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
一、什么是科学
英国贝纳尔认为:科学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含义。
“科学是一定历史时代的科学实践活动和科学理论的统称”
科学实践活动:科学的实质内涵之一
主体:科学工作者客体:自然界及其认识自然现象的手段
科学实践活动的任务:沟通主体和客体,使二者建立起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
科学理论:科学的实质内涵之二
狭义的科学理论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
广义的科学理论指:科学假说,是有待于进一步验证或证实的科学知识及其体系。
科学实践活动与科学理论是有机统一的
科学理论是对科学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科学实践活动又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相互依赖、相互联系。
二、思维
【释义】①与“感性认识”相对。指理性认识,即思想;或指理性认识的过程,即思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②与“存在”相对。指意识、精神。思维分三种:知觉、回忆和组合知觉:感知器官的本能(例:小孩学说话)回忆:在生物钟的作用下被提取出来的过程例:书写汉字)组合:把回忆放到思维中枢,按一定规则组合(例:解题)
三、方法
“方法”一词源于希腊语,由“沿着”和“道路”两个词组成,意指沿着道路运行或接近某物的途径。黑格尔“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是在主体方面的某个手段,主体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课题相联系……”
方法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所选择和采取的手段、途径或方式。
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方法与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第二、方法与理论联系在一起人们使用的方法可以说是思想、观点的具体化;第三、方法与实践联系在一起,方法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特殊的实践活动的途径或方式。
四、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受科学工作者的思维素质和思维方式所决定或制约
从个体来看,包括自然素质、学识水平、科学思维的素养等;
从集体来看,包括知识的完备程度、各类人员的配合结构等;
所谓思维方式,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的统一。
科学思维活动既表现出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
多样性是指科学思维的具体形式,由于存在人与人在生活经历、知识结构、思维习惯等不同所造成的;统一性是指对科学思维的内容而言,这是由客观物质世界客观性所决定;
科学思维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科学化、最优化的思维,其决定着思维效率的高低和思维效果的优劣;
科学思维的培养根本在于提高科学思维素质。
一、古希腊时代的科学思维
早期科学思维与神话自然观
人类历史上,科学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活动,最早起源于古希腊。
古代神话的思维方式对科学思维方式的萌发有直接的影响
古代神话是古人对自然因果关系的最初探索
泰勒斯的米都学派提出了“万物是由什么组成的”
1、元素论和原子论
2、毕达哥拉斯关于数本的思维
3、欧几里德几何学的公理化
4、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逻辑
二、近代科学思维的特点
“中世纪”(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思维13世纪英国的罗吉尔.培根倡导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1773年出版《大著作》一书思想核心是:“实验是揭示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奠定了近代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
近代科学思维的几个特点:
1、伽利略的实验与数学相结合
2、弗兰西斯.培根的清除障碍的思维特点
3、牛顿比尔逻辑方法与实验方法集为一体的思维特点
4、莱布尼茨的科学发现与证明的认知程序思维三、20世纪的科学思维方法20世纪之交的现代物理学革命普朗克汤姆逊的“二朵乌云”爱因斯坦哥本哈根学派冲破经典思维的束缚,创立了全新的理论体系
§3 学习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的意义
科学思维方法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没有科学知识和科学理论便不会有科学思维方法。但科学知识、科学理论还不是直接的科学思维方法,其中有一个转化过程。而学习如何实现转化是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之一。
科学思维方法是科学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结合部,是把主体和客体联系起来的中介和纽带,其中既包含有关客体的科学知识,又包含着改造和认识客体的主体的实践观念、行为意向。这是第二层重要意义。
第三层意义在于:科学思维方法能帮助人们自觉的、科学的进行思维,进而从自发、朴素的思想方式中摆脱出来。
第四层意义在于:科学思维方法是人们通向真理,获得真理的认识途径。
第二讲
Chap 1 思维科学
§1、思维概述
1、思维的定义:
哲学认识论:思维是在人脑中展开的对事物的理性研究过程,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心理学:思维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而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的能动反映。生理学:大脑皮层的电活动与脑中产生的注意、记忆、思维等活动之间有密切联系。
信息论:思维是人脑的信息加工过程。
思维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和能动的反映。思维以感知为基础,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通过思维达到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部规律以及事物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的认识。
2、思维活动
1)思维过程的智力运演
思维以动态、过程的形式存在,通过各种智力运演来实现。基本的智力运演是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也包括比较、分析、推理的智力运演。
(2)思维与实践活动
思维起源于劳动;实践为思维提供了感性材料;而客观事物的规律和规则是客观存在的,通过思维加以认识和反映。
3)机器的工作和人的思维
机器在某种范围内可以代替人脑的工作,达到和人的思维相同的结果,有时比人脑的思维速
度还要快一些;而机器的“思维”是依据既定的程序,轮流尝试各种可能的解决方式,找到符合当前问题的解;而人的思维是在了解了问题的各要素以及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3、思维是资源
1)思维是一种无形的资源(修电机例)(二战后美国的重视例)
(2)思维是一种潜在的资源思维资源只有经过物化、凝结,才能存在和显现出来。(3)思维是一种机器丰富的资源(科教兴国战略,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
(4)思维是一种易老化的资源
§2 思维的三要素
一、思维的主体
思维主体是指从事思维活动的承担者。一般来说,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知识、掌握一定思维方法和科学实践手段的人可以成为思维的主体。
1、思维主体的社会性原始的思维用于人们之间的交流和表达情感,多用语言的形式,从而扩大了社会交往;社会实践是人类思维发生的基本的和决定的因素。
2、思维的历史性思维主体的发展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演变的。思维方式随历史进程而演变思维主体的组织结构有分散的专业化
3、思维的实践性提出人以观念方式把握世界的客观需要人所特有的思维结构和图式
4、能动性思维主体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
二、思维主体的能力结构
能力是个人获取知识、认识事物和处理实际问题的一种本领
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即思维主体在实践中收集事实材料,进行加工分析,提出问题的基本能力
2、科学思维的能力
感知觉能力;记忆储存能力;逻辑加工能力;思维的调控能力;思维的想象能力等。3、语言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分为自然语言、科学语言、数学语言等
4、自我优化知识结构的能力
二、思维的客体
1、思维客体的特点:思维课题以实践课题为基础;在思维活动中接受肢体的观念改造,是思维客体的本质;可知性和不可穷尽性是思维课题的客观依据;
2、思维客体的类型:可以分为物质客体和精神客体依据存在方式有可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自然客体:即思维主体的活动指向自然界广义:指宇宙
生命世界:1、人类世界;2、非人类世界非生命世界:实物和场
社会客体:是由人和社会物质系统要素构成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
精神客体:主体活动所指向的精神现象
包括精神活动(认知、情感、意志等)包括精神产品(知识、理论、文艺作品等)
三、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关系
1、二者在思维活动中形成矛盾关系
思维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过程;主客体的矛盾贯穿与思维活动的始终;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是主体不断追求实现主客体统一的过程;思维活动以主客体的实践关系为基础,同时渗透着价值关系;
首先,而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指人的生存关系,可以分为生存与体验、生产与消费、认识与价值等不同的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