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王安石变法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历史(岳麓版)(课件):选修一 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共55张ppt)
2.如何理解王安石变法的特点和作用? 提示: (1)王安石变法是一场以“富国强兵”为中 心内容的变法 (2)王安石变法是统治阶级对封建社会内部 特 矛盾的局部调整,即调整国家、地主、农 点 民的关系,是克服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应 急措施,改革一开始就遭到保守势力的反 对 (1)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局 面。在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情况
(2)经历 ①地方改革:王安石担任地方官时,在地方上 推行一系列改革,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 为以后主持变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要求变法:王安石调到中央任职后,写成长 达万言的《 》进献给宋仁宗,要求 言事书 “变革天下之弊法”,但并未被接受。
(3)主持变法 ①主持变法:宋神宗继位后,为了维护北宋王 朝的统治,起用王安石为宰相主持变法。 ②“三不足”精神: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 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 三不足 “ ”精神推行新法。 ③“拗相公”:王安石变法遭受反对派的强烈 抨击,两度罢相,但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 人称“拗相公”。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 括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和已有知识不难判 断 是 大 地 主 和 高 利 贷 者 。 第 (2) 问 从 “ 小 丈 夫”“嫉富民”、“破富民”、“守富民之利” 等可判断站在大官僚、大地主立场上。第(4) 问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1)大地主、高利贷者。 (2)抑制大地主、高利贷者,增加政府财政收 入。 (3)站在大官僚、大地主立场上。 (4) (4)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都属于封建统治阶 级,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王安石通过抑制 “兼并”,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巩固了封建 国家政权,有利于农民发展生产,也有利于封 建国家的建设。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青黄不接 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 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 举息之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 行矣。 材料二 (苏辙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 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 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 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北宋王安石变法(优秀版)
宋代官服
缠枝花卉纹金带
宋代形势图
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收支情况对比表
年代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收入
(单位:贯)
15085万余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支出
(单位:贯)
12677万余
“所出无余”
13186万余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 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 不异五代之时。
王安石手迹
王安石书《楞严经旨要》手迹
北宋《流民图》
王安石《致通判比部》尺牍手迹
宋神宗(1048—1085)
即赵顼,北宋皇帝,英宗子,1067—1085年 在位。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用王安石主 持变法,力谋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又 用王韶取熙河,加强对西夏的防御。王安石 罢相后,他更重视理财,积蓄力量。元丰四 年(1081年),使宦官李宪等,结集军队,拟 一举灭夏,以指挥失当败北。次年使徐禧筑 永乐城(在今陕西米脂西),准备再举,又被 夏人攻陷。其间又进行官制改革,所行新法 在他死后也即废弃。
王安石把自己的一些列改 革意见写成的一篇长达万言 《言事书》进献给在位已30多 年的仁宗皇帝,要求“变革天 下之弊法” ,但并未被仁宗 接受。直到年轻的宋神宗继位 后,才起用王安石为宰相,主 持变法革新。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宋仁宗(1010—1063)
即赵祯,北宋皇帝,真宗子,1022—1063 年在位。即位之初,刘太后摄政,明道二 年(1033年)太后死,他始亲政。在位时西 夏强盛,宋兵屡遭失败;辽亦乘机索取关 南之地。他屈辱求和,于庆历二年(1042 年)增加“纳”辽的岁币。四年,又以 “赐”为名,用岁币与西夏议和,加之官 员、士兵大增,形成冗费、冗官、冗兵之 积贫积弱局面。他虽曾起用范仲淹等作一 些整顿措施,但在反对派攻击下,不久即 废罢。
第6课王安石变法
《导与练》
11、(1)经济措施: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
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
(2)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 结论:材料一基本肯定;材料二基本否定。
(3)历史地、辨证地、客观地、实事求是地 评价。
《导与练》
12、(1)弊端:重诗赋记诵,重科名资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
(军事)强兵之法 省兵;强兵(保甲法、 保马法、将兵法等)。
取士之法 改革选官制度(克服“恩荫” 弊端、贯彻“择优录取”原则)改革科举制 度(科举考试内容,经义策论)和学校教育。
(2)历史作用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 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 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 会进步。
3)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 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它没有从根 本上解决问题,也没有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阅读与思考
争论的焦点:如何理财。(理财的方式)
司马光的合理之处主张“节流”,但无法从 根本上解决财政困乏问题。
王安石主张“开源”,有助于增加财政收入, 但忽视“节流”是不可取的。
(3)平衡各阶层的利益,减少阻力;加大宣传 力度,统一认识。
不能。他企图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下增 加国家的收入,这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官僚地主的 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因此,变法虽然增加 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但难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解析与探究
1、材料一体现了王安石敢于冲破世俗阻力, 勇于改革的精神。(意志坚定、直率无讳、 据理力争、百折不挠。)
解析与探究
2、当时的人如司马光批评王安石排挤忠臣, 结交小人,败坏制度。
《王安石变法》课件
王安石变法对于宋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改变了宋朝的政治生态,促进了 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同时也影响了后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王安石变法的启示
王安石变法告诉我们,改革是推动社 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不断 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 变化。
将兵法
总结词
将兵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项军事改革措施,旨在通 过改变军队的组织形式和训练方式,提高军队的战斗 力和纪律性。
详细描述
将兵法规定废除更戍法,用逐渐推广将兵法的方式, 把各路的驻军分为若干单位,每单位置将与副将一人 ,专门负责操练军队,以提高军队的战斗技巧和纪律 性。同时实行保甲法,以十家为一保,设保长;五十 家为一大保,设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设都保正 副。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人为保丁。农闲时集中训练。 这些改革加强了军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提高了军队 的战斗力。
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 法、农田水利法等。这些措施旨在增 加国家财政收入,同时也要提高人民 的生活水平。
变法的影响
积极影响
变法的实施,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一定程度 上改善了民生。同时,变法也推动了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消极影响
变法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用人不当和 过于急进的问题,导致一些措施出现 了负面影响,如青苗法的强制执行和 募役法的负担过重等。
变法的评价
历史地改革,它对北宋的政治、经济 、军事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VS
评价争议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一 些人认为它是成功的改革,因为它增加了 国家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改善了民生。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是失 败的改革,因为它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 多问题,而且最终也没有解决北宋积贫积 弱的问题。
(完整版)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公开课)
人物:宋仁宗、范仲淹
中心:整顿吏治
改革文官升迁办法
范仲淹
措施: 严格恩荫制度和贡举制 慎选地方官 减轻徭役、重视农桑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结果:改革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影响:王安石变法的前奏
二、访医者,识安石其人
中国封建社会惟 一不愿让人抬、 不坐轿的宰相, 拒奢华、拒纳妾 的宰相,也是惟 一死后无任何遗 产的宰相,一个 应该大写的儒者
杯酒释兵权 收精兵 削实权 制钱谷
富 国 之 法
小结
冗官 积贫 冗兵 积弱
冗费
强
取
兵
士
之
之
法
法
达标练习
• 1-5: BAACC • 6-10:BBBCD
成效
省兵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精减军队
农户十家一保 闲时练兵战时入军 官马由农户保养
减少军费开支 提高军队战斗力
由固定将官带军队
3.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和选官制
改革科举考 废诗赋取士旧制
试内容
重经义策论考试
培养了人才
改革恩荫制 贯彻择优录用原则
角色体验:假如你是生活在当时的一位农民、地
主、商人、士兵、有抱负的士人,王安石的变法 措施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募役法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
1、上供物资用贱去贵、用近舍远(补充) 2、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3、政府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4、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偿还加收利息 5、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6、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多少肥瘠收税
2.强兵之法:省兵、强兵
措施
内容
准备好教材和前置作业
《咏商鞅诗》
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
思考着…… 前进着…… 传承着……
生生不息 永不休止……
四、评变法之人
三、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身后名——九百年弹指一挥间
亡国祸首,千古罪人 所学不正,主张异端 沦为猪狗 “三代”之下第一完人 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官方形象) (学术形象) (民间形象)
(梁启超) (列宁)
功劳簿——十余年国用以充足 不加赋——善理财实为夺民利 抑兼并——限农商国家亲放贷
五、传变法之神
总理报告的精彩语录
3月5日,十二届人大第二次会议 1、向深化改革要动力,改革是最大的红利。 2、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 3、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
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4、民之所望是我们施政所向。要牢记责任使命,
增强忧患意识,敢于担当,毫不懈怠,扎实有 效解决问题,决不辜负人民的厚望。 5、民惟邦本,本国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 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
司马光:“你所谓善于理财者,不过是巧立名目,在百姓 头上增加捐税而已。”
王安石:“不然。善于理财者,可以不增加捐税却使国库 充盈。” (民不加赋,而国用绕)
司马光:“天下哪里有这个道理?天地所生的钱财万物, 不在民,就在官。设法从老百姓那里巧取豪夺, 比增加捐税还坏。
三、王安石变法的结局
1、司马光等元老重臣的反对 2、大地主、大商人、大官僚阻挠
收入(贯) 15085万余 12625万余 1l613万余
支出(贯) 12677万余 “所出无余” 13186万余
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2、土地兼并矛盾起
材料4
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 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
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1、三冗两积引危机 2、土地兼并生矛盾 3、庆历失败呼声起 4、雄心变法得机遇
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
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五年 三月 行市易法。五月行保马法。八月行方田均税法。六年六月置军 器监。八月行免行法。七年(1074年)九月行将兵法。
相同点(提示:目的、统治者、内容、变法者命运、性质) 1、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2 、变法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3、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强烈的反 4 、变法者个人的命运基本相同 5、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不同点
1、背景:
商鞅: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 王: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
富国之法 (理财为核心)
强兵之法
取士之法
青苗法、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市易 法、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
“省兵”、强兵
(保甲法、保马法、 将兵法)
改革科举制度
抑制兼并、保障 农业生产、增加 政府收入,一定 程度改变了积贫 局面
改革恩荫制度
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2、强兵之法:省兵、强兵
措施
内容
成效
精简军队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聚焦改革,寻找规律 关于古代改革的性质与类型(连线题)
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 地主阶级促成社会性质转变的改革
奴隶主维护统治的改革
商鞅变பைடு நூலகம் 王安石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为挽救封建统治危机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梭伦改革
1、关于改革的性质: 从根本上说,任何改革,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或变革。 2、关于改革的分类:(根据改革的本质特征) 一、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不会影响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二、生产关系发生本质变化
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
北宋王安石变法课前案——梳理知识•强化双基教材整理1历史背景:北宋中期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1.“三冗”(1)北宋增设大量官僚机构,官员数量大增,形成“(2)宋代不断扩充军队的数量,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造成“”问题。
(3)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及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都给宋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形成"2.“两积”(1)“三冗”问题使国家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导致积贫局面的形成。
(2)北宋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将领无调兵权,导致战斗力降低,形成_________的局面。
3.“庆历新政”失败后,北宋的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
4.“拗相公”王安石(1)王安石担任地方官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
(2)王安石在上书的《言事书》中提出了“变革天下之弊法”的主张。
(3)王安石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以"”精神推行新法。
教材整理2主要内容:核心是富国强兵1.富国之法——理财措施⑴内容① :政府拿出一定数量的钱或粮食作本,在夏秋两收前以低息贷借给农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到夏秋两季收成之后,农民再按20%到30%的利息率归还钱粮。
② 募役法:由州县政府出钱雇人服役,按每家每户的富裕程度摊派"”,越是大户人家,出的钱越多。
③ 农田水利法:修复和新建水利设施。
④ 均输法、方田均税法、等。
(2)作用:王安石特别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他推行的理财新法在、 保障农业生产、增加 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强兵之法一整顿军队(1) “省兵”措施:精减军队,裁汰老弱士兵,归并军营,缩减编制。
(2) 强兵措施:保甲法、、将兵法。
(3) 作用:节省了,改变了宋军原有的编制,使宋军的 有 了 一定的提局。
3.选才育才之法——改革科举制和选官制教材整理3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新法的局限与变质措施内容作用科举制度改革考试内容,以_________考试取代诗赋词章取士选拔大量能够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
使学校成为为变 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选官制度批评"__________”弊病,要求择优录用学校教育成绩优异者可直接任官1. 变法的局限性(1) 变法针对的是社会上层的 和富商,一开始就遭到强烈的反对。
七下历史第6课知识点王安石变法
七下历史第6课知识点王安石变法背景:(1)社会矛盾尖锐: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2)冗兵、冗官、冗费使军队战斗力弱,行政效率低下,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入不敷出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措施及作用:一、富国之法(1)青苗法。
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政府收入增加。
(2)募役法(免役法)。
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3)农田水利法。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4)方田均税法。
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5)市易法。
有利于稳定物价,增加国家收入。
(6)均输法。
节约开支和成本,减轻纳税户的负担。
二、强兵之法三、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加强对人民控制,减少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充实了边防力量。
四、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整顿太学,唯才用人。
有利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
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影响:积极:财政收入增加,增强军事力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消极: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目的:(1)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2)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
特点:(1)以“富国强兵”为中心内容。
(2)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局部调整。
失败原因:(1)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2)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支持变法的宋神宗本身也摇摆不定等等。
(3)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
王安石变法
小结: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⒈三冗两积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必要性 ⒉庆历新政提供经验教训;
⒊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 “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
⒋宋神宗的支持。
可能性
想一想:如果你是王安 石你会从什么地方入手
来变法?
加
权强
钱中
兵
央 集
权
增设官 僚机构 扩充军队
养兵养官 战争赔款
分散,
愁到白了头。
社会危机何时解,
让我再无心忧……
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北宋建国后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产生了什么影响?
加
权强
钱中
兵
央 集
权
增设官 僚机构
冗官
扩充军队
冗兵 积贫 局面
养兵养官 战争赔款 分散军权
冗费
军队战斗力弱 战辽西夏多败
积弱 局面
⒈三冗两积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必要性
冗官
“冗官”的形成
2. 4万
分化冗各官级官北员宋的1增权. 7设力万了,大使量他官们僚互机相构牵,制用。以但 是矫1枉万 过正,官员数量的大大增加,既影响 办事效率,又造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 象,形成了“冗官”的弊端。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北宋官员人数增长示意图
资料回放:养兵千日用兵难
❖宋初至中期中央军队和地方军队的总额
⒊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三不足” 的大无畏精神;
王安石性格分析:为人刚正,意志坚强; 王安石最打动人心的就是他的三不足精神: 天命不足畏——规律要把握; 人言不足恤——民意要倾听; 祖宗之法不足守——改革要渐进
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 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 虽无剽盗起,万一且不久。 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
王安石变法教学课件
新法的变质
中户以下大抵乏食 ……而州县之吏督迫青 苗、助役钱不敢少缓, 鞭笞缧绁惟恐不迨。 ——司马光
司马光
1085年,宋神宗去世, 哲宗继位,太皇太后高氏临 朝听政,起用司马光,结果 新法逐渐被废除,变法派相 继被排挤出朝廷,史称 “ 元 佑更化”。
新法的变质
1093年,宋哲宗赵煦亲政。
逐步恢复部分新法。但新旧两 派的纷争愈演愈烈,党争纷起。 派的纷争愈演愈烈,党争纷起。
二、变法的内容—— 变法的内容
2、强兵措施 整顿军队 、强兵措施:整顿军队
省兵:精减军队, ①省兵:精减军队,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 强兵:保甲法 保马法、 保甲法、 ②强兵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
A.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 A.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 保甲法 作用(目的): 作用(目的): 政治:加强对人民控制, 政治:加强对人民控制,防范农民的反抗和民心涣散 军事:寓兵于民,节省军费,确保兵源和提高战斗力. 军事:寓兵于民,节省军费,确保兵源和提高战斗力. 作用: B.保马法: B.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 作用:减少政府支出 保马法 C.将兵法: C.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军队 将兵法 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 作用: 作用:提高军队战斗力
“变革天下之弊法” 变革天下之弊法” ——王安石 言事书》 王安石《 ——王安石《言事书》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为人刚正,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为人刚正,意志坚强 祖宗之法不足守。 祖宗之法不足守。” 三不足” “三不足”的大无畏 ——王安石 变法精神” 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精神”
精神推行变法运动的。 精神推行变法运动的。
“三冗”的形成 三冗”
高中历史配套课件(选修1)第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6课 北宋。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一、背景 三冗 ”问题,导致了积贫、________ , 1.“ ________ 积弱 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庆历新政 ”的失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 2.范仲淹“________ 了经验教训。 三不足 ” 3.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 ________ 的大无畏精神的影响。 宋神宗 4.______________ 起用王安石为宰相,主持变法 革新。
栏 目 链 接
(1)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 (2)材料一、材料二研究王安石变法,采用的相同方法 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运 动。
栏 目 链 接
三、新法的局限与变质 1.局限。 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的利益, (1)王安石变法损害了 ________ 遭到他们的反对。
(2) 王安石认为增加政府收入,就要扩大税源,要“取 反对派 诸民”。然而执行不善,引起民间的不满,成为 ________ 攻击新法的借口。 2 .结果: ________ 宋神宗 死后,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起 用 ________ 司马光 等,逐步废除了全部新法,变法派成员相继被 元祐更化 排挤出朝廷,史称“ 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等
军队 ,裁汰老弱士 整 “省兵” 精减________ 兵,归并军营,缩减编制 顿 节省了军费开支,提 战斗力 军 保甲法 、保马法、将兵法 高了宋军的______ ________ 强兵 队 等 整 顿 科 举 选拔人 才改革 官制
科举制度 ,主要是 (1)改革________ 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 为变法选拔了一批人 恩荫 ”制度 才,推动了变法的顺 (2)批评“________ ,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用的 利进行 原则
第6课王安石变法
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教学目标:课标: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主要内容,评价历史作用。
本课目标:危机原因及表现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措施、成效、失败原因和历史地位重点难点:北宋中期的危机表现与原因分析,评价王安石及其变法。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北宋中期的危机和改革,是这一朝代的一个显著特点,从本质反映了封建统治的危机。
导入一、背景: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三冗”与积贫积弱- 提问: 北宋初年怎样加强了中央集权?导致北宋中期社会出现了什么危机?政治:增设大量官僚机构,用以分化权力,导致宠大的官僚机构,形成冗官的弊端。
军事:为防范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抵御北方民族南侵,扩充军队数量,形成庞大的军事体系,造成冗兵问题。
经济:养兵养官需要巨额费用,加上对辽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形成冗费的局面。
这样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
积贫:冗费导致入不敷出,财政危机,出现积贫的局面积弱:北宋重文轻武和兵将不配合,削弱战斗力,出现积弱的局面。
面对三冗、二积引起的种种危机,有识之士逐试图革新。
2、庆历新政。
时间:1043年。
人物:宋仁宗。
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副相),江苏吴县人,1015年进士,历任地方官,八九年中曾三次被贬。
核心:整顿吏治。
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
“恩荫”:官僚子弟不必通过科举即可为官,“任子”:官僚在重大节日时可“荫”子孙为官。
这“严重”影响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改革的失败是必然的。
3、王安石以三不足精神推行变法王安石天资聪慧,博学多才,读书过目不忘,作文动笔如飞。
他在二十二岁那年,考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
与众不同的是,少年得志的他,既没有得意忘形,结交权贵,为自己谋取高位。
而是一直在关注和思考着国家的命运与前途,这曾促使他给仁宗皇帝上过万言书,指出如不进行改革,汉亡于黄巾,唐亡于黄巢的历史必将重演。
万言书交上去以后就没有了下文。
16-17历史岳麓版1 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 含解析
一、选择题1.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官壅于天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结合材料判断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缓解国家财政危机,促使人民生活富裕B.缓解国家财政危机,富国强兵,维护北宋封建统治C.增加政府收入,增强军队实力D.财政危机日益严重,适应士大夫呼吁改革的要求解析:选B。
材料信息反映了北宋中期机构臃肿,财政困难,民族矛盾尖锐,政府统治危机。
因此可知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国家财政危机,富国强兵,维护北宋封建统治。
2.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其“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的关系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的关系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解析:选A。
王安石变法“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的关系,豪强地主隐瞒的大量土地被清丈出来,他们不得不据实纳税。
3.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①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②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③农户按高下出资兴修水利④向农民贷款,收取较低的利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D.“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即不增加百姓的负担而增加国家的收入,③由农户出资兴修水利自然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所以排除.4.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A.急功近利B.动摇不定C.反对变法D.软弱无能解析:选B。
从材料信息看出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是热一把冷一把,即动摇不定。
5.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
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 )A.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B.借变法之机剥夺了三司财权C.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D.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解析: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新课程导学
第 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
一变法背景
1.社会危机:北宋中期社会问题严重,财政危机、边患威胁。
“三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积”:________、________;
2.“庆历新政”夭折;
3.王安石的推动:《言事书》;“三不足”。
二变法内容及作用
1、评价:
(1)积极: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生产;增强了国力。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稳定了北宋统治。
王安石不愧为中
国古代杰出的改革家。
他勇于改革,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2)局限性:用人不当,出现官僚为害百姓和“国富民穷”的现象。
2、变质:宋哲宗时党争,宋徽宗时变质。
3、失败原因:(1)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和富商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
烈反对;(2)新法在执行过程中,因为执行不善,引起了民间的不满。
4、认识:改革是艰辛的,必然会充满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
毫不动摇才能成功。
改革要注意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