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账业务未加盖预留印鉴引发的风险事件
印鉴卡管理及风险控制
五 是多 重控 制 , 移关 口。将 印 鉴 卡管 理 和 前
风 险控 制 的重 点落 实在 柜 面监 督上 , 断前 移关 不 口, 心构 筑 第 一 道 屏 障 , 风 险 消 灭 在 萌 芽状 精 将
态 ; 极 运 用 电子 支 付 密码 技 术 , 印 鉴 卡综 合 积 与
抓 , 促 大 型 银行 构 筑 基 层 “ 一 道 屏 障 ” 前 移 督 第 、
加 强 印鉴 卡 风 险 管 理 必 须 从 狠 抓 内部 控 制
人 手 , 对各 类 风 险 点 的 特 性 , 定 行 之 有 效 的 针 制
控 制 措 施 , 狠抓 内控 措施 的 落 实 , 保 充 分 发 并 确 挥 内部控 制作 用 。
施。
一
金 糍 21第 期 0年 1 1
定 期 与 客 户 进 行 核 对 、 及 时 变 更 信 息 , 会 产 未 就 生 预 留信息过 期 失效 的风 险 。 四是保 管 环节 。主要 是 “ 全性 ” 险 , 鉴 安 风 印
卡 未及 时 登 记 或 者 登 记 不 全 面 、调 阅手 续 不 完
份交 接 , 以免 遗 漏 ; 阅 印鉴 卡 必 须 执 行严 格 的 调 审批 手 续 ;对 于 旧 的印 鉴 卡 要进 行 统 一 作 废 处 理 ,销 毁 时 必 须有 监 督 人 员 在场 并 做 好 销 毁 记 录 ; 加 印鉴 卡预 留信 息 , 原 有 基 础 上增 加 营 增 在
二 是健 全 制 度 , 实 到 位 。建 立 健 全 印鉴 卡 落
理 的各 个环 节 都 隐藏 着 很 多风 险 ,稍 有 不 慎 , 就
会 “ 一发 动全 身 ” 牵 。
久悬未取款项引发的事件
久悬未取款项引发的事件一、案例介绍柜员在受理单位久悬户转他行单位基本户,仅凭单位提供印鉴支取,银行印鉴卡缺少加盖受理、经办及审核名章,未附销户时转久悬业务凭证及长期不动户清理销户清单。
被确定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柜员对新岗位相关制度不熟悉,不能有效防控风险。
该单位存款长期不动户清理销户转“待处理久悬未取款项”及久悬未取款项支取均由新换岗员工进行业务处理业务,不了解岗位操作流程,长期不动户销户时未抄列清单,未留存转入“待处理久悬未取款项”特种转账凭证。
客户印鉴是客户和银行之间形成合同关系后对交易行为的事实确认,也是当支付风险事件发生时,安全机关辨别及认证的依据。
银行留存预留印鉴卡无受理、经办、复核人员签章,违反了印鉴卡的保管使用的制度规定。
无有效依据支取“待处理久悬未取款项”,又不能通过银行印鉴识别客户真伪,不能确保该款项支付的准确性。
极易形成内部与外部人员联手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内部信息,支取单位款项的风险。
(二)现场管理人员要时刻掌握操作柜员对特殊业务处理的信息动态,将可能发生的风险隐患,做到事前控制,做好新员工及转岗员工业务培训,坚决杜绝由柜员操作不当而引发的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案例启示(一)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技能。
组织柜员对《银行会计业务核算规程》以及有关制度规定的学习,使柜员能熟悉每项业务的操作流程,提高柜员风险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始终把严格执行制度、防范风险放在首位,促使各项业务严格的按照操作流程进行。
(二)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的履职管理,切实发挥现场审核把关的作用,对审核签批的高风险业务,全程进行监督、指导确保业务处理完整、准确、合规,对柜员在业务处理过程中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以及某些违规操作要及时纠正,处处提醒、经常督促,避免因疏忽形成的风险隐患,切实发挥事中控制的作用。
浅析企业单位预留银行印鉴管理风险及防控对策
财经纵横浅析企业单位预留银行印鉴管理风险及防控对策陈 晶 河海大学商学院房爱军 中国农业银行盐城分行摘要:本文列举了企业单位在预留银行印鉴管理中几种常见的风险类型,分析了风险隐患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整章建制、重点岗位人员行为排查、银企配合防控等对策,以促进企业单位加强预留银行印鉴章管理,建立内防外控机制,确保企业资金安全。
关键词:印鉴管理;岗位制约;防控对策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6-000173-02预留印鉴是指存款人在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时留存的、凭以办理款项支付结算的权利证明,也是开户银行审核票据付款的依据。
近几年,由于企业单位印鉴管理不善、银行审核不到位等原因,企业单位预留银行印鉴被盗用、伪造等事件时有发生。
笔者结合有关典型案例及工作实际,对几种常见风险类型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防控对策。
一、几种常见风险类型(一)盗盖预留银行印鉴1.盗盖单位公章(预留印鉴之一)和法定代表人名章与他人签订购销合同、出具收款收据、支付提成承诺书等,形成经济纠纷。
例如:“员工偷盖公章,单位险遭暗算”案,2013年7月份,中顾法律网刊登一成功案例,某公司员工凭加盖该公司公章的证据起诉公司,要求公司支付40万元业务提成款,该公司经某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定公司偿还40万元业务提成款。
该公司请中顾法律网的律师向法院起诉。
经查明,该公司员工在几个月前曾带上公司公章到外地签合同,并利用此机会在空白纸张上先盗盖公司公章,后填写业务提成承诺书内容。
据此,法院判决原告方败诉。
2.盗盖单位公章(预留印鉴之一)用于对外出具担保,形成司法纠纷。
例如:“盗用公章签订担保合同后保证责任的确定”案,姚某任某公司副总经理,欠黄某40万元,黄某因担心姚某所欠债务不能清偿,要求姚某提供担保。
姚某于2009年8月4日向黄某出具了加盖江苏某置业有限公司借据一份,载明:借黄某人民币肆拾万元整(400 000),由江苏某置业有限公司予以担保偿还借款,特立此据。
2020年银行柜面风险案例
2020年银行柜面风险案例
一、客户身份识别
案例:某客户在办理大额取款业务时,未能通过银行系统的身份验证,柜员未进一步核实客户身份,导致资金被冒领。
教训:银行柜员应严格遵循身份识别流程,对于系统未能通过验证的客户,应采取多种方式核实身份,如要求客户提供身份证件、联系方式等。
二、账户管理
案例:某银行柜员未定期对账户进行审查,导致长期不动户、一人多户等异常账户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引发潜在风险。
教训:银行应建立完善的账户管理制度,定期对账户进行审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加强对新开账户的审核和管理。
三、内部操作失误
案例:某柜员在办理转账业务时,因操作失误,将转入账户的姓名和账号输入错误,导致资金被转入他人账户。
教训:银行应加强柜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风险意识。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复核制度,确保业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四、柜员道德风险
案例:某柜员利用职务之便,为客户办理虚假业务,侵占客户资金。
教训:银行应加强员工的道德教育和风险意识培养,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员工的业务操作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审计。
同时,应加强对员工的考核和奖惩机制,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
五、电信诈骗防范
案例:某客户收到诈骗电话,诈骗分子假冒银行客服,诱导客户进行转账。
柜员未能及时识别并阻止客户转账,导致资金被骗。
教训:银行应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及时通报诈骗信息和手段。
同时,应加强对客户的宣传教育,提高客户的安全意识和识别能力。
柜员在接到客户转账请求时,应多加留意并核实客户是否收到诈骗电话或信息。
预留印鉴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
预留印鉴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衢江联社曾展预留银行印鉴作为控制支付风险的一项重要手段,在银行与企业账务往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金融案件犯罪不断增多,利用预留银行印鉴进行诈骗或挪用等案件时有发生,同时因为预留印鉴管理问题存在经济纠纷也不少。
在法律上,企业盖章后代表企业法人对该文件内容、合同及业务合约等的确认,企业将因此而承担今后可能产生的民事责任。
单位的预留印鉴是银行鉴别企业支款凭证是否合法有效的重要依据,企业的资金能否安全有效、快捷地运行与企业预留在银行印鉴的正确使用与否有直接的关系。
预留印鉴的管理是银行经营活动中一项较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如银行未对预留印鉴进行规范化管理,将会在业务操作中面临一定的风险,并可能导致银行最终承担相应责任,本文专门分析当前预留印鉴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笔者的一些建议。
一、当前预留银行印鉴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印鉴卡片的预留、变更、挂失业务操作不规范。
据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印鉴卡片的预留、变更、挂失业务管理不统一,预留银行印鉴的形状不统一,而且每个银行都有自己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同样的业务在不同的银行之间有不同的操作方法,这样很可能会使客户产生疑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跨行金融业务的实施。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社主办对公业务的负责人在接收办理该业务时,审查提供的资料,如果是由法人代表前来办理无需授权书,如果是代理人经办,则需出具授权书,在授权书上需要法人代表的签名。
一般情况下,代理人前业办理的业务,法人代表则不上门办理业务,这就出现授权书上法人代表的签字如何确定为本人实际签名,给预留印鉴挂失、变更等业务存在漏洞。
如公司单位的不法之徒盗用公章后前业办理印鉴挂失业务就会存在资金安全风险。
我社也将会承担一定风险。
其二按照预留印鉴变更的相关规定,客户的预留印鉴发生遗失、被盗等情况时,应提交正式公函,但由于印鉴(如单位公章)已经遗失,公函应如何签章,以及在单位无签章的情况下,如何辨别公函的真伪。
以操作便捷为借口违规办理久悬账户销户的案例
以操作便捷为借口违规办理久悬账户销户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展示某网点一笔“久悬未取账户支取”风险事件,经查阅凭证影像,是某公司提出申请,要求将久悬未取款账户销户转账,因单位财务章遗失,销户凭证未加盖全预留银行印章,柜员在手续不齐的情况下,通过“网内转账单笔借”将款项从久悬账户转出,违规操作形成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风险事件的形成主要是因柜员以操作简便未按流程办理业务,柜员明知该单位财务章遗失凭证上加盖的印章不齐的情况下办理了销户转账手续,违反了长期不动户预留印鉴的制度规定,即:单位支取久悬未取款项应出示原存款账户预留印鉴,经业务主管审核同意后方可办理支取手续。
该单位财务章遗失,应办理挂失手续,期间不能办理银行相关业务。
单位预留银行印鉴是银行审核支付款项的依据,柜员有章不循导致存款支取手续不合规,形成风险隐患,一旦发生经济纠纷,银行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案例启示
一是提高柜员风险防范意识,严格按制度规定办理每一笔业务,严禁有章不循违规操作行为,杜绝随意简化流程现象发生。
二是加强现场管理人员、授权人员职责的履行,对业务的合规性、真实性把关到位,有效控制事中风险。
印鉴管理制度风险点
印鉴管理制度风险点一、印鉴管理制度中的风险点1. 印鉴使用权限不清晰在一些企业中,印鉴使用权限并不清晰,导致印鉴被滥用的情况屡见不鲜。
一些员工利用印鉴进行非法操作,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另一方面,一些员工虽然拥有印鉴,但并不清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从而造成了使用不当的情况。
2. 印鉴遗失风险由于印鉴具有较高的价值,一旦丢失,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损失。
而对于一些不重视印鉴管理的企业来说,印鉴遗失的情况时有发生。
特别是在企业的印鉴使用频繁的部门,印鉴遗失的风险更为突出。
3. 印鉴制作与控制不规范一些企业在印鉴的制作与控制方面并不规范,印鉴的制作不经过必要的程序,造成了印鉴的过多或者使用不当。
同时,印鉴的控制也存在瑕疵,一些管理人员并不清楚应该如何对印鉴进行管理,导致了印鉴的控制不力。
4. 印鉴使用记录不完整在一些企业中,对于印鉴的使用记录并不完整,一些员工可能会擅自使用印鉴而没有做相应的记录,这就给企业的印鉴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一旦发生印鉴被滥用的情况,很难进行有效的审查与追溯。
5. 印鉴被盗用的风险一些企业存在印鉴被盗用的风险,由于印鉴具有一定的价值,因此吸引了一些不法分子,一旦印鉴被盗用,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损失。
二、针对印鉴管理制度中的风险点提出的解决方案1. 建立健全的印鉴使用权限制度针对印鉴使用权限不清晰的问题,企业可以建立健全的印鉴使用权限制度,明确规定哪些员工有权限使用印鉴,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审批程序,确保印鉴的使用不受到滥用。
2. 建立健全的印鉴遗失预防机制对于印鉴遗失的风险,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印鉴遗失预防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对印鉴的领取与归还进行严格的监管,确保印鉴的安全使用。
3. 建立规范的印鉴制作与控制制度对于印鉴制作与控制不规范的问题,企业应当建立规范的印鉴制作与控制制度,规定印鉴的制作必须经过相应的程序,并且对印鉴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印鉴的数量合理,使用合法。
银行业重点风险防范指南-1存款结算业务重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附件一:《浙江银行业金融机构运营条线重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之一存款结算业务重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一、账户管理风险点1:未对客户开户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进行审查风险描述:未对开户申请资料及开户申请书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进行认真审查,导致新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存疑。
风险表现:此风险点为客户的虚假开户行为提供了空间,可通过伪造相关证明文件或授权委托书方式,欺骗银行开立单位结算账户。
虚假账户一旦开立,其后该账户发生的所有支付结算行为的合法性均将受到质疑。
防范措施:业内良好做法:一是通过面签或公证等方式确认开户授权委托书的真实性。
二是利用联网核查、工商、税务、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等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对相关开户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
三是严格执行开户证明文件原件的审核要求,不得以审核复印件或影印件代替,对开户资料采取双人复核制度。
四是必要时可采取上门验证方式。
最低防控要求:银行客户部门和运营部门要密切配合,严格执行《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等相关规章制度办理单位结算账户开户业务,认真审核各类开户资料原件及复印件,确保开户行为的真实性、合规性。
风险点2: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未严格执行开立之日起3个工作日后方可办理付款业务的规定风险描述:对存款人新开立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未严格实行账户生效日制度,即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在正式开立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除资金转入和现金存入外,不能办理付款业务,三个工作日后方可办理付款(注册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转为基本存款账户、因借款转存开立的一般存款账户、存款人在同一银行营业机构撤销银行结算账户后重新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除外)。
风险表现:不法分子通过设立“空壳公司”或虚假注册的经营实体,开立银行结算账户,伪造各类虚假交易,利用银行结算账户转入非法资金并随即支出转移或套取现金。
如银行未严格执行账户生效日制度,可能因客户的道德风险造成银行的操作风险。
防范措施:业内良好做法:实行账户生效日制度后,银行在生效日前,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或实地调查等措施,识别存款人的真实身份,掌握存款人的真实情况,包括住址、经营规模、主营业务及业务收入等,充分了解存款人的资信状况。
转账业务未加盖预留印鉴引发的案例
转账业务未加盖预留印鉴引发的案例
一、案例简介
支行柜员办理一笔验资户向基本户转账的业务,转账金额为数百万元,由于付款凭证未加盖预留印鉴,引发了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银行会计核算规程》明确规定:开立验资账户必须预留印鉴。
印鉴是单位办理支付结算的重要依据。
此笔转账业务中,付款凭证未加盖预留印鉴,更谈不上对预留印鉴进行印鉴审核,严重违反了单位账户支付结算制度规定。
(二)在此案例中,柜员未认真审核支付凭证,未仔细核对凭证必须记载事项,从而造成了对未加盖单位预留印鉴的支付凭证进行账务处理。
(三)现场管理人员未认真审核业务凭证要素,导致严重风险事件发生,审核形同虚设,风险隐患极大。
三、案例启示
(一)柜员须养成严谨的操作习惯,严格按照银行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操作。
同时,加强员工对规章制度的学习,对业务操作分险点的掌握。
(二)柜员应在核对预留印鉴相符后进行业务处理,从而防范因印鉴审核不严引发的外部欺诈事件,确保业务运营安全高效,避免引发业务案件。
(三)现场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履职,全面审核业务,做到事前、事中的有效控制,及时纠正柜员的违规违章操作行为,杜绝操作风险的发生。
未按流程办理业务引发的风险事件
未按流程办理业务引发的风险事件一、案例经过网点柜员为客户办理个人银行卡内定期账户部分提前支取业务时,定期存款序号操作错误,将即将到期的定期存款办理了部分提前支取。
而客户回家后发现错支取定期存款序号,故回网点要求重新办理。
柜员将之前办理的定期部提支取业务作反交易处理后,重新办理该客户卡内定期存款的提前支取业务。
但是,柜员没有将原部分提前支取的利息存入活期账户的业务作反交易处理,而是从活期账户中办理取款,支取利息差额作为调平账务。
二、案例分析从该起风险事件分析,柜员没有与客户沟通清楚,只知道客户需要办理定期存款的部分提前支取,再将定期利息存入该客户的银行卡内活期账户。
柜员在没有完全理解客户意愿的情况下,就为客户办理业务,造成错做卡内定期存款序号的支取而作反交易处理。
在办理后续处理时,又由于柜员考虑不周到,业务认识不彻底,只是将定期部提支取业务作反交易处理,而部提利息已存入客户卡内活期账户的业务没有作反交易,而是从客户卡内的活期支取差额调平账务。
三、案例启示柜员为客户办理定期支取业务时,必须要详细、清晰了解客户的意愿,同时柜员需要提高服务意识,要从客户的角度考虑,认真、细致地提醒客户定期收益情况再作办理,避免客户因损失利息收益而作反交易处理的风险事件。
同时,既然定期部提业务需要作反交易,就必须将其利息存入活期的交易作反交易处理,才算是一整套账务处理流程。
而柜员却从客户卡内活期账户支取差额的做法,是错误的行为。
从而,由与客户沟通不够引发的反交易风险事件,演变升级为未按流程办理业务的风险事件,所以风险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柜员与客户沟通不够,而且操作不熟练,负有直接责任,而现场审核人员授权时未及时指出并加以指引,履职未到位,以至事件未能得以事中控制,负有管理不到位的责任。
预留印鉴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预留印鉴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预留印鉴是指存款人在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时留存的、凭以办理支付结算的权利证明,也是开户银行办理收付结算的审核依据,因此加强银行印鉴管理是控制支付风险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客户资金安全支付的重要前提。
然而通过笔者对人民银行预留印鉴管理情况的详细调查,发现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印鉴在预留、审核、管理等方面存在操作不规范,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亟需完善解决。
1. 目前预留印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 印鉴卡片的预留、变更等环节操作不尽规范一是印鉴卡片的预留签章形式多样,其中包括各种不规范用章。
如业务专用章、结算专用章、部门用章等等。
不符合银行印鉴签章的有关规定。
根据预留印鉴的基本规定,存款人为单位的,其预留银行印鉴为该单位的公章或财务专用章加其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名或者盖章;预留印鉴的名称与其申请开立结算账户的名称不相符,不符合预留印鉴管理的有关规定。
根据预留印鉴的基本规定,存款人在银行预留签章中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名称与其申请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的名称、出具的开户证明文件上记载的存款人名称应保持一致。
二是印鉴卡片变更时,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新、旧印鉴的衔接。
根据操作规程对于金融机构变更印鉴的规定,办理印鉴变更时,应写明变更原因、新印鉴启用日期,在旧印鉴上加盖“注销” 戳记,填写注销日期后连同有关文件随附当日凭证,以备事后查考。
对金融机构在新印鉴启用前签发的,且在提示付款期限内的票据,按旧印鉴进行验印。
旧印鉴卡片保存10 天,遇节假日顺延。
三是印鉴卡片在预留和变更时要素填写不全或填写不规范。
如漏填账号、户名、启用日期、注销日期、“注销”戳记,户名任意简称,印章模糊等。
1.2 预留印鉴的审核存在风险预留印鉴的审核是印鉴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风险控制环节,是保证客户资金安全支付的重要关口。
目前人民银行在这方面的管理比较薄弱,约束性差,风险隐患很大。
一是印鉴卡的现有管理体制不利于岗位间的制约监督。
预留印鉴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
预留印鉴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预留印鉴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衢江联社曾展预留银行印鉴作为控制支付风险的一项重要手段,在银行与企业账务往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金融案件犯罪不断增多,利用预留银行印鉴进行诈骗或挪用等案件时有发生,同时因为预留印鉴管理问题存在经济纠纷也不少。
在法律上,企业盖章后代表企业法人对该文件内容、合同及业务合约等的确认,企业将因此而承担今后可能产生的民事责任。
单位的预留印鉴是银行鉴别企业支款凭证是否合法有效的重要依据,企业的资金能否安全有效、快捷地运行与企业预留在银行印鉴的正确使用与否有直接的关系。
预留印鉴的管理是银行经营活动中一项较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如银行未对预留印鉴进行规范化管理,将会在业务操作中面临一定的风险,并可能导致银行最终承担相应责任,本文专门分析当前预留印鉴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笔者的一些建议。
一、当前预留银行印鉴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印鉴卡片的预留、变更、挂失业务操作不规范。
据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印鉴卡片的预留、变更、挂失业务管理不统一,预留银行印鉴的形状不统一,而且每个银行都有自己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同样的业务在不同的银行之间有不同的操作方法,这样很可能会使客户产生疑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跨行金融业务的实施。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社主办对公业务的负责人在接收办理该业务时,审查提供的资料,如果是由法人代表前来办理无需授权书,如果是代理人经办,则需出具授权书,在授权书上需要法人代表的签名。
一般情况下,代理人前业办理的业务,法人代表则不上门办理业务,这就出现授权书上法人代表的签字如何确定为本人实际签名,给预留印鉴挂失、变更等业务存在漏洞。
如公司单位的不法之徒盗用公章后前业办理印鉴挂失业务就会存在资金安全风险。
我社也将会承担一定风险。
其二按照预留印鉴变更的相关规定,客户的预留印鉴发生遗失、被盗等情况时,应提交正式公函,但由于印鉴(如单位公章)已经遗失,公函应如何签章,以及在单位无签章的情况下,如何辨别公函的真伪。
岗位潜在廉洁风险点
岗位潜在廉洁风险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岗位潜在廉洁风险点审核:2020年九月目录涉及廉洁风险重点业务事项及管理流程 (2)一、印章使用管理 (2)二、报帐管理 (3)三、员工招聘及干部选拔录用管理 (3)四、物资出库管理 (5)五、废钢回收及报废物资出售管理 (6)六、备件、工具、设备、办公用品等物资采购、验收及付款管理 (7)廉洁风险点岗位防控措施 (9)一、办公室主任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措施 (9)二、劳资员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措施 (11)三、库工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措施 (13)四、业务中心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措施 (16)五、押运员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措施 (18)六、门卫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措施 (19)七、采购员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措施 (20)八、固定资产管理员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措施 (25)九、主管会计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措施 (26)十、出纳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措施 (28)涉及廉洁风险重点业务事项及管理流程一、印章使用管理(一)廉洁风险点1.未按规定保管印章或携带印章外出,导致印章丢失、被盗,又未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造成公司利益损失;2.未按规定使用印章,造成公司利益损失或谋取私利;(二)管理流程(三)涉及岗位办公室主任、销售部长、会计、出纳、财务部长、业务中心二、报帐管理(一)廉洁风险点1.违反报帐管理规定,未经公司领导批准私自报销个人开支;2.对报帐审批不严格,造成假发票入帐或重复报帐;3.弄虚作假、模仿领导签字,私自报销个人开支;(二)管理流程(三)涉及岗位部门主管、会计、出纳三、员工招聘及干部选拔录用管理(一)廉洁风险点1.违反规定,将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人员列入录用名单;2.推荐不符合任用条件的人员担任干部或重要岗位;3.重要干部任免或重要岗位人事调整,未按规定召开领导班子会集体讨论决定;(二)管理流程(三)涉及岗位劳资员、部门负责人、公司领导、办公室四、物资出库管理(一)廉洁风险点1.违反工作流程,发货核对不认真,导致货物超发错发,造成公司利益损失;2.违反公司规定,为客户货物出库提供便利,扰乱公司正常生产次序;3.违反公司规定,私自将产品标签置换、销毁、造假,故意错配出货单据,造成换发、超发,导致公司利益损失;4.不按规定收取或上缴客户仓储费用,谋取私利造成公司利益损失;5.门卫未按规定检查或违反规定私自批准外来车辆携带物资出厂,造成公司利益损失;(二)管理流程业务中心配货员、收款员、库工、门卫五、废钢回收及报废物资出售管理(一)廉洁风险点1.未对废钢的回收进行全程监控,造成废钢出厂后被盗取或减报重量,导致公司利益损失;2.押运员违反规定,私自漏报、减报物资重量或数量,谋取私利;3.未经公司领导批准,私自出售公司报废物资,谋取私利;(二)管理流程押运员、门卫、财务六、备件、工具、设备、办公用品等物资采购、验收及付款管理(一)廉洁风险点1.虚报采购计划,多买或购买不必要的物资,谋取私利造成公司利益损失;2.推荐、选择有倾向性或不合格的供应商,购买高价或不合格的物资,谋取私利造成公司利益损失;3.采购物资时不进行比价,或不按规定进行招标,导致购买高价物资,造成公司利益损失;4.故意以紧急采购或原厂家采购等理由直接采购应招标或比价的物资,谋取私利造成公司利益损失;5.向与有利益关系的供应商泄露其他供应商报价内容,明示或暗示压底或抬高价格,谋取私利造成公司利益损失;6.与供应商签定背离招标文件要求或比价时承诺的实质性内容的合同,谋取私利造成公司利益损失;7.验收时故意允许数量、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的物资入库,谋取私利造成公司利益损失;8.蓄意对不满足质量要求或未到质保期的物资支付质保金,造成公司利益损失;9.违反规定向虚假的供应商支付预付款,造成资金损失;(二)管理流程(三)涉及岗位各部门负责人、采购员、仓库保管员、设备主管廉洁风险点岗位防控措施一、办公室主任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措施(一)岗位职责负责党支部、共青团、工会的各项工作;负责综合材料的起草、各类文件的收发传达、文书档案、保密工作;负责公章的保管使用管理工作;负责卫生安全督促检查、考核、年终评优评先工作;负责宣传工作;负责来人接待、对外联络及会议的组织工作;负责车辆的安全管理、协调调配工作。
代客户在业务凭证上签字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启示
代客户在业务凭证上签字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启示
一、案例简介
近日,个人客户赵某到某网点办理转账业务,由于收款人张某和韩某的收款账户均为单一型储蓄账户,不能接受转账汇款,应赵某要求,网点柜员重新为收款人开立了个人结算账户。
日终,柜员在翻打传票时发现上述两笔开户业务均未让客户签字确认,柜员遂在凭证上签署了客户张某和韩某的名字。
按照银行风险事件确认标准,评定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柜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未按规定程序审查(审验)票据、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
(二)柜员为规避监控或授权,未按流程办理业务,代客户在业务凭证上签名。
(三)有关管理人员未履行管理职责。
三、案例启示
(一)全体员工必须按业务操作流程办理业务,关注业务风险点,提高业务操作的执行能力。
(二)加强事中控制,增强风险防范水平。
柜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工作,绷紧风险防范这根弦,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减少操作失误。
(三)切实开展员工行为规范教育活动。
组织全体员工全面、系统地学习《员工行为规范培训手册》,构建“正面有规范、反面有禁止、违反有处罚”的“三位一体”员工行为规范管理体系。
特殊业务漏客户签名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分析
特殊业务漏客户签名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分析一、案例经过近日,一柜员临柜操作由于工作疏忽交易用错,把客户的银行卡取款误操作为存款,发现后进行了反交易处理。
在凭证递交客户签字确认环节,客户本应在反交易特殊业务凭证上签字但却签字在原始凭证上,期间经办柜员与现场管理人员均未认真审核。
次日,网点及时联系客户,在监控录像下双人监督客户本人在特殊业务凭证上补签字,并将业务凭证及时进行了影像补扫。
从而引发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柜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由于工作疏忽用错交易代码,取款误操作存款,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了反交易冲正,现场管理现场审核原始凭证监督业务的真实性,授权指引强调涉及个人客户的反交易业务,由客户签字确认,在相关凭证上现场管理签章确认履行事中控制职责。
(二)提醒告诫员工因操作因素引发的业务差错,应正确使用反交易规范操作,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去规避反交易,引导柜员正确理解反交易的实质意义,杜绝随意性处理帐务的行为,办理业务时既要控制反交易,也不要违章规避反交易,要如实反映业务发生的真实内容。
该案例中经办柜员与现场管理人员在处理反交易业务时,未严格按照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处理,未认真审核特殊业务凭证上客户签名,是造成漏签名未被及时发现的主要原因。
三、案例启示(一)柜员临柜受理业务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严格按照业务操作流程处理每一笔业务,不断规范业务操作,减少业务差错,正确把控操作风险点。
要加强对柜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柜员的业务技能和认知,让柜员充分意识到客户签名真实、合规对减少银行和客户之间的经济纠纷、防范法律风险的必要性。
提高柜员法制意识,从而杜绝因柜员疏忽而引发的各类风险事件,避免工作疏忽引发法律纠纷。
(二)加强现场管理人员履行事中管理职责。
对柜面业务操作流程进行现场审核,这是控制和规避业务操作风险,防范风险事件发生的第一道关口。
现场管理人员应清楚认识业务操作中潜在风险隐患的严重性,对业务处理过程中发生员工违章操作行为要及时纠正和制止,规范和指导柜员按流程操作。
单位结算账户印鉴卡管理案例简析2500字
单位结算账户印鉴卡管理案例简析2500字摘要:客户预留印鉴是客户凭以办理款项支付结算的权利证明,也是开户银行办理支付结算的审核依据。
单位结算账户印鉴卡管理不到位,会对商业银行和单位结算客户资金形成较大的风险隐患。
文章通过商业银行日常检查工作发现的印鉴预留和变更环节的两个案例,从背景描述、存在风险、原因分析、管理建议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商业银行在印鉴卡管理中应采取的措施,真正起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商业银行;印鉴卡;案例分析客户预留印鉴是客户凭以办理款项支付结算的权利证明,也是开户银行办理支付结算的审核依据。
单位结算账户印鉴卡管理不到位,会对商业银行和单位结算客户资金形成较大的风险隐患。
近期,为进一步加强印鉴卡保管使用管理,防范操作风险,部分商业银行开展了印鉴卡专项检查治理活动,现将检查中发现的两个案例分析如下:一、案例基本情况案例一:在对某支行的业务检查中调阅录像资料发现,该行某低柜柜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有一客户来到柜台前面,该柜员从其柜台内取出重空保管盒并从中拿出一份(三联)空白印鉴卡,递到客户手中,客户随后从柜员面前消失,录像中也无显示客户具体去向。
约20分钟后,客户将加盖了预留印鉴的印鉴卡交回。
背景描述:空白印鉴卡是对公结算业务的重要空白凭证,其保管、使用、发售、销毁等环节必须按相关制度要求执行。
单位客户到银行办理开户业务时,须提供合规、有效、完整的开户资料由前台经办人员审查、会计主管审批后,在系统中录入单位信息资料,开立单位结算账户并打印空白印鉴卡,然后交由单位经办人员签收后加盖预留印鉴,作为银行办理支付业务的依据。
空白印鉴卡在发售环节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威胁着银行和客户资金安全。
因此,加强空白印鉴卡的管理是当务之急。
存在风险:(1)办理业务逆流程操作。
在审核资料、系统录入资料前先加盖预留印鉴,可能会因为客户资料不符合要求而终止开户业务,造成资源浪费。
(2)客户印鉴预留未坚持柜台办理原则。
银行印鉴风险案例
银行印鉴风险案例
案例一:
某家银行的柜员因为一直以来对客户的认证不够严格,导致在办理业务时没有对客户的身份进行充分核实,结果被一个冒充他人身份的人成功办理了一笔贷款业务。
该冒充者使用了被盗取的客户身份证明文件以及伪造的银行印鉴,成功办理了一笔高额贷款,并将贷款资金转移到了他自己的账户上。
这起事件的风险主要来源于银行柜员没有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并对客户的身份信息和证明文件进行充分核实。
柜员对印鉴的识别能力和注意力也存在不足,未能发现盗用和伪造的银行印鉴。
为了防止类似的风险事件再次发生,该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柜员的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加强对客户身份信息的核实和审核,加强对印鉴的鉴别和验证。
案例二:
一家银行的一名客户经理,利用其职务便利,私自制作了一枚银行印章,用于伪造文件和盗用客户资金。
该客户经理在处理客户业务时,私自将客户的贷款审批文件和印鉴模本带回家,在家中进行伪造和盗用操作。
由于该银行的印鉴管理不够严格,没有严格限制印鉴的使用权限和控制,导致了这起风险事件的发生。
银行印鉴被不当使用,
客户经理以其职务为掩饰,成功实施了一系列的欺诈行为。
该银行为了加强对印鉴的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印鉴的使用权限和范围,建立印鉴使用记录和审批制度,加强对客户经理的监督和审计。
同时,该银行还加强了对员工行为的监控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以上案例均为虚构案例,仅供参考。
网银注册业务漏客户签名的案例
网银注册业务漏客户签名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网点柜员使用“银行户口开户/个人网上银行注册”办理一笔业务,并开通对外支付转账功能,电子银行个人客户注册申请表无客户签名。
经核实由于柜员工作疏忽未能及时发现客户漏签字,形成一笔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电子银行以网络为交易平台,客户完成注册后,就可以随时随地自助办理业务,享受高效、快捷的离柜金融服务;同时,电子银行属于高风险业务之一,风险主要集中在客户注册及变更环节。
本案例中:
(一)柜员操作不规范、风险意识淡薄。
柜员对申请书未进行认真审核,未真正认识到审核客户签名的重要性。
(二)客户签名是客户确认业务办理和明确银行与客户责任的重要依据。
业务凭证漏签名可能存在由操作风险引发法律风险隐患。
(三)现场管理人员对柜员办理电子银行业务,凭证上客户漏签名,照样盖章确认,事中审核监控流于形式。
三、案例启示
(一)严格规范柜员操作行为。
柜员在受理电子银行业务时应认真审核客户申请书填写内容是否完整、齐全,避免因柜员工作疏忽而造成客户对我行服务的不满。
(二)重视业务的学习培训。
加强柜员电子银行业务的培训,提高柜员的履职能力,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减少操作隐患形成的风险事件。
(三)加强事中控制。
各行应加强网点现场管理人员、授权人员的管理,督促其认真履职,切实加强事中控制,严防授权工作流于形式,严把风险控制的第一道关,从源头上杜绝风险事件的发生。
客户签名错误引发的案例
客户签名错误引发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网点柜员办理银行卡代理存款业务。
存款人和代理人是夫妻,代理人办理应签代理人姓名,结果错签存款人姓名,柜员要求划掉存款人姓名改签代理人姓名,因此造成业务凭证涂改。
其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原始业务凭证是银行与客户间发生业务关系的法律凭据,如果发生经济纠纷,业务凭证将是最有效的法律证据。
客户签名不真实就会造成业务事实不明确,法律责任不清楚,极易引发客户与银行间的经济纠纷,损害银行的声誉和信誉,将使银行遗留潜在的法律风险隐患。
当前业务凭证“漏客户签章或签章不正确”引发的风险事件时有发生,部分柜员对柜面业务规范性操作依然不到位,对客户签名的真实性、合规性审核不认真,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没有意识到非客户本人签名可能带来的风险事件甚至法律案件。
三、案例启示
(一)提高操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基层网点应该通过执行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规定,促使柜员熟知岗位行为规范和禁止事项,强化合规意识,严守行为底线、自觉远离违规,有效防范和及时消除差错事故风险事件。
柜员办理业务应对客户签名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只有不放过任何可能发生风险事件的环节,才能确保业务的准确性、完整性,避免差错事故和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基层网点应该提高制度执行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树立高度责任意识,做到认真仔细操作定型,提高业务处理的准确性。
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处理业务差错,切忌弄虚作假掩盖差错。
提高柜员操作风险防范意识,充分认识客户签名是办理业务的重要环节,客户签字必须要在柜员视线范围内进行,银行工作人员应该进行必要提醒,防止出现他人代签或签错的现象发生,避免因工作疏忽而引发风险事件甚至法律案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账业务未加盖预留印鉴引发的风险事件
一、案例简介
支行柜员办理一笔验资户向基本户转账的业务,转账金额为300多万元,由于付款凭证未加盖预留印鉴,引发了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银行会计核算规程》明确规定:开立验资账户必须预留印鉴。
印鉴是单位办理支付结算的重要依据。
此笔转账业务中,付款凭证未加盖预留印鉴,更谈不上对预留印鉴进行印鉴审核,严重违反了单位账户支付结算制度规定。
(二)在此案例中,柜员未认真审核支付凭证,未仔细核对凭证必须记载事项,从而造成了对未加盖单位预留印鉴的支付凭证进行账务处理。
(三)现场管理人员未认真审核业务凭证要素,导致严重风险事件发生,审核形同虚设,风险隐患极大。
三、案例启示
(一)柜员须养成严谨的操作习惯,严格按照银行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操作。
同时,加强员工对规章制度的学习,对业务操作分险点的掌握。
(二)柜员应在核对预留印鉴相符后进行业务处理,从而防范因印鉴审核不严引发的外部欺诈事件,确保业务运营安全高效,避免引发业务案件。
(三)现场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履职,全面审核业务,做到事前、事中的有效控制,及时纠正柜员的违规违章操作行为,杜绝操作风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