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父母多爱我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0父母多爱我》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0父母多爱我》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0父母多爱我》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

2. 学会关心、尊重和回报父母,培养感恩之心。

3. 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促进家庭和谐。

二、教材分析:本课以“父母多爱我”为主题,通过讲述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付出,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我们应该珍惜并回报这份爱。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易于引发学生的共鸣。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对于家庭观念和感恩意识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可能对父母的付出和关爱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感受,需要引导他们更加关注和珍惜父母的关爱。

四、重难点:重点: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伟大无私的,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

难点:引导学生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和行为习惯。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忆生活,分享父母的爱师:孩子们,我们都有父母,你们还记得那些父母为你做的、令你感动的事情吗?生自由分享,有的孩子可能会谈到父母为自己辅导作业,有的孩子可能会谈到父母为自己过生日等。

师:是的,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他们总是为我们付出,希望我们能健康成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父母多爱我》。

(二)新课学习1. 了解父母的爱师:孩子们,你们知道父母是怎么爱我们的吗?让我们来看一个短片。

播放短片《父母的爱》。

师:看了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想说的?生自由发言,有的孩子可能会谈到父爱的伟大,有的孩子可能会谈到母爱的细腻等。

师:是的,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

他们总是为我们付出,希望我们能健康成长。

2. 感受父母的爱师:孩子们,你们还记得那些父母为你做的、令你感动的事情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父母的爱。

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父母的爱。

师:是的,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

他们总是为我们付出,希望我们能健康成长。

3. 回报父母的爱师:孩子们,我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回报他们呢?生自由发言,有的孩子可能会谈到为父母做家务,有的孩子可能会谈到好好学习等。

10《父母多爱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10《父母多爱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2.学生理解不足:部分学生在理解父母爱和孝敬父母的重要性方面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实例和解释。
3.家校合作不足:在鼓励学生与父母共同参与亲子活动时,可能存在家校合作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三)改进措施
1.增加互动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提问解答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父母爱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父母爱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提供更多实例: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更多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父母的爱和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3.加强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鼓励学生与父母共同参与亲子活动,促进家庭和谐。
4.提供个性化辅导:针对部分学生在理解和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升学习能力。
-书面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总结父母爱的特点和表现,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并举例说明。
-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和记录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爱和照顾,如关心自己的健康、帮助解决困难等,让学生更加理解和感激父母的付出。
-思考作业: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并提出具体的行动建议。

10父母多爱我(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0父母多爱我(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0父母多爱我(说课稿)一、背景介绍本文内容为第十单元,标题为“父母多爱我”,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课本的内容。

本篇说课将围绕本单元的主题展开,介绍教材的组织结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二、教材分析1. 教材结构本单元共分为四个部分:•摘自《谁动了我的奶酪》的小故事,告诉孩子要学会适应变化。

•一个生动的故事,让孩子了解父母悉心呵护的爱。

•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了多种呵护和尊重的方法,让孩子深刻体会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

•让孩子感受到幸福的源泉——父母的爱。

2. 教学目标本单元旨在通过课堂教学,达到以下目标:•理解学会适应变化是必要的。

•了解并感受父母的关爱是无价的。

•掌握尊重和呵护父母的方法和要领。

•体会父母的爱是幸福的源泉。

3. 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方法以情感教育为主要手段,比较适合采用多媒体讲授、个案教学以及学生角色扮演等形式,旨在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和乐观情绪,以及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教学流程设计1.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吸引他们的兴趣,创设课堂氛围,带点调侃性质的问题或故事,如下:•谁愿意跟我交换衣服床单枕头啊?•你们会喜欢新朋友,还是嫌烦呢?•有人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个小故事么?2. 学习第一部分:•通过小故事《谁动了我的奶酪》,引导学生认识和正确认识变化,学会适应变化是必要的。

•激动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猜测故事背后的寓意,并让他们感悟这个寓言故事对自己的启示和指引。

第二部分:•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让孩子了解父母悉心呵护的爱。

•学生观摩整个故事,感受其中的感情元素,了解父母的辛苦和心情。

第三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了多种呵护和尊重的方法,让孩子深刻体会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

•让学生表述他们想象中的“完美”的父母是什么姿态、行为等。

第四部分:•让孩子感受到幸福的源泉——父母的爱。

•让学生表达父母关爱使他们深感幸福的情感,从而感悟父母对他们的爱的不可替代性及重要性。

3. 练习分别进行以下练习:•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父母和孩子,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体会父母的辛苦和心情,以便更好地珍惜和尊重父母的爱。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0课《父母多爱我》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0课《父母多爱我》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0课《父母多爱我》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并理解故事传递的道德教育主题。

2. 能够通过故事体会父母的爱与付出,感悟孝顺的重要性。

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父母对自己的爱,并写一封感恩父母的信。

4.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学会感恩和尊敬父母,关心家人。

5.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的内容和道德教育主题,感悟孝顺的重要性。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父母对自己的爱,并写一封感恩父母的信。

三、教学准备1. 课本、教案、黑板、粉笔、挂图等教学工具。

2. 故事《父母多爱我》的PPT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观看一段视频或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父母的爱以及父母对自己的爱的体验。

3. 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的故事,我们要体会父母的爱与付出,并学会感恩和尊敬父母。

Step 2 故事阅读与讨论1. 教师朗读故事《父母多爱我》,引导学生阅读,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

2.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小明在故事中为什么动了偷糖的念头?动了偷糖的念头是对父母的爱吗?b. 小明父母是怎样关爱小明的?他们为小明做了哪些事情?c. 通过故事,我们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和启发?3. 教师总结道德教育主题:“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孩子应该懂得感恩和尊敬父母。

”Step 3 感恩父母活动1. 教师给学生分发一张表格,表格上列有一些问题,让学生填写关于自己父母对自己的爱和付出。

2. 学生阅读问题并回答,然后与同桌分享,并彼此交流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3. 教师引导学生写一封感恩父母的信。

4. 学生自由书写,教师鼓励学生写下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不必拘泥于形式。

Step 4 展示与反思1. 鼓励学生将自己写的感恩父母的信展示给全班同学,并选择一篇进行朗读。

2. 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感受,并讨论如何更好地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10父母多爱我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0父母多爱我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0父母多爱我第一课时(教案)课程背景本课程为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第十课,主要讲解了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及如何珍惜和回报这种爱。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尊重和爱护家人。

教学目标1.认识到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需要珍惜和回报。

2.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尊重和爱护家人。

3.学会表达感激之情,增强感恩意识。

教学重点1.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需要珍惜和回报。

2.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尊重和爱护家人。

教学难点1.如何表达感激之情。

2.如何增强感恩意识。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笔、教案、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让学生看看自己的家庭照片,询问他们对家庭的感受。

2.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或者看一段家庭视频来介绍父母对子女的爱。

二、讲解1.通过教材内容,讲解父母对子女的无私爱。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尊重和爱护家人。

三、拓展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讲述自己感恩的事情和感激的人。

引导他们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回答学生的问题,解决他们的困惑。

四、课堂练习1.分角色扮演,让学生演绎如何表达感激之情。

2.分组讨论,让学生表达对家人的感激和爱。

五、总结1.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真正珍惜和回报父母对子女的爱。

3.帮助学生理解并记住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以及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需要珍惜和回报。

通过拓展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感激之情,增强感恩意识。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比如,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来讲述家庭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

10《父母多爱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10《父母多爱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3.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编写一个关于孝敬父母的小故事,故事中要包含至少三个孝敬父母的行为。
示例答案:
从前有一个叫小明的孩子,他非常懂得孝敬父母。每天放学后,他都会主动帮妈妈做家务,还会陪爸爸散步聊天。周末,小明会用自己的零花钱为父母买一份小礼物,表达他的爱和感激。一次,他发现妈妈生病了,便立刻去买了药,并亲自照顾妈妈,直到她康复。小明的这些行为让他的父母倍感温暖和幸福。
- 孝敬父母的方式包括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帮助父母、关心父母的健康等。
4. 家庭责任感的培养
- 家庭责任感是学生在家庭中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 培养家庭责任感的方式有:参与家务劳动、关心家庭成员、节约使用家庭资源等。
5. 父母之爱的案例分析
-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了解父母之爱的具体体现和影响。
- 案例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父母之爱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 行为建议3:关注父母的需求
解释:主动关心父母的生活需求,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爱。
八、板书设计
① 重点知识点:
- 父母之爱的定义与内涵
- 父母之爱的表现形式
-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和方式
- 家庭责任感的培养
- 父母之爱的案例分析
- 感恩父母教育的意义
- 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② 词、句等:
在课后作业环节,我布置了撰写短文和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感激的任务。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作业,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应付心理,作业内容较为简单。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 使用彩色粉笔或白板笔,突出重点知识点的颜色和字体大小,增强视觉效果。
- 设计简化的图形或符号,如心形代表父母之爱,家庭图标代表家庭责任感,以增加趣味性和记忆点。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父母多爱我》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父母多爱我》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父母多爱我》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和关心2.了解孝顺的含义,懂得尊敬父母、尊重长辈3.意识到孝顺是品德修养中基本的方面教学重难点1.学习关于家庭成员之间爱和关心的事例,理解亲情内涵。

2.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孝顺的含义。

3.强化学生尊敬父母、尊重长辈的意识。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教学内容1.学生回想自己和家人的相处情况,分享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和关心。

2.理解孝顺的含义,并通过课文和影片进一步了解和引导学生。

3.独立完成课文和影片后的思考题,强化学生尊敬父母、尊重长辈的意识。

教学步骤第一步:前置知识的检查(5min)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引出“亲情”这个概念,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和关心。

第二步:自我体验和情感交流(10min)学生回想自己和家人的相处情况,分享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和关心的事例,让学生分享自己所经历过的一些事情,让家长的爱学生体现出来。

让学生理解亲情的内涵。

第三步:示范教学(20min)通过讲解课文和影片,引导学生对孝顺的含义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尊敬父母、尊重长辈。

每一段讲解停一下让学生思考一下,加强学生的注意力。

第四步:思考与交流(10min)独立完成课文和影片后的思考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问题的解答中反复强调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思想,引导学生深刻反思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更好地去孝敬父母、尊重长辈。

合理引导学生的情感,让孩子在思考中形成缘起缘落的体验。

教学后续1.强化家长对孩子的情感教育,对于教育时间的计划,应关注孩子的性格特点和接受能力。

2.继续加强孝敬父母的思想,通过其他材料或场合的引导帮助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深入了解孝敬父母的内涵,形成良好的情感。

总结这节课的教学方案是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和关心是孩子们所熟悉的,因此学生能够感受到孝顺、尊敬和尊重是很容易的。

通过亲身体验和情感交流让孩子在内心深处明白家庭的重要性,强化了对家庭关系的感受。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0课《父母多爱我》优秀课件(共34张PPT)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0课《父母多爱我》优秀课件(共34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
父母多爱我
我有一双发现爱的眼睛
父母的一天
工作多长时间? 为我付出多长时间及做的事情?感人的亲情故事
每个孩子人生道路上 都有一个冠军妈妈伴随成长
赞美爸爸妈妈的爱
用心想一想,父母 每天都为我们做了些什 么?
发现爱
同学们,想想为什么第一次 搭建桥梁失败了,第二次时间更 短却搭建成功了呢?
多一些沟通,多一些理解,多一 份爱。你可以用哪些方法和父母沟通 呢?
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1.留纸条或写信 2.面对面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想法,并把自己的想法准确地表述 出来。
4.请其他亲人代为转述自己的想法
5.……
一定要在对方情绪平和 时,态度真诚、语气平和地 交流哦。
从小到大,我们都感受着家人细致的 关爱,你是否想要感谢家人的付出?爱需 要表达,就让我们一起来表达爱吧!
亲爱的________:
谢 谢!
第四单元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10
父母多爱我
活动一:制作爱心树
制作爱心树
同学们,从我们出生到现在, 父母为我们做了许多事,用心想 一想,把他们每天为你做的事记 录在爱心树叶子上。
我们就是爸爸妈妈的“小鸡蛋”,他们每天都用心 呵护着我们健康成长。捧在手心呵护是爱,严格管教也 是爱。
1.从爸爸给东东的信中,你了解到他俩之间发生了什么? 2.你感受到爸爸的心情是怎样的?东东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如果你是东东,想对爸爸说些什么呢?
活动三:搭建沟通桥
活动要求
1.每四人一组,每组有八块形状不同的积木。 2.禁止语言交流,小组成员在三十秒内合作搭建一座桥。 3.允许语言交流,小组成员在二十秒内合作搭建一座桥。
父母为我们做的每一件看似普通的事,里面 都藏着对我们的爱。你能发现这默默的爱吗?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0课《父母多爱我》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0课《父母多爱我》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0课《父母多爱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父母多爱我》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0课的主题。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父母对他们的爱,并教育学生如何理解和尊重父母,以及如何回报父母的爱。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爱,并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认知能力,他们能够理解和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

然而,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可能还没有完全意识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也可能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并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并能够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尊重和感激父母的爱,并愿意回报父母的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并能够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爱,并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1.案例分析:通过呈现生动的父母爱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父母的爱。

2.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父母爱的感受和经历,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实践活动: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制作感恩卡、写信给父母等,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父母为孩子付出的场景,引起学生对父母爱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呈现一些父母爱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父母的爱。

3.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父母爱的感受和经历,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4.实践活动: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制作感恩卡、写信给父母等,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0课《父母多爱我》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0课《父母多爱我》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0课《父母多爱我》教案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0课《父母多爱我》精品教案篇一教学目标 1.体会父母默默的爱,激发学生的感激、感恩之情。

2.培养初步的整理收集资料的能力,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能力。

3.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一些做法,理解父母爱的方式。

在实践中理解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一些做法,理解父母爱的方式。

难点:体会父母默默的爱,激发学生的感激、感恩之情。

教学资源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活动一:爱需要理解 1.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红猫蓝兔前几天收到一封小朋友的来信,这位小朋友遇到了一件很心烦的事,想请红猫蓝兔帮帮他!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位小朋友遇到了什么心事?(播放视频,红猫蓝兔)2.孩子们你们一定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吧!生活中父母还有哪些做法让我们不能理解?学生充分回答。

3. 小组交流,完成表格。

师:请同学们小组交流,完成表格。

4.小组代表展示交流结果。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大家的讨论交流,我们发现爸爸妈妈的做法其实都包涵着他们对我们浓浓的爱,因此我们遇事要多处在父母的角度去考虑,多一分理解。

(板书:爱需要理解)活动二:爱需要沟通过渡: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委屈、伤心。

你有没有想过父母也有不开心和心痛的时候呢?请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1.播放东东爸爸读信的录音。

如果你是东东,你会对爸爸说些什么? 2.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位妈妈,看她的内心有多纠结,多痛苦。

(播放短片:无奈的母亲)3.在短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今后我们该怎样做?教师小结:天下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他们想让你变的坚强,却又心疼你受苦。

他们怕你做错事,走错路,却又不敢多说。

爸爸妈妈就是这么纠结和无奈。

所以,从今天起我们要敞开心扉,遇事要多和爸爸妈妈沟通。

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好多话想对爸爸妈妈说吧!请在爱心卡上写下你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吧!活动三:爱需要表达 1.制作亲情卡,在卡上写下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 父母多爱我 课件(12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 父母多爱我 课件(12张PPT)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第四单元 ·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父母多爱我
爸爸妈妈爱我吗?
游子吟 作者:孟郊 (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பைடு நூலகம்
父母对我们的爱 润物细无声 而又无处不在
父母 默默的爱
填写“爱心树
妈妈每天早上为 我们准备热乎乎 的早饭
爱在不言中
阅读故事《妈妈喜欢吃鱼头》 想一想, 妈妈是真的喜欢吃鱼头,不喜 欢吃鱼肉吗? 她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谢谢观看!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2月18日星期五2022/2/182022/2/182022/2/18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2月2022/2/182022/2/182022/2/182/18/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2/182022/2/18February 18,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2/182022/2/182022/2/182022/2/18
歌曲欣赏
我有一个好爸爸 &
鲁冰花
为了提高我们的成绩而为我们 报了许多补习班
大事小事总爱在我们 耳边唠叨
父母还有哪些事是我不能理解的呢?
父母不是完人,他们也有不对的时候。 他们很爱我们,有时也会用错方式。但 不管哪种方式,父母对我们的爱都是伟 大的。我们也要多一些理解,再多一些 沟通,更加爱我们的父母。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父母多爱我》教案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父母多爱我》教案

第10课《父母多爱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知道父母爱他们,但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习惯了长辈的呵护,一切都觉得理所当然,他们很容易忽视日常生活中父母给予的爱,这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

父母对子女的爱的形式是多样的,三年级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父母深层的爱或者其他隐藏形式的爱。

因此,要引导他们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去发现爱、感受爱、理解爱、辨析爱,从而形成积极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关爱的亲子关系。

教学目标:1.知道父母把自己养大不容易,培养理解父母的感情,懂得倾听父母的心声。

2.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爱,滲透爱父母的教育。

3.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树立家庭中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4.在讲述父母爱我们的故事中,理解父母的爱,感受父母的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想生活细节,感受父母默默的爱。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去发现爱、感受爱。

教学准备:1.调查长辈为自己取名的故事。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名字的来历----发现爱谈话导入: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你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师生交流、汇报。

听了这么多名字的故事,你有什么发现吗?生回答。

小结:名字里蕴含着爸爸妈妈美好的期望和祝福,他们这么用心地为我们起名字,爸爸妈妈多爱我们啊!【板书:父母多爱我】活动二:“小小记录员----寻找爱”1.师:同学们,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的事情,请用心想一想,他们每天都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把他们做的事记录在“爱心树”的叶子上。

如果叶子不够,大家可以自己添加。

如果有重复的事情,请大家在叶子上做上标记,不同的事情做不同的标记。

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拿出自己的爱心树,讨论完成以下题目:(1)父母为我们做的事你都记下来了吗?(2)父母重复做的事多吗?分别重复了几次?(3)父母为你做的哪些事是你平时没有注意到的?(4)听完同学们的统计结果,你想说什么?2.生交流谈体会,并派代表向全班汇报。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10 父母多爱我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10 父母多爱我
10 父母多爱我
新课导入
日常生活中,谁是最爱你的人?
1 父母默默的爱

2 多一些理解

3 板书设计
4 课后作业
1
2
父母默默的爱
3
4
用心想一想,父母每
天都为我们做了些什么。

母 把他们所做的事记录在爱
默 默
心树的叶子上。


1 2 3 4
爱心早餐
父 母 默 默 的 爱
接送上下学
父母的陪伴
1
2
了解父母的心声。
课 后 作 业
1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4
如果你是东东,
你会对爸爸说些什

么呢?




1 2 3 4
你觉得自己的父母有委

屈和伤心吗?好好与他们谈

谈心吧。



1
2
3
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4
➢ 留纸条或写信。
➢ 面对面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想法,并把自己
多 一
的想法准确地表述出来。
些 ➢ 请其他亲人代为转述自己的想法。
理 解
➢ ……
父 像蜜糖;
像阳光和炉火;
母 妈妈的爱是清新的, 妈妈的爱永远在我的心里。
默 默 的
像森林中的草地; 妈妈的爱是宁静的,
在你的眼中爸爸
爱 像蓝天上的白云;
的爱像什么?
1
2
多一些理解
3
4




父母到外地工作了,留下我
解 和爷爷奶奶在家。父母心里只想
着挣钱,一点也不关心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却有些疑惑,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吧。

打开教材P67页,阅读《妈妈喜欢吃鱼头》。

问:妈妈和外婆真的爱吃鱼头吗?她们为什么这么做呢?
师:妈妈和外婆不一定是真的爱吃鱼头,你们是妈妈的孩子,妈妈是外婆的孩子,她们这样做是因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想把最好的留给自己的孩子。

5.师:父母关爱你的感人的故事一定不少,讲给大家听听吧!
生:爸爸妈妈的爱藏在我的保温杯里。

冬天,妈妈让我用保温杯装水,这样就可以喝热水,不会着凉了。

生:妈妈怕我吃螃蟹会划破嘴,就用牙签挑好了给我吃。

生:妈妈每天早晨起来都会做早饭、烧开水,她怕吵醒我,就把厨房门关好。

三、展示交流,深化理解
1.师:古人云,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父母的爱无处不在,只要留心,我们就能体会得到。

2.问:在刚才的交流中,有的同学提到了自己的妈妈,有的同学提到了自己爸爸,那么在你眼中,妈妈的爱像什么?爸爸的爱又想什么呢?
生:妈妈的爱像阳光,总是给我温暖,让我不再感到寒冷。

生:爸爸的爱像灯光,在外迷茫的时候,给我指明方向。

生:爸爸的爱像一把大伞,为我遮住所有的风吹雨打。

生:爸爸的爱像一缕清风,吹散我心中的阴霾。

生:爸爸的爱是一个罗盘,指引着我人生的方向。

3.师:从大家的回答中外感受到了爸爸妈妈对你们深深的爱,感受到了你们也是爱爸爸妈妈的。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爱,一起来读一读《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是香的,像鲜花;
妈妈的爱是甜的,像蜜糖;
妈妈的爱是清新的,像森林中的草地;
妈妈的爱是宁静的,像蓝天上的白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