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高考古代诗歌形象鉴赏之人物形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诗意】 楚酒使人倦怠,我接连醉了三天,谁料到春雨过后鲜花竟红遍满园。可惜没有
人能画出我的影象,在亭角寻觅诗句却只有清风把两袖涨满。 请不要嘲笑我好酒贪杯,苦恼中只有它能催我入睡。醒来时推门走去寻觅诗句,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弟弟子由出使契丹 的复杂心理,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 义,实乃苏诗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1)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 光的喜爱 (2)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 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
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 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得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 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诗歌形象的鉴赏之人物形象
《天天向上》P344
古代诗歌中常见八类人物形象(复习用书第344页)
形象类型
例子
傲视权贵、傲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李白淡 岸不羁的形象 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心忧天下、忧 国忧民的形象
如《氓》中,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不同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男主人公 婚前忠厚与婚后变节也形成对比。通过对比,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善良 刚强,反衬出男主人公的无情无义、“二三其德”。
答题 思路
鉴赏 人 物 形 象 的 4 个 切 入 口
1.从标题、注释入手,初步揣摩形象 有的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如2012年安徽卷《最
爱恨情长的形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
象
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通关小练】《天天向上》P344 3.判断下列诗句中人物形象的类型。 ①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②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③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王维《观猎》) ④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⑤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一)》] ⑥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徐渭《题 葡萄图》)
陆游和辛弃疾的诗词都反映出他们忠君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如《示儿》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等
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形象
献身边塞、反 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对征伐的形象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塑造了一个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艺术形象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题。(7分)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晨兴”是___的意思,三、四两句表现了___的诗人形象。(2分) (2)你是如何理解最后一句中诗人之“愿”的内涵的?(5分) 【答案】 (1)清晨起床 躬耕田园、辛劳而满足 (2)希望豆苗能够茁壮生长,自己的劳动能够有所收获;希望自己在污浊社 会中能够洁身自好,自耕自食。
(一)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鉴赏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诗人以此表达 自己的爱憎、价值观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就是诗人 自己的形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鉴赏,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 所感悟和想象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 (二)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的鉴赏 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 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 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第四步:组织答案。先概括性格特点,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性格。
(步骤一)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步骤二)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 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
悲伤落泪。(步骤三,此题不需要,省略)
【对点学练】P346 5.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问题。(6分)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答案】 ①闲置不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 ②孤僻高洁、乐观浪漫、与世无争的诗人形象。 ③英姿飒爽、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将军形象。 ④寄情山水、超脱红尘、潇洒疏放的高人逸士形象。 ⑤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⑥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
人物形象的鉴赏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 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找到诗人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 ↓
思维 导图
→分析塑造形象的方法
↓ →联系标题、注释,概括形象特征,即用一句话“盖帽或总结” ↓ →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即明确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
步骤 归纳
规范 答题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特点)的(名称)形象,(分析),抒发了诗人(中心)情感。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思路 演示
规范 答题
诗意赏析
第一步:看标题,初步揣摩形象。标题“送子由使契丹”中,“子由”即苏轼的弟 弟苏辙,由标题可知此诗是苏辙出使契丹,苏轼送别之作。
第二步:赏意象(景物),分析形象。“云海”这一意象,说明相距遥远。当时苏辙 在京城,苏轼则远在杭州,兄弟二人天各一方。
第三步:抓描写,分析形象。“相望”这一动作描写,表现出苏轼兄弟情谊深重。 “沾巾”,悲伤落泪;“那因远适更沾巾”是说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体现 出苏轼旷达的性格。
塑造人物形象大多着力于人物的语言、行动等细节的描写。如《邶风·静 女》中“爱而不见”这一生活细节表现了姑娘的天真、活泼和调皮, “贻我彤管”则表现了姑娘对爱情的真挚和执着。
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用落叶 纷纷来渲染一种清冷肃杀的悲秋气氛,从而衬托诗人穷困潦倒、漂泊 无依的形象。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 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尽管兄弟情谊颇深,乐观 旷达的苏轼却不作儿女之态。“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王 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诗句。颔联劝勉,上句 勉励子由要不辞辛苦,“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下 句鼓励子由要不辱使命,要让契丹国王认识仁德之国派出 的使臣,不要失大国风范。颈联嘱咐,上句要身居沙漠的 子由,时时回望故国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设想子 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之景。尾联望归,这 里用李揆代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 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契丹,绝不 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联系当时契丹多次 扣押宋朝使臣的事实,苏轼的担心并非多余。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 格?请加以分析。
我们隔着云海遥遥相望,见不到面已经多年了,哪 会因这次远行而添悲伤呢?你应该不辞远道骑马的辛劳, 冒着风雪到那里去,让骄傲的胡人见识见识不可多得的人 才。你置身沙漠要时常回头望望自己的国家,思恋湖山时 做梦也要梦到杭州的湖光山色。要是单于问起你的家世 来,你可别把自己说成是中原的第一流人物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 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 能推己及人,为“天下寒士”着想,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
寄情山水、归 隐田园的隐者 形象
怀才不遇、壮 志难酬的形象
矢志报国、慷 慨愤世的形象 友人送别、思 念故乡的形象
答案 ①行为洒脱 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 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解析】 本题要求概括人物特点并加以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特点,要结合诗中 描写的人物行为进行分析。第一首诗中描写陈居士行为的有两句,“楚酒困人三日 醉”和“亭角寻诗满袖风”;第二首诗中也有两句,“爱把山瓢莫笑侬”与“醒来 推户寻诗去”。综合分析四句诗,可以发现陈居士有两个特点:一是爱喝酒,二是 爱写诗。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行为洒脱,情趣高雅。
诗意赏析
(2017·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 诗,完成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 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 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 湖山应梦武林②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 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源自文库学 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 为“门第、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 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 ,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伴着明月在高耸的大树间徘徊。
【对点学练】P346
5.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问题。(6分)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1.比
诗歌
兴
中
塑造 2.细 人节
物形 刻画 象
的常 3.烘 见托
手法 渲染
4.对
比
衬托
如《氓》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句 以桑树、斑鸠起兴,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第 四章用“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来比喻女主人公由年轻貌美到人老珠 黄的变化。这些比兴手法的运用,有助于诗歌形象的塑造,也有助于 读者走进主人公的生活世界去体味他们的真情实感。
一、设问方式
[思维建模]
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主人公)形象?试
加以分析。
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或
分析)。
3.请简要概括(或分析)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4.某一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二)技巧点拨 1.鉴赏方法 (1)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2)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诗人对诗中人物的描 写,其语言、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运用联想,体 悟感情,定格形象。 (3)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2.答题步骤 步骤一:明确指出是什么形象,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步骤二: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歌是如何塑造形象的(分点 说明、概括)。 步骤三:概括形象的意义(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感情 或蕴含的哲理)。
爱东山晴后雪》,很明显通过标题就可以大体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 美景的诗人形象。有的诗歌注释也有暗示性。如2015年湖北卷《劳停驿》(欧 阳修)的注释“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据此 可以揣摩,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大体是“被贬蛮荒、漂泊在外”的形象。 2.从刻画人物的描写角度把握人物形象 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入手把握人物形象,特别是细节描写,仔细分 析相应的关键词,探寻人物的形象特点。如2014年山东卷《寻诗两绝句》,通 过诗人的“三日醉”“亭角寻诗”等行为,显露出诗人是一个洒脱文雅之人。 3.通过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意象)来把握人物形象 因为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能体现人物心境。比如,明月夜, 多用来刻画他乡游子、闺中少妇、戍边将士等形象;燕子飞,多用来刻画羁旅 行役、伤春悲秋、壮志难酬等形象。 4.从分析典故入手,分析形象 用典,即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事)来比况自己。比如辛弃疾《永遇 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用典,作者 以廉颇自比,自谓雄心不减当年,渴望为国效力,同时又叹无人前来问询,徒 有英雄豪情。 鉴赏人物形象
【诗意】 楚酒使人倦怠,我接连醉了三天,谁料到春雨过后鲜花竟红遍满园。可惜没有
人能画出我的影象,在亭角寻觅诗句却只有清风把两袖涨满。 请不要嘲笑我好酒贪杯,苦恼中只有它能催我入睡。醒来时推门走去寻觅诗句,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弟弟子由出使契丹 的复杂心理,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 义,实乃苏诗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1)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 光的喜爱 (2)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 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
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 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得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 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诗歌形象的鉴赏之人物形象
《天天向上》P344
古代诗歌中常见八类人物形象(复习用书第344页)
形象类型
例子
傲视权贵、傲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李白淡 岸不羁的形象 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心忧天下、忧 国忧民的形象
如《氓》中,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不同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男主人公 婚前忠厚与婚后变节也形成对比。通过对比,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善良 刚强,反衬出男主人公的无情无义、“二三其德”。
答题 思路
鉴赏 人 物 形 象 的 4 个 切 入 口
1.从标题、注释入手,初步揣摩形象 有的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如2012年安徽卷《最
爱恨情长的形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
象
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通关小练】《天天向上》P344 3.判断下列诗句中人物形象的类型。 ①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②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③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王维《观猎》) ④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⑤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一)》] ⑥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徐渭《题 葡萄图》)
陆游和辛弃疾的诗词都反映出他们忠君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如《示儿》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等
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形象
献身边塞、反 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对征伐的形象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塑造了一个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艺术形象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题。(7分)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晨兴”是___的意思,三、四两句表现了___的诗人形象。(2分) (2)你是如何理解最后一句中诗人之“愿”的内涵的?(5分) 【答案】 (1)清晨起床 躬耕田园、辛劳而满足 (2)希望豆苗能够茁壮生长,自己的劳动能够有所收获;希望自己在污浊社 会中能够洁身自好,自耕自食。
(一)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鉴赏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诗人以此表达 自己的爱憎、价值观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就是诗人 自己的形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鉴赏,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 所感悟和想象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 (二)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的鉴赏 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 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 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第四步:组织答案。先概括性格特点,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性格。
(步骤一)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步骤二)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 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
悲伤落泪。(步骤三,此题不需要,省略)
【对点学练】P346 5.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问题。(6分)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答案】 ①闲置不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 ②孤僻高洁、乐观浪漫、与世无争的诗人形象。 ③英姿飒爽、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将军形象。 ④寄情山水、超脱红尘、潇洒疏放的高人逸士形象。 ⑤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⑥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
人物形象的鉴赏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 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找到诗人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 ↓
思维 导图
→分析塑造形象的方法
↓ →联系标题、注释,概括形象特征,即用一句话“盖帽或总结” ↓ →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即明确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
步骤 归纳
规范 答题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特点)的(名称)形象,(分析),抒发了诗人(中心)情感。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思路 演示
规范 答题
诗意赏析
第一步:看标题,初步揣摩形象。标题“送子由使契丹”中,“子由”即苏轼的弟 弟苏辙,由标题可知此诗是苏辙出使契丹,苏轼送别之作。
第二步:赏意象(景物),分析形象。“云海”这一意象,说明相距遥远。当时苏辙 在京城,苏轼则远在杭州,兄弟二人天各一方。
第三步:抓描写,分析形象。“相望”这一动作描写,表现出苏轼兄弟情谊深重。 “沾巾”,悲伤落泪;“那因远适更沾巾”是说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体现 出苏轼旷达的性格。
塑造人物形象大多着力于人物的语言、行动等细节的描写。如《邶风·静 女》中“爱而不见”这一生活细节表现了姑娘的天真、活泼和调皮, “贻我彤管”则表现了姑娘对爱情的真挚和执着。
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用落叶 纷纷来渲染一种清冷肃杀的悲秋气氛,从而衬托诗人穷困潦倒、漂泊 无依的形象。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 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尽管兄弟情谊颇深,乐观 旷达的苏轼却不作儿女之态。“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王 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诗句。颔联劝勉,上句 勉励子由要不辞辛苦,“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下 句鼓励子由要不辱使命,要让契丹国王认识仁德之国派出 的使臣,不要失大国风范。颈联嘱咐,上句要身居沙漠的 子由,时时回望故国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设想子 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之景。尾联望归,这 里用李揆代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 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契丹,绝不 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联系当时契丹多次 扣押宋朝使臣的事实,苏轼的担心并非多余。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 格?请加以分析。
我们隔着云海遥遥相望,见不到面已经多年了,哪 会因这次远行而添悲伤呢?你应该不辞远道骑马的辛劳, 冒着风雪到那里去,让骄傲的胡人见识见识不可多得的人 才。你置身沙漠要时常回头望望自己的国家,思恋湖山时 做梦也要梦到杭州的湖光山色。要是单于问起你的家世 来,你可别把自己说成是中原的第一流人物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 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 能推己及人,为“天下寒士”着想,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
寄情山水、归 隐田园的隐者 形象
怀才不遇、壮 志难酬的形象
矢志报国、慷 慨愤世的形象 友人送别、思 念故乡的形象
答案 ①行为洒脱 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 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解析】 本题要求概括人物特点并加以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特点,要结合诗中 描写的人物行为进行分析。第一首诗中描写陈居士行为的有两句,“楚酒困人三日 醉”和“亭角寻诗满袖风”;第二首诗中也有两句,“爱把山瓢莫笑侬”与“醒来 推户寻诗去”。综合分析四句诗,可以发现陈居士有两个特点:一是爱喝酒,二是 爱写诗。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行为洒脱,情趣高雅。
诗意赏析
(2017·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 诗,完成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 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 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 湖山应梦武林②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 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源自文库学 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 为“门第、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 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 ,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伴着明月在高耸的大树间徘徊。
【对点学练】P346
5.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问题。(6分)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1.比
诗歌
兴
中
塑造 2.细 人节
物形 刻画 象
的常 3.烘 见托
手法 渲染
4.对
比
衬托
如《氓》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句 以桑树、斑鸠起兴,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第 四章用“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来比喻女主人公由年轻貌美到人老珠 黄的变化。这些比兴手法的运用,有助于诗歌形象的塑造,也有助于 读者走进主人公的生活世界去体味他们的真情实感。
一、设问方式
[思维建模]
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主人公)形象?试
加以分析。
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或
分析)。
3.请简要概括(或分析)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4.某一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二)技巧点拨 1.鉴赏方法 (1)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2)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诗人对诗中人物的描 写,其语言、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运用联想,体 悟感情,定格形象。 (3)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2.答题步骤 步骤一:明确指出是什么形象,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步骤二: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歌是如何塑造形象的(分点 说明、概括)。 步骤三:概括形象的意义(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感情 或蕴含的哲理)。
爱东山晴后雪》,很明显通过标题就可以大体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 美景的诗人形象。有的诗歌注释也有暗示性。如2015年湖北卷《劳停驿》(欧 阳修)的注释“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据此 可以揣摩,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大体是“被贬蛮荒、漂泊在外”的形象。 2.从刻画人物的描写角度把握人物形象 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入手把握人物形象,特别是细节描写,仔细分 析相应的关键词,探寻人物的形象特点。如2014年山东卷《寻诗两绝句》,通 过诗人的“三日醉”“亭角寻诗”等行为,显露出诗人是一个洒脱文雅之人。 3.通过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意象)来把握人物形象 因为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能体现人物心境。比如,明月夜, 多用来刻画他乡游子、闺中少妇、戍边将士等形象;燕子飞,多用来刻画羁旅 行役、伤春悲秋、壮志难酬等形象。 4.从分析典故入手,分析形象 用典,即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事)来比况自己。比如辛弃疾《永遇 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用典,作者 以廉颇自比,自谓雄心不减当年,渴望为国效力,同时又叹无人前来问询,徒 有英雄豪情。 鉴赏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