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管理)第二章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管理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6d4d65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a.png)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管理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管理是企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直接影响着物流和供应链的效率和运作成本。
下面将分别从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管理两个方面谈谈相关内容。
仓储管理是指对仓库的合理布局、货物的存放、进出库管理、仓库操作流程等进行有效规划和管理的过程。
在仓储管理中,需要考虑仓库的物理结构,包括仓库面积的大小、货架的设计等,以确保仓库能够容纳足够的货物并且能够方便进行货物的存取。
此外,还需要合理安排货物的存放位置,将相似性质的货物进行分类存放,以提高取货的效率。
在仓储管理中,必须加强对货物的进出库管理。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进出库记录和流程,确保每一次货物进出库都能够被准确记录下来。
其次,要对货物的质量和数量进行严格检查,防止出现货物损坏或数量错误的情况。
同时,还需要合理安排仓库操作人员的工作,确保每个岗位的职责明确,协同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库存控制管理是指对企业库存进行合理控制和管理,以实现最佳的库存水平。
库存管理需要进行有效的需求预测和订货策略设计。
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和企业内部销售数据,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销售量,从而合理制定订货计划。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供应商的供货周期和交货可靠性等因素,以选择最适合的订货方式。
在库存控制管理中,还需要对库存进行定期盘点和分类管理。
盘点可以及时发现库存中的异常和问题,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分类管理可以根据货物的性质、生命周期等因素进行划分,以便于更好地控制不同品类货物的库存水平。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管理紧密相连,相互依赖。
良好的仓储管理可以提高库存的可靠性和流转效率,有效减少库存积压和滞销情况的发生;而科学合理的库存控制管理可以为仓储管理提供明确的目标和依据,避免库存数量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总之,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管理对于企业的物流和供应链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布局仓库、优化进出库管理、精确预测需求和合理控制库存水平,企业可以实现库存的最佳水平,并且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进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仓库管理与库存控制
![仓库管理与库存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1428f0ea856a561252d36f17.png)
3. 库管理中通常所讲的账物卡 证指的是什么?
① 账:仓库物资档案。 ② 物:仓库储存物资。 ③ 卡:明确标示出物资所在位置而便于 存取的牌卡。(货位卡) ④ 证:出入库之原始凭据、品质合格记 录等。
搬运应当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① 尽量使用工具搬运,提高效率。 ② 减少搬运次数,减少搬运时间。 ③ 缩短搬运距离,节省人力。 ④ 通道不可有障碍物,以阻碍运输。 ⑤ 应注意人身及产品安全。 ⑥ 物料、半成品、成品、不合格品等应有 明确的产品及路由标识,不可因搬运混乱而 造成生产混乱。
仓储作业的基本内容
仓库业务 进 货
商品检验 进货检查 入库准备 入库作业 保管标志
作业活动内容
进货商品与单据核对(质量、数量核对) 库存保管信息处理(货位卡) 仓库空间分配和记录(如标货架号等)
保 管
检查库存量是否适当,是否需要补充发货 保持正确的库存记录,检查库存实物与帐册记录 保管作业 数量管理 是否相符 发货准备 质量维护 掌握物品库存时间 按客户要求进行包装作业 根据企业管理要求挂货位卡,标识清晰。 根据商品类型和包装情况进行备货 将备货与出库单核对(数量、规格、批号)
货物堆码占用面积的计算方法: 货物堆码占用面积的计算方法: 计算货物堆码需要的货位面积,计重货物可以根据 仓容定额市场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S = Q/Ne 式中:S—堆码货物占用面积(平方米) Q—该种货物到库数量(吨) Ne—该种货物的仓容定额(吨/平方米) 对于有外包装的计件货物,其堆码占用面积可用以 下公式计算: S=(入库总件断 允许堆码层数)X单件货物底面 允许堆码层数) 单件货物底面 (入库总件断/允许堆码层数 积
物料堆放须考虑原则:
① 多利用仓库空间,尽量采取立堆放方式, 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 ② 通道应有适当的宽度,并保持装卸空间, 使物料搬运得以顺畅进行。 ③ 不同的物料应依物料本身形状、性质、 价值等来考虑不同的堆放方式。 ④ 物料的仓储应考虑先进先出的原则。 ⑤ 物料堆放应考虑存储数量读取容易。 ⑥ 物料堆放应容易识别与检查,如合格品、 不合格品、呆料、废料的分开处理。
劳动部《物流员》分章节练习
![劳动部《物流员》分章节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9825b4afe4733687e21aaa6.png)
《物流员》技能习题及答案第一章采购管理一、单选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目中的括号内)1、下面以填充库存为目的的采购模式是()。
A、订货点采购模式B、电子商务采购C、JIT采购模式D、VMI采购模式2、下面直接面向需求的采购模式是()。
A、订货点采购模式B、电子商务采购C、JIT采购模式D、VMI采购模式3、采购管理的目标是()。
A、保障供应B、买到质量最佳的物品或服务C、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D、采购经济效益的最大化4、大宗或批量物品,价值高或总价多的物品(企业内部划定);关键零部件、原材料或其他战略资源,保密程度高,产权约束多的物品,应当选择()。
A、现货采购B、间接采购C、集中采购D、直接采购5、二级法人单位、子公司、分厂、车间;离主厂区或集团供应基地较远,其供应成本低于集中采购的成本;异国、异地供应的情况;产品开发研制、试验或少量变型产品所需要的物品,应当选择()方式。
A、分散采购B、间接采购C、集中采购D、远期合同采购6、对于进货难度小和风险小的进任务,首选进货方式是()。
A、采购商自提进货B、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货C、供应商送货D、集中进货7、对于进货难度和风险大的进任务,首选进货方式是()。
A、采购商自提进货B、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货C、供应商送货D、集中进货8、()是物资采购贯穿始终的准绳。
A、适用适量保证供应B、保证采购物资的质量C、费用最省D、库存最低9、企业采购一般应包括()。
A、制造商采购和供应商采购B、原材料采购和零部件采购C、原材料采购和最终产品采购D、生产企业采购和流通企业采购10、采购战略五要素包括()。
A、常规品采购、紧缺品采购、数字品采购、时令品采购、珍稀品采购B、采购品种、采购方式、供应商选择、订货和进货C、定量订货采购、定期订货采购、定量联合采购、定期联合采购、多品种联合采购D、订货点采购、MRP采购、准时化采购、供应链采购、电子商务采购11、按照供应商的重要性分类,即依据供应商对本单位的重要性和本单位对供应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可以分为四种供应商类型。
物流三级课件-第二章—仓储管理
![物流三级课件-第二章—仓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8896f3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e.png)
堆垛就是根据商品的包装形状、重量和性能特点,结合地面负荷、储存时间,将商品分别堆码成各种垛形。 商品的推垛方式直接影响到商品的保管。合理地堆垛,能够使商品不变形、不变质,保证商品储存安全,同时能够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并便利商品的保管、保养和收发。
(1)、对堆垛商品的要求
(3)货位编号
将商品存放场所按位置 排列,采用统一标记编上顺序号码,并做出明显标志; 货位编号应按照统一的规则和方法进行。
4、制订和积载计划
制定仓库的积载计划时需要考虑存储货物的特征,即从存储货物的流量、重量和体积等方面业安排货物的存储。 在确定仓库的积载计划时,最关心的问题是存储货物的流量。
存料秩序
、一般应按商品目录顺序安排料位,对所有的商品应按照按照类别、品种、规格,依照商品的目录顺序,指定料位,依次存放。
01
02
存料方式
1)固定料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确定每一个料位存放商品的品种规格,每一种商品都有固定的存放地点,商品入库存放严格对号入座。2)自由料位。这个料位可以存放任何一种商品,只要料位空闲,入库的各种商品均可存入。
4)无人输送机
依轨道设计不同,可分为有轨、无轨,空中单轨三种。
3)输送机
自动化水平可分为无动力式,半动力式自动化及无人化4种。
2)堆高车
形式多,动力来积分有能力,电力天然气,动力及柴油柴油滤这种。
1)手推车
最传统,最普遍的搬运设备。价格便宜,机动性强,广泛使用。
三、储存作业管理
1、商品保管场所的选址
移动装运的规模经济性
是指所有的仓库作业活动要尽可能的满足搬运的最大数量或容量,及移动诸如托盘或集装箱之类的成组货物,而不是移动单个货物。尽管有时可能需要在同一时间内移动或选择多种产品或订货,从而增加单票货物移动的复杂性,但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减少大量的货物活动降低仓储成本。
仓储管理实务第二章仓库储存规划ppt课件
![仓储管理实务第二章仓库储存规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a26894a417866fb94a8e75.png)
选址问题,一般通过多重心法、混合——整数线性规 划法、模拟法、精确法来确定多个仓库的选址。
完整最新ppt
42
第三节 仓储设备用途及规 划
一、仓储设备及用途
仓储设备的配置是仓储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关系 到仓库建设成本和运营费用,更关系到仓库的生产效 率和效益。仓储设备是指仓储业务所需的所有技术装 置与机具,即仓库进行生产作业或辅助生产作业以及 保证仓库及作业安全所必须的各种机械设备的总称。
完整最新ppt
31
二、仓库选址的基本思路
仓库选址包括两个层次的问题:
一是选位。选择什么地区(区域)设置设施,即选 择国家和地区。
二是定址。即具体选择在该地区的什么位置设置仓 库,也就是在选定的地区内选定一片土地作为设施的 具体位置。
完整最新ppt
32
二、仓库选址的基本思路
1.选择国家 (1)各国的政策,以及政策的稳定性。 (2)文化、经济问题 (3)在全球市场中的位置及重要程度 (4)劳动供给情况,包括劳动力的工作能力、工作态
比较配送中心与物流中心的 不同点完整最新Fra bibliotekpt28
第二节 仓库选址
仓库选址是指在一个具有若干供应点及需求点的经济 区域内,选一个地址设置仓库的规划过程。
完整最新ppt
29
一、仓库选址策略
(一)市场定位策略
离最终用户最近。地理定位接近主要用户,虽然会 增长供应商的供货距离,但缩短了向客户进行第二程 运输的距离。
完整最新ppt
45
二、仓储设备规划
在规划和选择仓储机械设备时,对仓储机械的技术经 济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企业如何进行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
![企业如何进行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47402647e518964bcf847ca9.png)
Management经管空间0722012年3月 企业如何进行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 吴景新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李杰摘 要: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世界各国已逐渐把未来的经济增长点聚焦在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最后一块“经济的黑暗大陆”的现代物流上。
物流在挖掘企业利润空间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现代物流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加速器”。
仓储是物流的支柱功能之一,它克服了生产和消费的时间间隔。
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库存控制方法,降低成本。
关键词:仓储管理 库存控制中图分类号:F2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3(b)-072-02现代物流是通过对企业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生产到产品销售等一系列过程实物流的统一管理,来实现促进产品销售和降低物流成本的管理。
物流过程需要经过众多的环节,其中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仓储管理从传统的产品储存、流通中心,发展成为物流的节点,作为物流管理的核心环节而存在并发挥着协调整体物流的作用,已经成为产品制造环节的延伸。
仓储管理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使仓库空间利用与库存货品的处置成本之间实现平衡。
1 仓储的概念与作用商品的仓储活动是由商品生产和商品消费之间的客观矛盾决定的,当商品不能被及时的消耗掉,需要专门的场所存放时,就产生了静态的仓储。
而将物品存入仓库,以及对于存放在仓库里的物品进行保管、控制、提供使用等的管理,便形成了动态仓库管理。
所以,我们认为仓储是指利用仓库及相关设施设备进行物品的入库、存储、出库的活动。
仓储管理研究的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物料储存环节的经营管理,即研究商品流通过程中物料储存环节的经营活动。
仓储管理是供应链的转换点,它主要负责生产资料的接收、发货及物料的日常保管和养护工作。
仓储活动起到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和桥梁作用,用以克服众多的相互分离又相互联系的购、销、储、运等各个环节,以此解决众多生产企业彼此之间、实体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在商品生产和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协调性,以满足一定时间内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需要,从而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9e037da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2.png)
650
2
1193(8 元)
❖ b.按折扣单价计算的EOQ:
Q9
21200 300 632(单位) 9 20%
❖ c.分析判断:
②考虑运输数量折扣的经济批量
❖ 当运输费用由卖方支付的情况下,一般不大 考虑运输费用对库存总成本的影响。但如果 由买方支付则会对库存总成本产生较大影响。 当增大批量可以得到运价上的折扣时,就要 考虑是否要加大购买批量。简单的方法是将 有无运价折扣的两种情况进行总成本的对比, 选择总成本低的方案。
例四
❖ 在例一中,若订购批量小于800单位时,运输 费率为1元/单位;当订购批量大于等于800单 位时,运输费率为0.75元/单位。若其他条件 不变,最佳订购批量为多少?
❖ a.按EOQ计算的库存总成本:
库存总成本
存储成本 订货成本 运输成本
60010 20% 1200 300 11200
❖ 理想的经济订货批量指不考虑缺货,也不考 虑数量折扣以及其他问题的经济订货批量。 在不允许缺货,也没有数量折扣等因素影响 的情况下,库存物品的年度总费用(TC=采 购成本+订货成本+库存保管费用)即:
TC DP DC QK Q2
❖ 若使TC最小,将上式对Q求导后令其等于0, 得到经济定购批量EOQ的计算公式:
EOQ 2CD或 2CD K PF
例题1
❖ 设某企业年需某种物资1200单位,单价
为10元/单位,年保管费率为20%,每次
订货成本为300元。求经济定购批量
EOQ。
EOQ
21200 300 600单位
10 20%
库存总费用
1200 10 600 10 20% 1200 300
2
仓储管理重点归纳分析整理知识讲解
![仓储管理重点归纳分析整理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d9aa6d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2.png)
仓储管理重点归纳分析整理知识讲解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仓储概述仓储的概念: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之⼀,物流活动的重要⽀柱。
仓储管理的概念: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效的仓储服务所进⾏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过程。
我国仓储业发展现状:仓储业发展势头良好各类专业仓储业快速、创新发展仓储机械化与信息化⽔平有所提⾼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低⽔平建设与管理依然存在我国仓储业发展趋势: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向仓配⼀体化发展资源整合速度加快,向仓储⽹络发展市场进⼀步细分,向仓储专业化发展新兴业态在发展中逐步成熟,向规模化发展⾏业标准⼴泛实施,向仓储管理规范化发展技术改造加快推进,绿⾊环保成为新趋势信息化、⾃动化、智能化仓储管理的模式:⾃营仓库仓储(1)、租货仓库仓储(2)、第三⽅仓储(3)电⼦商务仓储物流:亚马逊、京东:亚洲⼀号、阿⾥巴巴、当当⽹、唯品会(1)优点:(1)可以更⼤程度地控制仓储。
(2)管理更具灵活性。
(3)仓储成本低。
(4)为企业树⽴良好形象。
缺点:(1)仓库会长期占⽤⼀部分资⾦。
(2)存在位置和结构的局限性。
(2)优点:(1)不需要企业作出资本投资。
(2)可以满⾜企业在库存⾼峰时⼤量额外的库存需求。
(3)减少管理的难度。
(4)营业型仓储的规模经济可以降低货主的仓储成本。
(5)使⽤租赁仓储时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更加灵活。
(6)便于企业掌握保管和搬运成本。
缺点:(1)增加了企业的包装成本。
(2)增加了企业控制库存的难度和风险。
(3)第三⽅仓储的特点①有利于企业有效利⽤资源。
②有利于企业扩⼤市场。
③有利于企业降低运输成本。
④有利于企业进⾏新市场的测试。
仓储管理的⽬标:快进,快出,多储存,保管好,费⽤省仓储的分类:(1)按仓储经营主体分类:企业⾃营:仓库的建设、保管物品的管理以及出⼊库等业务均由公司⾃⼰负责。
所保管物品的种类、数量相对确定,仓库结构和装卸设备与之配套。
仓储管理及库存控制方法
![仓储管理及库存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6c4370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8.png)
仓储管理及库存控制方法1. 介绍仓储管理及库存控制是现代企业在物流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准确的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本文将介绍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库存控制方法。
2. 仓储管理2.1 仓储管理的概念仓储管理是指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和管理仓库,实现货物的安全储存、准确配送等目标的管理活动。
仓储管理主要包括仓库规划、仓库布局、货位规划、货物入库、货物出库、仓库盘点等环节。
2.2 仓储管理的重要性良好的仓储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减少库存损失、避免货物滞留等问题。
同时,仓储管理还可以通过优化仓库布局和货位规划,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降低租赁成本。
2.3 仓储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仓储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主要包括:•仓库设备:合理选择仓库货架、叉车、托盘等设备,提高操作效率和安全性。
•货位管理:通过科学规划货位,实现货物的分类、存储和提取,提高仓库的物料周转率。
•仓库布局:合理规划仓库的入口、通道、货位布局等,提高仓库的运作效率。
•信息化系统:使用仓储管理系统,实现仓库运作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3. 库存控制方法3.1 库存控制的概念库存控制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情况,通过合理的库存管理方法控制库存的数量,以达到减少库存成本、降低风险和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
3.2 库存控制的重要性有效的库存控制可以使企业实现以下目标:•减少库存成本:通过合理的库存控制方法,避免库存过剩或缺货的情况,降低库存成本。
•降低风险:及时了解库存情况,避免因需求变化或供应链问题引起的风险,保证库存的安全。
•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合理的库存控制,提高交货速度和交货准确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3.3 常用的库存控制方法•定期盘点:定期对库存进行全面或抽样盘点,核对实际库存与系统记录之间的差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ABC 分析法:根据物料的价值和销量,将物料分为 A 类、B 类和 C 类,实施不同程度的控制。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课程标准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818beb0c850ad02df8041b6.png)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介绍仓储业务流程及仓储操作和管理技能,在对学生物流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和物流职业素养养成方面起主要支撑作用,主要通过组织货物的仓储业务,培养学生的基本的仓储业务操作能力,提升学生仓储业务组织管理能力,并养成良好的服务、安全、成本及诚信意识。
前导课程为《物流学概论》、《商品知识与养护技术》。
后续课程有《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运输管理》等。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本专业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仓储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确定本课程的项目模块和课程内容。
按照商品入库作业、商品在库管理、商品出库(配送)作业等具体实践过程安排学习项目,使学生掌握仓储作业的基本操作要领.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思想,将本课程项目模块下的教学活动又分解设计成若干任务,以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并以仓储作业为载体,按物流活动的要求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掌握仓储作业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60学时。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熟悉仓库内部岗位设置,掌握仓储的主要功能,熟悉各种常见仓库的特点;熟悉仓库的选址过程,掌握仓库布局的原则,熟悉常用的仓储设备,掌握仓库的货位编号方法和储位分配方式。
掌握仓储业务招投标的过程,掌握仓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发生违约的处理方式,掌握仓储合同的格式与主要条款;掌握入库作业流程,熟悉货物入库准备的工作内容,掌握入库验收的基本要求和验收项目,熟悉入库所需的各种单据;掌握货物堆码苫垫方法和作业要求,熟悉不同货物存储的温湿度要求,掌握温湿度调节方法,掌握仓库货物盘点方法,掌握库存货物分类保管方法,掌握仓库安全管理及5S管理内容和目标;掌握冷藏货物、高分子商品、金属材料、危险货物的储存环境及作业要求;掌握储存仓库物品的出库流程;熟悉仓储成本的构成和控制方法,掌握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二)技能目标能够熟练分析仓储的功能和仓库内部岗位职责及工作内容;能够对现有仓库选址、仓库布局及仓库设施配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能够完成货位编号和将储位合理分配;熟练使用仓储常用设备并进行维护;能够设计简单的客户招投标过程,能够独立进行仓储合同谈判与拟订;能够顺利完成货物的入库准备、入库验收和入库制表工作;能够根据货物特点正确地完成货物的堆码和苫垫工作,调节其储存的温湿度环境,完成定期盘点工作,并对货物进行分类保管,能够做好日常的仓库安全管理和5S管理;能够根据冷藏货物、危险货物对储存环境及作业的特殊要求完成其养护工作;能够完成储存仓库的物品出库工作;能够对仓储成本构成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成本的方法,能够对仓储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并给予评价;(三)素质目标培养同学同事之间的沟通能力加强实训教学中工作指令的工作执行力增强同学们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基层工作岗位的班组管理能力的培养树立安全操作,环保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意识三、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要求四、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建议1、打破传统的学科教材模式,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教材编写.2、校企联合编写适合工学结合的教材,教材编写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为目标,注重能力本位的原则,力求突出“理论够用、重在实操"和“简单明了、方便实用”的特色,内容应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针对性,编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操作和管理实践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为企业所欢迎的高技能应用性仓储管理经营和操作人才。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培训课程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培训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1e451d3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9.png)
供应链协同 与信息共享
绿色物流与 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与 职业发展
学员交流与提问环节
学员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 学员向培训师或组织者提问和反馈 培训师或组织者对学员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学员之间互相分享经验和知识,促进学习效果提升
稻壳学院
感谢观看
汇报人:
• 仓储管理技术与工具 • 仓储管理技术:包括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提高仓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 仓储管理工具:包括智能货架、智能叉车、电子标签等工具,提高仓储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仓储管理技术与工具
• 仓储管理技术与工具 • 仓储管理技术:包括数据分析技术、预测分析技术等,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库存状况 • 仓储管理工具:包括数据分析工具、预测分析工具等,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库存计划和销售策略 仓储管理技术与工
合理规划仓库布局和作业流程
添加项标题
仓库布局设计:根据货物特性、运输方式等因素,合理规划仓库 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和货物存储的合理性。
添加项标题
作业流程优化:通过对作业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仓库作业 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
添加项标题
标准化操作: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确保仓库各项作业的规范 性和一致性,提高整体作业效率和质量。
仓储作业流程与操作规范
仓储作业流程:入库、存储、出库、配送等环节 操作规范:标准化、制度化、信息化等要求 注意事项:安全、效率、质量等方面的考虑 合理化建议:针对不同仓储类型、货物特点制定合理的操作方案
仓储管理技术与工具
• 仓储管理技术:包括仓储规划、库存管理、订单处理、配送管理等方面的技术 • 仓储管理工具:包括仓储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等工具,提高仓储管理效率 仓储管理技术与工具
仓储管理和库存的控制
![仓储管理和库存的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b3751b5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7.png)
仓储管理和库存的控制简介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货物的储存、配送和管理,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库存的利用率,并确保供应链的正常运作。
本文将介绍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的基本概念、流程以及常用的方法和技术。
仓储管理仓储管理是指对仓库的管理和操作。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仓库布局仓库布局是指将仓库划分为合理的区域,以便于货物的分类、储存和取出。
常见的仓库布局包括按货物种类进行划分、按尺寸进行划分等。
货物接收货物接收是指将供应商送来的货物进行检验和验收,并进行记录。
在接收货物时,需要核对货物的数量、质量和规格,并将其与订单进行比对。
如果发现货物有问题,需要及时与供应商联系,以便解决问题。
货物储存货物储存是指将已验收的货物储存到指定的仓位中。
在储存货物时,需要按照货物的特性和需求进行分类和分组,并为每个货物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码,以便于查找和管理。
货物配送货物配送是指将库存中的货物按照订单要求进行拣货、包装和发货。
在进行货物配送时,需要核对货物的数量和规格,并将其与订单进行比对。
同时还需要将货物安全地运输到目的地,并及时更新库存和订单信息。
库存控制库存控制是指对库存的管理和控制。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库存分类库存分类是指将库存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以便于管理和分析。
常见的库存分类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
库存盘点库存盘点是指定期对库存进行实际盘点和核对,以确保库存数量的准确性。
盘点时,需要与实际库存进行比对,发现差异时需要进行调整,并分析差异的原因,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安全库存安全库存是指为应对需求波动、供应不确定性等因素而预留的一部分库存。
它可以确保供应链的连续性,并减少因供需不平衡而导致的成本和风险。
JIT库存管理JIT(Just-in-Time)库存管理是一种有效的库存控制方法。
它通过在生产和供应环节中实现及时交付,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数量和存储成本。
常用的方法和技术在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中,常用的方法和技术包括:自动化仓库管理系统自动化仓库管理系统通过使用自动化设备和技术,提高仓库的运作效率和准确性。
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的区别?
![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6e6e0086a5e9856a561260f7.png)
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的区别?对于仓储活动中的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而言,许多仓库管理员和公司领导都没有非常明确二者概念的区别。
事实上,两者有一定的联系,但实质上是囊括的不同的内容。
下面,物联云仓小编就带你来看看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的区别:第一、两者关系从广义的角度上看仓储管理,仅仅是库存管理的一个环节。
当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仓储管理的数据。
决定着整个流程数据的准确性。
那么仓储管理和库存管理,有没有关系呢,答案是肯定的。
第二、仓库管理目的是通过帐卡物的一致性而保证库存数据的及时准确,但是库存量的多少与仓库管理是没有关系的。
第三、何为库存管理那么到底何为库存管理?真正意义上的库存管理,应该指的是通过优化库存结构的手段,降低呆滞库存量,通过提高客户交付率,从而实现最终的库存周转率。
所以,库存管理的角度是非常大的。
它包括了原材料的库存、还包括制库存、成品库存、客户与供应商端的库存,有时甚至可以包括客户的下级客户,供应商的上级供应商,这些终端的库存也应该包含在全面库存管理内。
第四、两者区别通过对库存管理的目的、有效手段、组织结构考核上全面的理解,更有助于帮助大家理解仓储管理和库存管理的根本区别。
1、库存管理的根本目的作为所有大企业的两个关键考核指标之一,库存周转率比客户满意度更为重要。
所以,库存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控制库存周转率。
2、库存管理的手段库存管理手段中,当然包括仓库管理,但是只靠仓库管理是远远不够的。
库存管理是需要整个供应链管理的流程输出,这其中包括了业务管理、pmc管理与控制采购计划,库存计划,以及成品原材料的配送和管理层发货策略,有时甚至可以包括海关管理流程。
通过对整个供应链流程的管理达到库存控制的目的,从而实现周转率的提高。
所以往俗点讲就是想要做好库存管理,要从各个环节方面着手,仅做好仓库管理是远远不够的。
3、关于库存管理的组织结构与考核如果想要控制整个供应链管理流程的需求与输出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一定要有一个与这个流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995b3d0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0.png)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是企业日常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它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效率、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等方面。
仓储管理主要涉及到仓库的规划、组织、协调与控制,而库存控制则涉及到对物料的入库、出库、储存和调配等方面的控制。
在仓储管理中,首先需要对仓库进行规划。
这包括确定仓库的位置、面积和结构等因素。
一个合理的仓库规划能够将各种物资合理地分类存放,提高存储效率。
其次,需要对仓库的组织和协调进行管理。
这包括确定仓库的工作流程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分工,合理安排仓库人员,确保物料的快速进出和准确储存。
最后,对仓库进行控制。
这包括对仓库物资的数量、质量和账务等方面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物资的安全、准确和可追溯。
而库存控制则是仓储管理的延伸,在库存控制中,一方面需要对物料的入库进行控制。
这包括对物料的质量和数量进行检验和确认,确保物料的质量符合要求,数量准确无误。
另一方面,需要对物料的出库进行控制。
这包括根据订单和生产需求,合理安排物料出库的时间和数量,确保供应链的畅通和生产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对库存的储存和调配进行控制。
这包括对库存的定期盘点、分类储存和合理调配,以及对库存周转率和库存成本等指标的监控和分析,确保库存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的目标是实现物资的高效流转和合理储存,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一个良好的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体系不仅能够减少因库存过多或过少而带来的企业损失,还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监控手段,不断优化和改进仓储和库存管理流程,以适应市场的多变和竞争的激烈,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是企业物流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它们直接关系到物资的储存安全、运输效率和顾客满意度等方面,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客户服务有着重要的影响。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的关系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be235d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8.png)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的关系仓储管理是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物流的各个方面。
而库存控制是仓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金、生产和销售等方面。
仓储管理是管理企业仓库和配送中心的过程,它涉及到仓库的规划、设计、布局、设备、人员、物资进出库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等方面。
在仓储管理中,库存控制是重要的一环,它是指合理控制和管理库存,保证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正常进行。
库存控制是指企业对库存的数量、种类、质量、存放位置、进出库时间、库存成本等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
库存控制的目的是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减少库存积压和滞销,保证及时供应,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在仓储管理中,库存控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需要通过合理的库存管理来实现。
而仓储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如物资进出库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等,都需要依赖于库存控制来实现。
在仓储管理中,库存控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物资进出库管理:物资进出库管理是仓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需要实现对物资进出库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在物资进出库管理中,库存控制需要考虑物资的数量、种类、质量、存放位置等因素,以确保物资进出库的及时、准确和规范。
2.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仓储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它需要实现对库存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在库存管理中,库存控制需要考虑库存的数量、种类、质量、存放位置、进出库时间、库存成本等因素,以确保库存的合理管理和利用。
3.配送管理:配送管理是仓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需要实现对配送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在配送管理中,库存控制需要考虑库存的数量、种类、质量、存放位置、进出库时间等因素,以确保配送的及时、准确和规范。
在仓储管理中,库存控制需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1.降低库存成本:通过合理的库存管理,降低库存成本是库存控制的重要目标。
合理的库存管理可以减少库存积压和滞销,提高资金利用率,从而降低库存成本。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可以运用的方法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可以运用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fa065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7.png)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的方法主要有ABC管理法、定量订货法、定期订货法以及经济订货法(EOQ)、JIT库存管理方法等。
ABC管理法:将库存物资按照重要程度分为ABC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A类物资是重点,要经常检查,防止损坏,并要重点安排生产和采购;B类物资一般可以按照经济批量订货,分批处理;C类物资可采用比较粗放的定量控制方式,可以采用较大的订货批量或经济订货批量进行订货。
定量订货法:根据预先确定的订货量来决定是否需要订货的一种方法。
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库存量时,就按规定的订货量进行订货补充。
定期订货法:根据预先确定的订货周期来决定是否需要订货的一种方法。
在每次订货时,都检查实际库存量,并与预定的目标库存量进行比较,如果实际库存量低于目标库存量,就按规定的订货量进行订货补充。
经济订货法(EOQ):通过分析订购成本和储存成本来确定最佳的订购批量和订购时间的一种方法。
JIT库存管理方法:准时生产制库存管理方法,通过应用看板等工具,确保生产的同步和均衡,实施“及时、恰当、恰当”的生产,效果明显。
此外,还有一些辅助的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方法,例如:5S管
理法、安全库存法等。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一、判断题:A为对B为错1、仓储管理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使仓库空间利用与库存货品的处置成本之间实现平衡。
A2、货品具有供应商、货品特性、数量和进货规定四个特征。
B3、仓储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储存空间、货品、人员及设备等要素。
A4、规模较大的仓库中,人员分工比较细,可能包括仓管人员、搬运人员、理货拣货人员和补货人员等。
仓管人员负责盘点作业,拣货人员负责拣货作业,补货人员负责补货作业,搬运人员负责入库、出库搬运作业、翻堆作业。
B5、仓储系统中的设备只是指储存设备。
B6、在选择搬运与输送设备时,需考虑货品特性、货品的单位、容器、托盘等因素,以及作业流程与状况、货位空间的配置等,同时还要考虑设备成本与使用操作的方便性。
A7、储存货品的空间叫做储存空间,储存是仓库的核心功能和关键环节,储存区域规划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仓库的作业效率和储存能力。
A8、储存空间指的是仓库中所有的空间。
9、作业空间指为了作业活动顺利进行所必备的空间,如作业通道、货品之间的安全间隙等A。
10、在规划仓库布局过程中,必须在空间人力设备等因素之间进行权衡比较。
宽敞的空间总是有利的。
B11、仓储空间规划的成功与否,需要从空间效率、作业时间、货品流量/作业感觉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B12、仓储成本主要指固定保管费用、保管设备费用、其他搬运设备费用等。
A13、空间效率主要指储存品特性、储存货品量,出入库设备、梁柱、通道的安排布置。
A14、仓储空间评价指标中流量指标的流量评估基准以月为单位,即以每月的入库量、出库量、库存量三项数值来运算,其值在0—1之间。
越接近1说明库存的周转率越低。
B15、只有综合考虑保管场所的平面和高度两方面因素,才能使仓储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A16、储存场所的空间布局形式只有就地堆码、上货架存放、架上平台存放三种形式。
B17、地面堆码适合大量可堆叠货品的储存。
A18、地面堆码可以兼顾先进先出的原则。
B19、仓库的主要作业是货品的入库、在库管理和出库作业。
入库、出库作业时间一般较短,而货品在库时间较长。
A20、货位管理就是指货品进入仓库之后,对货品如何处理、如何放置、放置在何处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和管理。
A21、一般的储存方式有定位储存、随机储存、分类储存和共同储存等。
B22、定位储存是指每一储存货品都有固定货位,货品不能互用货位,因此在规划时,每一项货品的货位容量不得小于其可能的最大在库量。
A23、随机储存的缺点主要是货位必须按各项货品的最大在库量设计,因此储区空间平时的使用效率较低。
B24、随机原则一般是由储存人员按习惯来确定储存位置,而且通常按货品所属供应商的不同储存于靠近出入品的货位。
B25、定位储存的优点主要是由于货位可共用,因此只需按所有库存货品的最大在库量设计即可。
储区空间的使用效率较高。
B26、分类储存策略是指将所有货品按照一定特性加以分类,每一类货品都有固定存放的位置,而同属一类的不同货品又按一定的原则来指派货位。
A27、周转率差别大的商品适合于分类储存的储存方式。
28、种类少或体积大的货品适合于定位储存的方式。
B29、随机分类储存是指每一类货品有固定存放位置,但在各类储区内。
每个货位的指派是随机的。
A30、随机储存的优点主要是既具有分类储存的部分优点,又可节省货位数量提高储区利用率。
缺点主要是货品出入库管理及盘点工作的进行困难度较高。
B31、周转率越小的货物应该离仓库出入越近。
B32、产品互补性原则是指互补性高的货品也应存放在邻近位置,以便缺货时可迅速以另一品项替代。
A33、烟、香皂、茶叶可以存放在一起。
B34、先进先出的原则一般适应于寿命周期短的货品,如:感光纸、软片、食品等。
A35、若在产品型式变化少、产品寿命周期长、保管时不易发生损耗、破损时则考虑先进先出的管理费用和采用先进先出所带来的效益,两者比较后,再来决定是否要采用先进先出原则。
A36、对于食品或易腐败变味的货品,此时应考虑的是先到期先出货的原则。
因此应将保存期最新鲜的货品先出库。
B37、依据重量特性原则,若是以人手进行搬运作业时,人的腹部以下的高度用于保管重物或大型货品,而腹部以上的高度则用来保管轻的货品或小型货品。
B38、人工分配货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机等设备投入费用少。
但是其缺点是分配效率低、出错率高、需要大量人力。
A39、PDCA周期是一个连续型程序,需要不断检查现有绩效,进而开发计划以驱动新的改进。
A40、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仓库生产成果及仓库经营状况的各项指标的总和。
指标的种类由于仓库在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或仓库的经营性质不同而有繁有简。
A41、若站台使用率低、站在高峰率高,表示虽车辆停靠站台时间平均不高,站台停车泊位数量仍有余量,但在高峰时间进出货仍存在拥挤现象,此种情况主要是没有控制好进出货时间段而引起的。
关键是要将进出货车辆的到达作业时间岔开。
A42、若每人每小时处理进出货量高,且进出货时间率也高,表示进出货人员平均每天的负担不轻,原因是进出货作业人员过多和商品进出货处理比较繁杂、进出货人员作业效率较低。
B43、若每人每小时处理进出货量低,但进出货时间率高,表示虽仓库一日内的进出货时间长,但每位人员进出货负担却很轻。
原因是在仓库目前的业务量过大,可考虑增加进出货人员,以减轻每人的工作负责。
B44、对比分析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内在联系的、可比的指标或数量进行对比,从对比中寻找差距、查原因。
A45、纵向类比分析是将仓储的有关指标在同一时期相同类型的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对比分析。
B46、横向动态对比分析是将仓储的同类有关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对比,如本期与基期(或上期)比、与历史平均水平比、与历史最高水平比等。
B47、因素分析法是用来分析影响指标变化的各个因素以及它们对指标各自的影响程度。
A48、因素分析法的基本做法是假定影响指标变化的诸因素之中,在分析某一因素变动对总指标变动的影响时,假定只有这一个因素在变动,而其它因素都必须是同度量因素(固定因素),然后逐个进行替代某一项因素单独变化,从而得到每项因素对该指标的影响程度。
A49、程序分析使人们懂得流程如何开展以便找出改进的方法。
仓库生产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流程控制过程。
所以这些方法非常适合于在仓库绩效管理中使用。
A50、订购周期是指从确定对某种商品在需求到需求被满足之间的时间间隔,也称为提前期。
其中包括了订单传输时间、订单处理和配货时间、额外补充存货时间三个变量。
B51、库存管理者的责任就是测量特定地点现有库存的单位数和跟踪基本库存数量的增减。
这种测量和跟踪可以手工完成,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完成。
其主要区别是速度和精确性。
B52、通常情况下周转率高的商品毛利率高,而周转率低的商品毛利率则较低,B53、ABC分类法又称重点管理法或ABC分析法。
它是一种从名目众多,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或经济现象中,通过分析、找出主次、分类排队,并根据其不同情况分别加以管理的方法。
A54、ABC分类法中C类是年度货货币量最高的库存,这些品种可能只占库存总数的15%,但用于它们的库存成本却占到总数的70%-80%。
B55、CV A分析法中归为最高优先级的库存产品应采取的管理措施是允许缺货。
B56、通常使用的库存控制系统有以下两种类型。
定量订货系统(固定订货数量,可变订货间隔):定期检查系统(固定订货间隔、可变订货数量)B57、需求驱动精益供应系统是指按生产需求的准确数量及时间订货。
A58、定量库存控制也称订购点控制,是指库存量下降到一定水平(订购点)时,按固定的订购数量进行订购方式。
A59、使用EOI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时必须满足的假设条件之一是允许缺货。
B60、库存持有成本是指为保持库存而发生的成本,它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与库存数量的多少无关,如仓库折旧仓库职工的固定月工资等;变动成本与库存数量的多少有关,如库存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破损、和变质损失、安全费用等。
变动成本主要包括以下成本:资金占用成本、存储空间成本和库存风险成本。
B61、订购成本是指企业向外部的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的成本。
是企业为了实现一次订购而进行的各种活动费用的总和。
它与订购次数无关,所以它属于固定成本。
B62、库存连续补货方式一般适用于散装原材料或组装用零部件产品,相对应的供应方式是由初始供应商以密切配合的方式向最终组装厂商供货。
适用的产业包括诸如汽车制造业或消费品生产产业。
A63、定期库存控制方法也称为固定订购周期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按照固定的时间周期来订购(一月或周等),而订购数量也是固定的。
B64、定期库存控制方法与定量库存控制方法相比,这种方法不必严格跟踪库存水平,减少了库存登记费用和盘点次数。
A65、如果发生外部短缺,将导致以下情况发生延期交货、失销、失去客户的情况。
A、66、维护、维修及运作(MRO)所需要的一般零部件和办公用品的供应往往通过外包安排实现。
A二、单选题1、关于仓库流量计算公式正确的是(D)A、仓库流量=入库货量/出库货量B、仓库流量=出库货量/入库货量+出库货量C、仓库流量=(入库货量+出库货量)/存货量D、仓库流量=(入库货量+出库货量)/(入库货量+出库货量+存货量)2、货品如何处理、如何放置的决定因素是(B)、A、货位分配原则B、储存策略C、机械设备的作业能力D、仓库的面积3、随机储存适用的场合除了种类少或体积较大的货品之外还有(A)A、库存空间有限、需尽量利用储存空间B、易燃货品C、重要货品D 、储存条件对于货品储存非常重要时4、分类随机储存兼具分类储存及随机储存的特色,需要的储存空间应为(D)A、与分类储存相同B、大于分类储存C、小于随机储存D、介于两者之间5、适用于周转率很小。
存放时间较长的货品应该采用的货位编码方式是(D)A、区段方式B、货品类别方式C、地址式D、坐标式6、考核进出货人员工作分配及作业速度以及目前的进出货时间是否合理的仓储绩效指标是(B)A、站台利用率B、人员负担和时间耗用C、设施空间利用率D、库存周转率7、指标分析法中使用最普遍、最简单和有效的方法是(A)A、对比分析法B、因素分析法C、平衡分析法D、帕累托图法、8、CV A分析法中归为最高优先级的库存产品应采取的管理措施是(A)A、不允许缺货B、允许偶尔缺货C、允许合理范围内缺货D、允许缺货9、CV A分析法中归为较高优先级的库存产品应采取的管理措施是(B)A、不允许缺货B、允许偶尔缺货C、允许合理范围内缺货D、允许缺货10、CV A分析法中归为中等优先级的库存产品应采取的管理措施是(C)A、不允许缺货B、允许偶尔缺货C、允许合理范围内缺货D、允许缺货11、CV A分析法中归为较低优先级的库存产品应采取的管理措施是(D)A、不允许缺货B、允许偶尔缺货C、允许合理范围内缺货D、允许缺货12、库存控制管理的定量订货法中,关键的决策变量是(D)A、需求速率B、订货提前期C、订货周期D、订货点和订货量13、在定量订货法中,当订购点和订购量确定后,实现库存的自动管理可以利用方法是(A)A、永续盘点法B、间断盘点法C、定期盘点法D、不定期盘点法14、在库存持有成本中反映企业失去的盈利能力的指标是(B)A、存储空间成本B、资金占用成本C、库存风险成本D、库存服务成本15、与库存决策最相关的商品价值是(C)A、商品的成本B、商品的销售额C、商品的买价D、商品的利润16、在定期订货法中既是安全库存水平的决定因素,又是自动确定每次订货批量的基础的指标是(C)A、订货周期B、订货点、C、最大库存水平D、产品需求量三、多选题:1、仓储管理的目标中除了空间利用率最大化以外还应包括目标有(ABCDE )A、人员及设备的有效使用B、所有货品都能随时存取C、货品的有效移动D、保证货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