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导论:阅读经典

合集下载

文学导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讲义

文学导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讲义

第一讲:序论一、阅读视野:百年中国文学发展▪起点:1917年标志性事件:《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发表▪定位:(1)古典与现代之间的断裂(2)西方与东方的对接(3)现代化、本土化历程中的多元探索1、“第一个十年”▪时段:1917—1927年A、文学现象——(1)新文学的发生:1917;(2)与旧文学阵营的论战(与鸳鸯蝴蝶派;与学衡派;与甲寅派);(3)新文学的分化B、代表作家——鲁迅、胡适、郁达夫、冰心、徐志摩、叶绍钧、王鲁彦等2、“第二个十年”▪时段:1927——1937年A、文学现象——(1)时代重心的转移(地理重心;文化重心);(2)众声喧哗的文学思潮:京派、海派(左翼、新感觉派)(3)各文体的成熟与鼎盛B、代表作家——老舍、沈从文、茅盾、巴金;戴望舒、卞之琳;曹禺;丁玲、萧红3、“第三个十年”▪时段:1937——1949年A、文学现象——(1)文学的区域化:沦陷区、国统区与解放区(2)成熟与分化B、代表作家——张爱玲、钱钟书、赵树理;艾青、穆旦等4、“十七年文学”▪时段:1949——1966年A、文学现象——(1)赞歌与颂歌(2)革命经验写作与想象力的匮乏(“一本书作家”)B、代表作品——“三红一创”+青、保、林5、“文革文学”▪时段:1966——1976年A、文学现象——(1)主流文学:“三突出”与“三陪衬”(2)地下文学:朦胧诗的兴起B、代表作家作品——“八个样板戏”、浩然与《金光大道》;北岛、食指与地下写作附:八个样板戏▪《沙家浜》现代京剧▪《红灯记》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现代京剧▪《海港》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白毛女》芭蕾舞剧▪《沙家浜》交响乐附:地下文学:▪丰子恺《缘缘堂续笔》▪北岛《回答》▪食指《相信未来》6、新时期与新世纪文学▪时段:1977年——A、文学现象——思潮流派的频繁更叠(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朦胧诗、第三代诗、女性写作、晚生代写作等)B、代表作家——贾平凹、王蒙、王安忆、张炜、张承志、苏童、叶兆言、余华、史铁生、莫言、毕飞宇、迟子建、阎连科、李锐、陈染、林白;北岛、舒婷;高行健、孟京辉等二、特点:“如何现代,怎样文学”(一)如何现代▪语符的现代性▪文体与美学品质的现代性▪人性呈现的现代深度例:▪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过客”(郑愁予《错误》)例三:人性开掘的现代深度例1:鲁迅《孤独者》例2:张爱玲《倾城之恋》例3:钱钟书《围城》(二)怎样文学:现代汉语的美感(东方文学的诗性与灵性》▪例:戴望舒《白蝴蝶》、《我思想》给什么智慧给我,小小的白蝴蝶,翻开了空白之页,合上了空白之页?翻开的书页:寂寞;合上的书页:寂寞。

第一讲 比较经济体制导论

第一讲 比较经济体制导论
背景:他们创立学说时,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 起来,无产阶级尚未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他们看到无产阶级是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同时, 他们主张宣传教育和试验示范,反对暴力革命。
NWU
柏林墙
2014-12-24
比较经济体制 第1讲 导论
26
NWU
朝鲜半岛的三八线
NWU
朝鲜半岛的三八线
NWU
NWU
资料:空想社会主义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有:莫尔与《乌托邦》、康帕 内拉与《太阳城》、闵采尔与“千载太平之国”。 背景:他们处在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阶段,从资 本的原始积累中,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 不平等的弊端,揭示了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并为劳动人民描绘了美好的未来世界。 主张:财产公有,消灭商品和货币,有计划地组 织生产,人人劳动,共同分配,以极为虚幻的形式 表现出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2014-12-24
比较经济体制 第1讲 导论
21

(2)中央指导下的多层次经济决策体系, 即存在中央计划局、企业、家庭三层决策。 这 种特殊的决策体系是同特殊的市场体系相联系 的:存在着消费品市场和劳务服务的市场,但 没有生产资料的真正市场, 而是国家计划自觉 组织的生产资料模拟市场。所谓模拟的市场机 制,是通过“试错法”, 寻找按消费者偏好合 理配臵生产资料的选择指数,提供给企业有利 于资源合理配臵的“广义价格”。 企业按照中 央计划局规定的生产资料配臵价格,按照最佳 投入产出比自主地组织生产。(3)以按劳分 配原则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兰格模式标志着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2014-12-24 比较经济体制 第1讲 导论 7
NWU
参考文献
1,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

第一讲导论一32页PPT

第一讲导论一32页PPT

第一讲导论一
第一讲 导论(一)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主讲:田 飞
第3页
今天主要内容
• 课程地位 • 课程要求 • 教材教辅 • 评分标准 • 课程设计 • 导论(一)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主讲与制作:田 飞
第4页
今天主要内容
• 课程地位:
– 专业核心课程,考研必考课程;社会学学科三驾马车:社会学理 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学应用。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一.社会研究及其意义 二.社会研究的特征 三.社会研究的困难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主讲与制作:田 飞
第13页
社会研究及其意义
• 研究—简单地说,一个认真地提出问题,并以 系统的方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
• 社会研究—以由社会学家、社会科学家,以及 其他一些寻求有关社会世界中各种问题的答案 的人们所从事的一种研究类型。
• 因此社会研究方法又称为经验性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主讲与制作:田 飞
第21页
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 科学不能回答一切问题,社会研究也不能回答一 切有关社会现象的问题。
• 现象“是否应该如此”---现象“状况究竟如何”、 “为什么如此”
• 科学的问题:

第一讲 导论研习《周易》经典的意义

第一讲 导论研习《周易》经典的意义

第一讲导论:研习《周易》经典的意义一、通识教育与经典研读《〈周易〉与中华审美文化》是学校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之一。

什么是‚通识教育‛?可能大家对这个名词还比较陌生。

所以,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在走进《周易》学说之前,大家有必要先来讨论一些与‚通识教育‛相关的问题:大学本科教育为什么要实施‚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有什么教学目的和意义?如何才能学好本门课程?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针对现在大学教学中的一些毛病。

为什么呢?因为,从以前到现在,大学教师上课,往往是一开讲就把自己多年准备的讲义滔滔不绝地往下讲,或者把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根据教学进度播放,一页一页地讲解,讲到下课时才停止。

学生坐在下面会觉得很轻松,爱听就听,不听老师也不会叫你怎么样,或是找你的麻烦。

这跟我们以前所说的‚填鸭子式的教学‛没什么两样,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现在很多教师都住得比较远,匆匆忙忙来上课,又匆匆忙忙往回赶,于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就更少了。

这样的教学能达到什么预期的目标?这样的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还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在同学中,对通识教育的看法五花八门,各不相同。

在我上过课的选修学生当中,出现过以下几种认识:甲:‚在我看来,通识教育就是大家都应该知道的、一些最基础的,这个‘识’可以解释为知识,应该是一些最基础的知识,我们应该了解的最基础的一些知识。

比如说社会学方面,比如这门《周易》,《周易》是国学的一部分,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一些了解。

所以在我看来,通识就是大众应该通晓、关于中国本身的一些知识。

‛乙:‚我觉得通识不光是了解中国的一些知识,更是每个人人格全面发展的一种知识基础,我觉得应该包括国学、文学、历史、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等等一些很复杂和综合的一些知识。

我觉得像哈佛大学开三十多门通识教育课程就包括像《时间物理》这样很抽象的课程。

让你的人格不光在你学的专业里(比如会计、金融这种应用型的专业)有所发展,更要让你在毕业二十年、三十年后体会到人格在大学里积淀所带来的收获。

《视听语言》-教案

《视听语言》-教案

第一讲导论教学目标:1、了解语言的定义及其分类2、了解视听语言的历史发展进程3、知道影视视听语言的产生基础4、掌握镜头的概念5、了解视听语言课程的框架体系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叫《视听语言》。

那么什么叫视听语言,它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呢?通过导论的学习,把大家带入《视听语言》课程的大门。

(二)新课教学第一节什么是语言一、语言的定义“语言,以语音为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体系。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工具或媒介符号。

思考:人类能在没有工具或媒介符号的情况下进行交流吗?二、语言的分类1、根据语言的外延大小分狭义语言和广义语言。

狭义的语言指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口头语言是指用口语形式表达的声音符号系统,它又称作自然语言文字语言是指用书面形式表达的文字符号系统,它又称作书面语言。

法国美学家、符号学家罗兰.巴特在《符号学美学》中指书:“无论从哪方面看,文化都是一种语言。

”广义的语言泛指可以表达意义、传达信息,又有自身规律、法则和系统的媒介符号。

如数学中有数学语言,计算机中有计算机语言,艺术中有艺术语言。

2、根据语言的存在方式分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视听语言等。

视觉语言是指借助视觉媒介符号来传达信息的语言。

如人类早期交流所使用的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动作,人类文明产生后的文字语言,艺术中的绘画语言、雕塑语言、舞蹈语言等。

听觉语言是指借助听觉媒介符号来传达信息的语言。

如人类早期交流所使发出来的声音,口头语言,艺术中的音乐语言等视听语言是指同时借助视觉和听觉媒介符号来传达信息的语言。

如人类早期交流使用简单表意的声音并辅助以简单的手势和动作就是一种原始的低级的视听语言。

艺术中的戏剧语言、影视语言以及网络则是一种高级形态的视听语言。

第二节 视听语言的历史发展进程一、视听语言的发展流程简单表意的手势动作和声音:思想感情交流不够精确,有很大的模糊性。

口头语言:可以精确地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但是受到时空限制。

第一讲_导论

第一讲_导论

(一)准备阶段
• 泰罗的组织理论(1856-1915)
• 1标准化作业管理2职能化组织设计
• 法约尔的组织理论(1841-1925) • 外部形态、内在因素、统一命令、参谋机构、跳 板法则 • 韦伯的组织理论(1864-1920) • 传统型、魅力型、法理型(官僚模型:组织特征 与人事特征) • 厄威克的组织理论(1891-1983) • 目标、职权力资源1215A
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
• 芝加哥学派指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首先在芝加 哥大学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政治思想。
• 经济学:贝克尔、弗雷德曼、斯蒂格勒等。芝加哥学派以敌对于凯恩 斯主义经政策、热烈支持货币主义和全面肯定自由放任经济学而为人 共知。 • 社会学:帕克等。城市社会学的诞生。 • 政治学:梅里亚姆(政治学行为主义革命的缔造者和推动者)等。在 行为主义政治学中,一切解释必须是以人公开表述和科观察的行为为 基础,以真正发生的事而不是无法测定的价值和动机为基础。例如, 选举学家认为,借助于选民的(不可观察的)的主观表情和立场,不 可能科学地研究人们的投票方式,但是,测定可观的阶级地位、民族 特性、宗教派别为学模型
• 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
• 1生产率(productivity)
• • • • •
(1)效果(effectiveness);(2)效率(efficiency) 2缺勤(absenteeism) 3流动(turnover) 4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ction) 员工希望得到的报酬与他们世纪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差距
•织行为?
• 用系统研究替代直觉:提高我们的解释能 力和预测能力。 • 一致性与个体差异 • 整体的目的是理解或解释,预测和控制 • 定义是精确的和可测量的 • 方界定

第1讲-导论

第1讲-导论

第一讲导论:制度经济学及比较制度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学科现状“‘一个词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类似于‘象棋中的一个棋子是什么?’‛——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108)1.1 到底什么是中文中的“制度”和英文中的“institutions”?在讨论制度经济学和比较制度分析有关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遇到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英文的(实际上是均质欧洲语,即“Standard Average European”①中所共有的)“institution”?什么是中文的“制度”?是否均质欧洲语中的“institution”和汉语中的“制度”是涵义等价的两个概念?西方一位当代著名哲学家曼海姆(K. Mannheim,1960, p. 245)在其名著《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中曾经指出:“我们应当首先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同一术语或同一概念,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不同境势中的人来使用时,所表示的往往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曼海姆的这一见解,实在发人深思。

在近些年来在国外和国内教学实践和研究制度经济学及其相关领域里问题的经历中,笔者深深地体感到,单从对“institution”概念的理解和实际使用中,西方一些当代思想家所指的往往是不同东西,而且各人在理解和使用这个概念时涵义也差异甚大。

这里且不说像当代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Anthony Giddens, 1984)曾把“institution”理解为一种活动和社会过程因而与经济学家的理解大为不同外,②就连三位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得主哈耶克(Friedrich A. Hayek)、科斯(Ronald Coase)和诺思(Douglass North)各人在使用“institution”一词时,所涵指的现实对象性也实际上也有差异。

众所周知,哈耶①这个词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沃尔夫(Benjamin L. Whorf, 1998, 中译本,页124)所使用的一个专用名词,他用以指英语、法语、德语和欧洲一些其它语言。

第一讲 导论82449共37页

第一讲 导论82449共37页
会计会不会消亡?
全国一千多万会计人员失业?
对社会没有价值的东西,总会逐 渐被“历史的车轮”甩出去;
想想我们这个社会已经有很多消亡 了的职业!
4
关于人
梁山上设立会计岗位,主要还是因为人; 实际上,会计岗位的设立,主要指向的还是人; 人又是什么“东西”?
5
道德层面的人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 远;
现在很多大公司都要将财产、特别是资金控制起来;
,,
17
从企业看会计的价值
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其相应的成本效益比; 会计:一种低成本的信任机制;
关于经济学达尔文主义;
会计的价值:维系自利经济人相互信任的、成本有 效的手段;
18
会计学科的发展
既然会计是因为信任问题而产生 的,那么,有关会计史的研究就 可以追溯到人类历史的早期;
逐渐演变成今天的财务会计;
特征:面向资本市场普通投资者;遵守一套 公认的会计准则;
20
会计学科的发展(续)
背景阅读资料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美)汤普 逊著,徐家玲等译,商务印书馆,2019年;
《马可·波罗时代》申友良著,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2019年;
通过阅读这两本书,了解当时欧洲的教会、 十字军东征、意大利商业繁荣、意大利银 行业、复式簿记等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同 时,关注中国当时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等 特征;
社会人; 制度人;
契约人;
企业人; 文化人; ,,,
8
关于经济人
经济人(economic man);
现代经济学的讨论起点; 想想亚当·斯密的讨论:
It is not from the benevolence of the butcher, the brewer, or the baker that expect our dinner, but from their regards their own interest.

第一讲导论:政治、政治学、政治家

第一讲导论:政治、政治学、政治家
政治学原理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系政治学教研室
第一讲 导论:政治、政治学、政治家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从事政治的人,是在撩拨魔鬼的力
量。——马克斯· 韦伯,《以政治为志业》 政治:谁得到什么,什么时候得到及如 何得到。——拉斯韦尔,《政治学》
内容提要
一、政治就在我们身边 二、探索“政治”内涵的三种途径

中文里现代的“政治”一词,来自 于日本人翻译西文时的创造。意为治理 政务,实际就是处理国家事物。当 Politics传入中国时,人们在汉语中找不 到与之对应的词。孙中山认为应使用 “政治”来对译,认为“政就是众人之 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 政治”。
2、西方世界里的“政治”

“政治” 一词的英文Politics源自希腊 文Po-lis。Polis在荷马史诗中指城堡或卫城, 卫城周围是市区,外围是郊区。后世把卫 城、市区、乡郊统称一个Polis,综合土地、 人民及其政治生活而赋有了“邦” 或 “国” 的意义。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古希腊文 中,所有与政治活动有关的概念都由“城 邦”衍生而来,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保有字 根上的关联性。

希腊经验对政治概念内涵影响之深远, 素为政治思想学者所强调。如英国政治学者 邓恩就曾公开指出:政治是一个不折不扣、 源自欧洲的字眼与范畴(Dunn,2000:11)。 在这个深受希腊经验制约(尤其受雅典经验 制约)的概念中,学者们进一步分析出若干 重要成分,以之为古典政治概念的要素。
——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路》第十一章《西方政治概念之分
析》,新星出版社,2006年。
(一)日常语言的途径
优点:研究者可以在不预设任何立场的情况下,分 析目前人们使用“政治”这个词汇时,所牵涉到的 意义脉络以及语言内涵,从而逐步归纳出一个或数 个为大家普遍接受的用法。 缺点:其一,日常生活使用政治字眼的情形太多, 而且有些用法只有使用者才知道所指。因此这种分 析可能会导致庞杂分歧的结果,对掌握政治的核心 意义帮助不大。其二,以日常生活用语为出发点, 好处是比较贴近大众的生活经验,但坏处是过于局 限在一时一地的了解,容易忽略不同地区、不同时 代对政治的想象。

第一讲-导论PPT课件

第一讲-导论PPT课件
➢ micro研究的基本问题:what;how;for whom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个国 民经济活动以及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和变化。
➢ Macro研究的基本问题: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 问题;经济稳定问题;经济增长问题;政府行 为问题
-
14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比较
主体:
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文字、图形图表、方程式——学会区分教 材的难度) 经济分析方法 -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 -边际分析( Marginal Analysis )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Positive / Normative)
-
7
参考书目(续):
(美)H.范里安著,费方域等译:《微观经济 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 版社,1994年版。
宋承先著:《现代西方经济学》,复旦大学出 版社,1994年版,附有尹伯成编的习题集。
杨小凯著:《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98年版。
其它:梁小民、斯蒂格利茨、平狄克、费希尔 等。
西方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朱慧 E-mail:zhuhui1108@
-
2
课程学习要求: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金融学、财 会、管理等财经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 课程。通过教学,要求同学们掌握经济 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模型和基本理论, 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经济 现象和经济事件,增强对真实世界的解 释能力。
-
3
重农学派
魁奈 1758
经济学的家谱
重商主义
亚当·斯密 1776
17/18世纪 古典经济学

第一讲导论(宏观经济学-南京大学,耿强)

第一讲导论(宏观经济学-南京大学,耿强)
对分析许多社会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2020/6/17
南京大学 耿 强
4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 政府政策与专家意见(为民请命) 个人理性选择: 看不见的手(用脚投票) 民主的力量(用手投票) 看的更远、生活的更“明白”? 拓展职业的发展机会
经济学家的思想,无论正确与否,都比人们通常所意 识到的影响力更大,这个世界的确被少数人所控制的。 讲求实际的人自认为他们不受任何理论的影响,可是 他们确经常是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俘虏。
货币主义(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变 量。稳定了货币供给,就稳定了经济。
理性预期学派(卢卡斯等)认为由于行为人的理性预期,政
府的20宏20/观6/1经7 济政策失效。
南京大学 耿 强
11
2020/6/17
南京大学 耿 强
12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古典宏观经济学 (17世纪中叶——20世纪 30年代)
2.新古典经济学
(1)边际革命 在1870年左右,杰文斯、门格 尔、瓦尔拉等不约而同地运用微积分等数学知识 研究经济学,使经济学在形式化方面踏步前进。 (2)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集新古典经济 学之大成。
2020/6/17
南京大学 耿 强
10
3.宏观经济学
(1)凯恩斯经济学 1936《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正视经济危 机现象,得出了政府必须干预经济的政策结论。
大卫.李嘉图
共产主义理想
马歇尔
凯恩斯 1936年《通论》
马克思 1876年《资本论》
现实共产主义
列宁
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斯大林
行 货理供新创新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前前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32篇)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32篇)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32篇)《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2篇)《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篇1翻阅陶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时时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做一个教师真的很幸福,而这种幸福的感受从何而来,来源于那一种长期的修身养性,来源于精神上不断超越,超越自我,逐渐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不断打造幸福的人生,陶老师将这种高尚的追求化为一种行动就是不断地读书,读古人圣贤书,读经典的文本,在古人经典的思想里遨游。

陶老师认为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

“因为我们教师肩负着一种特殊的历史使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需要在精神和心灵层面涵养学生,通过对其潜能的开发,让其拥有丰盈的知识与智慧,从而实现生命的飞跃。

”以前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得有一桶水”。

我想现在这句话恐怕就很不恰当了。

一则现在的孩子知识面之广甚至已经超过我们老师了,也就是说人家的碗比你的桶还大呢,你说这怎么行?二则社会的发展要求孩子越来越全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孩子不是需要一碗水,而是需要两碗水,甚至更多的水,你说光有一桶水够吗?三则世界越来越小,都成为一个地球村了,知识的需求日新月异,你桶里的水都臭了,还怎么给学生?所以,当代的教师你得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行,而这活水从何而来?从书中来。

你说我们教师怎么能离开读书?这正所谓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啊。

想一想我们熟知的那些特级教师,哪一个不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又有哪一个是死抠教科书而终有所成?所以从教师这份职业的需要来说,教师离不开读书。

既然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那么教师应该读什么书呢?那就是“取法乎上,读古今中外经典”。

读书应有所选择,经典能不断滋养人的精神和心灵;而非经典的书不但不能滋养生命,反而会损害和破坏已有的文化积淀,产生负面作用。

所以读书要“有舍有得”。

舍弃那些三流的“下品”,选择那些一流的“上品”。

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想这好书就应该是经典。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哲学部分)辅导要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哲学部分)辅导要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哲学部分)辅导要点[课程性质]专业理论课[课程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学习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原著的能力,通过对原文的研读,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尤其是增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的把握,增强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奠定学养基础,坚定学生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课程学习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复式立体学习法、问题学习法等现代学习方法,依据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读”、“析”、“议”相结合,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总学时] 24学时第一讲导论[目的与要求] 本部分主旨在于解决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学习态度和学风问题。

我们应该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待理论研究、理论学习时所持的科学严谨的态度一样,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时,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学习的重点内容] 本部分选编了三篇文章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一)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习本文的重点在于,学习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与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身上所具有的科学精神与革命精神的有机统一,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崇高的历史使命感的完美统一。

(二)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学习本文的重点在于:明白我们应该像列宁那样,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思想史上的科学思想体系来把握(即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一个科学开放的思想理论体系),将马克思主义视为有着严密的内在联系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来把握。

(三)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本文的重点在于,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的重要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学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萨拜因对政治传统的理解,人类的政 治思想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关于城邦的学说”,从原初 到希腊城邦的没落; 第二阶段是“关于世界社会的学说”,主 要是指罗马的自然法和中世纪神学,相应的 重要政治体制是教会政府; 第三阶段则是“民族国家的学说”,从马 基雅维里直到现在,基本属于现代政治学的 范畴。


林毓生指出:“所谓世界文化中的经典著作 是指那些确实经得起时间考验,不因任何时代 之风尚而增损其本身价值的巨著。换句话说, 这些经典著作都有一项辩证的统一性:它们都 是对其时代之具体问题有感而发的著作,而它 的内容却又都有超时代、永恒的意义。……它 们是我们了解西方现代文化的基础,它们也是 构成我们对西方人的了解所需之知识的核心。 每个时代都必须对这些著作加以重新探究,当 新的著作对这些经典中所提示的命辞与答案挑 战的时候,这些经典不但不会因遭受挑战而失 色,相反地,却会因之而得到新的意义。”

2.以施特劳斯为代表的文本中心主义研究方法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在中世纪时期日尔曼民族 所建立的封建制度对以后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 制度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日尔曼人在征 服西欧以后,在接受西欧原有文化的基础上, 也为西欧的文化传统带来了诸多新的因素,其 中最重要的就是日尔曼法的传统。日尔曼法的 核心要素是在领主与封臣之间的一种权利与义 务观念以及构成这种权利与义务关系基础的契 约观念。俗话说“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 臣”,领主与封臣之间主要是一种契约关系, 领主为封臣提供封地和军事保护,封臣则负责 向领主提供贡赋,封臣在自己的领地上往往是 自治的。

罗尔斯在其著作《正义论》中提出了“差 别原则” ,而德沃金在《至上的美德——平 等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了“资源平 等” ,这都是当代平等观中的一些比较有代 表性的观点。 二是对新兴的政治思想的关注,比如女权 主义和绿色和平主义等。例如就女权主义而 言,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女权 主义是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物。女权主义 包括自由主义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权 主义、激进女权主义、后现代女权主义等流 派,其中自由女权主义是女权主义最早也是 最主要的流派。
二、为何要阅读经典著作?
林毓生说:“对于经典的思想意义的研读与探讨 实是一个训练思想的有效途径。” 易中天曾说:“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就是因为 能从经典中,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比 如说,先秦诸子中,我们可以从孔子那里读到一颗 爱心,构建和谐;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平治 天下;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在韩 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在老子那里读到 生活辩证法;在庄子那里读到艺术人生观;在荀子 那里读到科学进取心——在孔、孟、墨、韩那里, 我读到了人生态度,在老子、庄子、荀子那里我读 到了人生智慧。”
中世纪还有非常重要的宪政传统。在中世纪,王权 受到两方面的限制: 一是贵族对国王的限制,限制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等 级会议,国王要增加税收以及确定税率的多少要经 过等级会议的同意,在中世纪国王对贵族没有绝对 的统治权,贵族在自己的领地上都经营一个独立王 国并通过等级会议和各种契约对王权进行限制, 1215年的《大宪章》就是英国贵族限制英国国王约 翰的一份重要文献。 二是神权对王权的限制,这就是中世纪的“君权神 授”观念,神权对王权的认同是王权获得合法性的 重要来源之一。在中世纪王权不是独大的,中世纪 有重要的宪政传统,对西方社会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我们也不能再简单地称之为“黑暗的中世纪”。
易中天曾言:“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最有
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中国有句老话叫做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 下。’所以我们读书一定要读最好的书,最 好的书是什么呢?就是经典!”
经典就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 的书”。经典必须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 局限于这个时代。 经典所以经得起重复,原因有三:一是达到 了空前的高度;二是有绝后的效果;三是上 升到了理性,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经典不怕后人重复,但重复前人却造不成经 典。

第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这 一时期的经典著作有: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以及西塞罗《国家篇 法律篇》等著作。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 发源地,是西方文化的摇篮,“常言道,古 代希腊人发明了政治理论”。古希腊人为后 来的西方政治思想提供了基本的概念体系、 思维模式,尤其是古希腊民主的理论和实践 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 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 里士多德等人以及智者。

三、如何阅读经典著作?
关于思想史的研究,主要有三种研究方法:以萨 拜因为代表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以施特劳斯为代 表的文本中心主义研究方法以及以斯金纳为代表的 语境主义研究方法。 1.以萨拜因为代表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 历史主义研究方法认为,对于历史上任何一种政 治理论的理解,都必须把它置于它所产生的特殊的 社会政治环境之中,并且视之为对于某种特定政治 事实的反应,研究者的任务在于发现并揭示历史当 中的“伟大传统”。历史主义研究方法主张研究的 目的在于揭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联性,同时研究 者应关注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建立观念与社会环境 (历史和制度)间的联系。


西方政治思想为我们研究政治学提供了很好的思 想资源。对政治思想的研究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组 成部分之一,“大多数政治理论家都花费了一定的 时间去研究前人所取得的成果。他们这样做至少有 两个很好的理由。首先,这种研究可以揭示可能存 在的对政治所作的每一种不同解释,并消除任何关 于政治研究是一种累积性科学的幻想——在这种科 学中,每一种理论仅仅是对其先驱者理论的改进。 其次,经典著述之所以享有这种地位,完全是因为 它们所含有的分析能力,以及这些分析往往被证明 是思考当代政治问题之卓有成效的起点。”从历史 演进的过程看,西方政治思想为我们研究政治学提 供的思想资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时期中的政治思 想:

古罗马人部分继承了古希腊的政治思想,但 是由于古罗马人建构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 的帝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社会背景不同于古 希腊,这注定了古罗马人很难采取古希腊在狭 小城邦基础上所创造的民主制度。虽然古罗马 人缺乏古希腊人那种理论创造上的热情和天赋, 缺少宏大的理论创造,但是古罗马人却比较务 实,善于把理论与政治实践相结合。 古罗马人对政治学的主要贡献在于罗马法,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权利观念,二是平等 观念。这两种观念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现代政治思想。 这一时期的经典著作有马基雅维里《君主 论》和《论李维》、霍布斯《利维坦》、洛 克《政府论》、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卢梭《社会契约论》、托克维尔《论美国的 民主》、密尔《论自由》和《代议制政府》、 汉密尔顿等人的《联邦党人文集》等著作。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现代的基本政治观,这种 政治思想有很多代表人物,比如英国政治思 想家托马斯· 霍布斯、约翰· 洛克、约翰· 密尔, 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德国的康 德、马克思,美国的托马斯· 杰斐逊、潘恩等 人。

第二、中世纪的政治思想。 这一时期的经典著作有:奥古斯丁的《上 帝之城》、托马斯· 阿奎那的《神学大全》等。 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已成为占统治地位的 意识形态,基督教的经典、信条成为人们观 察一切问题的根据,政治思想关注的核心问 题从人转向了神。托马斯· 阿奎那是基督教神 学的主要代表者。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已经开始把 关注的重点从中世纪的神转向人,关心人的 权利和义务,并提出了自然权利的观念。这 种权利政治观也体现在政治实践中,比如英、 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革命过程中所 颁布的一些重要文献也体现了权利政治观, 如英国的《权利法案》、法国的《人权宣言》 和美国的《独立宣言》等。 现代政治思想也继承了中世纪时期的契约 观念,不过这种契约观念不是用来解释领主 和封臣之间关系的实然的契约,而是为了探 讨政府等公共权力的起源所假想的一种契约, 这种契约观念一般认为在政府产生之前,人 类社会处于自然状态之中。
《西方政治学名著选读》
第一讲 导论:阅读经典
主讲人:高景柱
一、何谓经典著作?
经典泛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经 典就要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不会忘记。 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些特殊影响的书, 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 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 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 带来发现的书。

安德鲁·哈克认为,巨著“能成功地解释 今天的政治行为,这样做是因为它们能普遍 地应用。亚里士多德关于中产阶级的作用或 关于革命原因的评述可以告诉我们许多自己 社会里的这种现象。许多人会坚持认为, 圣· 奥古斯丁的‘原罪’至今仍存在于我们之 中,并成为政治上的分裂和失调的‘原 因’。……其次,不同的‘巨著’所规定的 准则,至今仍和过去一样值得注意,这取决 于你的特定的道德观。” “许多‘巨著’含有一些至今仍对我们有巨 大克拉夫特是自由女权主 义的先驱,她著有《女权辩护》,她在该书 中论证女人具有与男人同样的理性,因而应 该享有同等的权利,“让女人享有权利,她 们就会努力赶上男人的德行;因为当她们不 再受约束的时候,一定会成长得更加完善, 否则就证明把这样一个软弱得人束缚在她得 责任上得那种权威是正当的。”女权主义的 终极目标就是寻求性别平等和个性的解放, 可以说性别平等是各个时期女权主义运动追 求的目标。性别平等是针对社会上的性别歧 视而言的。


比如洛克认为在政府产生之前人类社会处于 自然状态中,人在自然状态中享有生命、自由 和财产等基本权利。自然状态虽然是非常美好 的状态,但是仍然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缺乏 公共裁判者就是其中之一。因此人类社会要走 出自然状态,建立公共权力,这时政府就产生 了。政府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的生命、自 由和财产等基本权利,如果政府侵犯了人的基 本权利,人们就可以起来进行革命推翻政府, 政府也就解体了。这种契约论对当代政治思想 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美国的约翰· 罗尔斯、 罗伯特· 诺齐克和罗纳德· 德沃金等人在建构自 己的理论时就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