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管制造典型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弯管制造工艺流程示意图 (2)
1.范围 (3)
2.引用标准 (3)
3.术语和定义 (3)
4. 弯管制造工艺流程 (3)
5. 弯管制造工艺要求 (3)
6.通球表 (18)
弯管制造工艺流程示意图
注:1.D w≥133mm的钢管需做钢印移植;
2.合金材料需做光谱检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锅炉平面弯管成形制造技术要求及验收要求。
本典型工艺适用于图1。
1~3个弯头的平面弯管,空间弯管可分解为几个平面弯管,分解后的平面弯管仍可参照本工艺。
图1
2.引用标准
JB/T3375-2002《锅炉用材料入厂验收规则》
JB/T1611-1993《锅炉管子制造技术条件》
JB/T1612-1994《锅炉水压试验技术条件》
JB/T1613-1993《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技术条件》
JB/T1615-1991《锅炉油漆和包装技术条件》
JB/T4308-1999《锅炉产品钢印及标记移植规定》
JB/T4730.1~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6
3.术语和定义
H:停止点 W:见证点
4.弯管制造工艺流程见第2页《弯管制造工艺流程示意图》
5.工艺要求
5.1材料验收
5.1.1 制造管子的材料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材料代用应按规定程序审批。
5.1.2 制造管子用的钢材和焊接材料必须经过检验部门按JB/T3375-2002的规定进行入厂检验,未经
检验或检验不合格者不准用于生产。
用于额定蒸汽压力不大于0.4MPa 的蒸汽锅炉和额定热功率不大于4.2MW 且额定出水温度小于
120℃的热水锅炉的管子材料,如原始质量证明书齐全,且材料标记清晰、齐全时,可免于复检。
5.2 确定下料尺寸L
5.2.1图1(c )中两端外倒角1×30°,且两端不需加长,下料长度L 按下列公式计算:
公式一:()10
232132211ααα++∆-
⨯+++++++=l B L L L L L L L L b a
中中 单位:mm 。
式中:a L 、b L —管子两端直段长度,单位:mm 。
1中L 、2中L —管子中间直段长度,单位:mm 。
1α、2α、3α—分别为管子弯头的弯曲角度,单位为:度。
1L 、2L 、3L
—分别为管子弯头1α、2α、3α 对应中性层弧长,单位:mm 。
B —管子一端倒角需留的机械加工余量,其值按表1选取。
表1 单位:mm
l ∆—弯头每弯10°管子伸长量,其值可按下列公式二计算。
公式二: l ∆=︒180πα
2
r ⋅
R r ⋅ 单位:mm 。
式中: r =
2
S D w - R —弯管半径,单位:mm 。
α—弯管弯曲角度,本式取α=10°。
l ∆数值也可以参考表2、表3试弯后确定。
表2 (上锅、无锡推荐经验l ∆数据表)
管子外径 φ18~φ24 φ25~φ32 φ33~φ42 φ43~φ51 φ52~φ89
l ∆(mm ) 0.3~0.4
0.4~0.5 0.5~0.6 0.6~0.8 0.8~1.2
管子外径 φ89
φ108 φ133 φ159 l ∆(mm ) 1.2~1.4
1.4~1.8
1.8~2
2~2.5
表3 (我公司实测l ∆数据表)
管子外径
φ25 φ32 φ38 φ42×3 φ45×3 φ51×3.5 φ57×3 l ∆(mm ) 0.3 0.4 0.5 0.6 0.7 0.8 0.9~1.2 管子外径 φ60×3.5 φ76×3.5 φ89×4 φ89×6 φ108×6 φ133×8 φ159×16 l ∆(mm )
1
1.1
1.2
1.2
1.5
1.88
2.05
如两端不需外倒角,则不需加机械加工余量B 。
5.2.2 需加长两端直段管子下料长度的计算
见图1(b ),在弯管时考虑以a L 或b L 为头弯制,而a L 或b L 小于弯管模具夹块直段长度e 时
可以按图2在管子内塞芯轴以减少管端夹紧变形;但a L 或b L 小于弯管模具夹块直段长度e 数值较大或管子直径大于φ89,则应放长管子两头直段a L 或b L 等于e ,弯管后切除余量。
图2
在弯管时考虑以a L 或b L 为尾弯制,而a L 或b L 小于弯管模具尾部成型轮中心距L 1(见图3),
则应放长管子两头直段a L 或b L 等于1L ,弯管后切除余量。
如弯管机尾部为拖板式,且a L 、b L ≥e (夹块直段),可不加长。
图3
要放夹位的下料尺寸L 按公式三计算:
公式三:(1)a L 加长至e :()e L L L L L L b ++∆-+++=10
2121αα 中 单位:mm
(2)a L 加长至1L :()1212110
L L L L L L L b ++∆-+++=αα 中 单位:mm
(3)b L 加长至e ,b L 加长至1L 计算方法同上。
5.2.3 一端为相贯线弯管下料尺寸的计算
见图4,一端为相贯线气割坡口的弯管,只需在相贯线最长处加10mm 气割余量即可。
其计算方法
参照公式一和公式三。
图4
5.2.4 左右防焦箱下料尺寸的计算
两端缩口的φ159×6,R500左右防焦箱下料尺寸,两端缩口留余量按Q/JGRD-J203-2007《集箱制造工艺守则》规定,其余部分参照公式一、公式三计算。
5.2.5 材料标记移植
进行材料标记移植,按JB/T4308-1999《锅炉产品钢印及标记移植规定》标记。
5.3 下料
按已定尺寸L 下料。
5.3.1下料方式
下料方式按表4执行。
表4 单位:mm
管子规格D w
下料方式 φ32~φ108 机械切管机 φ133~φ219
锯床锯切
5.3.2 下料公差
下料公差按《下料工艺守则》规定。
管子对界处端面倾斜度f (图5),按表5、表6规定。
图5
热水锅炉和额定蒸汽压力不大于3.82MPa 按表5执行。
表5 单位:mm
额定蒸汽压力大于 3.82MPa
按表6执行。
表 6
单位:mm
管子公称外径D w
△f D w ≤60 手工焊 ≤0.5 机械焊
≤0.3 60<D w ≤108 ≤0.8
108<D w ≤158 ≤1 158<D w ≤219 ≤1.5 219<D w
≤2
5.3.3 切管机下料
按图5测量管子端面倾斜度,机械切管机切刀要锋利,建议按图6磨刃,以保证管端毛刺能用锉
刀轻轻或自行脱落。
图6 5.3.4 下料标记
跨车间的下料要逐根用白漆注明产品图号。
本车间的下料标记,在不易产生差错的情况下,允许
管子公称外径D w
△f D w ≤108 手工焊 ≤0.8 机械焊
≤0.5 108<D w ≤159 ≤1.5
159<D w
≤2
简化成一批标注其中几件。
下降管标记移植:
1)通用备料根据工艺技术科的下降管分段图进行标记。
标记内容:图号/总段数—第几段,工艺长度。
标记要求:白油漆字迹端正清晰。
2)管子弯制单位在每段下降管下端距端口100mm处涂红丹漆约(80~100)×(400~500)mm2范围用于标记移植。
标记内容:图号/总段数—第几段。
标记移植要求:白油漆字迹端正清晰,字体大小约50×25 mm2。
5.4检验
检验下料尺寸、公差、端面倾斜度、管端毛刺及标记。
5.5倒角
不需加长且两端需倒角的弯管,在弯制前倒角;需加长且两端需倒角的弯管,弯制后切除加
长部分再倒角。
5.5.1 划线
两端要留机械加工余量的,按图7划长度线、倒角线。
图7
注:锅炉管子倒角1×30°,表示倒角30°,钝边1mm。
见图7所示。
5.5.2 倒角
D w≤108mm按图7倒角。
133≤DW≤800由SDJ800-2型坡口机倒角,倒角完成后必须清除毛刺。
5.5.3 检验
检查长度尺寸L、倒角1×30°、端面倾斜度。
5.6弯管
5.6.1 划线
划起弯线,夹位线,各直段线,批量生产可简化划线。
在弯管机模具上量夹块位置,但试弯后要加强检查。
5.6.2 确定用有芯还是无芯弯管
弯管半径R 越大,管子外径D w 越小,壁厚S 越大,越不易起皱,且较易保证椭圆度。
同时满足下列两公式R >R min 时,才可以采用无芯弯管。
1) 按内壁不起皱条件确定无芯弯管的最小弯管半径R min ,适用于0.02≤S x <0.094。
公式四: R x min ≥6.5×(1-9×S x ) 单位:mm 。
式中: R x —相对弯管半径,R x =R/D w ; S x —相对壁厚, S x =S/ D w ; S — 管子壁厚,单位:mm ; D w —管子外径,单位:mm ; R —弯管半径,单位:mm 。
2) 按壁厚允许减薄量b ,确定无芯弯管最小弯管半径R min 时用公式五计算。
公式五: R min ≥
()b b K s -⋅1 单位:mm 。
式中:s K =2
1x
S --a y ;
a y —JB/T 1611对应的椭圆度要求;
b —JB/T 1611对应的壁厚减薄量要求。
按公式四、公式五计算后,取两式中数值较大的值。
3) 用以上两公式计算比较繁琐,根据我公司经验下列弯管要用有芯弯制。
φ108×4、4.5、6、7/R400; φ89×4.5/R300; φ83×3.5、4/R250; φ76×3.5/R300; φ60×3.5/R200、300;
4) 当管子外径D w >108时,我公司用中频加热弯管机弯管。
目前可弯管子规格如下: D w :133,159,168,219,245,273,325,351,377,406,426,450,480,500,
530,610,630。
S :8~50。
R ≥2.5 D w ~6 D w
5.6.3 选用芯轴
确定有芯弯管后,选用合格的芯轴d 。
公式六:s d n D d δδ2+-= 单位:mm 。
式中: D n —管子内径,单位:mm ; δd —0.01 D w ,单位:mm ;; δs — 0.1S ,单位:mm 。
可以简化上式计算,取d ≥0.9 D n ,一般d= D n -(0.5~2.0)mm 。
我公司现有芯轴可按表7选取:
表7 单位:mm
液压弯管机是油缸取出芯轴,操作比较方便。
机械弯管机是人工取出芯轴劳动强度大,在不影响
质量的情况下,按表7中芯轴尺寸仍可选小0.5~1.5mm 。
5.6.4 芯轴伸出长度
芯轴圆球中心,要超过弯管起弯点一定距离P,以顶起被弯痕的部位,如图8所示。
芯轴伸出长度P 按下列公式七计算: 公式七:2)()()2
(2d D d D D R P n n n
---⋅+
=
单位:mm 。
我公司经验P 数据见表8:
表8 单位:mm
图8 图9
除用上述方法确定P 的长度外,还可以按图9所示,切L=5的一段被弯管圆环沿弯管模移动,
调整芯轴伸出量,以圆环能通过为准。
按上述两种方法预调伸长量P ,试弯管后仍要调整,如果起皱及椭圆度超差,则要加大伸长量P ,外径起鼓,弯管力矩增大,机器负荷增大,则说明P 要减少。
5.6.5 有芯弯管注意事项:
有芯弯管前必须清除管子内污物、铁屑、氧化皮等,并用抹布捆成拖把状往管子内孔涂机油,以防芯轴拉伤管子内壁,并能减少摩擦力。
检查芯轴表面是否光滑,对拉伤积瘤打磨平滑,并在弯管过程中随时检查、清除。
有芯轴弯管可以不采用反变形的滚轮与滑槽。
5.6.6 弯管回弹量
管子弯曲过程是塑性变形,但伴有弹性变形过程,外力除去后,管子弯曲半径增大,角度增加。
由于管子硬度,外径公差及壁厚不一,难于一次调整出回弹量,理论计算公式为: 公式八:E
R m x
s δα
α211-
=
式中:x
R K K m 20
1+
= 1α—机床应调角度; α—图纸要求角度; s δ—管子材料的屈服强度; E —弹性模数; 0K —相对强化系数; 1K —管子截面形状系数;
x R —相对弯管半径,R
D R w
x =
; 上述计算繁琐,也不可能测量每根管子的各种参数,一般都是按下列推荐值试弯后确定α
∆(回弹量):
D w ≤φ76 ︒︒=∆3~2α φ83<D w ≤φ108 ︒︒=∆5~4α φ133<D w ≤φ159 ︒︒=∆5.5~5.4α
一般以角度超弯容易校正,另外随着弯管内应力的释放,比较容易达到图纸的要求。
5.6.7 管子校直
对于直线度超过1/1000的管子,弯管前应进行校正,超差过度的则不使用。
5.6.8 平面度的控制
1)用平板控制平面度,如图10。
在弯管机前放置可调平台,调整平台平面与弯管机平面平行,
弯制一个弯头后避免弯头直接接触平板,以免椭圆度不一致影响平面度。
在管子同一直段部分垫一等高垫铁,用以控制平面度。
图10
2)对于较大直径的管子(φ89~φ159),除了用平板调整管子的平面度外,还可以按图10所示,用木质水平尺来调整管子的平面度。
先检验机床水平度是否准确,管子是否平直,再检 查自己弯出的管端是否水平,可以用木榔头轻敲管端夹调整管子的平面度。
5.6.9 弯管机的检查
弯管机必须定期检查,精度达不到要求的要修复。
5.6.10 弯管模具的夹紧
目前我公司采用的弯管方式,无论是否有芯或无芯,滚轮式管槽,其与弯管模具的夹紧程度,是控制弯管产生椭圆度的关键之一。
1)丝杆,偏心夹紧的机械弯管机必须每次夹紧,并且要在夹紧位置上做好标记,使每次加紧的程度一致。
2)油压加紧的弯管机,必须使油缸顶紧,杠杆处于图11水平位置,使弯管工作开始后,滚轮及滑槽不致后退。
3)滚轮与滑槽和弯管模具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缩小,一般不得大于2mm,以能满足椭圆度的要求为准。
t要尽量小,使椭圆度合格。
图11
5.6.11弯管模具的夹紧
弯头弯制顺序的选择
1)图1(b)弯管,如果两头都有夹位,应该选择较短的一头夹在弯管模具上,比较长的一头靠滚轮或滑槽。
弯管只要两端都有夹位,而且中间直段长于滚轮中心距L长,可以分
别从两头任意选头弯,如果有一端无夹位放了余量,则应后弯该头。
2)图1(c)弯管,两端需要机械坡口,如果两端都有夹位,弯管前应开好坡口,可以照上述要求,任选顺序。
如果有一端有夹位,已加工坡口,另一端没有夹位,预留有机械加
工坡口余量,必须先弯已加工坡口的一端。
3)有芯弯管的弯头顺序选择很重要。
如图1(b),需要有芯弯管,只要两头有夹位,弯一头时另一头直段、弧长加中间直段小于芯轴尾架长,则可以任意选顺序,反之就要选够
尾架长的一头后再弯。
三个弯头的有芯弯管,一定不可以先弯两头的弯头,后弯中间弯
头,否则无法装入芯轴。
5.6.12 自检
弯制首件产品后,必须放大样检查各段偏移、直段长,用量角器测量各弯头角度公差,用游
标卡尺测量椭圆度、测平面度,φ60以下受热面管还要作通球检查,全部符合JB/T 1611
标准后,方可投入批量生产。
由于采用反变形法弯制的弯头,特别是滚轮反变形,其起弯点
有1/4圆残余变形留在管端直段,终弯点有1/4圆残余变形留在管子中间直段上(见图12),
难于用量角器在管子上划出圆弧与直线段的明确分界点,因此允许用对照大样检查管端及中
段长度误差,批量生产后要经常抽查上述项目,及时调整弯管机及模具。
变形不大的可以用
量角器找到起弯点的弯管,应该用量角器确定直段长度。
图12
5.6.13 检验
按上述要求首件检查,有芯弯管随时检查内壁是否拉伤。
5.6.14 校正
批量生产后,经检验员检查出少部分由于回弹引起角度不对量角器及大样、平面度超差的,要进行逐根校正。
5.6.14.1 机械校正
对于管子直径较小,角度超差≤±1.5°,平面度超差2~3mm,允许用机械校正。
将管子夹持在弯管模具上,人工均匀施以外力,使之达到要求。
不允许用榔头敲,以免管子产生凹陷。
5.6.14.2 火焰校正
对于管子直径超过φ42,或变形不大,角度偏差≤±1.5°,平面度超差2.5~3.5mm,采用火焰校正。
用烘枪中性焰加热至不高于850℃~950℃,空冷,不允许用水敷冷,加热时烘枪距工件表面40mm,移动烘枪在指定区域内烘烤,目测不超过亮樱红色,避免局部过烧。
图13
见图13,当弯曲角度大于理论角度时(即弯钩了),放大样直段合适则均匀加热B1B2区域;
如果管端直段过短,在烘烤B1B2区域时,重点烘烤B2区域,以使B2区域收缩拉直弥补管端
直段过短。
反之管子中间直段过短,在烘烤时则重点烘烤B1区域,以达到既校正角度又调
正直段;当弯曲角度小于理论角度时(即弯撒了),如果对大样各直段尺寸符合大样,则可
以均匀加热A1A2区域。
如果管端直段较短,在烘烤时重点烘烤A1区域,使A1区域收缩变形,
反之管端直段过长,在烘烤A1A2区域时,重点烘烤A2区域,使A2区域收缩变形,以减少直
段长度。
5.6.14.3火焰机械校正
对于管子直径太大,变形超差太大,单纯靠火焰加热后仍然达不到要求者,可以按图14a
在较大范围用烘枪加热后,在非加热部位施以外力缓慢使其变形至需要位置,以达到圆滑
过度,无局部凹陷。
无论角度弯大或弯小,即弯钩或弯撒,都要整圈管子加热均匀,缓慢
施力,如图14b。
加热范围过小,而强行将弯小角度的管子拉大,则可能造成管子外部凹陷,如图14c。
反
之可能造成内部凹陷,如图14d。
图14
5.6.14.4平面度的火焰校正
平面度超差不大的大管子,可以在如图15管子平面度凸起部位烘枪加热,使其在空气中自
然冷却收缩,不施加外力,可以达到平面度要求。
图15
如果平面度超差过大,则要在如图16所示,较大面积加热烘红,在非受热面上用木榔头施
以外力,使其校平。
图16
5.6.14.5 火焰校正操作要求
火焰校正时,先校正平面度,然后放大样校角度,火焰、机械施力校正可以同时进行。
火
焰校正要求操作者有一定的熟练程度,要细心观察总体加热部位、面积及收缩量。
5.6.15 空间弯管
空间弯管弯制时,都是将空间弯管化作几个平面弯管来弯制,一旦受条件限制,不能将空间
弯管化作平面弯管弯制时,见图17所示,则需要提供控制角度α来达到保证二面角。
图中
角度α的计算方法,可以参照锅炉设计手册中空间弯管的计算,由于计算比较复杂,一般
由工艺科给出空间角度α。
图17
5.6.16检验
检验平面度、角度,放大样对各段长度管端偏移,椭圆度及通球(φ60以下受热面管)。
5.7管端加工
5.7.1划线
对要气割坡口的下降管(见图4)按零件图要求划坡口气割线,要求划两道线,一道实际长
度线,一道坡口线。
对管端需要外倒角,但工艺加长了留有夹位的直段划切割线,并按图划长度线、倒角线并打
样冲眼。
5.7.2 检验
按工艺及图纸要求检查划线。
5.7.3 气割
对相关线1×30°倒角按气割线的实际长度割去多余部分,按坡口线割1×30°坡口,对需要
机械加工坡口的管子则留加工余量,割去剩余直段
5.7.4辅工
打磨1×30°坡口至要求。
5.7.5镗工
对留有夹位的弯管,在割去剩余直段后,按图7倒角1×30°机械加工坡口,管端与管子的不垂直度偏差△f见图6,按表5、表6规定。
5.8检验
全部按JB/T 1611管子制造技术条件检查,对同一种弯管半径,同一种管子直径及厚度,在每年至少解剖一个弯头,用测厚仪测量减薄量可以不必解剖。
5.9油漆
用钢丝刷清除易剥落氧化皮、残留焊接飞溅物、铁锈,用抹布擦去油污,符合油漆工艺守则要求。
油漆按JB/T 1611《锅炉油漆和包装技术条件》要求执行。
油漆干后,用白色油漆标注零件图号于管子中段。
对于管子要求焊附件的,焊后按JB/T 1612《锅炉水压试验技术条件》试压,试验压力按图纸要求。
5.10包装
按JB/T 1611《锅炉油漆和包装技术条件》要求执行。
附表一
公称外径D不大于60mm的对接接头或弯管应进行通球试验,通球直径d b,对接接头根据公称内径d按表9计算,弯管根据弯管半径R按表10计算。
表9 单位:mm
d d≤25 25<d≤40 40<d≤55 55<d
d b d b≥0.75d d b≥0.8d d b≥0.85d d b≥0.9d
表10 单位:mm
R/D 1.4≤R/D<1.8 1.8≤R/D<2.5 2.5≤R/D<3.5 3.5≤R/D
d b d b≥0.75d d b≥0.8d d b≥0.85d d b≥0.9d
图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