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合集下载

超声波检测原理及应用

超声波检测原理及应用

超声波检测原理及应用超声波检测是利用声波在物质中传播的特性对物质进行无损检测和测量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衰减规律,通过测量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时间以及反射强度来获取材料的内部结构、缺陷等信息。

超声波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其应用广泛,包括工业、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超声波检测的原理及应用。

一、超声波检测原理超声波是一种频率超过人类听力范围的声波,一般指频率大于20kHz的声波。

超声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这些现象与材料的密度、弹性、缺陷等属性有关。

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速度与材料的密度和弹性有关,通常情况下,密度越大、弹性越高的材料,其超声波传播速度越快。

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可以被材料内部的缺陷、表面的不均匀性和界面反射等反射回来。

利用超声波检测材料时,可以通过测量超声波传播的时间和幅度来获取材料的内部结构、缺陷等信息。

测量的方法主要有脉冲回波法、干涉法、散射法等。

脉冲回波法是最常用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它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速度和反射衰减规律,通过发送一个短脉冲的超声波信号,等待其被材料中的缺陷反射回来,然后测量超声波传播时间,从而计算出缺陷的位置和尺寸。

干涉法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发生的相位差引起的干涉现象,通过测量干涉信号的变化来获取材料的内部结构信息。

散射法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发生的散射现象,通过测量散射信号的特征来获取材料的微观信息。

二、超声波检测应用1. 工业领域:超声波检测在工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材料的缺陷检测、质量评估和结构监测等。

例如,可以利用超声波检测金属焊接缺陷、混凝土中的裂缝、铸件中的气孔等。

2. 医学领域:超声波检测在医学领域中应用广泛,常用于诊断、治疗和监测等。

例如,超声波可以用于检测人体内部的器官、血管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可用于诊断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疾病。

3. 材料科学:超声波检测在材料科学中有重要的应用,可以用于材料的结构、性能和缺陷等的研究。

超声诊断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超声诊断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超声诊断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检测成为了近年来医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而超声诊断技术,由于其低剂量放射线和非侵入性的特点,成为了肿瘤检测领域中最重要的检测手段之一。

本文将主要介绍超声诊断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一、超声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超声诊断技术是指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来进行人体内部组织结构的检测和诊断的一种方法。

超声波的频率一般在1~20MHz之间,这种波可以通过组织,而不会对组织产生任何伤害。

超声波在组织中传播时,会发生反射、散射、折射等现象。

这些现象会影响超声波的回波。

回波强度与组织特性有关。

如回波强度与组织密度、声速等有关,因此不同的组织在超声波下会产生不同的回波强度,这便可用来识别不同的组织。

二、肿瘤的超声诊断肿瘤的超声诊断,就是基于超声波与组织反射的原理,通过超声检查器对人体内部组织进行扫描,从而检查出肿瘤的位置、形状、大小等信息。

1. 肿瘤位置:超声检查器将超声波进行照射,可以检查出肿瘤所在的位置,进而判断肿瘤的类型。

2. 肿瘤形状:肿瘤的形状可以通过超声扫描来确定,不同形状的肿瘤通常也会有不同的病理性质。

3. 肿瘤大小:使用超声扫描,可以得到肿瘤的大小,从而判断其为良性或恶性肿瘤。

4. 良恶性诊断:还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查,对肿瘤的组织特性,包括强度、纹理和结构进行诊断,从而判断其良恶性。

三、超声在肿瘤检测中的优势1. 非侵入性:超声诊断技术属于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不需要切开患者身体进行检查,大大降低了检测带来的身体痛苦和创伤。

2. 安全性较高:超声波不会对人体产生放射性影响,相比于其他检测技术,如X光,CT等,其放射剂量要小得多,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安全性。

3. 操作简单、费用低廉:超声检查仪器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掌握,通常不需要经过特别的培训,而且费用相对较低。

四、超声在不同部位肿瘤检测中的应用1. 甲状腺:超声检测对于甲状腺肿瘤的检测尤为重要。

超声扫描非常准确且无创,不仅可以检测甲状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状,还可以区分良性和恶性肿瘤。

超声应用的例子及原理

超声应用的例子及原理

超声应用的例子及原理1. 超声波的原理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kHz(千赫兹)的声音波,它超出了人类听觉的范围。

超声波是一种具有高频振动特性的机械波,通过媒介传播,可以在物体内产生反射、散射等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科学研究等领域。

2. 超声应用的例子超声技术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应用,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例子:a. 医学领域•超声诊断:超声波可以通过人体组织产生显像效果,用于检测疾病、观察器官、肿块等。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并且无辐射,非侵入性,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如妇科、肝脏、心脏等检查。

•超声治疗:超声波的高频振动能够产生热量,用于治疗肌肉疼痛、损伤恢复等。

超声治疗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细胞修复,有助于加速康复过程。

b. 工业领域•超声清洗:超声波在清洗领域有广泛应用,可以去除细小的污渍、油脂以及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超声波的高频振动使得液体中产生微小气泡,并产生强力的冲击和剥离作用,从而达到清洁的效果。

•超声焊接: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可以产生热量,使塑料等材料在接触面产生摩擦熔融,从而实现焊接效果。

超声焊接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焊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塑料等行业。

c. 科学研究领域•超声显微镜:超声波可以被用来观测微观结构和材料的性质。

超声显微镜通过测量超声波在物体内传播的速度和时间,来获取图像和数据,可用于检测材料的密度、弹性等性质。

•超声流量计:超声波可以被用来测量液体或气体的流速。

超声流量计利用超声波在流体中传播的速度和方向变化来计算流速,具有非侵入性、高精度、长期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流体流量测量领域。

3. 超声波的优点和注意事项超声波应用广泛,具有以下优点: - 非侵入性: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不会对物体产生破坏,适用于对物体非破坏性检测和测量。

- 高分辨率:超声波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和数据,对于一些微小结构的检测和观察具有很大的优势。

- 安全性:超声波不会产生电磁辐射,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超声波检测的原理和应用

超声波检测的原理和应用

超声波检测的原理和应用1. 原理超声波检测是利用超声波的传播特性来实现物体检测和测量的技术。

其原理基于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特性,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人耳可听范围的声波,通常在20kHz到1GHz的范围内。

在超声波检测中,常用的超声波发生器产生超声波信号,然后经过传感器或探头发送到被测物体表面。

当超声波遇到物体界面时,一部分超声波会被反射回来,而剩余的超声波则会继续传播。

接收到反射超声波的传感器或探头会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并经过放大和处理后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得到被测物体的信息。

超声波检测主要依赖以下原理:•声速变化原理:不同材料的声速是不同的,通过测量声波在被测物体中传播的时间,可以间接得到物体材料的声速,进而推导出其密度、弹性模量和压缩系数等物理特性。

•声阻抗匹配原理:当超声波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反射和透射。

根据不同介质的声阻抗,可以判断界面是否有反射或透射,从而实现检测。

•声能传播原理:超声波在物体内部传播时,会受到散射、衍射、吸收和衰减等现象的影响。

通过分析超声波的传播特性,可以检测到物体内部的缺陷、杂质或结构变化等情况。

2. 应用2.1 材料检测超声波检测在材料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超声波的传播特性,可以判断材料的质量、结构和性能。

以下是超声波检测在材料检测中的一些典型应用:•缺陷检测:超声波可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如裂纹、夹杂和气泡等。

通过分析反射超声波的特性,可以定位和评估缺陷的尺寸和形态,对于材料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厚度测量:通过测量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时间,可以精确测量材料的厚度。

这在钢铁、玻璃、陶瓷等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可以用于质量监控和制程控制。

•结构分析:超声波还可以用于分析材料的结构和成分。

例如,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程度,可以推断出材料的弹性模量、密度和几何形状等参数。

2.2 医学影像超声波检测在医学影像领域是一项重要的诊断技术。

超声诊断基础必学知识点

超声诊断基础必学知识点

超声诊断基础必学知识点
超声诊断是一种以超声波为媒介进行诊断的医学技术。

以下是超声诊断的基础必学知识点:
1. 超声波产生和传播原理: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人耳能听到的20kHz 的声音波。

超声波通过超声发射器产生,并经过介质传播,最后通过超声接收器接收。

2. 超声图像的形成原理:超声波在体内遇到不同组织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散射和传播,形成声波回波。

通过接收和处理回波信号,可以生成超声图像。

3. 超声图像解剖学:了解人体常见的超声图像解剖结构,包括器官、血管、淋巴结等。

4. 超声诊断设备:了解超声诊断设备的基本组成,包括超声发射器、超声接收器、显示器等。

5. 超声检查技术:掌握超声检查的基本操作技术,如探头的选择、扫描方式、探头的移动和操作等。

6. 超声图像评估:学习如何评估超声图像的特征,包括组织的形态、内部结构、血流情况等。

7. 超声诊断常见病变:了解超声图像上常见的病变表现,如肿块、囊肿、结石等。

8. 超声引导下穿刺和介入治疗:了解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和介入治疗
的技术和步骤。

9. 超声检查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了解超声检查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如探头选择、扫描时间和强度等。

以上是超声诊断的基础必学知识点,通过学习和实践,医生可以进行
基本的超声检查和超声诊断。

超声的基础原理及临床应用

超声的基础原理及临床应用

超声的基础原理及临床应用1. 超声的基础原理超声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探测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物体中的传播特性,通过测量和分析声波的传播、反射、散射等信息,来获取物体的结构和性质。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其频率一般在1MHz到10MHz之间。

在超声波传播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现象,包括传播、反射、散射、吸收等。

这些现象对超声图像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是超声的基本原理的简要概述:- 发送超声波:超声波通过压电探头产生,并在物体内传播。

- 接收反射信号:超声波在物体内遇到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反射信号由探头接收。

- 分析反射信号:通过分析反射信号的强度、时间延迟等参数,可以获得物体内部的结构信息。

- 图像重建:根据接收到的反射信号,绘制超声图像。

2. 超声的临床应用超声技术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的临床诊断手段之一,可以用于观察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常见的超声检查包括腹部超声、妇科超声、甲状腺超声等。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辐射的特点,安全性高,并且可以动态观察器官的运动情况。

2.2 超声治疗除了检查,超声技术还可以用于治疗。

超声治疗是指利用超声波对人体组织进行热疗、消融、杀菌等操作。

常见的超声治疗包括超声刀治疗、超声消融治疗等。

超声治疗具有非侵入性、精确性高的优点,可以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对病灶进行处理。

2.3 超声造影超声造影是一种通过注射超声造影剂,增强超声图像对器官结构的显示的技术。

超声造影剂是一种可以反射超声波的物质,能够提供更清晰的图像。

超声造影常用于心脏、肝脏等器官的检查。

2.4 超声导引下介入治疗超声导引下介入治疗是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的介入性操作,如超声引导下的穿刺、引导下的放射治疗等。

超声波具有良好的可视性,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和引导操作,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总结超声技术凭借其无创、非侵入性、安全性高等优点,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

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

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的医学检查技术,它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和反射的特性,对人体内部进行成像和诊断。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不同组织间传播速度不同的特性,通过探头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回波信号,得到图像信息。

以下是详细的原理解释:1. 超声波的产生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kHz的机械振动波。

在医学中使用的超声波频率通常在2MHz至20MHz之间。

产生超声波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压电效应,另一种是热膨胀效应。

压电效应:将电场作用于某些晶体材料时会使其发生形变,反之形变也可产生电场。

这种材料称为压电晶体。

当施加交变电压时,晶体会振动并产生超声波。

热膨胀效应:当物质受到能量输入时,温度会升高并导致物质膨胀或收缩。

如果能量输入足够大,则可以产生机械振动,并产生超声波。

2. 超声波在组织中的传播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这是超声诊断成像的基础。

一般来说,超声波在密度大、弹性模量高的组织中传播速度快,而在密度小、弹性模量低的组织中传播速度慢。

例如,在骨骼和肌肉之间,由于骨骼密度大、弹性模量高,因此超声波在骨骼中传播速度较快;而在肌肉中传播速度较慢。

这种差异使得超声波可以穿过某些组织而被其他组织反射或散射。

3. 超声探头和回波信号超声探头是产生和接收超声波的关键部件。

探头通常由压电晶体制成,可以发射和接收超声波。

当探头发射超声波时,它会穿过人体内部并被各种组织反射或散射。

当反射或散射回来时,探头会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图像。

这些回波信号包含有关所检查的区域内部结构和特征的信息。

4. 超声成像超声成像是利用回波信号生成图像的过程。

计算机会根据回波信号的强度和时间来确定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中传播的速度和方向,并以此生成图像。

在超声成像中,通常使用两种模式:B模式和M模式。

B模式是最常用的一种,它将回波信号转换为灰度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而M模式则可以显示组织运动情况,例如心脏收缩和舌头运动等。

超声诊断指南(专业)

超声诊断指南(专业)

超声诊断指南(专业)1. 引言超声诊断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通过使用超声波来观察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它已经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在不同领域广泛应用。

本指南旨在为专业医务人员提供超声诊断的指导和建议。

2. 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超声波是高频声波的一种,它在人体组织中传播时,与组织的不同结构会引起声波的反射、散射和穿透。

通过对反射和散射的分析,超声仪器可以生成人体器官的图像。

3. 超声诊断的应用领域超声诊断广泛用于多个医学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应用:3.1 心脏超声诊断心脏超声诊断可用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检测心脏病变,如心肌梗死、心脏瓣膜异常等。

3.2 肝脏超声诊断肝脏超声诊断可用于评估肝脏的大小、血流情况和病变,如肝癌、脂肪肝等。

3.3 妇科超声诊断妇科超声诊断可用于评估妇女的生殖器官,如子宫、卵巢等,检测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3.4 乳腺超声诊断乳腺超声诊断可用于评估乳腺的结构和病变,如乳腺肿块、乳腺炎等。

4. 超声诊断的优势和限制4.1 优势- 非侵入性:超声诊断不需要手术或注射造影剂,对患者无创伤。

- 实时性:超声图像能够即时获取,对于临床诊断非常方便。

- 可重复性:超声诊断可以重复执行,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4.2 限制- 受体质影响:超声诊断结果受到患者的体型、体重等因素的影响。

- 非全面性:超声诊断只能观察到有限的解剖结构,不能提供完整的解剖信息。

- 有技术要求:超声诊断需要操作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

5. 结论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无创伤、实时性强的诊断手段,在医学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本指南的了解,医务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超声诊断的原理和应用领域,提高诊断准确性,为患者的诊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应用1. 前言超声诊断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特性来对人体进行检查和诊断。

超声诊断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能够提供可靠的诊断结果并减少患者的痛苦。

本文将介绍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超声波的特性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人类听力上限(20kHz)的声波。

其特点是穿透力强、无辐射、易传导等。

基于超声波的这些特性,超声诊断成为了一种理想的医学影像技术。

3. 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不同组织界面上的反射和散射来获取图像信息。

具体流程如下:•发送超声波信号:超声波通过超声探头发送到患者体内。

•组织反射和散射:超声波在组织内部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散射,并返回超声探头。

•接收信号处理:超声探头接收到反射和散射的信号后,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处理。

•图像生成:通过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处理和重建,生成超声影像。

4. 超声诊断的优势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相比,超声诊断具有以下优势:•安全性高:超声波无辐射,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非侵入性:超声波能够穿透皮肤,不需要进行手术或穿刺,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风险。

•实时性好:超声诊断可实时观察人体器官的运动和功能,有助于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5. 超声诊断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超声诊断广泛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5.1 妇产科•孕妇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可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判断胎儿的大小和位置等重要信息。

•妇科肿瘤诊断:超声诊断可用于检测和判断女性生殖器官和乳房肿瘤的性质和范围。

5.2 心脏病学•超声心动图:利用超声波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可以诊断心脏病和心脏瓣膜疾病。

•超声心动图导向下心脏手术:超声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心脏病变并进行手术治疗。

5.3 消化系统•腹部超声:超声波可以观察肝脏、胆囊、肠道等消化系统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对疾病进行诊断。

•乳腺超声:超声波可以检测乳腺肿块、观察肿瘤的范围和性质,并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超声知识点总结大全

超声知识点总结大全

超声知识点总结大全
超声波技术涵盖了广泛的领域,以下是一些超声知识点的总结:
1. 超声波的基本原理:超声波是高频声波,频率超过人耳能听到的范围。

它是通过声波的反射来生成图像。

2. 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超声成像在医学上用于检测器官、组织和血流,如超声心动图、超声检查等。

它安全无害,无辐射,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

3. 超声波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超声波技术被用于非破坏性检测、清洗、焊接、加工等工业应用,比如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等。

4. 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测量距离、检测障碍物或流体水位的超声波传感器。

它们通过测量声波从发射器到接收器的时间来进行测量。

5. 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超声波还广泛应用于动物通信、水下导航、清洁等领域。

6. 超声波成像技术:包括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超声等成像技术,能够提供组织结构和血流速度的详细图像。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超声波技术在医学、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它在不同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产前超声诊断

产前超声诊断

产前超声诊断产前超声诊断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胎儿健康状况和发育情况。

它通过使用超声波技术来获取图像,帮助医生判断胎儿的生长和可能存在的结构异常。

本文将介绍产前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临床价值。

一、产前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产前超声诊断是通过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原理实现的。

超声波是一种高频声波,其频率超过人耳所能听到的范围。

产前超声诊断使用的超声波频率通常在2-18MHz之间。

当超声波入射到人体组织中时,一部分被组织吸收,一部分被反射回来。

探头接收到反射的超声波信号后,会将其转换成电信号并传输给计算机,计算机通过处理这些信号生成图像。

二、产前超声诊断的应用领域产前超声诊断广泛应用于妇产科领域,旨在检测胎儿的生长发育、病变及异常情况。

常见的应用领域包括:1. 孕妇妊娠期间的定期检查:产前超声诊断可通过监测胎儿的生长曲线、测量羊水指标以及评估胎盘等参数,及时发现胎儿生长迟缓、胎盘功能异常等问题。

2. 筛查和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产前超声诊断可对胎儿进行染色体异常的筛查和诊断。

例如,它可以帮助检测唐氏综合症、爱德华氏综合症等常见染色体异常疾病。

3. 检测胎儿器官结构异常:产前超声诊断可以观察胎儿的各个器官结构,并检测是否存在异常。

这包括心脏、脑部、脊柱、四肢等器官,有助于早期发现并治疗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的病变。

4. 产前手术规划:对于胎儿先天性畸形或疾病,产前超声诊断可帮助医生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它提供了胎儿的详细图像信息,有助于医生评估手术难度、选择最佳时机,并改善手术结果。

三、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产前超声诊断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

它能够帮助医生实时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

通过产前超声诊断,医生可以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孩子的出生质量和生存率。

此外,产前超声诊断也为医生提供了详细的图像数据,有助于制定手术计划、进行手术操作及术后评估。

它使医生能够更加精确地进行产前诊断和治疗,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超声波诊断的原理和临床应用范围

超声波诊断的原理和临床应用范围

超声波诊断的原理和临床应用范围一、超声波诊断的原理超声波诊断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使用超声波声波的特性进行人体组织的成像和诊断。

其原理如下:1.声波产生:超声波诊断使用的声波由超声波发生器产生,通过电压信号激发超声晶体振荡产生高频声波。

2.声波传播:经过声波传感器放射出的声波通过人体组织传播,声波在组织中传播速度较快。

3.组织反射:声波在与组织接触时,会发生反射、散射和折射等现象。

其中,组织的不同特性会导致声波的不同反射。

4.声波接收:声波传感器(超声探头)会接收到组织反射的声波,并转化为电信号。

5.信号处理:经过传感器接收到的电信号会经过信号处理,转化为图像形式。

6.图像显示:通过图像处理系统,将处理后的信号以图像的方式进行显示。

二、超声波诊断的临床应用范围超声波诊断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妇科超声:妇科超声是一种通过超声波成像技术对女性生殖系统进行检查的方法。

可以用于诊断妇科疾病、观察囊肿、肿瘤等异常情况。

•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成像技术可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可以用于诊断心脏病、心脏血流速度异常等。

•乳腺超声:乳腺超声是一种检查乳腺组织的影像技术,可以观察乳腺内部的结构和异常情况。

常用于乳腺肿块的检查和乳腺癌的早期筛查。

•肝脏超声:肝脏超声是一种观察肝脏结构和异常情况的影像技术。

可以用于检查肝脏疾病、肝脏肿瘤等情况。

•甲状腺超声:甲状腺超声是一种观察甲状腺结构和病变情况的影像技术。

可以用于甲状腺结节的检查和甲状腺疾病的诊断。

•血管超声:血管超声通过观察血管结构和血流情况,用于检查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等情况。

•泌尿系统超声:泌尿系统超声是一种观察泌尿系统结构和异常情况的影像技术。

可以用于检查肾脏、膀胱、前列腺等器官的疾病和异常情况。

•骨科超声:骨科超声是一种观察骨骼结构和关节情况的影像技术。

常用于关节炎、滑膜炎等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超声诊断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超声诊断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超声诊断技术的原理与应用超声诊断技术是一种基于声波技术的医学检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

它具有无创、安全、快速、灵敏等特点,成为人们常用的医学检查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超声诊断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超声诊断技术的原理超声诊断技术是利用高频声波对人体进行检查,其原理是根据声波在不同组织中的反射和吸收程度不同,来生成超声图像,从而判断组织的状态。

超声波的频率通常在1~10MHz之间,由扫描头发出并接收回波,通过计算机将回波信号转化为超声图像,成像质量与扫描头的位置、探头频率、声波幅度、组织的反射能力等因素有关。

超声波在体内传播时,经过组织时会发生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

而不同组织对超声波的反射和吸收程度也不相同,这取决于组织的密度、弹性系数、血管分布等因素。

比如,声波在肝脏、脾脏等器官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脂肪和气体中慢,声波在红细胞中也会受阻碍。

利用这些原理,超声诊断技术可以检测内脏、骨骼、肌肉、血管等部位的情况,如腹腔、胸腔、头颈、肝脏、胰腺、心脏、下肢静脉等。

同时,超声诊断技术也可用于辅助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如导管插入、针刺生物组织检查等。

二、超声诊断技术的应用超声诊断技术是当今医学领域中最先进的一种诊断技术,其应用范围广泛,且无创伤、无辐射、无痛苦等特点,深受患者和医生的青睐。

以下分别介绍一些常见的超声诊断应用:1.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是体外心脏诊断中的重要方法,可用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通过声波发射器通过胸壁向心脏发射声波,观察心脏运动和血流情况。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用于结构性心脏病的检测、心功能评估、心脏血流动力学检查等。

2.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是最常见的超声诊断检查,可以检测肝脏、胰腺、胆囊、脾脏、肾脏等腹内器官的情况,同时也可检测腹部肿瘤、脾切除效果评估、胆囊炎等问题。

3.妇科超声检查妇科超声检查是针对妇女的超声诊断,可用于观察卵巢、子宫、宫颈、盆腔等情况。

妇科超声检查可用于妇科疾病诊断、妊娠检查、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问题。

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

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

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超声诊断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它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的特性来获取图像,从而诊断病变。

这种诊断技术具有无辐射、无创伤、快速、准确等特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超声波的产生、传播、接收和成像。

首先,超声波是一种高频声波,通过超声探头产生并传播到人体组织中。

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之间传播的速度不同,这种速度差异会导致超声波在组织内发生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

当超声波遇到组织界面时,会产生部分反射回超声探头。

探头接收这些反射波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经过信号处理和计算机算法,最终形成人体组织的超声影像。

根据反射波的强弱、时间延迟等信息,医生可以判断组织的结构、形态、性质等,进而做出诊断。

超声诊断的成像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组织中传播的速度和强度的不同来构建图像。

在超声图像中,不同组织的密度、声阻抗等特性会导致超声波的反射程度不同,从而呈现出不同的灰度。

通过对超声图像的解读,医生可以发现异常的组织结构,如肿瘤、囊肿、结石等病变。

除了成像原理,超声诊断还可以通过多普勒效应来评估血流情况。

多普勒超声可以检测血流速度、方向、阻力等信息,帮助医生判断血管狭窄、血栓形成等情况。

这种功能使超声诊断在心脏病、血管病、妊娠监测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总的来说,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特性来获取图像,通过分析图像中的信息来诊断病变。

这种技术不仅准确、方便,而且无辐射、无创伤,适用于各种人群和病症。

在医学影像领域,超声诊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希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超声诊断技术能够更加完善,为医疗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超声知识归纳总结

超声知识归纳总结

超声知识归纳总结超声技术是一种基于声波传播和反射原理的医学成像方法,它可用于诊断、评估以及监测疾病的发展。

本文将对超声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包括超声原理、超声检查、超声诊断以及超声应用的领域等内容。

一、超声原理超声波是一种频率大于20kHz的声波,其传播速度和方向可以通过声速和入射角度来测量。

超声波经过物体后发生折射、反射、散射等现象,这些现象可用于形成超声图像,并提供有关被检查组织或器官的信息。

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分为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

二维超声是通过探头在患者体表上移动,获取不同角度的断层图像,并以此来观察和评估被检查部位的结构和功能情况。

三维超声则是通过使用探头进行快速扫描,获得更多角度的图像信息,从而生成真实三维图像。

在超声检查中,探头是承载超声波源和接收器的关键部件,其频率和形状的选择会根据被检查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同时,患者和操作者的位置和姿势也会对超声图像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操作者需要在检查过程中注意调整和优化。

三、超声诊断超声诊断是基于超声图像来分析和评估疾病情况的过程。

医生通过观察超声图像上的结构形态、血流情况、组织回声等特征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一般来说,正常组织通常呈现高回声,异常组织则可能呈现低回声、无回声或混合回声等。

超声诊断在很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妇产科、心脏病学、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肝胆胰脾等。

例如,超声在妇产科中可以用于孕妇孕期检查、胎儿发育评估、宫颈、子宫和卵巢病变的检查等。

四、超声应用领域1. 妇产科:超声在妇产科中被广泛应用,如孕妇常规检查、卵巢与宫颈病变检查等。

2. 心脏病学:超声心动图可以通过超声波图像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用于检测心脏瓣膜疾病等。

3. 消化系统:超声可用于胆囊、肝胆胰脾等器官的检查和评估,例如胆囊结石、肝动脉瘤等。

4. 泌尿系统:超声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评估中有重要作用,如肾结石、前列腺增生等。

5. 乳腺病学:超声在乳腺疾病的检查中被广泛使用,如乳腺肿块的鉴别、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等。

超声诊断的应用原理是什么

超声诊断的应用原理是什么

超声诊断的应用原理是什么1. 什么是超声诊断超声诊断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使用超声波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的诊断。

它是一种无创、无辐射、安全可靠的影像诊断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2. 超声诊断的原理超声波通过回声的形式来产生图像,其原理是利用人体组织对超声波的反射和散射进行成像。

超声波在不同组织间的传播速度和组织对超声波的回声反射程度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灰度图像。

3. 超声诊断的应用原理超声诊断应用了以下原理:3.1 脉冲回波技术超声诊断采用了脉冲回波技术,即发送超声波信号后,接收回波信号并进行处理。

这种技术可以测量回波的时间延迟,从而确定回波信号与发送信号的距离,进而得出被测物体的位置和形状信息。

3.2 声速超声波在各种组织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这是超声诊断的关键。

通过测量超声波传播的时间延迟,结合了已知的声速来计算出被测组织的距离。

3.3 超声波的散射和吸收超声波在组织中会发生散射和吸收。

组织中存在的密度差异和界面会导致超声波的散射,从而产生回波信号。

同时,超声波也会在组织中发生吸收,吸收程度与组织的性质相关。

通过对超声波回波信号的分析和处理,可以获得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信息。

3.4 多普勒效应超声诊断中同时应用了多普勒效应,用于检测和测量流体运动。

多普勒效应是指当超声波与运动物体相互作用时,超声波的频率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超声波的频率变化,可以得到血流速度等相关信息。

4. 超声诊断的优势和局限性超声诊断具有以下优势:•无创:超声波具有穿透性,不需要切开皮肤,减少了感染的风险。

•无辐射:与X射线、CT等影像技术相比,超声波没有辐射,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安全可靠:超声波诊断无特殊的禁忌症,适用于各种人群。

•实时性:超声波成像快速,可实时观察和评估器官的运动和功能。

然而,超声诊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对于骨骼和气体等组织的成像效果较差。

•图像质量受到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体内结构的影响。

超声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超声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超声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涌现,其中超声检测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超声检测技术以声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进行检测,具有不损伤、快速、精确等特点,在医学、工业、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超声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以及其优缺点。

一、超声检测技术的原理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介质的变化,从而发生反射、折射、透射等现象。

利用这种特性,超声检测技术可以通过探头向被测物体发送超声波,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进行分析和判断,以确定被测物体的内部结构和缺陷情况。

具体来说,超声检测技术通过探头内部的压电晶体产生超声波,将超声波发送到被测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后,探头又将反射波转化为电信号,进而进行信号处理和分析。

超声波传播速度和被测物体结构密切相关,因此可以根据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波的强度等信息,确定被测物体的材料、壁厚、裂纹等缺陷情况。

二、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超声检测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制造在工业生产中,超声检测技术常用于金属、塑料、陶瓷等材料的无损检测。

例如,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钢铁管道和压力容器等,都需要进行超声检测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超声检测技术还可用于检测航空、航天设备中的涡轮叶片、航空器外壳等零部件的质量和安全性。

2.医学诊断超声检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在产前检查、体内器官检查、肿瘤检测等方面。

在超声检测过程中,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在人体内部的反射情况,获取人体的内部结构和器官的形态、位置、大小等信息,从而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3.土木工程在土木工程中,超声检测技术可以用于评估混凝土结构物的质量和安全性,例如桥梁、隧道、水坝等。

通过超声检测,可以检测混凝土结构物中的裂缝、孔洞、质量不均等缺陷情况,从而保证其结构安全。

4.其他领域除了以上领域,超声检测技术还可应用于能源、生命科学、海洋科学等领域。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
生器
压电晶体
5、超声扫描仪
• 用超声波来探测人体内部的情况所用的 仪器。
• 原理:人体内遇到不同密度组织的界面 时,部分能量被反射回来,形成回波, (ECHO)根据回波出现的时间间隔, 就可以知道不同组织间的距离。
A型扫描仪
• 最简单的超声扫描仪。
• 用一个压电晶体(探头)兼做超声发射 器和回波探测器。 • 超声波为兆赫级(MHz)
3、压电效应
• 某些非对称晶体在受到外界压力时,晶 体的两个面分别出现正负电荷的现象称 为压电效应。这类晶体叫做压电晶体。 (如石英、酒石酸钾钠、镐钛酸铅等)
• 反过来,当压电晶体两个表面受到电场 作用时,将沿一个轴膨胀而沿另一个轴 收缩。我们把它放在高频的交变电场中, 它就会按电场变化的频率伸缩,在媒质 中产生超声波。。
(1)检查肝、胆、脾、胰、肾的大小、形态、边界及内 部结构变化。 (2)妇产科检查:判定子宫、卵巢大小、形态及有无异 常。 用于妊娠诊断、胎儿检测、胎盘定位、诊断流产、 死胎、多胎、葡萄胎、胎儿畸形、羊膜腔穿刺定位。 宫内节育环检查。 (3)引导穿刺、活检及导管插入,即介入性超声治疗。
三、超声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
6、多普勒效应
• 鸣笛的火车从身边疾驰过去时,听到汽 笛的声调会发生变化。接近我们时声调 变高,离开时变低。
• 由于声源与接受器(人耳)之间的相对 运动,使接受器收到的频率与声源发出 的频率不一样,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 应。
三、超声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
• 根据使用仪器类型不同分为: 1.A型示波法及临床应用
(1)诊断颅脑天幕上占位性病变 (2)观察有无脑中线波移位


正常脑中线波不位于进波与出波中间,而是进波 至中线波的距离略大于中线波至出波的距离。两 侧相差<0、5cm。 两侧相差超过0、5cm时,可判定为脑中线波移位。 提示天幕上有占位性病变或血肿。

超声诊断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超声诊断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超声诊断技术的原理与应用超声诊断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利用超声波在人体内产生的声波反射信号,来获得人体内部的结构信息。

它是近年来医学领域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项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一、超声诊断技术的原理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其频率高于人耳可听到的范围。

超声波在物体中传播时,会遇到介质的界面,如不同组织间的界面或器官的边缘等。

当超声波遇到这些边界时,部分能量将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波。

听诊头上的传感器可以接受到这些回波信号,并通过计算机分析转化为对应的图像。

超声诊断技术的主要原理是根据声速、声阻抗差异以及声衰减等对声波的传播进行分析。

不同组织或器官的声速和密度不同,导致声波在其内部传播的速度和阻尼程度有所不同。

通过测量反射回波的时间和强度,可以分析出不同组织或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特征。

二、超声诊断技术的应用1. 腹部超声检查:超声诊断技术在腹部检查中应用广泛,可以对肝脏、胆囊、胰腺、肾脏等器官进行检查与评估。

例如,可以评估肝脏的大小、形态,检测肝内肿瘤或结石等病变。

2. 妇科超声检查:超声诊断技术在妇科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超声波可以观察和评估女性生殖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例如,可以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

3. 心脏超声检查:超声心动图是检查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方法。

通过超声波可以观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评估心脏的收缩功能、瓣膜功能以及心内血流情况。

这对于诊断和治疗心脏病非常有价值。

4. 乳腺超声检查:超声波在乳腺检查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比于传统的X线摄影技术,乳腺超声检查无辐射、无痛苦,而且可以评估乳腺肿块的性质,有助于早期乳腺癌的筛查和诊断。

除了上述应用外,超声诊断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血管疾病、眼科疾病、骨科疾病等。

在手术中,超声诊断技术也被广泛运用,它可以在手术操作中提供准确的定位和导航,帮助医生实施精确的手术。

总结:超声诊断技术的原理基于声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通过接受和分析回波信号,可以获得人体内部器官的详细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横向分辨力 Lateral Resolution • 横向分辨力是指超声能分辨与声束相垂直 的界面上两物体(或病灶)间的最小距离, 以mm计。 • 决定超声横向分辨力的因素是声束直径, 声束直径小于两点间的距离时,就能区分 这两个点; • 声束直径大于两点间的距离时,两个点在 屏幕上就会变为一个点。
• 声能的衰减与超声频率和传播距离有 关。超声频率越高,传播距离越远, 声能的衰减,特别是声能的吸收衰减 越大;反之,声能衰减越小。 • 动物体内血液对声能的吸收最小,其 次是肌肉组织、纤维组织、软骨和骨 骼。
(五) 多普勒效应 • Hristian Doppler(1803-1853)发现, 声源与反射物体之间出现相对运动时, 反射物体所接收到的频率与声源所发 出的频率不一致,当声源向着反射物 体运动时,声音频率升高,反之降低, 此种频率发生改变(频移)的现象称 为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
• (四) 超声的散射与衰减Attenuation • 超声在介质内传播时,会随着传播距离的 增加而减弱,这种现象称作超声衰减 (Attenuation)。 • 引起超声衰减的原因是: • (1)超声束的扩散以及在不同声阻抗街面 上发生的反射、折射、散射等,使主声束 方向上的声能减弱; (2)超声在传播介质中,由于介质的粘滞 性(内摩擦力)、导热系数和温度等的影 响,使部分声能被吸收(声能吸收),从 而使声能降低。
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黄志坚
一、基本概念
• 超声波(ultrasound wave)是每秒振荡次 数(即振动频率)在20000赫兹(HZ)以 上,超过人耳听阈的声波,简称超声。 • 人耳可听到振荡频率在20-20000HZ的声 波,医用超声波是在0.8-10兆赫兹(即每 秒振荡0.8-10百万次)的超声波,低于 20HZ的叫次声波。
六、超声的临床应用
超声检查作为一种快速、准确、安 全、无损伤的诊断方法,以其直观性、 真实性等特点,已广泛用于畜牧业生 产和动物疾病诊断,在一些发达国家 已成为一种常规诊断方法。
• (1)脏器的数值 (形态、大小、 物理性状)和体 表投影位置
肝胆系统
用3.5MHz扇扫探头从剑状 软骨后方向前扫查 用5.0MHz线阵探头从1213肋间向对侧前外方扫查
• 频移的大小取决于声源与反射物体间 相对运动速度。 • 速度越大,频移越大,反射物体所接 收的声音频率增高的越多,声响越强; • 声源与反射物体反向运动时,反射物 体所接收的声音频率比声源发射的频 率要小,故反射物体所接受的声音比 实际音响要小。
三、超声的分辨性能
• (一)超声的显现力Discoverable Ability • 显现力是指超声能检测出物体大小的能力。能被 检出物体的直径大小常作为超声显现力的大小, 能被检出的最小物体直径越大,显现力越小;能 被检出的物体直径越小,显现力越大。 • 理论上讲,超声的最大显现力是波长的一半,如 5.0MHz 的 超 声 波 长 为 3.0mm , 其 显 现 力 为 1.5mm。实际上,病灶要比超声波波长大数倍时 才能发生明显的反射,故超声频率越高,波长越 短,其显现力也越高,但穿透能力会降低。
• (三) 绕射Diffraction • 超声遇到小于其波长一半的物体时,会绕 过障碍物的边缘继续向前传播,称绕射或 衍射( Diffraction )。实际上,当障碍物 与超声的波长相等时,超声即可发生绕射, 只是不很明显。 • 根据超声绕射规律,在临床检查时,应根 据被探查目标的大小选择适当频率的探头, 使超声波的波长比探查目标小得多,使超 声波在探查目标上不发生绕射,把比较小 的病灶也检查出来,提高分辨力。
(三)超声的透入深度Transmitting depth • 超声频率frequency越高,其显现力和分辨 力越强,显示的组织结构或病理结构越清 晰;但频率越高,其衰减也越显著,透入 的深度就会大为下降。因而,探测浅表部 位的组织或病灶时,应尽可能选用高频探 头,探测较深部位的组织或病灶时应尽可 能选用高频探头。
2、稀疏回声 光点稀少且小,间距在1.0厘米以上。 3、较密回声 光点较多,间距0.5~1.0厘米之间。 4、密集回声 光点密集且明亮,间距0.5厘米以下。
(三)回声形态 回声形态指声像图上光点形态。 1、光点 : 细而圆的点状回声。 2、光斑 : 稍大的点状回声。 3、光团: 回声光点以团块状出现。 4、光片: 回声呈片状。 5、光条: 回声呈细而长的条带状。 6、光带: 回声为较宽的条带状。 7、光环: 回声呈环状,光环中间较暗或为暗区, 如胎儿头部回声。有些器官或病灶内部出现回声 称为内部回声。光环是周边回声的表现。 8、光晕: 光团周围形成暗区,如癌症结节周边回 声。
不同频率超声与显现力的关系
频率(MHz) 2.25 2.5 显现力(mm) 3.35 3.0
5.0 1.5 7.0 1.05 10 0.75
(二)超声的分辨力
超声的分辨力(Resolution of Ultrasound)是在超声能够区分两个物体 间的最小距离。 根据方向不同,将分辨力分为: 横向分辨力或侧分辨力(Lateral Resolution); 纵向分辨力(Depth Resolution)或轴 向分辨力(Axial Resolution)。
• 2、纵向分辨力Depth Resolution: • 纵向分辨力是指声束能够分辨位于超声轴 线上两物体(或病灶)间的最小距离。决 定纵向分辨力的因素是超声的脉冲宽度, 脉冲宽度越小,分辨力越高;脉冲宽度越 大,分辨力越低。 • 超声的纵向分辨力约为脉冲宽度的一半。
• 脉冲宽度Impulse width • 是超声在一个脉冲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 即脉冲宽度=脉冲时间×超声速度。 • 超声在动物体组织内传播速度越为 1.5ⅹ108mm/s,决定脉冲时间的一个因素 是超声频率。频率越高,脉冲时间越短, 脉冲宽度越小,超声的纵向分辨力越大, 反之,则越小。
(二) 回声次数 1、无回声:即在正常灵敏度条件下 回声光点的现 象,无回声区域又称作暗区。 1 )液性暗区:超声不在液体中反射,加大灵敏度 后暗区内仍不出现光点:如为浑浊的液体,加大 灵敏度后出现少量光点。四壁光滑的液性病灶多 出现二次回声且周边光滑、完整。 2 )衰减暗区:由于声能在组织器官内被吸收而出 现的暗区称为衰减暗区,加大灵敏度后可出现少 数较暗的光点;严重衰减时,即使加大灵敏度也 不会出现光点。 3 )实质性暗区:均一的组织器官内因没有足够大 的声学界面而无回声,出现实质性暗区;如加大 灵敏度,则出现不等量的回声且分布均匀。
• 超声波反射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形成声学界 面的两种介质的声阻抗差值,声阻抗差值 越大,反射强度越大,反之则小。两种介 质的声阻抗差值只需达到 0.1% ,即两种物 质的密度(Density)差值只要达到0.1%, 超声就可在其界面上形成反射,反射回来 的超声称回声(Echo)。 • 反射强度通常以反射系数表示: 反射系数 = 反射的超声能量 / 入射的超 声能量。
五、兽医超声诊断仪
• 兽医超声诊断仪的种 类很多,不论什么样 的超声诊断仪都是由 探头、主机、信号显 示、编辑及记录系统 组成。
• 探头类型: • 电子线阵探头是一种 线阵(linear)探头, 由64至256片压电晶片 组成,发射的声束为 矩形; • 电子相控阵探头是一 种扇扫(Sector)探 头,多由32个压电晶 片组成,发射的声束 为扇形。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超声的传播特点
• 向其它物理波一样,超声波在介质 中传播时亦发生透射、反射、绕射、 散射、干涉及衰减等现象。
(一)透射 Transmission • 超声可以穿过某一介质或通过两种介质的 界面而进入第二种介质内称为超声的透射 (Transmission)。 • 除介质外,决定超声透射能力的主要因素 是超声的频率和波长。超声频率越大,其 透射能力(穿透力)越弱,探测的深度越 浅;超声频率越小,波长越长,其穿透力 越强,探测的深度越深。因此,临床上进 行超声探查时,应根据探测组织器官的深 度及所需的图像分辨力选择不同频率的探 头。
膈线
胆囊液 性暗区
心脏
肝实质 性暗区
胆囊后方 增强影
胆总管 分支
肝胆系统
用3.5MHz扇扫探头从剑状 软骨后方向前扫查 用5.0MHz线阵探头从1213肋间向对侧前外方扫查
• 空气的声阻抗值为 0.000428 ,软组织的声 阻抗值为1.5,二者声阻抗值相差约4000倍, 故其界面反射能力特别强。临床上在进行 超声探测时,探头与动物体表之间一定不 要留有空隙,以防声能在动物体表大量反 射而没有足够的声能达到被探测的部位。 这就是超声探测时必须使用耦合剂 (Coupling Medium)的原因。 • 超声诊断的基本依据就是被探测部位回声 状况。
• 脉冲宽度不仅决定纵向分辨力,也决定了超声能 检测的最小深度。脉冲从某一组织或病灶反射后 被换能器所接收,超声这一往返时间等于二倍的 深度除以超声速度,即脉冲往返时间=2×深度/声 速velocity of sound。 • 探测的组织或病灶与探头的距离应大于1/2脉冲宽 度,才能被检出,小于1/2脉冲宽度的近场称为盲 区,实际上,盲区深度比脉冲宽度的1/2要大数倍。 盲区内的组织或病灶不能被检出。解决的方法: (1)加大探头的频率,(2)在体表与探头之间 增加垫块。
四、声像图
• B 型超声诊断仪所显示的切面图像称声 像图( Sonography ), B 型、 M 型和 D 型 超声的回声在监视屏上以光点的形式表现 出来,从而组成声像图。 声像图上的光点状态是超声诊断的重要 或唯一依据。
(一) 回声强度 • 回声强度( Echo Intensity )是指声像图中光点 的亮度或辉度(Brightness )。回声强度是由回 声振幅( Echo Amplitude )的高低决定的,回 声振幅越高,辉度越高,反之则低。回声强度可 用灰阶(Gray Scale)衡量。 1.弱回声或低回声:指光点辉度低,有衰竭现象。 2. 中等回声或等回声:指光点辉度等于正常组织的 回声强度(辉度)。 3. 较强回声或回声增强:指辉度高于正常组织器官 的回声强度(辉度)。 4. 强回声或高回声:明亮的回声光点,伴有声像或 二次、多次回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