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疫苗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合集下载

疫苗学知识要点

疫苗学知识要点

疫苗学知识要点疫苗绪论疫苗(Vaccine) :疫苗是将病原微⽣物(如细菌、⽴克次⽒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减毒、灭活或利⽤基因⼯程等⽅法制成的⽤于预防传染病的⾃动免疫制剂。

疫苗学(Vaccinology) :⼀门关于疫苗理论、疫苗技术、疫苗研制流程、疫苗应⽤、疫苗市场及疫苗管理与法规的学科。

理论与实践⾼度结合。

疫苗与药物的区别使⽤的⼈群不同:⼀般药物主要⽤于患病⼈群,疫苗⽤于健康⼈药物的性质:⼀般药物主要为中药、化学合成药物和⽣物药物,⽽疫苗均为⽣物药物。

药物作⽤:⼀般药物主要减轻病痛,只有疫苗才能彻底控制和消灭疾病。

疫苗的成份和特点疫苗的基本成分包括抗原、佐剂、防腐剂、稳定剂、灭活剂及其他成分疫苗的成份和特点抗原:抗原是疫苗最主要的有效活性组分,是决定疫苗的特异免疫原性物质。

(疫苗效果)佐剂:⼜称⾮特异性免疫增⽣剂。

本⾝不具抗原性,但同抗原⼀起或预先注射到机体内能增强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

杀菌剂/防腐剂:⽤于防⽌外来微⽣物的污染。

⼀般液体疫苗为避免在保存期间微量污染的细菌繁殖,均加⼊适宜的防腐剂。

⼤多数的灭活疫苗都使⽤防腐剂,如硫柳汞、2—苯氧⼄醇、氯仿等。

保护剂或稳定剂:为保证作为抗原的病毒或其他微⽣物存活并保持免疫原性,疫苗中常加⼊适宜的稳定剂或保护剂,如冻⼲疫苗中常⽤的乳糖、明胶、⼭梨醇等。

灭活剂:灭活病毒或细菌抗原的⽅法除了可⽤物理⽅法如加热、紫外线照射等之外,也常采⽤化学⽅法灭活。

常⽤的化学灭活试剂有丙酮、酚、甲醛等,这些物质对⼈体有⼀定毒害作⽤,因此在灭活抗原后必须及时从疫苗中除去,并经严格检测,以保证疫苗的安全性。

疫苗在制备时还需使⽤缓冲液、盐类等⾮活性成分。

缓冲液的种类、盐类的含量都可影响疫苗的效⼒、纯度和安全性,因此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疫苗的基本特点:■免疫原性免疫原性由疫苗的抗原所决定,指疫苗接种进⼊机体后引起抗体产⽣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影响免疫原性强弱的因素包括机体的因素和疫苗的因素。

预防医学学知识点总结

预防医学学知识点总结

预防医学学知识点总结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疫苗是一种含有微生物抗原的制剂,通过注射进入人体,激发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形成对该微生物的免疫保护。

疫苗接种可以帮助人体建立免疫力,从而减少感染特定传染病的风险。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常规儿童疫苗包括: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等。

除了儿童疫苗外,成人也需要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

有关疫苗接种的时间表和接种方法,应当遵循当地卫生部门的推荐。

2.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向公众传达健康知识,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改善公众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饮食营养、运动健身、心理压力管理、饮酒戒烟、艾滋病预防、儿童保健等。

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如医生诊疗过程中的健康宣教、社区健康讲座、健康教育书籍、健康网站等。

健康教育可以让公众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学习如何保持健康,减少疾病的风险。

3. 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是指保持环境的清洁与卫生,预防环境污染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危害。

环境卫生包括空气环境、水环境和食品环境的卫生保护。

空气环境卫生包括减少大气污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等措施;水环境卫生包括保持水源清洁卫生、饮水卫生等;食品环境卫生包括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等。

环境卫生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影响,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可以减少某些疾病的传播。

4. 营养健康营养健康是指通过合理膳食,保持适当的体重和营养水平,预防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疾病。

合理的膳食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减少患病风险。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膳食指南,以指导公众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健康。

营养健康的重点内容包括:膳食搭配、饮食均衡、饮食习惯、食物安全等。

5.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生活、工作和社交的适应能力,以及对自身情绪、心理状况的控制能力。

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压力等已经成为全球健康的重要负担。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题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题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题名词解释前35个和问答题53-65重点名词解释:1. 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与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一种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2.抗原antigen(Ag):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3.抗原表位epitope(或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 :又称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中被相应抗体或抗原受体的特定部位或特殊的化学基团。

4.交叉反应:抗原或抗血清(即抗体)除与相应抗血清或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外,还能与含有共同抗体的其他抗血清或含共同表位的其他抗原发生的反应5. 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是指在无种属关系生物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6. TD-Ag:指需在APC参与及T细胞辅助下,才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7. TI-Ag:指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须T细胞辅助的抗原。

8.抗体antobody (Ab):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9.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或类似抗体结构的球蛋白。

10.调理作用opsonization:调理素与细菌及其它颗粒性抗原物质结合后,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称为调理作用。

11.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是指抗原在和抗体结合后,由于带有了表面标记,而引发具有细胞毒性作用的细胞的攻击,进而清除抗原。

12.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由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的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均一性抗体,称为McAb。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期末复习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期末复习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1.免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与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功能。

2.抗原:是一种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3.抗原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又称抗原表位。

4.共同抗原: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可带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

5.交叉反应: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决定簇的不同抗原之间出现的反应。

6.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7.抗体: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8.补体: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三十余总组分。

9.免疫应答: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的全过程。

10.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后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1.正常菌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一定数量的微生物。

12.核糖体:又称核蛋白体,是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游离于细胞质中,每个菌体内可达数万个。

13.菌落:单个细菌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14.菌台:多个菌落融合成片。

15.热原质:又称致热源,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16.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17.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

18.无菌:无活菌存在。

19.无菌操作: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20.抗酸杆菌:由于菌体含大量分枝菌酸,故不易着色,但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着色后能抵抗盐酸乙醇的脱色。

21.条件致病菌:寄居在人体一定部位的细菌,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当机体平衡状态破坏时可引起疾病者。

22.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进入血液,大量繁殖,引起全身化脓性病变23.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血液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造成机体严重损害,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预防医学》期末复习简答题及答案6

《预防医学》期末复习简答题及答案6

《预防医学》期末复习简答题及答案61、病例对照研究的特征是什么?答:(1)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它是研究人群中已经发生的暴露与既往疾病之间的联系,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

(2)设立对照:研究设立了单独的、由未患者研究疾病的人群组成的对照组,用来与病例组进行比较。

(3)研究方向由果到因,在研究过程中,已知研究对象患某病或未患某病再追溯既往是否暴露于可疑危险因素。

(4)难以证实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研究为回顾性的观察方法,只能推测暴露与疾病是否有关联,且只限于统计学上的关联,尚不能作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2、说明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对照的方法。

答:对照的选择:(1)对照的规定:对照应来自于产生病例的人群,经相同诊断手段确认为非病者,能代表产生病例的人群。

按规定与病例一致的人口学特征和其他外部特征的相同要求选择对照,如对年龄、性别等因素加以限制,以此控制外部因素的干扰,增强与病例的可比性,还应注意对照须不患与所研究疾病有共同病因的疾病,目的是减少混杂偏倚。

(2)对照的形式包括成组不不配比对照,、成组配比对照和个体配比对照。

(3)对照来源:a同一个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病例,病种以愈复杂愈好;b社区人口中的非病例或健康人群,该对照最接近全人群的无偏样本;c社区团体人群中非该病病例或健康人;d病例的领导或同一居委会、住宅区内的健康人或非该病病例;e病例的配偶、同胞、亲友、同学或同事等。

3、说明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答:(1)优点:a特别适用于罕见病和潜伏期长的慢性病研究。

b该方法省人力、物力、省经费、省时间,容易组织实施。

c可检验有明确危险因素的假设,又可广泛探索尚不明确的众多因素。

(2)局限性:a不适合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因为所需的样本量大。

b选择研究对象获取信息时,难以避免偏倚和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的影响较难控制。

d从一次病例对照研究中不能得出危险因素与疾病因果关系的结论。

4、设立对照组时应注意什么?答:(1)试验组与对照组除干预措施外,其他能影响结果的条件如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应尽可能地相同或相似。

疫苗学知识点

疫苗学知识点

疫苗学知识点序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不断发展,疫苗已成为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

疫苗学作为一门研究疫苗的学科,涉及了疫苗的原理、制备、接种和应用等方面。

本文将为您介绍疫苗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以增进大家对疫苗的了解。

1. 疫苗的定义和分类疫苗是指通过给予人体或动物免疫原,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的一种制剂。

根据免疫原的来源和制备方法,疫苗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1 灭活疫苗:由病原微生物经过灭活处理制备而成,如灭活狂犬病疫苗、灭活流感疫苗等。

1.2 温活疫苗:由病原微生物培养并杀死后制成,如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

1.3 亚单位疫苗:以病原微生物的分离产物或其代表性抗原制备而成,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

1.4 构建疫苗: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抗原基因插入其他生物体表达,如HPV疫苗、SARS-CoV-2疫苗等。

2. 疫苗的原理和作用机制疫苗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模拟感染引起免疫应答,进而产生特异性的免疫保护。

它能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产生抗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1 细胞免疫:疫苗中的免疫原通过被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引发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激活细胞免疫应答,并诱导生成记忆性T细胞,以实现对感染和肿瘤的清除。

2.2 体液免疫:疫苗中的免疫原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以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和复制。

3. 疫苗的制备和质量控制疫苗制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从病原体的培养、灭活或减毒、纯化和稳定性测试等多个环节进行。

同时,为了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制造商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规和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和质检。

3.1 疫苗制备:疫苗的制备包括病原体培养、灭活或减毒、抗原提取和纯化等步骤。

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原材料的选择和确保制备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性。

3.2 质量控制:疫苗的质量控制包括种子病毒的检测、活性测定、纯度检验、稳定性评价等环节。

其中,活性测定是疫苗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它可以通过动物免疫试验、细胞培养等方法进行。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卫生法学必看题库知识点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卫生法学必看题库知识点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卫生法学必看题库知识点1、名词解释预防接种异常行为正确答案: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集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2、多(江南博哥)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狭义的医疗法律行为。

A.开颅戒毒手术B.利用基因技术治疗癌症手术C.对危重病人进行抢救D.整形美容手术正确答案:A, D3、多选在我国,限制外国人入境的传染病有()。

A.霍乱B.性病C.艾滋病D.麻风病正确答案:B, C, D4、多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合同中一般应履行的义务有()。

A.保密义务B.告知说明义务C.制作病历义务D.垫付诊疗费义务正确答案:A, B, C5、多选下列关于保健食品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保健食品适用于特定人群B.保健食品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C.保健食品能够调节人体功能D.保健食品的审批文号与药品批号相同正确答案:A, C6、多选《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传染病暴发时,报经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紧急措施。

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演出B.停工、停业、停课C.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D.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正确答案:A, B, C, D7、多选以下关于卫生行政诉讼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解决行政争议的诉讼活动B.卫生行政诉讼的原告是认为具体卫生行政行为侵害了自己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C.作为一种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同属于司法中的诉讼制度D.是对卫生行政行为的一种法律监督制度正确答案:A, B, C, D8、多选下列()行为属于《母婴保健法》调整的范围。

A.开展婚前医学检查B.提供新生儿保健服务C.为产妇提供家庭接生服务D.为孕妇提供产前诊断本题答案:A, B, D9、单选在医疗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中,确定损害责任时,应适用的归责原则是()A.过错责任原则B.公平原则C.无过错原则D.严格责任原则正确答案:A10、单选医师违反《执业医师法》规定的七项执业规则和泄漏患者隐私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给予警告或责令暂停()执业活动。

疫苗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疫苗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疫苗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名词解释:疫苗:它是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动物的血清、细胞等制备的供预防和治疗用的试剂,是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用于人或动物体的预防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

(或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免疫原性:指疫苗接种进入机体后引起抗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影响免疫原性强弱的因素包括机体的因素和疫苗的因素。

免疫应答:指机体免疫系统受到抗原刺激后,免疫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并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反应过程,可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是指能使接种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死亡一半所需要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半数感染量(median infection dose,ID50):是指能使感染实验动物、鸡胚或细胞后,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感染发病一半所需要的微生物量。

内毒素外毒素来源革兰阴性菌裂解产生革兰阳性菌及少数革兰阴性菌产生方式细菌崩解后释放合成分泌到菌体外的化学成分脂多糖(LPS)蛋白质稳定性较稳定,耐热不稳定,易被热、酸和消化酶灭活毒性作用弱,对组织无选择性,各种内毒素毒性作用相似强,对组织细胞有高度选择性,并能引起特殊的病变和症状医学抗原性较弱,免疫应答不足以中和毒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能否产生类毒素不能经0.3%~0.4%甲醛液作用成类毒素致热性常使宿主发热对宿主不致热灭活疫苗:是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接种于动物、鸡胚、组织或细胞培养物中生长繁殖后、经灭活处理使其失去致病力,但仍保留完整的生物结构和免疫原性。

疫苗中含有的菌体或病毒颗粒是“死”的,因此又称作死疫苗。

弱(减)毒活疫苗:是通过不同的方法手段,使病原体的毒力即致病性减弱或丧失后获得的一种由完整的微生物组成的疫苗制品。

因其中的微生物体是活的,因此也叫活苗。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lymphocyte homing 淋巴细胞归巢指血液中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

2.innate immune response 固有免疫应答机体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在识别病原体及其产物或体内凋亡,畸变的细胞等“非己”的抗原异物后迅速活化并有效吞噬,杀伤,清除病原体或体内“非己”的物质,产生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监视,自稳等保护作用的生理过程。

3.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适应免疫应答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免疫活性细胞(T、B细胞)识别抗原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及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4.antigen determinant 抗原决定基是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5.adjuvant佐剂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物质6.Superantigen(SAg)超抗原是指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增殖,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但又不同于丝裂原作用的抗原物质。

且不受MHC限制,故称为超抗原。

7.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指具有杀伤性的细胞如NK细胞通过其表达的Fc受体识别包被于靶抗原上的抗体Fc段,直接杀死靶细胞的过程。

plementary-determining region互补决定区即抗原互补决定区。

VH和VL的三个高变区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该部位形成一个与抗原决定基互补的表面,故高变区又称为互补决定区。

plement 补体是存在于人或动物血清、组织液及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不耐热、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10.cytokine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控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11.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分化抗原应用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归为一个分化群。

预防医学本科复习题(含答案)

预防医学本科复习题(含答案)

预防医学复习题绪论A1 型题1.预防医学的对象( E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D.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 C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3.健康生态模式是 ( D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 B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B.个体—群体—健康生态的阶段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B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更着重于护理于康复 C.以环境-人群为研究重点 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7.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B )A.急性病 B.慢性病 C.传染病D.常见病 E.地方病8.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D.慢性病 E.血吸虫病9.免疫接种所起的作用( E )A.仅保护个体 B.仅保护家庭 C.仅保护群体D.仅保护个体和家庭 E.既能个体也能保护群体10.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是( C )A.希波克拉底 B.《易经》 C.《黄帝内经》D.孙思邈 E.朱震亨11.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 C )A. 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D.脑卒中 E.糖尿病12.以下哪一项重点在第一级预防,还应兼顾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B )A.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B.心脑血管疾病C. 白血病 D.食物中毒 E.流感13.以下哪一项既属于第一级预防,也属于第三级预防( C )A. 控烟 B.体力活动促进 C.高血压管理D.环境有害因素的整治 E.脑卒中病人的功能锻炼14. 健康权是 ( C )A. 人人享有可能达到的最低标准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B. 人人享有可能达到的一般标准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C. 人人享有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D. 保证他人享有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E. 保证他人享有可能达到的最低标准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15. 社会支持网络是( D )A. 社会为使人们提供使用的万维网B. 政府为贫困家庭提供的支持系统C. 单位为职工构建的救济支持系统D. 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E. 政府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形成的相互支持关系16. “健康生态模型”强调( E )A. 生物的多样性对人健康的作用B. 人群中男女老少的协调共处C. 维护环境质量和保护动物来促进人群的健康D. 城市化和过多的建筑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E. 环境与人群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并以人群健康为目的17. 物质环境包括 ( E )A. 在生活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以及建筑环境B. 在职业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以及建筑环境C. 在生活和职业环境中的化学和生物因素D. 在生活和职业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E. 在生活和职业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以及建筑环境A2 型题18.McKeown 分析了英格兰与威尔士在19世纪到20世纪中期结核病死亡率变化情况,从图绪-1 可见,随时间的变化,结核病死亡率在不断下降。

《微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微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题(课程代码 252420)一、名称解释1、生物制品:2、病原微生物:3、抗体:4、类毒素:5、干扰素:6、抗原:7、消毒:8、菌落:9、立克次氏体:10、培养基:11、ADCC作用:12、微生物:13、芽胞:14、抗原决定簇:15、侵袭力:16、非特异免疫:17免疫:18、包涵体19、凝集反应:20、半抗原:21、灭菌:22、衣原体:23、细菌:24、病毒血凝现象:25、体液免疫:26、微生态制剂:27、病毒干扰现象:28、支原体:29、间歇灭菌法:30、假菌丝:31、免疫应答32、半数致死量:33、细胞病变:34、质粒:二、填空题1、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核型微生物,根据单个细菌的形态,可以把细菌分为,和三类。

2、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和。

3、病毒主要由和构成,有的病毒还具有囊膜与纤突。

4、微生物可粗略地分为八大类,包括,,,,,,,。

5、常用的湿热消毒或灭菌法有,,,。

6、免疫的功能有、和。

7、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

8、常见的微生物变异现象有、、、和。

9、干热灭菌法包括和。

10、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

11、微生物中原核型的包括,,,,,。

12、免疫系统包括_____、___ __和______。

13、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_ 、__ 和___ 三个阶段。

14、在补体结合试验中,无溶血现象出现称补体结合试验_____,说明样品中__ 抗原存在。

15、抗体是由_ __合成并分泌的免疫球蛋白。

16、螺旋菌与螺旋体的主要区别是: 前者以________ 运动,后者以_________ 运动。

17、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独有的化学成分是 __________,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独有的化学成分是 __________。

18、病毒核酸存在的主要类型___ _、___ ____、___ ___和____ __4种。

19、病毒是严格的_ _,它只能在__ ___内繁殖,其繁殖过程可分为 __ _、___ ___、___ __、___ ___和__ ___五个阶段。

预防性疫苗-免疫学PPT课件课件

预防性疫苗-免疫学PPT课件课件
应对疫苗犹豫现象
近年来,疫苗犹豫现象逐渐引起关注。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疫苗犹豫的 原因和解决方法,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任度和接受度。
THANKS
感谢观看
接种对象
主要为儿童、青少年、成人等易 感人群,以及特定职业或高风险 人群。
接种时间
根据疫苗类型和疾病流行情况, 合理安排接种时间,如儿童计划 免疫程序、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 等。
接种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禁忌症
包括严重过敏史、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神经系统疾病等。
注意事项
接种前应详细了解疫苗相关知识,如疫苗种类、作用、接种程序等;接种后应 留观30分钟,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情况。
降低感染风险及严重程度
降低感染风险
01
通过接种疫苗,机体能够获得对相应病原体的免疫力,从而显
著降低感染的风险。
减轻感染症状
02
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生感染,由于体内已经存在抗体和免疫记忆,
感染症状通常较轻,病程较短。
防止并发症
03
疫苗接种还能够有效防止由感染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保护患者
生命安全。
04
常见预防性疫苗介绍
03
预防性疫苗作用机制
激发机体免疫反应
疫苗作为抗原
疫苗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微生物或其成分,能 够作为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
激活免疫细胞
疫苗进入人体后,被免疫细胞识别并激活,引发 一系列免疫反应。
产生免疫记忆
免疫细胞在激活后会分裂增殖,并产生免疫记忆, 以便在未来遇到相同病原体时能够迅速应对。
产生长期免疫保护
疫苗分类
根据疫苗的性质和制备方法,可将其 分为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基因工 程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多糖疫苗等 。

传染病学期末考试重点

传染病学期末考试重点

(完整版)传染病学期末考试重点传染病学期末考试重点一、确定主题本次期末考试的重点将聚焦于传染病学的基本知识、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以及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传染病疫情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考生不仅能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还能了解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以及当前疫情的应对策略。

二、编写提纲1、传染病学概述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及特征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控制措施2、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征主要症状预防措施消化道传染病流行特征主要症状预防措施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主要症状预防措施3、近年来常见的传染病疫情COVID-19起源及传播主要症状及治疗预防措施 *埃博拉病毒病 +起源及传播 +主要症状及治疗 +预防措施 *寨卡病毒感染 +起源及传播 +主要症状及治疗 +预防措施4、结论传染病对公共卫生的影响预防传染病的意义及措施三、撰写引言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传染病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传染病疫情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以及应对当前疫情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四、详述主题1、传染病学概述传染病是一种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和地方性等特点。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通过对传染源的隔离、传播途径的阻断和易感人群的预防接种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2、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是通过飞沫、尘埃等途径传播的疾病,如流感、肺结核等。

其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等。

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消化道传染病是通过饮食、饮水等途径传播的疾病,如腹泻、肝炎等。

其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

预防措施包括注意饮食卫生、饮用安全水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疫苗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名词解释:疫苗:它是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动物的血清、细胞等制备的供预防和治疗用的试剂,是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用于人或动物体的预防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

(或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免疫原性:指疫苗接种进入机体后引起抗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影响免疫原性强弱的因素包括机体的因素和疫苗的因素。

免疫应答:指机体免疫系统受到抗原刺激后,免疫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并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反应过程,可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是指能使接种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死亡一半所需要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半数感染量(median infection dose,ID50 ): 是指能使感染实验动物、鸡胚或细胞后,在灭活疫苗:是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接种于动物、鸡胚、组织或细胞培养物中生长繁殖后、经灭活处理使其失去致病力,但仍保留完整的生物结构和免疫原性。

疫苗中含有的菌体或病毒颗粒是“死”的,因此又称作死疫苗。

弱(减)毒活疫苗:是通过不同的方法手段,使病原体的毒力即致病性减弱或丧失后获得的一种由完整的微生物组成的疫苗制品。

因其中的微生物体是活的,因此也叫活苗。

亚单位(组分)疫苗(组分疫苗):指的是除去病原体中无免疫保护作用的有害成分,保留其有效的免疫原成分制成疫苗。

免疫佐剂(immunoadjuvant ):又称佐剂或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其本身不具有抗原性,同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射到机体, 能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或者改变抗原诱导的免疫反应类型。

冻干保护剂:又称稳定剂,指在冻干过程中及冻干后使得生物制品的生物制品免受损害的一类物质。

如冻干疫苗中常用的乳糖、明胶、山梨醇等。

判断题或填空题多价疫苗:指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能够使免疫者获得完全的保护。

(单价疫苗)弗氏佐剂:弗氏完全佐剂(由石蜡油、去垢剂羊毛脂和灭活的分枝杆菌(卡介苗)组成的弗氏佐剂)。

弗氏不完全佐剂 (弗氏不完全佐剂用于加强免疫刺激。

为了减少副作用,不含结核分枝杆菌成分)。

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核酸(DNA )疫苗、合成肽疫苗、病毒—抗体复合物疫苗、抗独特性疫苗。

合成多肽疫苗(synthetic peptide vaccine ):是用化学手段合成病原微生物的保护性多肽或表位并将其连接到大分子载体上,再加入佐剂制成的疫苗。

优点: (1)安全 (2)可在同一载体上连接多种保护性肽链或多个血清型的保护性抗原肽链。

(如:口蹄疫合成肽疫苗、乙型肝炎和疟疾合成肽疫苗 )缺点:制造成本较高。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又称重组亚单位苗(recombinant subunit vaccine :是指将病原体保护性抗原基因在原核或真核系统中表达,再以表达产物制成亚单位苗。

优点:产量高、纯度高、安全性好,用于难以培养或具有潜在致癌性病毒的疫苗制备。

缺点:生产成本比较高(纯化),产品研发成本高,免疫接种成本高(多次注射),与传统疫苗相比,免疫效果较差。

基因缺失疫苗(deletion -mutant vaccine ):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病毒或细菌的致病性基因进行缺失,从而获得弱毒株活疫苗。

优点:安全性好 突变性状明确稳定,毒力不会返强。

免疫原性好 (其免疫接种与强毒感染相似,机体可对病毒的多种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免疫力强,免疫期长,尤其是适于局部接种,诱导产生黏膜免疫力,因而是较理想的疫苗。

)制品纯度高、副反一般要接种接种次数少,反应病原微生物组分接病原体失去毒力但保接种后的病原体在体以化学方法获得病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用减毒或无毒的全病应小、需多次接种2-3次,反应较大,维持时间较短,稳定性好,较安全小,免疫效果持久,稳定性较差,并应考虑毒力返祖优缺点种后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持免疫原性,接种后产生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内有一定生长繁殖的能力,类似隐性感染,产生细胞、体液和局部免疫免疫机理原体的某些具免疫原性的成分将病原体杀死原体作为抗原抗原制备亚单位疫苗灭活疫苗活疫苗项目缺点:基因缺失病毒在自然状态下可能与野毒株发生重组或者发生核酸修补,使疫苗株原来缺失的基因恢复而重新获得毒力。

并且有的基因缺失疫苗对孕畜和仔畜的毒力偏高。

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recombinant live-vector vaccine):以一种非致病性病毒株作为载体携带并表达其他强致病性病毒的,与保护免疫性相关的抗原基因。

优点:具有活疫苗的免疫效力高、接种成本低的优点。

若选择在毒力基因中插入外源基因,则弱毒株的毒力会进一步降低,疫苗的安全性也更好。

可同时插入多个外源基因,构建多价疫苗。

缺点:某些外源片断表达效率低,而且容易丢失。

有时因机体对活载体的免疫反应性质,可限制再次免疫的效果。

(痘病毒)核酸疫苗(nucleic acid vaccine):又称基因疫苗,是指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基因直接导入动物细胞,在宿主细胞中表达并合成抗原蛋白,激起机体一系列类似于疫苗接种的免疫应答,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优点:几乎等同于感染病原体或弱毒疫苗免疫后所产生的免疫应答。

核酸疫苗具有共同的理化特性,安全性好,制备简单,生产成本降低,并能加工干燥,便于储藏和运输。

缺点:成本还是较高,可能整合到染色体基因上致癌、可能不会引起免疫病理作用。

病毒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间的传播。

病毒侵入机体的三大重要门户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垂直传播或围生期传播通过胎盘或产道,病毒由母亲传给胎儿的方式胎盘产道病毒的繁殖方式: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大分子合成—装配—释放免疫佐剂的分类(及常用佐剂):矿物质(Al(OH)3、AlPO4)油乳佐剂(佛氏佐剂、矿物油佐剂)如十号甘油微生物佐剂(脂多糖、分支杆菌)蜂胶佐剂(蜜蜂分泌物及树脂、蜂蜡及花粉)新型佐剂:脂质体、中草药类、细胞因子免疫刺激药物类佐剂生物降解聚合微球接种方式:口服、皮下或肌肉注射、皮下划痕、滴鼻、滴眼、皮贴及鼻喷等白喉、麻疹:乙类传染病细菌致病力的强弱:强毒、弱毒(减毒)、无毒,毒力因子:致病力的物质基础。

白喉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具明显的多形性,呈杆状或稍弯曲,一端或两端稍肥大,两端常见异染颗粒,按细菌的形态生化特性、菌落及毒力的不同,白喉杆菌可分为重型、中间型和轻型,其出现的频率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均各异。

白喉杆菌侵袭力较弱,但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为致病的主要因素。

水痘(chickenpox, varicella)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染率很高。

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

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

临床以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1]主动免疫:水痘减毒活疫苗(VZV Oka株)是第一种在许多国家被批准临床应用的人类疱疹病毒疫苗,被动免疫: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VZIG)是用高效价水痘痊愈期血清制备的。

紫外杀菌原理:通过紫外线对细胞、病毒等单细胞微生物的照射,以破坏其生命中枢DNA(去氧核糖核酸)的结构,使构成该微生物的蛋白质无法形成,使其立即死亡或丧失繁殖能力。

一般紫外线在1---2秒钟内就可达到灭菌的效果。

免疫应答三阶段: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过程。

这个过程是免疫系统各部分生理功能的综合体现,包括了抗原递呈、淋巴细胞活化、免疫分子形成及免疫效应发生等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通过有效的免疫应答,机体得以维护内环境的稳定。

常被用作免疫反应的同义词。

免疫活性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产生应答(活化、增殖、分化等)并将抗原破坏和/或清除的全过程称为免疫应答。

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其类型分为三类,α-(白细胞)型、β-(成纤维细胞)型,γ-(淋巴细胞)型;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

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

特异性免疫:机体受到抗原刺激而产生的具有专一性作用的免疫力,又称为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包括识别阶段:T细胞和B细胞分别通过TCR和BCR精确识别抗原,其中T细胞识别的抗原必须由抗原提呈细胞来提呈;活化增殖阶段:识别抗原后的淋巴细胞在协同刺激分子的参与下,发生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细胞(如杀伤性T细胞)、效应分子(如抗体、细胞因子)和记忆细胞;效应阶段:由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清除抗原。

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禽类)、胸腺、骨髓)和周围免疫器官(脾、淋巴结;粘膜免疫系统;皮肤免疫系统)。

疯牛病的病原:牛脑海绵状病,简称BSE,朊病毒。

超敏反应:即异常的、过高的免疫应答。

即机体与抗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致敏淋巴细胞或特异性抗体,如与再次进入的抗原结合,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损害的免疫病理反应。

又称变态反应。

病毒接种鸡胚的途径:主要有卵黄囊接种、绒毛尿囊腔接种、绒毛尿囊膜接种、羊膜腔接种途径等,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途径。

一般生物制品的制备:原料(菌毒株)的选择、原料的预处理、原料的保存、原料的培养及发酵、目的产物(疫苗菌毒株)的提取、分离纯化。

简答题:内外毒素的区别见名词解释人工诱发突变弱毒株的方法:常用灭活剂的种类及原理:疫苗灭活方法对机体免疫应答会产生明显影响现今生产灭活疫苗的灭活方法可分为物理和化学两大类。

A、物理作用灭活,制备灭活疫苗最初采用的灭活方法是物理方法,主要有加热、紫外线和射线灭活。

加热灭活:加热灭活法的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原体失去传染性。

治疗用布氏杆菌疫苗、伤寒疫苗同样是通过加热方法灭活的。

紫外线灭活:紫外线灭活主要是作用于病原体的DNA和/或RNA,使病原体的DNA形成TT二聚体,致使无法以此DNA为模板转录为mRNA,不能复制子代DNA与合成蛋白。

从而使病原体失去感染性。

优点是在DNA、RNA水平对病原体进行灭活,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抗原的完整性和免疫原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