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课的学习将生活中杠杆类工具是否省力的情况进行分析、识别和分类,认识各类杠杆的作用,通过探究使用,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各类杠杆类工具的科学原理。

(二)内容说明本课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以生活中的撬铁罐盖子、开啤酒瓶盖、夹子为引入,认识生活中的杠杆也有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三种情况。

再呈现出10种常见工具,并按照要求是否省力的标准给它们分类,并引出问题;为什么有些杠杆类工具要设计成费力的呢?第二部分:小杆称的研究,通过让学生认识,自己动手制作小杆称而引出问题:1、解释“称砣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

2、提绳的位置对称的最大称量有什么影响?(三)设计说明学生在上一节课杠杆尺的学习的基础上,对于杠杆有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三种情况已经了解,所以本节课的设计上,第一部分杠杆类工具的比较,改变分两步走的探究方式,给全班学生提供20多种的生活中常见杠杆类的工具,并且布置相关的使用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采用杠杆类工具游园活动的方式,进行工具的探究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几件工具进行使用与研究,通过体验活动,进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这比学生分小组就工具进行三点的分析与比较,更具有实际意义。

【学生分析】通过上节课《杠杆的研究》,运用杠杆尺的探究学习,学生对于杠杆的三种省力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学生对于杠杆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借助杠杆尺的探究上。

而本课的杠杆来源于生活,又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是既熟悉,又是陌生的。

熟悉是很多工具学生们都使用过,陌生是作为生活中的杠杆,它们的省力情况是不一样的。

所以基于此,本节课就采用提供杠杆类工具的实物,让学生采用游园会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杠杆的体验使用,从而认识、判别和分类,知道不同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不同条件需要不同的杠杆。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设计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设计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设计《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设计(一)背景和目标在前一课,学生初步认识了杠杆类工具,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本课学生将通过对生活中杠杆类工具的省力情况进行分析、识别和分类,认识各类杠杆的作用。

这一探究,能让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向生活迁移,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各种杠杆类工具的科学原理。

生活中的杠杆并不像杠杆尺那样简单直观,不同杠杆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位置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工具,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它的三个重要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本课的探究将把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引向生活实际。

学生将经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的分析,既能找到各类杠杆工具的三个重要位置,也能根据省力情况进行分类。

科学概念●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二)教学准备为每位学生准备:1支长竹筷(秤杆)、螺丝帽或钩码(秤砣)、粗棉线或钓鱼线、小塑料圆盘(秤盘)、记录单。

为每组学生准备:撬盖的铁片、开瓶器和夹子。

为全班学生准备:铁片撬盖子、开瓶器开瓶子和夹子夹东西放大的情景图,传统杆秤。

(三)教科书说明教科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杠杆类工具的比较为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杠杆也和杠杆尺一样有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三种情况。

教科书选择了代表省力杠杆的打开油漆桶的铁片、打开饮料瓶的开瓶器和代表费力杠杆的夹东西的夹子。

这些杠杆都是学生较熟悉的工具,生活中应该有使用类似工具的经历。

教学中从杠杆工具的三个重要位置着手进行比较,这是学生比较容易做到的。

教科书呈现了10种工具,依次是偏口钳、园林剪、镊子、切刀、剥线钳、剪刀、核桃夹、尖嘴钳、订书器、筷子。

教科版科学六上《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杠杆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本章内容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杠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应用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学习了力的作用、力的合成等基础知识,对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杠杆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杠杆的平衡条件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杠杆的分类、特点和应用,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能运用杠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杠杆的分类、特点和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

2.难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杠杆的分类、特点和应用,解释杠杆的平衡条件。

2.演示法:进行杠杆实验,展示杠杆的平衡条件。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杠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杠杆实验,加深对杠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杠杆模型、实验器材、PPT课件。

2.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杠杆实验,引发学生对杠杆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杠杆的分类、特点和应用,解释杠杆的平衡条件。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杠杆实验,观察和记录杠杆的平衡条件。

4.巩固(5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

5.拓展(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小组讨论。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一. 教材分析《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分类、特点以及应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各种杠杆,并能够判断生活中的杠杆类型。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杠杆的概念,对于杠杆的基本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杠杆的分类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各种杠杆,了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使学生能够判断生活中的杠杆类型,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各种杠杆,了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2.难点:让学生能够判断生活中的杠杆类型,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杠杆模型、实物杠杆等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杠杆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什么类型的杠杆?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杠杆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分类,并能够判断各种杠杆的类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中的杠杆,判断杠杆的类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生活中的杠杆实例,让学生判断这些杠杆的类型,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还有哪些生活中的杠杆?它们是如何工作的?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杠杆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杠杆,分析其类型和作用,并写成观察报告。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及如何判断杠杆的类型。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杠杆的概念和原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杠杆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杠杆的分类和判断方法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杠杆的分类、特点和应用,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判断杠杆的类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杠杆的分类、特点和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

2.难点:判断杠杆的类型,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杠杆的现象。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对杠杆的理解。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讲授法:教师讲解杠杆的相关知识,解答学生疑问。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杠杆模型、图片、实例等。

2.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杠杆模型、测量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杠杆,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翘板、剪刀、钳子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杠杆的分类、特点和应用,呈现杠杆的平衡条件。

同时,展示相关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杠杆的概念。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杠杆模型进行操作。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测量杠杆的长度、力的大小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杠杆的平衡条件。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判断杠杆的类型。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总结出判断杠杆类型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科版【教学目的】:迷信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进程与方法:经过实验看法到杠杆能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看法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求运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不同杠杆的比拟和剖析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能否省力状况。

【教具预备】:长竹筷、棉线、纸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油漆桶、啤酒、油漆桶、剥线钳、核桃夹、长夹、小撬棍。

【教学进程】:一、兴趣引入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隔着讲台的文具袋;长夹子、小撬棍、开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外面倒一杯水;2、用工具翻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3、用长夹子取隔着讲台的文具袋。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拟1、刚才三位同窗的扮演十分精彩,首先让我们思索一下,他们运用的工具适宜吗?2、思索一下,他们所运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许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窗停止判别,并说说理由〕3、判别他们能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停止比拟〕4、请同窗们在书上长方形方框内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

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能否省力?为什么?6、在全班内停止交流反应;并对先生的画图停止展现交流。

〔重点剖析长夹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

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长夹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7、小结:怎样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样样的工具是费力的?〔请同窗找出其中规律〕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1、请同窗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

然后判别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

2、先生各自作图、填表。

3、汇报交流〔请先生到展台下停止展现交流〕4、思索:我们都知道杠杆能省力,能协助我们抬起自己无法徒手搬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他们有的是费力的呢?为什么这样设计呢?教员小结。

教科版科学六上《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一. 教材分析《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分类、特点以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认识不同类型的杠杆,并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杠杆工具。

教材通过实验、探究、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简单的物理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杠杆方面,可能还存在着对杠杆分类和应用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杠杆的分类,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学会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杠杆工具。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现象。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杠杆的分类,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学会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杠杆工具。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杠杆工具。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杠杆的平衡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杠杆的分类和应用。

3.实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杠杆模型和实际工具,如撬棍、剪刀、钳子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剪刀,以便进行实验和观察。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杠杆的分类和应用实例。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工具,如撬棍、剪刀、钳子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工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杠杆。

教科版科学六上《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上《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上《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的一课。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了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及杠杆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杠杆,并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材还介绍了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观察、积极参与实验,并对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但同时,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验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杠杆,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够运用杠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掌握杠杆的基本原理,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认识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杠杆,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杠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器材,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工具,引发学生对杠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

3.讲解:教师讲解杠杆的分类和应用,引导学生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实践:学生进行实例分析,运用杠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分享学习收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平衡条件和杠杆的应用。

教科版《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精美版1

教科版《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精美版1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教学设计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

【课型与课时】新课,一课时【教学准备】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粉笔,杠杆尺,钩码等【教学过程】一、趣味引入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出示P7的一张图片: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观察P8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还有其他方法吗?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

(重点分析镊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优秀教案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优秀教案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优秀教案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单元的第三课,本课是在第二课《杠杆的科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入探究活动,是学生对杠杆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规律认识的升华,通过本课的探究性活动使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向生活迁移,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各种杠杆类工具的科学原理,从而完成杠杆工具的学习。

这部分内容连同后面将要学习的轮轴、滑轮和斜面共同构成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部分简单机械的内容。

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授学生是六年级学生,学生接受知识强,杠杆基础知识在上节课得到了学习。

所以本堂课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趣的实验活动是科学教师引领学生探究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

本堂课教师要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在本节课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使用工具不就是为了省力吗?为什么有些杠杆类工具还要设计成费力的?对于这个问题不急于回答,告诉学生这个问题在认识了更多的费力工具后你就会明白?让学生自己从实践中找答案,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2、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

小学科学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

小学科学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

小学科学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导语:本教案描述了一堂关于杠杆类工具的小学科学课程。

通过这堂课,学生将了解杠杆的基本原理、种类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体验杠杆的作用和效果。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亲身实践,提高他们的科学观察和推理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杠杆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 能够分类不同类型的杠杆工具;3. 能够描述杠杆的应用场景;4. 发展观察和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杠杆模型或实物,如剪刀、铰链等;- 幻灯片或图片,用于介绍不同类型的杠杆;- 实验工具、材料和实验指南,用于展示杠杆的作用和效果;- 大纸板、圆珠笔和牛奶盖,用于进行简单的实践操作。

2. 学生准备:- 笔记本和笔;- 实验记录本。

三、教学步骤:步骤1:引入课题(10分钟)- 向学生简要介绍杠杆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引导学生思考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列举一些例子。

步骤2:探索不同类型的杠杆(15分钟)- 使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杠杆,如一臂杠、双臂杠、滑动杠等;- 向学生解释每种杠杆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步骤3:实践操作(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套实验工具和材料;- 给每组分配一个简单的任务,例如用一根竹签将纸板固定在桌子上;- 学生根据已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杠杆工具,并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杠杆的作用和效果。

步骤4:讨论和总结(20分钟)- 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总结每种杠杆工具的优势和应用;-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步骤5:延伸活动(15分钟)-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实际应用场景,并思考如何改进现有的杠杆工具。

四、巩固与评估: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评价他们的学习情况;2. 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实验记录本、笔记本和练习册,评估学生对杠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价学生在讨论和合作方面的表现。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了解杠杆的原理和特点,以及杠杆类工具的分类和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杠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而理解杠杆类工具的原理和作用。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安排了多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操作。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对科学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他们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深入理解杠杆的原理和特点。

但同时,学生对杠杆的认知还比较片面,需要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完善对杠杆的理解。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杠杆的平衡条件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理解杠杆类工具的原理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类工具的应用。

2.教学难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杠杆类工具的原理和设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工具,引导学生关注杠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讲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进行实验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杠杆的原理和特点。

4.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杠杆类工具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第3课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科学《工具和机械》单元的第三课。

在前一课,学生已初步认识了杠杆类工具,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本课学生将通过对生活中的一些杠杆类工具的省力情况进行分析、识别和分类,认识各类杠杆的作用。

这一探究,能让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向生活迁移,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各种杠杆类工具的科学原理。

本课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杠杆类工具的比较,主要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杠杆类工具进行实践操作,通过讨论、分析、比较,区分杠杆的类别。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关键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准杠杆的三个点,从而判断是否省力。

生活中的杠杆并不像杠杆尺那样简单直观,不同杠杆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位置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工具,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它的三个重要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本课的探究将把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引向生活实际。

学生将经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的分析,既能找到各类杠杆工具的三个重要位置,也能根据省力情况进行分类。

第二部分是小杆秤的研究,这是杠杆类工具的运用的一个典型现象。

通过学生的亲手制作,解释“秤砣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学重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教学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

【教学准备】长竹筷、螺丝帽或其他重物、棉线或钓鱼线、塑料盘(学生)。

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油漆桶、啤酒、粉笔;画有螺丝刀撬油漆桶、镊子夹粉笔、开瓶器开啤酒瓶的图片(教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电子白板播放关于阿基米德的视频:提问:(1)阿基米德这句言论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杠杆原理)(2)上节课我们对杠杆尺进行了研究,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杠杆可以根据省力情况被分成哪几类?2、揭示课题:在生活中,我们使用的很多工具都是应用了杠杆原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生活中多种多样的杠杆类工具。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分类、特点以及应用。

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杠杆工具,让学生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够判断杠杆的类型。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杠杆工具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杠杆的分类和判断方法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2.学会判断杠杆的类型。

3.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杠杆工具,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2.判断杠杆类型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杠杆工具,发现杠杆的共性和特点。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杠杆的分类和判断方法。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简易杠杆,感受杠杆的平衡条件。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的杠杆工具,如撬棍、剪刀、钳子等。

2.准备杠杆模型或图片,用于讲解和展示。

3.准备纸张、彩笔等材料,让学生绘制杠杆示意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杠杆工具,引导学生关注杠杆的形状和作用。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杠杆工具?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杠杆工具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提问:“这些杠杆工具有什么共同点?它们有什么不同?”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总结杠杆的分类和判断方法。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并进行相互交流。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工具,并判断它们的类型。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制作简易杠杆,观察和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杠杆平衡?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6.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杠杆的分类、特点和判断方法。

教科版科学六上《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参考教案一. 教材分析《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分类、特点以及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够判断生活中的工具是否为杠杆以及它们属于哪一类杠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杠杆的原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简单的一维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知识,对生活中的工具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杠杆的概念、分类和应用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杠杆的概念,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杠杆的概念、分类和特点,学会判断生活中的工具是否为杠杆以及它们属于哪一类杠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杠杆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难点:判断生活中的工具是否为杠杆以及它们属于哪一类杠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杠杆的图片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杠杆的理解。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杠杆的图片和生活中的杠杆工具,如剪刀、钳子等。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小棒、钩码等,以便进行实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杠杆的图片和生活中的杠杆工具,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都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杠杆的概念、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杠杆。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和感受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科版科学六上《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表格式教案一. 教材分析《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分类,认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并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各种杠杆的原理和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杠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杠杆的基本概念,对杠杆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运用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杠杆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了解杠杆的分类;能运用杠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特点。

2.难点: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何运用杠杆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杠杆的原理和特点,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杠杆现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杠杆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杠杆模型、实验器材(如钩码、绳子、支架等)。

2.课件: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

3.教材:教科书《科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如撬棍、剪刀、钳子等),引导学生关注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杠杆的基本概念,讲解杠杆的分类,展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对杠杆有更清晰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各种杠杆的原理和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订书机
12/13
省力的杠杆 费力的杠杆
杠杆类工具的名称
铁皮剪、钢丝钳、老虎钳、羊角锤、啤酒起子 理发剪、筷子、镊子、火钳
不省力也不费力 的杠杆
天平、订书机、翘翘板
13/13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
(2)费力杠杆:阻力臂大于动力臂的杠杆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 (不省力不费力)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 距离就是阻力臂
阻力臂
支点到你用力的作用线 距离就是就是动力臂
动力臂
阻力点
用力点
2/13
比较一下,这三个杠杆类工具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13
铁片撬铁桶盖子
用力点
支点
阻力点
4/13
开瓶器开瓶
用力点
阻力点 支点
5/13
支点
夹子夹东西
用力点
阻力点
6/13
支点
9/13
下面的杠杆类工具与上面的杠杆类工具比较,哪个与哪个 更相似?
10/13
请按是不是省力的标准给它们分分类。
省力的杠杆
费力的杠杆
不省力也不费力 的杠杆
杠杆类工具的名称
11/13
请按是不是省力的标准给它们分分类。
省力的杠杆
费力的杠杆
不省力也不费力 的杠杆
杠杆类工具的名称
剪刀、核桃夹、尖嘴钳、 筷子
支点
阻力点 用力点
阻力点 用力点
1、支点在阻力点和用力点 之间
2、阻力点在支点和用力点之间 支点
阻力点
阻 力 点 之 间
3
、 用 力 点 在



用力点
7/13
阻力点 支点
用力点
用力点 省力杠杆
支点 费力杠杆阻力点Fra bibliotek用力点
省力杠杆 支点
阻力点
这三个杠杆类工具,哪个省力,哪个费力?
8/13
支点位于阻力点和用力点之间 阻力点位于支点和用力点之间 用力点位于阻力点和支点之间
14/13
费力杠杆,省距离;
省力杠杆,费距离。
15/13
讨论: 为什么理发剪要用费力杠杆来做,用省力杠 杆做理发剪好吗?
不好。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省距离,手指稍微一动, 就可以剪比较大的范围。 。
16/13
17/13
18/13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