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的造景艺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漏景是由框景进一步发展而来。苏 州古典园林中,在围墙及廊的侧墙上, 常开有许多造型各异的漏窗,来透视 园内的景物,使景物时隐时现,造成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意境。漏 景的构成可以通过窗景、花墙、通透 隔断、石峰疏林等造景要素的处理来 实现。疏透处的景物构设,既要考虑 视点的静态观赏,又要考虑移动视点 的漏景效果,以丰富景色的闪烁变幻 情趣。 如留园的木漏窗,本身纹理优美, 花纹独特,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受, 同时,透过漏窗,窗外的景色若隐若 现,丰富了景色,增添了情趣。留园 的漏景窗、沧浪亭的漏窗景和红枫窗 景、耦园的漏窗、拙政园的听雨轩及 其漏窗都采用了漏景的手法。
苏州是我国古典园林的萌发地之一,聚集了江南私家 园林的精粹,具有悠久的历史,造园技艺精湛,“江 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的成就 是与它独特的造园手法和造园思想分不开的。 在苏州 古典园林中,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景物的观赏要求,除 了良好的观赏路线和视觉观赏条件外,处处有景,步 移景异,具有百看不厌的魅力,使人们感觉其园林空 间虽小但又不觉其小。造园手法体现在对各造景要素 进行构景设计的环节里,采用对景、敞景、分景、框 景、漏景、夹景、借景等处理方式将景物与视线巧妙 地组合起来。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极大的体现出视觉 传播艺术的环境认知和符号传达的优势,是最能体现 视觉传播艺术的典范之一。
对景:苏州古典园林通常在重要的观赏点 有意识地组织景物,形成各种对景,但不 同于西方庭院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 曲折的平面,步移景异,依次展开。这种 对景以道路、廊的前进方向和进门、转折 等变换空间处以及门窗框内所看到的前景 最为引人注意。所以沿着这些方向构成对 景最为常见。
障景,其构景艺术意识来源于“欲扬先抑,欲 露先藏”的匠意,起着抑制视线且又使阴道转折 的屏障景物的作用,多设于景区入口或空间序列 的转折引导处。处理宜有动势,宜高于人的视线, 形象生动,构图自由,景前应有足够的场地空间 接纳汇聚人流,并应有指示和引导人流方向的诱 导景观。苏州古典园林入口处障景的处理,有山 石、植物、景墙等等多种方式,已成为苏州古典 园林造园处理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如狮子林中的 问梅阁,在折桥上观看问梅阁时,假山和花木遮 挡住部分视线,但同时问梅阁的翘檐又露在空中, 吸引着游人的视线。这种“欲扬先抑,欲露先藏” 的手法,“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体现了苏 州园林含蓄的设计风格。退思园的假山及眠云亭、 怡园的锁云轩及周边山水以及沧浪亭水景都是同 样的道理。
夹景是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主要运用透 视消失与对景的构图处理方法,在人的活动路线 两侧构设抑制视线和引导行进方向的景物,将人 的视线和注意力引向计划的景物方向,展示其优 美的对象。多运用于河流及道路构图设计中。 如在环秀山庄山谷中的山路上,两边的假山 石造型优美,本身可以作为景观供人观赏,但同 时也抑制了行人的视线,将人们的视觉中心引导 到环秀山庄的主景西望边楼上,展示出美好的视 觉感受
框景——框景是用有限的空间框架去采收 无限空间的局部画面的构景手法。在中国 古代园林中,多采用建筑物的门框、窗框 或亭、楼阁外廊的柱与檐、栏构成的方框 构景。框景的艺术效果不局限于对某一局 部景观的突出,还能观赏者角度的变换造 成景致的变换,以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借景——借景多是立面景观的构景方法。就是将 园外甚至远方的景观组合到园内某一方向的立面 景观中,使之景深增加,层次丰富,造成在有限 空间看到无限景致的效果。中国古典园林也是以 围墙环绕,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空间。然而不管多 大规模的园林也只是地表环境中的一个局部,都 是处于外界环境的包围之中。这种自我的封闭如 果不在构景中给以掩饰和突破,就会使人产生狭 小的感觉,而降低景观的美感强度;外围的景观 若与园内景观在立面上不协调,也会因其结构的 混乱而造成美感强度的降低。因此如何将园内外 的景观组合好,影响着全园景致的整体效果, “巧于因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借得恰到好处 就是对生境、画境、意境的最好统一。
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满足了人对自 然美的认识、理解和感情。在“天人 合一”的思想影响下,形成了写意山 水的风格。
Biblioteka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