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情景默写答案
柳永词两首名句默写
![柳永词两首名句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2b20d55f998fcc22bcd10db2.png)
柳永词两首名句默写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望海潮》1.《望海潮》中对杭州的情况作总的概括性描述的句子是:,,。
2.《望海潮》中勾画街巷河桥,居民住宅之美的句子是 , 。
3.《望海潮》中用,写了钱塘江壮阔的景象。
用,,写了杭州百姓的游玩之乐。
4.《望海潮》中“,,”三句,由城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5. 《望海潮》中“,,”三句,运用互文的手法,写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6. 柳永在《望海潮》中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答案《望海潮》1.《望海潮》中对杭州的情况作总的概括性描述的句子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2.《望海潮》中勾画街巷河桥,居民住宅之美的句子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3.《望海潮》中用"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写了钱塘江壮阔的景象。
用“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写了杭州百姓的游玩之乐。
4.《望海潮》中“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三句,由城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5. 《望海潮》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三句,运用互文的手法,写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6. 柳永在《望海潮》中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雨霖铃》1.《雨霖铃》中“,,”三句写离别前的景物,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
2.《雨霖铃》中“,,”这三句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句子,将最能触动离愁的三种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哀婉动人的意境。
3.《雨霖铃》中的,通过动作、神态细节,刻画了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
4. 《雨霖铃》中“,,”三句写饯别时心情的委婉曲折:两情依依,难舍难分之际,船家却不断催促。
5. 《雨霖铃》中“,”两句写留恋之情,描摹了离别的男女手牵着手,眼看着眼,因悲伤而说不出话来的情状。
高二上古诗文情景默写 (答案及练习卷)
![高二上古诗文情景默写 (答案及练习卷)](https://img.taocdn.com/s3/m/6fb06c24a8114431b90dd8fe.png)
高二上课内古诗文情景默写18宋词四首 1.雨霖铃柳永(参考答案,有疑问一定翻书哦).①柳永《雨霖铃》中“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②《雨霖铃》词中交代恋人告别的时间、地点,渲染分别气氛,融情入景,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的三句:“_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③《雨霖铃》中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
写不忍离别而又不能不别,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内心痛苦的诗句:“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由此可窥见留恋之情深。
④《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⑤《雨霖铃》作者设想别后的道路辽远, 便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但虚中见实的句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见无期,景无边而情无限。
⑥《雨霖铃》下片中,作者叹息从古到今的离别之哀,“多情自古伤离别”,点明这首词的主旨。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句又将离别之意推进一层,更何况正在清秋冷落的时节,伤感之情更难以忍受。
作者化用江淹《别赋》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诗句,更赋予新的意义。
⑦《诗经·采薇》中写离别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离别的人看到杨柳,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浮现出赠柳昔别的情景,涌起一缕缕离愁。
《雨霖铃》中类似的句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推想别后的凄凉,明写眼前景而暗写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⑧《雨霖铃》词情景交融、最为人称道(古今俊语)的诗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⑨《雨霖铃》词中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诗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高中语文选修1《柳永词二首》练习+答案
![高中语文选修1《柳永词二首》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7cca7aee06eff9aff80702.png)
《柳永词二首》练习(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石油作为重要的化学能源,在过去近160年里,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而石油开采技术是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步伐萌芽和发展的,前赴后继,直到今天。
石油开采技术的________,在保证了能源供应的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战略地位的体现。
陆上的石油天然存储量经过多年的________已近枯竭,而占据全球71%面积的海洋中,石油储量巨大,被开发的数量________。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风急浪高的海洋里面开采石油难度很大。
虽然过去70多年里,在浅海区城开采石油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超过3000米深的95%的广阔海域,还是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
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如今就是只有极少数国家控制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
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后来居上,研发成功了大国重器“蓝鲸1号”和“蓝鲸2号”等系列产品,________,让世界艳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日新月异汲取风毛麟角一步登天B.今非昔比汲取风毛麟角一鸣惊人C.今非昔比攫取九牛一毛一步登天D.日新月异攫取九牛一毛一鸣惊人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谁能获取更多的资源,谁就能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权,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B.谁能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权,谁就能获取更多的资源,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C.谁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谁就能获取更多的资源,进而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权D.谁能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权,谁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进而获取更多的资源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技术,如今就是只有极少数国家控制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
B.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就是如今只有极少数国家控制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
C.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技术,就是如今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
柳永词二首《雨霖铃》《望海潮》理解性默写
![柳永词二首《雨霖铃》《望海潮》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85b0562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a.png)
柳永词二首《雨霖铃》《望海潮》理解性默写《雨霖铃》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悔当初不见。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词讲述了离别之苦与思念之情。
文章开头用“梧桐树,三更雨”描绘出一夜雨声,独自思念故人,心中情意沉痛。
接下来句子“不道离情正苦”,表达了离别之苦的无语,但也说明了和故人之间的欢快聚散已经结束。
“一叶叶,一声声”,反复强调了雨声,而在每个雨滴里,都隐藏着作词者对故人的思念。
借助这些微小的事物,柳永表达了自己无限的思念之情。
“空悔当初不见”,是对自己当初失去的缅怀,反思过去,唏嘘不已。
接下来歌颂了故人,描写了他离开黄鹤楼的情景,以及扬州三月花开的繁荣盛景,在“孤帆远影碧空尽”中,要表达的是一个人在远离之际无尽的孤独和无助感。
“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情景,正象征着人生的流动和无常命运。
换言之,生命旅途中所有温馨的遇见和不舍的离别,最终都将融入一个无限的自然界中。
总之,《雨霖铃》的主题是独处的思念、离别的苦痛以及对故人的怀念。
《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雕梁画栋,春华秋实,全赖祖宗积德。
一蓑一笠,一丈丝纶,世事如棋,乾坤莫测。
文章以东南地区景色为开端,“三吴”是江南风景区的代表,钱塘来自中国古代五大港口之一的杭州,因它是海陆联运的要冲口,所以自古繁华。
堤坝中间有一条人造岛,形状如舟,叫做“宝石泉”。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这里描写的都是景致,全都在投射出“十万人家”的规模。
随后,他提到“雕梁画栋,春华秋实,”夸赞了这里的富饶,但又说“全赖祖宗积德”强调了祖先的明智和善良,使得今天的钱塘依旧繁华。
“一蓑一笠,一丈丝纶”这是一个行人的形容,暗示了走向世间的人,总是经历无数的磨练和历程,同样也象征着人生的不易之路。
最后一句“世事如棋,乾坤莫测”,是最能表达柳永内心思想的一句话。
当我们意识到人生的等待和机会都可以随时到来或消失,我们却无法掌握这些机会,而且也无法预知这些机会的价值和意义。
望海潮柳永阅读答案
![望海潮柳永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cc776169eae009581bece2.png)
望海潮柳永阅读答案【篇一:柳永两首词名句默写原创题】txt>柳永两首词名句默写原创题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中学张俊仙《望海潮》(柳永)1《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柳永)词中的““住宅的雅致。
3、《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 ,,。
”4、《望海潮》(柳永)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 ,,。
”5、《望海潮》(柳永)词中的“”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柳永)作者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
”7、《望海潮》(柳永),参考答案《望海潮》1、《望海潮》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致。
3《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4、《望海潮》(柳永)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5、《望海潮》” 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7、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篇二:望海潮导学案答案版】制:杜慧敏校审:高一语文组使用时间:月日【教师寄语】人生最大的悲痛莫过于辜负青春。
——薄伽丘【学习目标】1、了解柳永的生平简介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理解这首词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分析其意境之美。
3、鉴赏这词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重点难点】品味柳永词的婉约之美。
【作者简介】柳永(约987-约1053),_北宋________(朝代)词人。
原名__三变______,字景庄。
后改为名永,字____耆卿____,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2020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柳永词两首精练含解析新人教必修
![2020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柳永词两首精练含解析新人教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f8e8380231b765ce04081470.png)
4 柳永词两首一、课内精读(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2题。
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靧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词一开头即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
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B.“烟柳”后三句从多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都市人口的繁庶。
C.“云树”三句,由郊外说到市内,只见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D.这首词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运,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
项,“由郊外说到市内”错误,应为“由市内说到郊外”。
2.这首词中使用了很多数词,这些数词在表意上具有怎样的作用?,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表现赞美孙何的主旨。
,意在扩大词的意境,表现气势。
这首词中的数词,带有夸张成分,与赞美孙何的主旨相关。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3~4题。
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3.下列对《雨霖铃》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
“寒蝉”“长亭”“晚”等词点明了节令和地点,通过对景色铺写为下文设伏笔。
B.“执手”两句紧承上两句,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和通俗的语言表达了深挚的感情,形象逼真,凝练有力。
C.词人把“杨柳”“风”“残月”这三种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一幅凄凉的图景,融情于景,故而能打动人心。
柳永词两首习题含答案
![柳永词两首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a6e80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6.png)
柳永词两首 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①怒涛卷霜雪B .①寒蝉凄切,对长亭晚C .①执手相看泪眼D .①便纵有千种风情②会其怒,不敢献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②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②纵一苇之所如3.下列诗句中划线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梦啼妆泪红阑干(阑干:纵横的样子)A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光景)乘彼境垣,以望复关(乘:登上)B .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不知原因)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轻易)C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风情:风采神情)低眉信手续续弹(信:随便)D .扪参历井仰胁息(胁息:屏住呼吸)4.下列加横线语词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 )....A.欲寄彩笺兼尺素:一尺长的素绢 整顿衣裳起敛容:整理B.噫吁嗷!危乎高哉:危险因为长句,歌以赠之:表示接在后面的是原因 C.此去经年:年复一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治安问题恶化 D.填然鼓之:表示事物的代词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光景,情形5.下面对词句品评不恰当的一项是( )A.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一这是柳永《望海潮》中的词句,它落笔开阔,写景壮美, 声调激越,与“杨柳岸,晓风残月”风格迥异,显现出豪放之风。
B.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南初歇一这是柳永《雨霖铃》中的词句,交代了离别的季 节、时间和地点。
“寒蝉凄切”,点明是深秋时节;“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 雨初歇”,点明气候。
这些景物描写烘托出一种凄冷沉郁的气氛。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这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词句,作者 在这里使用了以动写静和以静写动的手法来描绘赤壁风景的壮美,其中“乱石穿空”是 以动A .凄切(口於) 罗绮@) 处之泰然(chU ) B . 相看⑴皿8) 凝噎(丫3) 间不容发fG ) C . 应届(ying ) 暮霭(花) 良辰好景(ch 旨n ) D .与会(丫0) 千骑(ji ) 字字珠玑(ji ) 2.下列语句中加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适逢其会(卜必) 参差不齐(cen ) 重湖叠^(yg ) 荷枪实弹(雇)写静,“卷起千堆雪”是以静写动。
柳永词两首情景默写答案
![柳永词两首情景默写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b22837312b3169a451a4c9.png)
《柳永词两首》情景默写参考答案《望海潮》1、《望海潮》开篇就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点出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几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都市户口的繁庶,表现了杭州繁华热闹的景象。
3、《望海潮》中“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钱塘江就像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
4、《望海潮》中“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三句,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了。
同时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5、《望海潮》中“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几句,描写了杭州的典型景物:圆若宝镜的湖面、重叠的山岭、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
词人以高度凝炼的语句,把西湖乃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了,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6、《望海潮》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几句,写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7、《望海潮》中“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几句,写达官贵人游乐的场景。
8、《望海潮》中“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几句,写达官贵人不思离去,还要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仙境。
这也从侧面烘托出西湖之美。
《雨霖铃》1、《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与自己心爱的人饯别的时间、地点、景物,渲染了一个凄凉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2、《雨霖铃》中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两情依依,难舍难分之际,客船却不断催促,心理矛盾,欲饮无绪,欲留不得,由此可窥见留恋之情深。
3、《雨霖铃》中写留恋之情的语句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即将离别的男女手牵着手,眼看着眼,因悲伤而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高中语文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知识积累
![高中语文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知识积累](https://img.taocdn.com/s3/m/ed436dc3c77da26924c5b005.png)
柳永词两首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常识;2.了解柳永的知识;3.理解这两首词的感情与意境。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词的知识词的起源词产生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
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标题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高清:柳永词两首】铺陈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词的分类按长短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落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题材狭窄、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作者简介【高清:柳永词两首】柳永(约987--约1053年),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
“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47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对后世影响较大。
】他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
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
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
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
柳永词两首答案
![柳永词两首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7dc045fe4733687e21aa69.png)
《柳永词两首》答案《望海潮》1.字音、字形〖参考答案:1.cēn cān dī dī qiàn jī qǐ yǎn xī xiāo qí qí zhòu yē霭蔼宵霖〗2.词的知识:参考答案:唐诗定格定数定声曲子词长短句片阕小令中调〗3.参考答案:杭州西湖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豪放〗4.名句默写。
参考答案略。
〘合作探究〙2.欣赏“文字图画”(1)形胜、繁华明确:①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图景;②:“东南形胜”三句从地理条件、悠久历史来说的,“烟柳画桥”六句是从风景美丽和人口众多来说,“市列珠玑”三句是从人们生活的城市的商业发展来看的。
(地理位置、历史传统、自然景观、市井面貌、百姓生活);③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艳羡,对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奉承。
(3)景------美民------乐官------愉一个词概括“人间天堂”。
小结文字图画:这些景物和场面,就是诗词当中的意象,本词借助意象所给人的美的情趣,所体现出来的欢乐愉快的情调,就是本词的意境。
明确:结尾处词人达官贵人到此游乐的场景,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煊赫气势。
诗人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
①明确:词中“图将”是指把杭州美景画出来,“凤驰”指朝廷。
这样一来,此句的意思就十分明显了。
是说:希望长官把杭州美好的景色画出来,等日后升迁,去朝廷做官时,可以把它拿出来,献给朝廷,并夸示于同僚。
这里其实暗含对长官日后飞黄腾达、不断高升的美好祝愿。
它是作者纯粹的奉承之辞。
②明确:不是游离于主题之外,而恰恰相反,它点明了全词的主题和写作目的。
因为本身这首词就是作者路经杭州时,写给地方长官的投赠之作。
作者想通过它获得长官的召见和赏识,那么必然会对长官进行奉承。
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整首词的艺术性。
《柳永词两首》原创练习题【附答案】
![《柳永词两首》原创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b951b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f.png)
《柳永词两⾸》原创练习题【附答案】《望海潮》练习题⼀、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学常识表述有误的⼀项是()A. ⾼⽛,古代⾏军有⽛旗在前导引,旗很⾼,故称“⾼⽛”。
B. 柳永,北宋婉约派词作代表⼈物。
原名柳三变;排⾏第七,⼜称柳七。
官⾄屯⽥员外郎,故世称柳屯⽥。
是北宋第⼀个专⼒作词的词⼈。
C. 凤池,对尚书省的美称,在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中代指朝廷。
D. 三吴,指代长江下游江南的⼀个地域名称。
⼀般指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这三郡。
2.对《望海潮》⼀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项是()A. 《望海潮》是⼀⾸投赠之作,所以在词的上⽚极⼒赞扬杭州⾃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
B. 词⼈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
接着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进⾏对⽐。
C. 词的下⽚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
在“三秋桂⼦,⼗⾥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派祥和欢乐。
D. 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太平的味道,却也部分程度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经济繁荣的社会现实。
3.对《望海潮》⼀词中所⽤修辞⼿法判断不正确的⼀项是()A. 怒涛卷霜雪(⽐喻)B.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对仗)C. 嬉嬉钓叟莲娃(叠词)D. 归去凤池夸(借代)4.下列关于这⾸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形胜”,地理形势特别好的地⽅;“都会”,⼈⼝和货物集中的⼤城市。
B.“参差⼗万⼈家”,“参差”,⾼下、⼤⼩不齐的样⼦。
C.“重湖叠巘清嘉”,“重湖”,西湖分⾥湖和外湖两区;“叠巘”层层叠叠的⼭峰。
D.“嬉嬉钓叟莲娃”,“莲娃”,采莲的娃娃。
5.下列关于这⾸宋词的分析不恰当的⼀项是()A.这⾸词运⽤铺陈的⼿法,把杭州这个都会的繁荣⾯貌,钱塘江的壮阔象,湖⼭的秀丽风光,都描绘得⾮常出⾊,能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柳永鹤冲天黃金榜上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柳永鹤冲天黃金榜上理解性默写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ddfb5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9.png)
柳永鹤冲天黃金榜上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注]①这首词是柳永初考进士落第之后的一纸“牢骚言”。
据说,宋仁宗在放榜时想起柳永这首词中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就这样黜落了柳永。
从此,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长期流连于“烟花巷陌”中。
1、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考科举求功名而落榜,在柳永看来只是“偶然”,可见其狂傲自负的性格。
B.他自称身处圣明的朝代,又说自己是“明代遗贤”,这是对宋仁宗不识人才的嘲讽,“明代暂遗贤”是反语。
C.“未遂风云便”,于是就转向了另一个极端--“恣狂荡”,是词人恃才负气的表现,也是一种抗争的方式。
D.“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意思是说青春短暂,不忍虚掷,不为“浮名”而牺牲赏心乐事。
解析:B项“‘明代暂遗贤’是反语”理解错,“明代”可以理解为反语,但“贤”却不是反语,从下文词人自诩“才子词人”“白衣卿相”句可以看出。
答案:B2、柳永在科举中偶然失意,便“恣狂荡”“依约丹青”“偎红倚翠”。
对这种做法,有人说是过于轻狂,有人说是正当反抗,你是怎样理解的?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解析:这是一个主观性较强的题目,只要能观点鲜明,结合词作内容,自圆其说即可。
从这首词的内容看,柳永既有恃才放旷的一面,也有对不幸命运的抗争。
答案:示例:我认为柳永这种做法有些“轻狂”,在科举考试中的偶然失意是不可避免的,因落第而牢骚满腹,转而寻花问柳,是一种消极的态度。
《柳永词两首》理解性默写
![《柳永词两首》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fbef1b84c1c708a1284a44d9.png)
《望海潮》
1.《望海潮》开篇点出了杭州位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2.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3.只见在钱塘江堤上树木郁郁苍苍,钱塘江壮丽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4.从市场的珠宝和人们的衣着表现杭州这个繁华富足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5.通过两种西湖特有景色写出西湖的秀丽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6.通过互文借西湖乐声歌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7.描绘壮丽广阔的钱塘江之景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雨霖铃》
1.两情依依,难舍难分之际,船家却不断催促的两句
留恋处,兰舟催发
2.情人离别时泪眼想看的伤心情景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作者设想别后一路烟波浩渺的,辽阔的天空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4.直接点明分别是在清秋冷落的时节,伤感之情让人难以忍受。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5.作者想象别后情景,借杨柳残月抒发离情别绪的两句
杨柳岸,晓风残月
6.作者推想别后长久的寂寞,虚度美好年华。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7.诗人感叹后会难期,心绪无人诉说。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词两首答案
![柳永词两首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c935335727a5e9856a6194.png)
答案:《望海潮》合作探究1、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明确:①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图景。
②从地理位置上;从历史传统上;从自然景观上;从市井面貌上;从百姓生活上。
③抒发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2、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①工于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②巧用点染。
“点”:“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染”:自然风光之美;都市繁华之美;民生安乐之美。
铺陈: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乐府民歌《陌上桑》、《木兰辞》中:“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点染:本是国画的术语。
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
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
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渲染相思之情的伤悲。
3、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些句子?你能不能运用联想和想象用文字将它描绘出来?(开放性答案)第二课时《雨霖铃》答案1、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交代了哪些内容?明确:这三个句子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词人所处的特定环境。
2、这三句描写,除了具有上述作用外,还有别的什么作用吗?(联系《琵琶行》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参考:这几句除了交代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外,更主要的作用是渲染气氛,它渲染了一种凄楚悲凉的气氛,从而为全词奠定了低沉伤感情调,烘托出浓浓的离愁别绪。
柳永词两首练习及参考答案
![柳永词两首练习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08e87c700abb68a982fb8e.png)
《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参差(cēn) 豪奢(s hē) 暮蔼(ǎi) 钓叟莲娃(s ǒu)B.天堑(qiàn) 吟赏(yín) 都会(dū) 重湖叠(xiàn)C.珠玑(jī) 罗绮(qǐ) 嬉笑(xī) 因咽废食(yē) D.千骑(jì) 羌管(qiānɡ) 骤雨(zhòu) 良辰好景(chén)解析A项,蔼—霭;B项,—yǎn;C项,咽—噎。
答案 D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B.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D.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解析:D项,晨—辰。
答案:D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东南形胜.胜:优越有三秋..桂子三秋:三年B.异日图.将好景图:图画参差..十万人家参差: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C.对.长亭晚对:面对着兰舟催发.发:出发D.暮霭沉沉..楚天阔沉沉:深沉,深远此去经年..经年:经过一年【解析】A项,三秋:秋季;B项,图:画出美景图;D 项,经年:年复一年。
【答案】 C4.对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所含手法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霜雪:比喻,用白色的霜雪比喻卷起的浪涛,以静写动。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凤池:借代,凤池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指朝廷。
C.留恋处,兰舟催发兰舟:借代。
兰舟是木兰木做的船,对船的美称,这里代指舟子。
D.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清秋节:借代,用凄清的秋代指中秋节。
解析D项,“清秋节”不含修辞,就是指凄清的秋季。
答案 D5.下面对词句的品评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此乃千古写景丽句。
先总说湖外有湖,山外有山,湖山清丽可嘉,再具体描绘“桂子”对应“重湖”,“荷花”对应“叠”,此先点后染之话也。
柳永词两首名句默写
![柳永词两首名句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470626db1a37f111f1855bc9.png)
《望海潮》1.《望海潮》中对杭州的情况作总的概括性描述的句子是:,,。
2.《望海潮》中勾画街巷河桥,居民住宅之美的句子是 , 。
3.《望海潮》中用,写了钱塘江壮阔的景象。
用,,写了杭州百姓的游玩之乐。
4.《望海潮》中“,,”三句,由城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5. 《望海潮》中“,,”三句,运用互文的手法,写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6. 柳永在《望海潮》中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答案《望海潮》1.《望海潮》中对杭州的情况作总的概括性描述的句子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2.《望海潮》中勾画街巷河桥,居民住宅之美的句子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3.《望海潮》中用"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写了钱塘江壮阔的景象。
用“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写了杭州百姓的游玩之乐。
4.《望海潮》中“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三句,由城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5. 《望海潮》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三句,运用互文的手法,写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6. 柳永在《望海潮》中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雨霖铃》1.《雨霖铃》中“,,”三句写离别前的景物,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
2.《雨霖铃》中“,,”这三句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句子,将最能触动离愁的三种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哀婉动人的意境。
3.《雨霖铃》中的,通过动作、神态细节,刻画了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
4. 《雨霖铃》中“,,”三句写饯别时心情的委婉曲折:两情依依,难舍难分之际,船家却不断催促。
5. 《雨霖铃》中“,”两句写留恋之情,描摹了离别的男女手牵着手,眼看着眼,因悲伤而说不出话来的情状。
6. 《雨霖铃》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2021年整理)柳永词二首理解性默写
![(2021年整理)柳永词二首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701b29d3ba1aa8114531d9a8.png)
(完整)柳永词二首理解性默写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柳永词二首理解性默写)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柳永词二首理解性默写的全部内容。
柳永词二首理解性默写《望海潮》1、《望海潮》开篇就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点出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几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都市户口的繁庶,表现了杭州繁华热闹的景象。
3、《望海潮》中“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钱塘江就像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
4、《望海潮》中“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三句,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了。
同时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5、《望海潮》中“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几句,描写了杭州的典型景物:圆若宝镜的湖面、重叠的山岭、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词人以工整的对联,高度凝炼的语句,把西湖乃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了,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6、《望海潮》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几句,写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7、《望海潮》中“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几句,写达官贵人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
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8、《望海潮》中“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几句,写达官贵人不思离去,还要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仙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词两首》情景默写参考答案
《望海潮》
1、《望海潮》开篇就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点出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几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都市户口的繁庶,表现了杭州繁华热闹的景象。
3、《望海潮》中“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钱塘江就像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
4、《望海潮》中“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三句,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了。
同时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5、《望海潮》中“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几句,描写了杭州的典型景物:圆若宝镜的湖面、重叠的山岭、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
词人以高度凝炼的语句,把西湖乃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了,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6、《望海潮》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几句,写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7、《望海潮》中“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几句,写达官贵人游乐的场景。
8、《望海潮》中“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几句,写达官贵人不思离去,还要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仙境。
这也从侧面烘托出西湖之美。
《雨霖铃》
1、《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与自己心爱的人饯别的时间、地点、景物,渲染了一个凄凉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2、《雨霖铃》中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两情依依,难舍难分之际,客船却不断催促,心理矛盾,欲饮无绪,欲留不得,由此可窥见留恋之情深。
3、《雨霖铃》中写留恋之情的语句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即将离别的男女手牵着手,眼看着眼,因悲伤而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4、《雨霖铃》中作者设想别后的道路辽远,便直抒胸怀,“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见无期,景无边而情无限。
5、《雨霖铃》下片中,作者叹息从古到今的离别之哀,“多情自古伤离别”,点明这首词的主旨。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句又将离别之意推进一层,更何况正在清秋冷落的时节,伤感之情更难以忍受。
作者这是化用江淹《别赋》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诗句,更赋予新的意义。
6、《诗经·采薇》中写离别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离别的人一看到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昔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
《雨霖铃》中也有类似的句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推想别后的凄凉,明写眼前景而暗写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
7、《雨霖铃》中“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四句,作者推想别后长久的寂寞,虚度美好年华,叹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