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的防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的防洪、防冰、防雪、防沙
主要内容:
•第一节水毁的预防、抢修与治理
•第二节公路冰害的防治
•第三节公路雪害的防治
•第四节公路沙害的防治
水毁根据经济损失的额度,分成不同的级别:
特大型水毁
大型水毁
中型水毁
小型水毁
一般水毁
当出现水毁病害时,要及时抢修。
公路管理机构在雨天和讯期应组织人员对所辖路段进行昼夜巡视,检查桥涵、路基及各种构造物。
小的毁阻,当天予以排除;
发生严重毁坏危及行车安全时,应立即在两端设立警告标志或禁止通行标志,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易毁路段和构造物应设专门的抢护队伍守护,准备足够的抢护材料、工具、用具及救生、照明和通讯设备等。
当洪水对公路产生破坏时,应进行紧急抢护,做到:
(1)采取应急措施,不使水害扩大。
(2)尽快抢修,维持安全通车。
第一节水毁的预防、抢修与治理
一、水毁的预防和抢修
⒈每年汛前应对所辖路段进行一次预防水毁的技术检查。其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
(1)边沟、盲沟、跌水等排水系统有无淤塞,路面、路肩横坡是否适当,路肩上的堆积物是否阻碍排水。
(2)桥梁墩台、调治构造物、涵洞、引道、护坡、挡墙基础有否冲空或损坏。
(3)桥下有无杂草、树枝、石块等杂物堆积淤塞河道。涵洞、透水路堤有无淤塞。河流上游堆积物、漂浮物的情况。
(4)沿河路段的河床冲刷情况及路基受急流冲击处有无淘空或下沉。
(5)浸水路堤和陡坡路段的路基有无松裂。
(6)养路房屋的基础有无淘空;墙体有无破裂倾斜、剥落,屋顶有无漏水。
⒉查出的水毁隐患,应在雨季、汛期之前处治完毕,水毁预防工作如下:
(1)清疏各种排水系统。
(2)修理、加固和改善各类构造物。
(3)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漂浮物大量急剧下冲。
(4)检修水泵等防洪设备。
汛期对抗洪能力不足的桥梁,应有专人负责查看,以便及时发现险情进行抢护。
当路堤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时,可在临河一面的路肩上,用草袋或粘土筑成土埂临时挡水,预防洪水冲毁路面,洪水退后即拆除。
二、水毁主要成因及治理对策
(一)坍方、滑坡的成因及治理
1、坍方、滑坡的主要成因
⑴坍方、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地表水或地下水浸入土体,土体单位重增大,内部土体抗剪强度降低所致。
⑵在开挖、开荒种植不当等人为因素或地震、水冲击等自然力作用下,土体平衡条件受到破坏也能形成坍方和滑坡。
⒉小型的坍方、滑坡,可采取下列措施:
(1)设置截水、排水沟,防止地表水、地下水流渗入滑体。
1)在坍、滑体上方,按其汇水面积及降雨情况,结合地形设置一道或几道截水沟,使地表水全部汇入截水沟,引至路基边沟或涵洞排出。截水沟断面一般可取深0.4-0.6m,沟底宽0.5m左右,边坡1:1-1:1.5。在坍、滑体范围内,根据水量大小开挖树枝状排水沟。其主沟与滑动方向一致,以免滑坡体滑动时水沟破裂水量集中下渗。水沟跨过裂缝,可用搭叠形渡槽引过。排水沟尺寸可略小于截水沟填平坡体上的洼地、水塘,整平夯实山坡坡面。
2)坍、滑体内地下水丰富且层次较多时,可设支撑盲沟,用于排水和支撑。当坍、滑体上方有地下水时,在垂直于地下水流的方向设截水盲沟,将地下水引向两侧排出。
(2)设置挡土墙、抗滑桩等构造物,维持土体平衡。
1)若滑坡体下有坚实基底,且滑坡体推力不大,可设置抗滑挡土墙。挡土墙尺寸应经过计算确定。
2)若滑坡体底部有未扰动层,可打桩阻止坍体滑动。桩的间距及打入深度应经过计算确定。
(3)稳定边坡的措施。
1)土质边坡可植草皮,风化石质或泥质页岩坡面可植树种草,利用植物根系固定表土,并减少地表水下渗。
2)岩石风化碎落坡面区,可用表面喷浆、三合土抹面或黄泥拌稻草抹面;土质坡面可采取铺砌块石护坡。
3)根据边坡地形特点和地质条件,采用刷方减缓坡度或在滑坡体上部挖去一部分土体,减轻滑坡体重力,以减少下滑力,增强滑坡体的稳定性。
(二)泥石流的成因及治理
山岭地区,暴雨或融雪水挟带大量土、石等固体物质汇入沟谷,形成突然的短暂的间歇的破坏性水流为泥石流。
⒈泥石流的成因。
泥石流是在坡面土体疏松、植被稀少,边坡陡峻(30°—35°以上),细沟微谷发育条件下,由大强度暴雨或融雪水的作用而形成。
⒉泥石流的治理,应遵守的原则
(1)发生频度大的粘性泥石流及规模较大的稀性泥石流路段,经技术经济比较宜改线绕避;无法绕避时须避重就轻选择线路。
(2)调治构造物的布设,应根据路段和桥梁所在位置,结合地形、沟槽宽度、泥石流性质、流势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综合考虑确定。
(3)对于危害性大、涉及面广,且当地人类活动、经济设施有可能促使泥石流发育时,宜与有关部门协商,进行工程和生物水土保持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⒊泥石流的治理方法
(1)在泥石流形成区,平整山坡、填塞沟缝、修建阶梯、土埂等控制水土流失和滑坍发展。
(2)泥石流流通区,在地形、地质及储淤条件较好处,可修建拦挡坝或停淤场。
(3)当桥梁跨过泥石流的山前堆积体离其顶端很远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挑导坝、丁坝、导流堤相结合的综合调治措施。
(4)路侧的小量泥石流,应在路肩外缘设置碎落台或修建挡渣挡墙,并随时清除冲积的泥石。
(三)沿河路基水毁的成因及治理
1、沿河路基水毁成因
主要成因有下列几种:
(1)受洪水顶冲、淘刷的路段,路基缺少必要的防护构造物。
(2)路基防护构造物基础处理不当或埋置深度不足而破坏,引起路基水毁。
(3)半填半挖路基地面排水不良,路面、边沟严重渗水,路基下边坡坡面
渗流普遍出露,局部管涌引起路基坍垮。
(4)风浪袭击路基边坡,边坡过量水蚀而坍垮。
(四)桥梁水毁成因及治理
1、桥梁水毁成因
桥梁受洪水冲击,墩台基础冲空危及安全或产生桥头引道缺、断,乃至桥梁倒坍,称为桥梁水毁。主要成因有下列二种:
(1)桥梁压缩河床,水流不顺,桥孔偏置时,缺少必要的水流调治构造物。
(2)基础埋置深度浅又无防护措施。
2、桥梁水毁防治措施:
(1)稳定、次稳定河段上桥梁水毁防治。
在稳定、次稳定河段上桥梁水毁防止措施,可根据调整桥下滩流、河床冲淤分布的实际需要,以及水流流向等分别情况加以选择。
(2)不稳定河段上桥梁水毁防治。
在不稳定河段上桥梁水毁防治,可根据河岸条件、河床地貌以及桥孔位置等分
别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桥梁位于出山口附近的喇叭形河段上,封闭地形良好,宜对称布置封闭式导流堤。
2)引道阻断支岔,上游可能形成“水袋”。为控制洪水摆动,防止支岔水流冲毁桥头引道,视单侧或双侧有岔及地形情况,可对称或不对称设置封闭式导流堤。
3)一河多桥时,为防止水流直冲两桥间引道路基,可结合水流和地形条件,在各桥间设置分水堤。
4)桥梁位于冲积漫流河段的扩散淤积区,一河多桥而流水沟槽又不明显时,一设置漫水隔坝,并加强桥间路堤防护。
三、公路、桥涵抗洪能力的评定
为了预测水毁的程度和分析水毁成因及制定治理对策,公路管理机构应组织力量,每五年对所辖公路、桥涵进行一次抗洪能力评定。如果设计洪水及超设计洪水年,宜结合水毁调查当年进行一次抗洪能力评定。公路可根据水文、地质、路基、路面等条件基本类同的原则,划分若干路段,评定四个等级。强、可、弱、差。
第二节公路冰害的防治
公路冰害应根据以往治理情况,做好现场调查,分析研究,制定预防或抢修措施,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治理效果,并对沿线冰害的预防和治理措施进行全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