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知识结构图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结构图
【例7】如图所示四幅图中,分别反映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两幅
图是( D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错解】B、C
【错因分析】对近视眼,远视眼形成的原因理解不透彻而错选B或C。
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本领过大,使本来会聚在视网膜上的像,成在了视网
膜前方,②是近视眼形成过程;为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配戴发散透镜以
【错因分析】某些同学凭着感觉,误认为光在水面上发生镜面反射, 光线集中,所以迎着或背着月光走水肯定都是亮的。实际上由于水面 是平的,可以看作是平面镜。当月光射到水面上时,会发生镜面反射。 人迎着月光时,会有许多反射光线射入人眼,所以看上去这些水洼是 亮的;而人背着月光走时,几乎没有反射光线射入人眼,故看上去是 暗的。
反射定律:①三线共面;②两线分居;③两角相等 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分类漫镜反面射反射
应用:平面镜成像原特理点::光虚的像反、射像物等大、等距、像物关于镜面对称
折射规律:①三线共面;②两线分居;③两角不等
光的
池水变浅
折射 现象水中筷子变弯
在 光 的 世 界 里
光的传播
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条件:同种均匀介质
光的直
小孔成像
线传播 应用影子的形成
日食、月食
光速:真空中光速c=3×108 m/s 水中光速等于34c
玻璃中光速等于23c
光的反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望远镜物目镜镜::相相当当于于照放相大机镜,,成成倒正立立、、放缩大小的的虚实像像、且聚光
走进彩色世界光光的的色三散原:色太:阳红光、被绿分、解蓝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初中物理知识结构
初中物理知识结构图
第一部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机械运动声现象
第二部分:光现象
第三部分:透镜及其应用
第四部分:物态变化
第五部分:电流和电路
第六部分:欧姆定律
第七部分:电功率
第八部分:电和磁信息的传递
第九部分: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十部分:运动和力
第十三部分:简单机械
各部分主要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机械运动声现象测量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运动
声现象
第二部分:光现象
第三部分:透镜及其应用
第六部分:欧姆定律
第七部分:电功率
第八部分:电和磁信息的传递
第九部分:多彩的物质世界
1、力
2、运动和力
第十三部分:简单机械
第十五部分热和能。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知识结构图
解:以地面为参照物,楼房是静止不动的。丙以自己乘坐的飞机为参照
物,看见楼房匀速上升,这样可以判定丙乘坐的飞机相对于地面是匀速 下降的。甲以自己乘坐的飞机为参照物,看见丙乘坐的飞机匀速上升,
但丙乘坐的飞机相对于地面正匀速下降,说明甲乘坐的飞机相对于地面
以比丙更快的速度下降。乙以自己为参照物,无论相对地面是静止,还 是以小于甲和丙的速度下降,或是匀速上升,都可能看到甲在匀速下降,
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乙火炬火焰飘动的方向与旗帜的相反,故乙 火炬一定向左运动且运动速度大于风速。
举一反三 2.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机。他们从自己乘坐的飞机里往外
看:甲看见丙乘坐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乘坐的飞机匀速下降;丙
看见楼房和乙乘坐的飞机都匀速上升。你能判断甲、乙、丙三人乘坐的 直升机相对地面都是怎样运动的吗?请说明理由。
接着又以10 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经6 s到达坡底,该汽车 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
A.7.5 m/s
C.6.25 m/s D.3.75 m/s 【错解】B
B.8 m/s
v1+v2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解为 v= 2 =8 m/s 而错选 B。产生错误 的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把求汽车全程的平 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相混淆。求全程的平均速度只能选取汽车通过的 s总 全路程和通过全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来计算,即 v= t总
举一反三 3.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 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 她在50 m处的速度是6 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 m/s,则全程内的平 均速度是( B ) A.6 m/s B.6.25 m/s C.6.75 m/s D.7.5 m/s
【例5】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从起点同时跑出,兔子 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经悄悄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汇总结构图及初中物理公式一览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汇总结构图及初中物理公式一览表凝华(放)熔点沸点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日心说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谱线红移说明星系离我们远去。
1 AU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y .(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分子运动初步(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的运动状态用运动的快慢和运动的方向,物体运动的快慢或者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力与运动物体在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牵引力大于阻力: 物体将加速牵引力小于阻力:物体将减速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二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平衡力压强与浮力简单机械和功简单机械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的单位(1) 1 nm=1×10-3μm=1×10-6mm=1×10-7cm=1×10-8dm=1×10-9m(2) 1 nm2=1×10-6μm2=1×10-12mm2=1×10-14cm2=1×10-16dm2=1×10-18m2(3)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指的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长度的测量(1)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看量程和分度值;( 所有测量工具第一步都是选择测量、分度值)②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③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⑤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后一位(初中物理只有刻度尺要估读)⑥注意单位(2)中考常考长度估值①中学生身高约1.6—1.8m,手掌宽度约10cm,②指甲宽度约1cm。
③中学生步长约50—70cm。
④居民楼房每层约3m。
教室门高约2m。
⑤考试所用答题卡宽度约30cm。
⑥一只新铅笔长度约18cm。
⑦物理课本长约26cm,宽18cm。
⑧1元硬币直径约2.4cm,10元人民币长约14cm。
⑨课桌高度约0.8m,椅子高度约0.4m。
⑩一张纸的厚度约0.1mm时间的测量(1)1h=60min=3600s(2)常见的计时工具:石英钟、电子手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3)机械停表的使用①读数:小盘的分钟数+大盘的秒读数。
②先读小盘的读数,单位分钟,③每分钟分为前半分钟和后半分钟④读大盘的读数,单位是秒,前半分钟就读0-30s,后半分钟读31-60s。
(4)中考常考时间估值①人脉搏跳动的频率约为70次/min,脉搏跳动一次时间约1s。
②正常人呼吸一次的时间为3s。
③做一次眼保健操时间为5min。
④中学生百米成绩约15s⑤人正常眨一次眼的时间约0.3秒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2)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初中物理知识大致结构
初中物理知识大致结构初中物理知识大致结构中学物理知识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物理知识是构成自然科学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在物理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中有着丰富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它们是形成科学观念和提高科学技能的土壤和阶梯,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上述两个方面是研究并确定中学物理教育科学知识体系的构成及其分类的依据。
1 中学物理科学知识体系物理科学的内容不单由物理知识构成,而是由知识、观念、方法和实验基础组成的有机整体。
因此,物理学习就不单是知识的学习,还包括观念、实验基础的学习。
由于物理理论是建立在实验现象基础上的,实验基础与理论知识密切结合在一起,因此在学习内容分类时,我们把理论知识和实验基础归为一类,统称为物理知识。
这样,我们就有了物理知识、物理观念、科学方法三类物理学习的内容。
上述三类学习内容还不能明确地反映出物理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及知识、观念、方法三者间的有机联系,因此学习内容分类中还必须加进物理知识结构这一部分。
不掌握物理知识结构就无法达到学习物理的目的。
布鲁纳就把结构的重要性放在首位,他强调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布鲁纳的这一思想是很有借鉴意义的[1]。
另外,由于学习过程是学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学生对环境的作用就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而学生对环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形成相应的物理技能。
因此,掌握物理技能也是物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综上所述,中学物理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1)科学知识及其结构;(2)科学观念;(3)科学方法;(4)科学技能;(5)科学态度。
2 物理知识及其结构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构成自然界的物质的基本结构和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具体地讲,物理学研究大到天体,小到基本粒子的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运动规律,从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运动形式来划分,物理学可分为力学、声学、热学和分子物理学、电磁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学等分支,而每一分支的内容都包括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三方面的内容。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眼睛和眼镜(含同步教案)
课堂导练
2.眼睛的调节: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 ___薄_____,对光的偏折能力变____弱____。看近处物体时 ,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____厚____,对光的偏折能力变 ___强_____。
课堂导练
3.(中考·绍兴)如图所示的眼球成像原理图中,晶状体和角 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凸__透___镜,请写出成像原理 与该图相同的一种仪器:_照__相__机__(_或__摄__像__头__等__)。
课后训练
【思路点拨】鱼眼的晶状体曲度大,会聚能力强,在陆地 上看远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相当于近视眼, 应戴近视眼镜使光线的会聚能力减弱。 【答案】凸;前面;近视眼镜
THIS TEMPLATE DESIGNED FOR WEN XIAO YU
人眼看清物体的原理——
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
睫状体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正常的眼睛调节——看近处的物体时
近处
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强,近处物体射 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正常的眼睛调节——看远处的物体时
远处
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薄,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弱,远处物体射来 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点拨】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时 光屏上重新出现清晰的像,说明移走眼镜片后,对光的会 聚能力减弱,说明移走的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则该 眼镜片应该是凸透镜,属于远视眼镜片,D符合。 【答案】D
课后训练
15.(2018·宁波)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 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镜 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调节水 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_(填“ 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 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 的像,应对水透镜________ (填“注水”或“抽水”)。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物态变化适用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级所需时六课时,每周两课时,课外两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本中的第三章《物态变化》,内容相对独立,知识目标简单,物理现象直观,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单元分为四个专题:1、温度计;2、熔化和凝固;3、汽化和液化;4、升华和凝华。
“温度”是本章知识结构的中心。
以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为主线,通过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展现了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
通过实验,探究水的三种相互转化的条件,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现象,探究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过程的基本特征,归纳出三种物态变化的规律。
通过对这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温度的概念及物态变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物态变化在改变我们的世界,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区别固、液、气三种状态,能描述其基本特征。
2.知道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3.能用解释一些自然界中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1.利用物态变化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从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物理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尊重实验的科学素养。
2.将物理现象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应课标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2.知道物质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3.认识熔化和凝固现象,知道晶体的熔点,了解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4.认识蒸发现象,了解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
5.认识沸腾现象,知道沸点及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
6.知道液化现象,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7.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温度是怎么定义的?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2.物质有哪几种状态?这几种物态变化如何转化?3.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雨、雾、雪、冰、霜是怎么形成的?专题划分专题一: 1.温度1课时(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课外1课时专题二: 2.熔化和凝固 1课时(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课外1课时专题三: 3.汽化和液化 1课时专题四: 4.升华和凝华 1课时专题一温度所需课时1课时课外 1课时专题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识记温度的物理意义、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热力学温度是如何规定的。
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下)
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气液固V V V >>)3、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
4、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
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
(2)、介质温度。
15℃时空气中声速:340m/s 。
5、回声 (1)、概念: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
(2)、回声产生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 以上,人耳才能区别出原声与回声。
(即声源与障碍物至少有17m )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内耳。
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及其它组织→听觉神经→大脑。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2、人耳感知声音的方式⎩⎨⎧骨传声空气传导3、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4、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1、音调(1)概念:声音的高低(2)影响单调高低的因素: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音调就低;频率决定音调。
(3)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1S 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4)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 。
(5)超声波:高于20000Hz 的声音。
(蝙蝠、海豚可发出) (6)次声波:低于20Hz 的声音。
(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 2、响度(1)概念:声音的大小或强弱叫响度。
初二物理结构图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硬币直径。
化曲为直:测乒乓球直径。
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测量误差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 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时间的单位和测量
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常用的时间测量仪器:秒表。
汽化和液化
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种类: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汽化 蒸发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条件:吸热(任何温度下都可能发生)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 2.液体表面的气体流速 3.液体表面积大小等。
沸腾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沸腾现象:声音由大变小,气泡由少变多,沸腾前温度不断上升,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条件:1.达到一定的温度(沸点)2.继续吸热。
望远镜与显微镜
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
望远镜
伽利略望远镜:目镜为凹透镜,物镜为凸透镜。
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但是目镜的焦距较小(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
短)。
显微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较小(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 (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 (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 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 (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 (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 (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 (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9.教室中有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三盏灯,这三 盏灯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为什么?
三盏灯是并联,因为当其中一盏灯坏 了后,其余的灯仍能亮
10.有一个电源、一只小灯泡、一个电铃、两 只开关和若干导线.要按以下要求连接成一个 电路;当两只开关均闭合时,灯亮,电铃响; 当只有一只开关闭合时,灯亮,电铃不响;而 当另一只开关单独闭合时,灯不亮,电铃也不 响.试在下边的空白处画出符合以上要求的电 路图.
11.给下列器材:一个低压电池组,一只小灯 泡,一只开关,一只电铃和若干细导线.请你 设计一自动放养奶牛的装置图.要求:用细导 线将牛群围住,合上开关后,当牛在圈内吃草 时,小屋内灯亮而铃不响;当有牛碰断了圈住 的细导线到圈外时,电铃便会响起来,放牛的 人能及时发现.
12、你知道吗?不但在输电线路中有电流, 生物体内也有电流。例如,人体心脏的跳动 就是由电流来控制的。在人的胸部和四肢连 上电极,就可以在仪器上看到控制心脏跳动 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这就是通常说的 心电图。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心脏的工作是 否正常。请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做心电图的 仪器和人体是怎样连接的。
甲[分析]
乙[分析]
丙[分析]
乙:电路中L2没有接入电路中, 造成L2部分断路。
2、找出下面电路连接图中的错误和不足。
L1
L1
L1
L2
L2
L2
甲[分析]
乙[分析]
丙[分析]
丙:电路虽然连接对了,但由于 导线交叉易造成混乱。
如下图所示的电路叫 并联 电路,
图中开关S1用来控制 L1 ,开关S2用 来控制 L2 ,而开关S接在 干 路中,
串
初中物理-知识结构图(全)
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结构表
知识网络声学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声音的传播:声音靠________传播,__________不能传声声音的特性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有关响度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音色由________________决定人怎样听到声音骨传导双耳效应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划分噪声的单位_______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的利用利用声音可以获得_____利用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物质世界宇宙和微观世界物质由________组成,分子由________组成原子的结构原子核核外电子固、液、气三态的微观模型固体有一定的和液体没有固定的,但有一定的,具有性气体没有固定的和,具有性质量质量定义:物体所含________的多少叫做质量单位:国际单位换算关系:1kg=103g=106mg 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不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测量工具:________天平的使用方法使用前注意事项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读数方法密度密度定义:__________某种物质的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计算公式:__________单位:国际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________和________无关密度的应用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公式:_______已知物质的密度和体积求质量的公式:_______ 已知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求体积的公式:________物态变化物态变化温度计摄氏温度的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温度计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1、测量时应将____________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2、记录时应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后读数,读数时,________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必须与液柱的上表面_______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透镜及其应用思维导图.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透镜及其应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透镜凸透镜边缘薄、中间厚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f凸透镜的成像规律u >2f 倒立缩小的实像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2f >u >f 倒立放大的实像u=f 不成像u <f 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1.与主光轴平行的入射光通过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2.经过焦点的入射光通过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3.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凹透镜成像总是成正立缩小的虚像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投影仪2f >u >f v >2f照相机u >2f 2f >v >f放大镜U <f眼睛与眼镜近视眼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用凸透镜矫正望远镜观测星空研究宇宙发现不明飞行体物镜目镜显微镜的组成物镜目镜望远镜的组成显微镜与望远镜第一节:透镜一、透镜一节主要内容导学1.透镜:(1)知道透镜有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其区别(要求会辨认);(2)知道透镜的主轴和光心的概念(要求能找到)。
2. 透镜对光的作用:(1)知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知道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 知道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的的概念。
会用光路图反映出焦点和焦距。
二、透镜一节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1. 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其区别:(1)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叫做。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透镜。
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透镜。
如:近视镜片。
(2)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
用CC/ 表示;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
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2. 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因此凸透镜又叫透镜,凹透镜又叫透镜。
3. 焦点和焦距概念:(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做,用“F”表示。
初中物理知识汇总80页
初中物理知识汇总八年级上册 (3)第一章声现象 (3)第二章光的传播 (4)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6)第四章物态变化 (8)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9)八年级下册 (11)一、电压 (11)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1)三、电阻 (11)四、欧姆定律 (12)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2)六、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2)七、电能 (13)八、电功率 (13)九、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3)十、电和热 (13)十一、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14)十二、焦耳定律 (14)十三、生活用电 (14)十四、串并联电路特点 (14)十六、电生磁 (15)十七、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16)十八、电动机 (16)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总分关系 (17)九年级 (18)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8)二、质量 (18)三、密度 (19)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19)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20)六、运动的描述 (20)七、运动的快慢 (21)八、长度时间的及其测量 (21)九、力 (22)十、牛顿第一定律 (22)十一、二力平衡 (23)十二、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23)十三、重力 (24)十四、摩擦力 (24)十五、杠杆 (25)十六、其他简单机械 (25)十七、压强 (25)十九、大气压强 (26)二十、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7)二十二、浮力的应用 (27)二十三、功 (28)二十四、机械效率 (28)二十五、功率 (28)二十六、动能和势能 (29)二十七、机械能及其转化 (29)二十八、分子热运动 (29)二十九、内能 (30)三十、比热容 (31)三十一、热机 (31)三十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33)三十三、能源家族...........................................................................核能33三十四、太阳能 (33)三十五、能源革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34初中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 (35)初中常用物理概念、规律公式 (36)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 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 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 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我们听见立体声就属于双耳效应的应用);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 叫超声波;低于 20Hz 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 d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知识结构示意图
19中八年级物理
即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固、液、气。
(真空不能传声)
V固>V液>V气
: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影响弦音调的因素即弦越短越紧越细则音调越高。
:由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
例: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速是不变的
红、绿、蓝(RGB)
例: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光的反射现象
注: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规律(或特点):1、像与物等大2、正立3、虚像4、物距等于像距
例:装水杯中的勺子弯曲、河中叉鱼(真鱼在观察到的正下方)
: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19中八年级物理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如放大镜在太阳光下可以形成亮点)
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焦点)、经过焦点的光线(平行射出)规律:①物进像退,像变大;②2F是成放大缩小像的分界点、1F是成虚
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
望远镜:物镜是焦距较长的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或焦距较短的凸透镜
体温计:水银受热膨胀上升,但冷却不下降。
(原因:它有小缩口)
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即溶化时或凝固时温度不变),而非晶体没有。
相同点:都是汽化、都要吸热(使液体和依附的物体温度降低)
不同点:
沸腾:1、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汽化;2、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
19中八年级物理
几点补充:
1、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保持不变,这时的温度叫该液体的沸点,沸点与液面上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而气压又会随海拔的增大而降低。
2、日常现象与物态变化:
液化:雾、露的形成、夏天吃冰棍看到的“白雾”、烧开水时炉口喷出的“白雾”、冬天哈出的“白雾”
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的行星模型):
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体积极小的
原子核里,核外电子绕核高速转动。
注意:
1、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测量前);
2、物左码右、由大到小加砝码(测量时)
公式:ρ=m/V
单位:kg/m3(国际单位)g/cm3g/ml g/L
换算:l g/cm3=1 g/ml=1000kg/m3
应用: 1.可鉴别组成物体的材料。
2.可计算物体中所含各种物质的成分。
3.可计算某些很难
称量的物体的质量或形状比较复杂的物体的体积。
4.可判定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
5.可计算液
体内部压强以及浮力等
19中八年级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