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管理会计(3)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第三章变动成本法(DM)讲诉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变动成本法 损益表 一、销售收入 完全成本法
=期初存货成本+当期产品成本-期 损益表 末存货成本
一、销售收入
减:销售成本 二、毛利
减:变动生产成本
二、边际贡献(生产阶段) 减:变动销管成本
减: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三、边际贡献(全部)
减: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四、营业利润
一、变动成本法概述
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第三,固定成本作为期间 成本处理,而不直接计入产品 生产成本,使会计核算更趋于 公平合理。 第四,非生产性成本—销售 成本及管理成本,也要分清变 动性部分和固定性部分。
变动成本法--内容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产品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计算各期损益的程序与结果不同 • 例2: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销售单价20元。 预计第一季度各月份产销量及存货数量为:
Æ Ú ú É ú Ï Ú Æ ³ õ ú ² Û Ê © Ä Ï î Ä ¿ æ » ´ õ £ ¨¼ þ £ © ¿ £ Á ¨¼ þ £ © ¿ £ Á ¨¼ þ £ © æ » ´ õ £ ¨¼ þ £ © » Â Ò Ô 0 10 8 2 þ  ¶ Ô 2 10 10 2 ý Â È Ô 2 10 12 0
完全成本法计算公式:
=期初存货成本+当期产本成品期末存货成本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成本 营业利润=销售毛利-期间成本 变动成本法计算公式:
管理成本
直接人工 直接材料 变动制造费用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
营业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管理会计第三章 习题答案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本章练习题答案习题1假设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A,20X1到20X3年三年的销量均为2 000件,各年的产量分别为2 000件、2 200件和1 800件。
A产品的单位售价为400元;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均为固定成本,两项费用之和各年均为80 000元;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为20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30 000元。
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要求:不考虑销售税金,请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固定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各年的税前利润。
答案:各年的利润计算如下表所示:习题2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第一年、第二年的生产量分别为170 000件和140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140 000件和160 000件,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每单位产品的售价为5元,生产成本资料如下:每件变动生产成本为3元,其中包括直接材料1.30元,直接人工1.50元,变动制造费用0.20元;固定制造费用每年发生额为150 000元。
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之和为销售收入的5%,固定销售与管理费用之和为65 000元,两年均未发生财务费用。
要求:(1)分别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并确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
(2)具体说明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按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的税前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
答案:(1)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下表:注:第一年生产成本=(3+150 000÷170 000)×170 000=660 000(元)第二年生产成本=(3+150 000÷140 000)×140 000=570 000(元)第一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 000÷170 000)×30 000=116 471(元)第二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 000÷140 000)×10 000=40 714(元)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见下表:(2)第一年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比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增加26 471元(56 471-30 000),是因为在完全成本法下,当年期末存货吸收了26 471元(150 000÷170 000×30 000)的固定制造费用并结转到第二年。
管理会计实务-第3章变动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

(3)变动成本法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以相关 范围内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固定不变为 前提条件,这在短期内是成立的。但从长期 来看,由于企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品固 定成本会逐年上升,由于技术不断进步,产 品单位变动成本就会不断下降。而长期决策 涉及的时间长,必然要突破相关范围的限制。 因此,变动成本法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重点掌握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产生利润差额的原 因及利润的转换方法。
【技能目标】 能够熟练掌握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
能够熟练掌握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利润的转换方 法。
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
一、 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
为前提条件,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 容,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 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则是指在利润计算过程中,首先用销 售收入补偿本期实现销售产品的销货成本,从而确定销售毛利, 然后再用销售毛利补偿其期间成本以确定当期税前利润的过程。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不同
税前利润计算方法不同 损益表编制格式不同
计算出的税前利润有可能不同
1、税前利润计算方法不同。
二、变动成本法的应用
1.关于变动成本法应用的不同设想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有其各自优点和不
足,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双方的不足之处可 以通过对方来弥补。到目前为止,关于变动 成本法的应用,有3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采用“双轨制”,即在完全成本法 的核算资料之外,另外设置一套变动成本法的核 算系统,提供两套平行的成本核算资料,以分别 满足不同的需要。
武科大管理会计3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增强了成本信息的有用性,有利于企业的短期决策和加强经营控制。 变动成本法更符合“费用与收入相配比”中的“期间配比”。 变动成本法便于分清个部门的经营责任,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 变动成本法能够促进企业管理当局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 变动成本法既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客观性。 在高度机械化的情况下,变动成本法面临挑战。
40000
期末存货
2500
7500
2500
小计
40000
35000
45000
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0
0
0
贡献毛益
56000
49000
63000
固定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
24000
24000
24000
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25000
25000
25000
税前利润
7000
0
14000
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内容
VS.完全成本法理解要点:1、将一定时期所发生的成本按照其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大类。2、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3、将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据此计算营业毛利和税前利润。
84000
108000
销售产品生产成本
期初存货
4000
4000
12000
本期生产成本
40000+24000
40000+24000
40000+24000
期末存货
500×8=4000
管理会计实用教程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3.1 变动成本法概述 3.2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
较
3.3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及该法在
实践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变动成本法的 理论依据及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的具 体应用;掌握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计 算损益的过程;通过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 本法的比较,理解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及局 限性。
3.1 变动成本法概述
变动成本法
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 算上,只包括产品生产过 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 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 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 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 被视为期间成本而从相应 期间的收入中全部扣除。
其特点是:
(1)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计算 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将产品的制造 成本按成本性态划分为变动性制造费 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认为只 有变动性制造费用才构成产品成本, 而固定性制造费用应作为期间成本处
为了较全面地说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对 损益的影响,再举一下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1.连续各期产量相同而销量不同
例3-4 假设某企业从事单一产品生产,连续3 年的产量均为500件,而3年的销售量分别为 500件、400件和600件,单位产品售价为120 元,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年度总额为16 000元 ,且全部为固定成本。与产品成本计算有关的 数据: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 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为50元,固定性制造 费用为10 000元(完全成本法下每件产品分摊 20元,即10000/500)。
2.连续各期销量相同而产量不同。
例3-5 仍假设该企业从事单一产品生产,连续 3年的销量均为500件,而3年的产量分别为 500件、600件和400件。其他条件与前例相同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PPT课件

3.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3.2.4算程序和公式: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销售毛利-期间成本=税前利润
式中:
销售收入=单价×销售量
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
存期货初量×
上期单位产 品完全成本
+
生本产期量×
3.1变动成本法概述
亦称直接成本法,是指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
变
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变动
动
成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
本
造费用,下同)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制造
法
费用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在当期边际贡
献中扣减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3.1变动成本法概述
3.1.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而将
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 直接人工 同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变动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 同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期末存货水平不同
固定制造费用在本期销货和期末 固定制造费用在边际贡献中一次
存货之间进行分配
扣除
税前利润的计算程序和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无论期末是否有存货,均不影响期末存货成本水平,而是 在当期实现的边际贡献中全部一次性扣除。
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需计入产品成本。如 果期末存货不为零,则固定制造费用需要在本期销货和期 末存货之间进行分配,其中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转化为本 期的销售成本抵减本期的利润,而另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 被期末存货吸收而递延至下期。因此,这必然导致二者在 销售成本与期末存货成本水平的不同。
管理会计第3章 变动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提供的信息:
只要增加产量,就可以降低产品成本。 1.能揭示外界公认的成本与产品在质的方面的归 属关系 2.有助于促进企业扩大生产,刺激其增产的积极 性
从降低成本的角度看:
由于变动成本法要求区分变动成本与固定 成本,可将其分解落实到有关责任单位,便 于开展业绩考核评价,调动各有关单位降低 成本的积极性;而完全成本法则可能歪曲各 部门努力降低成本的真实业绩。 【例3-8】
P47【例3-5】,比较变法、完法不同期间 的营业利润,此结论成立!
期间 项目 1.产 销量 与存 货量 (件 ) 期初存货 量Q1 本期生产 量x1 本期销售 量x2
一 0 3100 3100 0
二 0 4 000 3000 1000
三 1000 4 000 4 000 1000
四 1000 4 000 4100 900
【例3-8】两种成本法对降低成本方案的评价结论不同
已知:乙企业生产的单位产品所消耗的直接材料成本 为6万元,直接人工成本为3万元,变动性制造费用为
1万元,每期发生固定生产成本10000万元。基期的产
量为4000件。报告期有两套计划经营方案可供选择: 第一方案是生产5 000件产品,其他条件均不变;第 二方案是维持基期产量,但设法使本期直接材料成本 降低5%,其他条件均不变。 要求:从降低成本的角度,分别按两种成本法评价上 述方案的优劣。
(3)期末存货固定成本总额<期初存货 固定成本总额
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变动成本 法计算的税前净利 差额=期初存货固定成本总额-期末存货 固定成本总额
四、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的水平不同
本期销 期初存 本期生 期末存 售成本 货成本 产成本 货成本
期末存 期末 本期单位 货成本 存货量 产品成本
《管理会计》第三章作业答案

《管理会计》第三章变动成本法作业题一、判断题1、按照变动成本法的解释,期间成本中只包括固定成本。
(F )2、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成本就是变动成本,间接成本就是固定成本。
(F )3、当存货量不为零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成本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
(T )4、在相关范围内,不论各期产量是否相等,只要销售量相等,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各期营业利润都必然相等。
(F )5、在确定企业的成本时,完全成本法要考虑所有的成本,而变动成本法只考虑变动成本。
(F )6、在一般情况下,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性质收到产销平衡关系的影响。
(F)7、变动成本法认为期间成本中只包括固定成本。
(F)8、我国的制造成本法实际上就是西方的完全成本法。
(T)9、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入利润表的期间费用,虽然形式上不同,但实质上相同。
(F )10、当产销绝对平衡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成本必然等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
(T )11、在任何条件下,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的性质都与产销平衡关系有关。
(F)12、无论哪种成本计算法,对非生产成本都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必须在发生的当期全额计入利润表;所不同的只是计入利润表的位置或补偿的顺序上有差别。
(T )13、以成本计算规范性的不同为标志,可将成本计算分为业务成本计算、责任成本计算和质量成本计算。
(F)14、我国所称的吸收成本法实际上就是西方的直接成本法。
(F )15、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是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必须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T )16、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下出现不为零的利润差额,只有可能性,没有必然性。
(T )17、导致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这两种方法分期营业利润出现狭义差额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对固定性生产成本的处理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F )18、在应用变动成本法的多种设想中,能同时兼顾企业内部管理和对外报告要求的方法被称为双轨制。
(F )19、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两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用途不同。
管理会计第三章变动成本法习题和答案解析东北财经大学第二版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一、关键概念1.成本计算的含义2.变动成本法3.产品成本4.期间成本5.变动成本的理论前提6.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7.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8.利润差额9.两种成本法分析利润差额10.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 11.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 12.广义营业利润差额 13.狭义营业利润差额二、分析思考1.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有哪些?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在产品成本构成上有哪些不同?3.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相比有哪些区别? 5.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是什么?4.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相比在损益确定方面与哪些不同?6.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各是什么?7.在我国应用变动成本法有哪些设想?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能构成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内容的是()。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生产成本D.变动生产成本2.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列作()。
A.非生产成本B.期间成本C.产品成本D.直接成本3.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型固定成本的是()。
A.房屋及设备租金B.技术研发费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D.不动产税金1.若本期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则()。
A.本期生产量大于本期销售量B.本期生产量等于本期销售量C.期末存货量大于期初存货量D.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2.在相同成本原始资料条件下,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
A.相同 B.大 C.小 D.无法确定3.下列各项中,能构成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内容的是()。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生产成本D.变动生产成本4.在Y=a+( )X中,Y表示总成本,a表示固定成本,X表示销售额,则X的系数应是()。
A.单位变动成本B.单位边际贡献C.变动成本率D.边际贡献率5.当相关系数r→+1时,表明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是()。
A.完全正相关B.基本正相关C.完全相关D.完全无关6.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管理会计》综合练习第三章变动成本法a

《管理会计》综合练习第三章变动成本法一、选择题1、成本按习性进行分类,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三项数额合计后可统称为()A 变动成本B 变动生产成本C 变动销售成本D 制造费用2、区别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在计算产品生产成本时主要差异在()A 变动制造费用B 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C 固定制造费用D 固定推销及管理费用3、在一般情况下,若销售量不变,期末存货量大于起初存货量,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净收益()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净收益A 小于B 等于C 大于D 无关系4、在一般情况下,若销售量不变,期末存货量等于起初存货量,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净收益()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净收益A 等于B 小于C 大于D 无关系5、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区别表现在()A 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B 存货成本水平不同C 损益确定程序不同D 编制的损益表格式不同E 计算出的营业利润不同6、成本按习性进行分类,变动成本包括()A 变动生产成本B 直接材料C 变动制造费用D 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E 制造费用7、在变动成本法下,确定销售产品变动成本主要依据()进行计算A 销售产品变动生产成本B 期末存货成本C 起初存货成本D 销售收入总额E 销售产品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8、根据成本按习性分类,()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A 固定制造费用总额B 单位变动成本C 单位销售成本D 单位固定制造费用E 变动生产成本总额二、简答题1、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是什么?2、简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三、计算题1、某公司的收益表采用完全成本法编制,其1997-1999年的简明资料如下表:该公司这三年的产销情况如下:假定该公司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3元,其固定成本按每件2元的基础分摊于产品。
要求:(1)采用变动成本法编制1997-1999年的收益表。
(2)说明采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所得到的净收益相差的数额以及形成差异的原因。
综合练习参考答案第三章变动成本法一、选择题1、B2、C3、C4、A5、ABCD6、ABCD7、AE8、AB二、简答题1、变动成本法的优点:(1)变动成本法能够揭示利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促使企业重视销售工作。
会计继续教育--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3号-变动成本法

单选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
经营租赁费厂房不动产税管理人员薪资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变动成本法的作用的是()。
分析各种产品的成本耗用预期为正确制定经营决策提供有效信息为科学进行成本计划提供有效信息为成本控制、分析与考核提供有效信息3.下列各项中,属于变动成本法应用环境的具体要求的是()。
企业应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制度体系,一般包括费用审报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责任成本制度等企业应加强存货的计量验收管理,建立存货的计量、验收、领退及清查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成本相关原始记录,加强和完善成本数据的收集、记录、传递、汇总和整理工作,确保成本基础信息记录真实、完整应建立较好的成本性态分析基础,具有划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科学标准,及划分标准的使用流程与规范4.在实践中对变动成本法的应用环境有诸多要求,包括一般要求和具体要求,下面不属于其具体要求的一项是()。
应保证成本基础信息记录完整,财务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完善企业应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制度体系,一般包括费用审报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责任成本制度等应建立较好的成本性态分析基础,具有划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科学标准,及划分标准的使用流程与规范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收集与提供有关产量、成本、利润以及成本性态等方面的信息5.成本形态分析中的业务量分为绝对量和相对量,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量的是()。
实物量价值量时间量百分比6.由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相关范围的存在,使得各项成本的性态具有一定的特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其特点的是()。
相对性暂时性确定性可转化性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在管理会计中,把不会改变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性态的有关期间、业务量的特定变动范围称为狭义的相关范围在管理会计中,把业务量因素的特定变动范围称为广义的相关范围在成本性态分析中,成本总额是指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等生产成本在成本形态分析中,业务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投入或产出的全部工作量的统称8.散布图法的具体步骤包括(1)标出散布点;(2)任选一点;(3)读出a值;(4)划线;(5)建立成本性态模型 y=a+bx;(6)求b;对上述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管理会计实训第3章变动成本法模拟实验(完成版)

【实验一】某企业只生产一种A产品,2010年有关的业务量、售价与成本
与成本资料如下:
(1)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该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和
润;
(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售价变为30元/台,分别采用两种成本
计算该企业的税前利润;
(3)假定其他条件不变,销售量变为3000台,分别采用两种成本
计算该企业的税前利润;
(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售价变为50元/台,销售量变为3000台
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该企业的税前利润;
(5)假定企业销售量为4000台,其他成本资料不变,在变动成本
现目标利润50000元,销售单价需要定为多少?
该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和税前利/台,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00台,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台,销售量变为3000台,分别采利润;
本资料不变,在变动成本法下为实多少?。
管理会计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本章练习题答案习题1假设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A,20X1到20X3年三年的销量均为2 000件,各年的产量分别为2 000件、2 200件和1 800件。
A产品的单位售价为400元;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均为固定成本,两项费用之和各年均为80 000元;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为20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30 000元。
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要求:不考虑销售税金,请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固定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各年的税前利润。
答案:各年的利润计算如下表所示:习题2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第一年、第二年的生产量分别为170 000件和140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140 000件和160 000件,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每单位产品的售价为5元,生产成本资料如下:每件变动生产成本为3元,其中包括直接材料1.30元,直接人工1.50元,变动制造费用0.20元;固定制造费用每年发生额为150 000元。
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之和为销售收入的5%,固定销售与管理费用之和为65 000元,两年均未发生财务费用。
要求:(1)分别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并确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
(2)具体说明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按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的税前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
答案:(1)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下表:注:第一年生产成本=(3+150 000÷170 000)×170 000=660 000(元)第二年生产成本=(3+150 000÷140 000)×140 000=570 000(元)第一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 000÷170 000)×30 000=116 471(元)第二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 000÷140 000)×10 000=40 714(元)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见下表:(2)第一年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比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增加26 471元(56 471-30 000),是因为在完全成本法下,当年期末存货吸收了26 471元(150 000÷170 000×30 000)的固定制造费用并结转到第二年。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3号-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3号——变动成本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变动成本法,是指企业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仅将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直接由当期收益予以补偿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按照成本性态,成本可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变动而增减变动,但单位成本随业务量增加而相对减少的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变动发生相应的正比例变动,而单位成本保持不变的成本。
混合成本,是指总额随业务量变动但不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第二条变动成本法通常用于分析各种产品的盈利能力,为正确制定经营决策、科学进行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评价与考核等工作提供有用信息。
第三条变动成本法一般适用于同时具备以下特征的企业:(一)企业固定成本比重较大,当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时,分摊计入产品成本中的固定成本比重大,采用变动成本法可以正确反映产品盈利状况;(二)企业规模大,产品或服务的种类多,固定成本分摊存在较大困难;(三)企业作业保持相对稳定。
第二章应用环境第四条企业应用变动成本法,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0号——成本管理》中对应用环境的一般要求。
第五条企业应用变动成本法所处的外部环境,一般应具备以下特点:(一)市场竞争环境激烈,需要频繁进行短期经营决策。
(二)市场相对稳定,产品差异化程度不大,以利于企业进行价格等短期决策。
第六条企业应保证成本基础信息记录完整,财务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完善。
第七条企业应建立较好的成本性态分析基础,具有划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科学标准,以及划分标准的使用流程与规范。
第八条企业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收集与提供有关产量、成本、利润以及成本性态等方面的信息。
第三章应用程序第九条 企业应用变动成本法,一般按照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计算、损益计算等程序进行。
管理会计实务-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 销售和管理费用 (2900元+990元) 3890
• ※变动成本计算法(按成本性态划分)
• 变动成本:
• 销售产品变动生产成本(60×180件) 10800
• 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
990
• 变动成本总额
11 790
• 固定成本:
• 固定制造费用
3000
• 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
2900
(二)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区别
边际贡献
金额 18 000
10 800 900 90
11 790 6 210
(四)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对收益计算的影响
减:期间成本 固定生产成本 固定推销成本 固定管理成本 期间成本合计 税前净利
3 000 2 000
900 5 900
310
(四)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对收益计算的影响
结论二:当产大于销,期末库存大于 期初库存时,全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税前 利润大于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税前利润。 二者利润的差额=(期末库存数×本期单 位固定生产成本)-(期初库存数×上期 单位固定生产成本)
新华工厂损益表(全部成本法)
19×8年度 摘要
单位:元 金额
销售收入(100元×190件)
19 000
销售生产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75元×20件) 本期生产成本(76.67×180件) 可供销售的生产成本 减:期末存货成本(76.67元×10件) 销售生产成本合计 销售毛利
1 500 13 800 15 300
900元 2000元 990元
90元 900元
(二)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区别
两种成本法生产成本比较:
成本项目 变动成本计算法
总成本 单位成本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2019/1/6
管理会计
18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三)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变动规律
一般变动规律 1.如果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固定制造费用等 于期初存货释放固定制造费用,那么,按两种成本法 确定的营业利润必然相等,即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等于 0。(例1中2002年) 2.如果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固定制造费用大 于期初存货释放固定制造费用,那么,按完全成本法 确定的营业利润一定大于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 即广义营业利润必然大于0。(例1中2000年)
12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例1两种成本方法计算出来的营业利润相同,都 是13000元。下面我们还用例1的资料来计算2000年、 2001年、2002年的营业利润。
年份 期初存货量 本期生产量 本期销售量 期末存货量
2000 2001 2002
0件 100件 50件
500件 500件 500件
400件 550件 500件
2019/1/6 管理会计 4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二)完全成本法定义 完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 中,以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为前提条件,将全 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只将非 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传统式损益确定 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这种成本 计算方法又称为吸收成本法、全部成本法和制 造成本法。
2019/1/6
管理会计
2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一、变动成本法的定义,与完全成本法的区 别。 教材简要介绍了成本计算的6种分类,管理 会计要求掌握的第7种分类,就是: 7.按划分产品成本、期间成本计算口径的不 同和损益确定程序的不同为标志分为变动成本 计算和完全成本计算。又称为变动成本法和完 全成本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完全成本法是将所有的固定制造费 用全部吸收到产品成本中,所以该成本计 算法也称“吸收成本法”。
3
(二)变动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变动成本法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只将生 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 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 制造费用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固定 制造费用的处理。
动 减:变动生产成本
8,000 20,000 18,000 32,000
成 减:固定制造费用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本
销售及管理费用
4,200 4,500 4,450 4,800
法 营业利润
-2,200 15,500 12,550 33,200
17
月份 情况 完全成本法利润与变动 成本法利润对比
完全成本法利润 = 变动成本法利润 (2)期末存货大于期初存货(即产大于销)
完全成本法利润 变动成本法利润 (3)期末存货小于期初存货(即销大于产)
完全成本法利润 变动成本法利润
15
例题:说明两种成本法利润谁高谁低与产销 情况无直接联系。
已知企业存货计价方法采用先进先出法,各期销售单 价为20元。各期有关成本及产销量资料如下: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1
本章学习目的
1.了解变动成本法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2.理解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特点 3.理解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4.理解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 5.掌握两种方法下损益表的编制 6.能够解释两种方法下利润差异原因
2
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一)完全成本法的简要回顾 完全成本法是企业对外提供财务报告时
19
(六)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
变动成本法主要是为满足企业的经营预 测与决策,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 而完全成本法主要是为了满足对外提供 报表的需要。
6月 1,250 4,000 4,000 1,250
16
两种方法下的利润
月份
3月 4月 5月 6月
销售收入
20,000 50,000 45,000 80,000
完 全 成 本 法
产品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加:本期生产成本 减:期末存货成本
毛利 减:销售及管理费用
0 26,000 13,000 7,000 4,200
10
(四)损益计算结果不尽相同
两种方法下利润不同的根本原因并非在 于产销是否平衡,而是计入当期损益表 的固定制造费用数额出现差异。
11
两种成本法当期利润差额= 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 完全成本法期初存货 中的固定制造费用 - 中的固定制造费用
若上述差额大于零,则表明按完全成本法所 计算出的利润大于按变动成本法所计算出的 同期利润。
4
(三)两种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1.完全成本法强调成本补偿的一致性,该方 法认为:只要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成本都应作 为产品成本,制造费用既然是在生产领域中 发生,与生产直接相关,所以无论是固定制 造费用还是变动制造费用都应作为产品成本, 均应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这一点与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完全相同。
12
一般性结论:
1.若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所含固定制造费 用与期初相等,则两种方法所计算出的利润 相等。 2.若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所含固定制造费 用大于期初数额,则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大 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 3.若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所含固定制造费 用小于期初数额,则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小 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
13,000 34,000 17,000 20,000 4,500
17,000 26,000 16,250 18,250 4,450
16,250 42,000 13,125 34,875 4,800
营业利润
2,800 15,500 13,800 30,075
变 销售收入
20,000 50,000 45,000 80,000
13
几种特定情况下的结论:
1.期初存货为零,期末存货大于零 完全成本法利润 > 变动成本法利润
2.期初存货大于零,而期末存货为零 完全成本法利润 < 变动成本法利润
3.期初、期末存货均为零(即产销绝对平衡) 完全成本法利润 = 变动成本法利润
14
4.期初、期末存货均不为零,而单位固定制 造费用相等 (1)期初与期末存货相等(即产销相对平衡)
5
2.变动成本法认为,固定性制造费用 (如机器折旧费)只是定期地创造了维 持企业经营的必要条件,具有一定的时 效性,这与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作用相 同,所以应该作为期间成本在发生的当 期全部从销售收入中扣除,而不应计入 产品成本中。
6
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比较
7
(一)应用前提不同
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要求 将所有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 部分。 而完全成本法要求将所有成本按其经济用 途分为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8元。单位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0.2元。固定制造费用为10,000元,固定销售与管理 费用为4,000元。
产销量资料00
本期销量 1,000
期末存货 1,000
单位:件 4月 5月 1,000 1,500 3,000 2,000 2,500 2,250 1,500 1,250
8
(二)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不同
完全成本法:
直接材料 生产成本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产品成本
非生产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期间成本
变动成本法:
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性制造费用 固定性制造费用
非生产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产品成本 期间成本
9
(三)存货成本与销货成本不同
由于完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比变动成本 法下的产品成本多包含了固定性制造费用。 所以完全成本法存货成本及销货成本均高 于变动成本法。
比较结果 4月
产大于销
相等
5月
6月
销大于产 产销平衡
大于
小于
18
(五)损益计算模式不同
变动成本法 销售收入 减: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销售费用 变动管理费用 贡献毛益 减: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营业利润
完全成本法 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加:本期生产成本 减:期末存货成本 毛利 减: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营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