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片电容极性正负判别

合集下载

电容器如何分正负极?

电容器如何分正负极?

电容器如何分正负极?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电容有的是分正负极的,这种叫有极性电容,有的是不需要分正负极的,叫做无极性电容。

在使用中,有极性的电容通过外观都可分辩出来,比如下图中的电解电容,白色的一端为负极,黑色的一端为正极,如果是新配件,引脚长的一端为正极,引脚短的一端为负极。

无极性电容外观则没有明显的标志,使用中怎么接都可以。

有极性的电容中除了电解电容之外,还有一种是钽电容,钽电容也分两种,一种有极性,一种无极性,一般情况下,容量小的没有极性,容量大的是要区分正负极的,外观上通常标注有+符号的为正极,另一端为负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贴片钽电容的正负极是最容易搞混的,如下图中就是贴片钽电容,带有色环的一端为正极,另一端为负极,千万不要和二极管搞混了,二极管是带色环的一端为负极,正好和贴片钽电容相反。

有极性电容的容量一般都较大,比如我们平常所见到的大容量的电容一般都是电解电容,其外观基本都是圆柱型,主要应用在电源滤波,耦合,隔直等一些低频电路中。

而无极性电容,则分很多种,比如我们常见的瓷片电容,独石电容和CBB电容(聚乙稀)等,如下图中的CBB电容,这些都是没有极性的,使用中不需区分正负极,直接用就可以了。

无极性电容一般都有体积小,容量小,高频特性佳等特点,所以常常用于一些高频滤波和振荡电路中。

在电子电路当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如下图中的贴片电容,这种电容是没有极性的,由于这种贴片电容体积小,成本低,性能稳定,一些厂家用这种电容渐渐取代了瓷片电容。

看到这里,对于电容的极性你了解的如何了?最后,请伸出您的富贵大拇指为我点赞吧,谢谢!。

贴片电容正负极区分

贴片电容正负极区分

贴片铝电解电容电容的正负极区分和测量电容上面有标志的黑块为负极。

在PCB上电容位置上有两个半圆,涂颜色的半圆对应的引脚为负极。

也有用引脚长短来区别正负极长脚为正,短脚为负。

当我们不知道电容的正负极时,可以用万用表来测量。

电容两极之间的介质并不是绝对的绝缘体,它的电阻也不是无限大,而是一个有限的数值,一般在1000兆欧以上。

电容两极之间的电阻叫做绝缘电阻或漏电电阻。

只有电解电容的正极接电源正(电阻挡时的黑表笔),负端接电源负(电阻挡时的红表笔)时,电解电容的漏电流才小(漏电阻大)。

反之,则电解电容的漏电流增加(漏电阻减小)。

这样,我们先假定某极为“+”极,万用表选用R*100或R*1K 挡,然后将假定的“+”极与万用表的黑表笔相接,另一电极与万用表的红表笔相接,记下表针停止的刻度(表针靠左阻值大),对于数字万用表来说可以直接读出读数。

然后将电容放电(两根引线碰一下),然后两只表笔对调,重新进行测量。

两次测量中,表针最后停留的位置靠左(或阻值大)的那次,黑表笔接的就是电解电容的正极。

另:贴片电容正负极区分一种是常见的钽电容,为长方体形状,有“-”标记的一端为正;另外还有一种银色的表贴电容,想来应该是铝电解。

上面为圆形,下面为方形,在光驱电路板上很常见。

这种电容则是有“-”标记的一端为负。

发光二极管:颜色有红、黄、绿、蓝之分,亮度分普亮、高亮、超亮三个等级,常用的封装形式有三类:0805、1206、1210二极管:根据所承受电流的的限度,封装形式大致分为两类,小电流型(如1N4148)封装为1206,大电流型(如IN4007)暂没有具体封装形式,只能给出具体尺寸: X 3 X电容:可分为无极性和有极性两类:无极性电容下述两类封装最为常见,即0805、0603;有极性电容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称的电解电容,一般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为铝电解电容,由于其电解质为铝,所以其温度稳定性以及精度都不是很高,而贴片元件由于其紧贴电路版,所以要求温度稳定性要高,所以贴片电容以钽电容为多,根据其耐压不同,贴片电容又可分为A、B、C、D四个系列,具体分类如下:类型封装形式耐压A 3216 10VB 3528 16VC 6032 25VD 7343 35V贴片钽电容的封装是分为A型(3216),B型(3528), C型(6032), D型(7343),E型(7845)。

常见电容引脚正负极识别大全(值得收藏)

常见电容引脚正负极识别大全(值得收藏)

常见电容引脚正负极识别大全(值得收藏)
本文将讲解普通电解电容,贴片铝电解电容,贴片钽电解电容,微调电容和可变电容的引脚正负极识别方法。

普通电解电容
识别方法一:在电容的外壳上标有“--”的为负极,另一极为正极。

负极一般颜色为灰白色,正极一端多为黑色。

识别方法二:在新买的电容中既在未使用的电容中,两个管脚中长的代表电容的正极,短的代表电容的负极。

识别的方法见图1中的箭头指示所示。

图 1 普通电解电容的正负极识别
贴片铝电解电容和贴片钽电解电容的识别方法
将两个电容放在一起说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两种电容的正负极差异,铝电解电容在外形上是个圆柱形,其正负极的识别通过电容的顶部有个黑色的标识来识别,有黑色的部分是负极,另一极是正极。

钽电解电容的外形上是个长方体,带有条纹的一极是正极(切记),另一极是负极。

图 2贴片铝电解电容正负极识别识别
图 3 贴片钽电解电容正负极识别
微调电容和可变电容的正负极识别
识别微调电容(就是那种通过螺丝刀进行细微调节的电容),这种微调电容一般对电容的正负极要求不是非常的严格,但是为了防止调节电容的过程对电路板系统的影响通常将动片定义为负极连接电路板的地,另一极为正极。

可变电容的正负极识别和微调电容相同,不
过可变电容的动定引脚比较好判别。

一般对于单联可变电容来说,在两端的引脚为定,一般连接正极,中间的引脚为动,连接电路的负极。

图4 微调电容
电子设计学堂期待大家的关注。

「手机维修自学教程」手机中电容如何判断正负极电容故障排除技巧

「手机维修自学教程」手机中电容如何判断正负极电容故障排除技巧

「手机维修自学教程」手机中电容如何判断正负极电容故障排除技巧粉丝:怎么判断电容的正负极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来聊聊什么是电容?电容(Capacitance)亦称作“电容量”,是指在给定电位差下的电荷储藏量,记为C,国际单位是法拉(F)。

一般来说,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力而移动,当导体之间有了介质,则阻碍了电荷移动而使得电荷累积在导体上,造成电荷的累积储存,储存的电荷量则称为电容。

从物理学上讲,它是一种静态电荷存储介质,可能电荷会永久存在,这是它的特征,它的用途较广,它是电子、电力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电子元件。

主要用于电源滤波、信号滤波、信号耦合、谐振、滤波、补偿、充放电、储能、隔直流等电路中。

电容的种类可以从原理上分为:无极性可变电容、无极性固定电容、有极性电容等,从材料上可以分为:CBB电容(聚乙烯),涤纶电容、瓷片电容、云母电容、独石电容、电解电容、钽电容等。

在手机中用的比较多的就是无极性贴片电容。

贴片多层陶瓷电容在手机用应用比较广泛,颜色为淡黄色或者浅灰色。

上下两种颜色一样,两端是银白色的焊点。

这种电容没有正负极之分,也就是说,我们安装时,随便放,无需分正负。

我们从图纸上认识一下电容:有极性的电容如第一个图,带+号的为正极,另一端为负极。

带斜箭头的为可调电容。

找了一个苹果8PLUS图纸中的电容我们来看看,大家可以知道,这个是滤波电容。

1脚接输出,2接地。

这个属于无极性电容。

上面这个属于耦合电容,对于滤波和耦合电容,从外观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有大小之分。

从图纸上我们也可以看出电容的相关参数。

上面这种贴片电容有四个脚,中间对着的脚为接地脚。

相当于组合电容。

还有一种排容。

原来的老手机用的排容比较多,现在新款手机基本不怎么用了。

就是两个或者四个电容做在一起的那种。

不再上图了。

下面说说电容在主板上两端正负极如何区分,这个主要在滤波电容时,区分的比较多。

测量电容一端,如果与其它附件电容相通,并且对地阻值为0,那么这一端就是负极,另一端就是正极。

贴片电容及电阻的识别方法

贴片电容及电阻的识别方法

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贴片元件由于体积小、自感系数小,安装容易(底板不需打孔),因而被广泛采用。

但由于体积小,故型号或数值不可能完全标出,只能用代码表示。

下面向读者简要介绍几种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

一、贴片电阻贴片电阻有矩形和圆柱形两种(见图1)其中矩形贴片电阻基体为黄棕色,其阻值代码用白色字母或数字标注。

标注方法主要有两种:1.三位数字标注法这种标注阻值的方法是:其中第1、2位数字为有效数字,第3位数字表示在有效数字的后面所加“0”的个数,单位:Ω。

如果阻值小于10Ω,则以“R”表示Ω。

举例见表1。

2.一个字母和一位数字标注法这种标注方法是:在电阻体上标注一个字母和一个数字。

其中字母表示电阻值的前两位有效数字。

(详见表2),字母后面的数字表示在有效数字后面所加“0”的个数,单位是“Ω”。

举例如表3所示。

关于圆柱形贴片电阻的阻值标注方法与传统带引线电阻的色环表示法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二、贴片电容贴片电容的外形与贴片电阻相似,只是稍薄(见图2)。

一般贴片电容为白色基体,多数钽电解电容却为黑色基体,其正极端标有白色极性。

贴片电容像贴片电阻一样,也有片形和圆柱形两种,其中圆柱形贴片电容酷似贴片柱形电阻,只是通体一样粗,而电阻则两头稍粗。

贴片电容的数值标注方法主要有三种:1.一个字母和一个数字表示法这种方法是:在白色基线上打印一个黑色字母和一个黑色数字(或在方形黑色衬底上打印一个白色字母和一个白色数字)作为代码。

其中字母表示容量的前两位数字,详见表4。

后面的数字则表示在前面二位数字的后面再加多少个“0”。

单位“pF”。

举例见表5。

2.颜色和一个字母表示法这种方法是用电容上标一颜色加一个字母的组合来表示电容量。

其字母的含义仍见表4,其颜色则表示在字母代表的容量后面再添加“0”的个数,单位为“pF”,详见表6。

例如:红色后面还印有“Y”字母,则表示电容量为8.2×100=8.2pF,黑色后面带印有“H”字母,则表示电容量为2.0×10的1次方=20pF,白色后面加印有“N”字母,则表示该电容数值为3.3×10的3次访=3300pF。

贴片电容的精度规格书

贴片电容的精度规格书

贴片电容的精度规格书容量与误差:实际电容量和标称电容量允许的最大偏差范围。

一般分为3级:I级±5%,II级±10%,III级±20%。

在有些情况下,还有0级,误差为±20%。

精密电容器的允许误差较小,而电解电容器的误差较大,它们采用不同的误差等级。

常用的电容器其精度等级和电阻器的表示方法相同。

用字母表示:D——005级——±0.5%;F——01级——±1%;G——02级——±2%;J——I级——±5%;K——II级——±10%;M——III级——±20%。

一、电容的型号命名:1) 各国电容器的型号命名很不统一,国产电容器的命名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用字母表示名称,电容器为C。

第二部分:用字母表示材料。

第三部分:用数字表示分类。

第四部分:用数字表示序号。

2) 电容的标志方法:(1) 直标法:用字母和数字把型号、规格直接标在外壳上。

(2) 文字符号法:用数字、文字符号有规律的组合来表示容量。

文字符号表示其电容量的单位:P、N、u、m、F等。

和电阻的表示方法相同。

标称允许偏差也和电阻的表示方法相同。

小于10pF的电容,其允许偏差用字母代替:B——±0.1pF,C——±0.2pF,D——±0.5pF,F——±1pF。

(3) 色标法:和电阻的表示方法相同,单位一般为pF。

小型电解电容器的耐压也有用色标法的,位置靠近正极引出线的根部,所表示的意义如下表所示:颜色 黑 棕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灰耐压 4V 6.3V 10V16V25V32V40V50V 63V(4) 进口电容器的标志方法:进口电容器一般有6项组成。

第一项:用字母表示类别:第二项:用两位数字表示其外形、结构、封装方式、引线开始及与轴的关系。

第三项:温度补偿型电容器的温度特性,有用字母的,也有用颜色的,其意义如下表所示:序号 字母 颜色 温度系数 允许偏差字母 颜色 温度系数 允许偏差1 A 金 +100 R 黄 -2202 B 灰 +30 S 绿 -3303 C 黑 0 T 蓝 -4704 G ±30 U 紫 -750V -10005 H 棕 -30、±606 J ±120 W -15007 K ±250 X -2200Y -33008 L 红 -80、±5009 M ±1000Z -470010 N ±2500SL +350~-100011 P 橙 -150 YN -800~-5800备注:温度系数的单位10e -6/℃;允许偏差是 % 。

电容正负极的区别与判断

电容正负极的区别与判断

电解电容外面有一条很粗的白线,白线里面有一行负号,那边的一级就是负极。

另一边就是正极。

用表测时,按容量选档位。

4700pf左右用10k档容量再小用表就很难测了。

方法是两表笔分别接触两电极,每次测时先把电容器放电。

电阻大的那次黑笔接的那一极是正极。

电容上面有标志的黑块为负极。

在PCB上电容位置上有两个半圆,涂颜色的半圆对应的引脚为负极。

也有用引脚长短来区别正负极长脚为正,短脚为负。

当我们不知道电容的正负极时,可以用万用表来测量。

电容两极之间的介质并不是绝对的绝缘体,它的电阻也不是无限大,而是一个有限的数值,一般在1000兆欧以上。

电容两极之间的电阻叫做绝缘电阻或漏电电阻。

只有电解电容的正极接电源正(电阻挡时的黑表笔),负端接电源负(电阻挡时的红表笔)时,电解电容的漏电流才小(漏电阻大)。

反之,则电解电容的漏电流增加(漏电阻减小)。

这样,我们先假定某极为“+”极,万用表选用R*100或R*1K挡,然后将假定的“+”极与万用表的黑表笔相接,另一电极与万用表的红表笔相接,记下表针停止的刻度(表针靠左阻值大),对于数字万用表来说可以直接读出读数。

然后将电容放电(两根引线碰一下),然后两只表笔对调,重新进行测量。

两次测量中,表针最后停留的位置靠左(或阻值大)的那次,黑表笔接的就是电解电容的正极。

另:贴片电容正负极区分一种是常见的钽电容,为长方体形状,有“-”标记的一端为正;另外还有一种银色的表贴电容,想来应该是铝电解。

上面为圆形,下面为方形,在光驱电路板上很常见。

这种电容则是有“-”标记的一端为负。

发光二极管:颜色有红、黄、绿、蓝之分,亮度分普亮、高亮、超亮三个等级,常用的封装形式有三类:0805、1206、1210二极管:根据所承受电流的的限度,封装形式大致分为两类,小电流型(如1N4148)封装为1206,大电流型(如IN4007)暂没有具体封装形式,只能给出具体尺寸:5.5 X 3 X 0.5电容:可分为无极性和有极性两类:无极性电容下述两类封装最为常见,即0805、0603;有极性电容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称的电解电容,一般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为铝电解电容,由于其电解质为铝,所以其温度稳定性以及精度都不是很高,而贴片元件由于其紧贴电路版,所以要求温度稳定性要高,所以贴片电容以钽电容为多,根据其耐压不同,贴片电容又可分为A、B、C、D四个系列,具体分类如下:类型封装形式耐压A3216 10VB 3528 16VC 6032 25VD 7343 35V贴片钽电容的封装是分为A型(3216),B型(3528),C型(6032),D型(7343),E型(7845)。

贴片电阻正负极

贴片电阻正负极

贴片电阻正负极
贴片电阻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之一,通常用于限流、分压、分流、偏置等电路中。

在使用贴片电阻时,正确确定正负极非常重要,否则可能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一般来说,贴片电阻的正负极并不明显,需要仔细观察才能确定。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区分正负极的方法:
1. 印刷标识法:通常在贴片电阻的一端会有印刷标识,如“+”、“-”等,表示该端为正极或负极。

有些电阻标识不太明显,需要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

2. 颜色环法:贴片电阻的两端会各有一圈颜色环,颜色环的位置不同,表示正负极也不同。

通常情况下,颜色环越靠近一端,该端就越可能是负极。

但是,这种方法不是特别准确,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确定。

3. 尺寸大小法:贴片电阻的两端大小可能会略有不同,一端较大的一般为正极,较小的一般为负极。

但是,这种方法也不是特别可靠,因为电阻的大小并不一定与正负极有关。

在使用贴片电阻时,一定要注意确定正负极的方法和正确性,避免因为错误使用导致电路故障或元件损坏。

- 1 -。

贴片和插针元器件正负极的识别方法

贴片和插针元器件正负极的识别方法

贴片和插针元器件正负极的识别方法1.引言1.1 概述概述贴片和插针元器件是电子产品中常见的两种元件类型,它们在电路板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在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还是在维修和维护中,正确识别贴片和插针元器件的正负极极其重要。

本文将介绍贴片和插针元器件正负极的识别方法。

在面向大众的电子产品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惑:如何正确地插入贴片和插针元器件,以确保其正负极的正确连接。

贴片元器件是一种相对较小的元件,通常以平面方式安装在电路板上。

插针元器件则具有突出的金属引脚,可以直接插入电路板上的插座。

通过正确识别贴片和插针元器件的正负极,我们可以避免短路、损坏元器件以及降低电子产品的性能。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贴片和插针元器件的正负极的识别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加准确地安装和连接这些元器件。

首先,我们将重点介绍贴片元器件正负极的识别方法。

通过观察元器件的外观和查看元器件的标记,我们可以确定贴片元器件的正负极。

接下来,我们将专注于插针元器件的正负极的识别方法。

通过观察插针的形状和查看插针的标记,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插针元器件的正负极。

最后,本文将总结正负极识别方法的要点,并探讨其重要性和应用。

正确定识别贴片和插针元器件的正负极,将有助于提高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

无论是在电子产品的制造中,还是在维修和维护中,这些识别方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贴片和插针元器件正负极的识别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同时,也希望读者能够认识到正确识别元器件正负极的重要性,以确保电子产品的良好运行和可靠性。

接下来,我们将开始详细介绍贴片元器件正负极的识别方法。

文章结构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章节进行简要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文章内容的分布和组织方式。

在本篇长文中,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贴片元器件正负极的识别方法2.1.1 观察元器件外观2.1.2 查看元器件标记2.2 插针元器件正负极的识别方法2.2.1 查看插针形状2.2.2 查看插针标记3. 结论3.1 总结正负极识别方法3.2 重要性和应用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将要介绍的内容是如何识别贴片和插针元器件的正负极,并指出了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元器件的使用方法。

如何判断电容的容量正负极好与坏

如何判断电容的容量正负极好与坏

如何判断电容的容量正负极好与坏要判断电容的容量、正负极以及好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测试和判断。

1.容量测试:测量电容的容量可以用电桥或者万用表进行。

使用电桥时,将电容连接到电桥电路中,并调整电桥的平衡。

根据电桥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电容的容量值。

使用万用表时,将电容置于电路中,选择合适的量程,观察电流或者电压的变化,从而得出电容的容量。

2.正负极判断:电容的正负极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判断,最常见的方法是观察电容上标识的符号或者标记,通常正极会标有加号(+)或者正号(+),而负极则标有减号(-)或者负号(-),或者有其他明显的标记。

3.电容运行状态判断:电容的好坏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判断。

a.观察:观察电容外观,检查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变形或者漏液现象。

这些都可能说明电容已经损坏。

b.电容的内部结构:如果可以拆解电容,可以观察电容内部的结构。

正常工作的电容应该是紧凑、整齐的,没有明显的污垢或者氧化物。

c.电容充电:将电容连接到直流电源中,通过观察充电时间以及电压的变化来判断电容的好坏。

正常工作的电容应该能够快速充电并且稳定在所需的电压上,而坏掉的电容则可能会出现充电慢、充电时间长或者充电电流不稳定等情况。

d.电容的容值测试:使用专门的电容测试仪或者示波器来测试电容的容值。

正常工作的电容应该能够接近标称的容值,而损坏的电容则可能会远离标称值或者无法正常充电放电。

e.ESR测试:使用专门的电容ESR测试仪来测试电容的ESR值。

ESR 是等效串联电阻的缩写,它描述了电容内部元件本身的电阻,正常工作的电容应该具有较低的ESR值,而损坏的电容则可能具有较高的ESR值。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应该根据具体的电容类型和测试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设备,并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另外,在测试电容的时候,也应注意防止触电和短路等危险。

SMT电子元器件极性、方向识别

SMT电子元器件极性、方向识别

SMT贴片元器件极性的识别指导只有少数元件没有极性特性(比如电阻,片式电容,电感),通常元件的电路连接都具有极性要求。

具有极性的元件不可反向接入电路,否则电路不通。

极性识别就是通过辨别元件本体色带或者异形边角来确定元件的“正/负极”或者“pin1(脚1)”。

1.正极/负极具有极性的2引脚的SMT元件通常为钽电容、铝电解电容,二极管。

如下表所示:注:正极也称为阳极,负极也称为阴极。

2.Pin1(脚1)对于电路而言,元件的每个引脚均有唯一编号,其计数方向为逆时针,如下图:厂家会在元件本体上注明PIN1标记,通常为圆点,凹点或者色带。

如果出现多个圆点标记,可通过字符方向,颜色,模具注胶孔来判断。

不易判断时以厂家的元件白皮书为准。

同样,为了保证电路中各个元件引脚的正确接入,PCB中的元件焊盘引脚也有唯一编号,其方向也为逆时针,焊盘引脚的pin1也会做上标记,如下图:其中有极性要求的元件的Pin1均通过圆点,斜边,粗边或者凹边进行标记。

只有元件引脚与焊盘引脚一一对应,电路才会导通工作。

通过识别元件和焊盘两者的Pin1引脚位置可判断对应是否正确。

连接器是一种比较特殊元件,元件本体通过标记或者特殊外形来确定方向,装配时连接方向方法为:⏹通过连接器底部的定位针来保证方向(防呆设计)⏹保证连接器开口朝PCB板外方向(需要实料判断)⏹通过对应元件本体特征和丝印图特征来保证(大BGA座子)3.SMT元件极性图索引类型封装元件图丝印图元件识别钽电容MLD模制本体颜色标记为正电解电容CAE铝电解电容黑色标记为负斜边标记为正二极管Melf玻璃二极管黑色标记为负(色带)SOD模制本体颜色标记为负LED长方形表面:绿色为负背面:三角左边为负LED正方形缺角为负芯片SOIC(SOP)左下角圆形处为Pin1左边缺孔下方为Pin1PLCC (SOCKET)元件缺脚上方三角为pin1QFP 字符左下圆点标记为pin1BGA 字符左下圆点标记或色带标记为pin1方向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何区分极性电容的正负极,三招就搞定

如何区分极性电容的正负极,三招就搞定

如何区分极性电容的正负极,三招就搞定电容有极性与非极性之分,对非极性电容不用考虑电容的极性(方向),但对极性电容来说,就要考虑电容的正负极(方向),这里说一说极性电容的正负极的区分方法,供大家学习参考。

极性电容正负极的区分方法查看全部内容辨别极性电容的正负极,比如钽电容、电解电容等,极性电容的正负极可以通过外观区分,可以不用万用表。

以下是几种常用极性电容正负极的区分方法,一起来看下。

1、直插电解电容的正负极这种直插电容的外壳包装颜色以黑灰色和绿黑色为主,具有两个不等长度的引脚。

二种区分方式:一种是根据引脚的长短,一种是根据颜色。

其中,长脚代表正极,短脚代表负极;外壳大面积的黑色/绿色代表正极,外壳灰色部分代表负极。

2、钽电容的正负极钽电容有正负极,电路板上贴片封装、外壳为黄色的是钽电容。

在壳体表面,一端具有一条横杠,而该横杠就是正极的标识,另一端就是负极。

钽电容的正负极标识和贴片二极管非常类似,二极管有横杠的一端代表的是负极,正好与电容相反,需要注意。

3、铝电解电容的正负极铝电解电容具有方向,这类电容的外壳表面以灰色为主,一边是直角边一边是梯形边,均为区分正负极的标识。

灰色部分对应的引脚是正极;黑色部分对应的引脚是负极;直角边对应的引脚是负极;梯形边对应的引脚是正极。

附1,万用表判断极性电容的正负极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直插式极性的正负极,长脚是正极,短脚是负极,但有可能已把长的给剪短了,为了判断准确,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在灰色的部分一般有两条矩形框,那么挨着这个灰色部分最近的引脚就是负极了,这种判断结果更为准确,且不会出错,建议使用该方法。

有极性电容正向接时漏电小,反向接时漏电大,利用这一特点可用来检测有极性电容的正负极。

用万用表电阻档测电容的正、反电阻,电阻大的为正向,电阻小的为反向。

注意:(1)在测量前用电阻或导线将电容上可能残留的电放尽;(2)由于测量时是对电容的充电,电容的充电有个过程,读数要到显示基本稳定时读取;(3)指针表的黑笔是正极经笔是负极,而数字表则相反。

常用有极性元件方向确认规则

常用有极性元件方向确认规则

常用有极性元件方向确认规则一、电容极性1. 插装铝电解电容极性:有两种辨别方法:a)长引线端为正极。

b)壳体包装上白色的一端为负极。

2 . 表贴铝电解电容极性:有两种辨别方法:a)金属壳体顶部有黑色或蓝色标识的一端为负极。

3. 钽电容极性:有白色或黄色横条的一端为正极。

二、插装排阻方向元件体上有圆点或竖条标记的一端为第一脚。

三、晶振方向1. 插装晶振方向元件壳体的四角中有一个角为直角或与其它三个角外形不一样,所对应的引脚为第1脚。

2. 表贴晶振方向a)若元件体上有一个标识点则该点所对应的引脚为第1脚。

b)若元件体上无标识点,有一个角为斜角时,所对应的引脚为第1脚。

c)若元件体上既无标点也无斜角,则看元件体底部焊盘,与其它三个焊盘外形不一样的引脚为第1脚。

四、二极管可以用万用表二极管档测试。

1. 插装发光二极管极性:长引线一端为正极。

2. 玻璃体二极管,有一条黑色或绿色环的一端为负极。

注:若有多条色环需要测试。

3. 塑封二极管,有横条的一端为负极。

五、集成电路(芯片、IC)方向1. 两边有引线的芯片方向a)正看芯片上的字,左下为第一脚。

b)标识点对应处为第一脚。

c)标识端对应处,左下为第一脚。

2. 四边有引线且引线为鸥翼形的芯片(QFP)方向a)元件体上只有一个标识点则该点所在的角为1角。

b)元件体上有一个以上的标识点且有一个小而深的标识点,则该点所在的角为1角。

c)元件体上有两个标识点,且两个标识很相似,则请顾客确认。

3. 四边有引线且引线为J形的芯片(PLCC)方向a)若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有斜角,则对应为极性方向。

b)若四个角全为直角,则标识点左边的引脚为第一脚。

六、BGA方向a)若元件体上无标识点,四个角的其中一个角处有金色箭头,则对应引脚为第一脚。

b)元件体上只有一个标识点则该点所对应的引脚为第一脚。

c)元件体上有一个以上的标识点且有一个小而深的标识点,则该点所对应的引脚为第一脚。

d)元件体上有两个标识点,且两个标识很相似,则请顾客确认。

如何判断电容的容量、正负极、好与坏

如何判断电容的容量、正负极、好与坏

一、如何判断电容的好坏方法一:指针式万用表测量。

1、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电解电容器的好坏电解电容器的两根引线有正、负之分,在检查它的好坏时,对耐压较低的电解电容器(6V 或 l0V),电阻档应放在R×100或 R×1K档,把红表笔接电容器的负端,黑表笔接正端,这时万用表指针将摆动,然后恢复到零位或零位附近。

这样的电解电容器是好的。

电解电容器的容量越大,充电时间越长,指针摆动得也越慢。

2、用万用表判断电解电容器的正、负引线一些耐压较低的电解电容器,如果正、负引线标志不清时,可根据它的正接时漏电电流小(电阻值大),反接时漏电电流大的特性来判断。

具体方法是:用红、黑表笔接触电容器的两引线,记住漏电电流(电阻值)的大小 (指针回摆并停下时所指示的阻值),然后把此电容器的正、负引线短接一下,将红、黑表笔对调后再测漏电电流。

以漏电流小的示值为标准进行判断,与黑表笔接触的那根引线是电解电容器的正端。

这种方法对本身漏电流小的电解电容器,则比较难于区别其的极性。

3、用万用表检查可变电容器可变电容有一组定片和一组动片。

用万用表电阻档可检查它动、定片之间有否碰片,用红、黑表笔分别接动片和定片,旋转轴柄,电表指针不动,说明动、定片之间无短路(碰片)处;若指针摆动,说明电容器有短路的地方。

4、用万用表电阻档粗略鉴别5000PF以上容量电容的好坏用万用表电阻档可大致鉴别5000PF以上电容器的好坏(5000PF以下者只能判断电容器内部是否被击穿)。

检查时把电阻档量程放在量程高档值,两表笔分别与电容器两端接触,这时指针快速的摆动一下然后复原,反向连接,摆动的幅度比第一次更大,而后又复原。

这样的电容器是好的。

电容器的容量越大,测量时电表指针摆动越大,指针复原的时间也较长,我们可以根据电表指针摆动的大小来比较两个电容器容量的大小。

二、电容器的检测方法与经验1 固定电容器的检测A 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

极性电容正负极判断方法

极性电容正负极判断方法

极性电容正负极判断方法
直插式极性电容的正负极在一般的情况下都是长脚是正极,短脚是负极,但是也有可能别人已经把长的给剪短了,所以为了判断准确,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在灰色的部分一般有两条矩形框,那么挨着这个灰色部分最近的引脚就是负极了,这是最准确的判断,并且不会出错,建议使用这种方法!有极性电容正向接时漏电小,反向接时漏电大,利用这一特点可用万用表来检测有极性电容的正负极。

方法就是用万用表电阻档测电容的正、反电阻,电阻大的为正向,电阻小的为反向。

注意:(1)在测量前用电阻或导线将电容上可能残留的电放尽;(2)由于测量时是对电容的充电,电容的充电有个过程,所以读数要到显示基本稳定时读取;(3)指针表的黑笔是正极经笔是负极,而数字表则相反。

电容正负极的区别与判断

电容正负极的区别与判断

电解电容外面有一条很粗的白线,白线里面有一行负号,那边的一级就是负极。

另一边就是正极。

用表测时,按容量选档位。

4700pf左右用10k档容量再小用表就很难测了。

方法是两表笔分别接触两电极,每次测时先把电容器放电。

电阻大的那次黑笔接的那一极是正极。

电容上面有标志的黑块为负极。

在PCB上电容位置上有两个半圆,涂颜色的半圆对应的引脚为负极。

也有用引脚长短来区别正负极长脚为正,短脚为负。

当我们不知道电容的正负极时,可以用万用表来测量。

电容两极之间的介质并不是绝对的绝缘体,它的电阻也不是无限大,而是一个有限的数值,一般在1000兆欧以上。

电容两极之间的电阻叫做绝缘电阻或漏电电阻。

只有电解电容的正极接电源正(电阻挡时的黑表笔),负端接电源负(电阻挡时的红表笔)时,电解电容的漏电流才小(漏电阻大)。

反之,则电解电容的漏电流增加(漏电阻减小)。

这样,我们先假定某极为“+”极,万用表选用R*100或R*1K挡,然后将假定的“+”极与万用表的黑表笔相接,另一电极与万用表的红表笔相接,记下表针停止的刻度(表针靠左阻值大),对于数字万用表来说可以直接读出读数。

然后将电容放电(两根引线碰一下),然后两只表笔对调,重新进行测量。

两次测量中,表针最后停留的位置靠左(或阻值大)的那次,黑表笔接的就是电解电容的正极。

另:贴片电容正负极区分一种是常见的钽电容,为长方体形状,有“-”标记的一端为正;另外还有一种银色的表贴电容,想来应该是铝电解。

上面为圆形,下面为方形,在光驱电路板上很常见。

这种电容则是有“-”标记的一端为负。

发光二极管:颜色有红、黄、绿、蓝之分,亮度分普亮、高亮、超亮三个等级,常用的封装形式有三类:0805、1206、1210二极管:根据所承受电流的的限度,封装形式大致分为两类,小电流型(如1N4148)封装为1206,大电流型(如IN4007)暂没有具体封装形式,只能给出具体尺寸:5.5 X 3 X 0.5电容:可分为无极性和有极性两类:无极性电容下述两类封装最为常见,即0805、0603;有极性电容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称的电解电容,一般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为铝电解电容,由于其电解质为铝,所以其温度稳定性以及精度都不是很高,而贴片元件由于其紧贴电路版,所以要求温度稳定性要高,所以贴片电容以钽电容为多,根据其耐压不同,贴片电容又可分为A、B、C、D四个系列,具体分类如下:类型封装形式耐压A 3216 10VB 3528 16VC 6032 25VD 7343 35V贴片钽电容的封装是分为A型(3216),B型(3528), C型(6032), D型(7343),E型(7845)。

线路板电容正负极

线路板电容正负极

线路板电容正负极
线路板上的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储存电荷并在电路中起到稳定电压、滤波、隔离等作用的元器件。

它们一般具有正负极之分,不同的安装方式可能会对电路的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线路板电容正负极的一些介绍和注意事项。

1.电容的正负极在电容器上,往往会标有一个低音符号或者一个阴阳符号来标示电容正负极。

在电子电路中,需要将电容正确地安装到电路中才能使电路正常工作。

如果安装反了,有可能会对电路的性能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

因此,在安装电容时,应该注意电容器的极性。

2.贴片电容的正确安装方式贴片电容是最常见的一种电容器,一般有两个端子,其中一个端子标示电容正极。

如果在线路板上贴片电容器的安装方向安装不正确,有可能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所以正确地安装贴片电容是很重要的。

在安装电容时,需要仔细观察电容的极性标示,并按照标示方向安装到线路板上。

3.穿孔电容的正确安装方式穿孔电容是具有较大电容值的一种电容器,一般有两个引脚,其中一个引脚标示电容正极。

在安装穿孔电容时,也需要注意引脚的极性,并按照标示方向安装到线路板上。

此外,在穿孔电容的引脚处还需要注意引脚的长度,因为如果引脚长度不够,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冷焊接、空焊接等问题,影响电容器的性能。

总之,线路板电容的正负极是需要注意的,不同安装方式对应的极性也可能不同。

在安装电容时,需要认真观察电容标示,避免错误的安装。

以上介绍的一些注意事项,
希望能帮大家更好地使用线路板上的电容器,使电路更加稳定、灵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贴片电容极性判别
贴片式电容有贴片式陶瓷电容、贴片式钽电容、贴片式铝电解电容。

贴片式陶瓷电容无极性(如图3),容量也很小(PF级),一般可以耐很高的温度和电压,常用于高频滤波。

陶瓷电容看起来有点像贴片电阻(因此有时候我们也称之为“贴片电容”),但贴片电容上没有代表容量大小的数字。

贴片式钽电容的特点是寿命长(如图4)、耐高温、准确度高、滤高频改波性能极好,不过容量较小、价格也比铝电容贵,而且耐电压及电流能力相对较弱。

它被应用于小容量的低频滤波电路中。

贴片钽电容与陶瓷电容相比,其表面均有电容容量和耐压标识,其表面颜色通常有黄色和黑色两种。

譬如100-16即表示容量100μF,耐压16V。

贴片式铝电解电容拥有比贴片式钽电容更大的容量,其多见于显卡上,容量在300μF~1500μF之间,其主要是满足电流低频的滤波和稳压作用。

一般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为铝电解电容,由于其电解质为铝,所以其温度稳定性以及精度都不是很高,而贴片元件由于其紧贴电路版,所以要求温度稳定性要高,所以贴片电容以钽电容为多,根据其耐压不同,贴片电容又可分为A、B、C、D 四
个系列,具体分类如下:
类型封装形式耐压
A 3216 10V
B 3528 16V
C 6032 25V
D 7343 35V
贴片的钽电解电容(A/B/C/D壳)横杠是正极.或底盘(金属)上有缺口的那边是正极
贴片的圆型铝电解电容,横杠是负极.
瓷片电容对高频滤除效果最好;
电解电容对低频的抑制效果就比其他的好;
独石、钽电容等,在温度系数方面比瓷片的好,而在滤除高频方面远没有瓷片的好。

去耦电容和旁路电容没有本质的区别,电源系统的电容本来就有多种用途,从为去除电源的耦合噪声干扰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电容称为去耦电容(Decoupling),如果从为高频信号提供交流回路的角度考虑,我们可以称为旁路电容(By-pass).而滤波电容则更多的出现在滤波器的电路设计里.电源管脚附近的电容主要是为了提供瞬间电流,保证电源/地的稳定,当然,对于高速信号来说,也有可能把它作为低阻抗回路,比如对于CMOS电路结构,在0->1的跳变信号传播时,回流主要从电源管脚流回,如果信号是以地平面作为参考层的话,在电源管脚的附近需要经过这个电容流入电源管脚.所以对于PDS(电源分布系统)的电容来说,称为去耦和旁路都没有关系,只要我们心中了解它们的真正作用就行了
铝电容容量较大、价格较低,但易受温度影响、准确度不高;而且随着使用时间会逐渐失效。

钽电容寿命长、耐高温、准确度高,不过容量较小、价格高。

除非是需要大容量滤波的地方(如CPU插槽附近),原则上最好都使用钽电容,因为它不易引起波形失真。

下图为SMD钽电容电容
下图为SMD铝电容
下图为SMD陶瓷电容
由于陶瓷需要高温烧结,不能表面丝网印刷.
固态电容全称为:固态铝质电解电容。

它与普通电容(即液态铝质电解电容)最大差别在于采用了不同的介电材料,液态铝电容介电材料为电解液,而固态电容的介电材料则为导电性高分子。

新时代的固态电容采用具有高导电度及优异热稳定性之导电高分子材料作为固态电解质,代替传统式铝电解电容器内的电解液,大幅改善传统液态铝电解电容器之缺点并展现出极为优异的电器特性与可靠度,导电性高分子铝固态电解容器已成为下一时代固态电解电容器的开发主流,导电性高分子固态电容器也成为尖端先进的电容器代名词。

使用固态电容好处一:防爆浆
使用固态电容好处二:寿命长,稳定性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