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课标与教材解析】
对于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新课标对此部分的要求为: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能用公式、图像等方法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科学思维中的抽象方法和物理问题研究中的极限方法。例如,结合瞬时速度概念的建构,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极限方法。理解速度,掌握极限处理方法对后面的加速度教学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1.了解坐标与坐标变化量,能够通过坐标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过程。
2.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矢量,掌握速度的单位、符号和公式。
3.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及意义,辨认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了解生活实际中的某些运动的速度大小数据。
4.基于以上的理解与掌握,形成运动“速度”的物理观念,能够定位速度究竟是个怎么样的物理量。
科学思维
1.提出物体运动快慢的表述—速度,理解比值定义方法。
2.通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模型构建,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极限法思维。
3.从平均速度到瞬时速度的过渡,培养和锻炼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科学探究
1.通过DIS测定小车瞬时速度的探究,学会观察实验、处理数据等,经历物理实验探究的过程。
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物理角度出发,而向解释生活现象的过渡,如-汽车是否超速的判断,使学生有用物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态度;
2.鼓励学生学会利用物理原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其肩负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速度有关的知识,生活中有许多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大小和方向直接相关的实例, 也不多不少会了解到一些关于速度的生活现象。学生已有一些关于速度的经验,但没有引起重视,对速度的理解还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而本节课是速度更深层次的学习,是初中物理的拓展和延伸。高一的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其思维还常常依赖于感性的经验相联系,从初中的标量过度到高中的矢量的过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课堂中需引导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强调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矢量性,带领学生进一步探讨“速度”的新知识,让学生逐步理解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
1.通过例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辨别快慢,讨论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进行模型构建、实验探究,让学生确切理解速度,体会瞬时速度。
【教学重点】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区别.
【教学难点】
1.等效方法来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由速度到平均速度及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的过渡.
2.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运动中瞬时速度是怎样确定的.
【教学过程】
故事引入,讨论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分析得出比较单位时间的位移更有意义,提出速度的概念,比值定义法;分析讨论龟兔赛跑中的速度问题,提出平均速度的概念;进一步分析龟兔赛跑得出平均速度的局限性,提出瞬时速度,极限思维法;课堂小结,练习巩固。
一、新课引入-启发探究欲望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龟兔赛跑:在运动的过程中,或全程来看, 乌龟和兔子谁运动得快?学生往往会凭日常生活经验认为兔子跑得快。此时教师指出在物理学中,物体的快慢并不能凭感觉来判断。那么如何判断?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过观看刘翔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栏精彩视频,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观众和裁判分别是怎么比较运动员的运动快慢的?
(二)探究知识准备
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利用上一节课所学习的位移知识,带领学生运用一维坐标来描述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过程:设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运动,公路用x轴建立直线坐标系表示,t1时刻汽车处于x1点,坐标是x1=1m,一段时间之后,t2时刻到达x2点,坐标是x2=30m。这样,物体的位移就可以通过坐标的变化量来表示,即x2-x1,汽车位置坐标的变化量可以用符号“△x”表示,△x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x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经历此过程让学生明白坐标是物体所处位置在坐标系上的表达,而坐标变化量是指物体位置变化的多少,学会用坐标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方法。
二、进行课堂-展开探究活动
(一)速度
①讨论实例得出比较运动员的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较位移(观众),位移大的物体运动得快,位移小的物体运动得慢;相同位移比时间(裁判),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时间长的物体运动慢。由于初中物理是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定义速度的,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比较两物体的运动快慢是比较单位时间的位移还是单位时间的路程?哪种方法更有意义?从生活实例中分析,两辆汽车从某地出发, 速度大小都是20m/s, 他们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吗?通过坐标系分析得出可能存在的两种情况,即汽车可能是背道而驰,让学生,明白速度的矢量性,知道速度光指出大小是不够的, 还必须具有方向。得出初中阶段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定义速度的局限性(描述的不够精确),经分析可得出分析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更有意义, 这样不仅可以得出运动快慢而且可以得出物体的运动方向。
②提出物体运动快慢的表述—速度,引出速度的定义,提出比值定义法定义速度-位移
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用v表示,即
x
v
t
∆
=
∆,
其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快
慢的物理量。再次强调速度的方向性问题,其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并说明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介绍速度单位,国际单位:
m /s (或m ·s -1),常用单位:km /h 及其单位换算。然后通过例题巩固速度的矢量性。
(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1. 平均速度:
在龟和兔赛跑中,各个阶段的运动快慢不一样,用x v t
∆=∆计算整个过程的位移比时间只是粗略的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进而引出平均速度概念-物体在时间间隔Δt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并说明平均速度只是对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位移内)而言的,对同一运动物体,在不同的过程,它的平均速度可能是不同的,例如,兔子在睡觉前后的平均速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强调,平均速度不是各段运动速度的平均值,必须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来求解。
2. 瞬时速度: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出平均速度的局限性, 同时用极限的思维方法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
①如果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是否都相等?那速度还是否是恒定的?那又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结合龟兔赛跑例子,通过实例的计算分析瞬时速度。兔子和乌龟在同一起点同时出发都是匀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棵树后兔子跑到中途睡了一觉,而乌龟在一直往前爬,最后乌龟先到达了终点。分析在经过树时兔子和乌龟的速度谁大谁小。
如图 乌龟在平直的公路上爬行,O 、A 、A1是运动轨迹上的几个点。如何计算乌龟在 A 点的运动快慢呢?
已知,OA 、AA 1段位移的大小和所用时间,计算出平均速度。可否用这个平均速度表示物体经过 A 点时的运动快慢呢?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即可知道这显然是不可行的。乌龟在 A 点的运动快慢就代表乌龟经过A 点那一瞬间的瞬时速度。从而引出,瞬时速度定义: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此时刻(或此位置)的瞬时速度。 ②采用极限思想理论:瞬时速度是在运动时间0→∆t 时的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度t
x
v ∆∆=在0→∆t 时的极限就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 若在 AA 1 之间找一点 A 2,用同样的办法计算出AA 2段的平均速度,相比AA 1段而言,
是不是更能够反映物体经 A 点的运动快慢?以此类推,如果从 A 点起,所选的位移更小一些,AA 3、AA 4、AA 5段的平均速度,哪个更能够反映物体经过 A 点时的运动快慢?
当位移足够小,所用的时间间隔也足够小,可以用无限分割的方法,取很短的一段时间,用
初始位置/m 经过时间/s 树位置/m 经过时间/s 末了位置/m 乌龟
0 60 3 600 10 兔子 0 5 3
90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