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毫米波固态电路20140316-毫米波混频器和倍频器

合集下载

三毫米波段二次谐波混频器_向博

三毫米波段二次谐波混频器_向博

流过二极管对的电流对电压求导数,得时变电
导:
g( t)
= di( t) dv
= 2αIsch( αv( t) )

( 3)
加上本振信号 V = VLOcosωLOt 时,利用第一类 的 n 阶修正贝塞尔函数公式,对 g( t) 进行傅里叶级
数展开如下:
g = 2αIs[I0 ( αVLO ) + 2I2 ( αVLO ) cos2ωLO t
向 博等: 三毫米波段二次谐波混频器
345
良好. 带 外 对 46. 3 GHz 本 振 信 号 抑 制 良 好,此 处 S21 为 - 21 dB,回波 S11 为 - 0. 04 dB. 带外对射频 80 ~ 99 GHz 信号抑制良好,优于 - 33 dB. 中频低通 滤波器再加上终端开路线能进一步增加中频信号与 本振和射频的隔离.
+ 2I4 ( αVLO) cos4ωLOt + …] .
( 4)
由式( 4) 可知,混频电导是偶函数,其傅里叶展
开式中不含奇次项. 在已加本振的混频管对上,再加
上一个小射频信号 Vscosωst,混频电流展开式中将 出现 2ωLO - ωs ,4ωLO - ωs 等混频分量.
归纳出如下管对混频特性: 外部电流只含有偶
射频端口的 T 型结构如图 6 所示,采用有限元方 法进行分析. 参数性能见图 7. 由图可见,S21 很小,即 端口 1 和端口 2 间射频信号导通良好; S31 曲线表示 射频和中频端口隔离度优于 35 dB; S32 曲线表示本 振与中频信号隔离度优于 37 dB; S22 曲线表示本振 信号回波约为 0. 3 dB. 该电路达到设计要求.
采用软件 HFSS 对图 2 所示过渡模型[8-9]进行 仿真分析. 实验验证结构为两个过渡相连,即输入波 导通过转换过渡连接到微带,再通过转换过渡连接 到波导输出. 仿真模型波导为端口 1,微带为端口 2.

毫米波三倍频器的研究

毫米波三倍频器的研究

frequency tripler Was simulated and optimized for maximum multiplication efficiency by using ADS and HFSS soft-ware.The simulated output power reaches maximum value
签名: 鱼 维
日期:办,口年6月/-P El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电子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 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电子科技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 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1.3国内外发展动态
倍频器作为发射机、频率合成器、接收机本振源等电子设备中非常重要的非 线性电路,国内外己对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对倍频器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毫米波高端、亚毫米波频段,国外已经在亚毫米波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 中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1 998年John Thornton等报道了一种250GHz的肖特基二极管三倍频器【6】,在输
毫米波倍频器是毫米波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以下优点: 1.降低了设备的主振频率,并且把工作频率扩展到毫米波、亚毫米波段。 2.把微波设备所具有的高频率稳定度和相噪特性好的特点扩展到毫米波、亚 毫米波频段上。 3.固态倍频器体积小、易于集成。 4.使用寿命较长。 目前小功率的短波长毫米波、亚毫米波固态源的获得主要依靠倍频方法实现。 因此,进行毫米波、亚毫米波倍频器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so efrectivelv that the amount of clutter has been greatly reduced.In this paper,The model of diode pairs was modeled and impedance matching networks was designed in

毫米波振荡原理

毫米波振荡原理

毫米波振荡原理
毫米波的振荡原理基于电磁相干振荡理论。

英国物理学家弗洛里赫提出,生物组织中的DNA、RNA、蛋白质、酶等大分子和生物膜均有各自固定的振荡频率,这些频率正处于毫米波的振荡频率范围之内。

因此,当毫米波作用于这些生物大分子和生物膜时,可以引起谐振,进而对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如修复细胞、激活细胞、提升自身抵抗疾病和治愈疾病的能力等。

毫米波振荡器产生毫米波(8mm),经隔离器加至环行器,再由天线定向辐射出去,并在空间以电磁波形式传播。

当此电磁波在空间遇到目标(弹丸)时反射回来,如果目标是运动的,则反射回来的电磁波频率附加了一个与目标运动速度成正比的多普勒频率。

此回波被天线接收下来,经环行器加至混频器,在混频器中与经环行器泄漏的信号(作为本振信号)进行混频。

混频器为非线性元件,其输出有多种和差频率,如fd、f0±fd、2f0±fd等,经前置放大器选频得多普勒信号(频率为fd),再经长电缆(长50~100m)送至预处理系统的主放大器,主放大器附有自动增益控制与手动增益控制电路。

手动增益用来调整放大器的总增益,自动增益控制用来增加放大器的动态范围。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论文。

毫米波400W连续波固态功放设计

毫米波400W连续波固态功放设计

毫米波400W连续波固态功放设计李新胜【摘要】针对未来深空测控及其他航天器的测控通信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的新颖高效2×6路结构的波导功率合成方案.利用三维电磁场软件HFSS建模仿真,并以此为基础研制了38 W功放模块和功率合成器.通过模块化设计、分布式散热和结构一体化等多种技术措施,设计的毫米波固态功放实现了192路芯片高效率合成.测试结果表明,在1 GHz带宽内输出P1dB功率达到400W(连续波),合成效率达到80%以上,散热效果理想,设备稳定.【期刊名称】《无线电工程》【年(卷),期】2017(047)001【总页数】4页(P59-61,70)【关键词】Ka频段;连续波;固态功放;合成器;合成效率;热设计【作者】李新胜【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73由于Ka频段测控系统在信噪比、带宽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先天优越性,未来深空探测任务的上行工作频段将逐渐从目前的S频段、X频段向Ka频段方向过渡、发展。

但由于Ka频段微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自身的功率限制,必须进行大规模芯片合成,这又给合成效率和散热带来极大的压力。

为适应高功率、高合成效率、高效散热和小型化的未来需求,可通过双面探针(波导微带转换)实现小型化要求,尽力减小各级波导合成器尺寸和减少波导接口数量来降低损耗,通过结构和散热一体化设计达到高效导热和散热的目的。

本文采用一种新颖的非二进制合成器结构,实现大规模功率合成以及合理的热设计,有效规避了二进制结构采用256路结构而导致不必要的输出功率偏高的弊端,不仅缩小了整机体积、减小了供电功率、提高了合成效率,而且大大减轻了散热压力。

整机采用12路合成的方案,合成器采用BJ320波导结构。

毫米波400 W固态功放的方案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驱动与监控模块、末级模块、2分路器/合成器、2分路器/合成器、微波组件、分布式供电电源和冷却装置以及各种对外接口等。

微波毫米波技术基本知识

微波毫米波技术基本知识

PHEMT有更高的功率,成为毫米波功率器件的主 流。
HBT效率高,1/f相噪低, InP基HBT振荡管工作频 率已达138GHz。
精选可编辑ppt
37
毫米波MMIC
82年第一只Ka 波段MMIC二极管混频器问世以来, MMIC品种迅速增多,性能改善,工作频率提高: 美国TRW和Hughes公司InP基MMIC工作频率已超过 250GHHz。 TRW公司InP HEMT 功率MMIC:
可以说,DGS是PBG的一种特例。
精选可编辑ppt
33
四、国外毫米波器件和系统应用
现代武器装备的需求促进了毫米波技术 的发展,毫米波技术发展的需要又带动 了半导体和微电子电路技术和工艺的进 步,使毫米波技术成为当今一门知识密 集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国外毫米波设备 快速发展,每年以30%-40%的速度增长, 成为军事电子领域的“ 朝阳”产业。
★微波电路的小型化,特别是三维电路的发展 不仅以先进的电路制造工艺为基础,而且依赖 计算电磁学和商用电磁仿真软件的迅速发展。
★随着射频集成电路(RFIC)、单片集成电路 (MMIC)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 的迅速发展,低成本、高性能的高速数字、射 频、微波和毫米波集成电路和系统的互连和封 装成为重要的理论和工艺技术课题。
商用CAD软件应运而生。
Ansoft公司 软件 :designer和HFFS
精选可编辑ppt
24
计算电磁学及其应用
★随着集成密度的增加和工作频率的提高,设计者 必须认真对待互连和封装中的各种电磁效应问题, 如电路间的互耦,寄生谐振,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 性等问题。
★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中,以电磁场理论为基 础,以高性能计算技术为手段,运用计算数学提供 的各种方法,诞生了一门解决复杂电磁场理论和工 程问题的应用科学-计算电磁学(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毫米波理论与技术第1章绪论

毫米波理论与技术第1章绪论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1.2 毫米波的大气传播特性
毫米波的大气窗口和吸收带
(1)大气“窗口”
中心频率f(GHz) 35 94 140 220
波长λ (mm)
带宽B(GHz)
8.6
16
3.2
23
2.1
26
1.4
70
优点:使雷达可用窄脉冲和宽带调制技术获得目标的细部特 性;拓宽现有的通信频谱。 (2)大气吸收带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毫米波理论与技术
总 学 时:40学时 开课时间:春季 主讲教师:徐跃杭 Email:yuehangxu@
课程简介
先修课程
《导波场论》、《电磁场理论》、《微波技术基础》、《 微波网络》、《微波固态电路》
课程内容
毫米波 传输线、无源元件、有源器件理论; 毫米波器件和电路设计技术; 毫米波混合/单片集成技术(HIC&MMIC);
35GHz
海拔 4km 30
O2
60 频率\GHz
在毫米波频段有 220GHz 四个传播衰减相 140GHz 对较小的大气 94GHz “窗口”,任何 一个毫米波“窗 口”的可用带宽 H 2O 几乎都可以把包 O2 括微波频段在内 的所有低频频段 100 150 300 容纳在内。
衰减\(dB/km)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1.3 毫米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角分辨率
在一般情况下能获得的角分辨率α就等于天线波束的半功 率宽度(或由信号处理获得的等效波束宽度),它与辐 射波长λ、天线(或透镜)直径D有如下的关系 α=k λ/D 系数k决定于天线孔径上的电流分布,典型值为1~1.3。 上式表明,波长越短,天线直径越大,波束宽度越窄, 角分辨率就越高。 例:一个12cm孔径的天线在94GHz给出1.8°的波束宽度 ,同样孔径尺寸的天线在10GHz的波束宽度为18 °。

毫米波检波器倍频器与谐波平衡法

毫米波检波器倍频器与谐波平衡法

分裂法的特点是比较简单,但收敛性较差,分裂系数要比较小才能够保证收 敛。当分裂系数较大时,有可能出现发散现象。 三、牛顿法 利用牛顿法求多变量函数的零点。 牛顿法的迭代公式:
∂F (V ) p V = V − F (V ) ∂V V =V p
p +1 p −1
其中: JF = ∂F (V ) ∂I G = YN Ω +j ×N + ∂V ∂V ∂Q c ∂V
k= l k ≠l
∂Qc ,n ,k ∂Vm,l
1 21T ∂qc ,n ( t ) − j ( k −l )ωt = ∫ 1 e dt T − 2T ∂vm ( t )
主要优点:收敛性较好。 主要确定:内存和计算量较大。 四、反射法 反射发模拟电路的接入过程。 将非线性子网络和线性子网络之间的各个端口上接入基波的整数波长的传 输线,不会影响电路的稳定状态。
I N +1
Z c1
Vs (t )
VN +1
Z s (ω )
1
v1,i ( t )
Z c1
2v1,i ( t )
NL1
Zc2
2v2,i ( t )
2 线性 子网络
v2,i ( t )
Zc2
NL2
非线性 子网络
I N +2
VL (t )
Z cN
v N ,i ( t )
2vN ,i ( t )
VN + 2
Vs = [ 0 0.5 0 0]
T
如果 Z 0 =50Ω, L1 =1nH , C1 =0.1 pF = a0 0.1, = a1 0.05, = a2 0.00
0.0014 − j 0.0034 0 0]

电子科技大学微波固态电路总回顾

电子科技大学微波固态电路总回顾

总回顾—— 第三章微波晶体管放大器 G
单向化设计( S12≈0S ) − Γ (1
2 2 S
S 21
2
M
固定增益电路
GTu =
2
21
)(1 − Γ L )
2 2 2
2
(1 − S11Γ S )(1 − S22 Γ L )
2 2
= S21 ⋅
1− Γ S
多级放大器晶体管选择 宽带放大器
1 − S11Γ S
原理图捕捉;支持工具;层次设计 ;电路元件库; 模拟控制 ;优 化;版图;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分析研究电路响应的模拟引擎
总回顾—— 第三章微波晶体管放大器
功率合成技术
链状结构 按电路拓扑 结构分类 树状结构 N口结构 Wilkinson合成器 Rucker合成器 圆锥合成器 辐射状合成器 行波合成器 器件级 谐振型 按功率合成 方式分类 电路级 非谐振型 准光功率合成 空间级 自由空间波功率合成 混合型 腔体谐振 介质谐振 空间型 按传输线 形式分类 波导型 平面型
ΓSm ΓLm
P′
ΓLm Γ*Lm
ΓL′
总回顾—— 第三章微波晶体管放大器
微波晶体管功率放大器的特性 1)功率 耗散功率
PDC ≈ I cVcb
,输入功率Pin,输出功率Pout,
小功率:PDC<1 W, 中功率:1W≤PDC ≤ 5W,大功率:PDC>5W 功率单位:1mW=0dBm 1W=1000mW=30dBm 10W=40dBm
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和出勤率):10%;实验(8学时):20%; 期末考试(第15周,一页纸开卷,填空5~10/判断5~10/简答3~5,2小时): 70% ;
非考试重点——

用于毫米波雷达频率源的四倍频器设计

用于毫米波雷达频率源的四倍频器设计

用于毫米波雷达频率源的四倍频器设计
王梓任;杨煜;黄宇欣;沈啸伟;陈奇超;高海军
【期刊名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4(44)2
【摘要】基于SMIC 55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面向毫米波FMCW雷达频率源的四倍频器。

该四倍频器由相同拓扑结构的二倍频级联构成,二倍频核心采用Push-Push结构实现,采用磁耦合谐振器(MCR)实现输入阻抗匹配,同时实现单端转差分和抑制谐波的功能;论文同时提出了一种谐波抑制结构,运用带通结构结合MCR完成级间匹配和输出功率匹配,满足抑制谐波和较高输出功率的要求。

设计结果表明,在60~64 GHz输出频率内,四倍频器饱和输出功率为2.2 dBm,谐波抑制度大于35 dBc,直流功耗59 mW。

该四倍频器在满足宽倍频器程的前提下,具有高谐波抑制度和高输出功率的特点,可用于毫米波雷达系统中的频率源产生电路。

【总页数】10页(P14-22)
【作者】王梓任;杨煜;黄宇欣;沈啸伟;陈奇超;高海军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射频电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432;TN771
【相关文献】
1.毫米波脉间频率步进雷达波形参数优化设计
2.毫米波低相噪捷变频高分辨率雷达频率源设计
3.一种用于调频连续波雷达系统的频率源工程设计
4.宽频带毫米波有源倍频器设计
5.MUSIC法用于频率步进毫米波雷达目标回波信号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毫米波雷达原理及器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毫米波雷达原理及器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毫米波雷达原理及器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毫米波雷达是一种基于毫米波频段工作的雷达系统。

毫米波波段指的是波长在1毫米到10毫米之间的电磁波段。

相比于传统的雷达系统,毫米波雷达具有更高的频率、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分辨率,能够实现更精确的目标探测和成像。

毫米波雷达的原理是利用毫米波的特性进行目标检测和成像。

毫米波波段的电磁波穿透力较弱,具有较高的衰减特性,因此可以很好地避免与其他频段的信号干扰。

同时,毫米波频段的大带宽和高频率使得毫米波雷达能够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和更精确的测量。

毫米波雷达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部分组成。

在发射过程中,雷达系统通过发射器产生毫米波信号,并通过天线系统将信号辐射出去。

接收过程中,雷达系统接收由目标反射回来的毫米波信号,并通过接收器进行信号处理和分析。

信号处理和成像原理是毫米波雷达的核心,通过对接收信号的处理,可以获得目标的距离、速度、方位角等信息,从而实现目标的探测和成像。

毫米波雷达器件主要包括天线系统、频率合成器和发射机等。

天线系统负责发射和接收毫米波信号,其设计和性能直接影响了雷达系统的探测和成像能力。

频率合成器和发射机则负责产生稳定的毫米波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天线系统进行辐射。

总之,毫米波雷达是一种利用毫米波频段工作的雷达系统,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精确的测量能力。

通过发射和接收毫米波信号,并经过信号处理和成像原理,毫米波雷达能够实现目标的探测和成像。

天线系统、频率合成器和发射机等是毫米波雷达的关键器件,其设计和性能对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毫米波雷达有望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概述和介绍。

下面是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本文将介绍毫米波雷达的原理及器件。

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对毫米波雷达进行一个概述,介绍其在科研和工业领域的应用以及当前的研究现状。

固态电子器件答案

固态电子器件答案

固态电子器件答案【篇一:微波固态电路复习题】1. 微波是指频率在(300mhz~30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对应的波长范围为(1mm~1m)。

2. ku波段是指频率在(12ghz~18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对应的波长范围为(2.5~1.67cm)。

vhf波段是指频率在(0.1ghz~0.3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对应的波长范围为(300~100cm) uhf波段是指频率在(0.3ghz~1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对应的波长范围为(100~30cm)s波段是指频率在(2ghz~4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对应的波长范围为(15~7.5cm)c波段是指频率在(4ghz~8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对应的波长范围为(7.5~3.75cm)3. 在大气中,影响微波/毫米波传播的主要是(氧分子)和(水分子),由于气体的(谐振)会对微波/毫米波产生(吸收)和(散射)。

4.毫米波的四个大气“窗口”是(35ghz)、(94ghz)(140ghz)(220ghz)。

简答题1. 简述微波电路的发展历程由最初的电子管向固态化发展,由大型元件向小型元件、集成电路、器件方向发展,同时开发新系统。

目前微波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朝小型化、高集成化、高可靠、低功耗、大批量应用方向发展。

2. 什么是mmic利用半导体批生产技术,将电路中所有的有源元件和无源元件都制作在一块砷化镓衬底上的电路称为微波单片集成电路。

第2章选择与填空题1. 列举几种常用的平面传输线(微带线、悬置式微带线、倒置式微带线、带线、槽线、共面波导、鳍线)2. 微带线主要传输的模式是(准tem),带线的传输主模是(tem)11. 槽线的传输模式是(te模)。

12. 共面波导的传输模式是(准tem模)。

8. 鳍线的传输模式是(te与tm模式组成的混合模)。

3. 微带线最高工作频率的影响因素有(寄生模的激励、较高的损耗、严格的制造公差、处理过程中的脆性、显著地不连续效应、不连续处的辐射引起低的q值)(列举四个即可)4. 定向耦合器常用表征参量有(耦合度、方向性、隔离度)7. 耦合器的耦合度的定义是(c= 10lgp1/p3 = 20lg|s31| db )。

毫米波宽带二倍频器设计

毫米波宽带二倍频器设计

毫米波宽带二倍频器设计
郭健;黄娅;毕波;张永杰;钱澄;窦文斌
【期刊名称】《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年(卷),期】2011(31)6
【摘要】基于鳍线/悬置微带线耦合器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毫米波变容二极管的宽带平衡式二倍频器结构。

鳍线作为二极管对的驱动输入端,同时提供直流偏置接地。

二极管对的直流偏置电压由输出悬置微带/WR-22波导转换的探针馈入。

结合宽带输入WR-42波导/鳍线转换、宽带鳍线/悬置微带线耦合器以及宽带悬置微带线/WR-22波导转换实现了覆盖整个Q频段的平衡式二倍频器。

在输入功率为
+20dBm,变容管反偏置电压1.2V时,输出33~50GHz的范围内倍频效率大于10%。

【总页数】4页(P577-580)
【关键词】鳍线/悬置微带线耦合器;宽带平衡式二倍频器;直流偏置
【作者】郭健;黄娅;毕波;张永杰;钱澄;窦文斌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金陵科技学院;毫米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771
【相关文献】
1.毫米波二倍频器的研究与设计 [J], 张倩;孙玲玲;文进才
2.一种毫米波超宽带平面倍频器的设计 [J], 金长林;陈波
3.一种超宽带毫米波倍频器设计 [J], 黄华;全金海;胡柳林;刘云刚;金长林
4.亚毫米波二倍频器的设计 [J], 林元根;张勇
5.一种毫米波宽带倍频器设计 [J], 杨先国;何俊岑;杨秀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亚毫米波二倍频器的设计

亚毫米波二倍频器的设计

亚毫米波二倍频器的设计林元根;张勇【摘要】亚毫米波在电磁波频谱中占有很特殊的位置,因此,在学术上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但目前在国内对亚毫米波倍频源的研究还寥寥无几.建立了电路拓扑结构.器件以串联的方式安装于输入波导与悬置微带线连接处的混合结上,可满足偶次倍频的要求.通过ADS和HFSS等软件的联合仿真设计出180 GHz平衡式无源二倍频器,并对二倍频器电路进行了加工、制作和测试.【期刊名称】《舰船电子对抗》【年(卷),期】2010(033)004【总页数】5页(P102-105,111)【关键词】亚毫米波倍频器;悬置微带线;减高波导【作者】林元根;张勇【作者单位】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23所,扬州,225001;电子科技大学,成都,6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7710 引言亚毫米波在长波段与毫米波相重合,而在短波段,其频率与THz相重合,可见它在电磁波频谱中占有很特殊的位置。

由于所处的特殊位置,亚毫米波具有一系列特殊的性质,它的量子能量很低,信噪比很高,频率极宽,能覆盖各种蛋白质在内的大分子的转动和振荡频率。

因此,亚毫米波在学术上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在科学技术上及工业上有很多实际的应用:如信息科学方面的超高速成像信号处理,大容量数据传输;材料处理,分层成像技术,生物成像;等离子体聚变的诊断;天文学及环境科学等。

而且在国防上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前景。

1 偶次倍频原理倍频器可采用单个或多个非线性器件。

单器件由于承受功率限制,电路不能有效地提供足够的输出功率和较大的动态范围,另一方面单器件电路不能抑制不需要的谐波,而多器件采用平衡式结构可以提高电路功率容量,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并抑制不需要的谐波分量。

对于偶次倍频器,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偶次倍频原理图在图1中,2个二极管相对于输入回路反向并联,相对于输出回路同向串联,设输入信号电压为V,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的I/V特性为:式中:is为反向饱和电流,α只与二极管本身和绝对温度有关。

微波毫米波电路分析与设计 简介PPT学习教案

微波毫米波电路分析与设计  简介PPT学习教案
年 195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15页/共26页
15
微波混合集成电路(MIC)— 利用平面微波传输线和薄膜淀 积与光刻技术制作而成
微波优单点:片无集需成调整电即路可满足指标 (MMIC)可—大量利生用产单片集成工 艺集将成微电路波的电发路明者制:作德在州仪一器个公半司 导
杰体克芯·基片尔上比(Jack Kilby)1958年9月
第22页/共26页
22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 引言 (2) 微波无源元件 (3) 微波固态有源元件 (4) 微波变频器 (5) 微波晶体管放大器 (6) 微波振荡器 (7) 微波控制电路 (8) 微波单片集成电路
第23页/共26页
23
本课程的教材和学时
《微波固态电路》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喻梦霞, 李桂萍 编著 言华等, 微波固态电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17页/共26页
17
微波固态电路的优点
系统可靠性高
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105-106s
固态电路体积小、重量轻 成本低,且一致性好 系统设计快速简便
各种功能和性能的固态组件或模块基本已经商 品化,系统设计者只要合理选择利用即可构成 完整的系统
第18页/共26页
18
微波固态电路的类型
分立集总元件电路—低频使用,L波段以下
第24页/共26页
24
本课程的练习和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 平时考查(30%):
学生到课、听 课、作业、 课堂问答等
期末考试(70%): 成绩评定依据 :
闭卷考试
平时考查和期末考试综合考虑
第25页/共26页
25
感谢您的观看!
第26页/共26页
26微波毫米波电路分析与来自计 简介会计学1

毫米波固态电路

毫米波固态电路

单片双平衡混频器
70-90GHz monolithic HBT star mixer [Velocium]
单栅和双栅三端器件混频电路
三端器件平衡混频电路
单片有源平衡混频器
32-46GHz monolithic GaAs PHEMT balanced mixer [Mimix]
HEMT器件结构及其等效电路
单片亚谐波混频器
E-band monolithic Schottky diode pair subharmonic mixer [E.B. Stoneham 2006]
单片四次谐波混频器
60GHz Uniplanar MMIC 4 Subharmonic Mixer [M.W. Chapman 2002] 有限宽度地共面(FGC)波导
二倍频器
HBV三倍频器
450GHz单管三倍频器和异质结势垒变容二极 管(HBV)器件 [M. Saglam 2002]
平衡倍频器
反向并联二极管对
鳍线平衡倍频电路
35% bandwidth Q-to-W band frequency doubler [C. Nguyen 1987]
W频段单片集成平衡三倍频器
鳍线串联双管合成振荡器
等效电路
Gunn 二极管和串联双管合成振荡器的等效电 路
鳍线串联双Gunn管合成振荡器 的输出功率
鳍线串联双Gunn管合成振荡器 的输出功率稳定度和频率稳定度
D-band (110-140GHz) quasi-optical oscillator
Grooved mirror type Fabry-Perot quasi-optical oscillator
SiO2 Cr-Au 欧姆接触 P Au-Ge

基于薄膜工艺的1030 GHz混频器和750~1100 GHz倍频器研制

基于薄膜工艺的1030 GHz混频器和750~1100 GHz倍频器研制

基于薄膜工艺的1030 GHz混频器和750~1100 GHz倍频器研制孟进;张德海;牛斌;朱皓天;刘锶钰;范道雨;陈胜堂;周明【期刊名称】《红外与毫米波学报》【年(卷),期】2022(41)5【摘要】基于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砷化镓工艺线,自主完成了750~1100 GHz全频带三倍频器以及中心频率为1030 GHz的低损耗二次谐波混频器的研制。

为了提升模块的性能,将传统的场路结合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扩展,引入器件的参数优化,并建立起两者互为反馈的关系,从而达到整个设计过程的闭环。

研制出的单片电路厚度为3μm,并通过梁氏引线支撑悬置于腔体结构中。

测试结果表明宽带倍频器在790~1100 GHz频率范围内输出功率为-23~-11 dBm。

以上述倍频源作为射频信号对二次谐波混频器进行测试,在1020~1044 GHz频率范围内变频损耗优于17.5 dB,在1030 GHz处测得的最小变频损耗为14.5 dB。

【总页数】8页(P871-878)【作者】孟进;张德海;牛斌;朱皓天;刘锶钰;范道雨;陈胜堂;周明【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微波遥感重点实验室;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和模块电路重点实验室;南京中电芯谷高频器件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771【相关文献】1.0.03GHz~3GHz宽带取样混频器的研制2.140GHz二倍频器的研制3.具有0 dBm LO驱动的宽带3 GHz至20 GHz高性能集成混频器4.基于T形阳极GaAs 肖特基二极管薄膜集成电路工艺的664 GHz次谐波混频器5.宽带3 GHz至8 GHz混频器凭借25 dBmOIP3和2 dB转换损耗改善上变频性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mm波段宽带混频器的设计

3mm波段宽带混频器的设计

3mm波段宽带混频器的设计
赵颖;宋翔
【期刊名称】《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年(卷),期】2017(36)9
【摘要】混频器广泛应用于通信接收系统,随着微波通信系统向高频段方向发展,高频段的毫米波混频器成为了重点研究毫米波器件之一。

介绍了一种结构新颖的毫米宽带混频器的设计,本振信号由矩形波导向悬置微带线引入,射频信号由矩形波导向鳍线引入,一对肖特基二极管搭在悬置微带线和鳍线之间构成了平衡混频电路,经仿真验证,设计出的毫米波宽带混频器在75~105GHz的工作频率上,变频损耗优于12dBm,各端口之间的隔离度也优良,且该混频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等优点。

【总页数】4页(P68-71)
【关键词】3mm波段;平衡混频器;过渡波导;鳍线;悬置微带线
【作者】赵颖;宋翔
【作者单位】上海精密计量测试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773.4
【相关文献】
1.3mm宽带混频器 [J], 曹逸庭
2.基于肖特基二极管改进模型的W波段宽带八次谐波混频器 [J], 丁德志;徐金平;陈振华
3.3mm波段宽带鳍线定向耦合器 [J], 陈忆元
4.V波段宽带混频器的设计 [J], 宋翔;年夫顺;代秀
5.3mm波段高T_c超导谐波混频器 [J], 金飚兵;程其恒;许伟伟;吴培亨;阎少林;邵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4 模拟非线性调制系统 宽带调频的方法:阿姆斯特朗法

3.4 模拟非线性调制系统 宽带调频的方法:阿姆斯特朗法

工程实现方法:阿姆斯特朗(Armstrong)法
倍频器与混频器的配合使用,先倍频获得大频偏, 再进行混频,取下变频,获得规定的载频。
f=n1n2 f1
ßFM=n1n2ß1 fc=n2(n1f1-fr)
根据给定的载 频fc,得到混频 器的频率f2。
实例计算
7
例3-6 用倍频法构成调频发射机。设调制信号是fm=15kHz 的单频余弦信号,NBFM载频 f1=200kHz,最大频偏 ∆f1=25Hz,混频器参考频率fr=10.9MHz,倍频次数n1=64, n2=48。(1) 求窄带调频信号的调频指数;(2) 求调频发射信号 的载频、最大频偏、调频指数。
足最终频偏为75kHz的要求。
发现问题:
倍频器在提高相位偏移的同时,也使载波频率提高了,倍
频后新的载波频率(nf1 )高达600MHz,不符合 fc =88-
108MHz的要求。
怎么办?
5
分析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如何降低倍频之后的载频?
调制技术,实现频谱搬移
• 搬移到指定的频率位置上,不改变频谱结构
通信原理
第3章 模拟调制系统
3.4 模拟非线性调制系统
宽带调频的方法:阿姆斯特朗法
倍频法 [阿姆斯特朗(Armstrong)法] 思路: 先将调制信号积分,然后对载波进行调相,即可产生 一个窄带调频(NBFM)信号 再经n次倍频器得到宽带调频 (WBFM) 信号 方框图 :
2
第一步:产生窄带调频信号 窄带调频公式
解: (1)由NBFM最大频偏 ∆f1=25Hz 和调制信号频率fm 可求
出调频指数
1=
f1 fm
= 25 15 103
= 1.67 1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3 亚谐波混频器 反向并联二极管对偶次谐波混频电路
优点:可降低毫米波本振频率要求;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3.3 亚谐波混频器
亚谐波混频器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3.3 亚谐波混频器 亚谐波混频器
• 300-360GHz sub-harmonic mixer using planar Schot tky diodes [B. Thomas 2005]
3.3.3 亚谐波混频器 单片亚谐波混频器
• E-band monolithic Schottky diode pair subharmonic mix er [E.B. Stoneham 2006]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3.3 亚谐波混频器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VB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Cj Cj(0)

V
3.4 .1 二极管倍频器
二极管倍频电路的基本形式
并联型(电流激励型)和串联型(电压激励型)
滤波器 滤 G f n滤 G f nD I D R V 滤 滤 Rfg波 f1 波 g fL 1 g 1 RS L g 波 器 器波 1 D 1 器 器 vS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3 混频器
两端器件—二极管混频器原理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3 混频器
三端器件—FET混频器原理
非线性源
阻性混频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3.1 单端混频器
单端混频器原理图
二极管、F ET等 优点:简单、变频损耗小(特别是巴伦和阻抗变换较难 实现的频率)、本振功率低; 缺点:杂波太多、带宽窄、隔离度差(LO/IF);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3.2 平衡混频器 毫米波吉尔伯特混频器
射频信号从 M1 和 M2 的栅极输入 , MOS 管工作在饱和区 , 将射频电压信号转 化为电流信号 ; 本振信号从 M3、M4、M5 和 M6 的栅极输入 , MOS 管工作在 开关状态。由开关电路对 RF 电流信号进行开关调制 , 实现混频功能。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4 .1 二极管倍频器 变容二极管的管芯结构和等效电路
平面管芯结构和台面管芯结构
SiO2 Cr-Au 欧姆接触 P Au-Ge
+ +
A N N+硅 B
P+ 耗尽层
N N -GaAs C
等效电路
Rj Ls Rj Rs Cj
(a) 管芯等效电路 sps
Rs Cj Cp
Ls
Rs
Cj
Cp
(b) 封装管完整的等效电路
下变频
上变频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3 混频器
混频器的分类
根据非线性器件:
(1)二端器件混频器(二极管) (2)三端器件混频器(FET、CMOS、HBT)
根据电路结构和工作特点:
单端混频器 平衡混频器(单平衡和双平衡) 亚谐波混频器(偶次谐波和寄次谐波) 镜像抑制混频器
信号频率fs端口的信源热噪声是kT0f,经过混频器变换成中频噪声; 在镜频 fi附近f内的热噪声与本振频率 fp之差为中频,也将变换成中频 噪声输出; 混频器内部损耗电阻热噪声以及混频器电流的散弹噪声,还有本机振 荡器所携带相位噪声都将变换成输出噪声, Pnd 。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3.2 平衡混频器
鳍线平衡混频器
鳍线-共面线平衡混频器
鳍线-带线平衡混频器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3.2 平衡混频器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3.2 平衡混频器 V频段单片集成混合环平衡混频器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3.2 平衡混频器 双平衡混频器
特点:比单平 衡具有更高的 端口隔离度和 杂散抑制度。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3.2 平衡混频器 双平衡混频器
• 70-90GHz monolithic HBT star mixer [Velocium]
3.3 混频器
噪声系数
m——混频器变频损耗
Pno kT0 f / m kT0 f / m Pnd
Pno Tm tm kT0 f T0
FSSB
kTm f mtm kT0 f Lm
FDSB
Pno 1 am t m 2k ' T0 f / m 2
根据混频器特性:
有源混频器: “hot”晶体管,特点是有增益,但结构复杂、不可逆; 无源混频器:二极管、“cold”晶体管(阻性FET混频器),线性度好;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3 混频器
两端器件—二极管混频器原理
二极管种类 PN结二极管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PIN二极管 变容二极管 典型应用 检波器、混频器、调制 器(响应较慢) 检波器、混频器、调制 器(响应快) 开关、衰减器等 调谐器、倍频器、VCO 等
变频是频谱搬移电路
(b) 输出信号 (a) 输入信号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3 混频器
主要技术指标
噪声系数 变频损耗/增益 隔离度(LO/IF/RF) 动态范围 线性度(三阶交调) 本振功率 镜频抑制度 端口驻波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但转换效率低;
电抗型倍频器优点是转换效率高,但工作不稳定
,易产生振荡;
倍频器的只要技术指标:
• • • • • • 工作频率和倍频次数; 倍频器的变频损耗(或效率); 倍频器输出功率; 倍频器的驱动功率; 杂波抑制(波型纯度); 输入/输出驻波。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二端器件 变容二极管(非线性电抗倍频) 阶跃二极管(非线性电抗倍频) IMPATT二极管(非线性电感倍频) 电阻性二极管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非线性电阻倍频) 三端器件(电抗和电阻倍频)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4 倍频器
电阻型倍频优点是工作带宽宽,不易产生振荡,
3.3 混频器
噪声系数
• 定义
Pno F Pns
Pno:当系统输入端噪声温度为T0 = 290K时,到输出端 的总噪声资用功率; Pns :仅由有用信号输入所产生的 那一部分输出的噪声资用功率。
根据混频器具体用途不同,噪声系数有两种:单边带噪声 和双边带噪声; 混频器输出端的中频噪声功率主要包括三部分:
滤波器 f1 RS
滤波器 nf1 iS RL GS f1
D nf1 GL
滤波器 滤波器
滤波器 nf1 GS iS Gg L1 R1 Rn Cn GL
RS
Hale Waihona Puke vSL1 R1 C1 Ln Rn Cn 滤波器 f1 滤波器 nf1 i1 in RL D L1 R1 C1 Ln Rn Cn
D C1 Ln D Rn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3.2 平衡混频器
平衡二极管MMIC混频器,采用的是混合环结构耦合器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3.2 平衡混频器 单片有源平衡混频器
• 32-46GHz monolithic GaAs PHEMT balanced mixer [Mimix]
3.3.3 亚谐波混频器 单片四次谐波混频器
• 60GHz Uniplanar MMIC 4-Subharmonic Mixer [M. W. Chapman 2002]有限宽度地共面(FGC)波导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3.4 镜像抑制混频器
镜频抑制混频器原理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3.1 单端混频器 二极管单端混频器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3.1 单端混频器 单端混频器
• 230GHz single ended mixer [J.W. Archer 1981]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c) 封装管的简化等效电路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4 .1 二极管倍频器
变容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
结电容
零偏压结电容
C j0 dq Cj dv vr 1 V D
反向偏压绝对值 PN结的势垒电位差
结电容变化系数
• γ=1/3 缓变结 • γ=1/2 突变结 • γ>1 超突变结
• V band singly balanced diode mixer [C. Florian 2005]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讲义
3.3.2 平衡混频器 W频段单片集成混合环平衡混频器
• 91-99GHz monolithic HEMT Schottky diode singly b alanced mixer [Velocium]
3.3.1 单端混频器
阻性FET MMIC组成的镜像抑制混频器
优点:交调失真小; 直流功耗小;RF/LO 隔离度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