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必考的“十大”专题汇总
历史高考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历史高考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b3c1f4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e.png)
历史高考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历史是一门需要记忆与理解相结合的科目,复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整理清楚,掌握常考的知识点,以此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本文将对历史高考常考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历史知识。
一、古代史常考知识点1. 夏商周时期: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周朝是我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
需要熟记夏、商、周的建立、灭亡、社会制度、文化成就等。
2. 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国家纷乱、百家争鸣的时期,需要了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兴衰并掌握战国七雄的决战和并未历程。
3. 秦汉时期:秦朝统一了中国,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需要了解秦朝的统一战争、实行的改革,以及汉朝的兴衰。
4.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民族迁徙大规模的时期,需要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建立、历史事件以及文化成就。
二、近代史常考知识点1.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的爱国运动,需要了解运动的起因、过程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封建专制政治的覆灭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3.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需要了解战争的起因、进程以及中国人民的抗战斗争。
4.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场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而进行的一场革命战争,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三、现代史常考知识点1. 社会主义建设:这一部分需要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2.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运动,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造成了深远影响,需要了解大革命的起因、过程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需要了解改革开放的起因、进程以及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
2020年高三历史重点知识
![2020年高三历史重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9105c6b52ea551810a68776.png)
2020年高三历史重点知识把握每一个重点知识,你会在考试中赢得胜利。
下面是 ___为大家的2020年重点知识,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一、百团大战——目的: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抗战形势的好转。
时间与地点:1940年下半年,华北。
___及参战部队: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对日作战。
意义:它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二、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作战方针: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的运动战。
三、抗日根据地的建设——(1) 目的:为巩固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
(2) 上:实行三三制原则。
1941年,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
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经济上:土地政策(内容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意义是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大生产运动(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开荒,使根据地渡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4)思想上:1942年中共开展整风运动。
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
意义是通过整风,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 ___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5)上:开展反扫荡斗争。
四、中共七大的召开——(1)背景:世界反 ___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2)时间地点:1945年春延安。
(3)主要内容: ___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提出了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___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 ___国家。
;确立 ___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以 ___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4)意义:这次大会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 ___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高考历史高频知识点2020
![高考历史高频知识点2020](https://img.taocdn.com/s3/m/0a5ba5636bec0975f565e20a.png)
高考历史高频知识点2020有质量的知识才是名校的真实力,每一所这样的大学,至少都有十种左右高质知识储备在教授门手中,储备在这些学校与世界的多重联系中,正是这高质量知识的储备。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历史高频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历史高频知识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
(3)宗法制的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高考历史高频知识2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1)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
(2)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老子哲学思想的精华是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韩非子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4)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环境下形成的儒家思想由于不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一直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5)西汉时期:两汉董仲舒糅合百家思想,对儒学进行了改造,适应了中央集权制的需要,从而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
高考历史高频知识3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学艺术(1)科技: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2)古代书画:古代中国书画一体,其艺术独具东方神韵,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一席.并对周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3)古代文学:中国古代的文学也辉煌灿烂。
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2020最新精选【5篇】
![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2020最新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b6dcb8172ded630b1cb6c0.png)
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2020最新精选【5篇】高考,意味着什么?那是一座窄窄的桥,千军万马将要从这里挤过,要发挥的优势和能力,来保证自己不被淘汰。
历史高考知识点有哪些?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1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BC230-221韩赵魏楚燕齐(1)皇帝制度君权的至高无上(2)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的职权范围要注意区别,也是选择题中经常命题的重点。
三公的职责: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3)郡县制郡县的设置的影响。
郡县制的建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
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初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封国制的存在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2)唐朝三省六部制把握好三省六部的职权范围、工作流程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批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3)元朝的行省制度认识到行省制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我们现在省制的开端(4)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不断加强对对方的控制和管理,国家的权利不断集中在君主手中。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至此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被废除了,君主专制发展的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雍正时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从却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2一、汉初的黄老之学1、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2、主要内容: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4、作用:成为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
2020高考历史复习的重点
![2020高考历史复习的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bd36c129b89680202d8253a.png)
2020高考历史复习的重点一德国和日本的崛起A、德国的崛起1、第一次崛起:(1)、1871年,结束了分裂割据状态,打败了欧洲两大传统强国法国和奥地利,完成了国家统一,成为欧洲的新兴强国。
(2)、19世纪末,德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
(3)、一战前,组建了以它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并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原因:(1)、国家实现了统一,有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在统一的过程中,得到了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以及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为经济的起飞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资源。
(3)、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重视科技和教育等。
2、第二次崛起:(1)、20世纪20年代,经济复苏,并重新成为政治、经济大国。
(2)、30年代,为解决经济危机,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疯狂扩张,最后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势力达到了鼎盛。
原因:(1)、利用美国等国的经济援助,20年代经济复苏。
(2)、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内镇压,对外疯狂扩张,势力急剧膨胀。
3、第三次崛起:(1)、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成为西欧最强大的经济大国。
(2)、1990年,两德实现统一,德国再度成为欧洲大国。
原因:(1)、战后实行民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为经济的发展奠定政治基础。
(2)、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经济非军事化)。
(3)、重视教育和科技,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5)两德统一,综合实力逐步提高。
B、日本的崛起1、第一次崛起:(1)、明治维新后,成为亚洲新兴强国,打败中国。
(2)、一战中力量逐步增强,独霸中国。
(3)、30年代,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疯狂扩张,最后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势力达到了鼎盛。
原因:(1)、明治维新使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善于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3)、重视教育和科技,充分利用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一战中大获其利。
(5)、在国家的扶植下,日本垄断组织建立并迅速发展。
2020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0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0d5a208a58da0116d1749c9.png)
2020 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意味着什么?那是一座窄窄的桥,千军万马将要从这里挤过,要发挥的优势和能力,来保证自己不被淘汰。
历史高考知识点有哪些?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1一、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1. 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 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3. 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① 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渐普及;② 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③ 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 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4. 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① 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② 封建王朝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 ③ 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5. 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二、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1.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垄作法、《氾胜之书》、耧车、犁壁、耦犁、代田法、区田法、耕作制度以连年种植为主,开始出现两年三熟制。
2. 魏晋南北朝:《齐民要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轮作和绿肥种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江南和成都平原农业的发展。
3. 隋唐时期:水稻种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等技术;曲辕犁,中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4. 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耧锄;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农作物品种交流非常广泛;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东北、西北地区得到发展。
5. 明清时期:多熟种植;培育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高产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政全书》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2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020高考历史必背考点
![2020高考历史必背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920434d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4.png)
2020高考历史必背考点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好历史这门课程,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个高考历史的知识点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知识点关注度和熟练度(一)中国古代史——国家统一的潮流(政治制度的改革、主流思想的统一及文明的传承、经济制度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力与生产技术的进步、中外交流及民族关系疆域政策的发展、重大人物及措施)1、制度的改革:(1)明清的制度改革:税制改革、外贸政策的调整、外交政策的特点、台湾的管理和对台政策的变化(已考:荷兰占台背景及台湾的收复、八旗制度、乡规制度、矿禁制度、海洋、养廉银制、警察制度、移民制度、闭关锁国)。
周年:《尼布楚条约》——奠定中国版图的基础。
(2)民族政策——加强边疆管理的制度:唐太宗开明“爱之如一”的政策、张居正“羁縻”政策、明清“改土归流”及清初统治者的宗教政策。
(已考:八旗制度,蒙古“三娘子”)特点:和平、交流合作、融合、教化引导(归化)、移民开发、制度管理、中央集权与尊重相结合、政治管理与经济文化发展(增加道德教化)相结合(3)行政、监察及法律制度和选官制度及经济社会管理制度:刺史制度、地方巡视制度、清朝的总督制度、明的三司制度。
—— (已考:基层管理“乡规民约”制度;汉唐行政区划、魏晋周隋法律、宋监察弹劾、唐谱牒及藩镇、汉纪年、清八旗及城市管理制度改革、唐两税法及前期赋税制度、南朝山泽管理制度)制度改革的目的及作用: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经济的发展、边疆安定与开发、民族融合、制度加强(包括对其他制度产生的延伸性的影响)、生产\生活的进步、区域开发效率提高、中外交流、文化繁荣\抵抗外来的经济侵略、维护主权和领土。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df052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67.png)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以下是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的完整汇总:1. 古代中国的文明起源和主要特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国的两大文明起源地,黄河文明以中原王朝为代表,长江文明以楚汉为代表。
古代中国文明的主要特点是农业经济、封建社会、五行学说和礼制文化。
2. 历史上的朝代及其主要特点: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发展了文治政府和科举制度;隋朝统一了南北,开通了大运河;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实行科举制度和开放政策;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王朝,发展了宋代经济和科技;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族王朝;明朝实行严格的科举制度,开展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康乾盛世是其鼎盛时期。
3.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成就: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包括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
中国古代的文化成就有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诗词和戏曲等。
4. 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演变为田赋制和均田制。
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贸易。
5. 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京长江大桥事件、九一八事变、五一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等。
6. 近代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封建皇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七七事变和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重大军事行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7.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和封建制度的废除;土地改革和农村合作社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和四人帮的兴起。
8. 当代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在1978年开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高考历史必考题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必考题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6272d5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7.png)
高考历史必考题知识点归纳高考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掌握一些必考题知识点,有助于提高成绩。
下面将对高考历史必考题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为考生们提供一些参考。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1. 三皇五帝时期:了解伏羲、神农、黄帝等三皇五帝的传说,以及华夏族的起源和发展。
2. 夏、商、西周和东周时期:了解夏、商、西周和东周时期的王位交替、贵族特权和奴隶制度等。
3. 春秋战国时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争霸、国家兼并以及儒、道、法三家的兴起和发展。
4. 秦朝:了解秦朝的统一和中央制度的建立,以及秦始皇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改革。
5. 西汉:了解西汉的统治和儒家复兴,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对外文化交流。
6. 东汉:了解东汉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发展,以及黄巾起义和三国时期的战乱。
7. 魏晋南北朝: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统治、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以及外族民族的入侵和中原社会的动荡。
8. 隋朝和唐朝:了解隋朝和唐朝的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和文化繁盛,以及唐朝的外交关系和对外贸易。
9. 五代十国和北宋:了解五代十国和北宋时期的政治斗争、社会变革和文化繁荣,以及北宋的科技进步和农业发展。
10. 南宋和元朝:了解南宋和元朝的政治统治、社会状况和文化变迁,以及元朝的对外征战和对内统治。
11. 明朝:了解明朝的政治治理、社会制度和文化繁荣,以及明朝的对外战争和海上贸易。
12. 清朝:了解清朝的政治统治、社会制度和文化变迁,以及对外侵略和近代化改革。
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1. 鸦片战争:了解鸦片战争的原因、结果和影响,以及对中国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2. 太平天国运动:了解太平天国的兴起、对清朝的影响,以及战争的结果和农民起义对近代历史的影响。
3. 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了解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以及对现代化进程的推动。
4. 辛亥革命: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政治变革。
5. 抗日战争: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全面抗战和抗战胜利,以及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特殊贡献。
2020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0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2681af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b.png)
2020⾼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对于历史的学习,背诵重要的知识点是⾮常重要的。
下⾯就让⾼三⽹给⼤家分享⼀些2020⾼考历史必背的知识点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1⾼考必背⼗⼤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1)分封制⼜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诸侯⼀卿⼤夫⼀⼠”。
(3)宗法制的特点有嫡长⼦继承制、⼤宗与⼩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体现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缘关系⽅⾯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1)孟⼦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孟⼦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
(2)⽼⼦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切要顺应⾃然,提倡清静⽆为、知⾜寡欲;提出“⽆为⽽治”的政治主张。
⽼⼦哲学思想的精华是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韩⾮⼦主张改⾰和实⾏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4)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动荡⼤变⾰的环境下形成的儒家思想由于不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直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5)西汉时期:两汉董仲舒糅合百家思想,对儒学进⾏了改造,适应了中央集权制的需要,从⽽确⽴了儒学在传统⽂化中的正统地位。
中国古代科技和⽂学艺术(1)科技:以四⼤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世界⽂明的发展进程.都产⽣过巨⼤影响。
(2)古代书画:古代中国书画⼀体,其艺术独具东⽅神韵,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席.并对周边国家产⽣重⼤影响。
(3)古代⽂学:中国古代的⽂学也辉煌灿烂。
从春秋的《诗经》、战国的楚辞,直⾄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说,不断得到发展.并呈现平民化的趋势。
2020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建议收藏)
![2020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fee3822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d.png)
2020年⾼考历史知识点汇总(建议收藏)历史对于很多⽂科⽣来说是⼀个难点,历史的复习贵在记忆和理解,只有把知识点记牢,才可能拿到⾼分。
下⾯⼩编为⼤家整理了⼀些⾼考常考的历史知识点,供⼤家参考。
2020⾼考历史知识梳理2020年⾼考历史知识点整理第⼀部分中国史(12个⼀级考点)⼀、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1:商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2)宗法制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德形成(1)皇帝制度。
(2)三公九卿制。
(3)郡县制。
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代:内外朝制度;推恩令、刺史制度;察举制。
(2)隋唐:三省六部制;节度使制度;科举制。
(3)宋代:⼆府三司制;转运使、通判。
(4)元朝:中书省制;⾏省制度,宣政院,⼟司制度。
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2)清朝设⽴军机处。
(⼆)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1:农业的主要耕作⽅式和⼟地制度(1)商周:集体耕作(⼑耕⽕种;千耦其耘)。
(2)春秋战国以来:个体农耕(⼩农经济;铁器⽜耕;直辕犁到曲辕犁;翻车和筒车)。
(3)⼟地制度:⼟地国有制(井⽥制;均⽥制);⼟地私有制(君主、地主和⾃耕农⼟地私有制)。
考点2:⼿⼯业的发展(1)西周:⼯商⾷官制度(2)春秋战国以来:官营、私营和家庭⼿⼯业;冶铁,制瓷,纺织。
考点3:商业的发展(1)春秋战国:出现⼤商⼈;私商成为主体;形成商业都会。
(2)秦汉汉朝:重农抑商;统⼀货币;盐铁官营制度,统⼀铸币。
(3)隋唐:坊市制;官商分利政策。
(4)宋元:交⼦;商业税收成为重要税源。
(5)明清:商业发展呈现出新特点。
考点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资本主义萌芽(2)重农抑商政策(3)海禁政策(三)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1: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1)儒家:孔⼦;孟⼦;荀⼦。
(2)道家:⽼⼦;庄⼦。
(3)墨家:墨⼦(4)法家:韩⾮⼦考点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董仲舒新儒学(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考点3: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2)陆王⼼学考点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1)明末“异端”思想家李贽(2)明末清初三⼤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2020年高考历史热点专题汇总(精品)
![2020年高考历史热点专题汇总(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2d897e79482fb4daa48d4b2b.png)
范文2020年高考历史热点专题汇总(精品)1/ 82020 年高考历史热点专题汇总一、英国脱欧【知识衔接】欧洲一体化进程 1.条件和背景:①欧洲各国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②近代冲突和战争所带来的灾难,特别是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
③美苏争霸,威胁到欧洲各国的安全与发展。
④二战后各国经济高速发展,促进经济上的联合。
2.过程①1952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建立——西欧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②1957 年,西欧六国签署《罗马条约》——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
③1958 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
④1967 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⑤1992 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扩大一体化的范围,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加强司法和内政事务的合作。
⑥1993 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欧洲一体化的内容由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各国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
⑦2002 年 1 月 1 日欧元正式启用。
这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的稳定发展。
⑧到 2004 年 5 月,欧盟成员共有 25 个国家。
3.欧盟的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联盟组织。
4.欧共体(欧盟)的运行机制: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的管理和协调机制。
5.关税同盟的建成:1968 年建立,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各种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共同的关税税率。
到 1980 年,欧共体成为超过美、日的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
6.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其原则是共同体内农产品自由流通和统一农产品价格,共同体优先,建立共同的农业基金。
这一政策的实施为欧共体实施更多共同政策13/ 8提供了宝贵经验。
7.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欧共体内人员、商品、资本、劳务自由流通,1993 年正式开始运作。
8.评价: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利益。
欧洲一体化也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2020高考历史必背考点
![2020高考历史必背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5a6ca6c3a8956bec0875e312.png)
2020高考历史必背考点一、知识点关注度和熟练度(一)中国古代史——国家统一的潮流(政治制度的改革、主流思想的统一及文明的传承、经济制度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力与生产技术的进步、中外交流及民族关系疆域政策的发展、重大人物及措施)1、制度的改革:(1)明清的制度改革:税制改革、外贸政策的调整、外交政策的特点、台湾的管理和对台政策的变化(已考:荷兰占台背景及台湾的收复、八旗制度、乡规制度、矿禁制度、海洋、养廉银制、警察制度、移民制度、闭关锁国)。
周年:《尼布楚条约》——奠定中国版图的基础。
(2)民族政策——加强边疆管理的制度:唐太宗开明“爱之如一”的政策、张居正“羁縻”政策、明清“改土归流”及清初统治者的宗教政策。
(已考:八旗制度,蒙古“三娘子”)特点:和平、交流合作、融合、教化引导(归化)、移民开发、制度管理、中央集权与尊重相结合、政治管理与经济文化发展(增加道德教化)相结合(3)行政、监察及法律制度和选官制度及经济社会管理制度:刺史制度、地方巡视制度、清朝的总督制度、明的三司制度。
—— (已考:基层管理“乡规民约”制度;汉唐行政区划、魏晋周隋法律、宋监察弹劾、唐谱牒及藩镇、汉纪年、清八旗及城市管理制度改革、唐两税法及前期赋税制度、南朝山泽管理制度)制度改革的目的及作用: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经济的发展、边疆安定与开发、民族融合、制度加强(包括对其他制度产生的延伸性的影响)、生产\生活的进步、区域开发效率提高、中外交流、文化繁荣\抵抗外来的经济侵略、维护主权和领土。
——常用的答案(目的只要在作用前面加个“为了”或“为”)局限:没有真正和彻底实现、作用有限(阶级、个人、时代与历史的局限性),或存在一定的问题。
2、文明的传承和中外文化交流——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观念(1)中华文明圈:汉——唐时期(形成) (已考:鉴真东渡与玄藏西游)。
历史高考必考知识点汇总
![历史高考必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1f271c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3.png)
历史高考必考知识点汇总历史,作为一门文科学科,是我们必须学习的科目之一。
不仅仅是因为它是高考必备科目,更是因为历史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发展变化、继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历史高考,下面将汇总一些历史高考必考的知识点。
1.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汇总在中国古代史中,必考的知识点有很多。
首先,我们要掌握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名称、时间以及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
比如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等等。
同时,我们还要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科技发展以及思想文化的演变。
这些都是历史高考不可或缺的知识点。
2.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汇总在中国近代史中,我们要重点了解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变革。
这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同时,我们还要了解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比如江南四大才子、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
这些都是历史高考必考的内容。
3. 世界现代史知识点汇总在世界现代史中,我们要重点了解欧洲的工业革命对于世界的影响,以及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发展。
同时,我们还要了解世界的两次世界大战,包括大战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以及东西方阵营的分裂。
这些都是历史高考必考的内容。
4. 历史方法与研究思路在备考历史高考的过程中,除了记忆历史事件和人物,我们还需要了解历史学的基本方法和研究思路。
这包括史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的探究以及历史观点的评判。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方法解读和分析当今世界的问题,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历史意识。
历史高考必考的知识点汇总如上所述。
我们不仅要记住这些知识点,更要学会将其融会贯通,形成逻辑清晰、条理严密的历史知识体系。
同时,历史高考也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和论述能力。
因此,在备考历史高考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多做历年真题,提高我们的应变能力和临场发挥。
考前辅导:2020年高考历史重点时段及其必备知识回顾清单
![考前辅导:2020年高考历史重点时段及其必备知识回顾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e24257c714791711cd791727.png)
2020 年高考历史重点时段及其必备知识回顾清单、中国史部分、世界史部分(1917~1945 年,电气时代后期)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法西斯势力抬头,并挑起世界大战,英、法、美、苏、中等国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②经济:▲ 资本主义: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宣告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破产;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逐渐摆脱危机,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1936 年凯恩斯主义形成;资本主义各国以邻为壑,对外转嫁危机,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和贸易保护政策,经济全球化陷入困境。
▲ 社会主义: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并成功过渡到社会主义阶段;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先后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等措施,最终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文化:20 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为现代科技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战争、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发展和经济危机等给人们带来普遍的精神危机,现代主义文艺兴起。
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起点二战后的现代世界(1945 年后至今,信息时代)总特征: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现代世界朝着体系化、民主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①政治: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世界主题由革命与战争逐渐转为和平与发展。
二战后初期(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形成;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至80 年代末,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在曲折中发展;20C80S 末90S 初以来,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国际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时代主流。
2020年部编版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及必背重点知识汇编
![2020年部编版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及必背重点知识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c55b203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6.png)
2020年部编版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及必背重点知识汇编2020部编版历史高考高频考点及高考必背重点知识汇总目录高中历史重要知识点有哪些 (6)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6)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6)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7)秦始皇的功与过: (9)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不同点? (10)皇权和相权之争的原因和过程: (10)评价康熙 (11)评价唐太宗 (11)唐太宗的评价的采分点 (12)影响科举制的“利” (13)科举制度的“弊” (13)“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14)古代中国科技发达的原因和明清落后的原因? (15)东西方科技发展比较: (16)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16)☆中国近现代史 (17)五次侵华战争中的三次战争及影响 (18)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方案和斗争 (18)中国向西方学习实现近代化的进程 (19)孙中山为维护民主与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 (20)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分段 (20)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分期? (21)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汇总 (21)【高频考点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涵、特点及影响 (22) 【高频考点2】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22)【高频考点3】三省六部制特点、影响及演变 (22)【高频考点4】宋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23)【高频考点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23)【高频考点6】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背景、影响及特征 (24)【高频考点7】辛亥革命的结果与影响 (24)【高频考点8】抗日战争 (25)【高频考点9】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贡献 (25)【高频考点10】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26)【高频考点1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与成就 . 26 【高频考点12】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影响 (27)二、中国的经济文明 (27)【高频考点13】古代耕作方式与土地制度 (27)【高频考点14】唐宋元明清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 (28)【高频考点15】列强经济侵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29)【高频考点16】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点、原因 (29) 【高频考点17】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30)【高频考点18】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探索成就与失误 . 30 【高频考点19】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1)三、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 (32)【高频考点20】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32)【高频考点21】宋明理学的主张及影响 (33)【高频考点22】明末清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33)【高频考点23】维新思想与三民主义 (34)【高频考点24】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传播 (35)【高频考点25】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35)四、世界的政治文明 (36)【高频考点26】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实质 (36)【高频考点27】罗马法的演变、内容及特点 (36)【高频考点28】英国光荣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38)【高频考点29】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及作用 (38)【高频考点30】法、德代议制的确立过程、特点 (39)【高频考点31】巴黎公社的特点及经验教训 (39)【高频考点32】“冷战”局面下两极格局的对峙 (40)【高频考点3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发展 (41)五、世界的经济文明 (41)【高频考点34】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的影响 (41)【高频考点35】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43) 【高频考点36】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43)【高频考点37】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特点及影响 (44)【高频考点38】罗斯福新政与福利国家 (45)【高频考点39】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背景、特征 (46)六、世界的思想科技文化 (47)【高频考点41】人文精神的起源、兴起、发展历程及特点(48)【高频考点42】牛顿力学体系、相对论、量子论和达尔文进化论 (48)高中历史高频考点汇总 (49)先秦 (49)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50)隋唐——封建社会的盛和衰 (51)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