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感官教学: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

“以学定教”是当今教学设计的主流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最佳体现之一。在谈到“以学定教”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如:以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学习规律、认知水平、学习过程、学习类型、学习结果等来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其中,感官偏好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

一、为什么需要多感官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比如对于一只红苹果,鼻子闻到了苹果的香味,眼睛看到了红颜色的外观,手触摸到了光滑的果皮。通过感觉,我们了解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这些属性合成在一起,构成了我们对一只苹果的完整认识。我们对其他事物的学习过程也同样如此。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和认知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1.一项调查的启示

一项大规模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平均回忆率依次为:教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教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学生教学生(95%)。对于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两点启发:(1)不同的学习通道,学习效果是不同的。比如,只带着耳朵听,不如学生只用眼睛看。(2)多感官参与学习比单一感官参与学习效果要好。如视听并用以及更多感官参与学习的实践活动,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2.关于感官偏好

我们具有多种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运动觉等,这些感觉器官协同参与我们的日常活动和学习。谈到不同学习通道的学习效果有所差异,这既是一个普遍适用的结论,又具有很大的个别差异性,体现在每个人具有的感官偏好上。有的人喜欢阅读,有的人喜欢听音乐,有的人喜欢运动,与之对应的就有不同风格的学习方式,这也构成了多元智力,如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

3.脑与认知科学的解释

脑科学研究表明,调动越多的感官,就可以利用越多的大脑通路,从而建立起更多的神经联结。这样一来,对于我们学习到的信息就能用更多的方式进行编码,记忆线索增加了,提高了回忆的成功率。另外,由于每个人有自己相对偏好的感官通道,感觉神经对于该通道的信息输入会更加敏感,信息加工会更加迅速,学习效率相应提高。所以,采用最适合的信息输入通道是提高认知效率的万法之一。

二、多感官教学的基本观点

1.基本内涵

多感官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内容的呈现和学习方式安排、学习结果评价等教学活动组织上,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的视、听、味、嗅、触、动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多元智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效能。

2.理论假设

(1)人的认知活动是由感知觉开始的。人有多种感官,与之对应的也有多种感觉信息输入。每个人对不同通道的感觉信息的敏感性有所不同,体现在人的感官偏好上,常见的有视觉偏好、听觉偏好和触动觉偏好三种。

(2)不同感觉偏好学习者具有最适合自己风格的学习方式和智力类型。感觉信息如果与个人的感觉偏好相一致,认知和学习的效率最高,学习的兴趣也最强。一般认为,视觉偏好

学习者在学习文字、图表、图像等以视觉信息呈现的学习材料时学习效果最佳。听觉偏好学习者在学习以声音信息呈现的学习材料时学习效果最佳。动觉偏好学习者在亲身体验、动手实验等身体运动状态下学习效果最好。还有很多人没有明显的感官偏好。由此可见,采用适合的感觉信息输入方式是提高学习效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3)如果教师不能了解每个学生的感官偏好,不能做到感觉信息输入适合每个人,那么,多感官教学设计是最适合的教学方法。采用多感官信息输入,使学习内容更加立体、直观,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即便是对有一定感官偏好的学习者来说,采用多感官教学设计也能提供更多的记忆线索,有利于联想、记忆和理解。

三、多感官教学的具体方法与案例

多感官教学设计的关键是要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为此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多感官信息输入,对同一内容采用多种编码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以下是几个采用多感官教学的课堂案例。

1.绘画再现诗歌,比较感悟情理——视觉手段的运用

诗歌中有大量写景、状物的山水游记、田园诗等,对大自然进行了描绘。然而,诗歌中描绘的场景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体现了作者当时的情绪情感,这就要求学生能透过诗歌中的图景体会作者的情,理解蕴涵的理。以《诗经》中的《蒹葭》的教学为例,诗歌写了在深秋的清晨,诗人来到河边,不停寻找“伊人”却始终不得的场景。重点是要学生理解“起兴”手法的作用,以及如何解读主题。执教教师在预习作业中设计了一道题:“请展开想象,根据本诗描绘的场景画一幅画,并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从作业情况看,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被极大调动,虽然绘画的功底有差异,但几乎人人都非常认真地完成了绘画创作。教师从中选取了四幅有代表性的作品,问学生:“你觉得哪幅画最符合本诗的内容,为什么?”学生经过热烈讨论,增进了对诗歌的感悟和思考。在这样的设计下,不仅完成了教学的重点难点,让课堂焕发了活力,学生从中也得到了审美的愉悦感。

2.多让学生复述——听觉手段的运用

语文教学中应经常让学生讲讲课文和课外阅读的故事,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对于他们的语言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在学生初步学会课文后,布置学生在课后练讲故事,先讲给同桌听,讲给小组里的人听,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第二天上课时,让学生上台复述,对胆子大的学生加以表扬,对胆子小的学生加以鼓励。复述有助于把课文语言转化为个人语言,是积累语言的手段。将复述训练面向全体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更深刻,练说水平越来越高。

3.画一画,折一折——身体运动手段的运用

教师在《轴对称》教学中安排了四个环节。第一个教学环节是“情境引入,感受新知”,主要安排两个内容,一是发现轴对称现象,二是用蝴蝶验证此现象。第二个教学环节是“自主探究,体验新知”,主要安排两个内容,分别为“折一折,认识轴对称”和“画一画,认识对称轴”。第三个教学环节是“巩固新知、深化拓展”,主要安排了四项活动,分别为“画一画”“画出另一半”“猜一猜”和“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最后,教师请学生们自己动手,用课桌上的剪刀和彩纸制作一个美丽的轴对称图形。通过教学,学生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准确判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橘子尝一尝——味觉手段的运用

教师在一堂题为“My Favourite Food”初中英语课中安排了小组竞赛活动,奖品为橘子。当活动结束后,获胜的小组每位同学得到了教师奖励的一只橘子。更为精巧的设计是,此时教师并没有到此结束,而是让这些学生马上品尝橘子,再接着追问橘子的味道,结果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将学习到的单词、短语应用到了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