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专业建设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四:畜牧兽医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
专业代码:012000
畜牧兽医专业建设项目工作组
责任校领导:李正局(副校长)
项目负责人:李善平(副书记)
项目组成员:王丽牛常青刁书永蔡忠陆何德贵朱金成
一、需求论证
(一)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的意见》(皖政办〔2010〕42号)和《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十二五”期间,我省畜牧业将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重大机遇期,加快畜牧业发展,需要很多与之相关人才。
1、职业院校培养人才供不应求。通过对近几年我省高等院校畜牧兽医相关毕业生数量调查分析发现,近几年毕业的本科生约600人,高职生约300人。而省内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在4000个左右,高等院校培养的畜牧兽医人才严重不足。
2、中、初级人才需求量大。霍邱县面积3493平方公里,人口164.5万,辖32个乡镇680个行政村。是一个农业大县,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畜牧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是生猪出栏大县,养殖大县。淮猪、皖西白鹅、霍邱青脚麻鸡等地方畜禽品种生产性能好、风味独特。蛋鸡养殖量全市第一,青脚麻种鸡全省一流。全县现有大中型养殖企业上百家,养殖业从业人员数万人。但总体生产水平不高,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很多从事畜牧业养殖的人员都是由农民转型而来,专业知识匮乏。近年来一批又一批外出农民工带着资金返乡,养殖业办起了规模大小不一的养猪场、养鸡场、和养鹅场等,但因技术人员缺乏,技术力量不足,造成企业生产水平较低,效益不高。初步统计,我县养殖业从业人员亟待进行初中级培训的约有6000人,每年需要的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约在1000人。这些人才不可能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聘,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必需依托本地中职学校开展,大量的初、中级专业人员也只能依靠本地中职学校来培养。
(二)专业优势与特色
我校畜牧兽医专业于1983年设置,一直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多年来专业建设紧紧围绕市场,并依托企业。与省内、县内多家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强化实践、实训环节,注重技能的培养与提高。20多年来,先后为高校输送了数百名优秀毕业生,为当地培养了大批中、初级实用技术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在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在2003年即被教育部
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建设专业”。其多年来形成的“为农服务”的特色办学模式在全省同类中职学校中受到广泛认可,也受到国家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同类学校中一直起着引领示范作用。
1、师资力量雄厚
畜牧兽医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3人,其中硕士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6人,高级职称12人,“双师型”教师13人。教学团队结构合理、素质较好,教学经验丰富,实践水平较高。
2、实习、实训基地岗位充足
现有5个校外实习基地,可提供充足的实习岗位。与县内5家大型企业有多年的校企合作关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已成为常态化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双证书获得率98%以上。
3、为农服务已形成专业特色
我校畜牧兽医专业,始终以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为宗旨,依托学校成立了“为农服务中心”,建设“为农服务网站”,每年为当地养殖企业、养殖户等提供技术咨询、驻场服务、上门服务等数百次。充分发挥师资优势,组建专家团队,积极承担县“新型农民培训”、“送科技下乡”、“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思源工程”等系列培训,每年为全县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上百场,受益人数近万人。在长期的技术培训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培训机制。
4、实验、实训条件较完备
该专业现有动物标本室、动物解剖室、动物疾病检验检测室,以及禽病诊疗服务中心、宠物医院等多个实验、实训室,拥有动物血细胞分析仪、药敏自动分析仪、超低温冰箱、高速离心机等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实验、实训制度健全,运行高效。
(三)存在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创新
现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度及广度不能完全满足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提升的内在要求,校企合作、校乡合作的机制还有待加强,相关的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2、双师型队伍层次有待提高
现有师资队伍需进一步提高层次、更新知识,深入实践,由教学型转变为专家型。
3、实验实训场所有待扩充
现有实验、实训条件难以满足教学与生产的需求,生产型实习基地建设有待扩充、完善。
4、现有教材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基于养殖产业对中初级人才的需求及现代养殖特点,要加强编写针对性强的新型实用技术教材的工作,尤其是养猪、养鸡(含土鸡)、养鸭(肉用、蛋用)、特种经济动物(獭兔)、疾病诊治等方面的实用性的教材。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充分利用畜牧兽医专业在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中已取得的成果,以国家级示范专业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强化该专业内涵建设,优化办学硬件;依托行业、企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的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构建促进地方养殖经济发展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设标准化的养殖示范场和教学实习基地,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精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使之成为改革领先、发展领先、管理领先、校企深度融合的开放式的国家示范性专业,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
(二)具体目标
1、实行“校企合作、校乡合作、校校合作、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实行全日制学历教育、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并重,采用校企合作、校乡合作、校校合作、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县畜牧局、各乡政府(含养殖集中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及10家养殖企业合作开设实用技术培训班等,采取非全日制办班形式,以实用技术教学为主,服务养殖业快速健康发展。
2、改革课程体系,建立核心课程、形成模块化课程系列
(1)在全日制教学班,构建新型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2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2)在非全日制教学班,以模块化课程系列构建为核心,建立适应现代养殖业需求的教学培训模块。
(3)实用技术培训班,以实用技术培训为主,编写5本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培训教材。
3、改革评价模式
建立多元评价模式,以质量为核心,通过专业考试、技能鉴定、社会评价、企业认定、创业成果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使学员“双证书”获取率达100%,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0%,省级技能竞赛获奖达2人次以上。对非全日制教学班,着重建立学业评价、社会评价、创业成果评价的评价模式。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县级专业带头人1名,专业骨干教师6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聘用兼职教师15名,其中客座教授1名、行业专家4名、养殖能手10名。
5、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扩建4个校内实验实训室,与10家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以满足教学、实训、培训等需求。
三、建设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