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

合集下载

水准闭合差计算范文

水准闭合差计算范文

水准测量闭合差的计算公式如果是闭合导线,则理论高差为0,高差闭合差为(实测高差=水准线路累计高差之和)!如果是符合水准线路,高差闭合差为(实测高差=水准线路累计高差之和)与(理论高差=起点终点高差之差)的差值。

由于水准测量中仪器误差、观测误差以及外界的影响,使水准测量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差,高差闭合差就是水准测量观测误差中各误差影响的综合反映。

《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的允许闭合差为:(1)平坦地区,±4√L毫米(L是往返测量、附合或环线的水准测量路线长度,单位为“千米”)(2)山区,±12√n毫米(n为测站数)。

平差公式=(闭合差/线路总长)*距离介绍:一、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这样就可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什么是水准测量地闭合差?列出不同水准路线的闭合差计算公式.水准测量存在误差,水准测量的实测高差与理论值往往不相符合,其差值成为水准路线的闭合差.1.闭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高差的代数和应是零.即∑h理=0.由于存在误差,所以实测高哈综合不为零,该数值即为高差闭合差fh=∑h测.2.附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的所有测段的高差代数和,理论上应等于起,终点两个已知水准点间的高差.即∑h理=H终-H起.但实测高差∑h测与∑h理不相等,高差闭合差为:fh=∑h测-∑h理=∑h测-(H终-H起).3.支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要进行往返测量,所以,理论上往测高差总和∑h往与返测高差总和∑h返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代数和应该为零,所以高差闭合差为fh=∑h往+∑h返.。

水准路线的高程闭合差如何计算的?高差闭合差,就是水准路线终端的水准点高程已知值与由起始水准点已知高程和所有测站高差之和得到的推算值之间的差值。

“在同条件观测下,每个测站产生误差的机会是均等的”,比方说,通过对10个点的高程测量发现其闭合差为+0.9mm;因为测量10个点的高差,需要设测站9次,所以每个测站的改正数为+0.9/9=+0.1mm,这就是所说的测站平差法,是最简单的一种平差计算。

水准仪闭合测量方法

水准仪闭合测量方法

4.计算各测段改正后高差
各测段改正后高差等于各测段观测高差加上 相应的改正数,即
hi = hi测 +vi
式中
——第 i 段的改正后高差(m)。
hi
点号
测站数 实测高差 改正数
/m
/mm
改正后高 差/m
高程 /m
备注
1
2
3
4
5
6
7
BM.A 14
1 9
2 18
3
BM.B 12
+3.742 -2.184 +4.776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的B点高程应与已知的B 点高程相等,以此作为计算检核。
将推算出各待定点的高程填入计算表内
点号
实测高差 改正数
测站数
/m
/mm
改正后高 差/m
高程 /m
备注
1
2
3
4
5
6
7
BM.A 14
1 9
2 18
3
BM.B 12
+3.742 -2.184 +4.776
-5.773
+7 +3.749 +4 -2.180 +9 +4.785
辅助 计算
∑n=53 , fh容 12 n 87mm ,fh<fh容
3.调整高差闭合差
原则和方法:
按与测站数或测段长度成正比例的原则,将高 差闭合差反号分配到各相应测段的高差上,得改正 后高差。即
Vi


fh L

Li
Vi


fh n

ni
适用于平原区 适用于山区
式中 vi ——第i测段的高差改正数(mm);

在表1中完成闭合水准路线成果的计算

在表1中完成闭合水准路线成果的计算

在表1中完成闭合水准路线成果的计算在进行地理测量和工程测量过程中,闭合水准路线成果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闭合水准路线成果的计算是指通过测量得到的高程数据,在闭合水准路线中进行校正和调整,得到准确的高程数据。

闭合水准路线成果的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测量所需的仪器设备,如水准仪、水准杆等。

同时需要确定测量的起点和终点,以及途中的控制点。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记录数据的工具,如测量记录表、计算器等。

2. 测量过程: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按照预定的路线进行测量,使用水准仪测量各个控制点的高程。

在测量时,应注意保持仪器的水平,避免因仪器不稳而导致误差的产生。

同时,还需要记录下每个控制点的测量数值。

3. 数据处理:在得到测量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

首先需要检查数据的准确性,比较各个控制点的高程差是否符合预期。

如果存在异常数据,需要进行排除或重新测量。

然后需要进行数据的校正,根据起点和终点的已知高程值,对测量数据进行修正。

修正的方法可以采用加减法或比例法。

4. 计算成果:在数据处理完成后,就可以计算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了。

首先需要计算出各个控制点的高程差,即起点和终点的高程差,以及各个中间控制点的高程差。

然后可以根据高程差和已知高程值,计算出各个控制点的高程。

最后,需要将计算结果进行整理和汇总,形成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表格。

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的结果可以用于工程设计、地形图绘制等领域。

在工程设计中,准确的高程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用于确定建筑物的高度、坡度等参数。

在地形图绘制中,高程数据可以用于绘制等高线、山体轮廓等地形特征。

闭合水准路线成果的计算是地理测量和工程测量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正确的测量和数据处理,可以得到准确的高程数据,为工程设计和地形图绘制提供可靠的基础。

在进行计算过程中,需要严谨认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符合实际情况的闭合水准路线成果。

4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4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4.776 -5.773
4
5
6
136.742
7
137.329(已知)
+0.561
fh =h测-h理=0.561-(137.329-136.742)=0.561-0.587=-26mm ∑n=53
2.高差闭合差容许值计算
点号 1 BM.A 1 2 3 BM.B ∑ 辅助 计算 测站数 2 14 9 18 实测高差 /m 3 +3.742 -2.184 +4.776 改正数 /mm 4 改正后高 差/m 5 高程 /m 6 136.742 备注 7
二、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
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的步骤与 附合水准路线相同。
三、支水准路线的计算
[例] A为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其高程HA为45.276m, 1点为待定高程的水准点,h往 和h返 为往返测量的观测高 差。往、返测的测站数共16站,计算1点的高程。
h往=+2.532m
BMA
1
h返=-2.520m
(1).闭合水准路线 理论上:∑h理=0
存 在 误 差
1
2
BM
3 4
∑h测≠0
高差闭合差fh :fh=∑h测-∑h理
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fh=∑h测
(2).附合水准路线
理论上:∑h理= H终- H始 = H2- H1
∑h测≠ ∑h理
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fh=∑h测-∑h理=∑h测- (H终- H始)
点高程相等,以此作为计算检核。
将推算出各待定点的高程填入计算表内
点号 1 BM.A 1 测站数 2 14 9 18 12 53
实测高差 /m
3 +3.742 -2.184 +4.776 -5.773 +0.561

怎样计算水准高程

怎样计算水准高程

怎样计算水准高程?
(一)有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量计算公式fn=∑h-(H终-H始)fn—高差闭合差∑h—各测站测得的高差总和H终—终点水准点高程H始—始点水准点高程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fn=∑h支线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fn=|∑h终|-|∑h始|∑h终|和∑h
始分别为往返测高差的绝对值。

(二)容许闭合差计算,并比较fn容=±8 mm n—测得数进行比较,若fn<fn容,说明观测成果符合要求,可以进行高差闭合差调整。

(三)高程计算每一个测得的闭合差调整值=-fn/n=-16/16=-1( mm)在计算每一测站的闭合量调整值时,必须改变原高差闭合差的符号。

水准路线计算成果

水准路线计算成果

水准路线计算成果水准路线计算成果指的是利用水准仪等仪器进行测量,计算得出的一条地面上等高线的路线。

这种计算成果在土木工程、地理学以及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介绍水准路线计算的步骤、应用以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价值。

水准路线计算的步骤通常包括四个主要阶段:前期准备、实地观测、数据处理和成果展示。

首先,在前期准备阶段,需要对测量区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规划,确定水准路线的起点、终点以及测量点的位置。

其次,通过实地观测,使用水准仪在测量点上进行测量,并记录下各点的高程数据。

然后,将所得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采用数学方法进行差值、平差和检查,以获得更加准确的高程数值。

最后,将处理好的数据进行绘图和展示,得到一条精确的水准路线。

水准路线计算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在土木工程中,水准路线计算可以用于道路、铁路、隧道等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

通过测量地面的高程,可以为工程设计者提供一个准确的地形模型,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规划和布局,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其次,在地理学领域,水准路线计算可以用于绘制地图和制作地形图。

通过测量不同地区的高程,可以得到该地区的地形特征,为地理学家和地图制作者提供精确的数据。

此外,在城市规划中,水准路线计算可以用于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如排水系统、交通网络等。

通过测量城市不同区域的高程,可以确定合适的布局,并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水准路线计算成果在实际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它为工程设计者提供了可靠的高程数据,使其能够更好地规划和布局工程项目。

其次,它为施工人员提供了准确的地形模型,使其能够更好地控制施工进度和质量。

此外,水准路线计算成果还可以用于工程验收和监测,帮助工程师和监理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评估和监控,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总之,水准路线计算成果在土木工程、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测量和计算地面上的高程,可以为工程设计、地理研究和城市规划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变仪高法

变仪高法

1、高差闭合差计算:〡fh〡<〡fh容〡,fh=∑h,①图根:平地:fh容=±40√L 辅助计算 (mm);山地:fh容=±12√n(mm)。②四等水准:平地:fh容=±20√L(mm);山地: fh容=±6√n(mm)。2、高差闭合差调整:①ν i=-fh/∑L*Li或ν i=-fh/∑n*ni,3、 “单进双舍”
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
测 段 点 号Biblioteka 路 线 长 度(km) 测 站 数 实 测 高 差(m) 改 正 数 改正后高差 (mm) (m) 高 程 (m) 备 注
辅助计算
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
测 段 点 号 路 线 长 度 测 站 数 (km) 实 测 高 差(m) 改 正 数 改正后高 (mm) 差(m) 高 程 (m) 备 注
附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
测 段 点 号 路 线 长 度(km) 测 站 数 实 测 高 差(m) 改 正 数 改正后高差 (mm) (m) 高 程 (m) 备 注
1、高差闭合差计算:〡fh〡<〡fh容〡,fh=∑h-(H终-H起),①图根:平地:fh容=±40 辅助计算 √L(mm);山地:fh容=±12√n(mm)。②四等水准:平地:fh容=±20√L(mm);山 地:fh容=±6√n(mm)。2、高差闭合差调整:①ν i=-fh/∑L*Li或ν i=-fh/∑n*ni, 3、“单进双舍”

水准测量闭合差计算公式

水准测量闭合差计算公式

水准测量闭合差计算公式
水准测量中闭合差是指在测量回路内,由于各个测量之间的误差
累积所产生的差异。

闭合差的计算公式是通过计算测量回路开始点和
结束点之间的高程差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闭合差的计算公式如下:闭合差= ∑(正回程观测值) - ∑(反回程观测值)
其中,正回程观测值是从测量回路起点到终点的观测值之和,反
回程观测值是从终点到起点的观测值之和。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水准测量中,闭合差的计算也需要考虑
误差的传递等因素。

一般来说,闭合差的计算公式还会涉及到一些校
正和调整,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另外,闭合差的计算还可以用来评估水准测量的精度。

一般情况下,闭合差的大小与测量的精度成正比,闭合差越小,测量的精度就
越高。

除了闭合差的计算公式,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水准测量公式,比如高差的计算公式和水准线方程等。

这些公式在水准测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工程师和测量员准确测量和分析地面高程数据。

水准测量—水准路线成果整理(园林工程测量)

水准测量—水准路线成果整理(园林工程测量)

5.计算各段改正后的高程
改正后高程=起点高程+改正数高差 H1=HA+h1改=108.312+3.247=111.559m H2=H1+h2改=111.559-0.680=110.879m H3=H2+h3改=110.879-2.881=107.998m H4=H3+h4改=107.998-0.148=107.850m HA=H4+h5改=107.850+0.462=108.312m(检核)
闭合水准路线计算讲解
【例题】 如图所示,已知水准点BMA的高程为108.312m, 根据下图的闭合水准路线观测结果,评定其精度是否符合要 求,如果符合要求,计算出1,2,3,4点的高程。
1
BMA
108.312m
1.3km
4
2 3
解题步骤如下:
1.计算高差闭合差: fh=∑h测- ∑h理= ∑h测=-0.022m=-22mm
支水准路线
高差闭合差: fh=∑h往+∑h返 :
2.计算高差闭合差容许误差
等外水准测量高差容许值计算公式如下:
• 平地:fh容=40√L • 山地:fh容=12√n
公式中,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千米计;n为测站数。 注意:每公里测站数多于15站时,用相应的山地模式。
3.判断闭合差是否超限:高差闭合差的允许值为fh容,各 等级水准测量,规范中有相应的要求。 当fh<fh容时,成果合格。 否则成果不合格,需要重测。
• 4.闭合差的调整 • 与测站数(或距离)成正比例反符号进行分配:

公式:vi=- fh /ΣL*Li=- fh / Σn*ni
• 5.改正后高差的计算

公式:hi改=hi+vi

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成果计算表

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成果计算表

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成果计算表
1. 测量点编号,记录测量点的编号,以便对应不同的测量点。

2. 测站,测量所在的测站名称或编号。

3. 观测日期,进行水准观测的日期。

4. 观测时间,记录每次观测的具体时间。

5. 基准点高程,基准点的已知高程。

6. 测点高程,测量点的高程测量值。

7. 线路长度,测量线路的长度。

8. 观测方法,使用的水准观测方法,例如闭合回路、三角测量等。

9. 仪器,使用的水准仪器的型号和规格。

10. 观测人员,参与水准观测的人员姓名或编号。

在计算表中,通常会包括以下计算内容:
1. 观测数据处理,包括观测数据的校核、平差和处理过程。

2. 高程改正数,根据观测数据计算得出的高程改正数。

3. 最终高程,根据高程改正数修正后得出的最终高程值。

4. 精度评定,对测量结果的精度进行评定,包括精度等级和误
差限等信息。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成果计算表可能包括的内容。

针对具体的测量项目和要求,表格的具体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1.1 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的成果计算
水准点BMA高程为 27.015 m,1、2、3、4点 为待定高程点。现用图根水 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各段 观测数据及起点高程均注于 图上,图中箭头表示测量前 进方向,现以该闭合水准路 线为例将成果计算的方法、 步骤介绍如下,并将计算结 果列入表2-4
闭合水准路线计算图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1.将观测数据和已知数据填入计算表 2.计算高差闭合差 3.计算高差闭合差容许值 4.调整高差闭合差 5.计算改正后高差 6.推算各待定点高程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闭合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1.2 附合水准路线测量的成果计算
附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水准仪的主要轴线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计算高 差闭合差
3.计算改 正后高差
2.计算高 差闭合差 容许值
4.计算待 测点高程
附合水准路线计算图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1 将观测数据和已知数据填入计算表 2 计算高差闭合差
计算高差闭合差容许值
3 4 调整高差闭合差 35 计算改正后高差 36 推算各待定点高程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1.3 支水准路线测量的成果计算
如图所示为等外支水准路 A 的高程
为45.396 m,往、返测站各 为8站,全程共16站,其往测 高差h往=+1.332 m,返测高 差h返=-1.350 m,图中箭头 表示水准测量往测方向。

(完整word版)水准、导线内业计算步骤

(完整word版)水准、导线内业计算步骤

1.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f h= Σh测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水准测量外业观测数据存在高差闭合差,高差闭合差需满足一定的限差,四等水准限差:fh允=±20√L L:水准路线全长,以KM为单位,不足1KM按1KM计算。

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2.分配高差闭合差、检核测段高差改正数vi为:V i= - f hΣLL iΣ V i=-f h(检核)式中:ΣL——水准路线各测段的总长度,单位为km;L i——某一测段的长度,单位为km。

3.计算各测站改正后高差、检核h 改=h测+V iΣh改=0(检核)4.推算各待定点高程、检核H i=H i−1+h改H已知值=H推算值(检核)1.计算角度闭合差fβ:fβ= Σβ测- (n-2)×180°n:导线测量总测站数导线测量的成果检测:导线测量外业观测数据存在角度闭合差,角度闭合差需满足一定的限差,三级导线限差:fβ允=±24√n n:导线测量总测站数若角度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2.分配角度闭合差、检核测站角度改正数vi为(平均分配,大角多分、小角少分):V i= - fβnV =-fβ(检核)式中:n——测站数;3.计算各边方位角、检核α前= α后+β左±180°或α前= α后- β右±180°α已知方位角=α推算方位角(检核)4.计算坐标增量ΔX= D cosα f x= ΣΔXΔY= D sinαf y= ΣΔY或REC(距离,方位角) f= √ f x2+ f y2K =fΣD5.分配坐标增量、检核坐标增量改正数vi为:V x= - f xΣD L DΣ Vx改=-f x(检核)V y= - f yΣD L DΣ Vy改=-f y(检核)式中:ΣD——导线边长总长度,单位为m;L D——某一边长的长度,单位为m。

建筑施工测量课件子单元2-5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建筑施工测量课件子单元2-5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子单元5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46.978
47.733
测段编号 点号
1
A
1
2
2
3
4
3
总和
B
附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
距离(km)实测高差 改正数 改正后高差改高正程后高差计备算注说明
1.0 1.579 -0.016 1.563 1.2 -2.768 -0.020 -2.788
1.579-0.016 -2.768-0.020
三、 支水准路 线成果计算
单元2 水准测量
一、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
一条闭合水准路线, 由四段组成,各段的观测 高差和测站数如图所示, 箭头表示水准测量进行的 方向,BMA为已知水准 点,1、2、3点为待定高 程点。
水准路线成果计算一 86.365m 般在表格中进行,先将已 知数据和观测数据填入表 内相应栏目内,然后按以 下步骤进行计算。
单元2 水准测量
子单元5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4)高程计算 从水准点出发,将已知高程依次加上各段改正后高差,得到下 一点的高程,即:下一点高程 = 上一点高程 + 改正后高差
46.978
附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
47.733
测段编号 点号
1
A
1
2
2
3
4
3
总和
B
距离(km)实测高差 改正数 改正后高差 高程
各段改正后高差,就是把原实测高差加 上其改正数,即:
改正后高差 = 原实测高差 + vi
86.365m
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
测段编号 点号
1 BMA
2
1
3
2
4
3
总和 BMA

环境工程-测量学考试重点整理

环境工程-测量学考试重点整理
中央子午线 赤道 子午线 平行圈
x
O
y
4、投影带的划分
我国规定按经差6º 和3º 进行投影分带。 6º 带自首子午线开始, 按6º 的经差自西向东分成 60个带。
3º 带自1.5 º 开始,按 3º 的经差自西向东分成 120个带。
高斯投影带划分
6º 带与3º 带中央子午线之间的关系如图:
3º 带的中央子午线与6º 带中央子午线及分带 子午线重合,减少了换带计算。 工程测量采用3 º带,特殊工程可采用1.5 º 带或任意带。
视差:当目镜、物镜对光不够精细时,目标的影像
不在十字丝平面上,以致两者不能同时被看清。
消除方法:仔细进行目镜、物镜调焦。
4、精确整平 目的:使水准管气泡居中,视准轴精确水平。 方法:调节微倾螺旋,使泡影像符合。 法则:左侧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右手大拇指移动 的方向一致。
5、读数 用十字丝横丝在水准 尺上按从小到大的方向读 数,读取米、分米、厘米、 毫米(估读数)四位数字。 如图的读数 0.860m
=+ 636780.360m (带号)
500km
yp
2
= 500000+
yp
2
=+ 227559.720m (带号)
例:
有一国家控制点的坐标: x=3102467.280m ,y=19367622.380m, (1)该点位于6˚ 带的第几带?
(第19带)
(2)该带中央子午线经度是多少? (L。=6º ×19-3º=111˚) (3)该点在中央子午线的哪一侧?
(先去掉带号,原来横坐标y=367622.380—500000=-132377.620m,在西侧)
(4)该点距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距离为多少?

水准测量原理内业计算

水准测量原理内业计算

三、瞄准水准尺 (1)目镜调焦 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 字丝成像清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初步瞄准 通过望远镜筒上方的照门 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旋紧制动螺旋。
转动照准部使准星、照门、目标(尺)共一线,然 后制动望远镜。
水准尺
(3)物镜调焦 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 的成像清晰。
(4)精确瞄准 转动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的竖丝瞄准水准尺 边缘或中央。
1 h1 BMA h5 4 h4 h2 2 h3 3
§2.4.2 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
(3)、支水准路线 从已知高程水准点出发,沿待定高程水准 点进行水准测量,既不闭合又不附合的水 准路线,称为支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要 进行往返测量.
2
3
BMA
1
§2.4.3 水准测量的方法
一、一个测站的水准测量工作
后NO.5 前NO.6 后- 前
38.1 1.3
2.225
2
2.302
1.715 58.7 0.9
后NO.5
前NO.6 后- 前
1.93
2.01 -0.1
6.62
6.8 -0.2
0
-1 1 -0.07
1.642 58.3 -0.4
2、变动仪器高法 在同一测站上变动仪器高(10cm 左右),两次测出高差;等外水准测
1、安置仪器于AB之间, 立尺于A、B点上; 2、粗略整平; 3、瞄准A尺,精平、读数a, 记录1.568m; 4、瞄准B尺,精平、读数b, 记录1.471m;
A a
b
B
§2.4.3 水准测量的方法
一、一个测站的水准测量工作 5、计算:
hAB = a – b
= 1.568-1.471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准测量内业计算⽔准测量内业计算⼀、⽔准测量内业的⽅法:⽔准测量的内业即计算路线的⾼差闭合差,如其符合要求则予以调整,最终推算出待定点的⾼程。

1.⾼差闭合差的计算与检核终端⽔准点的已知⾼程,和经⽔准路线观测、推算的⾼程之差值称为⾼差闭合差。

附合⽔准路线⾼差闭合差h f 为:h f =∑测h - (始终H H -) (2-8)闭合⽔准路线⾼差闭合差为: h f =∑测h(2-9)为了检查⾼差闭合差是否符合要求,还应计算⾼差闭合差的容许值(即其限差)。

⼀般⽔准测量该容许值规定为平地容h f =L 40±mm⼭地容h f =n 12±mm (2-11)式中,L ―⽔准路线全长,以km 为单位;n ―路线测站总数。

2.⾼差闭合差的调整若⾼差闭合差⼩于容许值,说明观测成果符合要求,但应进⾏调整。

⽅法是将⾼差闭合差反符号,按与测段的长度(平地)或测站数(⼭地)成正⽐,即依下式计算各测段的⾼差改正数,加⼊到测段的⾼差观测值中:⊿i h = -i hL L f ?∑(平地) ⊿i h = -i hn nf ?∑ (⼭地) 式中, L ∑―路线总长;i L ―第i 测段长度 (km) (i =1、2、3...); n ∑―测站总数;i n ―第i 测段测站数。

3.计算待定点的⾼程将⾼差观测值加上改正数即得各测段改正后⾼差:h i 改=hi+⊿h i i =1,2,3,……据此,即可依次推算各待定点的⾼程。

如上所述,闭合⽔准路线的计算⽅法除⾼差闭合差的计算有所区别⽽外,其余与附合路线的计算完全相同。

⼆、举例1.附合⽔准路线算例下图1所⽰附合⽔准路线为例,已知⽔准点A 、B 和待定点1、2、3将整个路线分为四个测段。

图1 附合⽔准路线测量成果⽰意图1)将点名、各测段测站数、各测段的观测⾼差i h 、已知⾼程数填⼊表2-2内相应栏⽬2、3、4、7(如系平地测量,则将测站数栏改为公⾥数栏,填⼊各测段公⾥数;表内加粗字为已知数据)。

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成果计算表

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成果计算表

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成果计算表一、测量目的和背景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是指对于某一特定的道路或线路进行水准测量,以确定该路线上各个测点的高程,从而为工程建设和规划提供高程控制和参考。

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成果计算表是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计算的表格,用于记录和呈现测量成果。

二、测量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进行附合水准路线测量之前,需要首先确定测量路线和测点,并配置好水准仪等测量设备。

然后,在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按照预定的路线进行测点的设置和测量,记录下每个测点的读数和观测时间。

测量完成后,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清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测量成果的计算和处理1. 目标点高程的计算根据测量数据和测点的设置,可以通过水准网平差原理计算出目标点的高程。

具体计算过程包括:将测量数据转化为高差观测值,建立高差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平差计算,得出目标点的高程值。

2. 控制点的校正在附合水准测量中,通常会设置一些已知高程的控制点,用于校正和提高测量精度。

通过与控制点的对比,可以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正,进一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线路高程图的绘制根据测量成果和控制点的校正结果,可以绘制出附合水准路线的高程图。

高程图以测点为节点,将各个测点的高程值用直线段相连,形成一条连续的高程曲线,直观地显示出路线的高程变化。

四、测量成果的分析和应用1. 高程差的分析通过对测量成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不同测点之间的高程差。

高程差的大小和变化趋势可以反映出路线的起伏和坡度情况,为道路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2. 高程控制点的应用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成果中的控制点可以作为其他测量工作的基准点和参考点,用于提供高程控制和校正。

例如,在道路建设中,可以利用控制点的高程信息进行挖填方量的计算和路基的设计。

3. 数据的存档和管理测量成果计算表中所记录的测量数据和结果应当进行存档和管理,以备后续的查阅和使用。

对于长期运营的道路或线路,还需要定期对测量数据进行更新和校正,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