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学教案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doc

合集下载

临床麻醉学教案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doc

临床麻醉学教案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doc

临床麻醉学教案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doc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课程名称心血管病人手教材名称临床麻醉学术的麻醉授课时间年月授课对象麻醉专业日教学内容心血管病人手计划学时 4 术的麻醉1,麻醉前评估与准备;重点2,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教3,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

材分1,直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析难点2,直视心脏手术的麻醉。

3,体外循环简介掌握麻醉前评估与准备;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

教学目的熟悉非直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直视心脏手术的麻醉。

了解体外循环简介教学方法大课讲解教具(挂图幻灯投影幻灯投影及CAI 等)新内容新知 Miller anesthesia (20%)识(注明来源及所占比例)Hypertension ; Cardiac surgery ;Congentive heart disease ;外语关键词Cardiac pulmonary bypass 。

参考资料Miller anesthesia现代麻醉学课堂设计主要内容题目拟用时间表达方式概述10 分钟讲解麻醉前评估与准备30 分钟讲解举例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30 分钟讲解图表原则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30 分钟讲解图表非直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30 分钟讲解图表直视心内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30 分钟讲解图表体外循环简介20 分钟讲解图表教学过程第十七章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概述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心血管病人的手术死亡率显著高于无心血管疾病者。

因此,麻醉医生更应认真对待。

心血管病人的手术分为:心血管手术和非心血管手术。

心血管病人行非心血管手术较心血管病人行心血管手术的危险性更高。

第一节麻醉前评估与准备一、麻醉前评估(一)心功能分级(二)危险因素计分(三)常规和特殊检查心电图是最常用的常规检查。

特殊检查包括:超声诊断、放射学诊断、心血管核医学检查、心导管和漂浮导管检查等,均可提供大量信息。

第十八章 心血管手术的麻醉

第十八章 心血管手术的麻醉

Exacerbation of hypokalemia
-Adrenergic receptor blockers
Less tachycardia, dysrhythmias Bronchospasm, less response to and hypertention Control dysrhythmias Prevent coronary artery spasm Reduce hypertention -stimulants Reduced response to inotropes and vasopressors Atrioventricular conduction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block
(三)麻醉前用药
1、消除焦虑紧张,又要避免呼吸、循环抑制。
2、针对心血管病特点的用药。
第二节 非直视心脏手术(Closed heart operations)的麻醉
一、慢性缩窄性心包炎(chronic 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手术的麻醉
1、洋地黄类药物(digitalis glycosides),主张术前 24—48h或当日停用, 低血K+毒性致心律失常 原因 术中留有余地 2、β-受体阻滞药(-adrenergic receptor blocking agents)和钙通道阻滞药(calcium channel blockers),不主张术前停药, 可调整用药。 3、抗高血压药(antihypertensive drugs),一般不主 张在术前停药。 4、利尿药(diuretics),一般主张术前停用利尿剂2—3 天或调整,注意补钾。
第三节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
(一)病理生理

《心血管手术的麻醉》课件

《心血管手术的麻醉》课件
02
心血管手术麻醉涉及的麻醉药物 和监测技术较为复杂,需要专业 的麻醉医生进行操作和管理。
心血管手术麻醉的重要性
心血管手术麻醉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患 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同时 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操作条件。
心血管手术麻醉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状态,及时发现 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以保障患者的 生命安全。
03
针对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特殊疾病患者,制定个体化
的麻醉方案,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提高麻醉安全性与舒适性
监测设备升级
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 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疼痛管理
加强术后的疼痛管理,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提高术后恢复质量。
复合麻醉的优点在于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 手术需要,灵活地选择和调整麻醉药物和技术。
04
心血管手术麻醉的监测与护理
麻醉过程中的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
在麻醉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 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 生命体征指标,确保患者的生命
安全。
麻醉深度监测
通过麻醉深度监测仪,实时监测 患者的麻醉深度,确保麻醉效果
全身麻醉的缺点在于药物作用时间长 ,术后恢复期较长,且可能对患者的 认知功能产生影响。
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是通过在手术部位周 围注射麻醉药物,使手术区域 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被阻断,
以达到手术无痛的目的。
局部麻醉适用于较小的手术, 如心导管检查、射频消融等。
局部麻醉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 、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较小, 术后恢复较快。
局部麻醉的缺点在于仅适用于 较小的手术,对于大型手术效 果不佳,且可能存在麻醉药物 过敏的风险。

心血管麻醉教案模板及范文

心血管麻醉教案模板及范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血管麻醉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心血管麻醉的常用药物、监测技术和麻醉设备。

3. 培养学生具备心血管麻醉的临床操作技能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心血管麻醉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心血管麻醉的常用药物3. 心血管麻醉的监测技术4. 心血管麻醉的麻醉设备5. 心血管麻醉的临床操作技能6. 心血管麻醉的紧急情况处理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血管麻醉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心血管麻醉的实际情况。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模拟器上练习心血管麻醉的操作技能。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心血管麻醉?它在临床医学中有什么作用?2. 介绍心血管麻醉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二)讲解心血管麻醉的常用药物1. 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2. 常用麻醉药物的种类、用法和注意事项(三)讲解心血管麻醉的监测技术1. 常用监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2. 监测技术的操作方法(四)讲解心血管麻醉的麻醉设备1. 麻醉机的工作原理和功能2. 麻醉设备的操作方法(五)讲解心血管麻醉的临床操作技能1. 麻醉诱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 麻醉维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 麻醉复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六)讲解心血管麻醉的紧急情况处理1. 常见紧急情况及其处理方法2. 紧急情况下的沟通和协作(七)案例分析1. 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心血管麻醉的实际情况。

2. 引导学生讨论病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八)实践操作1. 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器操作,练习心血管麻醉的操作技能。

2. 教师现场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六、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心血管麻醉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检查学生心血管麻醉的操作技能。

七、教案范文:一、教案名称:心血管麻醉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血管麻醉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教学

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教学

.
14
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
---非直视心脏手术的麻醉
2动脉导管结扎术麻醉
• 动脉导管的解剖
病理生理
左→右分流,左室负荷↑左室肥厚
左→右分流,体循环血↓左室代偿做 功

------左心衰
肺血流↑
------肺动脉高压
• 麻醉处理
• 关键是控制降压
• 降压时机 导管过带或结扎
• 降压药物 硝普钠 1~2ug.kg.min
---心脏瓣膜病手术的麻醉
1二尖瓣狭窄
1.2麻醉处理 1.2.1术前充分镇静:吗啡5~10mg东莨菪碱0.3mg 1.2.2力避免心动过速:镇静和减慢心率(艾洛10~20mg) 1.2.3降低肺动脉高压(吸氧纠正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 1.2.4保持适当的前负荷 1.2.5体外循环后给予正性肌力药和扩血管药如:
1麻醉前评估
1.4特殊检查 1.4.3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结构、测量射血分数
和瓣膜狭窄程度 1.4.4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 可诊断复杂的心脏畸形和显示阻塞的冠状血管 1.4.5心血管病人的危险因素:心功能差、心脏扩
大、严重紫绀、肺动脉高压、心室流出道阻塞、 复杂畸形以及瓣膜狭窄程度等
.
8
.
9
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
• 心动过缓 654-2 、异丙肾上腺素
.
17
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 ---先天性心脏病内直视手术的麻醉
1病理生理 1.1分流 左向右:房缺、室缺 右向左:法洛四联症 1.2血液混合 肺静脉异位引流 1.3血液阻塞:主、肺动脉狭窄 1.4瓣膜反流:三尖瓣下移
.
18
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 ---先天性心脏病内直视手术的麻醉
.

重医大临床麻醉学教案18心血管手术的麻醉

重医大临床麻醉学教案18心血管手术的麻醉

授课教案
辅助手段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1、心绞痛(AnginaPeCtOris):
(1)注意: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诱发因素。

(2)分型:三型
稳定劳力型;不稳定型(恶化劳力型、卧位心绞痛);变异型
2、心肌梗死(MyoCardiaIinfarction):
⑴注意:发作频率;梗死范围;手术距心梗时间
⑵术后心梗:
•心梗再发率与手术距心梗时间有关:心梗6月内手术,心梗再发率1t
•多发生在术后3天,病死率高
•重要诱因:手术麻醉期血压的显著波动
3.心功能:
高枕、水肿、服洋地黄类药一一,心功差
4.ECG:
运动试验出现心绞痛的心率收缩压乘积(RPP)
5.左室功能:
EFI<0.4,LVEDPt>18mmHg——左室功能差
6.冠脉造影:
多支病变(主干或主要分支)一一危险
二、术前药物治疗:
1.目的:增加冠脉血流;降低心肌氧耗
2.药物:硝酸甘油;B-受体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ACEI;洋地黄类药;利
尿剂
注意:心肌正性变力性药使用不当,加重心肌缺氧。

三、麻醉处理:
原则:保持、改善心肌氧供与氧需的平衡
1.影响心肌氮供因素:
•冠脉血流量(HR、LVEDV有关)
•动脉血中氧含量(Hb、PaO2有关)
2.影响心肌氧耗因素:
•心率
•心室容积(前负荷)
•血压(后负荷)
•心肌收缩力
第六节:快通道心脏手术的麻醉
IOmin (FastTrackingCardiacAnesthesia,FTCA)
L定义:
2.前提:必须保证患者安全
3.适应证:冠状动脉手术、先心病畸形矫正。

包头医学院临床麻醉学教案18心血管手术的麻醉

包头医学院临床麻醉学教案18心血管手术的麻醉
三、动脉导管结扎术的麻醉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等):
第十八章 心血管手术的麻醉
第一节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讲授法 15分钟
一、麻醉前评估
二、麻醉前准备
第二节 非直视心脏手术的麻醉 讲授法 15分钟
一、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手术的麻醉
二、急性心脏压塞手术的麻醉
三、动脉导管结扎术的麻醉
第三节 先天性心脏心内之视手术的麻醉 讲授法 15分钟
难点:
1掌握二尖瓣狭窄的病理生理及麻醉处理
2 掌握主动脉瓣狭窄的病理生理及麻醉处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启发式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提纲):
第十八章 心血管手术的麻醉
第一节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一、麻醉பைடு நூலகம்评估
二、麻醉前准备
第二节 非直视心脏手术的麻醉
一、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手术的麻醉
二、急性心脏压塞手术的麻醉
第七节 大血管手术的麻醉 讲授法 25分钟
一、麻醉前评估
二、麻醉选择
三、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
四、麻醉处理
第八节 体外循环 讲授法 15分钟
一、体外循环的基本操作
二、体外循环的预充与血液稀释
三、体外循环的实施与管理
四、体外循环的监测
五、体外循环的常见并发症
小结:
本章主要讲授二尖瓣狭窄的病理生理及麻醉处理、主动脉瓣狭窄的病理生理及麻醉处理、先心病的病理生理及麻醉处理等,一般讲授冠心病手术的麻醉处理、大血管手术麻醉处理及体外循环的基本装置及实施与管理。其中二尖瓣狭窄及主动脉瓣狭窄的病理生理及麻醉处理是难点,需重点掌握。
教学目的:
1掌握二尖瓣狭窄的病理生理及麻醉处理
2 掌握主动脉瓣狭窄的病理生理及麻醉处理

临床麻醉学 第十八章 心血管手术的麻醉

临床麻醉学 第十八章 心血管手术的麻醉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2.麻醉处理
4
麻醉处理
左室功能正常的急性MR,在瓣置换术后只需较低左房压即可维持适当的CO 慢性MR,术前已有心肌收缩力↓➡术后心肌收缩力不能立刻恢复➡前负荷
1.调整心血管用药
• 洋地黄类药物 • β-受体阻滞 • 钙通道阻滞药 • 抗高血压药 • 利尿药 • 抗血小板药物
2.麻醉前用药
• 镇静药物 • 根据病人心血
管病特点的术 前用药 • 吗啡的应用
3.麻醉监测
• 常规监测 • 有创监测 • 有创动脉/
CVP/PAP/ PAWP /心输出量 等 • 经食管超声心动 图监测 • 凝血功能监测
2 血液充盈,导致急性循环
衰竭、休克等,可立即发 生心泵功能衰竭而致死亡, 需要紧急麻醉手术
3
麻醉处理 使用较大剂量阿托品,保持原有代偿 机制,特别是心率加快 外科医师与患者同时进手术室,准备 好手术后才开始麻醉诱导 对心肌缺血的处理必须待心脏压塞解 除、循环稳定后才能进行
循环稳定后的麻醉 按Ⅲ级心功能施行麻醉 避免较高浓度的吸入麻醉-心肌有抑制作用,地西 泮、芬太尼等酌减剂量,肌松药足量 根据CVP、血压等,合理用药及输血、输液
三、动脉导管结扎手术的麻醉
2.麻醉处理
动脉导 管结扎
控制性低血压
便于手术操作,避免动脉导管的破裂出血
1
最常用l~2μg/(kg•min)硝普钠静脉输注
能在非直视下行动脉导管 结扎术者一般未发展至重
2 度 肺 动 脉 高 压 , 亦 无 心 衰
存在,麻醉处理与一般胸 内手术基本相同
导管破裂监测 右侧桡动脉置管测压 建立粗大的静脉通道,以备快速 输血输液
不宜单独用强效吸入麻药,镇痛性麻药为主,必要时复合低浓度吸入麻醉药 ✓ N2O可用于麻醉诱导和CPB前的麻醉维持,CPB前10分钟需停用,关胸后也

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

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
血管弹性降低
心血管病人可能存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如高血压、低血压等,增加了麻醉管理的难度。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
03
心律失常
部分麻醉药物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
01
心肌抑制
某些麻醉药物可直接抑制心肌收缩力,导致心脏输出量进一步减少。
02
血管张力变化
麻醉药物可引起血管张力变化,导致血压波动,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并发症预防
03
高血压病人手术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心脑血管意外、心肌缺血等并发症,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如维持血压稳定、避免过度刺激等。
术前准备
对冠心病病人的心功能进行详细评估,了解心肌缺血的程度和范围。同时,要积极治疗和改善病人的心功能,提高手术耐受力。
麻醉管理
在麻醉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病人的心电图、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同时,要合理调整麻醉深度和呼吸参数,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选择合适麻醉药物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Βιβλιοθήκη 抗胆碱能药03CHAPTER
术中麻醉管理与监测
通过脑电图波形变化评估麻醉深度,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用量,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意识消失且无痛感。
脑电图监测
实时监测肌肉松弛程度,避免肌松药使用不足或过量,确保手术操作顺利进行。
肌松监测
通过监测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估麻醉深度及循环系统功能状态,及时调整麻醉方案。
并发症预防
心律失常病人手术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如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避免使用加重心律失常的药物等。
06
CHAPTER
心血管病人手术麻醉风险与挑战

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

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
得的解剖和功能资料。 6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 心肌酶谱等。
a
14
第一节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一、麻醉前评估
7 心脏病的病情
先天性心脏病 ➢ 左向右分流出现肺动脉高压 ➢ 紫绀型风险>非紫绀型
a
15
瓣膜病 ➢ 瓣膜病有肺动脉高压 ➢ 重度二尖瓣狭窄 ➢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 ➢ 房颤血栓形成 ➢ 关闭不全风险<狭窄
因素计分方法,以及心脏病的病情特征;
2、麻醉前准备及麻醉前用药; 3、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以
及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
a
5
难点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手术、急性心脏压塞手 术、动脉导管结扎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及大血管手术病人的麻醉处理;
a
6
概述
心脏和大血管病人的发身率呈上升趋势 心血管病病人的手术死亡率比非心血管病人高 心血管病病人的非心血管病手术危险性,在一
硫酸镁
a
31
第三节 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
高血压的分类 ➢ 原发性高血压 ➢ 继发性高血压
a
32
高血压病人麻醉的注意事项
➢ 对病情的评估
是否是高血压:静息、非同日两次、三次 均值
评估高血压病人的病期、发展情况、目前 高血压程度、有无脏器(靶器官)受累 及其严重程度、其他并存疾病以及治疗 情况
a
的基本原则
麻醉选择和处理
➢ 全身麻醉并不比非全身麻醉危险性大 ➢ 根据手术创伤的大小、病人的病情及情
绪和麻醉对循环功能的干扰选择局麻、硬 膜外和全麻
➢ 中下腹部的硬膜外 ➢ 胸10以下的蛛网膜下腔麻醉
a
28
➢ 全身麻醉剂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与剂量

心血管麻醉教案模板范文

心血管麻醉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了解心血管麻醉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心血管麻醉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3. 熟悉心血管麻醉中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4. 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对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相关临床案例3. 实验室模拟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心血管麻醉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心血管麻醉在临床治疗中的地位。

二、基本概念与原理(15分钟)1. 介绍心血管麻醉的基本概念,如麻醉方式、麻醉药物等。

2. 讲解心血管麻醉的原理,包括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变化等。

3. 结合临床案例,分析心血管麻醉在不同手术中的应用。

三、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20分钟)1. 详细讲解心血管麻醉的操作流程,包括术前评估、麻醉诱导、维持、苏醒等环节。

2. 强调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药物选择、剂量控制、监测指标等。

3. 结合模拟设备,进行心血管麻醉操作演示。

四、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15分钟)1. 介绍心血管麻醉中常见的并发症,如呼吸抑制、循环不稳定、心律失常等。

2. 讲解针对不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如药物调整、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

3. 结合案例,分析并发症的处理策略。

五、课堂讨论(10分钟)1. 分组讨论:针对心血管麻醉中的实际问题,如患者病情变化、手术风险等,提出解决方案。

2. 教师点评,总结讨论成果。

六、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心血管麻醉的注意事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撰写一篇关于心血管麻醉的综述。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临床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其对心血管麻醉知识的掌握程度。

备注:1.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时长。

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提高学习兴趣。

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课程名称心血管病人手
教材名称临床麻醉学术的麻醉
授课时间
年月
授课对象麻醉专业日
教学内容
心血管病人手
计划学时 4 术的麻醉
1,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重点2,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
教3,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


分1,直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

难点2,直视心脏手术的麻醉。

3,体外循环简介
掌握麻醉前评估与准备;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

教学目的
熟悉非直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直视心脏手术的麻醉。

了解体外循环简介
教学方法大课讲解
教具(挂图
幻灯投影
幻灯投影及
CAI 等)
新内容新知 Miller anesthesia (20%)
识(注明来
源及所占比
例)
Hypertension ; Cardiac surgery ;Congentive heart disease ;外语关键词
Cardiac pulmonary bypass 。

参考资料
Miller anesthesia
现代麻醉学
课堂设计
主要内容题目拟用时间表达方式概述10 分钟讲解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30 分钟讲解举例
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
30 分钟讲解图表
原则
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30 分钟讲解图表非直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30 分钟讲解图表直视心内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30 分钟讲解图表体外循环简介20 分钟讲解图表
教学过程
第十七章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
概述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心血管病人的手术死亡率显著高于无心血管疾病者。

因此,麻醉医生更应认真对待。

心血管病人的手术分为:心血管手术和非心血管手术。

心血管病
人行非心血管手术较心血管病人行心血管手术的危险性更高。

第一节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一、麻醉前评估
(一)心功能分级
(二)危险因素计分
(三)常规和特殊检查
心电图是最常用的常规检查。

特殊检查包括:超声诊断、放射学诊断、心血管核医学检查、心
导管和漂浮导管检查等,均可提供大量信息。

至于采用何种检查则
视需要和条件而定。

(四)心脏病的病情特征
1,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紫绀型比非紫绀型的麻醉和手术危险性大。

2,瓣膜性心脏病为后天性,其麻醉和手术的危险性主要取决于病
变的性质、严重程度、心肌损害的程度、有无心力衰竭以及肺动脉
受累的情况。

3 ,冠心病病人施行非心血管手术的死亡率为一般病人到-3 倍。

4,高血压麻醉和手术的安危,主要取决于高血压是否引起了重要
脏器的损害及其程度如何。

二、麻醉前准备
(一)总的要求
尽可能改善病人的心脏功能和全身情况,对并发症予以治疗和控制。

注意精神方面的准备,减少或解除病人的焦虑和恐惧。

(二)调整心血管治疗的药物
1 ,洋地黄类药物术前 24-48 小时或最迟术前当天停药。

2 ,β- 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不主张停药,可适当减量。

3 ,抗高血压药不主张停药
4 ,利尿药术前 2-3 天停药,或至少对用量作适当调整。

(三)麻醉前用药
1,给予镇静药,解除焦虑和恐惧。

2,广义麻醉前用药:艾司洛尔,东莨菪碱,吗啡,β - 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

哈医大二院麻醉科;吗啡,东莨菪碱或阿托品,安定。

第二节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
1,基本要求:麻醉过程平稳,循环状态稳定,通气适度,要保持
心肌供氧与需氧之间的平衡。

麻醉深浅适度。

2,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病情、全身情况、精神状态)、预定
的手术范围以及麻醉者的专业水平和条件进行麻醉选择。

(1)只要麻醉处理得当,全麻并不比局麻危险性大。

(2)如病人情绪稳定,或能达到充分镇静,可酌情选用局醉。

3,在全麻诱导中应尽量减轻气管内插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

4,应注意各种全身麻醉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5,注意呼吸的管理。

6,注意适当输血、补液
7,避免心律失常
8,个别手术由于不同的病理生理特点,麻醉时在血流动力学方面
有不同的具体要求。

9,加强监测,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第三节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心脏病病人麻醉的基本原则基本上适用于高血压病人,根据高血
压病人的特点再强调以下几方面;
1,对于病人的病情应该做详细的评估。

2,应认真进行麻醉前准备。

3,高血压病人易于激动,术前应充分镇静。

4,麻醉管理比麻醉选择更为重要。

5,注意及时输血、补液。

6,继发高血压如:嗜铬细胞瘤,有特殊麻醉方法。

第四节非直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
一、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手术的麻醉
二、急性心脏压塞手术的麻醉
三、动脉导管结扎术的麻醉
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
教学过程
五、大血管手术的麻醉
第五节直视心内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
一、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
二、心脏瓣膜手术的麻醉
第六节体外循环简介
体外循环(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又叫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是指利用一种特殊的装置来暂时代替人的心脏和肺进行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

一、体外循环的基本装置
二、机器预充及稀释毒
三、体外循环环路
四、体外循环的基本方法
五、体外循环的监测
六、体外循环与麻醉处理
本章应使学生掌握心血管病人麻醉前评估与准备,心脏病病人非
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及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以便在今后
临床工作中能够处理简单的心血管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熟悉
和了解心脏手术的麻醉和体外循环。

课后小结
主任批语签字教务科检查签字
年月年月日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