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主题1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自救-通用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主题班会教案-防止意外伤害 通用版

六年级主题班会教案-防止意外伤害  通用版

六年级主题班会教案-防止意外伤害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提高安全意识。

2. 使学生掌握防止意外伤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遵守安全规则,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4.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降低意外伤害发生的风险。

二、教学内容1. 常见意外伤害的类型及原因2. 防止意外伤害的措施和方法3. 应急处理的基本技能4. 安全规则的遵守与生活习惯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提高安全意识。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安全宣传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分析,引发学生对意外伤害的关注和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意外伤害的类型、原因及预防措施。

3. 案例分析:分析意外伤害案例,让学生了解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防止意外伤害,分享经验和方法。

5. 角色扮演:模拟意外伤害现场,让学生学会应急处理技能。

6. 总结提升: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7. 课后实践: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防止意外伤害2. 副提高安全意识,降低伤害风险3. 内容提纲:- 意外伤害的类型及原因- 防止意外伤害的措施和方法- 应急处理的基本技能- 安全规则的遵守与生活习惯的培养七、作业设计1.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及预防措施。

2. 制定个人安全计划,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3. 调查了解身边同学的安全意识,提出改进建议。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自我评价: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收集意见和建议,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

3. 教学改进:针对反思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增强安全意识,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提高避险意识让意外伤害远离我们(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教科版

提高避险意识让意外伤害远离我们(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教科版

提高避险意识,让意外伤害远离我们(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意外伤害的定义,认识到避险意识的重要性。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避险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遵守安全规则,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意外伤害的定义及其危害。

2. 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

3. 提高避险意识的方法和技巧。

4. 安全规则教育及安全行为养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避险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提高避险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挂图、安全标志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急救包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分享,让学生了解意外伤害的定义及其危害,引发学生对避险意识的认识。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避险知识和技能。

3. 情景模拟: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高避险意识,并分享经验。

4. 安全规则教育:讲解并演示遵守安全规则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5. 互动环节:进行避险知识问答,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6. 总结:强调提高避险意识的重要性,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提高避险意识,让意外伤害远离我们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板书内容,突出重点与难点。

七、作业设计1.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及预防措施。

2.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如何提高避险意识。

3. 设计一份家庭安全检查表,并实施。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合适,如何改进。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程的看法和建议,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自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教科版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自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教科版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自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教科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常见意外伤害的类型,掌握基本的预防措施和自救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在面对意外伤害时的冷静和勇敢,树立正确的生命安全观。

教学内容意外伤害的类型:包括交通事故、火灾、溺水、触电、中毒等。

预防措施:如何避免这些意外伤害的发生,例如遵守交通规则、正确使用电器等。

自救技能:遇到意外伤害时如何进行自我救助,如人工呼吸、止血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预防措施和自救技能。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面对意外伤害时保持冷静,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救。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模拟人、急救包、安全标志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意外伤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意外伤害的类型,让学生了解这些意外伤害对人们的影响。

3. 预防措施:讲解如何避免这些意外伤害的发生,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预防措施。

4. 自救技能:讲解并演示一些基本的自救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6. 模拟演练:进行一些模拟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这些自救技能。

板书设计意外伤害的预防与自救副常见意外伤害的类型、预防措施和自救技能内容:包括意外伤害的类型、预防措施、自救技能等。

作业设计个人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解本节课的内容,并让家长签字确认。

小组作业: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意外伤害,进行深入研究,并制作一份宣传海报。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预防措施和自救技能。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看法和建议。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1. 导入(约10分钟)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真实的意外伤害案例,如新闻报道、图片或短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意外伤害的严重性和突发性。

六年级主题班会教案-预防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通用版

六年级主题班会教案-预防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通用版

六年级主题班会教案-预防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类型和原因,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遇到意外伤害事故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互相帮助,共同预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教学内容1.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类型和原因。

2. 预防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方法和技巧。

3. 遇到意外伤害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4. 团队合作在预防意外伤害事故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预防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安全意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遇到意外伤害事故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意识到预防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类型和原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真实的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

4. 方法指导:教授预防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5.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模拟演练,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6. 团队合作:让学生进行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预防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预防校园意外伤害事故2. 内容: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类型和原因、预防方法和技巧、应急处理措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预防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2. 让学生制定一份预防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计划,并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预防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教师应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珍爱生命,远离意外伤害(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 教科版

珍爱生命,远离意外伤害(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 教科版

珍爱生命,远离意外伤害(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类型,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遇到意外伤害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学会自救和互救。

3. 教育学生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意外伤害的定义及常见类型2. 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3. 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方法4. 珍爱生命,关爱他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遇到意外伤害时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挂图、实物展示。

2. 学具:安全知识手册、急救包、模拟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分析,引发学生对意外伤害的关注。

2. 新课:讲解意外伤害的定义、常见类型及预防措施。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意外伤害应急处理演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4. 总结:强调珍爱生命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5. 课后作业:设计相关调查问卷,让学生了解家人和朋友的意外伤害防范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珍爱生命,远离意外伤害2. 副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教科版3. 内容提纲:- 意外伤害的定义及常见类型- 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 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方法- 珍爱生命,关爱他人七、作业设计1.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及预防措施。

2. 设计一份意外伤害应急处理手册,与家人和朋友分享。

3. 调查家人和朋友的意外伤害防范意识,撰写调查报告。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意外伤害的定义、常见类型、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和调查问卷,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加强安全教育,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珍爱生命。

同时,注重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小学综合实践精彩活动(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精彩活动(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主题1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自救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日常生活中遇到意外伤害时的自救方法,锻炼自救能力。

培养预防伤害的意识和能力。

2、情感目标培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及社会责任感。

3、能力目标通过交流,搜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运用资料的综合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救技巧。

二、课时安排两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小表演导课,点明主题。

小表演:学生用水烫伤冷水冲洗自救。

看了刚才的小表演,你知道了些什么?小结: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受到意外的伤害,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可以降低受伤害的程度,更好的保护自己。

二、学习方法,培养自救意识。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几位小朋友,看一看他们生活中遇到了哪些意外的伤害,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出示课件:小红扭伤;小勇闻到家里有煤气味;小芳发现家里的地面在摇。

)学生回答:小红扭伤后,同学告诉她要冷敷;小勇闻到家里有煤气味,让妈妈快点关掉阀门打开窗户;小芳发现家里的地面在摇,立即向卫生间跑去。

师:你能说说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要这样做吗?交流资料: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自救的方法?三、交流体验,分享感受。

师:你在生活中受到过意外伤害吗?你是怎么处理的?跟小组同学说说自己采用的方法或家人朋友帮助你时采用的方法。

(小组交流体验)师: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的确遇到过意外的伤害,那你是怎样处理的呢?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自由说)师适时引导启发:这件事发生后你有什么感受?四、开动脑筋,防止伤害。

师:听了大家的经历,老师真为你们担心,遇到意外伤害,我们一定不能慌张,要学会自救,其实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这些可怕的事情,有一些我们是可以避免的,那么,在生活中,怎样才能使自己不受伤害呢?(出示课件:在生活中,怎样才能使自己不受伤害呢?如:防止烫伤,防止溺水;防止触电;防止食物中毒;防止中暑;防止小动物的伤害。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两个问题展开讨论,由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一单元平安伴我行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意外伤害事故,关注生活中的意外伤害和保护问题。

2、学会当意外伤害发生时,如何自护、自救,养成安全保护意识。

3、掌握自救自护的方法,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保护措施。

4、通过实践体验,了解小学生安全常识,有效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5、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实践能力。

6、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平安出行,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生活中有哪些意外伤害事故,如何进行自护、自救。

2、掌握自救自护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实践能力,有效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意外伤害发生时一、活动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意外伤害事故,关注其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

2、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注意观察生活,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学会自我保护。

3、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可贵,平安出行,快乐生活。

二、活动准备1、课前请学生分组对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进行了解,并填写好意外事故调查记录表。

2、设计一张“生活中的意外事故”调查表。

3、收集相关资料,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三、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碰到过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呢?如果有,请你说一说你经历过或看见过的一些事例,有些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的看法。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意外伤害发生时”的一些情况,了解哪些是生活中的意外伤害。

相信通过学习,你一定回有收获。

(二)、思考与交流1、想一想: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觉得哪些意外伤害会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比如说……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师:其实,生活当中有许多事是我们无法预料到的,但是这些意外事故却时有发生,不得不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视,因为意外事故会给我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和损失。

(三)、反馈调查情况1、小组交流:把自己调查的意外事故记录表在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调查结果。

小学综合实践意外伤害的预防与自救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意外伤害的预防与自救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意外伤害的预防与自救教案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因此他们与意外伤害的接触面也相对较高。

为了保障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意外伤害的预防与自救教育。

本教案旨在为小学生提供相关的预防和自救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来帮助他们掌握这些知识。

一、教育目标:1. 了解常见的意外伤害形式,如跌倒、烫伤、划伤等。

2. 学会预防意外伤害的方法,包括安全行为、正确使用工具等。

3. 学会正确的自救方法,包括呼救、基本的急救知识等。

二、教学内容:1. 常见意外伤害形式的介绍:a. 跌倒:了解跌倒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b. 烫伤:学习烫伤的常见原因和如何防止烫伤。

c. 划伤:认识划伤的危害及如何避免划伤。

2. 意外伤害的预防:a. 安全行为:小学生应学会穿戴适合自己的鞋子,不乱奔跑,注意地上的障碍物等。

b. 安全用具:教育孩子正确使用尖锐工具、火源等,教育孩子如何正确使用玩具和游戏设备。

c. 安全环境:提醒小学生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确保走道畅通无阻。

3. 意外伤害的自救:a. 呼救:教育孩子在紧急情况下要保持冷静,学会向周围求助。

b. 基本急救知识:教授孩子一些最基本的急救知识,如处理划伤,救助烫伤等。

三、教学策略:1. 演示法: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常见的意外伤害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它们的危害。

2. 室内活动:设置模拟场景,在教室或体育馆中进行练习,模拟跌倒、烫伤等情况的自救演练。

3. 小组合作:分成小组,让学生合作制定自救计划,并分享各自的想法和经验。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活动: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常见的意外伤害,并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危害。

2. 介绍常见意外伤害形式:跌倒、烫伤、划伤等,并讲解事故发生的原因。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并制定如何预防这些意外伤害的方案。

4. 呈现方案: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预防方案,并进行讨论和补充。

5. 自救演练:设计一系列模拟场景,让学生在教室或体育馆中进行跌倒、烫伤等情况的自救演练。

教科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六年级上册安全教育第一课课题:《意外伤害的预防与自救》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意外伤害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止意外伤害的意识,明确防防止意外伤害的重要性。

2、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应变能力。

二、教学时间:一课时三、教学过程:(一)情景展示,引入新课。

1、情景:同桌借铅笔时,把笔尖对着对方递过去。

师;:这样做安全吗?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安全事故?生:答完后,板题。

师;:应该怎样递铅笔给同学?请同学上台展示新的正确的情景:给同学递铅笔时,笔头对着对方,笔尖对着自己。

(同时结合礼仪教育)(二)引导研究,归纳整理。

1、师提问:同学向你借小刀,你应该怎样递给他呢?同桌合作演示,讨论后请几组上台演示。

评出正确的方法:把小刀合起来递过去。

2、师问:在学校、家庭里还有哪些行为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小组合作,归纳整理。

3、全班汇报。

(可能提到的有地板滑的地方要防止滑倒、有要用棍棒打逗等)(三)竞赛活动,游戏激趣。

1、判断题。

(学生表演后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并说说怎样做是对的。

)(1)学生拿着一次性注射器射水玩。

(可能意外扎伤。

教师补充案例:高年级一学生在玩注射器时,被跳绳的人撞了一下,针扎入眼睛,把一只眼睛扎瞎。

)(2)学生叠摞凳子拿黑板上方的流动红旗。

(凳子不稳,可能摔伤。

要拿高处的东西,最好请大人帮忙。

)(3)见到地上有图钉,绕着走过去。

(不扎到自己,也可能扎到别人。

应该把图钉捡起来,放到盒子里。

)(4)在教室里互相投掷垒球玩。

(可能砸伤人,砸碎玻璃。

应该到空旷的操场上玩。

)(5)两个人在用力推着门,一个要进门,一个不让进。

(可能挤伤人,卡着手。

不要用门窗打闹)⑹不小心把玻璃瓶打碎,一走了之。

(容易扎伤人。

应该及时把玻璃碎片打扫干净。

)⑺拿个凳子垫脚,趴在阳台上,把头探出去。

(万一摔出阳台去,后果不堪设想。

)⑻剪刀没合上,随意地放在别人的凳子上(有可能扎伤别人,千万注意把剪刀合上,放回文具盒。

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教科版)

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教科版)

安全教育第一课意外伤害的预防与自救一、教学目标1、追求安全而充实的小学生活;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的勇气和信心;学会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自己,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学会认识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有效方法,逐步形成自我保护能力;初步形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3、知道身边存在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了解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设计思想】1.回归生活世界。

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视频播放、案例分析、材料阅读、图片欣赏等,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在真实情境体验中生成知识而不是呈现现成的知识。

2.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所以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在积极参与、快乐体验中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构建开放互动的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生命有时是顽强的,一如青松傲然挺立,又如红梅馨香四溢。

但生命有时又是脆弱的,一次意外的伤害、一次突发的事故,往往就会使生命之花枯萎甚至凋零……课件播放:一段汶川大地震的视频。

生自由回答。

二、互动探究,学习新课课件出示地震、火灾、车祸、溺水、中毒、不法分子的侵害等。

师:可见,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可能潜伏着安全隐患,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意。

一旦造成意外伤害,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个人的不幸,更是对家庭的打击。

环节一:自护知识知多少。

谈一谈:1.你知道在学校发生地震时应怎样安全逃生吗?生回答,师简要点评。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1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和救护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意外伤害事故,关注生活中的意外伤害和保护问题。

2、学会当意外伤害发生时,如何自护、自救,养成安全保护意识。

3、掌握自救自护的方法,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保护措施。

4、通过实践体验,了解小学生安全常识,有效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5、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实践能力。

6、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平安出行,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生活中有哪些意外伤害事故,如何进行自护、自救。

2、掌握自救自护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实践能力,有效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意外伤害事故一、活动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意外伤害事故,关注其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

2、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注意观察生活,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学会自我保护。

3、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可贵,平安出行,快乐生活。

二、活动准备1、课前请学生分组对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进行了解,并填写好意外事故调查记录表。

2、设计一张“生活中的意外事故”调查表。

3、收集相关资料,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三、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碰到过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呢?如果有,请你说一说你经历过或看见过的一些事例,有些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的看法。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意外伤害发生时”的一些情况,了解哪些是生活中的意外伤害。

相信通过学习,你一定回有收获。

(二)思考与交流1、想一想: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觉得哪些意外伤害会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比如说……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师:其实,生活当中有许多事是我们无法预料到的,但是这些意外事故却时有发生,不得不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视,因为意外事故会给我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和损失。

(三)反馈调查情况1、小组交流:把自己调查的意外事故记录表在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调查结果。

最新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

最新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1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自救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日常生活中遇到意外伤害时的自救方法,锻炼自救能力。

培养预防伤害的意识和能力。

2.情感目标:培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及社会责任感。

3.能力目标:通过交流,搜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运用资料的综合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救技巧。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小表演导课,点明主题。

小表演:学生用水烫伤冷水冲洗自救。

看了刚才的小表演,你知道了些什么?小结: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受到意外的伤害,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可以降低受伤害的程度,更好的保护自己。

二、学习方法,培养自救意识。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几位小朋友,看一看他们生活中遇到了哪些意外的伤害,他们是怎样做的呢(出示课件:小红扭伤;小勇闻到家里有煤气味;小芳发现家里的地面在摇。

)学生回答:小红扭伤后,同学告诉她要冷敷;小勇闻到家里有煤气味,让妈妈快点关掉阀门打开窗户;小芳发现家里的地面在摇,立即向卫生间跑去。

师:你能说说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要这样做吗?交流资料: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自救的方法?三、交流体验,分享感受。

师:你在生活中受到过意外伤害吗?你是怎么处理的?跟小组同学说说自己采用的方法或家人朋友帮助你时采用的方法。

(小组交流体验)师: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的确遇到过意外的伤害,那你是怎样处理的呢?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自由说)师适时引导启发:这件事发生后你有什么感受?四、开动脑筋,防止伤害。

师:听了大家的经历,老师真为你们担心,遇到意外伤害,我们一定不能慌张,要学会自救,其实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这些可怕的事情,有一些我们是可以避免的,那么,在生活中,怎样才能使自己不受伤害呢?(出示课件:在生活中,怎样才能使自己不受伤害呢?如:防止烫伤,防止溺水;防止触电;防止食物中毒;防止中暑;防止小动物的伤害。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两个问题展开讨论,由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主题1意外伤害的预防与自救-通用版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主题1意外伤害的预防与自救-通用版

主题 1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自救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日常生活中遇到意外伤害时的自救方法,锻炼自救能力。

培养预防伤害的意识和能力。

2、情感目标培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及社会责任感。

3、能力目标通过交流,搜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运用资料的综合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救技巧。

二、课时安排两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小表演导课,点明主题。

小表演:学生用水烫伤冷水冲洗自救。

看了刚才的小表演,你知道了些什么?小结: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受到意外的伤害,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可以降低受伤害的程度,更好的保护自己。

二、学习方法,培养自救意识。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几位小朋友,看一看他们生活中遇到了哪些意外的伤害,他们是怎样做的呢(出示课件:小红扭伤;小勇闻到家里有煤气味;小芳发现家里的地面在摇。

)学生回答:小红扭伤后,同学告诉她要冷敷;小勇闻到家里有煤气味,让妈妈快点关掉阀门打开窗户;小芳发现家里的地面在摇,立即向卫生间跑去。

师:你能说说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要这样做吗?交流资料: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自救的方法?三、交流体验,分享感受。

师:你在生活中受到过意外伤害吗?你是怎么处理的?跟小组同学说说自己采用的方法或家人朋友帮助你时采用的方法。

(小组交流体验)师: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的确遇到过意外的伤害,那你是怎样处理的呢?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自由说)师适时引导启发:这件事发生后你有什么感受?四、开动脑筋,防止伤害。

师:听了大家的经历,老师真为你们担心,遇到意外伤害,我们一定不能慌张,要学会自救,其实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这些可怕的事情,有一些我们是可以避免的,那么,在生活中,怎样才能使自己不受伤害呢?(出示课件:在生活中,怎样才能使自己不受伤害呢?如:防止烫伤,防止溺水;防止触电;防止食物中毒;防止中暑;防止小动物的伤害。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两个问题展开讨论,由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意外伤害的预防与自救》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意外伤害的预防与自救》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意外损害的预防与自救)教案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意外损害的预防与自救)教案教学设计平安教育第—课课题:(意外损害的预防与自救)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意外损害事件的了解,了解发生意外损害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预防意外损害的意识,明确防预防意外损害的重要性。

2、提高学生的自我爱护意识,培养应变能力。

二、教学时间:一课时三、教学过程:〔一〕情景展示,引入新课。

1、情景:同桌借铅笔时,把笔尖对着对方递过去。

师;:这样做平安吗?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平安事故?生:答完后,板题。

师;:应该怎样递铅笔给同学?请同学上台展示新的正确的情景:给同学递铅笔时,笔头对着对方,笔尖对着自己。

〔同时结合礼仪教育〕〔二〕引导研究,归纳整理。

1、师提问:同学向你借小刀,你应该怎样递给他呢?同桌合作演示,商量后请几组上台演示。

评出正确的方法:把小刀合起来递过去。

2、师问:在学校、家庭里还有哪些行为简单发生意外损害?小组合作,归纳整理。

3、全班汇报。

〔可能提到的有地板滑的地方要预防滑倒、有要用棍棒打逗等〕〔三〕竞赛活动,游戏激趣。

1、推断题。

〔学生表演后推断对错,并说明原因,并说说怎样做是对的。

〕〔1〕学生拿着一次性注射器射水玩。

〔可能意外扎伤。

教师补充案例:高年级一学生在玩注射器时,被跳绳的人撞了一下,针扎入眼睛,把一只眼睛扎瞎。

〕〔2〕学生叠摞凳子拿黑板上方的流动红旗。

〔凳子不稳,可能摔伤。

要拿高处的东西,最好请大人帮助。

〕〔3〕见到地上有图钉,绕着走过去。

〔不扎到自己,也可能扎到别人。

应该把图钉捡起来,放到盒子里。

〕〔4〕在教室里相互投掷垒球玩。

〔可能砸伤人,砸碎玻璃。

应该到空旷的操场上玩。

〕〔5〕两个人在用力推着门,一个要进门,一个不让进。

〔可能挤伤人,卡着手。

不要用门窗打闹〕⑹不小心把玻璃瓶打碎,一走了之。

〔简单扎伤人。

应该及时把玻璃碎片清扫干净。

〕⑹拿个凳子垫脚,趴在阳台上,把头探出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1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自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日常生活中遇到意外伤害时的自救方法,锻炼自救能力。

培养预防伤害的意识和能力。

2、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及社会责任感。

3、能力目标
通过交流,搜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运用资料的综合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救技巧。

二、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小表演导课,点明主题。

小表演:学生用水烫伤冷水冲洗自救。

看了刚才的小表演,你知道了些什么?
小结: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受到意外的伤害,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可以降低受伤害的程度,更好的保护自己。

二、学习方法,培养自救意识。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几位小朋友,看一看他们生活中遇到了哪些意外的伤害,他们是怎样做的呢(出示课件:小红扭伤;小勇闻到家里有煤气味;小芳发现家里的地面在摇。

)
学生回答:小红扭伤后,同学告诉她要冷敷;小勇闻到家里有煤气味,让妈妈快点关掉阀门打开窗户;小芳发现家里的地面在摇,立即向卫生间跑去。

师:你能说说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交流资料: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自救的方法?
三、交流体验,分享感受。

师:你在生活中受到过意外伤害吗?你是怎么处理的?跟小组同学说说自己采用的方法或家人朋友帮助你时采用的方法。

(小组交流体验)
师: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的确遇到过意外的伤害,那你是怎样处理的呢?
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自由说)
师适时引导启发:这件事发生后你有什么感受?
四、开动脑筋,防止伤害。

师:听了大家的经历,老师真为你们担心,遇到意外伤害,我们一定不能慌张,要学会自救,其实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这些可怕的事情,有一些我们是可以避免的,那么,在生活中,怎样才能使自己不受伤害呢?
(出示课件:在生活中,怎样才能使自己不受伤害呢?如:防止烫伤,防止溺水;防止触电;防止食物中毒;防止中暑;防止小动物的伤害。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两个问题展开讨论,由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
师总结:同学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也隐藏着一些危险因素,如果受到了意外伤害,千万要保持镇静,学会自救!只要大家做事情考虑得周全,时刻不忘注意安全,就会使自己不受伤害。

五、课后延伸
课下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一些生活自救方面的知识和事例,并把你们感兴趣的事例排一排,下节课我们要进行一次生活自救模拟小表演。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准备模拟表演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到了自救的重要性,也学会了一些自救的方法,这节课我们用模拟表演的方式练习一下生活中的自救,看谁表演的最好。

1、推举评委
2、小组讨论
二、学生表演,自评自悟
1、各小组表演,评委打分
2、师:大家演的非常好,我来采访一下,请同学们谈谈你们的看法。

3、颁奖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师:看了大家的表演,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答。

出事录像介绍更多的自救方法。

师:把你知道的自救方法写下来,让我们举办一次“珍爱生命,自救互救”的自救方法展览会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