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音乐教案[001]

合集下载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中国通俗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中国通俗音乐。

3. 能够欣赏并分析中国通俗音乐代表作品。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一、中国通俗音乐概述1. 中国通俗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中国通俗音乐的分类和特点。

二、中国通俗音乐代表作品欣赏1. 经典的中国通俗音乐代表作品。

2. 分析作品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

三、学生自主创作小作品1. 学生自行组队,选择一种中国通俗音乐类型。

2. 学生按照所选类型自主创作一首简单的中国通俗音乐作品。

3. 分享和演示创作成果。

教学过程:一、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的了解(2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通俗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中国通俗音乐的分类和特点。

二、中国通俗音乐代表作品欣赏(30分钟)1. 教师播放几首经典的中国通俗音乐代表作品。

2. 学生欣赏并记录自己的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

三、学生自主创作小作品(40分钟)1. 学生自行组队,选择一种中国通俗音乐类型(如流行音乐、摇滚乐等)。

2. 学生班内分享和讨论自己喜欢的中国通俗音乐代表作品。

3. 学生按照所选类型自主创作一首简单的中国通俗音乐作品。

4. 学生演示创作成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四、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创作成果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和表达。

教学方法:1. 听觉欣赏法: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和欣赏中国通俗音乐。

2.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中国通俗音乐的分类和特点,促进学生彼此交流和合作。

3. 自主创作法:鼓励学生自主创作一首简单的中国通俗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音乐播放器和扬声器:用于播放音乐作品。

2. 纸笔和录音设备:用于学生的讨论和创作过程。

教学评估:1. 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起源和发展历史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不同类型中国通俗音乐的分类和特点的准确性。

高中音乐《中国通俗音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中国通俗音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意识,喜爱民族化发展的通俗歌曲。

2、通过讨论、交流、评价、演唱等活动欣赏本课的音乐作品,体验歌曲的情感和韵味。

3、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并能列举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教学重点掌握中国通俗歌曲的发展历程,热爱中国民族化发展的通俗歌曲。

教学难点在欣赏探究中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正确认识只有具有华夏精髓民族特征的通俗歌曲才是具有永恒价值和世界性的,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导入新课播放一首同学们比较熟悉的歌曲《我相信》,学生跟着唱。

听后问:这首歌曲是什么类型的歌曲?艺术歌曲还是通俗歌曲?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课题。

二、教学过程(一)通俗歌曲定义:通俗歌曲亦称流行歌曲,是指通俗易懂、流畅易记、贴近生活、便于流传的大众化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的歌曲。

(二)中国通俗歌曲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至今下面,我们详细地了解中国通俗歌曲各阶段的发展情况。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萌芽阶段)黎锦晖——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1927 年,黎锦晖先生创作的《毛毛雨》标志着中国通俗歌曲的诞生,也被公认为是中国第一首通俗歌曲。

欣赏两段不同演唱风格的《毛毛雨》,你认为哪一段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分别播放《毛毛雨》音频,学生对比聆听并回答。

总结这个时期的通俗歌曲特点:题材狭窄、情调萎靡、演唱矫揉造作,随着歌舞表演和有声电影的放映而广泛流传。

这时期代表作品:《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春天里》周旋演唱的《天涯歌女》、《四季歌》等。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为什么说这个时期是低落时期呢?同学们想一想这个时期中国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学生回答。

这时候社会上流行的是群众歌曲和革命样板戏。

即使在这种形式下,依然出现了少数旋律优美、富有朝气的优秀作品,如《青年友谊圆舞曲》、《九九艳阳天》。

《九九艳阳天》简介: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插曲,创作于1957 年。

中国通俗音乐的教案

中国通俗音乐的教案

中国通俗音乐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中国通俗音乐概览”,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通俗音乐的定义、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演唱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理解通俗音乐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 培养学生对通俗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 引导学生通过通俗音乐,了解我国历史、文化、民俗等,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演唱特点及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通俗音乐的定义、代表作品及音乐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音乐鉴赏》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播放周杰伦的《青花瓷》,引导学生感受通俗音乐的魅力。

(2)提问:这首歌属于哪种类型的音乐?它与古典音乐有什么区别?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通俗音乐的定义、发展历程、代表作品。

(2)分析通俗音乐的演唱特点及鉴赏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1)播放邓紫棋的《泡沫》,引导学生从歌词、旋律、演唱等方面进行鉴赏。

(2)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泡沫》这首歌会受到大众的喜爱?4.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分析《泡沫》这首歌的歌词、旋律、演唱特点。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5. 随堂练习(10分钟)(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通俗音乐的价值和鉴赏方法。

六、板书设计1. 中国通俗音乐定义:……发展历程:……代表作品:……2. 通俗音乐的演唱特点及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作品1:《平凡之路》作品2:《岁月神偷》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时间分配上,可以适当增加学生讨论、互动的环节,提高课堂氛围。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通俗音乐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历史、特点和发展;2. 培养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的欣赏能力;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创造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中国通俗音乐的历史与特点;2. 学习和演唱中国通俗音乐的曲目;3. 创作和表达个人对中国通俗音乐的理解。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2. 中国通俗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源;3. 学生乐器(如吉他、键盘等);4. 课堂展示板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中国通俗音乐的概念,并与传统音乐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其区别;2. 播放一段中国通俗音乐,引发学生对其的兴趣,并让他们谈论自己的感受。

探究(2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中国通俗音乐的历史发展,包括不同时期的代表性音乐人物和作品;2.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时期或音乐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发现;3. 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中国通俗音乐,如摇滚、流行、民谣等,并让学生分析其特点。

实践(30分钟):1. 学生分组,选择一首中国通俗音乐的曲目进行学习和演唱;2. 指导学生使用乐器伴奏,并鼓励他们进行个人或小组的创作;3. 学生进行排练,并在课堂末尾进行演示。

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的演唱和创作成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强调中国通俗音乐的重要性和价值;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欣赏和探索中国通俗音乐。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并研究其他中国通俗音乐的曲目,并进行演唱或创作;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音乐节,拓宽他们对中国通俗音乐的了解和体验;3. 鼓励学生使用多媒体工具制作关于中国通俗音乐的展示或报告。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的小组研究和分享;3. 学生的演唱和创作成果;4. 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案扩展:1. 将中国通俗音乐与其他文化的流行音乐进行比较,探讨其异同;2. 组织学生进行中国通俗音乐的创作比赛,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3. 引导学生分析中国通俗音乐的歌词和主题,探讨其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课题:中国通俗音乐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2.学习中国通俗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3.提高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的欣赏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2.学习中国通俗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3.提高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的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1.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流行音乐的比较。

2.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的欣赏和理解。

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设备。

2.老师准备的中国通俗音乐录音或视频。

3.学生手册或教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老师介绍中国通俗音乐的概念和特点,并向学生提问他们对通俗音乐的理解。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老师简要介绍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史,如上世纪50年代至今的流行音乐风格。

2.老师讲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特点,如流行曲调、明快欢快的旋律等。

三、音乐欣赏与分析(30分钟)1.老师播放一段中国通俗音乐,让学生先自由欣赏,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讨论这首歌曲的风格、表现力等方面的特点。

四、合作演唱(3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中国通俗歌曲,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合作演唱。

2.老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协助学生进行歌曲的编排和表演。

五、总结(10分钟)1.学生展示他们的演唱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2.老师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并和学生共同反思这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拓展活动:1.学生可以在课后自己对其他中国通俗音乐进行欣赏,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评价。

2.学生可以找到一些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视频,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和中国通俗音乐的异同之处。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并通过欣赏和演唱活动进一步加深对该音乐形式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教师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的案例和实例,以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2006[1][1].05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2006[1][1].05

课题:中国通俗音乐课型:欣赏课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本课的作品,并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评价、演唱等活动。

2.了解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简要经历,及其每个发展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能对众多通俗音乐作品进行价值判断并且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4.能演唱几首通俗音乐,体验歌曲的情感和韵味。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关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学法指导:灵活导入——情景创设——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集体讨论——归纳分析——理论升华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一、组织教学:1.播放一首最新流行的优秀通俗音乐,营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

2.学生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二、导入:1.老师提问:同学们最喜欢的音乐是什么?在你们心目中哪些音乐是通俗音乐?2.学生讨论,并列举自己心目中的通俗音乐。

3.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进行评论,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探究。

4.进一步提问:到底什么是通俗音乐呢?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下面的环节。

三、新课教学(一)改革开放以前的通俗音乐1.通俗音乐在中国的开始出现可追溯到20世纪20—30年代,在较为繁华的大城市,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地的市民阶层中,通俗音乐随着歌舞表演和有声电影的放映而广为流传。

如:《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等。

2.播放电影<<马路天使》的主题歌《春天里》3.播放音乐《青年友谊圆舞曲》,提出问题:此乐曲有什么特点?它是不是通俗音乐?4.学生讨论、回答,进一步引出轻音乐也是通俗音乐的一部分。

师小结:当时通俗音乐的概念曾一度被轻音乐所取代。

5.欣赏《九九艳阳天》片断,讨论它是不是通俗音乐?师小结:在当时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这首优美的歌曲被戴上“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帽子,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间,通俗音乐基本上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

提问:通俗音乐有什么特点?师生总结出通俗音乐的概念和特征。

通俗音乐:通俗易懂,易学易唱,大众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包括流行歌曲和轻音乐。

高中音乐《中国通俗音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中国通俗音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中国通俗音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中国通俗音乐》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自己讲述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简要历程,以及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2.能认真聆听本节课的作品,并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演唱等活动。

3.能对众多通俗音乐作品进行价值判断,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学习重点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关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三、学习难点单一作品的分析(音乐鉴赏方法)四、教学过程设计将中国通俗音乐发展分为四个历程。

1.【设计环节】第一个历程: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这一部分采用视听的方法,安排欣赏一首电影《十字街头》中的插曲《春天里》,并教唱这首歌曲的片段。

简单了解黎锦晖的人物介绍及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设置一个问题:中国通俗音乐在这一时期后进入了低落时期的原因。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对80 年前的音乐几乎没有接触过,所以单纯的听音乐是不能吸引他们的,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学生就会很自然的被带入到那个年代的音乐中,对学生理解那一时期的音乐也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问题的设置,能帮助学生了解音乐与历史的关系。

2【. 设计环节】第二个历程:新中国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

欣赏轻音乐作品《青春友谊圆舞曲》。

在听音乐的同时,学生思考问题:分析这首音乐的节奏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感情。

教师讲解圆舞曲的相关知识,带学生体验圆舞曲的律动感。

教师提问:这一时期的通俗音乐为什么被轻音乐所取代。

【设计意图】分析圆舞曲的节奏特点,为了让学生了解圆舞曲能自然而然让人产生律动感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神奇之处的兴趣。

教师演唱《九九艳阳天》的片段,从歌词表达的意思上说起,由于“大跃进”、“文革”等历史原因,类似于表达爱情的音乐被称为“小资产阶级情调”,所以这类音乐基本上销声匿迹了。

这样设置是为了强调音乐的时代性。

3. 【设计环节】第三个历程:20 世纪80 年代的通俗音乐。

这一时期,港台音乐、西北地区音乐还有摇滚等各种类型的音乐共同推动了通俗音乐的发展。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第一章:中国通俗音乐概述1.1 通俗音乐的定义与特点1.2 中国通俗音乐的历史发展1.3 中国通俗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4 中国通俗音乐的社会影响与价值第二章: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2.1 20世纪50-70年代的流行音乐2.2 80年代的中国流行音乐复兴2.3 90年代至今的流行音乐多元化2.4 中国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第三章:华语流行歌手与歌曲解析3.1 华语流行歌手的代表作品及风格3.2 歌曲的歌词特点与音乐风格3.3 歌曲的演唱技巧与表演风格3.4 华语流行音乐的传播与影响力第四章:中国摇滚音乐的发展4.1 中国摇滚音乐的起源与特点4.2 中国摇滚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品4.3 中国摇滚音乐的舞台表演风格4.4 中国摇滚音乐的社会意义与影响第五章:中国民谣音乐的魅力5.1 中国民谣音乐的历史发展与特点5.2 中国民谣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品5.3 中国民谣音乐的演唱技巧与风格5.4 中国民谣音乐的社会意义与影响第六章:中国说唱音乐的魅力6.1 中国说唱音乐的起源与发展6.2 中国说唱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品6.3 中国说唱音乐的表演形式与技巧6.4 中国说唱音乐的社会影响与文化意义第七章:中国电子音乐的探索7.1 中国电子音乐的起源与特点7.2 中国电子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品7.3 中国电子音乐的制作技术与风格7.4 中国电子音乐的市场发展及影响力第八章:中国乡村音乐的特色8.1 中国乡村音乐的起源与发展8.2 中国乡村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品8.3 中国乡村音乐的演唱技巧与风格8.4 中国乡村音乐的社会意义与影响第九章:中国区域性通俗音乐特色9.1 华北地区通俗音乐特色9.2 东北地区通俗音乐特色9.3 华东地区通俗音乐特色9.4 华南地区通俗音乐特色9.5 西南地区通俗音乐特色第十章:中国通俗音乐的融合与发展10.1 中西音乐融合的案例与影响10.2 传统与现代音乐融合的实践与成果10.3 跨界合作与创新对中国通俗音乐的影响10.4 中国通俗音乐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十一章:中国通俗音乐与流行文化11.1 中国通俗音乐与流行文化的相互作用11.2 音乐电视与流行音乐的结合11.3 网络音乐平台对中国通俗音乐的影响11.4 中国通俗音乐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力第十二章:音乐选秀节目与通俗音乐新人12.1 音乐选秀节目的兴起与发展12.2 选秀节目对中国通俗音乐的影响12.3 选秀出身的通俗音乐新人及其作品12.4 音乐选秀节目的未来趋势与挑战第十三章:中国通俗音乐的版权保护13.1 音乐版权保护的现状与问题13.2 音乐版权保护对中国通俗音乐的影响13.3 数字时代下的音乐版权保护策略13.4 音乐版权保护的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十四章:中国通俗音乐教育与传承14.1 中国通俗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发展14.2 通俗音乐教育对中国通俗音乐的影响14.3 通俗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14.4 中国通俗音乐传承与创新的教学实践第十五章:中国通俗音乐的未来展望15.1 新技术与新媒体对中国通俗音乐的影响15.2 跨界合作与创新对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15.3 中国通俗音乐的国际化与本土化15.4 面对未来,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策略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通俗音乐的历史发展、音乐类型、音乐家与作品、音乐与社会文化以及音乐教育等多个方面。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通俗音乐教案[001]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通俗音乐教案[001]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通俗音乐教案[001]本教案针对高中音乐鉴赏通俗音乐教学,以花城版为基础,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拓展学生音乐审美视野,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其演唱技巧;•理解通俗音乐的曲式特点、和声路径和节奏韵律;•掌握通俗音乐的听辨和表演技巧;•掌握通俗音乐的创作方法及其音乐语言表现;•了解通俗音乐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了解和分析音乐的内涵、形式和风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强化团队协作和个人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习惯和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喜好、认识和欣赏力。

二、教学内容1.教学大纲•音乐基础知识:旋律、节奏、和声、曲式、乐器•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和演唱技巧•通俗音乐的曲式特点和和声路径•通俗音乐的节奏韵律和表演技巧•通俗音乐的创作方法和音乐语言表现•通俗音乐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第一节:音乐基础知识•学习旋律、节奏、和声、曲式和乐器的基础知识•学习用数字谱表示旋律和和弦•听辨基本旋律和和声,了解其基本特点第二节: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和演唱技巧•了解通俗音乐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学习通俗音乐的代表作品及其演唱风格•分析通俗音乐的演唱技巧和表现艺术第三节:通俗音乐的曲式特点和和声路径•学习通俗音乐的曲式形式和特点•探究通俗音乐的和声路径和变化方式•分析通俗音乐的声音特征和风格第四节:通俗音乐的节奏韵律和表演技巧•学习通俗音乐的吉他伴奏和节奏韵律•分析通俗音乐的表演能力和表现技巧•发掘通俗音乐的情感内涵和审美价值第五节:通俗音乐的创作方法和音乐语言表现•学习通俗音乐的主题创作和表达技巧•探究通俗音乐的音乐语言表现和语音塑造•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第六节:通俗音乐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了解通俗音乐在娱乐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通俗音乐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和互动•探究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三、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演唱、展示示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音乐表现欲望,启发学生感性认识和思维经验。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第一章:中国通俗音乐概述1.1 通俗音乐的定义与特点1.2 中国通俗音乐的历史发展1.3 中国通俗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第二章: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2.1 20世纪20-40年代的流行音乐2.2 50-60年代的革命歌曲与样板戏2.3 70-80年代的流行音乐复兴2.4 90年代至今的多元化发展第三章:华语流行歌手与作品3.1 华语流行乐坛的崛起3.2 台湾流行音乐的发展与代表歌手3.3 香港流行音乐的繁荣与代表歌手3.4 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与代表歌手第四章:中国通俗音乐的传播与影响4.1 通俗音乐的商业化运作4.2 音乐传媒与互联网的影响4.3 中国通俗音乐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4.4 通俗音乐对社会文化的推动与影响第五章:中国通俗音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5.1 音乐市场的竞争与多元化5.2 音乐风格的融合与创新5.3 独立音乐与网络音乐的发展5.4 中国通俗音乐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六章:中国通俗音乐的演唱技巧与训练6.1 通俗唱法的基本技巧6.2 呼吸与发声训练6.3 咬字与音准控制6.4 情感表达与舞台表现力第七章:通俗音乐的创作与制作7.1 通俗音乐的创作流程7.2 作曲与编曲技巧7.3 歌词创作与诗意表达7.4 音乐制作与录音技术第八章:中国通俗音乐的演奏技巧与乐器8.1 键盘乐器与电子乐器8.2 吉他与贝斯演奏技巧8.3 打击乐器与节奏感8.4 民族乐器在通俗音乐中的应用第九章:中国通俗音乐的舞台表演与实践9.1 舞台表演的准备与技巧9.2 合唱与乐队协作9.3 音乐现场的调度与控制9.4 实践项目:组织一次小型通俗音乐会第十章:中国通俗音乐的教育与研究10.1 通俗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发展10.2 通俗音乐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10.3 通俗音乐研究的重要领域10.4 通俗音乐学术活动的参与与交流这十个章节的教案构成了中国通俗音乐的教学体系,通过系统地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历史、现状、演唱技巧、创作制作、演奏实践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

高中音乐《中国通俗音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中国通俗音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通俗音乐》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自己讲述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简要历程,以及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2.能认真聆听本节课的作品,并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演唱等活动。

3.能对众多通俗音乐作品进行价值判断,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学习重点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关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三、学习难点单一作品的分析(音乐鉴赏方法)四、教学过程设计将中国通俗音乐发展分为四个历程。

1.【设计环节】第一个历程: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这一部分采用视听的方法,安排欣赏一首电影《十字街头》中的插曲《春天里》,并教唱这首歌曲的片段。

简单了解黎锦晖的人物介绍及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设置一个问题:中国通俗音乐在这一时期后进入了低落时期的原因。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对80 年前的音乐几乎没有接触过,所以单纯的听音乐是不能吸引他们的,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学生就会很自然的被带入到那个年代的音乐中,对学生理解那一时期的音乐也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问题的设置,能帮助学生了解音乐与历史的关系。

2【. 设计环节】第二个历程:新中国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

欣赏轻音乐作品《青春友谊圆舞曲》。

在听音乐的同时,学生思考问题:分析这首音乐的节奏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感情。

教师讲解圆舞曲的相关知识,带学生体验圆舞曲的律动感。

教师提问:这一时期的通俗音乐为什么被轻音乐所取代。

【设计意图】分析圆舞曲的节奏特点,为了让学生了解圆舞曲能自然而然让人产生律动感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神奇之处的兴趣。

教师演唱《九九艳阳天》的片段,从歌词表达的意思上说起,由于“大跃进”、“文革”等历史原因,类似于表达爱情的音乐被称为“小资产阶级情调”,所以这类音乐基本上销声匿迹了。

这样设置是为了强调音乐的时代性。

3. 【设计环节】第三个历程:20 世纪80 年代的通俗音乐。

这一时期,港台音乐、西北地区音乐还有摇滚等各种类型的音乐共同推动了通俗音乐的发展。

高一音乐-中国通俗音乐教案(五篇)

高一音乐-中国通俗音乐教案(五篇)

高一音乐-中国通俗音乐教案(五篇)第一篇:高一音乐-中国通俗音乐教案流行音乐一.教学设想:1.根据学生的兴趣趋向特点设计教学的思维与模式2.建立在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抽象认识,利用学生已掌握和理解的知识概括方法和表现手法进行延伸的拓展教学3.通过老师的积极引导,语言诱导,让学生在这课堂中轻松有条理地认识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并能更进一步理解中国流行音乐二.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及其相关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2.对不同时期的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特点有所了解,并能举出不同时代的具有代表性的流行作品3.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意识,喜爱民族化发展的通俗音乐三.教学重点:能够较好掌握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主线历程,热爱中华民族化发展的通俗音乐四.教学难点:在欣赏探究中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正确认识通俗音乐的发展一定要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才是世界的,才是流行的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教学组织:[放影音资料]〈〈天堂〉〉导入:相信同学们对这首歌曲耳熟能详,是由蒙古歌手腾格儿演唱的〈〈天堂〉〉,那么同学们最喜欢在音乐课上唱什么类型的歌曲呢?——流行歌曲今天老师有幸和大家共同来探寻一个话题:中国通俗音乐及其发展历程[放课件] 同学们光喜欢唱流行歌曲,那你们又是否知道: [放课件]a.流行歌曲的正确定义b.流行歌曲是什么时候在中国才有的呢?c.中国最初的流行歌曲的“鼻祖”是谁,其音乐作品的特点怎样?d.它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的呢?在今天这节课里,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带着这些问题,一一找寻答案。

(二)新课教学:[放课件]通俗音乐又称流行音乐,它是指自身朴素简洁的音乐语言,流畅易记的旋律,活泼而富有特点的节奏以及更加贴近生活的情景和感受,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的乐器曲和歌曲。

这是用文字对流行音乐的概述,在今天这节课里,我们着重欣赏找寻的是流行歌曲的发展历程。

同学们都知道不同地域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中华民族的音乐艺术也是一样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那么探究为同学们所喜爱的通俗音乐的民族发展是我们今天了解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一条主动脉,下面我们就以时间年代为线索以作品民族化发展为创作元素,对中国流行音乐作详细的追根寻底。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范文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范文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历史发展,理解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2. 学会分析通俗音乐的音乐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3. 通过学习经典老歌和当代流行歌曲,激发学生对通俗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俗音乐的历史发展、音乐特点、代表作品及其社会影响。

难点:通俗音乐的风格区分及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PPT课件、音乐播放设备、黑板、粉笔。

学生:笔记本、笔、音乐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经典老歌《夜来香》,引导学生感受通俗音乐的魅力,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介绍通俗音乐的历史发展、音乐特点、代表作品及其社会影响,让学生对通俗音乐有全面的了解。

3. 实践情景引入:对比播放经典老歌《茉莉花》和当代流行歌曲《小幸运》,引导学生分析两者在音乐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从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鉴赏通俗音乐作品。

六、板书设计1. 中国通俗音乐2. 内容:历史发展音乐特点代表作品社会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你喜欢的通俗音乐作品,从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进行鉴赏。

2. 答案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条理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的兴趣浓厚,课堂氛围活跃。

但部分学生在分析通俗音乐特点时,表述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通俗音乐作品,关注音乐发展动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推荐一些音乐鉴赏方面的书籍和文章,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中国通俗音乐的历史发展、音乐特点、代表作品及其社会影响。

难点:通俗音乐的风格区分及鉴赏能力的培养。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范文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范文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范文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1. 中国通俗音乐的起源与发展;2. 中国通俗音乐的基本特点;3. 著名通俗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掌握其基本特点;2. 通过欣赏与分析,提高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国通俗音乐的基本特点,著名通俗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难点:对中国通俗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审美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音乐教材、相关音响设备。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通俗音乐作品,如《我的中国心》,让学生初步感受通俗音乐的魅力。

2. 章节讲解:(1)中国通俗音乐的起源与发展:介绍通俗音乐的起源,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

(2)中国通俗音乐的基本特点:讲解通俗音乐的民族特色、旋律特点、节奏特点等。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通俗音乐作品,如《青藏高原》,进行分析,讲解其音乐特点及审美价值。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聆听一首未知作品,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其是否为中国通俗音乐,并简要分析其特点。

5.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通俗音乐作品,互相交流心得。

六、板书设计:1. 中国通俗音乐的起源与发展;2. 中国通俗音乐的基本特点;3. 著名通俗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七、作业设计:1. 《青藏高原》2. 《我的中国心》3. 《小苹果》答案示例:我选择的作品是《青藏高原》。

这首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展现了我我国青藏高原的壮丽景色和藏族人民的生活状态。

在欣赏过程中,我被歌曲中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深深吸引。

歌曲的高音部分令人惊叹,展现出藏族人民的坚韧精神。

通过这首歌曲,我更加了解了中国多元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我对民族的自豪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对中国通俗音乐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其起源、发展、基本特点以及著名作品。

高中音乐《中国通俗音乐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中国通俗音乐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满爱》。
教学策略及创
造性教学设计
采用聆听、感受、分析及实践等手段,引导启发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真切的感受不同时代中国通俗音乐的特点
课 后 反
思、体 会
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充满兴趣和热情。希望通过了解中
国通俗音乐的发展简况,认识和传唱优秀的中国通俗音乐。
教学内容、过程安排
设计思路
导入:播放视频:张杰《少年中国说》
请学生思考:这首歌属于下面哪个类别?
A、艺术歌曲B、民歌C、通俗歌曲
(进入本节课课题:中国通俗音乐) 新授:一、通俗音乐概念:
通俗音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指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学唱、大众化的音
乐。它有别于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亦称流行音乐。二、聆听与鉴赏
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分别是
(一)改革开放前的通俗音乐
《中国通俗音乐》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通俗音乐》
课 型
音乐鉴赏
授课人
课时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通俗音乐的定义,了解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简要历程,欣赏每个发展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通俗歌曲作品。
2、情感目标:
欣赏中国通俗音乐,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意识,并通过学唱充满凝聚力的公益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心。
(二)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的通俗音乐
(三)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通俗音乐
聆听与鉴赏各个时期的音乐特征及其代表作品:
播放音乐,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围,调动学生情绪。《少年中国说》由通俗歌手张杰演唱。这首通俗作品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也唱出了当代中国少年发奋图强的精神风貌。由作品引出“通俗音乐”的概念,进入本课学习主题。
3、能力目标:

高中音乐《中国通俗音乐(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中国通俗音乐(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通俗音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过程;鉴赏各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2、学生能随音乐演唱两、三首中国通俗歌曲并乐于参与讨论相关话题。

3、在鉴赏中国通俗音乐的过程中,乐于参与表演。

4、引导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的正确认识,以此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品位。

二、难点与重点1、重点:鉴赏中国通俗音乐各时期的代表作品。

2、难点: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特点一、导入教师唱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让学生聆听对比,引出通俗音乐的定义。

二、教学过程什么是通俗音乐?通俗音乐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亦称流行音乐。

(中国百科全书)补充:还有人称它为“轻音乐”第一阶段:1927 年—1949 年在第一阶段中,有一位代表性人物,也是被称为中国通俗/流行音乐的奠基人,黎锦晖先生,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有关他的视频材料。

设问:视频中歌曲“毛毛雨”的伴奏是中国民族乐器还是西洋乐器?问题回答补充:歌曲“毛毛雨”的旋律简洁、中等的速度和力度。

黎锦晖除了创作了大量的通俗音乐作品外,还创办了明月歌舞团,其中著名的歌星周璇和音乐家聂耳等人都是从这里走向音乐之路。

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当时的流行歌曲,电影《十字街头》的插曲“春天里”,电影由赵丹和周璇主演,曲作者是贺绿汀。

问题回答补充:与“毛毛雨”相同的是旋律简洁、中庸的力度和速度。

,在上世纪30 年代前后,受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再加上当时“办新学堂”、唱“学堂乐歌”等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具有中国特色的通俗音乐由此诞生。

第二阶段:1949 年-1986 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通俗音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人们文艺生活朴实,性格也比较内向,因此,在通俗音乐的表现方面也与“毛毛雨”、“天涯歌女”的风格特征有较大的差异。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一部反映当时人们生活情景的影视片段。

要求:欣赏时注意关注:伴奏乐器、人物表情、衣装打扮和音乐情绪。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1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1

中国通俗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意图)授课人:昌乐及第中学扈芊倩【课标要求】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学会多角度、客观地评价和欣赏不同类别的通俗歌曲的能力,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适时适度地纠正学生偏颇的音乐信仰,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能力的目的。

【教学理念】本课重点推介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社会价值和影响的作品让学生学习体验;隐性渗透相关的音乐知识——通俗歌曲的概念和特点,为欣赏通俗歌曲打下理论基础。

力图通过聆听、对比、分析、探讨、创作、表演等方法,让学生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美,引导学生多选择讴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道德伦理和现实生活中的优秀作品的歌曲进行学习与模仿。

本节课力求让“真实、互动”——学生和老师一起,在真实的活动、平等的交流、共同的体验中互动起来,完成一次难得的音乐之旅。

【教学内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七单元《中国通俗音乐》【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了解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简要历程,及其每个发展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并能总结流行音乐的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聆听,能够随乐演唱几首中国流行音乐作品,体验其情感和韵味。

情感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音乐情感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通俗歌曲的结构与特点,挖掘歌曲的内涵,多角度、客观地评价、鉴赏通俗歌曲,建立正确的欣赏价值观。

2、大胆自信的表演流行歌曲。

【教学分析】教材歌曲流行时间比较久远,学生会有距离感,不过可以让学生体会越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才是真正流行的。

本班学生在展现自我方面缺乏自信,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教学方法】调查互动、聆听欣赏、教师范唱、启发探讨、师生相关的演唱参与活动【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音乐影视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互动调查,导入课题:师:同学们,最近我跟部分同学座谈,了解他们对音乐课学习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好多同学都谈到了一个问题:通过学习中外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我们了解它们的创作都以严谨科学的音乐理论为基础,但作为年轻的我们觉得这些音乐除了带给我们丰富的音乐素养以外,带给我们的欢乐并不多。

通俗音乐教案[001]

通俗音乐教案[001]

通俗音乐教案[001]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通俗易懂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历史和风格,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初中音乐课程。

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如旋律、节奏、和弦、音高等;2.了解全球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并从中体会跨文化交流和融合;3.能辨别不同风格的音乐,并进行简单的音乐分析;4.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增强审美素养。

教学内容音乐的基本概念1.旋律:指音乐中的主旋律,即听起来最容易被人记住的那一部分。

2.节奏:指音乐中的节拍,是音乐的基础,也是人们跟着音乐起舞的节奏。

3.和弦:指多个音符同时发出的声音,和弦音乐在欧洲古典乐中非常常见,因其音色丰富,常被用于表达柔和、优美的情感。

4.音高:指一个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所发出的振动频率来决定。

全球音乐风格1.拉丁音乐:来自南美和加勒比海地区,特点是充满活力、热情、节奏感强,如萨尔萨、探戈等。

2.摇滚音乐:起源于美国,风格迥异,但总体来说是重金属、电吉他和低音鼓的大合奏,如披头士、滚石乐队等。

3.古典音乐:欧洲音乐中最古老的一种,通常包括弦乐、钢琴和管弦乐队等乐器,适合表达柔和优美的情感,如莫扎特、贝多芬等。

4.流行音乐:通常是一些流行歌曲的总称,风格随时代和地域的变化而变化,如迪斯科、流行摇滚等。

音乐分析1.旋律:思考这首歌曲的主旋律有什么特点,哪些部分和哪些乐器参与了演奏。

2.节奏:思考这首歌曲的节奏特点,有没有一些重要的节奏点,如何比较好地跟上这首歌曲的节奏。

3.和弦:思考这首歌曲用到了哪些和弦,不同的和弦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情感的变化。

音乐欣赏1.对于每个音乐风格的代表作,学生在听之前花一分钟思考这首歌曲会带来哪些感受,听完后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2.聆听和观赏各种音乐表演,并结合自己的体验进行简单的评述,提高对音乐的审美素养和欣赏能力。

教学方法1.通过讲解和演示,深入浅出地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音乐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通俗音乐
授课人:雷州市第二中学刘福仁
【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七单元《中国通俗音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及其相关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2.对不同时期的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特点有所了解,并能举出不同时代的具有代表性的流行作品
3.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意识,喜爱民族化发展的通俗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较好掌握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主线历程,热爱中国民族化发展的通俗音乐。

【教学方法】
通过老师的积极引导,语言诱导,让学生在这课堂中轻松有条理地认识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并能更进一步理解中国流行音乐
【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音乐影视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老师分别用三种唱法(美声、民族、通俗)演唱三首歌曲。

①《多情的土地》,艺术歌曲,美声唱法)
②《小河淌水》(民歌,民族唱法)
③《春天里》(通俗歌曲,通俗唱法)
2.老师小结导入课题
对同学们而言,最为熟悉和喜欢的是用通俗唱法演唱的通俗歌曲。

这节课我想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国通俗歌曲的艺术殿堂,共同去感受它的魅力。

(揭示课题)
二、通俗音乐的概念及特点
1.什么是通俗音乐?
展示:通俗音乐属于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
旋律清晰易懂,易于学唱
传播范围深远,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即兴性
有鲜明的时代性的歌曲。

2.通俗歌曲的主要特点?
展示:A、流行性:由于好听易唱,贴近生活,不断翻新,深受不同层次听众的欢迎
B、情感性:反映了对社会与生活的思考,对情感与人性的赞美,容易引起人们的
三、我国通俗歌曲的几个发展时期
1.30年代末40年代初:
中国流行音乐的源头在哪呢?
1927年,著名音乐家黎锦辉先生创作〈〈毛毛雨〉〉标志着中国通俗音乐歌曲的诞生。

黎锦辉先生成为了中国流行音乐的“鼻祖”。

这时期的佳作还有贺渌汀的〈〈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聂耳的〈〈告别南洋〉〉〈〈梅娘曲〉〉,任光的〈〈渔光曲〉〉代表人物有:周旋。

[互动]哼唱其中的作品,学生对最初流行歌曲的认识程度
[放课件]〈〈春天里〉〉学生可跟着影音资料看着曲谱轻声哼唱
时代背景及其特点:20世纪20年代---30年代,
在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出现娱乐性的歌舞和影视音乐。

特点:轻松活泼,歌词通俗易懂,琅琅上口.
2.新中国成立——70年代末: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通俗音乐的概念一度被轻音乐所取代。

1955年天戈创作的〈〈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一首影响较大的优秀作品,旋律轻快,活泼,加上三拍子的圆舞曲律动,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注:附带介绍轻音乐60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是当时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一批优秀抒情的歌曲被戴上“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帽子,受到公开的批评,在此后二十多年间,中国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
社,三年自然灾害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通俗音乐基本上销声匿迹,期间代表作品有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插曲〈〈九九艳阳天〉〉注:收集更多的这时期的代表作品[放影音资料]〈〈九九艳阳天〉〉
1949年新中国成立——70年代末:强调阶级斗争,通俗音乐处于空白状态3.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
黎锦辉先生音乐在当时渲染了一种萎靡颓废的情调,但他的音乐民族化的创作方向很好的在台湾,香港继承和发展,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一些新的文化理念和思潮一涌而进,音乐领域人们疲倦了“强,硬,响,快”的风格,很容易或者说一股脑儿就接受了港台音乐的“清新,温和,优美,流畅”和“软绵,颓废,情爱,小资”等音调和思潮,使大陆音乐在一段时间里音乐创作和演唱风格都一味地模仿,港台艺人也首次在中国大陆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最具代表的有张敏明〈〈我的中国心〉〉奚秀兰〈〈阿里山的姑娘〉〉。

这一时期题材健康,旋律清新的优秀作品有〈〈乡恋〉〉〈〈乡间小路〉〉。

[放影音资料]〈〈乡恋〉〉
时代背景及其特点:表现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期影视音乐盛行。

这是一个通俗音乐停滞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

在那个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像《九九艳阳天》这样优美的歌曲被冠以“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帽子加以批判。

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是人人会唱的群众歌曲和样板戏。

特点:旋律优美抒情,贴近时代生活。

四、互动地带:
你如何看待当今的通俗音乐?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通俗歌曲的概念及特点,也欣赏了我国各个时期的通俗歌曲,在了解我国通俗歌曲的特点的同时,也充分的领略了其魅力,对通俗音乐的学习接受,多一分理智,少一分盲目。

选择健康的音乐,快乐我们的人生!
回顾我们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已走过了坎坎坷坷80年的风雨历程,其间,有一段时间手当时社会的客观影响,曾经一度迷茫,停止不前,甚至是空白,在寻觅自己创作方向的过程中,终于走向中国特色民族化发展的正确道路,通过今天这节课的了解,大家更应该正确认识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一定要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才是世界的,才是流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