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主要人物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朝花夕拾的人物、故事情节、中心思想
朝花夕拾的人物、故事情节、中心思想一、朝花夕拾——全篇概括1.人物及性格特征:(1)长妈妈(保姆):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
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质朴善良、愚昧麻木、勤劳)。
(2)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
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
由此我们可以感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爸爸是无情的,他没有关注到孩子在一步一步的努力,却一味的敷衍孩子,令孩子自尊心受损,便会度日如年。
(严厉、慈爱)(3)藤野先生(恩师):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没有民族歧视,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不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严谨认真、平等待人、和蔼可亲)。
(4)范爱农(朋友):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
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妥协、懦弱)。
(5)寿镜吾儿时的私塾老师(儿时的私塾老师):方正、质朴、博学,是鲁迅先生颇为敬畏之人。
(6)衍太太(邻居):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
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
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7)我2.作者简介: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
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
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朝花夕拾》故事梗概和人物形象分析
《朝花夕拾》故事梗概和人物形象分析一.作者介绍与创作背景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20世纪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等。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尽管生活艰苦,仍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呆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
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朝花夕拾》于1927年出版。
二.《朝花夕拾》故事梗概和人物形象分析1.《狗·猫·鼠》在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时而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这篇文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朝花夕拾主要人物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修订稿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ຫໍສະໝຸດ ,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五猖会》
父亲:鲁迅并不记恨父亲儿时强迫他给他带来的迷惑,而且忏悔自己没能让父亲安静的死去。
2、《阿长与〈山海经〉》
长妈妈:
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是又有朴实善良的爱
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
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8、《琐记》
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
朝花夕拾主要人物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篇名
人物
主要内容
中心思想
朝花夕拾(全篇概括)
长妈妈父亲藤野先生
范爱农我
朝花夕拾》是鲁迅在中年时期写的一本短篇文章集。里面的文章都是记录了他童年与青年时的发生的事情。期中最多的就是在他家乡时的回忆
在叙述事件时,加入了许多讽刺,批评,批判,对反动,封建的势力进行尖锐的批评与嘲讽。表示了鲁迅对当时社会的极度不满。
朝花夕拾 主要人物 主要内容 中心思想
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8、《琐记》
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
1、《狗?猫?鼠》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
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描述了儿时在家中Biblioteka 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7、《父亲的病》
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5、《无常》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3、《二十四孝图》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分析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分析《朝花夕拾》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接下来分享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分析。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
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朝花夕拾人物形象分析1.长妈妈:她是一个平凡普通、地位低下、饶舌多事、不拘小格、迷信无知、淳朴善良、关心爱护、真诚热情、乐于助人、关心孩子的人。
2.范爱农:范爱农是一个内心爱国,有进步的思想,追求自由平等,但因为长期受到封建思想及封建主义的压迫,无法表达内心的新青年。
3.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所以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4.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是鲁迅先生颇为敬畏之人。
朝花夕拾的作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朝花夕拾十篇的内容概括及人物介绍
朝花夕拾十篇的内容概括及人物介绍《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其中包含了十篇文章。
每一篇文章都以鲁迅先生独特的文风,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问题,以及对人性、人情的深刻观察与反思。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概括并介绍《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其中的内容和人物。
1. 《伤逝》这篇文章通过一个关于小女孩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恶劣和社会的黑暗。
小女孩因亲情缺失,被社会摧残和抛弃,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通过这个故事,鲁迅先生深刻揭露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冷漠和残酷,对人性的批判和反思。
2. 《自嘲》这篇文章以自嘲的方式,揭示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作者通过自我讽刺的方法,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愤懑和对人生的绝望。
这篇文章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丑陋和作者内心的挣扎。
3. 《记忆》这篇文章通过回忆儿时的往事,展现了作者对家庭和故乡的眷恋与思念。
作者在文章中对儿时的美好记忆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回忆,表达了对失去的东西的无限怀念和对年少时光的珍视。
这篇文章充满了对家乡和往事的美好感怀。
4. 《花边文学》这篇文章批判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种空洞的文学形式——花边文学。
作者对这种浮华、轻佻的文学形式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指出了它的虚假和低俗,呼吁文学应该有责任有担当,应该关注现实社会的问题和人民的疾苦。
5. 《阿Q正传》这篇文章通过塑造阿Q这一形象,对当时中国社会的落后、愚昧和软弱进行了批判。
阿Q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民,他自欺欺人,妄自尊大,却又总是失败和受挫。
通过对阿Q的描写,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揭露。
6. 《药》这篇文章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歧视和压迫。
故事中的小男孩因得了疟疾,却因为贫困无法得到医治,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鲁迅先生通过这个故事,揭露了社会的冷漠和对穷人的不公,对社会的不公义进行了深刻的控诉和揭露。
7. 《祝福》这篇文章通过一个小女孩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虚伪和善恶的深刻理解。
朝花夕拾的主要人物及特点概括
朝花夕拾的主要人物及特点概括《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经典之作,大家可能都知道它是一本回忆录性质的书,里面充满了他对过去的思索与感慨。
整本书其实没有太多惊天动地的剧情,更多的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讲述了鲁迅对自己童年、少年时光的回忆。
故事里的人物也都很生动,个个性格鲜明,给人印象深刻。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朝花夕拾》里的几个主要人物,看看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吧。
首先得说说鲁迅自己。
哦,他是本书的“自述者”,也是整本书的灵魂人物。
鲁迅在书里可是有点“幽默感十足”啊,尤其是讲自己小时候的那些事儿,仿佛在提醒大家:小时候的我,虽然也是个小屁孩儿,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点机灵。
比如说他回忆到小时候在家里听长辈们讲故事,有时候听到一些老套的教育故事,鲁迅就会偷偷地嘲笑,觉得那些“大人们”讲的都挺虚伪,甚至有些可笑。
这种“我明明是个孩子,可我已经比你们都聪明”的小心思,真是能让人会心一笑。
再说了,鲁迅小时候可不乏捣蛋、调皮的一面,他可是敢把学堂里的老师气得七窍生烟的,尤其是他那种对“权威”的轻蔑态度,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鲁迅自己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完美的自己——有点叛逆,有点聪明,有点懒惰,反正就是个“反叛的少年”,没有那些刻意美化过的完美形象。
说说书里还有一位“重头戏”人物——他的母亲。
老实说,鲁迅对母亲的回忆在书中算是有点“感人肺腑”的部分了。
看他怎么描绘母亲?简直是像是在说一个“慈母”典范!妈妈那种细腻、温柔的性格在书里可真是活灵活现。
特别是在鲁迅生病的时候,母亲总是会像“老妈子”一样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
她会在旁边守着,耐心地叮嘱,生怕孩子不舒服。
虽然鲁迅对母亲有时候也会有点“任性”的小埋怨,可是从他的字里行间,你能感受到那种深深的依赖和亲情。
这种“母爱如山”的感觉,真是让人看了之后心里暖暖的。
再说说鲁迅书中的一些“配角”。
比如那位“疯疯癫癫”的小伙伴——闰土。
哎,说起闰土啊,他可是个典型的农村少年,天真、纯朴,又有点懵懂。
朝花夕拾10个人物形象和相关内容
朝花夕拾10个人物形象和相关内容朝花夕拾十个人物形象和相关内容1. 田园诗人在《朝花夕拾》中,鲁迅通过描写“田园诗人”一角,展示了追求美好与自由的渴望。
这位诗人以他的诗意生活方式和独特的思考方式,向读者展示了一种纯净的人生态度。
他在闹市之间,在这个现实世界的繁忙与喧嚣中,能够保持一份宁静与淡定。
他将眼光投向大自然,并透过大自然来感受生命的真谛,让我们认识到了“山中有丘,野外有花,野芳用籍。
”这个人物形象使得读者们对于美好和自由之间的矛盾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2. 辛苦的工人在《朝花夕拾》中,鲁迅不仅仅描绘了诗人这种纯美的人物形象,还呈现出了辛苦的工人。
这些工人用他们的勤劳和坚韧,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他们所受的苦难和艰辛也无人知晓。
工人们为了温饱,不得不承受苦难和疲劳,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辛勤劳作。
鲁迅通过描绘这个群体,引发了人们对于社会不公和劳动力的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对于工人阶级权益的反思。
3. 学究式的文人朝花夕拾这本作品中还出现了许多学究式的文人形象,他们不仅仅是人物形象,更代表了一种文化自信。
这些文人通常都有着丰富的学问和高尚的品味,他们可以品味诗词,欣赏音乐,也可以从中得到深刻的思考和人生感悟。
通过这些文人的塑造,我们不仅仅能够感受到文化的底蕴,也能够认识到文人气质对于个体精神追求的影响。
4. 落魄的教书匠鲁迅通过描写落魄的教书匠,刻画了一个辛酸的人生。
这些教书匠一生辛劳,却因为社会环境的波动而陷入困境。
他们的命运毫无起色,一直处于生活的边缘。
他们无法摆脱自己的困境,只能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苦难。
通过这个人物形象,鲁迅传达了对于社会底层人群的同情和反思。
5. 失业的京官在《朝花夕拾》中,鲁迅还塑造了一群失业的京官。
这些官员经历了国家政治变迁,功败垂成,失去了自己的工作和地位。
他们原本一手建立的政绩和功勋在社会动荡中化为乌有。
失去了权力和地位的他们,不得不面对新的生活现实和生存困境。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概括讲了什么故事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概括讲了什么故事《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从侧面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朝花夕拾》主要内容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
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
《朝花夕拾》中心思想在叙述事件时,加入了许多讽刺,批评,批判,对反动、封建的势力(守旧势力)进行尖锐的批评与嘲讽。
同时也表示了鲁迅先生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及对当时社会的极度不满。
《朝花夕拾》主要人物性格1、阿长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睡相不好、喜欢切切察察,而且还踩踏死鲁迅喜爱的隐鼠,这些都使鲁迅对她感到厌烦。
但是当她真诚善良的一面表现出来时,如送给鲁迅心心念念的《山海经》,鲁迅不禁心生敬意和感激。
阿长是封建社会下一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她粗壮耐劳,真诚善良。
2、父亲在《五猖会》中,鲁迅塑造的“父亲”形象似乎不近人情,与现实有些出入,主要是为表达主题而设置。
父亲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强迫孩子背书,使孩子深受打击,留下心理阴影,从而揭示了封建家长制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3、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期间极为尊敬的一位良师。
他不修边幅,但治学严谨。
他正直热忱,热心地关注鲁迅的学习,与当时日本学生对中国留学生的鄙视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些高尚的品质一直激励着鲁迅勇往直前。
《朝花夕拾》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3篇【优秀范文】
《朝花夕拾》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3篇【优秀范文】参考。
《朝花夕拾》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1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也就是鲁迅的往事。
它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文集,是一本必读的散文集,是一本如良师益友的散文集。
这本书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
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构成。
本书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叙述亲切感人,又有机地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的回忆散文。
第一篇作品《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
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在《狗猫鼠》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朝花夕拾主要内容与人物形象概括
朝花夕拾主要内容与人物形象概括《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里面的文章呀,不仅仅是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更是鲁迅用心写下的深刻感受。
这些文字看似简单,但每一篇都充满了智慧。
要说其中的故事嘛,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讲他小时候的趣事,另一类就是他对生活、对社会的一些反思。
你看啊,鲁迅写得特别有情感,尤其是在讲一些看似平常的事时,他能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把它描绘得生动有趣。
说到《朝花夕拾》里的内容呢,它其实是鲁迅在晚年回忆自己童年和青少年时光的作品。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朝花夕拾”,也就是把早上摘的花,到晚上再拾回来,带着对过去的怀念,带着一种淡淡的感伤。
从《朝花夕拾》里的篇章来看,鲁迅讲述了他小时候的学校生活、家庭情况,还有一些当时的社会风气。
举个例子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篇,讲的是鲁迅小时候在绍兴的学校和家里的一些趣事。
你看,他一开始就提到了百草园,那可是他童年最喜欢的地方,里头有好多花花草草,还有一群小伙伴,过得可开心了。
可是不久,他就被送到了三味书屋——那是他学知识的地方。
可惜啊,那里可没有百草园那么自由,反而多了些规矩和枯燥。
说实话,鲁迅那时候应该是对传统的学校生活有些反感的,不过他又用幽默的口吻把这些感受表达了出来。
看着他那些轻松的笔触,你仿佛能看到那个淘气的小男孩,捣蛋又聪明。
在《朝花夕拾》中,有一些人物形象特别鲜明,给人印象深刻。
比如说,鲁迅的奶奶,她就像是一个温暖的港湾,给了鲁迅无尽的关爱。
奶奶虽然已经年纪大了,但她却很聪明,懂得如何照顾孩子,特别是在鲁迅还小的时候,她会耐心地教导他,给他讲很多有趣的故事。
虽然鲁迅回忆起她的时候,语气有些带着惋惜,但你能感受到那种深深的依恋和感激。
还有《父亲的病》一文,鲁迅讲述了他父亲生病的故事,那种痛苦和无奈在文字中流露无遗。
读起来,真的是让人心疼,鲁迅用一种平实的语言,描述了父亲病重时的情形,却让人感觉那种悲伤像是穿越时空扑面而来。
不仅如此,书里还有一篇特别有趣的《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讲的就是鲁迅小时候对阿长的回忆。
朝花夕拾主要人物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篇名人物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朝花夕拾(全篇概括)长妈妈父亲藤野先生范爱农我朝花夕拾》是鲁迅在中年时期写的一本短篇文章集。
里面的文章都是记录了他童年与青年时的发生的事情。
期中最多的就是在他家乡时的回忆在叙述事件时,加入了许多讽刺,批评,批判,对反动,封建的势力进行尖锐的批评与嘲讽。
表示了鲁迅对当时社会的极度不满。
1、《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而2、《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是又有朴实善良的爱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3、《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五猖会》父亲:鲁迅并不记恨父亲儿时强迫他给他带来的迷惑,而且忏悔自己没能让父亲安静的死去。
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5、《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朝花夕拾 主要人物 主要内容 中心思想
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地实质.
、《琐记》
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地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地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地种种弊端和求知地艰难,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地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地情景
、《阿长与〈山海经〉》
长妈妈:
有愚昧迷信地一面,但是又有朴实善良地爱
阿长是鲁迅小时候地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地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地礼节”地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地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地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地真诚地怀念.
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地我地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地急切,兴奋地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地扫兴而痛苦地感受
指出强制地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地压制和摧残.
、《无常》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地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范爱农》
范爱农:
一位觉醒地知识分子,但是没法想鲁迅一样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地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地遭遇
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地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地爱国者地同情和悼念.
、《二十四孝图》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地书,配有图画,主要目地是宣扬封建地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地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地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地虚伪和残酷.
朝花夕拾主要人物及形象概括
朝花夕拾主要人物及形象概括要写《朝花夕拾》的主要人物及形象概括,咱们可以从几个人物谈起,每个人物都像一块风景画,描绘出不同的色彩和风情。
咱们先来聊聊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怎么样?1. 鲁迅自己1.1 鲁迅(周树人)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简直是个风云人物,他自己就是个极具个性的“全能演员”。
他有时候像个高冷的学者,有时候又像个孩子般的调皮捣蛋。
书里,他用一手笔墨勾画出自己青少年时期的种种经历,这些经历就像是放大镜下的蚂蚁,看似微不足道,却充满了丰富的细节和意味。
他的回忆时而尖锐,时而温柔,让人感受到他对过去的复杂情感——有些事儿让人哭笑不得,有些事儿却让人深思熟虑。
1.2 鲁迅的家人虽然鲁迅的家人们在书中不算是主角,但他们的存在却很有分量。
鲁迅的父母、妻子、弟弟等人物,都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的形象被他细腻地描绘出来,仿佛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们的生活气息。
2. 主要回忆人物2.1 阿Q说到阿Q,那真是个传奇人物。
阿Q可以说是鲁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草根人物”,他是个有点儿迷糊、有点儿自卑、又有点儿傻傻的角色。
阿Q那种“阿Q精神”,就是永远乐观、永远自我安慰,尽管生活对他并不友善。
他的形象是个典型的悲剧笑料,让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会不由自主地生出几分同情。
2.2 小十四小十四,别看名字那么简单,实际上她是鲁迅回忆中的一个小精灵。
她活泼、聪明,像一朵绽放的花儿,总是带来欢笑和生机。
她的形象很生动,像是鲁迅生活中的一抹亮色,让整个回忆更加充实和生动。
3. 鲁迅的朋友与社会环境3.1 友人鲁迅身边的朋友们各有各的特色,他们就像是他人生中的调味品,丰富了他的生活。
友人们的性格多样,有的睿智、有的幽默、有的则有些古怪,他们的存在让鲁迅的故事更加多姿多彩。
3.2 社会环境书中的社会背景也是个重要的“配角”。
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让鲁迅的经历显得尤为重要。
他描述的社会风貌、风俗人情,都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所经历的一切。
朝花夕拾主要人物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篇名篇名 人物人物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朝花夕拾(全篇概括)括) 妈长妈妈 亲父亲 藤野先生藤野先生 范爱农范爱农 我 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在中年时期写的一本是鲁迅在中年时期写的一本短篇文章集。
短篇文章集。
里面的文章都是记录了他里面的文章都是记录了他童年与青年时的发生的事情。
童年与青年时的发生的事情。
期中最多期中最多的就是在他家乡时的回忆的就是在他家乡时的回忆在叙述事件时,加入了许多讽刺,批评,批判,对反动,封建的势力进行尖锐的批评与嘲讽。
表示了鲁迅对当时社会的极度不满。
极度不满。
1、《狗•猫•鼠》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长妈妈: 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是又有朴实善良的爱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3、《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朝花夕拾主要思想
朝花夕拾主要思想《朝花夕拾》的中心思想如下: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扩展资料: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
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时代背景1925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
1926年,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
作者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
《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虽然都是在追忆往事,但也是“借题发挥”,影射、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
写作时间《朝花夕拾》作于1926年2月至11月,共10篇。
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曾先后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总题为《旧事重提》。
1927年5月成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并作了《小引》,7月又写了《后记》,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印行。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1.《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3.《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4.《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5.《无常》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7.《父亲的病》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8.《琐记》回忆了隔壁家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描写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9.《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
10.《范爱农》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朝花夕拾的中心思想《朝花夕拾》十篇散文勾勒了从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的若干社会生活风貌,是一幅幅世态图和风俗画。
虽然是回忆性散文,但是有现实的斗争性和深邃的思想性,蕴含着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执着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
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9、《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
平等待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篇名
人物பைடு நூலகம்
主要内容
中心思想
朝花夕拾(全篇概括)
长妈妈父亲藤野先生
范爱农我
朝花夕拾》是鲁迅在中年时期写的一本短篇文章集。里面的文章都是记录了他童年与青年时的发生的事情。期中最多的就是在他家乡时的回忆
在叙述事件时,加入了许多讽刺,批评,批判,对反动,封建的势力进行尖锐的批评与嘲讽。表示了鲁迅对当时社会的极度不满。
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
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8、《琐记》
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
3、《二十四孝图》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五猖会》
父亲:鲁迅并不记恨父亲儿时强迫他给他带来的迷惑,而且忏悔自己没能让父亲安静的死去。
10、《范爱农》
范爱农:
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没法想鲁迅一样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
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7、《父亲的病》
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5、《无常》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2、《阿长与〈山海经〉》
长妈妈:
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是又有朴实善良的爱
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