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表

合集下载

最新中药学表格[非常的全]

最新中药学表格[非常的全]
1、玉兰的干燥花蕾,阴干生用,煎服3~9g,有毛,易刺激咽喉,入煎剂宜包煎;2、治疗鼻渊头痛、鼻塞流涕的要药。
鹅不食草
辛,温
肺,肝
祛风散寒,宣通鼻窍,
化痰止咳
1、用于风寒头痛及鼻渊鼻塞
2、用于湿疮肿毒
3、用于寒痰咳喘证
1、为治疗风寒头痛、鼻塞、目翳之良药,又为治疗鼻渊之妙品。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
辛,凉;
标题:大学生究竟难在哪?—创业要迈五道坎2004年3月23日2、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
3、用于津伤口渴,消渴;
4、用于骨蒸潮热
苦、甘,寒
肺、胃、肾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的知识总是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缺乏在商业统计、会计,理财税收等方面的知识;也无法把自己的创意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缺少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缺乏了解,分析时采用的数据经不起推敲,没有说服力等。这些都反映出我们大学生创业知识的缺乏;1、用于气分实热证(邪在气分之壮热、烦渴、脉洪大);
第一章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谓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药名
性味
功效
临床应用
补充知识点
*麻黄
辛、微苦,温
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1.用于风寒表实证(无汗);2.用于咳嗽气喘实证;3.用于风水水肿
【取麻黄散寒通滞之功治疗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1、取自麻黄草质茎,切断,生用、蜜炙或捣绒。2、“喘家圣药”,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咳喘的要药3、“发汗解表第一药”4、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宜炙用5、用量3~9g
胡荽
辛、温
肺、胃
解表透疹,健胃消食

中药学课表

中药学课表

人体解剖学(必修) ◇1-9(3,4)◇教1- 406X◇董贤惠 生理学(必修)◇1018(3,4)◇教1-406X ◇周崇坦 中医学基础理论(必 修)◇1-18(5,6)◇教 1-406X◇郭玉成/于 海龙
中医学基础理论(必 修)◇1-18(3,4)◇教 1-406X◇郭玉成/于 海龙
物理学(必修)◇118(5,6)◇教1-406X ◇谷俊改
班级课程表
班级名称:12中药本1班(48人) 班级代码:1201040101 节次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第 一 二 节 第 三 四 节 第 五 六 节 第 七 八 节 第 九 十 节
人体解剖学(必修) ◇1-9(1,2)◇教1- 406X◇董贤惠 生理学(必修)◇1018(1,2)◇教1-406X ◇周崇坦 大学英语(必修)◇ 1-18(3,4)◇图1-外 语小教室6◇益文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有机化学(必修)◇ 理(必修)◇11-18(1,2)◇教1- 18(1,2)◇教1-406X 406X◇陈治宇 ◇张明如/要立新
计算机应用基础(必 有机化学(必修)◇ 修)◇1-18(7,8)◇图 1-18(7,8)◇教1- 1-计算机室1◇张琪 406X◇陈治
2013-1-4 15:53
星期四
大学英语(必修)◇ 1-18(1,2)◇图1-外 语小教室6◇益文杰
星期五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律学基础(必修)◇118(1,2)◇教1-406X ◇孙丽红/修俊雅
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星期六 星期日
上 午
下 午
大学体育(必修)◇ 人体解剖学(必修) 1-18(3,4)◇操5◇马 ◇1-9单(3,4)◇教1 腾 -406X◇董贤惠 大学英语(必修)◇ 2-18双(3,4)◇图1语音实验室4◇益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必 有机化学(必修)◇ 物理学(必修)◇1修)◇1-17单(5,6)◇ 1-18(5,6)◇教1- 18(5,6)◇教1-406X 图1-计算机室2◇张 406X◇陈治宇 ◇谷俊改 琪 有机化学(必修)◇ 2-18双(5,6)◇教1- 中国近代史纲要(必 计算机应用基础(必 修)◇1-18(7,8)◇教 修)◇1-18(7,8)◇图 1-406X◇贾岩松 1-计算机室1◇张琪

中药学主修课程

中药学主修课程

中药学主修课程
中药学主修课程涵盖了中药的原理、种植、采集、炮制、鉴定、质量控制、药理学、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学主修课程:
1. 中药学基础:介绍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中药学分类体系等内容。

2. 中药药材学:讲解中药药材的来源、形态特征、采收、保存等知识,以及中药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

3. 中药炮制学:介绍中药的炮制方法,包括洗净、切割、炒制、煎煮等技术,以及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4. 中药化学:介绍中药中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等技术和方法,以及中药中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5. 中药药理学:讲解中药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原理以及与疾病相关的中药药理学知识。

6. 中药制剂学:介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稳定性研究等内容,包括水剂、丸剂、散剂、膏剂等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

7. 中药临床应用:了解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包括中医诊断、药物选择、方剂组成、治疗原则等内容。

8. 中药质量控制:讲解中药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标准制定、质量评价方法等内容。

9. 中药安全性评价:介绍中药的毒性评价、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监测等内容,以确保中药的安全性。

10. 中药研究方法学:讲解中药研究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文献检索等方法和技巧。

以上仅是中药学主修课程中的一部分,具体的课程设置可能因学校和专业而有所不同。

中药学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对中药的全面了解和掌握。

XXXX-XXXX学年上学期中药学院课表(最新稿819)

XXXX-XXXX学年上学期中药学院课表(最新稿819)

2021-2021学年上学期2021级中药学专业课程表注:1.上课地点:综502。

2.带“△〞者为限选课。

3.2021级毕业班所有理论课1-9周结束,第10周考试,第11周进行综合设计性实验。

4.?波谱新技术及应用?、?药物评价概论?08中药学、08药学合班,在综502上课。

5.?药事管理与法规?08中药学、08临床中药、08制药工程1、2班合班,在B411上课。

6.?药物毒理学?08药学、08中药学及08临床中药学合班,在综502上课。

7.?中药新药研究?08制药工程1、2班、08中药学、08中药资源与开发合班,在B411上课。

8.?中药鉴定新技术?周二5-7节在B205上课。

9. ?就业指导?08中药学和08中药营销合班,在综502上课。

中药学院2021年7月2021-2021学年上学期2021级中药学专业(临床中药方向)课程表注:1.带“△〞者为限选课。

2.2021级毕业班所有理论课1-9周结束,第10周考试,第11周进行综合设计性实验。

3.?药事管理与法规?08中药学、08临床中药、08制药工程1、2班合班,在B411上课。

4.?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08临床中药、08药学合班,周三下午在综301上课,周五上午在综502上课〔第1-6周理论,实验课08临床中药班分2个实验班进行,实验时间为第7周周五全天。

5.?现代医学导论?08药学、08临床中药学合班,在A501上课。

6.?药物毒理学?08药学、08中药学及08临床中药学合班,在综502上课。

7.?中药养护学?08临床中药、08中药营销、08中药资源与开发合班,在B414上课。

8.?就业指导?08临床中药学和08药学合班,在A501上课。

中药学院2021年7月2021-2021学年上学期2021级中药学专业(营销方向)课程表注:1.上课地点:B414。

2.带“△〞者为限选课。

3.2021级毕业班所有理论课1-9周结束,第10周考试。

4.?中药养护学?08临床中药、08中药营销、08中药资源与开发合班,在B414上课。

中药学课程表

中药学课程表

中药学课程表ji《中药学》内容大纲[爱心]总论12学时[爱心]各论十八章(135余节)一、风寒风热感冒请用——解表药二、上火了请用——清热药三、便秘请用——泄下药四、风湿痹症请用——祛风湿药五、湿在脾胃请用——化湿药六、水肿、小便不利、黄疸请用——利水渗湿药七、脾胃寒证用——温里药八、吃的多了用——消食药九、肚子有虫用——驱虫药十、气不顺用——理气药十一、出血了请用——止血药十二、血瘀别忘了——活血化瘀药十三、咳喘痰多请用——化痰止咳平喘药十四、失眠请用——安神药十五、高血压、抽搐请用——平肝息风药十六、窍闭请用——开窍药十七、虚症请用——补虚药十八、滑脱不禁请用——收涩药中药学课程目录总论——12 学时1.总论(一)——中药的起源和发展是什么?2.总论(二)——自然赋予的天然珍宝“道地药材”。

3.总论(三)——你不知道的中药的处理过程“炮制”。

4.总论(四)——中药自己独特的偏性。

5.总论(五)——中药对人体奇妙的趋向。

6.总论(六)——什么是中药的脏腑经络定位?7.总论(七)——如何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8.总论(八)——中药的配伍“相杀”、“相反”是什么?9.总论(九)——中药的用药禁忌是什么?10.总论(十)——中药使用剂量有什么不同?11.总论(十一)——中药使用中的方法都有什么?12.总论(十二)——哪些药物在使用中要“特殊”煎煮?各论——二十章一、解表药 14 节——风寒风热感冒请用解表药1.解表药(一)——什么是解表药?什么时候用?2.解表药(二)——外感风寒恶寒应该用哪些药?3.解表药(三)——桂枝发汗解肌又能助阳化气。

4.解表药(四)——发散风寒麻黄、桂枝、紫苏有什么不同?5.解表药(五)——小小生姜即是菜又是药!6.解表药(六)——防风和荆芥祛风解表有什么不同?7.解表药(七)——白芷、细辛祛风止痛解表妙药。

8.解表药(八)——又能做菜又能做药的葱白、香菜(胡荽)。

9.解表药(九)——“辛以发散,凉可祛热”不一样的发散风热药。

中药学表格完整版

中药学表格完整版
4、疮疡不敛,湿疹,烫伤
寒水石
辛咸寒,心胃肾
清热泻火
1、热病烦渴, 2、丹毒,烫伤
知母
苦甘寒;肺胃肾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1.气分实热证2.肺热咳嗽,阴虚燥咳3.阴虚消渴
4.骨蒸潮热5、肠燥便秘
4、骨蒸潮热5.肠燥便秘
4、骨蒸潮热5、肠燥便秘
芦根
甘寒,肺胃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除烦,止呕,利尿
除烦,止呕,利尿
1、风热感冒,头昏头痛2、目赤肿痛,齿龈肿痛
柴胡
辛劳微寒,
肝胆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
升举阳气
1.感冒发热,少阳证2.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不调
3、气虚下陷,脏器脱垂4、疟疾寒热
3.气虚下陷,脏器脱垂4、疟疾寒热
3、气虚下陷,脏器脱垂4.疟疾寒热
3、气虚下陷,脏器脱垂4、疟疾寒热
升麻
辛微甘微寒,
肺脾胃大肠
苦参
苦寒,
心肝胃大肠膀胱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1、湿热泻痢,便血,黄疸,带下,阴肿阴痒2、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3、淋证涩痛,小便不利
白鲜皮
苦寒,脾胃膀胱
清热燥湿,解毒,祛风
1、湿热疮毒,湿疹,疥癣2、湿热黄疸3、风湿痹痛
椿皮
苦涩寒,大肠胃肝
清热燥湿,涩肠止泻,
止血止带
1、湿热泻痢,久泻久痢2、赤白带下3、崩漏,便血
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止痉
1.外感表证2、风疹搔痒3、风湿痹痛4、破伤风证
羌活
辛劳温,膀胱肾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
止痛
1、风寒感冒,头痛项强2、风寒湿痹,肩背疼痛
藁本
辛温,膀胱
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1、风寒感冒,颠顶疼痛2、风湿痹痛

中药学表格_(强烈推荐)

中药学表格_(强烈推荐)
芒硝
咸苦,寒,胃大肠
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
1、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2、用于口疮,咽痛,目赤及疮痈肿痛3、外敷尚可回乳
番泻叶
甘苦寒,大肠
泻下通便
用于便秘。泻下行水消胀。
芦荟
苦寒,肝大肠
泻下,清肝,杀虫
1.用于热结便秘,2.用于肝经实火证,3.用于小儿疳积。
第二节润下药
火麻仁
甘平,脾大肠
润肠通便
1、用于外感表证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风疹搔痒3、用于疮疡初起兼有表证4、用于吐衄下血
防风
辛甘微温,膀胱肝脾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1、用于外感表证2、用于风寒湿痹证3、用于破伤风
羌活
辛苦温,膀胱肾
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风寒湿痹证善除头项肩背疼痛。
藁本
辛温,膀胱肝
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第一章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谓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药名
性味
功效
临床应用
麻黄
辛、微苦,温。肺膀胱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1、用于风寒表实证2.用于咳喘实证3.用于风水水肿
发汗解表之要药。
桂枝
辛、甘,温
肺心膀胱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助阳化气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寒凝血滞的痹证,脘腹冷痛,痛经,经闭等证3、用于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秦皮
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甘寒,肺心胃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1、疮痈疔肿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3、热毒血痢治一切内痈外痈之要药

中药学专业本科课程表

中药学专业本科课程表

中药学专业本科课程表
中药学专业本科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药学基础课程:包括《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等,这些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中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中药制剂的分析方法。

中药学专业课程:如《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等,这些课程深入探讨了中药的来源、成分、炮制和鉴定等方面的知识。

医学基础课程:包括《人体生理解剖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等,这些课程为学生学习中药学提供了必要的医学背景知识。

其他课程:除了专业课程外,学生还需要学习一些通识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原理》等,这些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还有一些实践课程,如实验课、临床实习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的来说,中药学专业本科课程表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中药学、医学、生物学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中药学的各个方面,为将来从事中药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药学表格[全]

中药学表格[全]
桂枝
辛、甘,温
肺、心、膀胱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通阳化气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寒凝血滞的痹证,脘腹冷痛,
痛经,经闭等证;3、用于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桂枝的六大功效
紫苏
辛,温,
肺、脾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
解鱼蟹毒
1、用于外感风寒证
2、用于脾胃气滞证(行气宽中,和胃止呕,理气安胎)
1、通关开窍醒神之功效,治疗疾厥、中风;2、细辛有小毒,煎服3~5g,入丸散0.5~1g;3、反藜芦
苍耳子
辛、苦、温;
有小毒,肺
祛风解表,宣通鼻窍,
除湿止痛
1、用于风寒表证及鼻渊2、用于痹证
1、用祛风杀虫止痒的功效,治疗风疹瘙痒、疥癣
2、治疗麻风病,须配大风子等同用
*葱白
辛、温,肺、胃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
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1、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2、用于鼻塞,鼻渊;
3、用于疮疡肿毒;4、用于寒湿带下
1善治阳明经头痛、眉棱骨头痛、牙痛
2祛风燥湿止痒、祛斑除臭(瘾疹、湿疹、狐臭)
细辛
辛、温;有小毒,肺、肾、心
祛风解表,散寒止痛
温肺化饮,通窍
1、用于外感风寒及阳虚外感证;2、用于头痛,痹痛,牙痛等痛证;3、用于寒饮咳喘
3、用于食鱼蟹中毒
1、治疗气滞痰凝的梅核气;
2、治疗鱼蟹中毒,可单用至30~60g,不宜久煎;
3、苏叶长于发汗解表,苏梗长于理气安胎
生姜
辛,微温,
肺、脾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多种呕吐证;

中药学表格[全]

中药学表格[全]
*胡荽
辛、温,肺、胃
解表透疹健胃消食
1.用于麻疹透发不畅,2.用于胃寒食滞
*柽柳
辛平,肺.胃.心
解表透疹.祛风除湿
1.用于麻疹透发不畅,2.用于风寒湿痹
*辛夷
辛、温;肺、胃
发散风寒,抗炎抗过敏,宣通鼻窍,麻醉镇痛,祛风,降压,温中解肌,
1、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神经性头痛兼大便干结)、鼻渊、鼻塞、齿痛。2、辛夷之药通鼻窍,风寒入脑头痛效。辛夷辛温气味香,善治腥涕鼻渊康。不闻香臭有特效,一切鼻病擅专长。利九窍。
3、治风寒湿痹、阴疽、痰核。
4、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
桂枝
辛、甘,温
肺、心、膀胱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散寒止痛
通【助】阳化气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寒凝血滞诸痛证,如痹证,脘腹冷痛,痛经,经闭等证,
3、用于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桂枝的六大功效
3、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之品
防风
辛,甘,微温,
膀胱、肝、脾
祛风解表【发汗止汗】止泻通便
胜湿止痛,止血通经
止痉止痒
1、用于外感表证2、用于风寒湿痹证3、用于破伤风证
“风药之润剂”,解砒霜之毒。解热镇痛抗菌消炎
解痉【牙关紧闭、角弓反张】,镇静护胃,脱脂减肥
4.脑病后遗症,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1治风疹、皮疹瘙痒2、风湿上犯而致偏正头痛3、疏肝理气,治肝气乘脾,肝【脾】胃不和的腹痛泄泻
6、大量食用薄荷可导致失眠,但小剂量食用却有助于睡眠。
1、用于暑邪内郁引起的痧胀,腹痛吐泻【抗菌消炎防腐、缓解腹痛】2、3~6g,不宜久煎,后下;3、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具有一定的发汗作用。4、叶长于发汗,梗长于理气。

中职中药学教学计划表

中职中药学教学计划表

中职中药学教学计划表
摘要:
一、引言
二、教学计划目标
三、课程设置
1.必修课程
2.选修课程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评价
六、总结
正文:
【引言】
中职中药学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具备一定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中级技能型人才。

本文将对中职中药学教学计划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中药学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教学计划目标】
教学计划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中药生产、经营、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设置】
中职中药学教学计划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

1.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调剂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制药设备、中药商品学、中药市场营销等。

2.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包括:中成药生产技术、中药提取分离技术、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药理学、中药毒理学、中医药学、中药资源学等。

【教学方法】
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评价】
通过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总结】
中职中药学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具备一定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中级技能型人才。

(完整版)中药学表格[全

(完整版)中药学表格[全
*青葙子
苦微寒,肝
清肝明目,退翳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芩
苦、寒,肺、胃、胆、大肠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止血,安胎
1、善清上焦湿热(心、肺);2、清热生用,安胎炒用,清上焦热酒炒,止血炭炒。
黄连
苦、寒,心、肝、胃、大肠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1、2~5g,善清中焦湿热,尤为湿热泻痢的要药
黄柏
苦、寒,肾、
膀胱、大肠
1、疏散风热用黄菊花(杭菊花,味苦);
2、平肝明目用白菊花(滁菊花,味甘)。
蔓荆子
辛、苦、微寒;膀胱、肝、胃
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治风热上扰,目赤肿痛,目昏多泪;诸阳不升,目生翳障,耳聋耳鸣等,善治风热所致头面诸证
柴胡
苦、辛,微寒,肝、胆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
退热生用,疏肝醋炙,升阳蜜炙,行经酒炙,骨蒸劳热用鳖血拌炒
“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桂枝的六大功效
紫苏
辛,温,
肺、脾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1、治疗气滞痰凝的梅核气;
2、治疗鱼蟹中毒,可单用至30~60g,不宜久煎;
3、苏叶长于发汗解表,苏梗长于理气安胎
生姜
辛,微温,
肺、脾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1、“呕家圣药”;2、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之轻证;
3、误食生半夏、生南星的喉舌发麻者,食鱼蟹中毒
香薷
辛,微温,
肺、胃、脾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1、不宜久煎;
2、“夏月麻黄”
荆芥
辛,微温,
肺、肝
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1、不宜久煎
2、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炭

中药学表格(完整版)

中药学表格(完整版)

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谓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药名性味与归经功效临床应用麻黄辛、微苦,温。

肺膀胱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1、用于风寒表实证2.用于咳喘实证3.用于风水水肿桂枝辛、甘,温肺心膀胱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寒凝血滞的痹证,脘腹冷痛,痛经,经闭等证3、用于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紫苏辛,温,肺脾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1、用于外感风寒证2、用于脾胃气滞证3、用于食鱼蟹中毒生姜辛,微温,肺脾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多种呕吐证3、用于风寒咳嗽香薷辛,微温,肺胃脾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1、用于阴暑证2、用于水肿荆芥辛,微温肺肝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1、用于外感表证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风疹搔痒3、用于疮疡初起兼有表证4、用于吐衄下血防风辛甘微温,膀胱肝脾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1、用于外感表证2、用于风寒湿痹证3、用于破伤风羌活辛苦温,膀胱肾发散风寒,胜湿止痛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风寒湿痹证白芷辛,温,肺胃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1、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2、用于鼻塞,鼻渊3、用于疮疡肿毒4、用于寒湿带下细辛辛温;有小毒,肺肾心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窍1、用于外感风寒及阳虚外感证2、用于头痛,痹痛,牙痛等痛证3、用于寒饮咳喘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肺)祛风解表,宣通鼻窍,除湿止痛1、用于风寒表证及鼻渊2、用于痹证第二节发散风热药薄荷辛,凉;肺肝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的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者2、用于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3、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搔痒4、用于肝气郁滞,证见胸闷、痛等牛蒡子辛,苦,寒;肺胃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1、用于外感风热,证见咳嗽、吐痰不利等2、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及风热发疹等证3、用于风热或热毒上攻的咽喉肿痛4、用于热毒疮疡及痄腮桑叶甘苦,寒;肺肝发散风热,润肺止咳,平肝明目1、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证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2、用于肺热或燥热伤肺,症见咳嗽痰少,鼻咽干燥等3、用于肝阳眩晕,目赤昏花菊花辛,甘,苦,微寒,肺肝发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初起,发热头痛2、用于目疾3、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4、用于疔疮中毒柴胡苦辛,微寒,肝胆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1、用于少阳证,外感发热2、用于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不调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4、用于疟疾葛根甘辛凉,脾胃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举陷1、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3、用于热病烦渴,内热消渴4、用于热泄热痢,脾虚久泻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用治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中药学本科课程一览表

中药学本科课程一览表

中药学本科课程一览表中药学是药学的一个分支,涉及中药的来源、制备、性质、药理、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中药学本科课程的一览表。

请注意,具体课程设置可能会因学校和课程结构而有所不同:1.中药学导论:介绍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领域等。

2.植物学:包括对中草药植物的形态、解剖、生态等方面的学习。

3.药用植物资源学:重点研究中草药植物的资源、分布、采集、贮藏等方面的知识。

4.中草药学:介绍中草药的性状、鉴别、质量标准、药材加工等。

5.中药化学:学习中药中的化学成分、提取与分离技术等。

6.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对生物体的作用机制、药效等。

7.中药分析与检验:学习中药的质量检验、分析技术及仪器的使用。

8.药剂学:包括中药的剂型设计、制备工艺、生产控制等。

9.中药制药工艺学:学习中药制剂的工艺流程、生产设备、质量控制等。

10.中药临床应用学:研究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11.药理学:包括一般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影响。

12.中药学实验:进行中药学相关实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13.中药法规与标准:学习中药相关的法规、标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14.药事管理与法律伦理:了解药品管理法规、医学伦理等方面的知识。

15.中药学论文撰写与科研方法: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学习撰写学术论文的方法。

以上只是一般情况下中药学本科课程的一些代表性科目,具体课程设置可能会因学校和课程结构而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可能进行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活动,以提高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药学表格[全][精品文档]

中药学表格[全][精品文档]

1、用于风寒感冒及 阳虚 外感证; 2、用于头痛、牙痛、风 湿痹痛等痛证; 3、鼻塞 .鼻渊,口疮口臭、喉痹【耳闭咽
1、具有通关开窍醒神之功效,治疗痉厥、中风;
2、细
辛有小毒,煎服 1~3g ,通常用量不超过 5g,入 丸散

通鼻窍 ( 肺窍 ) ,
痛】, 4、眼目诸疾【风眼目翳】, 5.用于寒饮咳喘【肺寒
2、治疗 麻风病 ,须配大风子等同用。 3、血虚头痛不宜用,过量服用易中毒。
* 葱白
辛、温,肺、 胃
发汗解表,散寒 通 阳
1.用于外感风寒轻证 2.用于阴盛格阳证 (阴寒内盛,格阳于 外,症见下利清谷,厥冷,脉微欲绝者;寒凝气滞,脘腹 冷痛或小便不通者 )。
1、外敷能散结通络下乳,治疗乳汁淤积,乳房胀痛; 2、解毒散结,治疗疮痈肿毒; 3、不宜久煎。
脾、胃
陷, 补脾止泻
4、用于 热泄热痢,脾虚久泻 ( 脾虚泄泻 ) 。升举清阳
津以鲜葛根为优。
甘辛凉, 肺胃
解表, 除烦,宣发 郁热,解毒,安胎
1、用于外感表证,发汗解表, 2、( 宣郁除烦 ) 胸中烦闷,虚烦不眠 。3、护胃和 中 ( 和胃消食 ) 。 4、清热止痢。
为治中毒药。
清热药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用 治 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1、本品有毛,刺激咽喉,入煎剂宜 包煎。 2、治疗 鼻渊 头痛之专药。改善微循环 ,局部收敛,抗血小板聚焦, 兴奋子宫平滑肌,抗病原微生物。
降压,温中解肌,
病擅专长。利九窍。
* 鹅不食 草
辛,温;肺肝
祛风散寒,宣通鼻 窍,化痰止咳
1、用于风寒头痛及鼻渊鼻塞 2、用于湿疮肿毒 3、用于寒 痰咳喘证
1、为治疗风寒头痛、鼻塞、目翳之良药,又为治疗鼻渊 之妙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解剖学(必修) ◇1-9(3,4)◇教1- 406X◇董贤惠 生理学(必修)◇1018(3,4)◇教1-406X ◇周崇坦 中医学基础理论(必 修)◇1-18(5,6)◇教 1-406X◇郭玉成/于 海龙
中医学基础理论(必 修)◇1-18(3,4)◇教 1-406X◇郭玉成/于 海龙
物理学(必修)◇118(5,6)◇教1-406X ◇谷俊改
星期四
大学英语(必修)◇ 1-18(1,2)◇图1-外 语小教室6◇益文杰
星期五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律学基础(必修)◇118(1,2)◇教1-406X ◇孙丽红/修俊雅
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星期六 星期日
上 午
下 午
大学体育(必修)◇ 人体解剖学(必修) 1-18(3,4)◇操5◇马 ◇1-9单(3,4)◇教1 腾 -406X◇董贤惠 大学英语(必修)◇ 2-18双(3,4)◇图1语音实验室4◇益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必 有机化学(必修)◇ 物理学(必修)◇1修)◇1-17单(5,6)◇ 1-18(5,6)◇教1- 18(5,6)◇教1-406X 图1-计算机室2◇张 406X◇陈治宇 ◇谷俊改 琪 有机化学(必修)◇ 2-18双(5,6)◇教1- 中国近代史纲要(必 计算机应用基础(必 修)◇1-18(7,8)◇教 修)◇1-18(7,8)◇图 1-406X◇贾岩松 1-计算机室1◇张琪
班级课程表
班级名称:12中药本1班(48人) 班级代码:1201040101 节次 星期一第 五 六 节 第 七 八 节 第 九 十 节
人体解剖学(必修) ◇1-9(1,2)◇教1- 406X◇董贤惠 生理学(必修)◇1018(1,2)◇教1-406X ◇周崇坦 大学英语(必修)◇ 1-18(3,4)◇图1-外 语小教室6◇益文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有机化学(必修)◇ 理(必修)◇11-18(1,2)◇教1- 18(1,2)◇教1-406X 406X◇陈治宇 ◇张明如/要立新
计算机应用基础(必 有机化学(必修)◇ 修)◇1-18(7,8)◇图 1-18(7,8)◇教1- 1-计算机室1◇张琪 406X◇陈治宇
晚 上
晚 上
第 11 12 节
2013-1-4 15: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