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本课讲述了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一、国共合作国共合作是指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合作,是国民党在孙中山领导下,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加入改组后的国民党,共同完成国民革命的意愿。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国共合作的实现,促进了国民革命的发展,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二、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下的国民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场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的革命战争。
北伐战争从1926年开始,至1928年结束,历时两年多。
在北伐战争中,国共两党军队共同作战,打败了北洋军阀,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在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在军队和群众中广泛地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农民自卫军和工人纠察队,为北伐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三、影响与意义北伐战争的胜利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其次,北伐战争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最后,北伐战争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革命工作奠定了基础。
总之,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讲述了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可以了解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和意义。
同时,我们也可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中国的崛起与统一的努力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中国的崛起与统一的努力近代中国历经多次战乱和内乱,社会动荡不安,国家独立和统一的愿望长期难以实现。
然而,在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迈向了崛起和统一的道路。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探讨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对中国崛起和统一的努力所产生的影响。
一、国共合作对中国崛起的推动国共合作的意义在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联合行动,共同抵御外来侵略势力,推动民族崛起。
国共合作首次形成于1924年,旨在共同对抗帝国主义侵略,为中国争取独立自主的国家地位。
这一合作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社会革命的需求,与中国国民党为了打败北洋军阀统治、恢复国家统一的目标,共同发起的一次伟大尝试。
国共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社会各阶层力量,提出了“团结、进步、民主”的口号,以实现革命的胜利。
同时,中国共产党通过在国民党内部的合法合作和秘密活动,为工人和农民争取权益,壮大了党的力量。
在国共合作的共同努力下,北方军阀被推翻,杨希闵、曹锟等阻挠北伐的内战军阀相继被击败,中国实现了北方地区的统一。
二、北伐战争对中国统一的推动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崛起与统一的关键一战。
北伐战争于1926年发起,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恢复全国的统一。
这场战争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以中国共产党为参谋,并得到了工人、农民和其他民主派的广泛支持。
北伐战争中,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军队不仅掌握了先进的武器装备,而且拥有了强大的组织纪律。
中国共产党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想指导,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激励着全体参战人员。
战争期间,中国国民党领导的联军从广东一路推进至北京,并成功消灭了多个军阀势力,最终实现了南北统一。
北伐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崛起与统一打下了坚实基础。
战争结束后,南北政府实现合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合作关系也进一步深化。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壮大了中国人民的力量,为日后的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的形成
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的形成在中国近代史上,北伐战争是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军事行动,不仅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也导致了国共合作的形成。
本文将探讨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的关系,并分析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革命和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
北伐战争发生于1926年至1928年,是中国国共两党联合发动的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战争。
当时,中华民国的政权陷入了分裂和动荡之中,国共两党都迫切需要结束长期以来的内战局面,实现全国的统一与现代化。
因此,北伐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国共合作的重要契机。
北伐战争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密切合作。
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团结、进步、团结、进步”的方针,并提出了“以武装斗争推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主张。
国民党则秉持着“驱除列强,建设民主”的目标,追求国家独立与现代化。
这两个党派的共同理念和目标使得他们在北伐战争中找到了合作的机遇。
在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紧密合作,建立了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派出了大批优秀干部参与国民革命军,共同抗击北洋军阀。
国共联合在军事行动上实现了紧密配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
北伐战争的胜利使得中国的统一得以实现,国共两党也获得了更大的政治声望。
战争胜利后,召开了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国共两党的合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国共合作的方向和目标。
在党内,共产党提议成立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研究,以建立一个更加稳固的国共合作。
北伐战争的成功推动了国共两党的合作走向深化。
共产党以建立统一战线政府为目标,提供政治及组织上的支持。
国民党则以整编军队和推行地方自治为目标,提供军事和经济支持。
这种合作使得两党之间建立了互相信任的关系,并且在政策制定和领导机构中实现了权力的共享。
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的形成对未来的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合作经验为后来的中国革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国共合作的成功表明,通过团结起来,中国人民能够实现国家的独立与发展。
01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正义之战
将士英勇作战(叶挺 新四军)
军阀脆弱
苏联的帮助
三、“统一”全 国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1.蒋介石等人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 人和革命群众 2.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3.1928年12月张学良通电宣布“遵守三民主义, 服从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 国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924—1927)
一、国共第一次合作
1、历史背景:
①国际 欧美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控பைடு நூலகம்与侵略。
②国内 军阀割据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受阻。 ③中国共产党 ④孙中山 领导工人运动 被军阀镇压
联合其他革命 党派,寻求新 的力量支持
孙中山领导的国 民党屡遭挫折。
认识
贪 生 怕 死 勿 入 斯 门
革命者来
升 官 发 财 请 往 他 处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
国共两党合作后,展开了国民革命运动 1.背景:
1925年,孙中山病逝。国民党在广州成立国 民政府,组建国民革命军 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2.目的:统一全国
3.开始时间:1926年 4.总司令: 蒋介石 5.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国民革命歌
• • • • • • • • •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 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结合当时的中国形势,分析北伐胜利进军的 原因。 国共合作 正确的战略方针
第一次国共合作
共同 目标 促成 国共 合作 国民党 一大召 开两党 合作正 式形成 黄 埔 军 校 成 立 北 伐 战 争 开 展 反革 命政 变、 合作 破裂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 (共27张PPT)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漏
标志着国民大革命失败 网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被捕杀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看看谁找的快: 国民革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时间:1927年7月 地点:上海
• 报童:号外!号外!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 屠杀共产党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 败啦!先生,买份报纸吧!
• 路人甲:买一份。如果共产党掌握了军队的话就 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了。可惜啊!
• 路人乙:毕竟共产党还年幼啊。我看见外国军队 也纷纷出动,帮助蒋介石屠杀革命群众。
1、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
2、帝国主义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支 持下,反革命力量增强。
3、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右倾投降主义, 中国共产党没有军队的领导权。
4、中国共产党尚且稚嫩,缺乏斗争经验。
课堂小结:
国共第一次合作 准备 黄埔军校建立
北 伐 战 争
国 共 合 作 与
1924-1927
目的:
主要对象:
高潮——北伐 主要战场:
战争1926-1927
进军: 广东
湖南湖北
江西
南京
福建
浙江
上海
胜利进军原因:
失败
标志: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 失败原因: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4 建立
1928 张学良改易旗帜,名义上统一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
吴佩孚和孙传芳主力被消灭,从珠江 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合作探究: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 因素有哪些?
1、国共两党合作 2、北伐军的英勇善战 3、工人农民运动的支持 4、作战方针的正确性
第二篇章:血雨腥风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宁 可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蒋介石像
• 周恩来(1898-1976 年)字翔宇,笔名
恩来。生于江苏淮 安。1913年在天津 南开中学就读。 1917年毕业后东渡 日本留学。1919年 五四运动时回到天
津,参加五四运动。 1921年参加共产党。 1924年11月任黄埔 军校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像
从1924年5月至 1927年7月,黄埔 军校招收了六期 学生共2万多人。 为国共两党培养 了一批著名将领 和军事人才。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
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
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
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
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
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
略》、《建国大纲》、《三民主
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
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
近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
中共三大 1923年/广州
主要内容:
1.正式决定合作 2. 合作方针:个人加入,保持独立,帮助改组。 3.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
局限性: 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国民党一大 (1924年\广州)
中心议题: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
内容
1.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提出新三民主义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形成1924年广州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形成旧三民主义内容新三民主义内容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1924年广州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国民党校长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 争的历史进程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历史进程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
它们不仅对中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中国的革命进程注入了强大动力。
20 世纪初,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
列强的侵略、封建军阀的割据混战,使得国家满目疮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中国的有识之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1923 年 6 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正式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这一决策为后来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
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
这次会议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
国共合作后,建立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1926 年,国共两党决定出师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即先集中兵力进攻吴佩孚,再挥师东进,消灭孙传芳,最后北上攻打张作霖。
北伐战争初期,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遣队,英勇善战,屡建奇功,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北伐军迅速占领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
然而,北伐战争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
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国民党右派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
1927 年 4 月 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7 月 15 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也开始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北伐战争半途而废。
尽管北伐战争最终没有完成彻底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目标,但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部队,张作霖也退往东北。
同时,北伐战争也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广大人民群众在斗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实现革命目标的重要保障。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升 官 发 财 请 往 他 处 贪 生 怕 死 勿 入 斯 门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一、国共第一次合作背景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一说国民党 与共产党为什么要进行合作?
国际:一战结束,欧美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中 国政治经济的控制和侵略。 国内: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军阀割据混战愈演愈烈, 社会动荡,经济发展遇到严重阻碍。
国民党在维护 共和之路上屡遭挫 折,孙中山逐渐认 识到:完成革命事 业需要寻求新的力 量支持。
在共产国际的 促成下,孙中山决 定外与苏联联合, 内与共产党联合。
在国共第一次合作之前,李大钊和陈独秀等多 次与孙中山会晤,商谈国共合作等问题。
一、国共第一次合作标志
国民党一大内容:
反对帝国主义,打倒军阀
张学良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并继续北伐,同时 通缉共产党首要,继续“清党”,成为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利益的政府。
国民党
共产党
共产党成立不久,集中力量所领导工人运却遭 受军阀的严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处于低潮。
要推翻军阀统治,取得革命成功,不能只靠工 人阶级的力量,应该联ຫໍສະໝຸດ 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 统一战线。
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决议:“须与中国国民 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 形式,但仍保持共产党的独立性。
5、军阀之间相互猜忌,内部矛盾重重。
6、共产国际的帮助。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 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 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反 革命政变。
1928年12月,东北 保安司令张学良通电 宣布遵守“三民主义, 服从国民政府,改易 旗帜”。自此,南京 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 一了全国。
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的建立
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的建立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然而,由于国内政治混乱、经济发展困难以及外国影响的干扰,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境。
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建立,为中国的革命注入了新的活力。
北伐战争是指中国国民革命军以中央政权的名义对北方军阀进行的战争。
在此前的历史背景下,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并不友好。
然而,国共合作的建立却是在北伐战争中实现的,这背后有着一系列的原因。
首先,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的目标和利益所致。
北伐战争的宗旨是统一中国、建立民主的新中国,这是国共两党早期就一致认同的目标。
在军阀混战的年代,国共两党通过联合起来,以共同的目标来推动北伐战争的进行,展示了两党的政治智慧和务实精神。
其次,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的结果。
在共同面对外来压力和国内困境的情况下,国共两党逐渐认识到彼此的重要性,并逐渐建立了起来。
双方通过接触、交流和磋商,不断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最终在北伐战争中达成了合作的共识。
此外,北伐战争也为国共两党提供了实现自身发展的机遇。
通过参与战争,国共两党不仅积累了军事经验和实力,也得到了更多人民的支持和认同。
在战争的胜利中,两党的声望和地位得到了提升,这为两党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国共合作的基础。
1928年,国共两党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实现了中央政权的统一,并开始共同治理国家事务。
这一时期,国共两党通过政治协商和各种形式的合作,共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改革,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起来,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的建立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实现的。
这一合作不仅是基于相同的目标和利益,还依赖于彼此的理解、尊重和信任。
正是在北伐战争的推动下,国共两党才得以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知识脉络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知识脉络注:本次修改了教材有变动的内容。
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政治:⑴1923年6月,中共三大。
内容:①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⑵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
①内容:大会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②意义: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军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二、北伐胜利进军1.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3.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场)江西、福建、浙江、上海4.过程:⑴北伐军以叶挺领导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锋,连克汀泗侨和贺胜桥,并一鼓作气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昌城头。
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⑵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
接着,一路沿长江东下,攻占南京。
另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
5.成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6.支持: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开展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原因:⑴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⑵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
2.标志: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3.南京政府统一全国: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的兴起
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的兴起一、背景介绍20世纪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北洋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中国人民急需改革和革命。
此时,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发动了北伐战争,旨在推翻北洋政府,实现国家独立和民主。
二、北伐战争的胜利孙中山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共产党的支持。
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积极参与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在北伐战争中,共产党担起了重要任务,组织农民军队,加强群众工作,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北伐战争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成功推翻了北洋政府,建立了国民政府,中国看到了希望与未来。
然而,战后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这就需要更加深入的国共合作。
三、国共合作的初期北伐战争胜利后,孙中山主持召开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会议,确定建立国共合作的方针。
会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特科”,加强两党的联系和合作。
国共两党开始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广泛合作。
四、合作的重要成果1. 军事合作: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领导人建立了红军,与国民党军队配合作战,共同消灭了不少敌人。
这些战斗的胜利不仅帮助孙中山取得胜利,也为国共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思想合作:国共两党在思想理论上进行了广泛交流,互相吸取对方的优点,形成了许多融合思想。
这些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充实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基础,也为中国的未来道路指明了方向。
3. 经济合作:在北伐战争后的重建阶段,国共两党共同致力于经济的重建与发展。
共产党在农村组织农民,推动农业的发展;国民党在城市改革,推动工业的发展。
两党的合作为中国经济的起步奠定了重要基础。
五、合作的挑战国共合作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合作过程中,两党之间存在了一些分歧和矛盾。
国民党对共产党的忠诚一度存在怀疑,而共产党则对国民党的统治方式有所保留。
但是,两党的领导人深知只有合作才能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发展,因此他们努力化解分歧,推动国共合作迈向新的阶段。
六、合作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共两党的合作逐渐加深,互相信任得到了增强。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是一段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国共两党达成了临时的合作,共同抗击外敌,并试图实现民主与现代化的目标。
北伐战争作为合作的重要阶段,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国共合作的形成国共合作是在中国面临由外敌侵略引起的危机情况下形成的。
192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危机日益加剧,同时也受到列强的欺凌。
国共两党在对外侵略及国内混乱的威胁面前,决定临时放下分歧,共同抵抗外侮。
二、合作的初衷国共两党在合作初期的倡导目标是民主和现代化。
虽然两党的意识形态存在差异,但他们共同关心国家民生,都希望通过改革和革命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三、合作的历程国共合作经历了多次的合作与瓦解。
最初的合作是由于共同的敌人而形成,后来在一些具体的情况下解散,但在整体形势对合作的需求下,很快又重建合作关系。
特别是北伐战争前后,两党在面对外敌入侵和国内混乱时,达成了最广泛、最深入的合作。
四、北伐战争的背景北伐战争起因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联合发动的反对北洋政府的武装行动。
北伐战争的背景是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民经济衰退,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人民呼唤着民主与现代化的需求。
五、北伐战争的过程1926年至1928年的北伐战争,经历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和政治斗争。
中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领导力和组织能力,与国民党一起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六、北伐战争的意义北伐战争的胜利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成功,并且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通过战争,国共两党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和信任,铸就了深厚的合作基础。
同时,国共两党在战争中所展示出来的领导能力为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七、国共合作结束的原因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国共两党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出现了不可调和的分歧。
双方对于政权问题产生了分歧,加之国民党内部的右倾势力的影响,最终导致了国共合作的破裂。
总结: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中国的崛起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中国的崛起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崛起是一个漫长而坎坷的历史过程,其中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国共合作背后的原因,北伐战争的发展与结果,并分析这些事件对中国的崛起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国共合作的背景20世纪初,中国社会面临着民不聊生的困境。
国民政府的腐败和民族受侮辱的历史,导致了人民的不满情绪不断升温。
同时,大约1919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激起了人民对民主和自由的渴望。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成立并崛起。
共产党号召工人和农民起来反抗压迫,以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
然而,由于共产党自身力量的不足,他们意识到需要以统一战线的形式与国民党合作,为中国的崛起提供更强大的力量。
二、北伐战争的发展与结果国共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是北伐战争。
该战争于1926年开始,是由国民党领导下的联合军队发起的一场反对北方军阀统治的战争。
共产党与国民党一起组成了联合政府,以共同消灭军阀,统一全国。
在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下,北伐战争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927年,南京成为临时首都,国共两党一度在此建立了亲密的合作关系。
共产党人从军队组织领导层渗透到民族政府中,为中国的政治及经济改革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持。
然而,北伐战争后期,由于国共矛盾的不断加深,合作关系逐渐破裂。
1927年,国共合作正式宣告结束,开始了国共两党长达数十年的敌对状态。
共产党转向农村根据地,开展农民革命斗争,最终实现了新中国的建立。
三、国共合作与中国的崛起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对中国的崛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国共两党的联合为全国范围内实现了统一局势的创造,为国家内部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北伐战争的胜利打破了北方军阀的统治,使南京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奠定了国内政权在全国范围内的合法性。
这为之后抵抗日本侵略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最后,北伐战争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与国民党平起平坐的合法政治力量的重要性。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发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北伐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离不开国共两党的合作。
本文将探讨国共合作在北伐战争中的作用,以及国共合作期间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一、国共合作的形成国共合作的形成不能忽视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社会的背景。
当时,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
这也正是国共两党寻求合作的契机。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国民党,号召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主。
而同年,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它的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出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国共两党开始展开合作。
二、国共合作的意义国共合作的意义不仅在于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更在于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国共两党的合作使得全国范围内的抗日团结得以实现。
其次,在政治上,国共两党的合作打破了派系之间的隔阂,形成了抗日民主根据地,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提升。
此外,国共合作促进了两党的思想交流,共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三、国共合作的重要事件1. 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1924年至1927年之间进行的,双方建立了联合政府,并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然而,合作的矛盾和阻力也逐渐浮出水面,在1927年,合作因为北方军阀的背叛而破裂。
2. 第二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进行的,两党为了抗击共同的敌人而再次走到了一起。
这次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创建了抗日根据地,这为后来的解放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北伐战争的胜利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取得的一次重要胜利。
由于双方的配合与努力,北伐军最终于1928年攻占南京,标志着北伐战争的胜利。
这场战争不仅推翻了北方军阀统治,也奠定了国共两党在国内政治中的重要地位。
四、国共合作的影响国共合作不仅对中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共合作与北伐知识点归纳总结
国共合作与北伐知识点归纳总结国共合作与北伐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的一次重大转折。
以下是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国共合作的背景国共合作是在孙中山先生的推动下实现的。
孙中山先生认识到,要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两党正式合作。
合作的主要内容国共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推动国民革命;国民党内部实行党务公开,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两党共同领导国民革命军,开展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的爆发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1926年,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国家的统一。
北伐军在蒋介石的指挥下,迅速攻占了湖南、湖北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
北伐战争的意义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战争,它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推动了国家的统一。
同时,北伐战争也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国共合作的破裂然而,随着北伐战争的深入,国共两党的矛盾逐渐显现。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共合作宣告破裂。
此后,两党关系陷入长期的对立和斗争。
总结国共合作与北伐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不仅推动了国家的统一,也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共合作最终破裂,两党关系陷入长期的对立和斗争。
这段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任何合作都需要双方的真诚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
22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打倒列强, 打倒列强, 除军阀, 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 齐欢唱……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
1、国共合作实现的历史条件:
国民党 必要性
孙中山长期以来革命活动的失败
国民党内部的堕落 需要革命新鲜的血液 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共产党: 二七罢工的教训(孤军奋战)
国 民 革 命 军 共 有 八 个 军 , 万 人 。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八 七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唐 李 程 李 李 朱 谭 何 生 宗 潜 福 济 培 延 应 智 仁 林 深 德 闿 钦 党 代 表 刘 文 岛 党 代 表 黄 绍 弘 党 代 表 林 伯 渠 党 代 表 李 朗 职
叶挺像(1896~1946年)
四、大革命的失败:
1、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927.4.18
“四一二”政变(1927.4.12/上海) “七一五”政变(1927.7.15/武汉) ——标志着大革命失败
蒋介石军警在上海 捕杀共产党人
群众行至鸿兴路口,正欲行至虬江路,……司令部守军 即开放步枪,嗣又用机关枪向密集宝山路上之群众瞄准扫射, 开枪历十五六分钟,至少有五六百发,……宝山路一带百余 丈之马路,立刻变为血海。……据士兵自述,群众当场死亡 五六十人,而兵士则无一伤亡者……
——选自《时报》(1927年4月15日)
1927年汪精卫制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 口号表明,汪精卫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公 开反共,成为反革命的中心人物。表明国共合作完全 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 • • • 国共合作 战略、战术方针正确 工农支持 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
五卅运动宣传画
1. 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 2. 内容:通过了新的党纲、党章、和改组的具体办法;同 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正式决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 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接受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新三民 主义)。 3. 国民党一大的召主义 (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发动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国民大革命
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
兴起
高潮
北伐 1926年 1927年7月
革国 命共 统合 一作 战实 线现 建 立
工农运动发展—— 群众基础 的广 巩东 固革 和命 统根 一据 地 可 能 性
会议争论激烈!最后以21票赞同,16票反对,3票 弃权,决定在保持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组织上、思想 上的独立性的前提下,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 国民党,共同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摘录)
(五)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 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 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 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六)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 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真有阶级觉悟 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 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 ……中国国民党应该是国民革命之中心势力,更应该立 在国民革命之领袖地位。
兵力 20 万人 20 万人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兴起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兴起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国家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机。
在这个关键时刻,国共两党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合作,为推翻封建统治,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共两党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921年的上海,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的革命进程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然而,在抗战初期,由于政治上的分歧和军事战略的差异,国共两党之间出现了一些摩擦和矛盾。
而直到1924年,才经过多次商议和协商,国共两党才达成了北伐战争的合作共识。
北伐战争可谓是国共合作的鼻祖。
1926年,国共两党共同发起了北伐战争,旨在推翻北洋政权,恢复国家统一。
而国共两党在这场战争中紧密合作,国共军队共同组成了一支强大的抗日力量,逐渐掌握了整个南方地区。
而这场战争也奠定了国共两党的领导地位,为中国政治的崭新面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伐战争之后,国共两党的合作进一步升级。
无论是在军事行动上还是政治斗争中,国共两党都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机制。
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奋勇作战,迅速推进了革命进程。
而国共两党之间的联合政府更是为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目标提供了重要平台。
然而,国共两党合作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
在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分歧和冲突。
这些分歧主要集中于领导权的问题和思想上的差异。
尽管如此,国共两党依然坚守着共同的目标,勇往直前。
正是因为国共两党的合作,才使得北伐战争能够在中国政治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
合作不仅仅是两党之间的事情,更是为国家和人民谋福祉的关键。
正是在这种合作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革命历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兴起不仅仅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正是在这一合作中,国家得到了解放,人民获得了权利。
国共两党的合作精神也那样深深地印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总之,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一页。
关于北伐战争的故事
关于北伐战争的故事北伐战争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发生在1926年至1928年期间。
它旨在推翻北洋政府,统一中国,恢复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北伐战争的故事始于国共两党的合作。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达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共同对付北洋政府的军阀混战。
这次合作的导火索是北洋政府军阀张作霖的违法逮捕中国共产党成员和国民党军队的事件。
国共合作的成立标志着北伐战争的开始。
国民党担任主要作战力量,共产党则提供了政治指导和军事顾问。
著名的国民党将领蒋介石在北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率领着训练有素的国民革命军,开辟了“北伐路线”。
北伐战争经历了多次战役和艰苦的战斗,在敌军的顽强抵抗下,国民革命军始终保持着战斗意志。
他们克服了物资匮乏和人力资源的困难,与北洋政府军进行了殊死搏斗。
1927年,北伐战争取得了重要的胜利,国民革命军攻占了南京,北洋政府倒台。
然而,这也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结束。
蒋介石对共产党的影响力感到威胁,并在南京发动了“四一二”反共运动,对共产党进行了血腥镇压。
这次事件导致了国共两党的分裂,北伐战争由此进入新的阶段。
尽管国共内斗对北伐战争造成了一定的干扰,但战争仍在继续。
1928年,国民党继续北伐,最终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这标志着北伐战争的胜利,中国的政治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
北伐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打破了军阀割据的局面,为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此外,国共两党的合作和分裂也为中国政治的走向带来了诸多变数。
总的来说,北伐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力的一段故事。
它展示了中国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和统一而奋斗的决心与勇气,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打下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好,今天由我来跟同学们一起学习这节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过国共合作的有关内容,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我们通过对三个的问题思考来回顾一下国共合作的历史条件。
为什么要合作?(必要性)
国民党方面:孙中山的革命活动遭受挫折: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此后,孙中山为了反对袁世凯及北洋军阀的统治,先后领导或参与领导了一系列革命,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都以失败告终。
因此,孙中山痛定思痛,认识到南北双方军阀实则一丘之貉,革命要继续,就需要借助外力对国民党进行整顿和改造。
共产党方面:前进道路上也遇到巨大阻力。
中共“二大”以后,共产党领导了一系列工人运动,包括香港海员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形成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但同时也付出了很大代价,二七惨案就是其中一例(PPT“二七惨案”)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吴佩孚的武力阻挠。
总工会举行了罢工和示威游行,遭到军阀及帝国主义的联合绞杀,共产党员林详谦、施洋被杀害。
(二七惨案图片)血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在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工人阶级还不够强大,孤军奋战是行不通的,必须寻找同盟军,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为什么能合作?(可能性)
国共合作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两次会议来落实的。
巩固练习:
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B
A “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双重压制
B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共同面对强大的敌人
C 中国共产党正致力于寻找革命的同盟者
D 国民党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材料分析:
材料一:“我们党的纲领如下: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直到……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所有制,没收和征用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工具。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材料二:“此刻统治中国的是封建军阀,不是资产阶级。
军阀独立政府,事事听命于国际帝国主义列强,……帝国主义者利用其在华政治势力,妨碍中国工业之自由发展,所以半殖民地的中国,应以国民革命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中国劳动阶级(工人阶级)还处在极幼时代,……工人运动尚未能强大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势力,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
”“因此,……中国共产党须与国民党合作。
……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
——《中国共产党“三大”会议案》(1)材料二制定的方针政策与材料一中的方针政策相比有什么变化?
材料一强调革命的对象是资本家,要求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且单纯地强调工人的斗争。
材料二则认为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而且强调要联合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更广泛的革命力量。
(2)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又回到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控制的局面,军阀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危害中国的主要反动势力,资产阶级不是掌握政权的反动阶级,而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力量。
建党后领导工人运动的实践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无产阶级力量的弱小,必须团结一切革命力量。
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了中国国情,逐渐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3)材料二的决策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此后中共积极地推动国共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沉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