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杨家埠年画 天津杨柳青年画

合集下载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保护与传承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保护与传承

“中华老字号”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沿袭并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独特的传统工艺和经营特色,并有着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名称和商业品牌。

走过几个世纪的“中华老字号”在面对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不再困守于“老”,而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新旧动能转换是大势所趋,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中华老字号”必须认清这一现实,不断革故鼎新,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抢占一席之地。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著名的“中华老字号”。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杨家埠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家埠木版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合称为“三大年画”。

杨家埠是山东潍坊市东乡的一个村镇,明末清初时,这里的人们就开始学习用木版印刷、制作年画。

经过画工长期的创作和制作实践,杨家埠印制木板的年画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技法与色彩,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获得了大众的认可。

杨家埠木板年画在发展初期受到杨柳青年画的影响,从绘画的系统、雕版赋彩以及内容形式看,与杨柳青年画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杨家埠木板年画除了制作一些简单的神马以外,还有一些较为精致的贡笺(宫尖)和屏幅横披。

同时,画工也在不断创新年画的内容和形式,旨在不断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和消费需求。

杨家埠木版年画颜色鲜明,主题突出,价格低廉,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杨家埠的年画店数量众多,年画作坊星罗棋布,呈现一派的繁荣景象,当时较为出名的年画作坊当属和兴德。

咸丰初年时,杨家埠的年画业发展至顶峰,仅是杨家埠一村就用纸八百余件,此时,附近的寒亭、仓上、齐家埠、倪庄、王家道口等地的村民也在学习印刷年画,并且拥有自己的销路和市场。

20世纪20年代前后,因种种原因,杨家埠木板年画业发展较为缓慢,加之石印年画的冲击,木版年画的市场份额消减,一度萧条。

1949年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发展步伐也随之加快。

学做杨家埠木版年画

学做杨家埠木版年画

龙源期刊网 学做杨家埠木版年画作者:冯斌来源:《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教师版上半月》2018年第06期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我国著名的民间三大年画之一,是山东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美术品。

杨家埠年画最早出现于明代晚期,清代光绪年间达到鼎盛时期,有“画店百家,画种上千,画版数万”之说,流行于黄河下游一带,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杨家埠年画采用传统技法进行手工制作,题材广泛,风格纯朴,线条粗犷,色彩强烈,极具地方特点。

画面充满了情节性、趣味性及装饰性,强烈而直白地表达了当地劳动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的艺术风格享誉国内外。

2006年,杨家埠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家埠年画属于木版、水质颜料、套印年画。

初期在小案子旁坐印,后期改为在大案子旁站印。

其制作工艺独具一格,总的来说可分为绘稿、刻版、印刷、装裱等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极为精巧细致,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绘制画稿。

画稿的设计要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尤其要懂得广大农民的欣赏习惯。

在绘制线描画稿时,艺人先用木炭条、香灰勾出黑线稿,名为“朽稿”,在朽稿基础上再完成正稿。

第二步是刻版。

将正稿反贴在刨平的梨木或棠木板上以供雕刻,分别雕出线版和色版。

所谓线版,就是用来印整幅画轮廓线的版;所谓色版,就是用来印颜色的版。

每张画必有一块正版,是印线条和轮廓的,副版若干块,为套色用,其数量视所需颜色而定。

一幅画中设计了几种颜色,就要刻几块版。

杨家埠年画色彩鲜明,有的一幅画需要刻十几块版。

第三步是印刷。

早年印刷的材料采用江南竹纸,颜料也相当考究。

后来改用半毛汰纸、有的为宣纸。

画幅有大小之分,大的有整张棉连纸,称为“大贡笺”,小的或用二裁开、三裁开、四裁开,统称“小贡笺”。

艺人先印墨线版,然后印套色版,即用色版一次次印上不同的色彩。

这时,用棕把子往色版上刷颜料,再用“趟子”将纸在版上压平,颜色就印上去了。

最后处理跑色。

杨家埠年画

杨家埠年画
版 、上 案 印刷 、烘货点胭 ,四套工 来 ,并将 原国家和集 体 的画版 ,不
艺无一 不是画工 、艺人手 工所为 。
论 完缺 皆集 中保管 。在这基 础上将
令人惊异 的是 ,这 儿 的艺人 都是土 画版分类 、编号 ,按 不一样 规格进 生土 长的农 民。 自1 9 世纪起 ,杨家 行 整理 ,为 正在进行 的 民俗学 、美
风 缝
拦编辑: 袁航远 【 y h y 9 8 9 8 @ s i n a . c o n) r

“ 世 上先有 杨家埠 ,后来才生 1 9 4 9 年后 ,当地人 民政府积极
灶 王爷。 ”流 传 民间的这 句断语 虽 扶 持发展年 画生产 ,建 立起 “ 杨 家 然 有 些 夸 张 ,但 杨 家埠 村 生 产 的 埠年画改 善委员会 ” ,并组织艺 人 ( 《 灶王 图》 却实实在在 与百姓人 家 对古代工 艺进行挖掘 考察 ,在原 先 有着极深 的缘分 。
岛 ,往西直 越太行 山一 线省市 ,均
海 外人士垂 青杨 家埠 年 画是 自
早 在明代洪武 年间 ,这儿 的杨姓艺 为杨家埠 年画的旺销地 。
清朝 ,杨 家埠 木版年 画的技法臻 于 鸦 片 战争 时期开始 。最开始 是天主
成 熟 ,绘制 工艺达 到了炉火纯青 的 教父们 四处收集 以为藏 品,后来发 地 步 ,艺术 风格缜密 质朴 。 自此 , 展到不一 样职业 的人士来华 购买 。 9 7 8 年 ,法 国汉学 家艾利 阿斯伯格 年画生产 形成产业 ,规模和产量 逐 1 年扩大 。清朝乾 隆后期 ,杨 家埠 已 编纂 出版的 中国年画 一书 ,就 有 “ 画训 百家 ,年 画千种 ,画版数 收进 了多幅杨 家埠 出品的画作 。随

关于“关注文化发展,非遗保护传承——潍坊杨家埠村木版年画”的调查报告

关于“关注文化发展,非遗保护传承——潍坊杨家埠村木版年画”的调查报告

关于“关注文化发展,非遗保护传承——潍坊杨家埠村木版年画”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及背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它所包括的口头文学及其语言载体、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及其相应的活动场所等,既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又是中华民族身份和中华文化主权的有力象征。

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与其保护与传承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成正比。

本文旨在利用大学生的独特视觉角度,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及其传承规律,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实践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让大家了解非物质文化当前的发展状况,呼吁大家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二、调查时间2013年1月21日——2013年1月25日三、调查对象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摘要:潍坊市的杨家埠村是风筝的故乡,也是中国木版年画产地之一。

杨家埠木版年画,则是驰名中外,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列齐名,被称为中国的三大年画产地。

这里还分布明清时期典型的民间建筑四合院。

在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中,有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品陈列展出,题材广泛,花样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关键词:杨家埠木版年画开发利用正文:杨家埠不仅是鸢都著名风景区,也是中国三大木版年画盛产地之一,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而驰名中外。

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潍坊杨家埠人,对杨家埠的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对杨家埠的社会民俗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但先前也准备了详细的材料,作为一个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者我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

说起山东潍坊市,我想很多人第一印象是潍坊的风筝特别漂亮,潍坊的木板年画色彩鲜艳,风格纯朴。

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研究

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研究

杨 氏 先 人 早 在 宋 朝 时 期 就 已 经 开 始 从 事 佛 经 雕 刻, 这便是之后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工艺基础。在明洪武年间 (1368—1398),杨氏先祖由四川梓潼县迁至杨家埠以东的 下店村,明隆庆二年(1568),在下店历经 200 年的风雨沧 桑后,因浞河水灾泛滥,画业受损严重,杨氏先人被迫迁 到现在的杨家埠村,并先后创立了恒顺、同顺堂、万曾城、 天合永四家画店。
传统与创新 39
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研究
文/孙 熙
摘 要:杨家埠木版年画兴于明,盛于清,是山东潍坊杨家埠村的民间年画,至今已经有 600 多年的历史。杨家埠木版年画制 作方法简单,工艺精湛,内容丰富,色彩鲜艳,以其吉祥多变的主题和寓意赋予春节另外一种文化意义。2006 年,杨家埠木版 年画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 关键词:杨家埠木版年画;非遗;文化;传承
40
创意 2021/06
2. 御封门神。顾名思义,御封门神是皇帝封赏的,即 唐代开国大将秦琼和尉迟恭。御封门神也是民间张贴最多 的门神。相传唐代李世民成就帝业期间杀人无数,后梦中 多见寝宫门外鬼魅嚎叫,夜无宁日。李世民惧之,召众将 群臣商议后,让元帅秦琼、尉迟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于 宫门两旁,果然无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宗怜惜二将日 夜辛苦,便令画师们将两位将军气势汹汹的戎装像悬挂于 宫门两侧,至此,邪祟全消。
在杨家埠年画的制版、起稿、雕刻、印刷、装裱等众 多工序当中,雕刻印版是年画制作技术性最强的一道工序,
线条讲究精细、灵巧、深刻、流畅。一副年画通常需要 5-6 副雕版,雕刻出图案的主要框架,3-6 块颜色雕版,用于 在线板的基础上印刷颜色。
杨家埠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图文丰富,制作年画的艺 人从小就受到民俗、民风以及民间艺术的熏陶,潜移默化 之间形成了独特的乡土文化结构、审美尺度和审美心理。 在他们的年画作品中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形成了与文 人画风格迥异的艺术形式和特色,线条简洁流畅,色彩鲜明, 对比强烈,构图饱满,造型夸张,并且多以象征、寓意和 谐音等手法来表达画艺。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彩运用艺术探究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彩运用艺术探究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彩运用艺术探究【摘要】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色彩运用而闻名。

色彩在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传达情感和表现力。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彩特点主要体现在色调明快、对比强烈、层次丰富等方面。

艺术家们通过色彩的变化和组合,展现出不同的主题和意境。

色彩的使用直接影响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通过巧妙的色彩搭配和运用,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不同色彩在杨家埠木版年画中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杨家埠木版年画色彩运用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望未来,色彩在杨家埠木版年画中的运用将继续创新,为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关键词:杨家埠木版年画、色彩运用、艺术探究、特点、表现力、搭配、象征意义、艺术价值、重要性、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介绍杨家埠木版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起源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杨家埠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杨家埠木版年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版画之乡和中国年画之乡。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特点在于线条流畅、造型简洁、色彩艳丽。

画面主要以传统民俗题材和神话传说为主,充满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杨家埠木版年画在色彩运用上也颇具特色,运用红、黄、绿、蓝等鲜明的色彩,使画面充满生机和活力。

杨家埠木版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色彩运用吸引着无数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

这种独特的色彩运用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更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魄力。

杨家埠木版年画以其色彩斑斓、意境深远的艺术特点,成为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1.2 色彩在艺术中的重要性在艺术中,色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它可以直接影响观众的情绪和感受。

色彩不仅可以赋予作品生动的视觉效果,还可以传达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艺术家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绪,引导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杨家埠同三大年画差异比较

杨家埠同三大年画差异比较

杨家埠木版年画与其它地区木版年画的风格差异及其比较中国木版年画是在长达1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依靠各地民间艺人积年累代,父传子承,随着社会风俗的演变创作出来的,富有浓郁的民俗特色和地域风情。

风俗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社会总和。

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明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形成的风俗习惯自然有一定的差异,在一定范围内流传的风俗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体现各地劳动者约定俗成的审美要求,具有地域性的特征。

就年画而言,各地木版年画的发展变化与各地的民族民俗文化、历史变迁、地理环境、当地资源、经济生活和与外地的文化交流等息息相关,进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代表性特征。

杨柳青位于天津近郊,商业发达、文化繁荣,画师众多,又因靠近京城的缘故,风格或多或少受文人画院影响;桃花坞地处“姑苏城外锦成堆,商贾肩摩云集来”的江南重镇,水陆畅通,文人云集,年画亦反映出婉媚秀丽的气质;山东潍县杨家埠一带人们多以耕种为业,年画中不少以耕织为题材,画风朴实自然,很能代表北方农民豪爽粗犷的性格。

开封朱仙镇由于历史和文化生活的积淀,木版年画内容大多取材于人们熟悉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线条苍劲而古拙,构图饱满而宏阔,色彩纯净而富丽,以适度的夸张变形、幽默稚拙的人物形象,同中原人民所有的憨厚、耿直、质朴无华相吻合,体现了地道的带有北方粗犷乡土气息的中原民间艺术风味和文化传统风格。

年画作为一种区域民俗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所处地域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不同的地域观念和地域感情则是年画艺术风格形成的基本原因。

虽然从全国范围来看,年画所表现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以祈求富贵、吉祥、多子长寿等为主,但在形式上、内容上、色彩上、造型上、表现方法上却有很大的差异。

一:杨家埠年画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年画的比较潍坊的杨家埠与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并称为全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

各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

潍坊杨家埠木板年画的现状与发展

潍坊杨家埠木板年画的现状与发展

潍坊杨家埠木板年画的现状与发展作者:郭瑞雨来源:《智富时代》2016年第07期【摘要】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它的题材广泛、工艺精湛、产销量大是全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

有着辉煌的过去同时国家对杨家埠木板年画的创新与发展亦非常重视,但随着印刷品的普及,杨家埠木板年画面临着诸多问题及挑战。

【关键词】杨家埠木版年画;保护与研究;传承与发展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所创造的文化,是广大民众智慧的结晶。

作为齐鲁故地的山东,历史悠远,民间艺术资源积淀深厚,内容丰富多彩,现存上百个民间艺术种类,其中杨家埠年画更是其中翘楚。

杨家埠木版年画起源于寒亭南三华里的杨家埠村,从业者多是杨氏家族后裔。

虽然杨家埠木版年画早期的情况已很难考究,但从现有的实物如杨氏宗谱可查在明代隆庆二年因水患变迁西埠(现西杨家埠村址)立村开始至今已有430多年历史。

杨家埠木版年画兴起于明代,全部程手工操作并用传统方式制作,到清代达到鼎盛期,杨家埠曾一度出现“画店百家,画种过千,画版上万”的盛景,产品遍布全国各地。

有数百年历史的杨家埠年画是与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齐名的全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

这里的年画以题材广泛、工艺精湛、产销量大闻名于世。

杨家埠年画表现内容丰富多彩,有神像类、门神类、美人条、金童子、花鸟山水、戏剧人物、神话传说等,同时也有反映民间生活、针砭时弊之作,但喜庆吉祥一直是杨家埠年画的主题。

诸如吉祥如意、欢庆新年、恭喜发财、宝贵荣华、年年有余、安乐升平等,像亲人的祝福、好友的问候,构成了农民新春祥和欢乐,祈盼富贵平安的特点。

杨家埠木版年画体裁形式新颖多样,从大门上的武门神、影壁墙上的福字灯、房门上的美人条、金童子到房间内的中堂、灶王、炕头画等,无所不及,无处不有。

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方法简便,工艺精湛,色彩鲜艳,内容丰富。

杨家埠木版年画分钩描、刻版、印刷3道工序,初期为小案子坐印,后改为大案子站印。

杨家埠木版年画还间接地记录下了中国民居和民间社会生活的情况,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杨家埠“八仙”年画雕版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杨家埠“八仙”年画雕版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杨家埠“八仙”年画雕版作者:王焕来源:《艺术殿堂》2018年第12期【摘要】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始兴于明末,兴盛于清代,并延续至今,形成了构图饱满、题材丰富、色彩鲜艳的艺术风格。

八仙,是杨家埠木版年画中较为常见的形象,多作为附属仙众出现在祈福纳祥的题材之中,涵盖了民间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8套八仙雕版,均单独成套,张幅较大,造型精美、线条精细,既可作为家堂年画的系列配轴画张贴悬掛,亦可单独成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杨家埠年画;八仙;山东大学博物馆;年画雕版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始兴于明末,兴盛于清代,历经400余年历史,发展至今,形成了构图饱满、题材丰富、造型拙雅、色彩鲜艳的艺术风格。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无数年画艺人根据市场和文化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以驱凶辟邪、祈福纳祥、戏曲传说、喜庆装饰、生活风俗等为主要题材分类的年画体系。

祈福纳祥题材中,以“八仙”形象较为常见。

山东大学博物馆作为一座藏品丰富的高校综合性博物馆,曾于20世纪90年代初入藏一批清代晚期至民国初年的杨家埠木版年画雕版。

该批雕版,系我校刘敦愿等先生1996年从潍坊杨家埠同顺德画店第19代传人杨洛书老先生处,以有偿捐赠形式获得,后入藏我馆。

其中,尤以一组8套的八仙年画雕版保存最为完好,且人物单独成版,十分有特点,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清末杨家埠木版年画的雕版工艺水平。

该套八仙年画雕版,由8套单独人物雕版组成,每一套都由1块墨线线版和2块色版组成。

所有雕版均正反面雕刻,以节省木材用料成本(图1)。

各线版尺寸相同,长32.4、宽30厘米。

颜色包括黑、黄、紫、红、大红、绿6种。

雕版所使用木材为当地产棠梨木。

8套雕版组成一套完整系列画,且均有榜题,依次为:“洞宾背剑清风客”(图2)、“钟离磐石把扇摇”(图3)、“相子花兰献蟠桃”(图4)、“拐李先生道德高”(图5)、“果老骑驴羡凤毛”(图6)、“国舅手持云杨版”(图7)、“仙姑送来长生酒”(图8)、“采荷吹笛引凤来”(图9)。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彩运用艺术探究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彩运用艺术探究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彩运用艺术探究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清朝,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它以木刻为主要工艺技法,运用古朴的色彩和独特的构图手法,表现出独特的民俗风情和艺术魅力,被誉为“东方的油画”,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在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制作中,色彩运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让作品更加生动鲜明,同时也展现出艺术家对于色彩运用的独特见解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色彩运用的角度来探究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艺术魅力。

一、红色的运用在杨家埠木版年画中,红色是最为鲜明和常见的一种颜色。

它不仅代表了喜庆和祥和,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象征意义的颜色之一。

在年画中,红色通常被用来渲染传统的中国节日和民俗场景,如春节、婚礼等。

在人物服饰和建筑的渲染中也大量运用了红色,增加了作品的喜庆气氛。

而在情感和情绪的表达中,红色更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往往被运用在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装饰上,带出了人物内心深处的热情和喜悦。

在杨家埠木版年画中,黑色通常被用来勾勒和加强作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在绘画中,黑色的使用往往是最为考验艺术家功力和技巧的部分。

在年画中,黑色的使用不仅限于人物轮廓和细节的勾勒,同时也用来渲染建筑的纹理和细节。

在一些暗调和阴影的处理中,黑色的使用也让作品更加生动和传神。

相对于鲜艳明亮的红色,黑色的运用往往使得整个作品更加稳重和大气。

相对于红色和黑色,绿色在杨家埠木版年画中的使用相对较少,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却是不可忽视的。

绿色通常被用来表现自然风光和各种植物,如树木、草地和花园等。

在年画中,绿色往往被用来描绘乡村和田园风光,使得作品更具生机和活力。

绿色的使用也往往代表了希望和生机,为作品增添了一份清新和明朗的气息。

在杨家埠木版年画中,金色通常被用来描绘宫殿和庙宇等建筑,同时也被用来勾勒一些贵族和官员的服饰和装饰。

在民间传统文化中,金色往往代表了财富和尊贵,所以在年画中的运用也更多地呈现了豪华和华丽。

杨家埠木版年画

杨家埠木版年画

文化·走进博物馆CULTURE杨家埠木版年画Yangjiabu Woodblock-Printed New Year Paintings 6月11日,中国第1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烟台市博物馆迎来了烟台市原二轻局退休干部李卫国捐赠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刻板及年画捐赠仪式,这是烟台市博物馆建馆以来接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捐赠方面的首例。

自今年3月31日起,烟台市博物馆陆续接收了李卫国捐赠的杨洛书大师收藏使用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及刻板,共计101件/套。

其中,包括16件/套年画刻板,75件/套年画,10本画册。

其制作年代从明至当代,绘画雕刻工艺精湛,内容题材丰富,形式种类多样,且保存完整,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杨家埠木版年画及传承人杨洛书大师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流传于山东省潍坊市的一种民间版画形式,其萌芽于明朝末年、繁荣于清代,己经走过了四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与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并称为"中国民间三大木版年画"。

它根植于民间、生长于民间,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艺术才能的表现,凝结了普通劳苦大众朴实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常常借助象征、寓意、夸张、写实等艺术手法来对主题进行表现,从而形成了鲜明、朴实、粗犷的艺术特色,极富装饰性和乡土生活气息、,同时也体现出了北方农民豪爽、热情的性格特点。

2006年5月20日,杨家埠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洛书大师系山东潍坊寒亭区西杨家埠村人,1927年出生于年画世家,杨家埠百年画店"同顺德"的第十九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杨洛书打小就受到父亲的严厉管教,文/董艺大灶王King of the Kitchen.手艺学得非常扎实。

他7岁开始摸刻刀,14岁时就跟从父辈学习年画制作实践。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彩运用艺术探究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彩运用艺术探究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彩运用艺术探究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河北省的杨家埠村。

它是中国木刻年画的一种,采用木刻技艺,再以各种色彩进行装饰。

在杨家埠木版年画中,色彩运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体现了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和技艺水平,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就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彩运用进行艺术探究,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

一、色彩在杨家埠木版年画中的基本运用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彩运用在设计上注重明快、明亮、纯粹。

它们是以黄、赭、褐、黑、红为主色调,运用了水粉、水彩、墨色等丰富的颜色,通过对比和搭配,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效果,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在色调上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调非常饱和,给人以强烈的色彩冲击感。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彩运用在造型上具有鲜明的特点。

在画面的造型表现上,艺术家充分利用了色彩的对比和搭配,用明暗对照、鲜艳的红、黄、蓝、绿等颜色,来增强形象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具有强烈的观赏性。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彩运用还注重在绘画中表现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笔触和气韵,通过色彩的运用在画面上表现出了一种风格独特、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

在杨家埠木版年画中,色彩运用是艺术家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画面的色彩搭配上,艺术家注重在颜色的选择和运用上表现出情感的细腻和丰富。

比如在年画中,红色往往被用来象征着喜庆和美好的意境,而在一些风俗年画中,浓烈的红色往往被用来突出节日的热闹和喜庆气氛。

而在一些人物题材的年画中,黄、蓝、绿等色彩被运用得非常巧妙,使得画面更加富有生气和活力,使观者能够感受到作品所蕴含的吉祥、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情感。

四、结语通过对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彩运用进行艺术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中,色彩运用不仅是图案和造型的表现手段,更是情感和意境的表达方式。

正因为如此,杨家埠木版年画才能在色彩的魔力下,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山东潍坊杨家埠阅读答案

山东潍坊杨家埠阅读答案

篇一:山东潍坊杨家埠阅读答案潍坊杨家埠_文学研究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潍坊杨家埠_文学研究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

2013年山东导游考试78份文档80份文档89份文档篇二:山东潍坊杨家埠阅读答案2015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中考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篇四:山东潍坊杨家埠阅读答案篇五:山东潍坊杨家埠阅读答案①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它与天津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山东潍坊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一起,成为明清时期中国民间木版年画艺术的代表,是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

②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桃花坞年画有400多年历史,现在最早的桃花坞木版年画,是在日本刊行的《古版画图录》中收录的“寿星图”,画面上刻有“万历廿五年(1597年)”的刊记。

从其画面来看,作品的构图、刻工、印制均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③桃花坞木版年画用木版雕刻,采用一版一色的水色套印,画面宏大,构图丰满,色彩明快,刻版精细,富有装饰性;作品题材丰富,能“巧画士农工商,妙绘财神菩萨”,并且“尽收天下大事,兼图里巷所闻”。

内容有人情风俗、戏文故事、时事新闻、花鸟虫鱼、美人娃娃、驱邪避鬼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节日氛围浓郁,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④在自身历史发展的脉络上,桃花坞年画的题材、风格、色彩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早期的桃花坞年画,在处理仕女、花卉等题材时,风格较为雅致,色彩较为清秀。

从现存的作品来看,最典型的当推古代仕女图,表现出了桃花坞年画十分细腻的刻工技巧,其线条为毛笔细描而成,但又不失木版画的刀味、木味。

到雍正、乾隆年间,出现了不少模仿西洋铜版雕刻风格的作品,如《苏州万年桥》、《西湖十景》等。

这类作品在画面上,采用焦点透视,除人物面部外,衣纹、树石、房屋等均用明暗画法来表现。

杨家埠木板年画简述

杨家埠木板年画简述

杨家埠木板年画简述作者:卜小萌来源:《丝路艺术》2018年第03期摘要:在我国灿烂的民间美术中,木版年画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农耕文明遗留下来的一宗巨型的财富,从而被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列入整个文化普查的第一个专项。

本文就杨家埠木板年画展开对其源头、制作工艺及表现手法的简述。

关键词:年画;流程;手法年画是中国民间传统绘画中一个独立的画种,主要张贴在新年之际,除了包括用于年节习俗的年画外,还包括所有的世俗民风的年画,比如:喜画、福寿屏、祖师纸马、扇面画、丈画、灯屏画、博戏玩具和时岁杂画等年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殷商时期,殷商时期是宗教迷信最为浓重的时期之一,王朝统治者无论大小事宜都会以卜筮的方式向鬼神请示。

汉代,门神和灶神有了初步的艺术造型。

宋代,雕版印刷术的广泛应用,便使得年画逐渐形成并日益成熟,此时,年画的性质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已由宗教崇拜物变为世俗商品。

元代,戏曲的发展给年画注入了新的素材;到了明代,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方面的改善,使得人们慢慢淡化了对驱魔逐鬼的门神的信仰,转而投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主题。

到了清代,经济繁荣和国泰民安的大环境,使年画显示出空前的繁荣,尤其在乾隆年间,天津杨柳青和苏州桃花坞两地年画可谓名噪一时。

然而,到了晚期,内忧外患、强盗入侵的局面也曾使年画陷入过短暂的萧条,但并没有完全消失,它仍然凭借其顽强的生命力在困境中生存着,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一些反应社会现实和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也为日后历史学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支持。

近现代的年画往往是与社会和国家平行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文革”时期,年画被迫成为封建迷信的代言,就连春节张贴年画的习俗都被废除,许许多多珍贵的年画老版被销毁,至今无法弥补,这或许是万千年画收藏者最为遗憾的事情。

我出生在山东半岛,对杨家埠木版年畫当然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杨家埠,位于山东半岛北部,世界风筝之都潍坊市寒亭区。

对于杨家埠年画的起源目前存在着好多种说法,尤以两种说法居多。

时代创新下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应用

时代创新下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应用

GRACEFUL BEARING区域治理时代创新下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应用南京农业大学 王颖摘要:作为第一批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艺术价值和文献文物研究价值,同时是一门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工艺。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杨家埠木版年画现状堪忧,虽然国家和政府对杨家埠木版年画日益重视起来,但其依旧有着发展影响力小、发展热度低,传承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市场固化等问题。

在不断发展的新时代下,创新是进步的不竭动力,如何创新保护传承杨家埠木版年画,使木版年画重回大众视野,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值得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时代创新;杨家埠木版年画;传承与应用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7-0296-0003一、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价值和特点(一)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价值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门传统工艺美术。

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内容题材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文献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这对于研究中国美术史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是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二)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特点1.植根民间,乡土气息浓郁杨家埠木版年画,生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杨家埠,地处黄河流域,农业发展繁荣。

这样的地理环境促使杨家埠木版年画,无论在构图,还是在人物刻画上都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其凝结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劳动者们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是中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艺术结晶。

例如年画《钟馗》体现了农民渴望出现神灵、降妖除害的心理寄托;《年年有余》表现了农民想要发家致富、祈求吉祥如意的愿望。

[1]独特的生长环境造就了杨家埠木版年画区别于其他高雅美术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即反映农民日常生活,而具有强烈的乡土文化气息,正是因为具有这种鲜明的生活气息,因而能经久不衰,备受人民喜爱。

2.题材广泛,实用性强杨家埠木版年画造型夸张,构图饱满,色彩丰富,以农民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因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中国年画艺术: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

中国年画艺术: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

中国年画艺术: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而驰名中外。

是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三大产地(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寒亭杨家埠)之一。

产地不同,风格迥异。

数百年来,杨家埠木版年画按照农民的思想要求、风俗信仰、审美观点、生活需要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了自己古朴雅拙、简明鲜艳的风格。

它植根于民间,装饰于节日,长期以来起着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反映人民美好愿望,美化人民节日环境的作用。

它的题材极为广泛,形式多种多样。

主要有:祈福迎祥、消灾除祸;美女娃娃、吉祥欢乐;人情世事、男耕女织;小说戏曲、神话传说;山水花卉、飞禽走兽;时事新闻、讽刺幽默;还有些以实用为目的,服务于人们的现实生活。

杨家埠木版年画现已成为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吸引国外客商游人、发展潍坊外向型经济的纽带,成为“潍坊千里民俗旅游线”上的主要景点之一。

传统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创作,多为艺人自画、自刻、自印,形式有小横披、方贡笺、福子灯、花瓶及各种神像等。

清乾隆、嘉庆年间,创作有《男十忙》、《女十忙》等反映当时生产劳动的年画作品。

清同治到光绪年间,出现了反映政治、风俗、讽刺、幽默、故事、戏曲、花鸟等方面的题材,如《义和团》、《炮打日本鬼》,庙会风俗画《四月十八》、《瞎老婆踏了豆腐担子》、《打婆婆变驴》和《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封神演义》,以及《天下地理图》、《天下帝王图》、《四岳图》等作品。

这时,年画体裁繁多,一户农家院落从大门到炕头,从粮囤到牛棚,都有特定内容和形式的年画供张贴。

杨家埠木版年画历史:杨家埠木版年画,始于明代,源于潍县西杨家埠村,有“公茂”、“永盛”、“吉兴”、“广盛泰”、“万顺”等数家画店。

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公茂画店又分出“大顺”和“公兴”画店。

到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西杨家埠画店发展到60多家,东杨家埠出现“永顺”、“公盛”等画店。

杨家埠木版年画分钩描、刻版、印刷3道工序。

(完整word)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利用

(完整word)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利用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利用历史起源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与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齐名的全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

这里的年画作品乡土色彩浓郁,艺术风格淳朴鲜明,以题材广泛、工艺精湛、产销量大闻名于世.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兴起于明代,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全以手工操作并用传统方式制作,清代达到鼎盛期,杨家埠曾一度出现“画店百家,画种过千,画版上万"的盛景,产品流布全国各地.杨家埠年画的起源,还要从明洪武年间,即公元1368—1398年间说起。

由迁民而迁技术,奠定了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产生的工艺基础。

由于杨家埠杨氏老谱早在明末已经失传,道光年间所修的家谱里说杨氏先祖于明洪武二年由四川省梓潼县迁来居于杨家埠以东的下边村,其后长支留原地,二支迁去了昌邑市杨家楼,三支迁去了平度市杨家圈.杨家埠人由川迁鲁之前,在宋代四川的梓潼县,杨氏先人就从事佛经雕刻,这样就有了现在的杨家埠木版年画。

艺术特色杨家埠木版年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概括起来说:它的内容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洋溢着浓厚而淳朴的乡土气息。

在表现上具有概括性和象征性,常用浪漫和夸张的手法体现主题,而且诗画结合,它的构图完整、饱满、匀称,富有装饰性,造型夸张、粗壮、朴实,线条简炼、挺拔、流畅,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杨家埠年画是真正的农民画,它集中地典型地体现了我国北方农民粗狂、奔放、勤劳、幽默、爱憎分明的性格与高尚道德情操,反映了他们在劳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健康的审美情趣。

杨家埠木版年画虽然土气、但突出了我们民族的特点,突出了我国北方农民的气质和风采。

濒危状况杨家埠木版年画有着它光辉的过去。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它不靠官府支持,不靠民间赞助,从杨家埠这块穷乡僻壤之上生长出来,并以它顽强的生命力文明于大河上下,长江南北,形成了它具有特色的全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杨家埠木版年画有它过去走于低潮的阶段,也有着它值得骄傲的现在。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和其他事物一样,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浅析杨家埠木版年画艺术特色及传承发展

浅析杨家埠木版年画艺术特色及传承发展

浅析杨家埠木版年画艺术特色及传承发展□王永续摘要:杨家埠木版年画以潍坊杨家埠为文化湿地孕育而成,极具地域性文化特征和艺术特色。

该文以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色为切入点,探讨杨家埠木版年画在传承、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关键词:杨家埠艺术特色发展一、概况杨家埠木版年画,发源于今山东省潍坊市,起源于明朝,兴盛于清朝,规模宏大,历史悠久。

杨家埠木版年画在表现内容上以祈愿多子、平安吉祥等为主,但在表现方式、样式、色彩等方面有所不同。

以杨家埠为文化湿地形成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杨家埠民俗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地方木版年画而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年画文化。

女P,天津的杨柳青木版年画、苏州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在风格样式上更接近市民阶层和官贾阶层的审美特点,而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表现内容更接近农民的乡土审美。

由于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创作群体多为土生土长的农民,在思想情感、审美观点上更能表达广大劳动人民的想法和审美意趣。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手工艺人在创作年画的过程中不设框架,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进行自由的创作发挥,年画通常设色浓丽、构图饱满,具有较强的象征寓意。

过去,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目标消费受众是广大农民,因此,为满足广大农民的喜好,表达他们对文化、艺术及美好生活的向往,手工艺人创作了具有吉祥寓意的乡土审美作品,杨家埠木版年画也由此形成了与其他木版年画的明显区别。

二、艺术特色杨家埠木版年画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创作源泉,表达了人 们真实的思想和情感,这种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优秀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广泛流传、经久不衰,往往是因为其能够从人 们的生活视角切入,表达普通群众的真情实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殷殷期待。

杨家埠木版年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古朴雅拙、简明艳丽的风格和特征。

1.题材杨家埠木版年画(图1的制作在明朝时期就有“家家印年画,户户扎风筝"的说法,历史悠久。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受众多为农民群体,根据年画市场上大众需求的不同,其被划分为多种类型。

潍坊杨家埠年画

潍坊杨家埠年画

潍坊杨家埠年画
高刚
【期刊名称】《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木版年画兴起于明代,全以手工操作并用传统方式制作,发展初期受到杨柳青年画的影响,清代达到鼎盛期,杨家埠曾一度出现“画店百家,画种过千,画版上万”的盛景,产品流布全国各地。

其中最大的东大顺画店拥有画版300多套,年制画百万余张。

杨家埠年画体裁广泛.想象丰富,重用原色,线条粗犷,风格淳朴。

【总页数】1页(P47)
【作者】高刚
【作者单位】山东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871.1
【相关文献】
1.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价值与保护研究
2.论清代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图式特点
3.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价值与保护研究
4.年画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策略研究——以潍坊杨家埠市版年画为例
5.高校美育中民间版画的传承与创作探究——以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杨家埠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
苏州桃花坞年画广东佛山年画
河南朱仙镇年画四川绵竹年画
第一步选用上等坚实的梨木进行刻版,刻前先用植物油涂于木板表面三到四遍,自然凉干后,再用顶沸的热水冲洗。

然后用特制刮刀刮去木板表面浮油,艺人称之为“熟版”。

木板雕刻工具早年多为自行制作,有刻刀、净缝刀、文章锉、巩锉、刮刀、铲刀、敲锤等二十余件。

而现在,雕版师傅也在使用成套的专用雕刻刀。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
年画的印制工具多就地取材,采用当地野生植物顶端之茸毛和棕,用绳子捆扎而成。

草制圆锥形色刷,一色一刷不能混用。

另有敲锤儿、沙袋、沾刷等辅助工具。

年画用纸,旧时多采用本地廉价土造纸、毛边纸,清代以来,年画开始使用规格大、韧性好的日本油光纸。

而现在多用我国传统的生宣纸印制
山东杨家埠年画
杨家埠年画的制作工艺也别具特色。

艺人首先用柳枝木炭条、香灰作画,名为“朽稿”,在朽稿基础上再完成正稿,描出线稿,反贴在梨木版上供雕刻,分别雕出线版和色版。

再经过调色、夹纸、兑版、处理跑色等,手工印刷。

年画印出来后,还要再手工补点上各种颜色进行简单描绘,以使年画显得自然生动。

杨家埠年画生产分绘画、雕刻、印刷、装裱等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极为精细准确。

做法是先将画稿勾出黑线稿,贴到刨平的梨木或棠木板上,雕刻出主线版。

待印出主线稿后,再分别不同颜色,刻出色版,套色印刷,最后修版装裱而成。

苏州桃花坞年画
桃花坞木版年画制作一般分为画稿、刻版、印刷、装裱和开相五道工序,其中刻版工序又分上样、刻版、敲底和修改四部分,其主要工具为"拳刀",同时以弯凿(剔空)、扁凿、韭菜边、针凿、修根凿、扦凿、水钵、铁尺、小棕帚等工具配合使用。

套色印刷亦有一套程序,主要包括看版、冲色配胶、选纸上料(夹纸)、摸版、扦纸、印刷、夹水等步骤。

天津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的制作程序大致是:创稿、分版、刻版、套印、彩绘、装裱。

前期工序与其他木版年画大致相同。

都是依据画稿刻版套印;而杨柳青年画的后期制作,却是花费较多的工序于手工彩绘,把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两种艺术相得益彰。

而且还由于彩绘艺人的表现手法不同,同样一幅杨柳青年画坯子(未经彩绘处理的墨线或套版的半成品)。

可以分别画成精描细绘色彩素雅的“细活”,和豪放粗犷的“粗活”,艺术风格迥然不同,各俱独自的艺术价值。

绵竹年画
在绘制风格上,绵竹年画和中国其他年画一样,首先是要刻成线版。

但是,线版在绵竹年画中只起轮廓作用,最后完成全部靠[4]手工彩绘,与其它地区"色版套印"年画有明业区别。

同样一张木刻版,通过不同艺人的加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艺术效果,所以用一句话概括,绵竹年画绘画画性
[5]
强。

它既承传了唐代年画由画师手工画成的技法,又继承了宋代的雕版印刷术的技术,是绵竹年画的主要特点之一。

另外,绵竹年画在用纸、用笔、用色上也别具一格。

传统绵竹年画一般都用粉笺纸(当地所产的土纸上面涂一层薄薄的彭州白泥)和鸳鸯笔(特制扁笔,一边蘸水,一边蘸色),颜色多用矿物色和民间染料加胶矾调制而成。

主色有佛青、桃红、猩红、草绿,其次是金黄、天蓝等,约束人以单纯强烈、鲜艳明快、对比和谐的色彩效果。

这样可使手绘色采更加厚重,风吹日晒经久不变。

由于用笔、用纸、用色的独特性,使绵竹年画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