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郑成功名人介绍电子小报,名人简介手抄报模板,科学家故事简报,人物板报画报报刊模板A4

合集下载

思想家孔子名人介绍电子小报,名人简介手抄报模板,科学家故事简报,人物板报画报报刊模板A4

思想家孔子名人介绍电子小报,名人简介手抄报模板,科学家故事简报,人物板报画报报刊模板A4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而所谓“礼治”,即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君臣、父子、贵贱、尊卑都有严格的区别。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孟母三迁孟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母亲带着他住在坟场附近。

由于经常看见送葬的情景,时间一长,孟子就和小伙伴做起送葬的游戏来。

孟母见后,担心孟子将来没出息,就把家搬到了市场里,结果孟子又模仿起别人做生意的样子来。

《六经》:古人认为孔子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

诗歌:《去鲁歌》、《蟪蛄歌》、《龟山操》、《盘操》、《猗兰操》、《将归操》、《获麟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明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选自《孔子家语》,记载了孔子与子路最初相见时的一段对话,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惓的教育思想。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面对子路的疑惑和反问,孔子因利势导,语言简明而深入地糾正了子路的观点,让人无可辩驳。

孔子的教育家、思想家之谓由此可见一斑。

寓意:人不能先凭天资,还要勤奋学习, 多加实践,方能提高自我!班级 姓名。

名人的成长故事手抄报

名人的成长故事手抄报

名人的成长故事手抄报名人的成长故事手抄报是一种可传阅、可欣赏、也可张贴得报纸得另一种形式。

在学校,手抄报是第二课堂得一种很好得活动形式,具有相当强得可塑性和自由性。

手抄报也是一种群众性得宣传工具。

它就相当于缩小版得。

下面是名人得成长手抄报,请参考。

祖冲之在科学创造上是个多面手,他造过一种指南车,随便车子怎样转弯,车上得铜人总是指着南方;他又造过“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试航过,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

他还利用水力转动石磨,舂米碾谷子,叫做“水碓磨”。

祖冲之(429-500)得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得长官。

祖冲之长在这样得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得青年。

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得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宋孝武帝听到他得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得官署“华林学省”工作。

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得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得结果来制定历法。

到了宋朝得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

他根据他长期观察得结果,创制出一部新得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得年号)。

这种历法测定得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得时间)得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得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得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得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得精确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公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

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得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古历,是离经叛道得行为。

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得数据回驳了戴法兴。

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得,后代得人不应该改动。

”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

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

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嘛。

”宋孝武帝想帮助戴法兴,找了一些懂得历法得人跟祖冲之辩论,也一个个被祖冲之驳倒了。

为中国做出贡献的人物手抄报内容

为中国做出贡献的人物手抄报内容

为中国做出贡献的人物手抄报内容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位伟人,能够在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将自己最好的东西留给了祖国,把自己的生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

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善心之人是谁?他们是伟大的伟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之一!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而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伟大的人物:我们为他们骄傲!我们也为他们感到自豪!所以在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他们的手抄报内容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1.郑成功郑成功(1645年-1664年),原名郑芝龙,福建福州人,明末清初伟大的民族英雄、军事家和政治家,爱国爱乡、重义正辞严、英勇善战而又不屈不挠的爱国将领。

1645年,郑芝龙入朝为官;1664年2月8日,郑芝龙在厦门病逝于任上。

郑成功在厦门出生长大,并随父亲郑芝龙在厦门生活和战斗。

1664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65年5月12日(清康熙三十三年五月初四),郑成功在台湾设立“台湾总兵”,由李定国担任;1667年1月13日(清顺治二年六月初四)改台湾府。

1668年元旦(清康熙三十二年正月初六)郑成功正式称汗于台湾;并率领军队开赴东南沿海与清军作战。

他还组织抗清武装以抵抗清朝入侵。

1673年3月15日(清康熙四十四年四月初八日)郑芝龙在福建永春病逝,死前还在与清朝谈判,称“愿留平壤”(《清史稿》)他还为明朝留下了很多珍贵遗言;在福建长乐修建祠堂祭祀郑成功,并修建郑成功纪念馆供后人瞻仰和凭吊;他还写下《台湾郑氏族谱》《台湾郑氏史迹》《大清一统志》《台湾郡望志》等历史文献遗产及各种纪念郑成功政策等重要著作。

郑成功一生是爱国爱乡、热爱祖国的典范!是一位民族英雄!是中国人骄傲!2.孙中山孙中山,字博爱,原籍广东中山,生于1885年,1889年生于美国旧金山,原名孙中正,后改名孙中山。

1904年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领导了辛亥革命。

1912年8月1日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首领。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时年54岁。

郑成功PPT

郑成功PPT

自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荷兰侵略者凭借 高大坚固的铁甲舰 和舰上的 大炮 ,企图 负隅顽抗 。英勇的郑军 官兵 冒着 敌人 密集的炮火 ,驾着舰船向敌军 舰队 冲去 。
郑军的英勇无畏。
敌我实力对比
荷兰铁甲舰
中国战船
他们将敌舰 团声巨响 ,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
试做一个小编剧, 把敌人惊恐万状的惨象 写成一个剧本。
设计一下郑成功指 挥时的动作、语言、表 情,写下来。
写战斗场面时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写好场面中的各个人物。写时, 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 第二:既要勾画出场面的整体情况,又要 着力描写其中一些最精彩的镜头,以突出场面 的激烈。 第三:还要穿插描写战斗时所处的环境, 以烘托出战斗的气氛。
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 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 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 台湾!”
决心收复!
郑成功是一个具有爱国情怀 的人。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 中国的领土 !!
• 1.三国时,吴国派大将卫温到达夷洲,夷洲 就是今天的台湾 • 2.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去流求(流求 就是今天的台湾) • 3.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琉球 就是今天的台湾) • 4.明朝时,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 • 5.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氏后代归顺清朝 • 6.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7.1885年,清朝在 台湾设行省
卫 星 照 片
美丽富饶的台湾岛,坐落在祖国东南部, 四周环海,同福建省遥遥相望,一向被称为 祖国的宝岛。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荷 兰
台湾
世界地图及荷兰
强占 驻军 聚集 乘势 慰劳 犁耙

抗金名将岳飞名人介绍电子小报,名人简介手抄报模板,科学家故事简报,人物板报画报报刊模板A4

抗金名将岳飞名人介绍电子小报,名人简介手抄报模板,科学家故事简报,人物板报画报报刊模板A4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

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之孙岳珂所著《金佗稡编》也没有记录。

岳飞背上刺字的记载始见于元人所修的《宋史》本传:“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刺字为兵”的制度仍在执行,所以岳飞从军时在背部刺上“尽忠报国”四字明志。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

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表达对“岳家军”的由衷敬畏。

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

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另辑有文集传世。

学校 班级 姓名 日期:。

2024郑成功事迹故事大全(精选7篇)

2024郑成功事迹故事大全(精选7篇)

2024郑成功事迹故事大全(精选7篇)郑成功事迹故事大全(篇1)英雄之所以能成为英雄,那是有缘由的,缘由就是他从小就有胸怀天下的格局,有成为英雄的志向。

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就流传着他从小勤奋读书刻苦练武、胸怀大志抱负不凡的传奇故事。

郑成功出生在日本,等到他开始牙牙学语的时候,母亲就亲自教他认识中国文字,还给他讲中华大地的山川风物,这一切让年幼的郑成功对祖国是心驰神往,恨不得早早就回到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

七岁那一年,父亲郑芝龙觉得应该让他回到中国接受正统教育了,于是就派人把成功从日本带回福建南安石井祭拜祖先。

没过多久又让郑成功住在安平镇(即今晋江安海镇),聘请一位当地非常有名的私塾先生来教他读书认字。

当时,正值明末,大明崇祯皇帝内忧外患,内有各地农民起义,外有满清步步紧逼。

私塾老师讲述的古代英雄豪杰的故事,让郑成功听得非常着迷,对英雄们更是崇敬有加。

对屈原、岳飞、文天祥这些心目中的英雄人物的诗词也是非常感兴趣,常常喜爱吟诵《正气歌》、《满江红》,深深地被那种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所感动。

郑成功事迹故事大全(篇2)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

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

荷兰侵略军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恐。

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赤嵌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

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其与台湾城的联系。

战斗中,侵略军以“赫克托”号战舰攻击,郑成功一声令下,把敌军紧紧围住,60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赫克托”号击沉。

与此同时,又击溃了台湾城的援军。

赤嵌的荷兰军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向郑军投降。

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长达8个月,荷兰人走投无路,只得投降乞归。

至此,荷兰侵略者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宝岛台湾又回到祖国的怀抱。

名人爱国故事手抄报

名人爱国故事手抄报

名人爱国故事手抄报篇一:爱国的手抄报内容爱国的手抄报内容爱国名人名言:●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婴●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陈毅爱国故事:1.华罗庚回国:1950年,数学家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终身教授职务,奔向祖国。

归途中,他写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其中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回国后,华罗庚进行应用数学的研究,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称为“人民的数学家”。

2.郑成功收复台湾:早在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就派兵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实行了极端野蛮残酷的统治,台湾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

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带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滚出台湾。

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爱国诗歌:1.我的祖国长江、黄河横越的山川神洲处处呈现出灿烂辉煌的征程如金色的灯盏光线照亮了远航的船帆我的祖国您用睿智的灵魂带领普天大众开拓了广阔的道路使祖国鲜花般娇艳描绘出东方的璀璨我的祖国鲜花般漂亮1的祖国从你的精神里从你的蓝图中读懂了燃烧的灵魂开拓辉煌明天的艰辛我的祖国从边疆到海岸有你的娇娆漂亮我怀揣质朴的情感2. 《一句话》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爆一声:“咱们的中国!”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篇二:爱国的手抄报内容爱国的手抄报内容爱国名人名言:●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人物介绍郑成功

人物介绍郑成功
民族英雄——郑成功
民族英雄——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他祖 籍福建南安,出生在日本,母亲是日本人。郑成功7岁时自日 本回国,自幼聪明,勤奋读书,苦练武艺。后来,又研习兵 法,关心天下兴亡,立志成为一个文武兼备的爱国志士,竭 尽全力报效祖国。15岁时,郑成功考中秀才,21岁入南京国 子监,成为太学生。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对全国进行野 蛮的军事征服,导致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次年,清军在扬州、 嘉定等地进行血腥屠杀,激起汉族和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郑成功怀着强烈的民族义愤和爱国热情,和父亲郑芝龙一起, 投身南明政权的隆武帝手下,参加抗清斗争。一天,隆武帝 向郑成功询问救国之策,郑成功回答:只要像岳飞说的那样, 文臣不爱财,武官不畏死,就会天下太平。隆武帝对郑成功 很是器重,赐以朱姓,改名“成功”,授予他招讨大将军印。 因此,人们称他为“国姓爷”。
民族英雄——郑成功
1646年,清军南下福建汀州,郑芝龙在优势之敌面前吓破 了胆,为了保全身家性命,不听郑成功的劝告,不战而降。 郑成功毅然同父亲决裂,以厦门、金门为根据地,造船练兵, 坚持抗清斗争。为“兴仁义之师”北伐抗清,他在福建南安 设立“招贤馆”,广招天下勇士,队伍很快发展到20多万人。 郑成功以“恢复中兴,救国救民”为己任,多次拒绝父亲的 劝降,转战闽浙,指挥大小战役战斗80多次。1652年,他率 师出击闽南各地,先后攻克漳浦、云霄、诏安、海澄等地。 1659年,郑成功经过充分准备,率17万大军,数千艘战船沿 海北上,大举北伐。郑军自崇明溯江西进,入长江,直抵南 京城下,连克4府3州24县,清廷大为震惊。但是,由于郑成 功犯了骄傲轻敌的错误,听不进部下的建议,中了清军的缓 兵之计,最后被清军击败,退回厦门。北伐虽然失败,但这 次行动却鼓舞661年3月1日,郑成功率领战船350艘、将士2万余人, 从厦门出发,渡过台湾海峡,顺利到达台湾鹿耳门港外。鹿 耳门平时海水很浅,航道弯曲狭窄,海底是沙石浅滩,稍不 留心,船舶就会搁浅。荷兰殖民者把一些损坏的船只沉入海 底,更增加了航行的难度。因此,荷兰殖民者认为鹿耳门是 攻不破的天险。但他们没有料到,郑成功的舰队却偏偏走了 鹿耳门航道,途径澎湖,于29日乘海上涨潮之机,巧渡鹿耳 门,迅速从距离赤嵌城4000米的禾寮港登陆,一直冲到赤嵌 城附近,向敌人展开猛攻。荷军仓促应战,死伤惨重,其海 军司令也被劈死,余下的只好龟缩在赤嵌城里。郑成功在台 湾人民的积极援助下,一面派部队去切断敌人的陆上交通, 一面乘胜进攻赤嵌城,并写信劝降。

郑成功简介资料

郑成功简介资料

郑成功简介资料篇一:郑成功郑成功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是17世纪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名森,字明俨,号大木,幼名福松,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世称“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郑成功先祖由中原固始县入闽,其父郑芝龙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安平港、母为出身日本肥前国平户岛(今日本长崎县平户市)的田川氏;他出生于母亲的故乡平户,六岁时为父亲接往福建老家,及长被送往金陵求学。

后继承发展父业,曾垄断福建和东洋的贸易,凡福建商船出海均需向郑氏纳税,若不交税必遭"倭寇"袭击。

又组织福建移民屯田台湾,因此与荷兰人的远东利益冲突。

在明朝尚存时,尚与荷兰人殖民的台湾和睦共处,向荷兰福尔摩沙殖民当局交税。

而在明朝政权陷落后,郑成功失去大陆基地,为夺得台湾为落脚点,其令福建商船不与荷兰人管理的台湾贸易,断其殖民利益大半,最终成功驱逐荷兰人的福尔摩沙殖民政府,以台湾为基地建立南明政权[1]。

[2]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乃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海岛厦门、金门。

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但不久即病死[1]。

郑成功死后,台湾民间陆续建立庙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重要。

人物简介郑成功(1624年8月26日-1662年6月22日)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名森,字明俨、大木,幼名福松,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另,依据《郑延平年发给於天启四年七月十五日,西元1624年8月28日。

)郑成功抗清的同时,收复了被荷兰占领38年之久的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鼓励垦荒种田,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促进了台湾的发展。

郑成功ppt课件

郑成功ppt课件

03
郑成功的历史地位
郑成功在台湾历史上的地位
郑成功是台湾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领导了明末清初的抗清运动 ,使台湾得以在清初时期保持独
立地位。
郑成功在台湾建立了稳定的统治 ,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
强了台湾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郑成功在台湾的统治得到了当地 居民的支持和拥护,他的影响力 在台湾历史上一直延续到清朝中
与清朝的冲突
清朝政府对郑成功在台湾的统治感到不满,并试图通过军事手段将其驱逐。然而,郑成功 在台湾的统治得到了广泛的民意支持,这使得清朝政府的行动变得困难重重。
郑成功对抗清朝的战争
01
背景
随着清朝政府的逐渐巩固,其对台湾的统治也变得更为严 格。这使得郑成功感到受到了威胁,并决定采取行动来维 护自己的利益。
郑成功坚持抗清斗争,推动反清复明运动
郑成功始终坚持抗清斗争,他的行动激发了东南沿海人民的反清复明热情,推动 了反清复明运动的发展。
郑成功对民族精神的贡献
郑成功以明朝为正统,坚持反清复明,他的行动激发了当时中国人的民族精神, 增强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感。
06
总结与思考
对郑成功的评价和反思
民族英雄
郑成功被誉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民 族英雄,他成功抵抗外敌入侵,
04
郑成功的文化和艺术形象
郑成功在文学艺术中的形象
民族英雄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郑成功被描 绘为反抗外族侵略、捍卫国家主 权的民族英雄,他的事迹被传颂
千古,激励着后人。
军事家
郑成功被塑造成一位智勇双全的军 事家,他在战斗中勇猛果敢,善于 用兵,成为了许多军事爱好者心中 的楷模。
文化名人
郑成功不仅在军事上有所建树,还 是一位文化名人,他擅长诗词、书 法和绘画,其作品被后人珍藏并传 承至今。

国庆节手抄报名人爱国故事集锦文字稿

国庆节手抄报名人爱国故事集锦文字稿

国庆节手抄报名人爱国故事集锦1.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

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

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

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

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

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2、华罗庚毅然回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3、郑成功收复台湾:早在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就派兵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实行了极端野蛮残酷的统治,台湾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

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带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滚出台湾。

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4、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5、华罗庚回国:1950年,数学家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终身教授职务,奔向祖国。

归途中,他写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其中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强国梦想手抄报 杰出人物五年级

强国梦想手抄报 杰出人物五年级

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手抄报怎么画1、第一张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五年级手抄报2、第二张为国家富强而杰出的人物手抄报五年级3、第三张关于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手抄报五年级4、第四张为国家富强奋斗的杰出人物手抄报五年级5、第五张为国家富强而奋斗手抄报五年级杰出人物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手抄报内容怎么写1、钱学森钱学森(1911。

12。

11-2009。

10。

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

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2、李四光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3、袁隆平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2017年7月,任青岛海水稻学院首席教授。

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

4、竺可桢竺可桢(1890。

3。

7-1974。

2。

7),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

名人故事手抄报简单好看精选8张

名人故事手抄报简单好看精选8张

名人故事手抄报简单好看精选8张当我们遇到苦难,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可以多读读名人故事,或许就有坚持下去的勇气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名人故事手抄报,供大家参考。

名人故事手抄报1贝尔拉是法国著名的剧作家。

有一次,他到一家第一流的餐馆进餐,侍者送来汤后,贝尔拉说:“我不能用这种汤。

”这家餐馆是以礼貌待客而著称的,侍者走过来道歉后又把汤端走,然后送上菜单。

贝尔拉另要了一个汤,当送上汤来时,贝尔拉又说:“我不能吃这种汤。

”这一下侍者慌了,忙去告诉经理,经理来向贝尔拉说:“先生,你对刚才要过的汤有什么意见吗?那两种汤很多顾客都赞不绝口呢!”贝尔拉说:“我也是同样的看法,不过我不能吃它。

”经理问:“那为什么呢?”贝尔拉的回答令人忍俊不禁:“因为没有汤匙。

”又有一次,贝尔拉出外旅行,坐在头等车厢里吸烟。

一位旅客不礼貌地干涉他,他反驳那位旅客的不礼貌,仍毫不理睬地继续吸烟。

那位旅客气极了,便把列车长找来了。

车长说:“你怎么在车厢吸烟,还不接受劝告呢?”贝尔拉仍若无其事地吸着烟,慢吞吞地对车长说:“别的暂且不说,请车长先查一下他的票!”当那位旅客忸怩的掏出他的票时,竟是一张二等的,于是被立刻请到二等车厢去了。

待车长走后,同车的人好奇地问他:“你怎么知道那位旅客的车票是二等的呢?”贝尔拉得意地说:“很简单,我从他玻璃衣服袋子里看见,他的车票颜色和我的一样呢!”名人故事手抄报2黄继光,抗日英雄,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

黄继光勇堵枪口,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就是这样一位坚强不屈,为国效力的抗日英雄,在一次抗战中牺牲了。

今天,我要讲一讲黄继光的故事: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

在反击中,遇到敌人的一个暗藏火力点的疯狂扫射,部队连续好几次冲锋都已失败告终。

眼看着天就要亮了,如果在天亮之前还拿不下高地,不仅使已夺取的阵地落入敌手,还会直接影响整个上甘岭战役的成功与否。

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参加了攻坚小组。

在战斗中,黄继光的一名队友牺牲,另一名队友也身受重伤,黄继光自已的左臂被打穿。

历史古代名人郑成功人物介绍PPT

历史古代名人郑成功人物介绍PPT

01 人物生平
誓师抗清
清兵大举进犯福建后,郑芝龙因为此前和洪承畴的书信未通, 不敢迎接,只是拥兵退保安平。随后清征南大将军博洛进驻 泉州,以闽粤总督之职致书招抚郑芝龙。郑芝龙得书大喜, 向清廷献上降表。郑成功力劝未果,接着郑芝龙又欲携郑成 功亲往福州面见博洛,但郑鸿逵偷偷将其放走。十一月郑芝 龙面见博洛后,果然被强行带到北京。郑成功听闻消息,与 明大学士路振飞等人会盟,设明太祖朱元璋神位祭拜,自称 “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朱成功”,誓师抗清、恢复中原。
古代历史人物介绍PPT
郑成功
郑成功(1624年8月28日—1662年6月23日),本 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南安人。 因南明隆武帝赐姓朱,世人又称“国姓爷”。明末 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明郑政权延平王。
古代历史人物介绍PPT

人轶后相 物事世关

生典纪资 平故念料
古代历史人物介绍PPT
01 人物生平
壮年暴卒
当时菲律宾有数十万华人,而且饱受西班牙人欺凌。在收复 台湾后,诸将又商议攻取菲律宾为外府。郑成功遂派遣罗马 神父李科罗至马尼拉,要求吕松总督入贡;但暗地里却让李 科罗召集华侨起事,并商定好以水师援助。然而事情不知被 谁泄露,西班牙人早早将军队聚集到了马尼拉,等到华人起 事后,一下被杀死数万人。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因此开始和郑 成功起了摩擦,不过又害怕郑成功率师讨伐,还是派人跟随 李科罗来到台湾求和。诸将准备前往讨伐,还没出师,郑成 功忽然就病逝了。
古代历史人物介绍PPT
第二部分
轶事典故
02 轶事典故
万世公义
顺治九年(1652年),陈锦在江东大败后,驻军凤尾山,号令颇为 苛刻。他的仆人库成栋不堪忍受,将陈锦杀死,带着首级来头郑成 功。郑成功认为,库成栋以仆杀主,大逆不道,如果他接纳了库成 栋,会造成坏的影响。遂命人立即处斩库成栋。库成栋疾呼:“陈 锦暴戾不仁,早已是众叛亲离;只要留我一命,必有更多人前来投 效。到时福建一省可不劳而定。”郑成功不以为然:“平定福建, 只是一时的私利;诛杀叛逆,才是万世之公义。我不会因为一时的 利益而罔顾人间真正的大义。”仍斩库成栋。

[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事]民族英雄郑成功

[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事]民族英雄郑成功

[民族英雄(mínzú yīngxióng)郑成功的故事]民族英雄郑成功民族英雄(mínzú yīngxióng)郑成功篇1:英雄人物郑成功的故事郑成功少年(shàonián)趣事一次,邓芝龙父子在幕僚宾友的陪同下,乘着一只官船,在五马江上游览。

船内吹箫(chuī xiāo)弹琴,猜拳行令,好不热闹!郑成功却无心玩赏。

他坐在角落里,聚精会神地读书。

郑芝龙看了,不便直说,吆喝一声:“升帆!〞帆升起来了,风儿将它鼓得满满的,船就像一支(yī zhī)离弦之箭,“嗖嗖〞地向前飞去。

邓芝龙又叫了声儿子,说:“我出个对子,你对对看。

〞“请父亲出上联。

〞郑成功抬起头来。

“你看对面那只舢板,尽管渔民拼命摇橹,可怎么也赶不上我们,所以我以为:‘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这就是上联。

〞邓芝龙出的这个上联,实在不好对呀!原来他语带双关,外表上说是拼命摇橹不如升起船帆,实际上“橹速〞是影射周瑜的谋士鲁肃,“帆快〞是隐喻刘邦的参将樊哙,其真意是“文官不如武将〞。

要找到两个历史人物,又利用谐音,完成这个对偶句,实在不易呀!但郑成功聪敏过人,很快就想出了下联:“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语音一落,满座叫绝。

原来这也是个双关语,外表上说是笛声清脆但比不上萧声和谐,实际上“笛清〞暗指宋仁宗驾下的大元帅狄青,“箫和〞暗指协助刘邦治国平天下的丞相萧何。

其真意是“武将难比文官〞。

在众人的赞叹声中,邓芝龙暗暗感到自己以前的做法似有不妥。

从此,他再也不干预郑成功攻读诗书了。

郑成功一边读书,一边习武,终于成为赫赫有名的文武全才。

潮州之役是时,闽南地区呈现混乱的局面,除了大明的官方部队和清军以外,到处都有土豪、山贼拥据城寨,相互争并,并且就近向百姓课收钱粮,宛如土皇帝;相较于这些地方势力,郑成功拥有较完善的军备,但却也因为队伍太庞大,而领土太少,面临筹集粮饷的重大问题。

郑成功小故事

郑成功小故事

郑成功小故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郑成功的故事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小时候,既爱习武,又迷读书。

可是,他的父亲却一心一意要把他培养成武将。

一次,他们父子乘船游览。

船上欢声笑语,非常热闹!郑成功却坐在角落里专心读书。

他爸爸看了,说:“我出个对子,你对对看——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原来他语带双关,意思是“文官不如武将”。

郑成功聪敏过人,很快就想出了下联:“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原来这也是个双关语,意思是“武将难比文官”。

在众人的赞叹声中,邓芝龙暗暗感到自己以前的做法似有不妥。

从此,他再也不干涉郑成功攻读诗书了。

郑成功一边读书,一边习武,终于成为赫赫有名的文武全才。

篇二:郑成功的英雄故事篇一:(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思想家成长故事_民族英雄郑成功郑成功名森,字明怦,号大木,福建南安人,明末清初的著名将领,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他在台湾回归祖国这一问题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远受到我国人民的尊重与爱戴。

1624年,郑成功出身于福建南安一户富商之家。

1646年7月,清军大举进攻福建,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派人与清军水师联系,并写信给清军统帅,准备降清。

在大是大非面前,郑成功以国家为重,不与郑芝龙合作。

他多次苦劝父亲抗清。

但郑芝龙满怀升官的欲望,带兵投敌。

临行前写信约郑成功同行。

郑成功忍受着最后和父亲决裂的痛苦,悲愤激昂地回信说:“从来父教子忠,没听说过父教子做贰臣的。

现在父亲既不听儿子的忠谏,决意投降,事已至此,将来倘有不测,做儿子的只能报仇了。

”郑芝龙见信,恼怒道:“小子这么狂妄。

”果然不出郑成功所料,郑芝龙降清后,清军洗劫了郑芝龙的驻地安平镇,郑成功的母亲受辱而亡。

此时,郑成功正在金门,听到母亲惨死的消息,悲愤交集,失声痛哭。

他换上孝服,火速赶回安平,埋葬母亲。

国家的危亡,父亲的投降,慈母的惨死,所有这一切像一把把利刃刺向年轻的郑成功的心。

复仇的火焰更加激励他胸怀已久的爱国豪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
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
祖籍河南固始。

汉族,
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 民族英雄。

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

1661年(清 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 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 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有《延平王集》行世。

郑成功死后,台湾民间陆
续建立庙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
为重要。

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 国宝岛台湾,并对台湾人民进行 剥削和压迫,台湾人民恨透了
这伙人。

当时,郑成功驻军厦
门,当得知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 台湾后,十分气愤,决定去攻打荷 兰人,收复台湾。

荷兰人却凭铁 甲舰和大炮,企图负隅顽抗,但 我军英勇无比,冒着炮火前进, 把敌人包围住,随后,一个炮
手打中了敌人的炸药库,
敌军乱成一团,只好投降, 胜利后,郑成功还大
力发展生产,使人 民的生活有了 明显改善。

班级: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顺治帝崩,皇三子康熙
年的迁界令,自山东至广东沿海二十里,断绝郑成功的经贸财源;毁沿海 船只,寸板不许下水;同时斩成功之父郑芝龙于宁古塔流徙处(一说斩于北 京菜市口,即今府学胡同西口,元代以来的刑场);挖郑氏祖坟;移驻投诚 官兵,分垦荒地。

郑成功接连听闻噩耗,加上在台将士水土不服人心惶惶,使得 郑成功内外交逼,于1662年(清康熙元年,永历十六年)五月初八急病而亡, 死前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抓破脸面而死,年仅39岁。

然而根 据夏琳《闽海纪要》和江日升《台湾外志》的记载,郑成功病情一开始并
不严重,还能看书、观台、饮酒,有人认为可能是被下毒害死。

郑成功带领将
士去拜访高山族一个部落
时,他们把分别放着金、银、野
草和泥土的盘子献给郑成功。

郑成 功笑着对高山族同胞说,他到台湾来 是为了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国土,而
不是为了要金银的。

说完后,他收下了
野草和泥土,将盛有金、银的盘子都退 还给高山族。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全岛, 使高山族同胞很受感动。

所以在收 复台湾的多次战斗中,高山族同
胞都积极大力支持郑
军的驱荷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