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教学反思
2024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2024思想品德教学反思首先,我认识到我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上,我常常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则是被动地听讲和记笔记。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但却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我发现自己的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
在授课过程中,我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缺乏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掌握。
这不仅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反馈学习情况,也让我无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缺乏互动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单调乏味,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改进方案: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这些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同时,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二、加强师生互动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将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在课堂上,我会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此外,我还会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三、引入现代教育技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将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
这些技术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同时,现代教育技术还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注重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学习上存在着差异。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将注重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特点进行分类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
通过以上改进方案的实施,我相信我的教学质量将得到显著提高。
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教学反思对于自身成长和职业发展的意义。
八年级思品教学反思4篇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八年级思品教学反思4篇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下面是我分享的八年级思品教学反思4篇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思品教学反思1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二年级思想政治教学任务。
在这一学期,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认真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作为科任老师,学期开始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政治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
作为政治课老师,为了把课上活,避免枯燥、机械,本人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
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
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尽量使讲解有条理,准确,生动,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上好每一节课。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优秀8篇)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优秀8篇)思想道德教学反思思想品德课课后反思篇一课堂教学改革要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提高成绩,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本着“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原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只有堂堂清,才能日日清,进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结合本学科,思考如下:1、读读,就是要学生熟悉课本故事,加深理解,鉴于班级学生较多,可以让一个学生先大声朗读,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让大家循着声音读完这篇课文。
朗读之前,最好布置思考题目,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去阅读。
2、议议,就是要教师把问题分层设计,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简单的问题,对复杂的疑难,教师必须讲清问题,分工明确,提供时间,指导方法,充分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去粗取精、提炼升华出理想的结果;3、练练,为了巩固学生的。
学习效果,教师必须趁热打铁,当堂训练,从正反两面出题,谈观点、深感悟、察自身、换位思、明做法,选择正确做法,反思错误观点,举一反三;对合作、实践、探究等题目,要当堂训练,合作探究,以完成教学任务。
对练习册中的试题,教师对选择题、判断,要当堂解决;对分析题,有必要当堂讲述,而后再让学生进行训练,批改后纠偏补错,使知识牢固掌握,能力自然增长。
讲讲,最后,对学生还存在的疑难,教师要及时点拨讲解,从而让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思想道德教学反思思想品德课课后反思篇二自从新课程标准提出“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后,现在几乎所有的初一思品课,基本上都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小组讨论式教学。
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间和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
但笔者发现目前的小组合作讨论教学存在一些误区,影响着主体性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
(一)分组简单机械小组合作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在讨论中交流思想,互补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
七年级思品教学反思 (2)
七年级思品教学反思前言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七年级的思品教学来说更是如此。
思品课程涵盖了道德与法治、家庭与生活、社会与公民等内容,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关键课程。
在七年级思品教学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反思与总结。
教学目标首先需要明确七年级思品教学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希望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公民意识。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七年级思品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道德与法治、家庭与生活、社会与公民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教学,我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例如,在道德与法治方面,我将案例教学与讨论相结合,让学生分析和解决真实的道德困境;在家庭与生活方面,我注重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和家庭美德,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助重要性;在社会与公民方面,我通过参观社区、参与志愿者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我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灵活多样化。
例如,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在合作中提高个人能力;我也采用了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在七年级思品教学中,我采用了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我注重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的态度、言行、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评价,注重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更清晰的认识。
反思与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6篇)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6篇)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篇一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材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它一改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初中的学生,它使初中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合作探究、学会做人的道理。
一、课堂上要”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起来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通过学习探究,自己去感悟生活中的一个道理。
事实证明课堂上,教师越是”放手”,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越能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课堂上学习的效率就越高,所感悟的道理就越深刻。
比如,在讲《我和父母》这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从两个角度去讨论学生和父母发生”爱的冲突”的原因,一个是从父母的角度去讨论,一个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去讨论。
不少学生在发言中都提到”从父母的角度看,之所以会发生‘爱的冲突’是因为,在父母的眼里,我们依旧是不谙世事的孩子,我们的独立行为往往令父母忧心忡忡。
父母断定,这些不知天高地厚、幼稚可笑的言行,必须严加管教,否则后果堪忧。
”“从我们自己的角度看,之所以会发生‘爱的冲突’是因为我们长大了,渴望独立,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拥有对自己的事情的决策权;有时巴不得和父母保持一点距离;常常想要保守自己的一点小秘密。
”同学们1、热烈的讨论,很自然的便找出了与父母发生”爱的冲突”的原因,因势利导请同学们讨论结合自己的实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从这个活动中,我主要试图从两方面引导学生:一是情感方面,教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二是从能力培养方面,使学生养勤动脑的好习惯。
从这堂思品课中笔者感受到不同以往的教学理念: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提倡合作探究。
二、教材教学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或生活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4篇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4篇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篇1通过期末成绩分析,我发现班内学生成绩分化严重,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这个问题很严重。
平时看学生也很能学,学习时间上也能保证,可一部分学生的成绩就是提高不快,为了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成绩,我想应采取如下措施:1、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
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
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
4、提高学习效率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劳逸结合。
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娱乐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
提高效率,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点:①、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
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②、学习时要全神贯注。
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
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
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
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
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
③、坚持体育锻炼。
身体是"学习"的本钱。
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发挥。
④、学习要主动。
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
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有的同学基础不好,学习过程中老是有不懂的.问题,又羞于向人请教,结果是郁郁寡欢,心不在焉,从何谈起提高学习效率。
这时,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请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进步。
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⑤、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学融洽相处。
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
另一方面,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⑥、注意整理。
学习过程中,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
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
而有的学生查阅某本书时,东找西翻,不见踪影。
小学思想品德优秀教学反思
小学思想品德优秀教学反思小学思想品德优秀教学反思(精选10篇)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思想品德优秀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思想品德优秀教学反思 1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回想我教学的《新朋友新伙伴》一课,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1、激发其好奇心,诱发学习动机。
一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看见学生们高兴的样子,于是,我就让他们边做游戏边自我介绍。
看着他们的表现,我知道,第一步目标我已经达到了。
2、安排合作学习,启发学生倾听。
低年级的学生有一种这样的特点,当他们的说话欲望被激起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迫不及待地向别人诉说,哪怕别人没在听他说话也无所谓。
这次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时,我特地向学生们介绍了倾听的重要性以及学会倾听的必要性。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已经在尝试怎样倾听了,这点让我兴奋不已。
3、创设说话情境,体会交际方法。
我认为,学会交际,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参加实践活动。
所以,我又设计了上讲台自我介绍并表演一个小节目的活动,鼓励学生上讲台,让其它同学记住自己。
目的是让学生再次体会交际的方法,锻炼交际的能力。
4、营造良好氛围,鼓励大胆活动。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是活动性。
在最后一个环节里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听着美妙的音乐,在班中做流动性交际活动,让他们运用刚刚学会的交际方法,大胆地去实践一下。
小学思想品德优秀教学反思 2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以往旧教材在知识内容安排上注重于知识体系上的完整性,顺序性,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不够,教学完全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师以教材为根本。
课堂上以教师为核心,学生围着老师转,检测评价学生学习手段单一、以考试来定“乾坤”。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20篇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20篇思想品德教学反思20篇思想品德教学反思(一):思想品德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同时思想品德教学又是充满乐趣,总有挖掘不完的东西。
下头我对初中政治教学作以下反思:1.坚持联想式教学:把学生学习政治的进取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经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和主动性,到达显著的教学效果。
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
这种以教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教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2.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总方法,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要到达的目标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
近几年,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学资料中的启发因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问题本身是学生未知的新问题,且能体现教学的重点资料;与学生的认识本事,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相适应,可是难也可是易,是他们跳一跳后方能摘到的桃子;问题的表述清楚明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互相尊重作为课堂教学的基准。
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仅有对学科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起求知的强烈愿望,所以课堂教学要增强趣味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前沿科学知识,并从学科与生活、社会的结合点,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对每一门学科始终充满一种神秘感,坚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4.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一些活的动态知识总结为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注重对知识点的记忆,而不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考。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探究本事。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范文三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范文三篇【篇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通过近几年来的培训、实践、探索、调研,我们对小学品德课在关注学生素质发展和如何实现培养目标方面取得了共识。
但是,在涉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实施步骤、评价方式等课堂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的一线教师却不断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矛盾的焦点主要表现为──新课程的理念究竟如何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
根据我们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调研,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教学整体上进步显著,成绩突出,但局部问题逐渐显露,特别是大多数的兼职教师,在精力和时间上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在此,本文就调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粗略的反思。
一、盲目奉行“拿来主义”,课堂教学生死搬硬套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现如下: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倡导活动化教学,注重相互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种他人田,荒自家园”的现象却屡见不鲜。
在探讨某一个话题时,把很多时间花在唱歌、跳舞、绘画、游戏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奋过度,课堂倒是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和体会方面的收获却令人怀疑。
笔者认为,课堂活动不等于课堂活力,学生参与活动的多少并不是活动化教学的精髓,品德与生活课也不应是完全的“唱游”课、“游戏”课、“美术”课、“舞蹈”课。
我国第八次新课程改革之所以有不同学科的课程设置,就在于学科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门学科有自己的教学任务。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3篇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3篇【篇1】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这学期本人担任七年级二、七、八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工作。
教学过程中本人努力尽快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一、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选择教法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
在新课改教材面前仍然是新手,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
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
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学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
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课堂教学中我尽量做到讲解清晰化、条理化;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教学思路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些,学生活动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努力实现思想品德课的趣味化。
思想品德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学生在日常行为习惯、思想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
三、加强课后辅导,提高教学质量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巩固。
耐心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多与他们谈心;从赞美着手,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
思品教学反思范文
思品教学反思范文
一、简述高端时尚品牌教学反思
高端时尚品牌教学反思是一种反思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和
发挥教学潜力,通过研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
生的学习效果。
高端时尚品牌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学习环境、教学模式、
教学技术、评估机制、创新教育等,通过反思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目标。
二、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高端时尚品牌教学反思不仅重视教师的教学行为,更重视教师的认知
和态度改变,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可以使教师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
学习特点,并结合实际,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既是对教师的认知和态度改变,也是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的改进,它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行为,调整自身的学习方法,积极的改
变思维方式和态度,从而获得更高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学反思还有助于
学校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的职业教育培训,提升教育教
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论
高端时尚品牌教学反思是一种有效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
反思教师提出的问题。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四篇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四篇刚刚过去的一周,综合组进行了展示赛,现反思如下:首先,以视频《自强自立阳光少年》导入,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认识到失去双臂的人都能自强,我们更应该“少年能自强”,但后来在同学们谈感受环节气氛比较凝重,可能是视频的内容太过于震撼,之后评课也建议换首励志歌曲或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之后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来引导学生了解青少年怎样培养自强的品质,较难的问题比如“材料分析小萍为什么成绩下滑”,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同学们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看法交融在一起,经过碰撞和讨论,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不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答题的规范性,把实际问题及时运用到课堂上,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对于学生讨论之后还存在的疑惑,我再通过事例分析的形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在这堂课中有一不足之处就是在“理想,自强的航标”这一块时,顺序没把握好,还有就是在学生回答“在实现理想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障碍时”没有及时指引他们应该怎么做。
从课堂反映来看,课堂气氛有些沉闷,我们认为主要是我们的原因,上课时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欠缺激励。
在经过两个月的教学,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我的反思如下:一、指导预习,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预习是让学生了解课堂内容非常重要的一步,尤其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大致了解,知道重点是什么,疑难有哪些,问题在哪里。
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效地进入课堂。
首先,教师必须在讲授新课前,预留五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统一进行预习。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课堂的主要内容,直接指出这节课的页码和段落。
最后,预习将就的是指导方法,先给学生指出这节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书中要求的问题浏览通读全文,梳理点出问题的答案,勾画重点,并将问题与答案做读书笔记。
二、紧扣课标,展示课堂教学(一)生动的引出教学主题。
八年级思品教学反思范文
在八年级思品教学中,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及思品教育的必要性,思品教育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品德和人格的熏陶和培养。
在反思自己八年级思品教学中的不足和缺点,尤其需要强调以下几点:一、课堂教学过程需要更加灵活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采用讲解式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单调、枯燥、不易理解。
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中,更多地使用引导式、探究式、感悟式和问题解决型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实践能力。
比如,在思品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生动的事例、案例、演讲等方式,学生深入理解各个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高思维活跃度和创造能力。
二、教师个人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作为思品教育的传道者,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对于教育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不同的掌握程度和认知水平,灵活应变。
同时,教师的思品素养也应该不断提高,奉献、责任、慈悲等等,这些都是思品教师必备的品格。
三、课堂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在思品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只考虑给学生灌输书本知识,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参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思品教育中提出的各种概念和思想。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激发学生思考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教学需要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思品教育是一门需要有人文关怀的课程,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心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保持与学生的良好关系。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和帮助,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承受压力,发展自己的心理素质。
在八年级思品教学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思品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塑造,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健康成长和发展,并成为有担当、有思想的新时代人才。
关于我和规则交朋友的小学思品教学反思
关于我和规那么交朋友的小学思品教学反思“规那么”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枯燥而又乏味的话题。
在这节课上,要让学生了解规那么,并且自觉地遵守规那么,让学生从有意识地要我遵守规那么转变为我要遵守规那么,从外在的道德教育转化对学生道德的引导,进而促使学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课堂上我对教学内容进展了重组和整合,对课程资源进展了开发,将学生家长作为引进课堂,带着学生去调查访问、查找资料。
例如带学生采访家长,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哪些规那么,爱吸烟的家长说:“不能在车上吸烟。
”经常出差的家长说:“买车票要排队。
”……这样,教学空间就得到了拓展,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学校与社会得到融合。
此间教师完全以一个活动的引导者身份出现,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关心身边事物的态度,我想这也是这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
但教材规定这一部分内容只有一课时,在实际操作中却整整消耗了一个下午,在现有的教学进度安排中不可能有这样的“空余时间”,如何在完满地完成教学目的取得较好的效果,又不占用这样多的时间,这确实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2023年初中思想品德课后教学反思(精选7篇)
2023年初中思想品德课后教学反思(精选7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后教学反思1今年6月,教化部颁布了新的全日制义务教化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试验稿)》,这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的一件大喜事。
新课标继承和发扬了旧课标的优点,在诸多方面有了新的创新和突破,出现出很多新亮点。
概括起来,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增加了人文性在以往的政治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政治课的政治性,忽视了政治课的“人文性”,政治课给人们一种只能讲政治的感觉,使初中的政治课教学缺少了人情味,远离初中生的生活,严峻地影响了初中的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反观世界各国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化,尤其是美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化则非常重视“人文件”和“渗透性”教化。
它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化时,没有政治课的名称,也没有强调政治性,但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化,这种思想政治教化不仅效果好,而且富有人情味,学生简单接受。
新课程标准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加了“人文件”。
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注意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育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须要与生活体验,敬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主动进取的人牛看法,培育坚毅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小学生在鲜活的中学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贴近中学牛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使之成为一问受初中生欢迎的课程。
2.加大了品德教化的力度初中生一般都是13~15岁的孩子,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做人的关键时期,囚此,必需紧紧围绕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品德问题进行教化。
思品课课堂教学评语(优秀10篇)
思品课课堂教学评语(优秀10篇)篇一: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篇一1、要让思品课成为学生们所关心的一门课。
上课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使生活成为重要的教育素材。
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空洞说教。
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搭起一座桥梁。
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
空间上舍远求近。
由于思想品德课教材选的例子都是些“常识性”的例子,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因此我们不妨举一些身边的例子。
思想上避虚求实。
信息时代的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开放社会里的各种社会现象,如问题,拜金主义,分配不公等问题尽收眼底。
学生希望老师给予解答,但又不希望老师讲大话、空话、套话。
课堂上就要允许学生暴露真实的思想。
先让学生说出阴暗的一面(占了小便宜,产生危害);再让学生例举光明的一面(老实人吃亏是暂时的,社会上诚实的人是主流)。
在这种真实的心灵撞击中树立正确的观念,激起学生对弄虚作假的憎恶。
2、应将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的随机教育相结合。
思想品德课,有系统性知识教学是不够的,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把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
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
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
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范文
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范文以下是一个____字的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范文:思想品德课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关乎学生的道德、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担任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之初,我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在反思和总结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首先,我认识到了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既理论又实践的课程,它要求我们通过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并能将这种正确的观念付诸实际行动中。
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举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明白如何将道德理念应用于生活中,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我也意识到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授课中,我主要采用讲课的方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但我意识到这种方式对于思想品德课来说并不合适。
因此,在改进教学方法方面,我开始尝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发现来获取知识。
我将学生分组,并给予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他们集思广益、讨论并得出结论,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另外,我也发现了一些思想品德课教材的问题。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发现一些教材内容过于抽象、空泛,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
因此,在选择教材时,我注重挑选那些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
并在课堂上,我会通过一些实例和案例来具体阐述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接受这些观念。
此外,我也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过去的课堂中,我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听课缺乏兴趣、思考能力较差的问题。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讨论环节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深入讨论问题的各个方面,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增强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最后,我也在教学中注重了评价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新课程改革的政治课教学要求理念的体现、课标的落实以及新教材的运用都是通过教学实践展现出来的。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中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但我们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
从形式上看,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里常常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似乎课堂已经走进了新课程的最佳状态。
认真审视、研究课堂教学,剖析我们的某些教学行为,反思如下:一、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知识”目标新课程改革抛弃了知识本位观,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
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
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往往我们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而忽略了知识目标,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的确,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淡化了很多理论性知识,而侧重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内容,但每框题都包涵着很重要的养成教育知识点。
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所设计的基础知识的框架,使文字知识“活”起来,能否做到这一点直接关系到学科知识的质量和水平,进而关系到三维目标能否有效达成。
二、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都在积极地探索多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我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
例如,小品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我们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应该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避免出现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
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又比如:讨论几乎是我们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甚至有些问题书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争论,进出火花,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
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
如果一味的追求表面的形式,那会远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三、创造互动式课堂不能丢掉“秩序”和“规则”新教育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不断更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我们可谓绞尽脑汁。
有些课堂确实活起来了,老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可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有时候,学生一旦动起来,课堂秩序就没有了,学生们各说各的,似乎发表意见的同学或者小组与自己毫无关系。
记得听过一堂《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比较新颖的,一改过去课堂教学中的枯燥,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被激发出来。
但是,当某一个小组阐述观点、表达成果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么忙着整理自己的资料,要么说笑、吵闹,即使有个别想听的同学也听不清楚。
学生们不倾听,不补充、不否定,明显的错误发现不了,老师也只是与该小组的特定成员进行单向对话,对于每个小组的成员来说,他只是了解了本小组的研究内容,而对其他小组完成的那部分知识就知之甚少了。
也就是说,在这一节课里,每个学生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完整的。
与老师们谈到这一问题时,老师们很无奈,一方面,他们清楚在混乱的课堂里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管理;但是又害怕因为管理而压制学生的热情。
毫无疑问,没有了有效的课堂管理,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建立起新规则,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真正地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在追求课堂的民主、开放的同时,更应该拥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规则”。
四、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不能轻视教师的作用新课程教学实施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了我们的共识。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大多数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
学生们敢于、乐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个性得到了张扬。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时在气氛热烈、民主的课堂里却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老师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角色。
例如,有这样一节课,老师在课前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把问题布置给学生,课前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上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本小组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由于各小组准备充分,所以学生的热情很高,也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受年龄、阅历及知识水平的限制,有些问题说得不够完整,有些观点也有失偏颇,老师在小组总结时应该予以补充和纠正。
可是在一节课里老师只是在各小组间穿行,把权利从一个小组传递到另一个小组,就像一个置身于世外的旁观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但这种“自主与探究”有时会使学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导、点拨和帮助。
这个时候的教师就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把他们从偏执引向正轨。
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外,更应该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掌握学习策略,同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
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观点与结论。
对于我们而言,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通过创新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师能否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的关键因素;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发现、探究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2新课程改革的政治课教学要求理念的体现、课标的落实以及新教材的运用都是通过教学实践展现出来的。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中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但我们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
从形式上看,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里常常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似乎课堂已经走进了新课程的最佳状态。
认真审视、研究课堂教学,剖析我们的某些教学行为,反思如下:一、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知识”目标新课程改革抛弃了知识本位观,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
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
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往往我们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而忽略了知识目标,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的确,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淡化了很多理论性知识,而侧重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内容,但每框题都包涵着很重要的养成教育知识点。
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所设计的基础知识的框架,使文字知识“活”起来,能否做到这一点直接关系到学科知识的质量和水平,进而关系到三维目标能否有效达成。
二、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都在积极地探索多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我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
例如,小品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我们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应该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避免出现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
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又比如:讨论几乎是我们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甚至有些问题书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争论,进出火花,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
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
如果一味的追求表面的形式,那会远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三、创造互动式课堂不能丢掉“秩序”和“规则”新教育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不断更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我们可谓绞尽脑汁。
有些课堂确实活起来了,老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可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有时候,学生一旦动起来,课堂秩序就没有了,学生们各说各的,似乎发表意见的同学或者小组与自己毫无关系。
记得听过一堂《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比较新颖的,一改过去课堂教学中的枯燥,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被激发出来。
但是,当某一个小组阐述观点、表达成果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么忙着整理自己的资料,要么说笑、吵闹,即使有个别想听的同学也听不清楚。
学生们不倾听,不补充、不否定,明显的错误发现不了,老师也只是与该小组的特定成员进行单向对话,对于每个小组的成员来说,他只是了解了本小组的研究内容,而对其他小组完成的那部分知识就知之甚少了。
也就是说,在这一节课里,每个学生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完整的。
与老师们谈到这一问题时,老师们很无奈,一方面,他们清楚在混乱的课堂里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管理;但是又害怕因为管理而压制学生的热情。
毫无疑问,没有了有效的课堂管理,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