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损耗量计算讲解

合集下载

电气设备发热损耗计算公式

电气设备发热损耗计算公式

电气设备发热损耗计算公式在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发热损耗,这是由于电流通过导线、绕组等部件时产生的电阻,导致电能转化为热能。

了解和计算电气设备的发热损耗对于设备的设计、运行和维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电气设备发热损耗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电气设备发热损耗的计算公式主要涉及到电阻、电流、电压等参数。

在直流电路中,电气设备的发热损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P = I^2R。

其中,P代表发热损耗(单位为瓦特),I代表电流(单位为安培),R代表电阻(单位为欧姆)。

在交流电路中,由于电流和电压是变化的,所以电气设备的发热损耗需要通过平均功率进行计算。

在交流电路中,电气设备的发热损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P = I^2R。

其中,P代表发热损耗(单位为瓦特),I代表电流的有效值(单位为安培),R代表电阻(单位为欧姆)。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准确地计算电气设备的发热损耗,还需要考虑到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温度、材料等因素。

在高温环境下,电气设备的发热损耗会增加,因此需要对发热损耗进行修正计算。

电气设备的发热损耗对于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过大的发热损耗会导致设备过热,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寿命,甚至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因此,在设计和运行电气设备时,需要对发热损耗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评估,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除了在设计和运行阶段对发热损耗进行计算外,还可以通过监测电气设备的温度和电流等参数来评估设备的发热情况。

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的发热情况,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总之,电气设备的发热损耗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对于设备的设计、运行和维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评估发热损耗,可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希望本文介绍的电气设备发热损耗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损耗计算公式

损耗计算公式

损耗计算公式损耗计算公式是指用于计算某种资源或能量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程度的数学公式。

损耗计算公式一般以百分比或比例的形式表示,可以帮助人们评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能源的损耗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和改善。

损耗计算公式的一般形式为:损耗率=(初始值-终值)/初始值×100%。

其中,初始值表示资源或能量的初始状态或初始量,终值则表示资源或能量的最终状态或最终量。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资源或能量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率,进而评估其利用效率和损耗程度。

损耗计算公式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和行业,如能源消耗、材料损耗、生产效率等。

下面以能源消耗为例,介绍损耗计算公式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

能源消耗是指在生产、运输、使用等过程中,能源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或被耗散掉的过程。

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能源消耗通常伴随着能量的损耗和资源的浪费。

因此,通过计算能源消耗的损耗率,可以评估能源的利用效率和能量的损耗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和提高。

在能源消耗中,损耗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损耗率=(初始能量-终值能量)/初始能量×100%。

其中,初始能量表示能源的初始状态或初始量,终值能量表示能源的最终状态或最终量。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能源消耗的损耗率,进而评估能源利用的效率和能量的损耗程度。

例如,某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1000千瓦时的电能,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电能为800千瓦时。

那么,可以通过损耗计算公式计算出能源消耗的损耗率:损耗率=(1000-800)/1000×100%=20%。

这表示该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损耗率为20%。

通过损耗计算公式计算出的损耗率可以作为能源管理的参考指标。

当损耗率较高时,表示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能源消耗的损耗较大,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和改善。

例如,可以进行能源设备的更新和改造,采用更加节能高效的设备和工艺,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损耗。

此外,还可以加强能源管理和监测,定期进行能源消耗的统计和分析,发现并解决能源损耗的问题。

供热能耗指标计算(终)ppt

供热能耗指标计算(终)ppt

2020/5/12
-
-
常 用 概 念 、 术 语
2020/5/12
综合热指标 负荷比 理论热耗 去除温度影响 等效热耗
-
综合热指标
综合热指标也称为采暖热指标,是指在室 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 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供热设施供 给的热量,单位:w/m2。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暖通规范》规定“采 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 的日平均温度”。哈尔滨定为-26℃,双鸭山 参照哈尔滨。
2020/5/12
-
负荷比
负荷比:是将综合热指标进行等比例分配的系 数。用于计算不同室外温度的理论热耗。
公式:负荷比= tnj tw t nj t wj
= 18 tw 18 (26)
;tw(18℃~-26℃)
2020/5/12
-
理论热耗——计划值
理论热耗=负荷比×综合热指标
例:计算综合热指标为52.8w/m2的建筑,在-10℃时 的理论热耗?
2020/5/12
-
序言
指标计算是指标分析的基础,指标分析 是指标管控的有效手段,指标的科学管控 直接影响公司效益。
2020/5/12
-
生产指标计算
1.生产指标计算的基础公式




2.热耗分析中常见的概念、术语
2020/5/12
-
基础公式---水耗
换热站水耗:累计时间内每平米负荷消耗的水量,
计算公式:E0=E÷A
例:某公司供热面积1000000平方米,1月份耗电量 300000千瓦时,计算1月份的电耗是多少?
电耗=300000÷1000000=0.3kw·h/㎡

油漆烘干热损耗量计算

油漆烘干热损耗量计算

油漆烘干热损耗量计算C线油漆烘干炉热损耗量计算(t=130~140℃)一工作时热损耗量的计算工作时单位时间的热损耗量按下式计算Q h=(Q h1+Q h2+Q h3+Q h4+Q h5+Q h6+Q h7)k式中Q h——工作时总的热损耗量(kcal/h)Q h1——通过烘干炉外壁散失的热损耗量(kcal/h)Q h2——通过地面散失的热损耗量(kcal/h)Q h3——加热工件和输送机移动部分的热损耗量(kcal/h)Q h4——加热油漆的热损耗量(kcal/h)Q h5——加热新鲜空气的热损耗量(kcal/h)Q h6——通过烘干炉外部循环风管散失的热损耗量(kcal/h)Q h7——通过门框和门缝散失的热损耗量(kcal/h)k——考虑到其他未估计到的热损耗量储备系数,k=1.1-1.3已知条件:烘干炉外形尺寸:21000×4000×4000(直通)有效长度:15000×4000×4000有效工作长度外表面积:F1=249 m2保温层厚度:t=150烘干炉工作温度t e=140℃车间基础温度t e0=15℃输送链型号:地面滑撬输送机1,通过烘干炉外壁散失的热损耗量Q h1=KF(t e-t e0)式中K——室体保温层的传热系数(kcal/m2·h·℃)K=0.8 F——室体保温层的表面积Q h1=0.8×272×(140-15)=27200(kcal/h)2,通过地面散失的热损耗量(kcal/h)本烘干炉有底板,故Q h2=0(kcal/h)3,加热工件和输送机移动部分的热损耗量Q h3=(G1c1+G2c2)(t e2-t e1)式中G1——按重量计算的最大生产率G1=v×60×q/l式中v——输送机速度,v=0.5m/minq——每挂工件重量,q=300kgl——每挂工件的间距,l=4mG1=0.5×60×300/4=2250(kg/h)G2——每小时加热输送机移动部分的重量(包括挂具重量)G2=7.8kg/m×0.5×60+200×6.86=1606(kg/h)c1——工件的比热,c1=0.115(kcal/kg ·℃)c2——输送机移动部分的比热,c2=0.115(k cal/kg ·℃)t e2——工件及输送机移动部分在烘干室出口处的温度(℃)t e1——工件及输送机移动部分在烘干室进口处的温度(℃)Q h3=(2250×0.115+1606×0.115)(140-15)=73168(kcal/h)4,加热涂料的热损耗量Q h4= G4c4(t e-t e0)式中G4——每小时进入烘干室的油漆涂料量,每小时产量:91件,每件面积21.3m2油漆漆膜厚度15um,单位面积电泳涂料消耗量(g/m2)=干漆膜密度(g/m3)×膜厚(μm)×10-6/厚漆固体分%×涂料选用率×(100-加热减量%)单位面积电泳涂料消耗量=1.3×15/42%×95%×(100%-92%)=53.12g/m2 G4每小时油漆消耗量=53.12×91×21.3=102962g/h=102.962Kg/hC4——油漆涂料的比热,c3=1kcal/ kg ·℃Q h4=102.962×1×(140-15)=12870(kcal/h)5,加热新鲜空气的热损耗量Q h5= G5c4(t e-t e0)式中G5——每小时进入烘干室的新鲜空气的重量,对于带门的间歇生产,按下述方法取值:1)G5’=2×2/3×3600b×h3/2×[(p1-p2)×p1×p2÷(p12/3+p22/3)3]1/2 b0——门洞的宽度,b0=1.92m h0——门洞的高度,h 0=2.985mρ1——车间内空气的密度,ρ1=1.22kg/m3ρ2——门洞处混合空气的密度,ρ2=0.947kg/m3G5’=2×2/31.92×3600×1.92×2.9853/2×[(1.22-0.947)×1.22×0.947÷(1.222/3+0.9472/3)3]1/2 =4554Kg/h2)四元体助燃风机的风量:3000m3/h 空气重量为:3000*1.29=3870kg/h3)新鲜空气的重量为:4554+3870=8424kg/hC4——空气的比热,C4=0.245 kcal/ kg ·℃(120℃)Q h5=8424×0.245×125=257985(kcal/h)6,通过固化炉外部循环风管散失的热损耗量Q h6= K2F2(t e?-t e0)Q h6= 07,通过门框和门缝散失的热损耗量Q h7= q h L?q h——通过门框和门缝处单位长度上的热损耗量(kcal/m·h),q h=220(kcal/m·h)L?——门框总长度,L?=16mQ h7=3520(kcal/h)Q h=(Q h1+Q h2+Q h3+Q h4+Q h5+Q h6+Q h7)k=(27200+0+73168+12870+257985+0+3520)×1.2=449691(kcal/h)二升温时热损耗量的计算Q h?=(Q h1?+Q h2?+Q h3?+Q h4?+Q h5?)k式中Q h?——工作时总的热损耗量(kcal/h)Q h1?——通过烘干炉外壁散失的热损耗量(kcal/h)Q h2?——通过地面散失的热损耗量(kcal/h)Q h3?——加热与热风接触的金属的热损耗量(kcal/h)Q h4?——烘干炉外壁保温层吸热时的热损耗量(kcal/h)Q h5?——加热烘干炉内空气的热损耗量(kcal/h)k——考虑到其他未估计到的热损耗量储备系数,k=1.1-1.31、通过烘干炉外壁散失的热损耗量Q h1?= Q h1/2=24900/2=12450(kcal/h)2、通过地面散失的热损耗量Q h2?=03、加热与热风接触的金属的热损耗量Q h3?= G6c6(t e-t e0)/t式中G6——被加热的金属重量,G6=8000kgc6——被加热的金属比热,c 6=0.115 kcal/ kg ·℃t——升温时间,t =0.67hQ h3?=8000×0.115×125/0.67=171642(kcal/h)4、烘干炉外壁保温层吸热时的热损耗量Q h4?= (G7??t e?+ G7t e??)c6/t式中G7——保温材料的重量,G7= G7?+ G7??G7=272m2×0.15×120=4896kgG7?——有效段保温材料的重量,G7?=4896/4=1224kgG7??——保温段保温材料的重量,G7??=8784×3/4=3672kg t e?——有效段工作温度和外壁的平均温度与室温之差,t e?= 0.5(t e+ t e3)- t e0t e3——烘干炉外壁的温度,t e3=30℃t e?= 0.5×(140+30)-15=70(℃)t e??——保温段内温度和外壁的平均温度与室温之差,?t e??=0.5×(120+30)-15=60(℃)c6——保温材料的比热,c6=0.16 kcal/ kg ·℃Q h4?=(1224×70+3672×60)×0.16/0.75=65280(kcal/h)5、加热烘干炉内空气的热损耗量Q h5?= G8c4(t e- t e0)/t式中G8——被加热的空气重量,G8=222m3×1.29=286 kgQ h5?= 286×0.24×125/0.75=11440(kcal/h)Q h?=(Q h1?+Q h2?+Q h3?+Q h4?+Q h5?)k =(171642+0+150186+65280+11440)×1.2 =478258(kcal/h)按60万大卡选择燃烧机。

损耗计算公式

损耗计算公式

损耗计算公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各种损耗,无论是能源损耗、材料损耗还是时间损耗。

损耗的计算是我们进行成本分析和效率评估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损耗计算公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

1. 能源损耗计算公式能源损耗是指在能源转换或利用过程中,能量的损失和浪费。

常见的能源损耗计算公式有:能源损耗率 = (输入能量 - 输出能量) / 输入能量× 100%其中,输入能量是指系统或设备接收的能量输入量,输出能量是指系统或设备所产生的有用能量输出量。

能源损耗率的计算结果越高,代表能源利用效率越低。

2. 材料损耗计算公式材料损耗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损失和浪费。

常见的材料损耗计算公式有:材料损耗率 = (原材料损失量 / 原材料投入量) × 100%其中,原材料损失量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未能转化为产品的原材料的数量,原材料投入量是指用于生产的原材料总量。

材料损耗率的计算结果越高,代表材料利用率越低。

3. 时间损耗计算公式时间损耗是指在工作或生活中浪费的时间。

常见的时间损耗计算公式有:时间损耗率 = (浪费的时间 / 总时间) × 100%其中,浪费的时间是指没有用于生产、学习或其他有意义活动的时间,总时间是指给定时间段内的总时长。

时间损耗率的计算结果越高,代表时间利用效率越低。

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的损耗计算公式,还有其他一些特定领域的损耗计算公式,如电能损耗计算公式、摩擦损耗计算公式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损耗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损耗计算公式的应用不仅可以用于评估能源、材料和时间的利用效率,还可以用于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通过对损耗的准确计算和分析,我们可以找出损耗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结起来,损耗计算公式是我们进行成本分析和效率评估的重要工具。

耗热量计算公式指南

耗热量计算公式指南

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

1、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Q=a*F*K(tn-tw)其中:Q=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F——维护结构的面积,m2;K——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tn——室内计算温度,℃tw——采暖室外计算温度,℃a——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定义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specific heat),是单位质量物质的,即使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

比热容是表示物质热性质的物理量。

通常用符号c表示。

物质的比热容与所进行的过程有关。

在工程应用上常用的有Cp(这个表示在气压不变的条件下,如气压。

但开水壶烧开水压力就会变,一般在地面都认为是不变的大气压)、(烧水的体积是不改变的)Cv和饱和状态比热容三种,定压比热容Cp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比压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定容比热容Cv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比容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吸收或放出的内能,饱和状态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某饱和状态时,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在中学范围内,简单(不严格)的定义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或降低1℃释放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比热的单位是复合。

在中,、、的主单位统一为,的主单位是,因此比热容的主单位为J/(kg·K),读作“焦[耳]每千克开”。

([]内的字可以省略。

)常用单位:kJ/(kg·℃)、cal/(kg·℃)、kcal/(kg·℃)等。

注意和开尔文仅在温标表示上有所区别,在表示温差的量值意义上等价,因此这些单位中的℃和K可以任意互相替换。

例如“”和“焦每千克开”是等价的。

相关计算设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某一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ΔQ时,温度升高(或降低)ΔT,则ΔQ/ΔT称为物体在此过程中的热容量(简称热容),用C表示,即C=ΔQ/ΔT。

热能损耗量计算

热能损耗量计算

热能损耗量计算一、工作时热损耗计逄公式:Q=K(Q1+Q2+Q3+Q4+Q5)式中:Q——工作时总的热损耗(J/H)Q1——通过烘干室外壁散失的热损耗量(J/H)Q2——加热工件及输送机移动部分的热损耗量(J/H)Q3——加热涂料(或水份)和涂料中溶剂(或水份)气化潜热损耗量(J/H) Q4——加热新鲜空气的损耗量(J/H)Q5——通过烘室门洞散失的热量损耗(J/H)K——考虑至其它未估计至的热量损耗储蓄备系数一般耳K=1.1~1.3通过烘干室外壁热量损耗Q1计公式Q=KF(t-t。

)K——(保温板传热系数,单位J/m2·h·℃)烘干室保温层厚150mm,取系数3500焦耳每平方米每小时每摄氏度F——壁板面积(H2.45m+W2m)×2×38m=338m2风道及燃烧表面积26m2合计364m2t400℃-t。

30℃=370°Q1=3500J×364m2×370℃=471380000J/H=471380000÷4.1868=11258.178752kal≈11.26万大卡2台炉——11.26×2=22.52万大卡二、加热工件及输送机移动部分的热量耗量Q2=G×C×(t-t。

)式中:G——工件质量克C——工件的比热容[J/(kg·℃)]工件:铁板输入速度80m/min ,W1.25m,厚1mm铁密度为7.85g/cm3铁比热为0.120卡/克℃G=125cm×8000cm×0.1cm×7.85g/cm3×60min=47100000g底漆炉 Q2=47100000克×0.120卡/克℃×230℃=129996000kal=129.996×104kal/h 面漆炉 Q2=47100000克×0.120卡/克℃×200℃=11304000kal=113.04×104kal/h三、加热涂料及溶剂蒸发热量耗量Q3=G×C×(t-t。

能量传输过程损耗计算公式

能量传输过程损耗计算公式

能量传输过程损耗计算公式能量传输是指能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能量会发生损耗,即部分能量会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比如热能或者声能。

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中,对能量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有一系列的公式可以用来计算能量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能量传输过程损耗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应用。

1. 电能传输损耗计算公式。

在电力系统中,电能的传输是一种常见的能量传输过程。

在电能传输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损耗,主要是由于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元件的存在。

电能传输损耗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P = I^2 R。

其中,P表示电能传输损耗,单位为瓦特(W);I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A);R表示电阻,单位为欧姆(Ω)。

这个公式说明了电能传输损耗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电阻成正比。

因此,要减小电能传输损耗,可以通过降低电流或者减小电阻来实现。

2. 热能传输损耗计算公式。

在热能传输过程中,热能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这个过程中也会发生一定的损耗。

热能传输损耗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Q = k A (T1 T2) / d。

其中,Q表示热能传输损耗,单位为焦耳(J);k表示热传导系数,单位为瓦特/米·开尔文(W/m·K);A表示传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T1和T2分别表示高温和低温物体的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d表示传热距离,单位为米(m)。

这个公式说明了热能传输损耗与热传导系数、传热面积、温度差和传热距离成正比。

因此,要减小热能传输损耗,可以通过增大传热面积或者减小传热距离来实现。

3. 功率传输损耗计算公式。

在机械传动系统中,功率的传输是一种常见的能量传输过程。

在功率传输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损耗,主要是由于摩擦、振动和噪音等因素的存在。

功率传输损耗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P_loss = f F v。

其中,P_loss表示功率传输损耗,单位为瓦特(W);f表示摩擦系数,无单位;F表示受力,单位为牛顿(N);v表示速度,单位为米/秒(m/s)。

供暖耗热量计算公式

供暖耗热量计算公式

供暖耗热量计算公式
供暖耗热量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
1.当采用集中供热时,常用供暖能耗计算公式为:当日热耗=当日累计耗热量
-前日累计耗热量;当日单位热耗=当日热耗÷面积;累计单位热耗=累计耗热量÷面积;平均单位热耗=当日累计耗热量÷供暖天数÷面积;估计热耗=当日单位热耗×120天。

2.当维护物是贴土的非保温地面时,其温差传热量为Q(j.d),用下式计算:
Q(j.d)=K(pj.d)F(d)(tn-tw)。

3.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Q=a F K * (tn-tw),其中Q表示维护结构的基本耗
热量,W;F表示维护结构的面积,m2;K表示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tn表示室内计算温度,tw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a表示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这些公式可以用于计算不同情况下的供暖耗热量,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公式时,需要准确测量和计算相关参数,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供暖系统特点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对公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

能源损耗效率计算公式

能源损耗效率计算公式

能源损耗效率计算公式能源损耗效率是指在能源转化过程中,能源的损耗情况。

能源损耗效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能源转化过程中的损耗情况,从而找出损耗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本文将介绍能源损耗效率的计算公式,并探讨如何应用这一公式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损耗效率的计算公式如下:能源损耗效率 = (输入能量输出能量) / 输入能量 100%。

其中,输入能量是指能源转化过程中输入的能量,输出能量是指能源转化过程中输出的能量。

能源损耗效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能源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情况,从而找出损耗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在实际应用中,能源损耗效率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各种能源转化设备的能效表现。

例如,对于发电厂来说,我们可以通过能源损耗效率的计算来评估发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

如果能源损耗效率较低,说明发电厂存在能源损耗较大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另外,能源损耗效率的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能源转化过程中的损耗原因。

通过能源损耗效率的计算,我们可以发现能源转化过程中的损耗主要集中在哪些环节,从而找出损耗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例如,如果能源损耗效率较低,我们可以通过对能源转化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导致能源损耗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能源损耗效率的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能源转化设备的性能。

通过能源损耗效率的计算,我们可以评估能源转化设备的性能表现,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例如,如果能源损耗效率较低,我们可以通过对能源转化设备的性能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之,能源损耗效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能源转化过程中的损耗情况,从而找出损耗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通过能源损耗效率的计算,我们可以评估能源转化设备的能效表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损耗率计算公式表格

损耗率计算公式表格

损耗率计算公式表格损耗率是指在特定的系统中消耗的能量的百分比的衡量标准。

它是一种用来衡量复杂系统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它反映了技术系统或某些部件中用来实现目标功能所消耗的能量相对于系统总体输入能量的量。

一般来说,损耗率越低越好,表明技术系统效率越高。

损耗率大致可以有以下三种计算方法:一、机械损耗率计算机械损耗率是反映机械系统或元件转换、传输能源或力学部件存在的损失的一种标准。

机械损耗率的计算公式为:损耗率=(损失的功率/输入的功率)×100%二、电气损耗率计算电气损耗率是反映电气系统各部件传输的电能的损耗的一种标准。

电气损耗率的计算公式为:损耗率=(损失的有功/输入的有功)×100%三、热损耗率计算热损耗率是反映电气或机械系统传递能量消耗的一种标准。

热损耗率的计算公式为:损耗率=(损失的热量/输入的功率)×100%四、液压损耗率计算液压损耗率是反映液压系统传输压力的损耗的一种标准。

液压损耗率的计算公式为:损耗率=(损失的压力/输出的压力)×100%损耗率计算公式表格:损耗种类计算公式机械损耗损耗率=(损失的功率/输入的功率)×100%电气损耗损耗率=(损失的有功/输入的有功)×100%热损耗损耗率=(损失的热量/输入的功率)×100%液压损耗损耗率=(损失的压力/输出的压力)×100%损耗率的计算方法比较多,但是不管是何种方法,损耗率的计算公式都是一致的:即输入的功率或者压力减去损失的功率或压力,再除以输入的功率或压力,最后乘以100%,这样就可以计算出损耗率。

罐体及管道热损耗、保温、加热电伴热计算教程

罐体及管道热损耗、保温、加热电伴热计算教程

罐体及管道热损失及保温、加热计算篇(电伴热计算公式及参数表查询)电伴热计算公式及参数表查询管线散热量计算1、查表计算法(1) 求单位长度管道标准散热量QbΔT=Tj-T0 Tj (介质工艺温度)T0(环境最低温度)根据DN、ΔT、δ三个参数查“表3-1”,可得室外单位长度金属管道的标准热散失量Qb。

表3-1:管道散热量(Qb)条件:碳钢管道、玻璃纤维保温、室外、风速9m/s。

单位:w/m(2) 求单位长度管道的实际热散失量Qs计算公式:Qs = K1 · K2 · K3 · Qb ·················· (3-1)Equation Qs = K1 · K2 · K3 · Qb ·················· (3-1) 式中:Qs ----- 单位长度管道的实际热散失量W/mQb ----- 单位长度管道的标准热散失量W/mK1 ----- 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修正系数值K2 ----- 管道材料修正系数表3-3: 管道材料修正系数K2 表3-4: 环境条件修正系数K32、公式计算法管道热损失计算公式2兀λ(Tj —To)Qs=------------------- …………………. (3-2)ln[(d+2δ)÷d]式中:Qs—管道实际散热量,Kcal/h·m或W/mTj—介质维持温度,℃T0—冬天最低温度,℃λ—在介质维持温度时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Kcal/h·m·℃或W/m·℃d—管道外径,mmδ—保温层厚度,mm3、储罐和容器散热量计算(1) 求容器或罐体的总表面积S、m2a.二端为平面的圆柱容器:S=πD(R+H)S---总表面积m2D---容器外径mR---容器半径mH---容器高度mb. 二端为半球的圆柱容器:S=πD(2R+H)H---为圆柱部分的高度c.矩形容器:S=[(长×宽)+(长×高)+(宽×高)] ×2; m2(2) 根据保温层材质、厚度、安装地点的最低温度和介质维持温度.查“表3-5”,求出容器罐体单位面积上的热损失量Q0,W/m2。

化学能损耗量计算讲解

化学能损耗量计算讲解

化学能损耗量计算讲解化学能损耗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化情况的重要指标。

准确计算化学能损耗量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性质和能量变化至关重要。

本文将讲解化学能损耗量的计算方法和相关概念。

1. 化学能损耗量的定义化学能损耗量指的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转化为产物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这种能量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例如热能、光能或电能等。

通过计算化学能损耗量,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性质,以及反应的能量转化情况。

2. 计算化学能损耗量的方法化学能损耗量的计算方法基于热力学原理。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计算方法:单体法和反应热法。

2.1 单体法单体法是通过将反应物和产物的能量变化分别计算,然后相减得出化学能损耗量。

化学能损耗量(ΔH)= 反应物的能量 - 产物的能量在实际计算中,通常使用标准反应焓(ΔH°)来表示反应物和产物的能量。

标准反应焓是在标准状况下(常温常压)反应物和产物的能量变化。

2.2 反应热法反应热法是通过测量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来计算化学能损耗量。

根据热力学原理,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等于化学能损耗量。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来计算化学能损耗量。

3. 相关概念在计算化学能损耗量时,还需要了解一些相关概念。

3.1 系统与环境化学反应发生在系统和环境之间。

系统指的是进行化学反应的物质,而环境则是系统以外的一切物质和能量。

化学反应对系统和环境的能量转化称为热交换。

3.2 热容量热容量指的是物质吸收或释放单位温度变化所需的热量。

3.3 标准状况在计算化学能损耗量时,通常使用标准状况。

标准状况是指温度为298K(25摄氏度)和压力为1 atm(标准大气压)的条件。

结论化学能损耗量是描述化学反应能量转化情况的重要指标,通过准确计算可以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性质和能量变化。

本文介绍了化学能损耗量的计算方法和相关概念,包括单体法和反应热法。

同时还解释了系统与环境、热容量和标准状况等关键概念。

热量损耗量计算讲解

热量损耗量计算讲解

热量损耗量计算讲解介绍热量损耗量是指在能量转换或传递过程中,系统所流失的能量。

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计算热量损耗量对于准确评估能量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计算热量损耗量的方法和公式。

计算方法热量损耗量的计算方法取决于具体的能量转换或传递过程。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热量损耗计算方法:1. 热传导损耗计算:对于热量通过固体传导的情况,可以使用热传导方程进行计算。

热传导方程可以根据具体的材料和温度差异进行定量计算。

2. 热辐射损耗计算:对于热辐射损耗的计算,可以使用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进行估算。

该定律描述了物体发射的热辐射能量与其温度之间的关系。

3. 流体传热损耗计算:对于通过流体传热的系统,可以使用一维热传导方程或流体力学方程进行损耗计算。

这些方程需要考虑流体的性质、流速和温度差异等因素。

4. 系统整体能量平衡计算:在能量转换或传递过程中,系统的能量平衡方程可以用于计算热量损耗量。

该方程表达了能量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差异,包括其他能量转换形式的损耗。

示例公式以下是一些常见情况下的热量损耗计算公式示例:1. 热传导损耗计算公式:$$Q = (k \cdot A \cdot \Delta T) / d$$其中,$Q$ 表示热量损耗量,$k$ 表示材料的热导率,$A$ 表示热传导面积,$\Delta T$ 表示温度差异,$d$ 表示热传导距离。

2. 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Q = \sigma \cdot A \cdot (T^4 - T_0^4)$$其中,$Q$ 表示热量损耗量,$\sigma$ 表示斯蒂芬-玻尔兹曼常数,$A$ 表示物体表面积,$T$ 表示物体温度,$T_0$ 表示环境温度。

3. 流体传热损耗计算:对于具体情况,请使用适当的流体力学或热传导方程进行计算。

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并注意参数的取值和单位的一致性。

通过准确计算热量损耗量,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优化能源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怎样计算空气中由于温度差所导致的热量损失.

怎样计算空气中由于温度差所导致的热量损失.

怎样计算空气中由于温度差所导致的热量损失?假设物体的能量只传导给了空气并且空气全部吸收能量转化为空气温度的升高。

Q=cmΔTQ=热能损耗2种解决思路1 测量空气温度变化按照能量守恒定律并且楼主假设只计算一定质量空气在吸收传导的能量后温度是升高的。

c=比热容(楼主按照需要自己选定压比热容还是定积比热容)定义:Cp 定压比热容:压强不变,温度随体积改变时的热容。

Cv 定容比热容:体积不变,温度随压强改变时的热容。

则当气体温度为T,压强为P时,提供热量dQ时气体的比热容:Cp*m*dT=Cv*m*dT+PdV;其中dT为温度改变量,dV为体积改变量。

理想气体的比热容:对于有f 个自由度的气体的定容比热容和摩尔比热容是:Cv,m=R*f/2Cv=Rs*f/2R=8.314J/(mol·K)m=空气质量ΔT=温度差常见气体的比热容(单位:J/(kg*℃),焦/(千克*摄氏度),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Cp Cv氧气0.909,0.649氢气14.05,9.934水蒸汽1.842 ,1.381氮气1.038 ,0.7412 测量物体温度变化类似1.测量空气的温度差Q=cmΔT对于固体和液体,均可以用比定压热容Cp来测量其比热容。

常见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焦/(千克*摄氏度),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水:4200焦/(千克*摄氏度),冰:2100焦/(千克*摄氏度),煤油:2100焦/(千克*摄氏度),砂石:920焦/(千克*摄氏度),干泥土:840焦/(千克*摄氏度)橡胶:1700焦/(千克*摄氏度)玻璃:670焦/(千克*摄氏度),常见金属的比热容:钢铁:460焦/(千克*摄氏度),铜:390焦/(千克*摄氏度),水银:140焦/(千克*摄氏度),铝:880焦/(千克*摄氏度),比如测量的物体为1千克金属铝,2次测量后发现温度降低5摄氏度则可以计算出损失热量:880*1*5=4400焦耳。

热能及热能消耗计算PPT课件

热能及热能消耗计算PPT课件
第27页/共36页
练习题:食部是100%的情况 1盒酸奶250克,可提供多少热量,多少钙? 查表已知:酸奶每100克含热量72千卡、钙118毫克。 酸奶热量=72×(250/100)=180千卡 酸奶含钙量=118×(250/100)=295毫克
第28页/共36页
食部不是100%的情况
练习题:1个松花蛋70克,可提供多少热量? 查表已知:松花蛋100克食部
你会读营养标识吗?
第32页/共36页
如何读营养标识
营养标识所提供的信息包括3类,即营养成分、 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的功能。
营养成分以方框表的形式出现在标签的显著位置, 标识出该产品的各种营养成分和含量。除了能量 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是必须标识 的。
第33页/共36页
如何读营养标识
瘦高者>矮?胖者(同体重) 2)年龄:年龄2页/共36页
影响BM的因素:
3)疾病、内分泌: 甲状腺激素
4)其它: 气温、精神紧张、应激等
第13页/共36页
2、体力活动 包括脑力劳动及体育活动,是机体能量消耗的主
要部分。 世界卫生组织将成人职业劳动强度分为轻、中、
一、人体需要的热量及其计算 (一)热量的产生 1、热能的定义
维持人的体温需要一定的热力,各种体力、脑力 劳动及体内一切生理活动过程也都需要消耗热能。 即使人体完全处于睡眠状态时,也仍需要热能维持 心跳、呼吸、血液循环等活动。人的生命只要存在, 就一刻也离不开热能。这种热能来自食物。
第1页/共36页
2、热量的单位
蚕豆(去皮) 342
蚕豆(鲜) 104
竹笋 30
蔬菜 瓜类
10~30 10~30
第7页/共36页
(二)人体热量的消耗 1、基础代谢 影响因素:体表面积、年龄、性别、

热能损耗量计算讲解

热能损耗量计算讲解
风道及燃烧表面积26m2
合计364m2
t400C -t。30C=370°
Q1=3500JX364m2X370C =471380000J/H
=471380000-4.1868=11258.178752kal〜万大卡
2台炉——11.26送=22.52万大卡
二、加热工件及输送机移动部分的热量耗量
Q2=G< CX(t-t。)
热能损耗量计算
一、工作时热损耗计逢
公式:Q=K(Q1+Q2+Q3+Q4+Q5)
式中:Q――工作时总的热损耗(J/H)
Q1――通过烘干室外壁散失的热损耗量(J/H)
Q2――加热工件及输送机移动部分的热损耗量(J/H)
Q3――加热涂料(或水份)和涂料中溶剂(或水份)气化潜热损耗量(J/H)
Q4――加热新鲜空气的损耗量(J/H)
空气密度400C 0.524kg/m3
式中:G――工件质量克
C――工件的比热容[J/(kg C)]
工件:铁板输入速度80m/min,W1.25m,厚1mm
铁密度为7.85g/cm3铁比热为0.120卡/克C
G=125cnX8000cmX0.1cm *.85g/cm3 60min=47100000g
底漆炉Q2=47100000克X0.120卡/克C X230C =129996000kal=129.996 X04kal/h面 漆炉Q2=47100000克X0.120卡/克C<200C =11304000kal=113.04 104kal/h
三、加热涂料及溶剂蒸发热量耗量
Q3=GCx(t-t o ) +r
G――每小时进入烘干室最大涂料消耗量
C――涂料比热量容r――溶剂的气化潜热

热损失率计算公式

热损失率计算公式

热损失率计算公式热损失率是指物体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散失的热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散失的热量与物体或系统的温度差之比来表示。

热损失率的计算公式如下:热损失率 = 热传导系数× 表面积× 温度差÷ 厚度其中,热传导系数是物体或系统的材料特性,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传导的能力;表面积是物体或系统散热的表面总面积;温度差是物体或系统内外温度的差值;厚度是物体或系统的厚度。

热损失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或系统的散热情况,从而优化设计或改进热管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应用热损失率计算公式的实例:1.建筑物的散热率计算:假设某建筑物的热传导系数为0.2 W/(m·K),表面积为1000 m²,室内外温度差为10°C,墙体厚度为0.2 m。

则该建筑物的热损失率为:热损失率= 0.2 W/(m·K) × 1000 m² × 10°C ÷ 0.2 m = 10000 W这意味着该建筑物每秒钟散失10000 瓦的热量,需要相应的供暖措施来保持室内温度稳定。

2.电子设备的散热率计算:假设某台服务器的热传导系数为0.5 W/(m·K),表面积为0.5 m²,内外温度差为20°C,散热器材料的厚度为0.05 m。

则该服务器的热损失率为:热损失率= 0.5 W/(m·K) × 0.5 m² × 20°C ÷ 0.05 m = 100 W这意味着该服务器每秒钟散失100 瓦的热量,需要相应的散热装置来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温度。

3.汽车发动机的散热率计算:假设某汽车发动机的热传导系数为50 W/(m·K),表面积为0.2 m²,冷却液温度为90°C,环境温度为25°C,发动机壁厚度为0.01 m。

发电厂热耗计算

发电厂热耗计算

发电厂热耗计算发电厂热耗计算是指在发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损耗,它是衡量发电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发电过程中,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通常较低,一部分热能会以废热的形式散失掉。

因此,对于发电厂来说,减少热耗是提高发电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的关键。

发电厂的热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烟气损失:烟气是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废气,其中含有大量的热能。

在传统的火力发电厂中,燃烧燃料产生的烟气会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导致热能的大量损失。

为了减少烟气损失,现代发电厂通常采用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将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蒸汽或热水供给其他设备使用。

2. 冷却水损失:发电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冷却水来降低发电设备的温度。

冷却水在经过发电设备后,会带走一部分热能,形成冷却水损失。

为了减少冷却水损失,发电厂通常会采用闭式循环或回用冷却水的方式,将冷却水中的热能回收利用。

3. 辅助设备耗能:发电过程中,还需要运行各种辅助设备,如泵、风机、压缩机等。

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消耗一定的电能或燃料,导致热能的损失。

为了减少辅助设备的耗能,发电厂通常会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并优化运行方式,减少能源的浪费。

4. 热网损失:发电厂通常会建立热网,将余热供给周边的工业、居民等用户使用。

然而,在热能传输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热损失,导致热能的浪费。

为了减少热网损失,发电厂需要合理设计热网系统,采用保温措施,减少热能的散失。

发电厂热耗的计算是为了评估发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

通常,热耗率是衡量发电厂热耗的指标之一,它表示每产生一单位电能所消耗的热能量。

热耗率的计算通常通过测量发电厂的燃料消耗量和发电量来进行。

除了热耗率,还可以通过热能转换效率来评估发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

热能转换效率是指发电厂将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热能转换效率的计算可以通过测量发电厂的燃料消耗量和发电量,并考虑到各种损失因素来进行。

对于发电厂来说,降低热耗是提高发电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的重要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能损耗量计算
一、工作时热损耗计逄
公式:Q=K(Q1+Q2+Q3+Q4+Q5)
式中:Q——工作时总的热损耗(J/H)
Q1——通过烘干室外壁散失的热损耗量(J/H)
Q2——加热工件及输送机移动部分的热损耗量(J/H)
Q3——加热涂料(或水份)和涂料中溶剂(或水份)气化潜热损耗量(J/H)
Q4——加热新鲜空气的损耗量(J/H)
Q5——通过烘室门洞散失的热量损耗(J/H)
K——考虑至其它未估计至的热量损耗储蓄备系数一般耳K=1.1~1.3 通过烘干室外壁热量损耗Q1计公式
Q=KF(t-t。


K——(保温板传热系数,单位J/m2·h·℃)
烘干室保温层厚150mm,取系数3500焦耳每平方米每小时每摄氏度 F——壁板面积(H2.45m+W2m)×2×38m=338m2
风道及燃烧表面积26m2
合计364m2
t400℃-t。

30℃=370°
Q1=3500J×364m2×370℃=471380000J/H
=471380000÷4.1868=11258.178752kal≈11.26万大卡
2台炉——11.26×2=22.52万大卡
二、加热工件及输送机移动部分的热量耗量
Q2=G×C×(t-t。


式中:G——工件质量克
C——工件的比热容[J/(kg·℃)]
工件:铁板输入速度80m/min ,W1.25m,厚1mm
铁密度为7.85g/cm3 铁比热为0.120卡/克℃
G=125cm×8000cm×0.1cm×7.85g/cm3×60min=47100000g
底漆炉 Q2=47100000克×0.120卡/克℃×230℃=129996000kal=129.996×104kal/h 面漆炉 Q2=47100000克×0.120卡/克℃×200℃=11304000kal=113.04×104kal/h
三、加热涂料及溶剂蒸发热量耗量
Q3=G×C×(t-t。

)+r
G——每小时进入烘干室最大涂料消耗量
C——涂料比热量容
r——溶剂的气化潜热
G——L80m×60min×1.25×0.0525kg/m2=315kg(其中有机溶剂50kg) C——
2KJ/kg℃=2J/g℃
r——1200J/g(1500KJ/kg400℃)
Q3=(315000-50000)×2J/g℃×370+1500000J×50=271100000J =
64751122.5757cal=64751kal/h=6.4751万大卡
四、加热新鲜空气的热量损耗计算
1、每小时加入有机溶剂50kg
2、取爆炸下限V溶剂/V空气%×25%(下限体积比值1:100)
3、400℃有机溶剂溶度1。

572kg/m3
400℃空气密度0.524kg/m3
由上可知50kg有机溶剂400℃蒸气体积31.8m3
31.8m3/空气m3=100→空气3180m3(爆炸下限空气体积)
3180×4=12720m3/h
Q4=G×C×(t-t。

)=12720×0.524kg/m3×1.068KJ/kg·℃÷4.1868
=7118.51KJ÷4.1868×370℃
=1700kal×370℃
=0.17万大卡×370℃
=62.9万大卡
五、通过烘干室门洞散发的热损耗计算
Q5=20520(J/m2h)×1.5m2×0.8×[(673/100)4-(303/100)4]
=48439288J
=48439288÷4.1868÷1000
=1.1569×104kal/h
2个门——1.1569×104kal/h×2=2.3138×10cal/h4
Q=K(Q1+Q2+Q3+Q4+Q5)
=1.1×[22.52+129.996+113.04+6.4751+62.9+2.3138(万大卡/每小时)] ≈337.2449万大卡/每小时
热能常用计算公式
1卡cal=4.1868J(焦耳)
卡/每秒 cal/s=4.1868W
千卡每小时 kcal/h=1.163W
软钢比热 0.120卡/克·℃
400℃ 1标准大气压下空气比热1.068KJ/kg·℃
水汽化潜热 2257.2KJ/kg
400℃水蒸气 3278KJ/kg(包含汽化潜热)
30℃水蒸气 125KJ/kg
水比热容 1个大气压 10℃以上 100℃以下 4.2KJ/kg·℃水蒸气比热容 2J/g·℃空气密度 400℃ 0.524kg/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