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上海三校生语文考试试卷(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三校生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沉鱼落雁(yàn)B. 轰轰烈烈(liè)C. 轻歌曼舞(màn)D. 轰轰烈烈(li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由于他的努力,使得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得到了大家的赞扬。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因此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D. 他的勤奋刻苦,使他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如数家珍,让人印象深刻。
B. 她的文笔优美,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C. 他的计划太不切实际,简直是异想天开。
D.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让人刮目相看。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他的为人有了更深的了解。
B.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双方都有责任。
C. 他虽然年纪小,但已经在音乐方面有了一定的造诣。
D. 他的演讲虽然精彩,但有些地方显得有些夸大。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在写作业。
B.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让我明白了人生的价值。
C. 他的勤奋刻苦,使他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D. 他虽然成绩不好,但他一直很努力。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的文章写得很精彩,深受读者喜爱。
B. 他的为人诚实守信,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C.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D. 他的成绩一直很好,但这次考试却发挥失常。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让我们受益匪浅。
B. 他的计划太不切实际,简直是异想天开。
C.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让人刮目相看。
D. 他的为人正直善良,深受大家喜爱。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的演讲虽然精彩,但有些地方显得有些夸大。
B. 他的计划太不切实际,简直是异想天开。
2022年上海市高职单招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2022年上海市高职单招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毕业院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闪闪的红星》是一部优秀的儿童影片,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一直脍炙人口,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B.两岸实现“三通”以来,去台湾和大陆观光旅客滔滔不绝,呈现出“两岸一家亲”的交往热潮。
C.今年上半年长江中下游出现60年罕见旱情,湖泊干枯、河流断流、农田开裂,灾区人民心急如焚。
D.骇人听闻的药家鑫故意杀人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警示我们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道德和法律的教育。
答案:B2.对下面一段话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A.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修长茂密充满自然美。
B.作者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挺拔强劲,充满顽强的生命力。
C.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修长茂密,充满自然美。
D.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反复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挺拔、强劲,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
答案:B3.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A.盘虬卧龙小心冀冀苦心孤诣恍然大悟B.头晕目眩阴晴园缺惊慌失措津津有味C.险象迭生抖擞精神心旷神怡踉踉跄跄D.多姿多彩禄禄终生芊芊细草闲情逸致答案:C4.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意义最接近的一项()A.①我独自在礼堂外徘徊..。
②老汉拄着拐棍,背着草筐,整天孤独地徘徊..在田野上。
B.①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现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
②可是这复杂转辗..的全部过程只用了七个小时。
C.①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
上海三校生自主招生考试试卷
上海三校生自主招生考试试卷一、语文部分(30分)1. 基础知识(10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莘莘学子”的“莘莘”(shēn shēn)。
这是个比较容易出错的词哦,很多人会读错呢。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按步就班(应为“按部就班”);B. 变本加利(应为“变本加厉”);C. 迫不及待。
答案是C啦,A和B都是常见的错别字组合呢。
请写出一句描写春天的诗句(5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这是杜甫写的哦,杜甫的诗总是很能描绘出那种细腻的感觉呢。
2. 阅读理解(10分)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秋天的怀念(节选)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问题:文中“我”的脾气为什么会变得暴怒无常?(3分)答案:因为“我”双腿瘫痪了,失去了行动能力,对生活感到绝望,所以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这时候的“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毫无希望,就像天塌下来一样呢。
问题:母亲为什么要“悄悄地躲出去”又“悄悄地进来”?(3分)答案:母亲“悄悄地躲出去”是因为她理解“我”在这种绝望情绪下需要发泄,不想让“我”觉得被监视而更难受;“悄悄地进来”是因为她又担心“我”伤害自己,她很矛盾也很无奈,这种母爱真的很细腻又深沉呢。
问题:如何理解母亲说的“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4分)答案:母亲这句话一方面是在安慰“我”,让“我”不要放弃希望,即使身体残疾了也能好好生活;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母亲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坚定信念,她想陪着“我”一起面对困难,充满了母爱的力量。
上海2021年三校生五月语文高考卷
上海2021年三校生五月语文高考卷1、24.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朗润(rùn)应和(yìng)着落(zháo)精神抖擞(sǒu)B.贮蓄(zhù)莅临(1ì)粗犷(kuǎng)咄咄逼人(duō)C.侍弄(shì)分歧(qí)一霎(shà)混为一谈(hùn)(正确答案) D.攲斜(qī)侮辱(wū)难堪(kān)人声鼎沸(dǐng)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一幢房屋dòng 眉黛hēi(正确答案)B、一声嗥叫háo 灵动língC、旮旮旯旯gā点缀zhuìD、一抹金黄mǒ盛开shèng3、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撑着zhǎng 彷徨páng 凄清qī雨巷xiàngB、彳亍chù凄婉wǎn 颓圮pǐ迷茫méngC、河畔pàn 荡漾yàng 青荇xìng 长篙gāo(正确答案)D、斑斓lán 沉淀dìng 似的sì泥古nì4、1侍坐是《论语》中比较罕见的完整段落,生动地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
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求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16. 下列词语中加双引号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瞭"望(liào)裸"露"(lù)" 彷"徨(fáng)挑拨离"间"(jiàn)B."迂"回(yū)"棱"角(léng)"拙"劣(zhuō)"强"词夺理(qiǎng)(正确答案) C."湛"蓝(zhàn)" 愚"蠢(yú)驰“骋”(chéng)怒不可“遏”(è)D.“旷”野(kuàng)苍“劲”(jìng)“蠕”动(rú)“拾”级而上(shí)6、下列关于《红楼梦》中的情节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红楼梦》中,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
2022三校生高考语文试卷上海
2022三校生高考语文试卷上海1、8.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为提高全民阅读水平,目前“当务之急”是在社会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B.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奔赴在冬奥会赛场的每个角落,他们的身影“栩栩如生”。
C.这两位演员临时合作却配合得“天衣无缝”,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正确答案)D.在祖国快速发展的当下,我们年轻人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勇于接受一切挑战。
2、下列对《红楼梦》有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红楼梦》中“宝黛初会”时宝玉有摔玉举动,摔玉的原因是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来了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
可见宝玉性格率真任性。
B.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时,黛玉回答“只刚念了《四书》”,但当宝玉问时,她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可见林黛玉多思多虑,小心谨慎。
C.小说第五回,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了出来。
D.宝钗对宝玉的通灵宝玉上面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几个字很好奇,她的丫头莺儿认为通灵宝玉上的字与宝钗项圈上的字是一对。
(正确答案)3、25. 下列词语中加双引号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彷”徨páng“襁”褓qiáng接“踵”而至zhǒng“振”耳欲聋zhènB.推“搡”sang苍“劲”jìn 目“眩”神迷xuàn纷至“踏”来tàC.“抉”择jué“拾”级shè轻歌“曼”舞màn不修边“幅”fú(正确答案)D.“漩”涡xuàn“拙”劣zhuō“慢”不经心màn挑“拨”离间bō4、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的下一句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1《劝学》的作者是荀子,名况,字卿,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三校生语文高考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毒辣(dú là)遗臭万年(yí chòu wàn nián)B. 装腔作势(zhuāng qiāng zuò shì)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C. 惊弓之鸟(jīng gōng zhī niǎo)老马识途(lǎo mǎ shí tú)D. 毕恭毕敬(bì gōng bì jìng)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设多种课外活动。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擅长体育运动。
C. 这种新型材料具有轻便、耐用、防水等特点。
D. 她虽然身体虚弱,但精神状态非常好。
3.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非常有趣,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B. “你的观点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深思。
”C. “这道题太简单了,我很快就做出来了。
”D. “你的发言非常精彩,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喜欢什么?电影、音乐还是旅游?”B. “他长得 tall,瘦高个儿,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
”C. “这篇文章中有许多错别字,需要仔细校对。
”D. “他很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文学和科学方面的书籍。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像夜莺一样动听。
”B. “他努力的样子,就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
”C. “她微笑着,像一朵盛开的花朵。
”D. “他的眼神坚定,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峰。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 倾国倾城(qīng)草长莺飞(yīng)B. 惊涛骇浪(hài)震耳欲聋(zhèn)C. 漫不经心(màn)翻箱倒柜(dǎo)D. 一蹴而就(cù)风驰电掣(chè)7.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稀疏(xī shū)精神焕发(huàn)B. 酝酿(yùn niàng)恣意妄为(zì)C. 奋不顾身(fèn)欣喜若狂(xīn)D. 轰轰烈烈(hōng)疲于奔命(bēn)8.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成绩优异,堪称全班之冠。
上海三校生高考试题及答案
上海三校生高考试题及答案高考是每个学生的重要挑战,对于上海三校生来说,这一挑战更是难上加难。
上海三校分别是闵行中学、徐汇中学和中山中学,这些学校自成立以来一直以优异的教学成绩和严谨的教育理念著称。
本文将介绍一些上海三校生高考试题及答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学生经历了什么样的考试。
一、语文试题及答案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的任务。
A太阳是什么?这是人类一直以来的疑问之一。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和哲学家常常用各种寓言故事来表示他们关于太阳的看法。
然而,对于太阳的探索是一项庞大的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太阳的认识逐渐加深。
1. 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和哲学家如何看待太阳?答案:他们常常用寓言故事表示对太阳的看法。
2. 请简要说明对太阳的探索是什么样的一个过程?答案: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太阳的认识逐渐加深。
3. 找出短文中表明太阳探索工作是一项庞大的工作的句子。
答案: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太阳的认识逐渐加深。
二、数学试题及答案选择题:1. 设a∣b,则()A. b∣aB. a=bC. a≥bD. a≤b2. 下面哪个是二次函数的图像?A.B.C.D.填空题:1. 当x=2时,二次函数y=2x²-3x+1的值是()。
答案:y=2*2²-3*2+1=92. 若直线y=kx-1和抛物线y=2x²+3相切,则k的值为()。
答案:由于直线和抛物线相切,必有判别式D=0,即k²=4*2*3=24,得k=±2√6。
三、英语试题及答案阅读理解:One day, Peter went to the park with his friends. They played footballfor a while and then sat under a big tree to rest. Suddenly, Peter's little sister ran to him and said, "Peter, let's have a race!"1. What were Peter and his friends doing in the park?答案:They were playing football.2. Where did Peter and his friends sit to rest?答案:Under a big tree.3. Who asked Peter to have a race?答案:Peter's little sister.四、理综试题及答案物理选择题:1. 单纯玻璃棒与橡皮棒经过人头上时,送电棒带电荷的变化情况是()。
2010上海三校生
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文化考试(5月份考试)语文试卷(本卷由复旦求是三校生高复中心打印整理,免费提供给三校生高考的所有学员,严禁商业使用)(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9分)①有些变化进行得极其缓慢,以至于我们在短时间内完全看不出。
物种的变化就是这样。
可是观察古生物的材料,科学家还是能推测出一定发生过什么变化。
②现在生活在世界上的,差不多有150万种不同的植物和动物。
这些物种各不相同。
假如拿它们现在拍的照片和50年前同一种植物或动物的照片相比,你看不出有什么不同。
从秦始皇墓地挖掘出来的2000多年前的陶马,和现在的马没有什么两样。
而我们现在的麦种,也在上千年前的坟墓中发现过。
几千年来,麦子还是麦子,马也还是马。
③如果把年代拉得更远更远,远到几万万年前,那么现在的植物和动物像它们祖先的就非常少,除了拉蒂迈鱼之类。
在这漫长的年代里,大多数物种都经过了很大变化,很难看出它们和祖先有什么相像的地方。
原始的马和现代的马相比,它们的差异是多么惊人,特别是脚趾骨的变化。
④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每一个物种,都是由某一个另外的物种传下来的。
它的祖先是一个一个变化过来的。
这些变化非常缓慢,有的甚至要花几百万年的时间。
从地球上出现单细胞生物起,直到出现人类,一共经过了至少33亿年。
⑤如果把物种的演变过程拍成一部电影,取个名字叫“生命进行曲”,用每一分钟来表现3000万年之间的变化,那么从最初的单细胞生物开始,一直看到现代人种出现,我们必须在电影院里坐上1小时又50分钟。
⑥但是,这部“生命进行曲”还很不完全,前头还缺了一大截。
最初的单细胞生物并不是突然出现的。
在它们之前,地球上早就有了有生命现象的微小物体,也就是自己能进行新陈代谢的蛋白体。
现在认为,蛋白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
……⑦我们回到电影院里来,看这部缺了上集的“生命进行曲”吧。
“三校生”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2019 年 4 月月考语文试卷时间 150 分钟分值12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得分一、选择题(每题 1分, 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A .惆怅( chóu)贻误( dài )攫取( ju é)稗( bài)官野史B.驿站(yì)缔造( t ì)戎装( r óng)引吭高歌( hánɡ)C.陶冶(yě)拖沓(tà)俨然(yǎn)捉襟见肘( cùn)D.摇曳(yè)轶事( yì)唾弃( tu ò)声势赫( hè)奕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哗众取宠联绵不断栩栩如生置之度外B. 装腔作势有的放失一丝不苟大显生手C.盛气凌人一泄千里安然无恙心不在焉D.转瞬即逝余音绕梁同病相怜闲情逸致3、下列选项,作品与作家不匹配的一项是()A、《昆明的雨》——汪曾祺B、《鸿门宴》——司马迁C、《六国论》——苏轼D、《老人与海》——海明威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一个人成就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决定这一切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学习。
B.学习是不能偷巧的,一靠积累,二靠思考,综合起来,才有了创造;但是第一步是积累。
C.积累说白了,就是抓紧时间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让自己的大脑活跃起来。
D.用前人的经验来充实自己,先学习前人,而后发展前人,而后才有自己的发现和创造。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深圳航空公司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8 月 27 日在 B 候机楼联合推出“一路通”服务,该服务将登机手续前移到订票环节,以手机为 ________接收二维条码彩信的登机牌。
(2)在服装、纸牌和背景灯下,用演员队型的不断变化, ________出充满动感的图形,是本届全运会开幕式区别于其他大型活动开幕式的最大特色。
三校生高考语文卷
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文化考试语文试卷〔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0分〕到国际空间站上班①到国际空间站去上班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无与伦比的事。
而宇航员在上面的种种经历也绝不亚于在中世纪的印度洋上航行。
②对于第一次上天的宇航员来说,发射日仍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而且是最难捱的日子。
“当我坐在十几层楼高的俄制‘联盟号’火箭顶部的时候,外面吼叫着中亚草原的凛冽寒风。
〞华裔宇航员爱德华·焦在回家后这样回忆,“我只是盼望倒计时快些完毕。
〞③随着隆隆闷响,火箭上下震了几下,开场上升。
“我们都感到喘不过气来,像有巨石压身,耳朵里全是咚咚的心跳声〞——宇航员的心跳骤然加速,倒不是因为害怕。
这是加速度的作用,数倍于体重的重量压在身上,椅子的晃动相当于3级地震,换了谁的心脏都会多跳两下。
④“地震〞要持续十几分钟,然后就是另外一种极端体验:没有震动、没有噪声、甚至——没有重量。
⑤太空船像断了线的风筝,越飘越高,飘向预定轨道。
解开平安带,人一下子浮起来。
“胃里的食物在向上涌,脑袋也因为充血而晕沉沉的。
四肢无助地散在躯干周围,要不是看上一眼,你都不知道它们正处于什么姿势。
〞意大利宇航员拉贝尼以拉丁人特有的夸大肢体语言表演着“失重感〞。
⑥困扰太空人的还不止这些。
一项调查说明,绝大多数宇航员初上太空都会产生视力下降、嗅觉、味觉迟钝等症候。
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因体液重新分布产生的病症会逐渐消除。
但是种种陌生的变化会给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洒上阴影。
⑦感觉迟钝的直接后果是吃东西没味道。
中国首位太空人杨利伟成认,失重训练后最想吃川菜。
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也如此。
上百天的失重生活使辛辣食物成为他们在太空中必备的开胃菜。
不过,也有令人愉快的美食。
比方,晚餐时分他们可以大嚼“进步〞号货运飞船运来的苹果、桔子、花椰菜等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上海市应届三校生高中高考语文卷试卷试题分析.docx
2020 年上海市应届“三校生”高考语文卷试题分析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①细菌无处不在 , 即使是我们认为洗得很“干净”的手也充满了细菌 . 虽然多数细菌是无害的 , 但是由于吃而出现的问题, 绝大多数都是细菌惹的祸 .②我们所吃的各种食物都充满了细菌. 人们喜欢的走地鸡、野味、农家肥种的菜、野生的鱼虾等等, 携带的细菌比大规模种植养殖的更难控制 . 通常的洗涤 , 只能去掉一部分 , 但是对大多数细菌来说 , “星星之火 , 可以燎原” , 在适当的条件下 , 用“春风吹又生”来形容, 都显得过于保守 . 细菌的繁殖速度 , 是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那样的几何速度 . 在适当的生长条件下 , 有的细菌半个小时就会增加一倍. 换句话说 , 一个细菌在这样的条件下,24 小时之后 , 就可以给全国人民每人分上二十几万个 . ③谈到食品安全 , 人们都着眼于化肥、农药、转基因、防腐剂之类的因素, 且不说这些是否真的有害, 即使有 , 也远比细菌要好监控 . 对食物保存中的安全来说, 细菌远远比这些因素要难以控制 , 而且更容易产生危害 .④食物中细菌的存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 用了农药的蔬菜 , 农药分解或者洗去了就很难再有 . 但是其中的细菌 , 当天可能还少 , 放两天却可能变得很多 . 此外 , 细菌的存在更多地取决于环境 . 细菌在卫生洁净的环境中较少 , 在大规模科学种植养殖的食物原料中也较少 . 经过高温处理的熟食中的细菌比原料中少 , 大概每个人都能想到 . 就保存条件来说 , 低温不利于细菌生长 , 所以大家才会把食物放在冰箱中 . 但是 , 哪怕是- 20℃的冷冻室 , 也不能杀死细菌 , 只是让它们消停一下 . 一旦给点温暖 , 它们照样又灿烂起来 . 一些细菌在 4℃的冷藏室内照样生长,所以 , 冰箱也只能暂时保存食物 . ⑤到目前为止 , 加热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 . 一般来说 , 在 121℃下加热 15 分钟以上 , 即使没有把细菌全部杀死 , 剩下的也就成不了气候了 . 但是许多食物要是加热到这种程度 , 就没法吃了 . 通常的食品加工 , 只是把细菌的量减少到一定程度 , 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就行了 . 比如说牛奶 , 所谓巴氏灭菌的“鲜奶”是把牛奶加热到 72℃左右 , 经过 15 秒的处理 , 细菌量会被减少到初始量的十万分之一 , 虽然还有不少 , 但是在冰箱里放两三周 , 也不会多到对人有害的地步 . 如果是超高温灭菌 , 则把牛奶加热到135℃以上 ,1 秒钟就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细菌 , 即使放在常温下 , 也能保证几个月没有问题 . 当然 , 这都是指密封保存的情况 . 如果对着嘴喝一口 , 这些处理几乎就算白干了 , 其中的细菌生长速度会大大加快 .⑥对于个人来说 , 要确保食品安全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 . 厨房、冰箱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 , 经常清洁 , 并且保持通风干燥 , 有助于减少细菌的存在 . 家里的食物 , 尽量减少存货;做饭做菜 , 也尽量吃多少做多少 . 囤积大量原料 , 或者做一次饭吃上一两周 , 都会为细菌提供广阔的天地 . 尤其是很多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 , 特价的原因就是积压了很长时间 , 再买回家保存 , 简直就是在考验自己对细菌的抵抗力 .1.第②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说明 :(1);(2).【参考答案】( 1)细菌繁殖的速度快( 2)细菌增加的数量多【测量目标】现代文阅读能力/ 掌握主要的说明方法【试题分析】阅读时尤其要关注这一段中“细菌的繁殖速度, 是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那样的几何速度”和“24 小时之后, 就可以给全国人民每人分上二十几万个”的句子, 前者是说明细菌繁殖的速度快 , 后者是说明细菌增加的数量多 .2.“灿烂”一词的原意是光彩鲜明耀眼, 它在第④段中的意思是指.【参考答案】细菌的生命力顽强【量目】代文能力 / 能合一定的言境 , 理解的作用【分析】依照境 , “ ”在文中是指上文一旦点温暖 , 菌在适度的冷藏室内照生 , 所以 , “ ”在文中的意思是指菌的生命力 .3.第④段中 , “食物中菌的存在是一个的程” , 是指菌会随着和的化而展化 .【参考答案】境【量目】代文能力 / 理解文章内容 / 能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关【分析】依照文意 , 一段“食物中菌的存在⋯⋯菌的存在更多地取决于境” , 可分两个次 , “此外”之前是食物中菌繁殖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的短 , “此外”之后是食物中菌繁殖存在的境 , 所以答案是“ ”和“ 境”.4.下列法符合文意的一是()a.化肥、、基因、防腐等会影响食品安全, 目前已有定.b.从菌生存的境看, 大模科学种植养殖的食材中菌比多.c.到目前止 , 低温冷藏和高温加仍然是死菌的最有效手段.d.即使保存方法得当 , 大部分特价食品仍不能避免菌的大量繁殖.【参考答案】 d【量目】代文能力 / 理解文章内容 / 能把握文中句子的含【试题分析】文本中说“且不说这些是否真的有害” , 所以 a 项错在“目前已有定论” .b 项的错于在于“养殖的食材中细菌比较多”, 与原文中细菌“在大规模科学种植养殖的食物原料中也较少”的表述不符 .c 项错误在“低温冷藏”, 文中仅仅说“加热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 .d 项是正确的 , 理由是“大部分特价食品仍不能避免细菌的大量繁殖”与第⑥段中“尤其是很多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 , 特价的原因就是积压了很长时间 , 再买回家保存 ,简直就是在考验自己对细菌的抵抗力”表达的内容相吻合 .5.在制作、食用蔬菜色拉时 , 如果要减少细菌孳生 , 根据文意 , 除了确保厨房、冰箱清洁之外 , 还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参考答案】要点 : 选用新鲜蔬菜应该尽快食用【测量目标】现代文阅读能力 / 把握文章的中心 ,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章的中心【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运用文本传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 , 看似开放却不开放的思考题 , 答题的关键是把握文章的中心并能准确表达 . 依照第⑥段的文意 , 一是“家里的食物 , 尽量减少存货”;二是“做饭做菜 , 也尽量吃多少做多少” , 所以 , 回答的答案要点是“选用新鲜蔬菜”“应该尽快食用” . (二)阅读马屁股与现代化①题目并非“风马牛” , 马屁股与现代化大有“相及”之关系. 你知道铁路两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最早是从哪里来的吗?据科学家考证 , 是由马屁股产生而来的 .②目前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铁路轨距都是 1.435 米(4 英尺又8.5 英寸) , 这个国际标准来源于最早发明火车和修建铁路的英国 . 一向以严谨甚至古板而著称的英国人 , 为什么采用了这个“拖泥带水”的怪怪数字呢?原来英国的铁路是由造电车的人设计的 , 他把电车轨道的距离标准“照搬照套”于火车轨道 . 那么 , 电车轨道为什么采用这个怪怪数字呢?原来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马车匠 , 他把马车两轮的距离标准“活学活用”于电车轨道 . 那么 , 马车轮距为什么采用这个怪怪数字呢?原来那时候英国的老路上留下的马车辙迹宽度是4 英尺又 8.5 英寸 , 如果新造马车的轮距不“重蹈覆辙”, 就无法在老路上顺利前进 . 而这个辙迹宽度又是古罗马人留下的“名胜古迹” . 因为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罗马人为他们的军队而铺设的,而罗马军队的战车轮距正是 4 英尺又 8.5 英寸 . 那么 , 罗马人为什么采用这个怪怪的数字作为战车的轮距呢?原因很简单 , 其实就是两匹拉战车的马的屁股的宽度 . 他们以两匹马的屁股的宽度为战车的轮距,大约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知 , 因为马与车在结构上保持高度一致 ,就可以使马车协调平衡地顺利行驶 . 于是 , 马屁股就成了现代化铁路的“母本” , 而且相沿成习被当作“国际惯例”.③英国是一个传统与现代“和平共处”的典型. 在他们的国土上 ,有现代化的火车在野外漫长的铁路上奔驰, 有最原始的马车在通往首相府的唐宁街上缓行 . 英国人与马有不解之缘 , 女王的马队简直是世界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也许是因为马为大英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英国人把马当作国宝一样钟爱不已.④我们中国人对马也是有感情的 , 具有“中国特色”的画马就是一个重要表现 . 著名画家徐悲鸿堪称画马高手 . 在这个传统悠久的艺术上 , 外国人常常“望马兴叹” , 可我们有些人妄自 f ěi薄, 认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已经“日薄西山” , 只有西方的“前卫艺术”才能“救中国” . 前不久记者采访以画马为“看家本领”的著名画家刘旦宅 , 他就如何对待传统艺术发表看法说 : “凡是称得上传统的 , 都是有生命力的 , 有其存在的理由 . 现在把传统和创新对立起来是不对的 . 传统的东西虽然源远流长 , 但不是遥远的过去 , 现在新的、好的 , 将来也就成为传统 , 就像现在的齐白石、黄宾虹 , 大家都在学他们 , 将来也就成为传统了 . ”传统并不是几千年几百年不变的 , 而是不断有新的融入 , 逐步积累起来的 . 有些人一听说创新, 就否认传统, 就像《阿q 正传》中的赵秀才那样, 一听到“革命”就以为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 , 似乎传统的东西不完全丢掉 , 就不能轻装上阵进入现代化 .⑤从马屁股的故事中 , 我们应该有所启示 . 当我们乘坐现代化的火车奔向未来之时 , 切不可忘记我们屁股下面的轨道是与马屁股有关的 .6.根据下面的汉语拼音写出汉字妄自 f ěi薄【参考答案】菲【量目】代文能力 / 能根据《拼音方案》常用字注音【分析】菲薄 : 小看 ,. 分看自己 . 形容自卑 .7.准路距的确定, 了如下程 : 两匹屁股的度→→ 迹度→ 距→→ 准路距.【参考答案】的距道的准距离【量目】代文能力/ 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第②段准路距确定的程的叙述 , 采用了由“目前”(准路距)追溯到“原来”(两匹屁股的度)的明序 , 而干准路距确定的程是按“原来”到“目前”的序行排列并填充相关的程 . 由此 , 答序根据文本倒推 .8.根据文意 , 在下列方框中填入恰当的关在他的国土上 , 有代化的火在野外漫的路上奔 , 有最原始的在通往首相府的唐宁街上行 .【参考答案】既⋯⋯又⋯⋯(既⋯⋯⋯⋯;既⋯⋯也⋯⋯;又⋯⋯又⋯⋯)【量目】代文能力/ 掌握关【分析】文本第③段首句“英国是一个与代“和平共”的典型”表并列 , 所以里的关是表并列的关.9.下列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是()a.作者在开巧妙点 , 并用的方式出 , 引者趣 .b.第④段将“中国特色”的画与西方“前”作比 , 明了点 .c.赵秀才认为“革命”就是丢掉传统 , 这是作者从反面举例进行论证 .d.文章深入浅出 , 以小见大 , 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 思路清晰 , 材料充实 .【正确选项】 b【测量目标】现代文阅读能力 / 能分析文章谋篇布局的特点 / 掌握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 掌握论证结构(并列)【试题分析】从内容理解分析 ,b 项误将“中国特色”的画马与西方“前卫艺术”作对比(无法比较) , 对照原文 , 应该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与“西方的前卫艺术”作对比 , 显然 b 项对内容的理解是错误的 , 再验证 a、c、d 三项 , 对内容的理解符合文意 .10.文末说 : “我们应该有所启示 . ”这个“启示”是什么?请举一例(不能用文中的例子)加以阐明 .【参考答案】启示 : 传统与现代应该融合;例子恰当;分析【测量目标】现代文阅读能力/ 能根据阅读材料作适当的拓展【试题分析】从全文分析, 文本可分为四个层次 : 第一层次是第①段,提出问题 , 引发下文;第二层次是第②段 , 以马屁股的宽度作标准铁路轨距为例 , 阐述了马屁股成为现代化铁路“母本”的经过;第三层次是第③段 , 承上启下;第四层次是第④、⑤两段 , 转向对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的议论 , 并给读者有所启示 . 所以启示的内容应该是“传统与现代应该融合” . 答题时列举的例子要恰当 , 要体现传统的现代融合 , 例如中式快餐、改良型旗袍、中国馆内《清明上河图》、青春版《牡丹亭》等 , 关键在于对所举的例子要阐明它是如何做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 .(三)阅读①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 , 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 , 好帮助母亲 . 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 , 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 . 可是 , 我也愿意升学 . 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 , 饭食 , 书籍 , 宿处 , 都由学校供给 . 只有这样 , 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 . 入学 , 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 , 把这巨款筹到 , 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 她不辞劳苦 , 只要儿子有出息 . 当我由师范毕业 , 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 , 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 . 我只说了句 : “以后 , 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 我入学以后 , 三姐结了婚. 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 , 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 , 她应当偏爱三姐 ,因为自父亲死后 , 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 . 三姐是母亲的右手 . 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 , 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 . 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 , 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 , 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 , 天气很暖 .大家都怕她晕过去 . 可是 , 她挣扎着 , 咬着嘴唇 , 手扶着门框 , 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 不久 , 姑母死了 , 三姐已出嫁 , 哥哥不在家 , 我又住学校 , 家中只剩母亲自己 . 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 , 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 , 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 , 不许过旧年 . 除夕 , 我请了两小时的假 . 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 . 母亲笑了 .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 , 她愣住了 . 半天 , 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 到我该走的时候 , 她递给我一些花生 , “去吧 , 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 , 我却什么也没看见 , 泪遮迷了我的眼 . 今天 , 泪又遮住了我的眼 , 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 . 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 , 她已入土了!②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 , 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 . 我廿三岁 , 母亲要我结了婚 , 我不要 . 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 , 老母含泪点了头 . 我爱母亲 , 但是我给了她最大的打击 . 时代使我成为逆子 . 廿七岁 , 我上了英国 . 为了自己 , 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 . 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 , 我还远在异域 . 那天 , 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 , 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 , 很早的便睡下 . 她想念她的幼子 , 而不便说出来 .③七七抗战后 , 我由济南逃出来 . 北平又像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 , 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到西南来 . 母亲怎样想念我 , 我可以想象得到 , 可是我不能回去 . 每逢接到家信 , 我总不敢马上拆看 , 我怕,怕, 怕, 怕有那不祥的消息 . 人, 即使活到八九十岁 , 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 . 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 , 虽然还有色有香 , 却失去了根 . 有母亲的人 , 心里是安定的 . 我怕 , 怕, 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 , 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④去年一年 , 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老母的起居情况. 我疑虑 , 害怕.我想象得到 , 没有不幸 , 家中念我流亡孤苦 , 或不忍相告 . 母亲的生日是在九月 , 我在八月半写去祝寿的信 , 算计着会在寿日之前到达 . 信中嘱咐千万把寿日的详情写来 , 使我不再疑虑 . 十二月二十六日 , 由文化劳军的大会上回来 , 我接到家信 . 我不敢拆读 . 就寝前 , 我拆开信 , 母亲已去世一年了!⑤生命是母亲给我的 . 我之能长大成人 , 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 . 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 , 是母亲感化的 . 我的性格、习惯 , 是母亲传给的 . 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 , 临死还吃的是粗粮 . 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11.本文作者是老舍 , 他创作的小说有等 .【试题分析】答题的关键是看清试题的限定 , 要求写出的是老舍创作的小说 , 短篇、长篇都可以 , 不能写其他体裁的作品 .12.对第①段画线句中破折号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表示语气中断b.提示语意转折c.引出补充说明d.强调话题转换【参考答案】 c【测量目标】现代文阅读能力 / 能掌握破折号的用法 , 理解标点符号在文中的作用【试题分析】四个选择项都是破折号的作用 , 对照语境 , 只有 c 项正确 , 破折号后“制服 , 饭食 , 书籍 , 宿处 , 都由学校供给”既补充说明了“师范学校”提供的物质条件 , 又照应了前文提及的“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13.第①段写“母亲笑了 .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 , 她愣住了” , 表现了母亲从到的心理变化 .【参考答案】高兴(快乐)意外(失望)【测量目标】现代文阅读能力 / 能理解具体语言环境中人物描写的作用【试题分析】文中“母亲笑了 .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 , 她愣住了”是人物的肖像描写 , “笑”照应前文除夕之夜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 母亲内心的喜悦;“愣”表现了“母亲”“听说我还须回校”时的意外、惊讶和失落的心情 .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多次写到母亲含泪的神情 , 都表现了她坚强而善解人意的性格 .b.作者写三姐是为了表现母亲对子女的理解 , 衬托“我”对母亲的热爱 .c.文中写自己接到家信后不敢拆读 , 反映了“我”忐忑不安的矛盾心情 .d.文章以母亲的生活经历为主要线索 , 感情真挚深沉 , 语言质朴清丽 .【参考答案】 c【测量目标】现代文阅读能力 / 能理解具体语言环境中人物描写的作用 / 具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鉴赏评价能力【试题分析】全文有 3 处写到“母亲”含泪的神情 , 主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慈爱而强忍住自己内心的悲伤 , 与选项中“都表现了她““善解人意的性格”不符 , 所以 a 项的理解和分析是错误的 .b 项错在“衬托‘我’对母亲的热爱” .c 项的理解与原文内容吻合 , 是正确项 . 这篇小说主要以“我”的生活经历为主要线索 , 来表达母爱的伟大 , 所以 d 项的分析也是错误的 .15.文章最后写道 : “唉!还说什么呢?”请简析作者此刻的情感.【参考答案】要点 : 哀痛负疚(追悔)【测量目标】现代文阅读能力 / 具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鉴赏评价能力【试题分析】试题要求学生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作简要分析 . 文末以“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是对母亲用血汗“灌养”“我”一生的感慨 , 又是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 更是“我”对“母亲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 , 临死还吃的是粗粮”的负疚、追悔与哀痛 .二、文言文阅读(一)默写16.君子生非异也 ,. (荀况《荀子劝学》)17.茕茕孑立 ,. (李密《陈情表》)18., 古来万事东流水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9., 小弦切切如私语 . (白居易《琵琶行》)20.,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21.盛衰之理 , 虽曰天命 ,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22.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参考答案】 16.善假于物也 17.形影相吊 18.世间行乐亦如此 19.大弦嘈嘈如急雨 20.多情自古伤离别 21.岂非人事哉22.化作春泥更护花【测量目标】文言文阅读能力/ 能默写规定的默写篇目或段落(二)阅读沛公军霸上 , 未得与项羽相见 .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 , 使子婴为相 , 珍宝尽有之 . ”项羽大怒曰 : “旦日飨士卒 , 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 , 项羽兵四十万 , 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 , 在霸上 . 范增羽曰 : “沛公居山 , 于 , 好美 . 今入关 , 物无所取 , 女无所幸 , 此其志不在小 . 吾令人望其气 , 皆虎 , 成五采 , 此天子气也 . 急勿失!”23.解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旦日士卒()(2)范增羽曰()【参考答案】( 1)犒( 2)【量目】文言文能力/ 掌握常文言的意【分析】第( 2)中的“ ” shuí, 作, 解“ 、”.【答分析】第( 1)的答失主要是考生能基本理解意, 但性判断有 , 致答成“食品”、“酒肉”、“食物”、“酒菜”等;一些考生的基本未掌握 , 如答“率”、“聚集”、“召集”、“派”、“指”、“鼓励”、“ ”等;有些考生理解完全 , 乱答一气 , 如答“ ”、“ ” . 第( 2)将“ ”理解通假 , 如答“同‘悦’ , 开心”、“通‘悦’ , 高”;有些考生根据后面的“曰”字而判 : 如答“ ”、“ ⋯⋯ ”、“告”、“告”等 .24.下列加点字与“沛公霸上”的“ ”字用法相同的一是()a.沛公欲王关中b.使子相c.沛公居山d.吾令人望其气【参考答案】 a【量目】文言文能力/ 和理解文言象【分析】干中的“ ”是名作用 , 解“称王”.用法相同的一是 a 中的“王” , 也是名作 , 解“称王” .b 中的“ ”是 , 作“担任”解 .c 中的“居”同是, 解“停留” .d的“望”也是,解“看、察”.所以 , 正确答案是 a .25.用代翻下面的句子急勿失【参考答案】赶快去攻, 不要失去机【量目】文言文能力/ 能用代翻文言句子【分析】此句翻的重点一是“急” , 在句中解“赶” , 二要出“失”的“ 机”.26.作者善于刻画人物 , 文段中展了范增理事的特点.【参考答案】察致, 考深(深)【量目】文言文能力/ 能理解文意 , 并能分析文章的内容【分析】从范增羽的一段中可以看出 , 范增的察全面 , 先“其志不在小” , 再“令人望其气⋯⋯此天子气也” , 表了范增的深的性格特点 .部分考生能作象描述 , 不能提, 如“透象看本”、“看人看得很清楚”、“ 事情分析得非常合理”、“根据人的弱点来行分析”等 .(三)王勃著《滕王序》 , 年十四 . 都督公不之信 , 勃在座 , 而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之 , 已宿构矣 . 及以笔巡客 , 勃不辞 . 公大怒 , 拂衣而起;令人伺其下笔 . 第一云 : “南昌故郡 , 洪都新府.”公曰 : “亦是老先生常!”又云 : “星分翼 , 比接衡 . ”公之 , 沉吟不言 . 又云 : “落霞与孤 , 秋水共天一色 . ”公矍然而起曰 : “此真天才 , 当垂不朽矣 . ”遂亟宴所 , 极而 .【注】南昌故郡 , 洪都新府 : 南昌在汉代是豫章郡的治所 , 到了唐代是洪州的首府 . 星分翼轸 , 比接衡庐 : 洪州所在的位置对应着天上翼、轸两个星宿 , 连接着衡山和庐山 . 这些句子都出自《滕王阁序》 .2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已宿构矣()(2)专令人伺其下笔()【参考答案】( 1)构思( 2)守侯【测量目标】文言文阅读能力/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试题分析】第( 1)题的“构”可以理解为“构思”“写成”“构想”“写文章” . 第( 2)题中的“伺”应理解为“守候”“等候”“等着”“观察” , 不能理解为“伺候”“服侍” . 这一题成为全卷最难的试题 , 尤其是第( 1)题“构”的解释 , 几乎全军覆没 . 答题主要错误 : (1)联想到现代汉语词汇 , 如答“构建”、“构造”、“构筑”、“建构”、“结构”、“建造”等;( 2)直接用课文中“伺”的字义回答 , 不能结合具体语境加以理解 , 如答“窥探”、“窥测”等;( 3)文意基本能理解 , 但不够确切 , 如将“伺”答为“侍奉”、“伺候”、“服侍”等;( 4)错误地理解为通假 , 如将“伺”答作“通‘赐’ , 赏赐”、“同‘赐’ , 赐给”等;(5)文意理解有误 , 如将“伺”答作“准备”、“帮助”、“逼近”等.28.下列句中“而”表示转折的一项是().a.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b.拂衣而起c.公矍然而起曰d.极欢而罢【参考答案】 a【测量目标】文言文阅读能力/ 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
完整word版,上海中等职业学校(三校生)语文综合模拟试卷之十四
语文综合模拟试卷之十四(满分100分,检测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9分)太空中的水资源①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在航天中也如此,水是维持航天员生命和进行正常工作的最基本条件。
航天飞行中每名航天每天的用水标准是21.6千克,如果以3名航天员飞行200天计算,水的供应量近13吨。
这么多的水完全从地面带上去是很难实现和不经济..的,因此,凡是准备进行长期载人航天的国家都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利用航天飞行中产生的废水,通过再生式生保系统变废为宝,成为可以供航天员饮用和使用的水。
航天员飞行中产生汗液,呼出的气体和排泄出的尿液就成为宝贵的水资源。
①美国宇航局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一座楼房内,有一间特殊的房间,里面放着一个与国际空间站一样的模拟舱,舱内有一个ECLSS模拟器,以及自行车、划船器和脚踏车等运动器材。
工作人员正在那里用力地锻炼,只是为了能够使自己多出汗,将自己的汗液收集到一个容器里。
他们这么做是为了进行一项生保系统设备的验证实验。
①这套系统的全称是再生环境控制与生支持系统,或者称为ECLSS模拟器。
这个系统是由马歇尔中心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们负责设计和改进的水再生系统,用途是回收国际空间站的废水,其中包括航天员的汗液、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和尿液,将它们再生出可饮用的水,供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们饮用。
①参加此实验的有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100多名工作人员,他们每天在舱内要进行1小时的实验。
实验中被试者的汗液、呼出的水蒸气和整夜挂在舱内浸满汗水的衣服和毛巾蒸发出的水蒸气都是这次实验的宝贵材料,被收集到ECLS模拟器的液体收集装置内。
①2009年,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已从3人增加到6人,人增加了,原来空间站上的一个厕所就显得紧张了。
美国宇航局最近斥资1900万美元为空间站新增加了一套一厕所系统。
新厕所不仅可供航天员排泄,还可以将他们的汗液、尿液以及生活废水等收集起来并处理转化成为纯净水。
(完整版)上海三校生语文考试试卷
上海三校生语文考试试卷一、现代文(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l-5题(10分)那些绚烂的花儿○1.女孩受了伤,住进医院。
她的眼睛上蒙了厚厚的纱布,世界在她面前,突然变成一片黑暗。
医生告诉她,一个月后,这些纱布才能拆掉。
她问:“我的眼睛能好起来吗?”医生说:“当然能。
不过,你必须忍受一个月的黑暗。
”女孩有些害怕。
一个月的黑暗?她不知道自己会不会疯掉。
○2.女孩只有十二岁。
她的父母长年飘在国外。
父亲打电话安排妥当他的一切,可是他们不能过来陪他。
他们很忙,有许多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父亲说:“等你拆纱布那天,我一定回来。
——医生说过没事的,况且,还有无微不至的护士。
”○3.女孩每天躺在床上睡觉、听收音机。
她所能做的,好像只有这些。
那是两个人的病房,带一个很小的洗手间。
每天会有人把饭菜送到她的床前,然后离开。
那是父亲为她雇的钟点工,就像一个走时准确的钟表。
她不必担心自已的生活问题,可是无边无际的黑暗还是让她心烦意乱。
她知道自己对面的床上有一位阿姨。
那阿姨常常轻哼着歌;她的声音很好听。
女孩想:如果自己是那位阿姨,郡该有多好啊!好像,只要能够驱走黑暗,拿什么交换,她都愿意。
○4.有一天阿姨突然问她:“你天天这么躺着,闷不闷?”女孩说:“当然闷,我快闷死了!”阿姨说;“我带你出去走走吧?”女孩问;“去哪里走走?”阿姨说:“就去后院吧。
那里有一个花园,现在,正是各种花儿开放的时候呢!”○5.于是女孩和阿姨走出病房。
这是女孩住院后第一次走出病房。
她紧紧握住阿姨的手,好像生怕自己走丢。
阿姨好像猜中了她的心思,她在前面走得很慢。
终子她们来到了后院,女孩感觉到和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香甜的鲜花气息还有在花间舞蹈的蜜蜂。
阿姨牵着她的手,说:“你知道吗?其实现在,花儿开得并不多……因为是春末……牡丹都开了……多是大红的花瓣……像什么呢?对了像簇拥在一起的大蝴蝶。
还有蜜蜂……过几天,半个多月吧,花园里剩下的花苞应该全都开了把?那时候,你正好可以看见它们啦l”女孩轻轻地笑了。
高考三校生语文试卷及答案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谦逊(qiān xùn)B.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C. 颠簸(diān bǒ)D. 璀璨(cuǐ c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还非常热心于社会公益活动。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适合小学生阅读,还适合中学生。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工作勤奋,成绩优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B. 在这次比赛中,她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技艺。
C. 这项改革举措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支持。
D. 他的书法作品在展览会上备受赞誉,被誉为“书法新星”。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富有激情,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B. 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迎难而上。
C.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枯燥,让人读起来感到乏味。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文学作品。
”他说。
B. 这本书中有许多名言警句,值得我们深思。
C.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共同研究。
”他说。
D. 他每天早晨都会跑步,风雨无阻。
6. 下列名句中,出自《离骚》的是:()A.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C.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7. 下列名篇中,出自《红楼梦》的是:()A. 《出师表》B. 《兰亭序》C. 《红楼梦》D. 《庐山谣》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衣锦还乡”中的“衣锦”是指穿上了锦绣衣服。
B. “破釜沉舟”中的“破釜”是指砸破锅,表示决心。
2019年上海市三校生高考语文试卷
2019年上海市三校生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B.《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光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
2023三校生高考语文试卷
2023三校生高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慰藉(jí)狡黠(xiá)锲而不舍(qiè)B. 炽热(zhì)拮据(jū)戛然而止(jiá)C. 稽首(qǐ)悲怆(chuàng)吹毛求疵(cī)D. 埋怨(mái)伫立(zhù)锐不可当(dā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脉搏世外桃源走投无路。
B. 寒暄金榜提名再接再厉。
C. 防碍谈笑风声迫不及待。
D. 座落声名雀起墨守成规。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他______地推开门,走进屋里。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终于______了这项技术难题。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要保持______,不要慌乱。
A. 轻轻攻克镇静。
B. 悄悄克服镇定。
C. 轻轻克服镇定。
D. 悄悄攻克镇静。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
B. 他在演讲时夸夸其谈,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C.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望而却步,而要勇往直前。
D.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吸引了众多读者。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C.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D. 我们要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
7.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比喻)B.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C. 他长得像他爸爸。
(比喻)D.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夸张)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 “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2018上海三校生.docx
实用标准文案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文化考试( 5 月份考试)语文试卷(本卷由复旦求是三校生高复中心打印整理,免费提供给三校生高考的所有学员,严禁商业使用)(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一、现代文阅读(共3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 — 5 题( 9 分)①有些变化进行得极其缓慢,以至于我们在短时间内完全看不出。
物种的变化就是这样。
可是观察古生物的材料,科学家还是能推测出一定发生过什么变化。
②现在生活在世界上的,差不多有150 万种不同的植物和动物。
这些物种各不相同。
假如拿它们现在拍的照片和 50 年前同一种植物或动物的照片相比,你看不出有什么不同。
从秦始皇墓地挖掘出来的2000 多年前的陶马,和现在的马没有什么两样。
而我们现在的麦种,也在上千年前的坟墓中发现过。
几千年来,麦子还是麦子,马也还是马。
③如果把年代拉得更远更远,远到几万万年前,那么现在的植物和动物像它们祖先的就非常少,除了拉蒂迈鱼之类。
在这漫长的年代里,大多数物种都经过了很大变化,很难看出它们和祖先有什么相像的地方。
原始的马和现代的马相比,它们的差异是多么惊人,特别是脚趾骨的变化。
④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每一个物种,都是由某一个另外的物种传下来的。
它的祖先是一个一个变化过来的。
这些变化非常缓慢,有的甚至要花几百万年的时间。
从地球上出现单细胞生物起,直到出现人类,一共经过了至少33亿年。
⑤如果把物种的演变过程拍成一部电影,取个名字叫“生命进行曲”,用每一分钟来表现3000 万年之间的变化,那么从最初的单细胞生物开始,一直看到现代人种出现,我们必须在电影院里坐上 1 小时又 50 分钟。
⑥但是,这部“生命进行曲”还很不完全,前头还缺了一大截。
最初的单细胞生物并不是突然出现的。
在它们之前,地球上早就有了有生命现象的微小物体,也就是自己能进行新陈代谢的蛋白体。
现在认为,蛋白体的主要成⋯⋯⑦我回到影院里来,看部缺了上集的“生命行曲”吧。
2021届上海市三校生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届上海市三校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共26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题(13分)建筑的阅读(节录)①对于大多数文学家来说,建筑也许常常被作为书来阅读,大的宏伟如《巴黎圣母院》;小的精巧若《醉翁亭记》。
读到精彩之处.读到忘形之时,就有了批注。
文学家爱“半”建筑物,诞生了《滕王阁序》、《______》等等传世名篇,于是建筑与文学浑然一体,一并交与读者,阅读由此继续。
文学家阅读建筑,在心理和行为上形成与文学的同构。
可以说是一种文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在阅读中,我们发现建筑与文学某些相同的或是类似的规律,即使我们读出了许多不同,但我们已经懂得,建筑与文学拥有一个何等丰富、天然的“共享空间”。
②建筑与文学的构思——我们走进香山饭店,欣赏它赞美它与山林自然和谐、相得益影的完美构思。
当建筑大师面对香山脚下这块尚是空白的山坡时,他的头脑在瞬间所涌现的建筑构思,便已奠定了日后这座建筑物的价值。
贝聿铭先生曾说自己是一个“因地制宜”派。
我理解大意在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的形式中只有最恰当地体现出功能的需求,形式才具有耐人寻味的内涵。
恰如文学作品的构思,其实,取决于那个说故事的人真正想要说出“这一个”故事而不是“那一个”故事。
即使是现代主义文学所强化到极致的“有意味的形式”,形式仍然无法与“意味”完全分解。
区别只是在于,当一个新的构思形成的时候,它实际已完成了意味的能指。
③建筑与文学的想象——建筑师和文学家犹如一双眼睛的左眼和右眼。
眺望遥远的澳洲美丽的悉尼歌剧院,我们在大师宏伟而奇特的想象面前叹为观止。
那被大洋洲湛蓝色的海水映衬着的白色屋顶,如蓝天上悠悠驶过的白帆,或是扇动着翅膀掠过长空的白色巨鸟,激发起我们无尽想象。
想象是建筑师和文学家生命中的“酶”。
因着诗人氏马行空的想象力,才会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因着建筑师飘忽无涯的想象,才会产生像古巴比伦“空中花园”那样奇丽的建筑作品。
上海市高中名校2024届高考三模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共三套)
上海市高中名校2024届高考三模考试试卷(一)语 文一 积累应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千岩万转路不定,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 ,举类迩而见义远。
(司马迁《 》)(3)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我们青年担负着国家兴盛的重任,应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自勉。
2.按要求作答。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2分) 近年来,作家、学者走进直播间卖书已不新鲜, 。
, ,。
靠传统征订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全新赛道只用了几个小时便超额完成。
①更具网感的姿态、富有感染力的讲述②吸引更多人感受文学世界的温度与深度③新媒介为文学传播敞开新窗口④文学消费生态格局正在重塑A.②④①③B.④③①②C.③④②①D.①②④③(2)以下是小浦高三毕业之际写给老师的感谢信,画线句有一处语言表达不够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3分)(A)尊师在上,感激涕零。
栽培之情,铭记于心。
(B)幸得您传道受业,解惑答疑。
您的教诲,字字珠玑,句句入心,激励我奋发向前!三年里(C)我们相濡以沫,朝夕相处。
真诚感谢您辛勤付出、无私奉献,(D)衷心祝愿您桃李满园,芬芳四溢!您的学生:小浦2024年5月7日 不得体的一项是 ,修改为:二 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5分)①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参与甚至主导的内容生产,已扩展到新闻资讯、知识、文学及其他艺术作品创作等各个领域。
智能机器在定制化内容生产、 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智能生成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生成的机制等,会影响人们对公共信息环境的认知,甚至会强化人的被动性。
②现在,算法推荐已成为智能时代内容分发的重要机制,特别是个性化算法推荐。
智能机器的定制化生产不仅使用户的需求成为内容生产的目标,也可完成内容的多重加工,以往人们需要在获得各种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与需求进行信息的整合、再加工,但很多时候人们获得的信息不完整,加工也不一定成功,机器在这方面则具有明显优势。
2019-2020学年上海市三校生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附详解)
2019-2020学年上海市三校生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2小题,共26.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京剧脸谱说略①一看到涂红画绿的脸谱,你一定会想到戏曲;或者一提到戏曲,你一定会想象到舞台上勾画五彩脸谱、身着各色戏衣的人物形象。
脸谱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②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舞台艺术,它融汇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美术等多种因素。
从舞台上呈现给观众的视觉形象来看,除了处于戏曲核心地位的表演,舞台上的人物造型和景物造型就是人们眼中最为直接而重要的了,在传统戏曲中,人物造型更是成为“焦点..”。
人物造型包括头、面部化妆和服装两大部分。
脸谱是属于面部化妆范畴的,在戏曲人物造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③什么是脸谱呢?前辈戏剧家张庚先生说:“脸谱是一种中国戏曲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化妆造型艺术。
从戏剧的角度来讲,它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
在漫长的岁月里,戏曲脸谱是随着戏曲的孕育成熟,逐渐形成,并以谱式的方法相对固定下来。
”脸谱是中国戏曲独有的、不同于其它国家任何戏剧的化妆。
戏曲脸谱有着独特的迷人魅力。
④京剧中,脸谱是净行与丑行及个别生行勾画的。
有些评论家把脸谱艺术斥为脸谱化,我认为这是对脸谱艺术的一种曲解,或说是还没有读懂脸谱艺术。
⑤以净行为代表的脸谱是历代戏曲艺术家不断创造、发展的一种独特的艺术。
⑥舞台上勾脸的人物非常广泛,有忠臣、武将、绿林豪杰、帝王霸主、番王、太监,奸雄恶霸、憎道、神仙、妖怪等等。
生活中人各一面,舞台上自然是人各一谱而不雷同。
当然,勾脸的人物都是一些面方耳阔、性情刚直之辈,当然也有工于心计、奸诈凶残之徒。
人物众多,性格复杂。
硬要把这些色彩纷呈的脸谱艺术说成脸谱化,实为大谬也。
⑦脸谱首先进入观众视线的是颜色,其次才是谱式。
脸谱的色彩大致分为红、白、黑、粉、黄、绿、紫、蓝、金、银、灰、淡黄及“老脸”诸色,此外还有油色掺于各色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三校生语文考试试卷一、现代文(3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l-5 题(10 分)那些绚烂的花儿○1 .女孩受了伤,住进医院。
她的眼睛上蒙了厚厚的纱布,世界在她面前,突然变成一片黑暗。
医生告诉她,一个月后,这些纱布才能拆掉。
她问:“我的眼睛能好起来吗?”医生说:“当然能。
不过,你必须忍受一个月的黑暗。
”女孩有些害怕。
一个月的黑暗?她不知道自己会不会疯掉。
○2 .女孩只有十二岁。
她的父母长年飘在国外。
父亲打电话安排妥当他的一切,可是他们不能过来陪他。
他们很忙,有许多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父亲说:“等你拆纱布那天,我一定回来。
——医生说过没事的,况且,还有无微不至的护士。
”○3 .女孩每天躺在床上睡觉、听收音机。
她所能做的,好像只有这些。
那是两个人的病房,带一个很小的洗手间。
每天会有人把饭菜送到她的床前,然后离开。
那是父亲为她雇的钟点工,就像一个走时准确的钟表。
她不必担心自已的生活问题,可是无边无际的黑暗还是让她心烦意乱。
她知道自己对面的床上有一位阿姨。
那阿姨常常轻哼着歌;她的声音很好听。
女孩想:如果自己是那位阿姨,郡该有多好啊!好像,只要能够驱走黑暗,拿什么交换,她都愿意。
○4 .有一天阿姨突然问她:“你天天这么躺着,闷不闷?”女孩说:“当然闷,我快闷死了!”阿姨说;“我带你出去走走吧?”女孩问;“去哪里走走?”阿姨说:“就去后院吧。
那里有一个花园,现在,正是各种花儿开放的时候呢!”○5 .于是女孩和阿姨走出病房。
这是女孩住院后第一次走出病房。
她紧紧握住阿姨的手,好像生怕自己走丢。
阿姨好像猜中了她的心思,她在前面走得很慢。
终子她们来到了后院,女孩感觉到和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香甜的鲜花气息还有在花间舞蹈的蜜蜂。
阿姨牵着她的手,说:“你知道吗?其实现在,花儿开得并不多……因为是春末……牡丹都开了……多是大红的花瓣……像什么呢?对了像簇拥在一起的大蝴蝶。
还有蜜蜂……过几天,半个多月吧,花园里剩下的花苞应该全都开了把?那时候,你正好可以看见它们啦l” 女孩轻轻地笑了。
那天她很开心。
她一直盼着拆掉纱布的那一天,她盼得心烦意乱。
可是今天,她突然发现,原来期盼也是一件很美好很快乐的事情。
○6 .每天,阿姨都要带女孩去医院的后院看花。
她给女孩描述每一朵花苞。
每一棵树,每一只蝴蝶和蜜蜂。
有了她的描述。
女孩记住了每一朵花的样子,每一棵树的样子,甚至每一只蝴蝶和蜜蜂的样子。
现在女孩没有时间烦恼了。
因为她的心里有一个芳香的花园,有一片绚烂的花儿。
她想,等拆掉纱布那天,一定要那位阿姨为她多拍几张照片。
她会站在一簇一簇的鲜花中,阳光遍洒在身,她眯着眼,享受着阳光,笑着。
那该是多美好多幸福的事啊!○7 .拆掉纱布那天,父亲从国外赶回来。
一直在旁边培着她。
的确,医生没有骗她,她真的在一个月之后,重新看到了久违的阳光。
她咯咯笑着,拉着父亲跑向医院的后院。
清晨,那位阿姨离开了病房。
她说,她会在花园等她。
○8 .阿姨也没有骗她。
那儿果真有一个花园,有绿树红花,有成群的彩蝶和蜜蜂。
阿姨正站在那里,对着她笑。
○9 .可是那一刻,她却愣住了。
她发现阿姨无神的眼睛!○10 .她是一位盲人!她,竟然看不见任何东西!○11 .那天她们坐在长凳上,聊了很多。
女孩问她:“你的眼睛会不会好起来?”阿姨说:“可能会,也可能不会。
不过,只要心是明亮的,你就能拥有世界上最绚烂的花儿。
”1.第7 段中的错别字是正确的写法是。
(1 分)2.请具体说明第 2 段画线内容在文中的作用。
(2 分)(1);(2)3.如果将第 5 段画线内容改为“你知道吗?其实现在花儿开得并不多,因为是春末,牡丹都开了,多是大红的花瓣”,两者相比,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请说说理由。
(3 分)4.文中第3、5 段中两次出现女孩的“心烦意乱”,第一次的原因是,第二次的原因是。
(2 分)5.对第5 段女孩发现“期盼也是一件很美好很快乐的事情”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A.女孩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定会好起来。
()B.女孩觉得自己离拆纱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C.女孩对自己不久后将会看到花园里美丽的景色充满了希望。
D.女孩想要在拆纱布的那一天拍好多照片。
(二)阅读下文,完成 6-10 题(10 分)谈田家的“读书节”○1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该有自己的读书节。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第一任主任王余光,在今年的两会上再次建议国家设立“读书节”,这已是他连续六次提出提案。
作为一个多年倡导全民阅读的学者,把阅读进行到底,是他不懈的追求。
○2 .这让人想到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府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所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
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
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提倡全民多读书,设立全国读书节也是温总理的愿望。
○3 .说到我国应该设立全民的读书节,首先让人想到每年的“世界读书日”。
1995 年11 月 15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决议,将每年的 4 月 23 日定为“世界读书日”。
这一天,各地的书店都会悬挂出醒目的庆祝标志——一本打开的书,中间是一颗心。
巧合的是,4 月23 日也是三位世界著名文学大师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的辞世纪念日。
在这一天,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朗读马拉松比赛;加拿大的多伦多举办加拿大读书节活动。
1996 年开始,美国把每年四月定为“全国诗月”;英国政府也接受了“世界读书日”的倡议,选定了庆祝日期……从世界各地来看,读书节已成为当代社会的文化景观.成为最近二十年的新风潮。
○4 .尽管我国有一些地方性的读书节、读书月之类的活动,但全民性的国家“读书节”仍然是空缺的。
因而,无论是专家学者的倡议,还是国家领导人的希望,或者是世界各地读书节的流行,呼吁设立我们国家的“读书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 .建立国家的“读书节”,更直接的需求源于我们今天的阅读现实。
一项调查表明,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每年人均购书量不到 5 册;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成人一本书也没读过。
原来推出的中央和地方台的电视读书节目:这几年在物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相继消逝。
在更广泛的人文阅读中,读者人数逐年减少,决定一个民族阅读质量的人文阅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阅读,尤其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阅读,正在受到商业物质主义的冲击和挑战。
○6 .爱默生说:“读书使人的心灵变得高贵。
”这种阅读的价值和意义,无论对于个体生命的心灵,还是我们民族的心灵,都是这样。
○7 .对于个体生命的心灵来说,阅读,有利于培养人的抽象思维、理性思维,有利于培养人的文化人格、精神追求,有利于培养人的生命和灵魂的健康品质,更有利于培养人的文化尊严和文化自觉。
•○8 .对于一个民族的心灵来说,阅读,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支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本质,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最强大、持久、热情、富有创造性的力量……试想,如果一个民族失掉了阅读尤其是人文阅读的追求,那么,我们的心灵中将没有诗意,我们的记忆将没有历史。
我们的思考中将没有智慧和哲理,民族的文化历史将被割断,民族的心灵也会日趋浅薄,会泯灭我们的文化感受性、道德同情心和人类终极精神价值的追求……○9 .从文化发展意义上讲,当要保存下来的事物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位置时,可以通过建立某个特定的节日来为它找一个位置,从而体现它的价值。
所以,国家“读书节”的设立,可以使阅读在文化和精神的仪式下变得高贵、神圣和庄严。
6.第3 段中提到的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是我们熟悉的文学大师,以下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 分)A.塞万提斯——《堂吉诃德》莎士比亚——《汤姆•索亚历险记》B.塞万提斯——《鲁滨孙飘流记》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C.塞万提斯——《鲁滨孙飘流记》莎士比亚——《格列佛游记》D.塞万提斯——《堂吉诃德》莎士比亚——《哈姆雷特》7.细读第5 段,“我们今天的阅读现实”具体指的是:(3 分)(1)(2)(3)8.本文围绕国家读书节的设立展开论述,其中第1 至4 段论述了,第5 段论述了,第6 至8 段论述了。
(3 分)9.根据第9 段的论述:“当要保存下来的事物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位置时,可以通过建立某个特定的节日来为它找一个位置,从而体现它的价值。
”请你列举一个事例,并作简要分析。
(“读书节”除外) (1 分)10.对于要设立国家读书节的建议,你是否有不同意见?请谈谈你的见解。
(80 字左右)(2 分)(三)阅读下文,完成 11-15 题(10 分)请尊重我的馒头○1 .他是我初中时的同桌,苍白的脸,人很老实,不太爱说话。
他家住在偏远的郊区,那里是这座小城的贫困地带。
○2 .也许是家贫的缘故。
中午放学他不回家。
学校洧食堂,可一次也没有见过他去。
他的午饭很简单,一个白面的馒头,一根细细的咸黄瓜,一罐凉开水,天天如此。
.○3 .冬天,每当第三节课下课铃声响起,他就从那已诜得发白的帆布兜里掏出用旧白布层层包裹的馒头放在身旁的暖气片上烤热。
而夏天,他走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白布把馒头放在书桌里,他是怕天气热馒头坏掉。
○4 .我们之间很少交流,自习课上,前桌后桌聊得热火朝天,而我们却很安静。
他偶尔开口说话只是向我借橡皮小刀之类,之后又迅速转过头去。
渐渐地我对他产生了反感:这都什么年代了,他的思想还像他身上穿的那件肥大的灰夹克一样陈旧。
班上有四个调皮的同学号称“四人帮”,经常变着法戏弄他。
他置之不理,他平淡的反应更激起了“四人帮”的愤怒,因为他们认为他孤傲不( )。
○5 .一天早上,他刚进教室,粉笔头便从四面八方飞来打在他的身上、脸上。
我以为他这下一定会愤怒得大吼大叫,但他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很平静地抖抖衣服,走到座位上坐下了,我心里很为他打抱不平,忍不住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反抗?你为什么不告诉老师?”他淡淡地说:“我没时间理他们,我还要学习。
”我觉得这只不过是他的借口,他正在掩盖内心里的懦弱。
○6 .那天下课后,他刚把馒头放在暖气片上,就被“四人帮”的领头大强抢了去。
大强把馒头当成了足球,飞起一脚,馒头打在了教室的顶棚上,又落在地上滚到了讲台旁边。
突然,他猛地一拍桌子:“你们太过分了!你们可以戏弄我,但是必须尊重我的馒头!”他喊了起来,教室里弥漫着很浓的火药味。
○7 .他注视着他们,一字一句地说:“你们欺负我,我可以不在乎,因为早晚有一天你们明白那是不对的。
可是,请尊重我的馒头!你们应该知道那是我的午饭。
我家全靠妈妈一人操持,爸爸长期病倒在床上。
本来我中午应该去食堂吃饭吃菜,可是我家没有钱!而在家里,只有我可以吃馒头,我妈说我上学不能缺了营养,而我 7 岁的妹妹只能眼巴巴地看!……”他说不下去了,眼里噙满了泪水。
大强一脸愧疚地低下了头。
他擦了擦眼泪,弯腰捡起了那个已经裂开大口子的馒头,用手擦拭着,我清楚地看见他那大滴大滴的泪珠落馒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