千多 年的中世纪(封建社会)。
客观的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学习目标概览
目标内容 1.历史是什么 2.区分两种不同的历史 3.人们不能超越历史
理解导向 1.历史上的古代文明 2.历史过程的客观性与重现历史 的主观性 3.历史的连续性、不可割断性
1.What 历史是什么?
“历史”的英文读做history,而这个单词又可分解为两部分,即hi和 story。.而前者,我们可以认为是两个单词的简写:一个是his;另一个 是high。
2.W——Why为何学历史?
有利于国家之间找到差距,有利 于国际争端的解决
2.W——Why为何学历史?
读史以明志
2.客观的历史与撰写的历史有什么区别? 提示:撰写的历史是经过史学家的思考和编纂 而呈现出来的,客观的历史是不以人的主观意 志为转移的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客观的历史 是撰写的历史的基础,撰写的历史是客观的历 史的反映,它愈接近客观存在的历史,价值就 愈高。
北师大版高三数学必修5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章 数列
北师大版高三数学必修5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1.数列
北师大版高三数学必修5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1.1数列的概念
北师大版高三数学必修5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北师大版高三数学必修5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北师大版高三数学57页 0183页 0209页 0230页 0322页 0368页 0390页 0454页 0512页 0575页 0577页 0611页 0650页 0693页 0717页
第一章 数列 1.1数列的概念 习题1—1 2.1等差数列 习题1—2 3.1等比数列 习题1—3 习题1—4 复习题一 第二章 解三角形 1.1正弦定理 习题2—1 习题2—2 习题2—3 复习题二 1.不等关系 1.2比较关系
1.2数列的函数特性
北师大版高三数学必修5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习题1—1
北师大版高三数学必修5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2.等差数列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从传说向真理迈进
人猿同祖论揭示了人类与现代类人猿都起源于 一两千万年前的一种古猿。由于分支发展,人类的 远古祖先经历了漫长的亦猿亦人、亦人亦猿的演化 过程,终于摆脱了一般动物的特征而变成人。另一 分支发展的结果,则演化成现代的类人猿。人类是 动物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
四、劳动创造了人
恩格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根据当时的科学 成就,在1876年发表一篇论文《劳动在从猿到人转 变过程中的作用》。他这样写道:“劳动……是整 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 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 人本身。”也就是说,劳动逐渐创造了人和人吗?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你能用 事实说明吗?
2.有些人认为人类完全不是动物,人类与动物 没有血统关系,人类完全超出了动物界。因此,认 为动物生存和进化的规律完全不适用于人类。根据 你的认识,阐明你的观点,并加以陈述。
谢谢!
赫胥黎在1863年出版了《关于 人在自然界中位置的证据》一书。 他通过胚胎学和比较解剖学的证据 指出,在骨骼、牙齿、脑子等的结 构方面,类人猿与人之间的差异比 其与猴子之间的差异要小。因此他 推测,人类或许是由“类人猿逐步 变化来的” ,或许“与类人猿从 同一祖先分支而来”。他首先提出 了“人猿同祖论”。
2.欧洲
欧洲则流传着上帝造人的 传说。据说上帝用五天的时间 创造出了世界和万物。第六天 又用地上的尘土造出了亚当。 在亚当沉睡时上帝从他身上取 下了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 亚当和夏娃二人结为夫妻,养 育后代,成为人类始祖。
二、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 种起源》一书。达尔文根据20 多年来积累的资料,以自然选 择学说为中心,从遗传、变异、 人工选择、生存斗争和适应等 方面论证了物种的起源,阐述 了进化论观点,揭示了生物起 源和发展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北师大版高三历史选修5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北师大版高三历史选修5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56页 0108页 0160页 0162页 0264页 0266页 0268页 0320页 0372页 0374页 0376页 0478页 0480页 0482页 0484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章 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第二节 客观的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第四节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从传说向真理迈进 第三节 人类起源未解之谜 第一节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第三节 二里头文化反映的夏文明 第四章 三星堆遗址——古蜀文化之谜 第二节 三星堆遗址的惊人发现 第四节 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 第一节 对“牛怪”和“迷宫”的遐想 第四节 留给后人的未解之谜 第一节 玛雅文明的发现 第三节 玛雅文明的未解之谜 第一节 大津巴布韦的传闻和发现 第三节 贝纳迈塔帕王国的兴衰 探究活动课 知识竞赛:历史奥秘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