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动物笑谈》教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第5单元17课《动物笑谈》教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第5单元17课《动物笑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fd379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7.png)
(5)课后作业: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动物,了解其特点和生活习性,撰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二、核心素养目标
《动物笑谈》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通过分析、品味课文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对语文表达的理解与运用,学会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教学难点
(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本节课难点在于让学生识别并理解作者在描绘动物形象时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举例:解释文中“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中的比喻手法,帮助学生理解狗与人类关系的密切程度。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举例:讨论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正面作用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过度捕猎、破坏生态平衡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强调,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透彻。同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语文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动物笑谈》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小动物,它们有什么特别的行为或习性?”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动物世界的奥秘。
2.增强文化认同感:了解动物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认识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价值,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4.增进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动物的可爱与趣味,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关爱之情,提高审美情趣。
《动物笑谈》教案
![《动物笑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bbf4d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0.png)
《动物笑谈》教案【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文章,概括主要内容。
2.品析精彩语段,学习文中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笔法,体会行文活泼又不乏幽默的特点。
3.体会作者对动物、自然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动物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
2.教学难点:学习文中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笔法,体会行文的活泼又不乏幽默的特点。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出示课件1)教师:(出示课件2)同学们,我们所生活的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光动物就约有150万种。
有庞大的鲸,有微小的虫,有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狡猾的狐狸,有各种声音动听、羽毛华丽的鸟儿,还有我们熟悉的小狗、小猫、兔子、羊……你们养过哪些小动物,可曾发生过有趣的事儿?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去看看动物学家劳伦兹先生与动物发生的故事吧。
教师板书课题:17*动物笑谈(出示课件3)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教师:教师以课件展示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出示课件5)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
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
(2)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出示课件6)本文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第五章(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年版)。
劳伦兹说:“根据史料记载,所罗门王能够和鸟兽虫鱼交谈。
”“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一个魔戒,所罗门王戴着它,就能够听懂鸟兽虫鱼的语言,即使与动物不同种,也能和它们建立互相理解而亲密的关系。
七年级上册语文《动物笑谈》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动物笑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8d706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e.png)
《动物笑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o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和重要语句。
o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提高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o通过默读和朗读,体会文章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o学习作者观察动物、研究动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感受作者对动物的热爱和尊重,培养关爱动物的意识。
o体会作者专注忘我的科研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o理解作者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体会作者的情感。
o品味文章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言。
2.教学难点o理解作者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的严谨态度和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促进思维碰撞。
3.分析法带领学生分析文本,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3 分钟)o展示一些有趣的动物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o提问:你们和动物之间有过什么有趣的故事?2.作者及作品介绍(5 分钟)o介绍康拉德·劳伦兹及其在动物行为学方面的成就。
o简单介绍《动物笑谈》的写作背景。
3.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0 分钟)o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o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如“嗔怪”“凫”“大相径庭”等。
4.整体感知,概括内容(15 分钟)o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作者与哪些动物之间的趣事?o小组讨论,概括主要内容。
o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明确文章围绕水鸭子和鹦鹉可可展开。
5.课堂小结(2 分钟)o回顾本节课所学,强调文章的主要内容。
6.布置作业(5 分钟)o熟读课文,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趣事的。
o收集关于动物的有趣故事。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3 分钟)o回顾文章主要内容。
o提问:文中哪些情节让你觉得有趣?2.品味语言(12 分钟)o学生朗读自己认为有趣的段落,体会语言特点。
o同桌交流,分享感受。
o教师引导学生从用词、修辞等方面分析语言的幽默风趣。
3.体会情感(10 分钟)o提问:从这些趣事中,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o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
《动物笑谈》教学设计优秀7篇
![《动物笑谈》教学设计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4dc3a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7.png)
《动物笑谈》教学设计优秀7篇《动物笑谈》教学设计篇一知识目标:默读课文,了解作者与动物相处的趣事。
能力目标:欣赏精彩语段,学习文中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笔法,体会行文活泼、幽默的特点。
情感目标:体会劳伦兹对动物、自然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人类的周围,生存着一百多万种形貌千差万别,本性良莠各异的动物,它们既是人类征服、驱遣、利用的对象,同时又是这个世界生态链上的重要角色。
亿万年来,这些动物从野生到与人类和睦相处,为人类所熏陶,于是,它们身上也有了“人性”,有了感情。
作家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动物,通过不断地艺术再现,在他们的妙笔下,动物已成为社会和时代的一个特殊的侧影,成为感情的化身和人性的体现者。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动物笑谈》。
二、教学新课1.读课文,找一找本文的中心句。
明确: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2.课文写了黄冠大鹦鹉“可可”哪三件趣事?其中哪一件给你印象最深?明确:第一件:在艾顿堡车站,“我”对前来寻找“我”的鹦鹉可可大声喊叫;第二件:鹦鹉可可把父亲身上的衣服扣子全咬下来了;第三件:鹦鹉可可把母亲的毛线缠绕在树上。
示例:喜欢第三件趣事,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可可的聪明、淘气,像个淘气顽皮的小孩,惹人喜爱。
3.作者和动物们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
这种亲密关系是如何建立的?试结合课文做具体说明。
明确:“小凫一出壳……我就学着母水鸭的叫声,不停地唤着它们。
”“这些小鸭子一点儿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
”“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
”和小鸭们打成一片,成为小鸭们的朋友。
1.本文的语言幽默风趣。
而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找出这样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示例:“老天!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我怎么办?该不该喊它一声呢?”分析:表现出作者与大鹦鹉朋友式的相处和对鹦鹉的关心。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教案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1c0e5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d.png)
在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注意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成果分享来看,同学们的观点和想法都很丰富,但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高。这也让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对学生批判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动物笑谈》这一课。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我发现同学们对动物的兴趣确实很浓,大家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有趣动物行为。这让我觉得,以生活实际为切入点,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同学们对课文中幽默风趣的语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同时对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有些困惑。于是,我通过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解析等方式,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贴近生活的比较来帮助他们理解。在此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同学对难点内容的理解仍不够深入,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1.教学重点
a.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以动物为主角的幽默故事,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
-例如:课文中描述动物行为的细节,以及作者对此的情感态度。
b.掌握课文的语言特点,学习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
-例如:分析课文中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其表达效果。
c.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学会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动物笑谈》教案及教学反思
![《动物笑谈》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4f05f6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1.png)
《动物笑谈》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动物笑谈》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实例,分析动物的行为特点和人类与之相关的联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2)懂得尊重生命,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动物笑谈》的主要内容,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2)运用课文中的实例,探讨动物的行为特点和人类与之相关的联系。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生态环保观念的深入理解。
(2)如何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关注生态环境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动物笑谈》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实例,分析动物的行为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2)分析课文中的生态环保观念,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态度。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动物笑谈》,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
2. 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如何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参与度如何。
3. 反思情感教育的实施情况,学生对关爱动物、关注生态环境的态度是否有所改变。
《动物笑谈》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
![《动物笑谈》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32ca64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2.png)
《动物笑谈》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动物笑谈》。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3)了解文章的体裁和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简单的信息整合。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动物笑谈》的内容简介:本文是一篇关于动物的趣味性科普文章,作者通过讲述自己与动物相处的趣事,展示了动物们的聪明才智和独特的生存智慧。
文章语言幽默风趣,情节生动有趣,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到动物们的习性和特点。
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1)重点词汇:科普文章、趣味性、聪明才智、独特、幽默风趣、轻松愉快等。
(2)重点句型:展示……的……、在……的氛围中、通过……了解……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分享与动物相处的趣事。
(2)教师简要介绍本文的作者和文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学习工具,自主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中的动物特点和作者的观点。
(2)每组选择一个动物,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展示和分享。
4. 探究学习:(1)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能与动物们建立如此深厚的感情?(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采访等方式,了解动物的聪明才智和独特生存智慧。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为自己喜欢的动物写一段介绍性的话。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动物的看法和态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七年级上册语文《动物笑谈》教案(精选5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动物笑谈》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804a5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6.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动物笑谈》教案(精选5篇)七年级上册语文《动物笑谈》篇1知识与技能学习作者通过传神的细节描写来表现场景的方法,品味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感受文章的幽默效果。
过程与方法浏览课文,了解故事内容,体会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专注、忘我的研究精神和热爱动物的品质。
重点体会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难点学习作者通过传神的细节描写来表现场景的方法,品味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感受文章的幽默效果。
自读法、合作交流法。
学生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劳伦兹及《所罗门王的指环》2.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老师多媒体。
1课时你喜欢小动物吗?其实动物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今天,让我们走近《动物笑谈》去感受一下作者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
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1973年由于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而获诺贝尔奖,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
在他的深刻观察以及生花妙笔之下,我们身边的鸭、鹅、狗、鸟、鱼的生活全都鲜活地呈现眼前,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和趣味,同时也对动物的友情世界及相类似的人类行为本身,产生更深一层的了解,得到心同此理之感,从而体味生命的真谛。
1.解题:“动物笑谈”,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
2.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讲述了我与小凫和我和黄冠大鹦鹉的趣事,既有作者与它们相处的荒诞经历,又有小凫的可爱和大鹦鹉的“恶作剧”。
3.梳理课文结构,并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总写。
研究动物行为,常发生一些趣事。
第二部分(2-9):分写“我”进行小凫实验的趣事。
第三部分(10-19):分写“我”和可可的趣事。
1.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增强文章的喜剧效果。
再读课文,请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动物笑谈》教案
![《动物笑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a050a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3.png)
《动物笑谈》教案综合训练一、积累与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我们跟随鲁迅先生来到冬天人迹罕至的百草园,感受寒冷天气里的童趣;跟随刘湛秋走进雨的世界,感受秋雨的静谧;跟随莫怀戚解决散步时的分(),感受家庭的温馨;跟随海伦·凯勒认识了莎莉文老师,是莎莉文老师让海伦·凯勒的世界变得花枝招展……我们徜.徉在语文世界中,流连忘返。
1.下列填入括号中的字和给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岐tǎngB.欹chàngC.歧chángD.枝shàng2.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人迹罕至B.静谧C.花枝招展D.流连忘返3.同学们纷纷留言发表自己对语文学习的感悟,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语文学习,让我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B.在我心中,语文书是百花园,色彩缤纷,生机无限。
C.我们在语文学习之旅中,赏沿途风景,品学习之趣。
D.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增长智慧。
4.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读书可供消遣,可供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为消遣而读书,;为装饰而读书,;为增长才干而读书,。
①最见于判断和处理事物之际②常见于独处幽居之时③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A.②③①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5.文学社的同学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穿越千年的论坛,请你根据《<论语>十二章》,补全论坛内容。
通过这次论坛,请你总结:儒家的“修身”要做到(4)。
(至少写出两点)二、名著阅读6.(1)以下文字是对鲁迅《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概述,请据此填空。
这是一场让人渴盼的盛事..,“我”伸长了颈子,遥望,久候,却总是匆匆一眼;这是一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宁愿生一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这场“盛事”指,这些情境出现在《朝花夕拾》中的《》里。
(2)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小明说:“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部编本《动物笑谈》课教案
![部编本《动物笑谈》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6c8d4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f.png)
部编本《动物笑谈》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动物笑谈》,了解作者杨红樱及其作品特点,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
2.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分析故事中动物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和生态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分享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动物笑谈》选自杨红樱作品,讲述了一群动物在森林里的生活故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 故事中的动物形象生动可爱,富有童趣,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3. 课文插图丰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三、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和生态保护意识。
2.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分享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难点1. 分析故事中动物形象的特点,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体验故事中的乐趣。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动物的行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故事乐趣。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5.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杨红樱及其作品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动物笑谈》,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魅力。
3. 分享阅读心得:学生自愿分享阅读《动物笑谈》的感悟和心得。
4.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5. 分析动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动物形象的特点,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七、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故事中的动物为什么会有笑谈?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八、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
动物笑谈教案优秀8篇
![动物笑谈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c3712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2.png)
动物笑谈教案优秀8篇动物笑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默读课文,作文吧了解课文大意;2、有感情地朗读渴望,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情感,品味课文诙谐风趣的语言;3、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他通过本文传达的感情和思想。
过程与方法1、研读课文精彩语段,学习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写法,体会行文的活泼又不乏幽默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心动物、热爱动物的情感;2、感受本文作者对科学工作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建立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
重点难点:1、反复朗读,品味课文诙谐风趣的语言,体会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2、学习作者通过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来表现场景的方法,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情感和思想。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预设问题。
2、学生准备:预习字词音形义;了解作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解读题目方式一:同学们,你们都过那些描写小动物的文章,能给老师说一下吗?(《昆虫记》《狼王梦》《第七条猎狗》《小战马》《海狼》等)我们小时候应该都读过一本法国的儿童文学作品《昆虫记》,作者法布尔耗费毕生精力真实地记录了蟋蟀、蝉等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无独有偶,进入初中阶段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动物笑谈》,感受一下鸭子鹦鹉等小动物的世界。
方式二: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所罗门王拥有一个神奇的戒指,只要他一戴上这个戒指,就能够听懂鸟兽虫鱼的语言。
教师板书课题2、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大家齐读题目:动物笑谈。
2、师:笑谈,那肯定有引人发笑的情节了。
默读课文,说说可笑之处都表现在哪里?3、学生默读课文。
4、学生回答:学母鸭子叫带小水鸭,咬父亲衣服上的扣子等等。
5、师:这些可笑之处是围绕几钟动物写的?围绕这这些动物写了几件趣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6生:写了四件事:验证小水鸭凭声音认领母亲、学鸟;叫唤回试图远飞的大鹦鹉可可;鹦鹉可可把父亲身上的衣服扣子全咬下来;鹦鹉可可把母亲的毛线缠绕在树上。
《动物笑谈》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
![《动物笑谈》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968eb4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8.png)
《动物笑谈》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认识。
(2)学会从文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求实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文章结构,掌握写作特点。
2. 教学难点:(1)文中某些专业术语的理解。
(2)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本文作者及其作品特点。
(2)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文本。
(2)学生自学生字词,并进行组内交流。
3. 合作讨论:(1)组内讨论,总结文章大意。
(2)组间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4. 教师讲解:(1)讲解生字词,突破重点难点。
(2)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特点。
5. 实践应用:(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情景模拟。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四、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动物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3. 学生对文章结构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写作练习的创新程度。
5. 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动物世界。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动物笑谈》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动物笑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5242f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4.png)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动物笑谈》教案一. 教材分析《动物笑谈》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通过讲述动物们之间的趣事,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提高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本文以动物世界的趣味故事为载体,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动物世界充满好奇,喜欢听关于动物的故事。
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思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增强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幽默讽刺手法,以及作者通过动物故事传达的人性思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动物世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提高他们的语音表达能力。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朗读录音,以便课堂上学生跟读和模仿。
2.准备与课文相关的故事素材,以便进行拓展教学。
3.准备教学PPT,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动物世界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从而引出本课《动物笑谈》。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朗读结束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动物的语气和表情。
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文中的幽默讽刺手法,以及作者通过动物故事传达的人性思考。
《动物笑谈》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
![《动物笑谈》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588f81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d1.png)
《动物笑谈》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一、教材分析《动物笑谈》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些关于动物的有趣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本文语言幽默风趣,富有情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动物故事,认识动物的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动物故事。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动物笑声的音频,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趣味生活。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动物趣事。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找资料了解课文背景。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讲述的动物故事。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讲述的动物故事。
4. 课堂拓展:(1)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其他动物趣事。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关于动物的短文。
(2)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分析。
3. 创作一篇关于动物的短文,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动物趣事。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c3aee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9.png)
3.强化道德情感:引导学生从寓言故事中汲取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道德观念和自我修养,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
本节课将着重关注学生在文学鉴赏、思维品质和道德情感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积极主动,但有时讨论主题偏离课程内容。为了使讨论更加高效,我会在下次教学中明确讨论主题,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并适时给予指导。
最后,我认为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道德情感。通过寓言故事,让学生在欣赏故事情节的同时,能够领悟到其中的人生哲理,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这将是我在今后教学中不断努力的方向。
(2)从多角度审视和解读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难点解析:引导学生探讨故事背后的深层次含义,如从生态学、心理学等角度分析动物行为和人类行为的关联。
(3)编写寓言故事: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
-难点解析:如何运用寓言故事的表达手法,创作出具有独特视角和新颖寓意的故事,是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需要突破的难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寓言故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其次,在分析动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时,我发现学生们在独立思考方面还有待提高。他们在分析时往往过于表面,不能深入挖掘动物形象背后的深层含义。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七年级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0064d58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f.png)
2.学习生字词:咕哝、蹑手蹑脚、天真无邪等。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4.探讨文章中关于动物行为的描述,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5.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培养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意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与新教材要求相符。通过学习《动物笑谈》,实现以下目标:
在授课过程中,我尝试通过提问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但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说明我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方法的引导,可以借助图表、思维导图等直观工具,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出了很好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他们在讨论动物行为时,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独到的见解。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认识到,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
举例:通过对“咕哝”一词的解释,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并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分析文章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例子,使学生掌握并能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2.教学难点
-词语运用:学生对于一些生僻词语的运用可能存在困难,如“咕哝”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
-文章结构分析:对于文章结构的把握,特别是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意图,对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对课文《动物笑谈》中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如“咕哝”、“蹑手蹑脚”、“天真无邪”等,这些词语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文章主题:把握文章主题,理解作者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和思考,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关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7课《动物笑谈》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7课《动物笑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938b7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7a.png)
1.提升学生生物学学科素养,培养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
2.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生动、准确的词汇描述动物行为。
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动物行为背后的意义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探索精神和责任感,关注动物保护和生态平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7课《动物笑谈》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主要围绕动物行为的趣味性进行展开。本节课内容包括:
1.了解动物行为的多样性及特点。
2.学习如何观察和分析动物行为。
3.掌握描述动物行为的恰当词汇和表达方式。
4.阅读课文,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观察动物行为,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动物行为的类型和观察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动物行为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观察实验。这个实验将演示如何观察和分析动物行为。
4.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仍显得有些拘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5.总结回顾环节,我对学生们本节课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在回顾环节,我发现自己对重点知识点的强调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扎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重点知识的讲解和强调。
2.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对动物行为的类型和观察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解。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仍然不够深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通过更多实例和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7《动物笑谈》优质课堂教案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7《动物笑谈》优质课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bc463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01.png)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7《动物笑谈》优质课堂教案一. 教材分析《动物笑谈》是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研究动物行为过程中的一些趣事。
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动物世界的奇妙,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同时,文章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展示了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严谨态度和求知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动物的文章,对动物世界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本文的特殊文体——幽默散文,可能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幽默之处,感受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以及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文章的特殊文体——幽默散文的理解和鉴赏。
2.突破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幽默散文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幽默散文的阅读兴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课文原文、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与动物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引出本文的主题——《动物笑谈》。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
《动物笑谈》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动物笑谈》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812e2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8.png)
《动物笑谈》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动物笑谈》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2、欣赏精彩语段,体会语言的活泼幽默。
3、感受劳伦兹专注忘我的科研精神和对动物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生命是一场美丽的遇见。
一个民歌手,在丰茂的水草间遇见关关和鸣的雎鸠,于是有了诗;李白遇见酒,三分酿成月光,七分酿成才气;劳伦兹遇见了可爱的鸟兽虫鱼,于是就有了《索罗门王的指环》。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动物笑谈》。
(板书:动物笑谈)心中有目标,学习劲头会更高,大声齐读:(出示学习目标)二、默读寻笑点1、积累字词。
(出示字词读音)2、“动物笑谈”的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简要概括作者围绕“笑”写了哪四件趣事?明确:①“我”为了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学母鸭又蹲又爬又叫。
②为了唤回鹦鹉,我在火车站模仿鹦鹉鸣叫。
③鹦鹉可可把父亲的衣服扣子全咬下来,并排列整齐。
④鹦鹉把母亲的毛线绕在树上。
老师加大一点难度,你能用三个字概括吗?明确:学母鸭—仿鹦鹉—咬扣子—绕毛线3、在课文描写的两种动物中,你觉得谁更有趣?朗读:用“”画出动物让你发笑的句子,并用“我喜欢,你看它。
”的句式做介绍。
(出示课件)三、知人知面知心仅仅是动物可笑吗?(人物)小组讨论:用“()”画出描写劳伦兹的句子,进行圈点批画。
说一说,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劳伦兹是一个的人,请看。
课件出示:圈点批画示范学生分析并朗读。
教师:劳伦兹为了照看动物们所花的精力大大超出了他的想象,不过,他认为自己从它们身上学到的东西也“大大超出了预期”。
学生介绍:劳伦兹对雁鹅所做的最重要的研究,就奠基于他“在多瑙河畔的浅草洼里,与一群雁鹅朝夕相处的那段日子”。
他说:“我常常光着身子,跟它们疯在一块,我们一起在草堆里爬来爬去,或是在水里游泳戏水。
”或许正是在这样的游戏中,劳伦兹对雁鹅行为和“社会生活”的研究才博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笑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劳伦兹;通过速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味本文幽默传神的语言。
3.学习劳伦兹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味本文幽默传神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或研究过小动物呢?(有)看来,这些大自然的小精灵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趣味,都是伴随我们成长的好朋友。
今天,我们就去拜访这些朋友,看看它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趣味。
二、作者简介
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
1973年由于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
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
三、检查预习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麝香母凫鹦鹉哞哞匍匐嘎嘎温驯禁锢虐待余晖咒骂柠檬
神采奕奕恋恋不舍迫不及待谢天谢地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语言,谈论了和动物有关的趣事,让人读后觉得很好笑。
明确:幽默风趣
2.文章写到了哪几种动物?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明确:文章写到了水鸭子、黄冠鹦鹉“可可”。
印象最深的是作者表现出来的怪诞行为。
五、再读课文,理清重点
读课文,思考问题:
1.因为什么事件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
明确:“我”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时的怪诞行为。
2.为什么“另一次我差点儿被送进疯人院里”?
明确:因为“我”在大庭广众之下十分尴尬地学鹦鹉“可可”的叫声呼唤它。
3.课文写了和黄冠大鹦鹉“可可”有关的几件趣事?请具体说一说。
明确:四件趣事。
第一件趣事:“可可”依恋“我”。
第二件趣事:“我”学鹦鹉“可可”的叫声呼唤它。
第三件趣事:“可可”趁“我”父亲睡午觉时把“我”父亲身上所有的扣子全部咬下来,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
第四件趣事:“可可”将“我”母亲的毛线缠绕在柠檬树上。
4.“可可”和主人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这种亲密关系是如何建立的?试结合课文做具体说明。
明确:因为“我”带着对动物的无限热爱,走进了动物的内心,真心关心爱护它们。
如,“我”花数目可观的钱买下鹦鹉“可可”,解除它的脚链,把它关在屋里睡觉,等等。
5.“我”有哪些让你觉得怪诞的行为?
明确:带着一群小鸭子在草地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解除可可的脚链散养,把它关在屋里睡觉;为了唤回可可,学它像杀猪时猪的嚎声样的叫声,令众人惊呆;等等。
六、三读课文,精品细赏
1.文中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找出一些这样的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明确:
示例:最初它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不受脚链的约束,可以随意行动;看到这只骄傲的大鸟坐在树枝上想飞却又不敢飞的模样,真叫人觉得可怜。
——看来这只鸟已经被关了很久了,给它摘掉脚链它都不知道自由地飞翔,写出了作者的同情和心痛。
2.文章语言风趣幽默,试举几例进行赏析。
明确:
示例:我怎么办?该不该喊它一声呢?对了,你听过黄冠大鹦鹉的鸣声没有?假使没有,只要想想用老法子杀猪时猪的嚎声,再用扩音器放大几倍就得了。
前面连用两个问句,写出了自己当时叫还是不叫的矛盾心理。
后面一问,为我们揭示了作者为什么会这么纠结,因为鹦鹉的叫声类似杀猪时猪的嚎声,把鹦鹉的叫声比作杀猪时猪的嚎声,既生动形象,又充满了幽默感。
七、拓展延伸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你现在怎样认识人和动物的关系?
八、课堂小结
劳伦兹笔下的小动物是鲜活的,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劳伦兹进行科学考察时那种睿智的哲思、忘我的专注、求真的探索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九、布置作业
请选取一种你最感兴趣的小动物,通过观察,描述它的行为,写一则观察日记。
说不定,你也能成为我们中国的“劳伦兹”呢!
【板书设计】
动物笑谈{ 做水鸭子实验时的怪诞行为重金买下鹦鹉“可可”爱心喂养成功呼唤鹦鹉“可可”“可可”咬掉熟睡父亲的衣扣“可可”用母亲的毛线缠绕柠檬树}
对动物发自内心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