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三节 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课件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三节 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课件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bc653fb73c1ec5da51e27055.png)
有关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政策、法律法规不够 系统,不够全面,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矿产资源节约 利用与综合利用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
【典例示范】 (2017·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 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 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 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 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解析】(1)选B,(2)选D。第(1)题,注意考查的是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A、C、 D也是矿产资源问题,但既不是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也不是开采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第(2)题,要紧扣材料所反映的问题,针对资源开采浪费采取相应的措施。
【素养探究】 稀土元素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和神奇的“新材料宝库”,是改造传统产业
随着磷酸盐资源在20世纪80年代末陷入枯竭,瑙鲁的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冲 击,这个曾经最富裕的国家陷入贫困,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1)(综合思维)为什么瑙鲁曾在1976年被誉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 提示:磷酸盐矿产资源丰富,出口量大,开采成本低。 (2)(人地协调观)分析20世纪80年代瑙鲁经济走向衰落的原因。 提示: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严重,产业单一,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素养探究】 位于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南太平洋中的岛国瑙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地表
积累了大量的鸟粪,瑙鲁丰富的磷酸盐矿就源自这些鸟粪沉积。瑙鲁因向全球 出售磷酸盐矿而一度经济繁荣。瑙鲁曾在1976年被誉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 家”。但粗放的磷矿开采和出口成为瑙鲁唯一的经济支柱,露天开采的方式对 当地环境破坏极大,岛国居民几乎所有的燃料、食品、饮用水都依赖进口。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四节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四节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9459885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f.png)
3.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推动石油企业“走出去”
近年来受油价低迷的影响,我国石油勘查速度减缓,石油产量持续
走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应加强石油基础地质调查,提高
石油勘查技术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石油储量和产量较快增长。石油企业
应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积极投资国外油气领域,推进资源开发,谋
二、石油生产与消费
勘探
开采
1.石油生产过程分为 ________与
________两个阶段
油田位置、地质条件等因素决定了石油的开采方式。陆地及浅海石
钻井开采
石油钻井平台
油采取 __________的方式,海底油田则需要使用
_____________
进行开采。
石油储量
石油产量
2.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____________与
经济的发展,一些人口大国的石油消耗量也越来越大。2017年,中国和
印度的石油消耗量分别居世界第二和第三位。
三、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尽管我国石油资源储量丰富,但人均石油储量较低。随着我国经济
的快速发展,石油的消费量迅速攀升。保证石油的长期稳定供应,关系
国家安全
到我国的 __________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能,D项正确。第4题,在未来的几十年中,能源消费量增长最快的是相
对清洁的天然气、水能和核能,C项正确。石油、煤炭污染较严重,比
重会下降。第5题,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不属于“开源”方面的内
容。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与消费
【情境探究】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认识我国石油资源开发和利用状况,
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的知识归纳提纲
![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的知识归纳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e2df54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1.png)
1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2.根据自然资源的增殖性能,可分为可再生资源与非。
3.全球自然资源分布广泛,但很不均匀,存在着资源区和资源贫乏区。
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资源。
有的资源便于,可以进行远距离输送;有的资源不具备流动性,需要进行加工转换,再向资源需求量大的地区输送。
4.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质量、和开发利用条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1)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程度很高。
(2)在工业社会阶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对其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3)在信息社会阶段,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如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等)的地位则迅速上升。
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也趋于。
5.按照成因,环境问题分为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主要分为和生态破坏。
6.环境污染可分为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7.水污染分类:(1)按照方式,水污染源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2)按照污染物状态,可分为污染源和污染源。
8.生态破坏包括土地退化、减少。
土地退化包括、荒漠化、次生盐碱化、沼泽化等。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二章2.我国耕地资源具有以下不足:耕地资源绝对量,人均;耕地资源整体质量欠佳;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水土资源配置欠佳;耕地后备资源少、,开发利用难度大。
3.我国粮食安全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人均粮食占有量较少、、粮食种植比较收益、粮食总体质量偏低等。
4.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措施:(1)确保耕地;(2)提高耕地;(3)防止耕地;(4)提高耕种积极性;(5)加强农业应用。
5.我国水资源概况:(1),缺水问题突出;(2)问题严重;(3)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2022-2023学年新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第二章第三节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课件(59张)
![2022-2023学年新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第二章第三节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课件(59张)](https://img.taocdn.com/s3/m/8d5a1c1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5.png)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概况
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 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等地
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概况
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 的众多盆地中,主要有渤海湾、四 川、松辽、准噶尔、莺歌海-琼东南、 柴达木、吐-哈、塔里木、渤海、鄂
尔多斯。其中以塔里木、四川盆 地资源最丰富,共占总资源量的
40%以上。
我国有色金属分布概况
金矿原石
2、分类
依据产出状态,可分为固态矿产、液态矿产、气态矿产。
2、分类
依据特性及用途分类, 可分为能源矿产、金 属矿产、非金属矿产、 水气矿产。
能源矿产
非金属矿产
金属矿产 水气矿产
1.一部智能手机中大约含有300毫克的银、30毫克的金和多种稀贵材料。想一想, 智能手机中还可能用到哪些矿产材料?废旧的智能手机应该如何处理?
以铁矿石为例,上游产业是铁矿石开采和分选,中游产业是冶炼,下游是钢铁成品生产。
钢铁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造船、通信、农业、汽车、交通、铁路、军工、矿山、 石油化工等各个领域,无处不在,缺它不可,钢铁工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骨架”。
2.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某种矿产资源的上、中、下游产业,以及该矿产利 用对于我们生产生活的意义。
2.调查你家乡的矿产资源,完成下列任务。 (1)按照特性和用途,你所调查的矿产资源属于哪一类? (2)这些矿产资源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3)想一想,矿产资源还可以按照什么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矿产的成因和形成条件,分为内生矿产、外生矿产和变质矿产; 根据矿产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点,分为无机矿产和有机矿产; 根据矿产的产出状态,分为固体矿产、液体矿产和气体矿产; 根据矿产特性及其主要用途,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 产和水气矿产。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二节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二节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2da9e85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c.png)
第二章
地理
内容索引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课标导引
课程标准 — 1.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综合思维)
目标
2.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我国水资源安全保护措施。(综合思维)
导引
3.运用资料,说明跨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第4题,我国农业是用水大户,多年来农业用水量占全国用水总量的 60%以上,可推测A表示农业用水。第5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A表示我国的 农业用水,再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测B表示工业用水,C表示生活用水,D表示 生态用水。①②是缓解我国农业用水短缺问题的有效措施,③④是缓解我 国工业用水短缺问题的有效措施。
(综合思维)
知识建构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水资源
可再生资源
1.广义的水资源:地球上所有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天然水。
2.狭义的水资源:人类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二、我国水资源概况
1.总量:我国水资源丰富,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6%,居世界第六位。 2.人均拥有量:我国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人均水资源较为 贫乏。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解析 第(1)题,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地夏季降水较多,12、1、2月份(冬季)
降水较少。因此,该地水资源具有季节分配不均的特点。第(2)题,改进耕
作和灌溉方式,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改善水资源短缺现状。
思路点拨 (1)该地夏季降水量相对较大,冬季降水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水 资源季节分配不均。(2)该地总体降水量小→水资源短缺→节约用水→农 业生产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学习笔记 第二章 第一节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学习笔记 第二章 第一节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97a3bf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b.png)
第一节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资源安全问题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
2.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资源安全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3.结合实例,说明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
目标1资源安全问题1.关于资源安全前景的两种观点观点内容悲观论者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性的饥荒和资源将很快到来,资源价格亦将随之日益攀升乐观论者资源不会;资源短缺会吸引大量的投资来开发替代产品,而进步又为这种开发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资源价格不但不会飙升,反而会下降2.资源安全的概念和内涵概念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________能够得到满足的状态或能力内涵资源的供给不低于各种用途所需的________数量和质量要求,且是________、及时和经济的;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________服务功能理解资源安全的内涵量总量、人均量质质量最低要求结构供给的多样性;资源共同体均衡地区均衡与人群均衡经济经济可行时间及时、稳定3.资源安全问题产生原因如果因资源供给量________于资源需求量而造成的资源短缺超过某个限度,就会发生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影响生产、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________基础,引发灾难性的后果根源资源________与________的失衡。
从发展的角度看,资源需求增长过快或资源供给能力降低过多,都可能导致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因素资源________、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资源________需求,其中资源禀赋是指资源类型、数量、质量、分布等总体状况拓展延伸影响资源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具体影响资源禀赋可开采非可再生资源减少乃至枯竭;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超过其最大更新能力;资源波动幅度超过安全范围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资源开发技术和经济能力不足;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技术风险和区域冲突;资源贸易的市场、经济和运输风险资源消费需求人口增长造成的短缺;消费水平提高造成的短缺;消费质量标准提高造成的短缺思考某同学认为“资源贫乏国家——日本的资源安全问题严重”。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8948eae27284b73f3425094.png)
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一节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 1 - 第二节水资源与国家安全.......................................................................................... - 5 - 第三节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 9 - 第四节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 14 - 第五节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 18 -第一节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一、我国耕地资源概况(一)耕地资源概念:耕地是由自然土壤发育而成的,一般是指能够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通常,耕地分为水田和旱地两类,旱地又分为水浇地和无水浇条件的旱地。
(二)我国耕地资源优势: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资源丰富,类型齐全。
(三)我国耕地资源特点1.耕地资源绝对量大,人均不足。
2.耕地资源整体质量欠佳。
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
随着农业面源污染、工业“三废”等对耕地质量的影响日趋凸显,尤其是土壤受污染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耕地质量的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
3.耕地资源空间不平衡,水土资源配置欠佳。
4.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13f1cccb7360b4c2f3f649b.png)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 1 -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 1 - 第二节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 6 - 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 10 - 第一节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 10 - 第二节水资源与国家安全........................................................................................ - 14 - 第三节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 19 - 第四节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 23 - 第五节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 27 - 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 30 - 第一节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 30 - 第二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 33 - 第三节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 - 37 - 第四节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 - 40 -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一、自然资源概述(一)自然资源的概念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共20张ppt)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22a46f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6.png)
,水资源是制约该地区石油开采利用的主要因素,简
29(1)说出南方电网电力资源东西互补性强的主要原因。
(2)根据表中信息,指出广东电网建设适当的抽水蓄能电站的合理性。
(3)分析广东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对“西电东送”输电效益的有利影响。
22“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的主要原因是。
分值 4分 10分
23分
27分
一、因“矛盾”思安危
生态安全
矛盾
我国资源现状
一、耕地资源
1、耕地资源绝对量大,人均不足
2、耕地资源整体质量欠佳
3、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水土资源配置欠佳 4、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
少 浪缺水问题严重 2、水污染问题严重 3、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三、矿产资源
26(1)中南半岛所在国家中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最高的是 ,简述其主要自然原因。
(2)2001~2020年,图2中国家稻米产量的变化趋势是
,简析其原因。
(3)从耕地资源的角度,说明图2中国家稻米生产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启示。
2022.6
28(1)该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述该地区水资源缺乏的自然原因。
钾盐
时间
考题
2021.1 28(3)分析日本粮食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
15图示时段我国石油。
2021.6
16为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26(1)与甘肃、宁夏相比,简析青海人均粮食产量低的主要原因。
(3)从水资源利用角度,提出图示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7与旧金山比,洛杉矶水资源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2(2022.6浙江)材料 下图为哈萨克斯坦略图。
该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2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1节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2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1节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4e306ea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f.png)
情境二 2009—2018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耕地流失率统计图。 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资料暂缺。
结合材料探究: (1)据图说明我国耕地流失率分布特点。 提示 我国耕地流失集中于东部季风区;以华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流失 最为严重;西北地区主要集中在新疆。青藏地区、内蒙古高原、东北地区 流失率相对较低。 (2)分析造成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流失与新疆耕地流失的主要原因有何 不同。
A.提高粮食生产成本
B.减少粮食浪费
C.减少粮食需求量
D.保障粮食供给
5.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是( D )
A.提高农业科技 B.实行精耕细作
C.扩大耕地面积 D.提高耕地质量
6.下列各地采取的措施,有助于实现“藏粮于地”的是( A )
A.长江中下游区—治酸控污 B.青藏区—防治盐碱化
C.劳动力投入增加 D.农民收入降低
解析 第1题,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完整,①错。华北平原太行山沿线冲积扇等 地区土壤较为肥沃,适宜耕种,其余地区土质较差,导致耕地细碎化,②对。 华北平原河网密度较小,③错。劳动力过多,耕地面积小,人均耕地少导致 耕地细碎化,④对,D正确。 第2题,耕地细碎化有利于农户在不同的地块上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这在自 给自足时期对提高家庭农业生产的多元化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耕地细碎化 使得田块面积分散而且狭小,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商品化 发展。C正确。 第3题,实施土地平整、土地流转等措施,耕地细碎化整治后,会促进农民进 城务工、经商,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实施土地平整、土地 流转等措施后,农民收入不会降低,土地面积不变,只是合并,由于规模扩大, 机械化程度提高,劳动力投入减少,A正确。
提示 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交通运输发展等建设 过程中大量占用耕地,导致耕地流失率偏高。新疆:由于土地资源的不合理 利用,土地沙化、盐碱化严重,导致耕地毁损。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2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4节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2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4节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a3f147f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3.png)
概念辨析 石油战略储备 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以保障原油的不断供给为目的,同时具有平抑国内油 价异常波动的功能。主要包括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两种形式。国际通行 的安全标准是够90天的用量。
图解 我国油气进口通道
思维拓展 相比海上油气进口通道,说明我国陆上油气进口通道的优势。
提示 海上油气进口通道必须经过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等被西方国 家控制的交通要道,运输极不安全。而陆上运输通道均为与我国相邻的国 家,没有第三国干扰,运输较为安全。
现状
价思路,渗透综合思维核心素养要求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石油资源分布 1.世界石油分布特点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各国石油探明储量差异甚大,前10位的国家, 合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85%以上,而中东占全世界的近一半。
包括除阿富汗外的西亚的大部分、埃及、外高加索地区 2.我国石油分布特点 我国石油资源比较丰富,但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 塔里木盆地 、 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渤海湾 、珠江口以及近海大陆架等地。
解析 第1题,2001年到2021年我国煤炭对外依存度一直低于10%,而石油对外 依存度一直高于20%,B正确;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大部分时段高于10%,因此煤 炭对外依存度大部分时段低于天然气,A错误;煤炭对外依存度波动变化幅度 小于石油,C错误;煤炭对外依存度与天然气的变化不完全同步,D错误。 第2题,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正在波动上升,进口量大,社会经济发展受能源价 格波动影响大,C正确;我国能源进口量大,不能说明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提高,也不能说明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持续暴涨,B、D错误;无法体现我国煤 炭开采中污染问题加重,A错误。 第3题,为了保障能源安全,我国目前最需要加强石油储备体系建设,C正确;增 加煤炭资源的开采量会污染环境,A错误;能源跨区域调配无法增加能源总量, 不能保障能源安全,B错误;用新能源全面代替化石燃料并不现实,D错误。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2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3节 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2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3节 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9a7f557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05.png)
现状
维核心素养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矿产资源及其分类 1.概念:矿产资源是指经过 地质成矿 作用形成的,埋藏在地下或出露于 地表,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 2.分类 (1)依据产出状态,可分为固态矿产、液态矿产、气态矿产。 (2)依据特性及用途分类,可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水气 矿产。
目录索引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课程标准呈现 核心素养目标
以某种战略性 1.通过探讨我国铁矿石利用、进口状况等,理解我国矿产资
矿产资源为例, 源安全产生的原因,渗透了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分析其分布特 2.通过探讨我国参与国际采矿权方式、意义等,理解解决我
点及开发利用 国矿产资源国家安全措施,提升区域认知水平,培养综合思
思维拓展 针对我国在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大宗矿产品进口时往往缺乏定价权, 只能被动接受出口国价格的现状,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 整合国内市场,建立企业间更稳固的协调与合作关系,不致被“分而治 之”;对国际矿石生产商利用垄断地位操纵市场的行为进行反制;在国内建 立期货市场,增强中国企业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力。
特别提醒 矿产要成为资源,必须要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否则其不能成为“资源”。如泥 土中含有铁成分,但以目前人类技术水平无法加以提炼,因此不能称为铁矿 资源。 概念辨析 品位 指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大多数矿产以质量百分比(%)表示;贵金属矿 产以克/吨表示;砂矿和某些特种非金属矿产则以克/米3、千克/米3表示;液 态盐类矿产以克/升表示。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通常规定值得开采矿石 的工业品位,即最低工业品位,低于该值则没有开采价值。如铜矿达0.4%, 脉金达1~5克/吨即可开采。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2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本章整合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2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本章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5450c89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c.png)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二 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
1.某区域某种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资源条件:储量、分布、品质、种类及组合状况、埋藏深浅、开采难度。 (2)分布区的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 (3)交通条件:水路和铁路条件。 (4)市场:需求量大小及与消费市场的距离。 2.某区域某种矿产资源开发问题的解决措施 (1)合理开采;(2)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3)改善交通条 件;(4)整治污染,保护环境;(5)提高加工技术,开发新产品;(6)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品牌创建;(7)拓展旅游、文化市场。
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今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玉门市转
型的支柱产业。当前玉门市新能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
要问题是( )
A.利用技术不成熟 B.产业转型起步晚
C.生态环境限制大 D.远离市场输电难
专题一
专题二
思路导引 第(1)题,从图中可知,玉门市南北两侧地势较高,地形狭长,形成 狭管效应;该地不位于冬季风源地;玉门市成为风口与位于干旱区、沙漠广 布关系不大。第(2)题,玉门市位于西北内陆,距东部地区远,远离市场;当前 风能、太阳能开发技术成熟,新能源开发受生态环境限制小;新能源开发与 产业转型起步晚关系不大。 题目答案: (1)C (2)D
开源 跨流域调水;修水库蓄水;人工增雨;淡化海水;合理利用地下水
节流
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净化污水,开展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宣传 教育,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专题一
专题二
2.我国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 (1)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人均耕地不足,依靠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近20%的人口 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且后备耕地少 现状 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或耕地质量下降 耕地质量总体偏低,中、低产田比重大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三节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三节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f2c68e9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0.png)
(2)矿产资源的开发 ________效应突出,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
位,也可实现显著的经济效益。
2.矿产资源与国防外交
国防安全
(1)矿产资源是保障 ____________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保障国家
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我国将石油、天然
战略性
气、煤炭、稀土、晶质石墨等24种矿产列为 __________矿产,作为
【答案】我国生态环保要求提高,国内矿产资源开发成本提高,经
济性下降;矿产资源在全球分布具有不均衡性;矿产需求量上升,矿产
品价格上涨,到国外开发矿产可实现更大盈利。
【整合提升】
矿产资源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制约条件
影响表现
具体内容
矿产资源供给数量 ①可开采矿产资源减
共生的现代化。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我国工业行业
逐步向环保、低碳、绿色方向大踏步发展。
材料三
2021年中国重要的金属矿产品价格涨幅情况。
(1)分析我国铜矿资源的分布特征。
【答案】我国铜矿资源分布不均,西多东少;铜矿分布较为分散,
绝大多数省份都有分布;主要分布于西藏、江西、云南、新疆等省份。
B.铁矿
C.石油
D.煤
)
5.目前世界矿产资源面临迅速耗竭的危险。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
述,不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B.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
C.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D.矿产资源的消费量急剧增加
(
)
【答案】4.A 5.A
[解析]第4题,读图,根据该资源在世界的分布可知,印度、牙买加
想一想3:
近年来,我国很多企业到海外投资矿产资源的开采业务,这对我国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2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2节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2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2节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e6319ef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6f.png)
1.按照水资源紧缺隶属度划分,合肥市水资源为( C )
A.非常危险
B.不安全
C.临界安全
D.安全
2.降低水资源紧缺隶属度的措施不包括( D )
A.跨流域调水
B.修建水库
C.节约用水
D.淡化海水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合肥市水资源安全度数值处于0.35≤D<0.50,结 合文字信息可知属于临界安全,C正确。 第2题,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属于兴修水利,可以优化水资源的配置,A、 B错误;节约用水便于构建节水型社会,缓解水资源短缺,C错误;海水淡化不 能有力地改善淡水资源匮乏的情况,同时成本较高,故而不宜普及海水淡 化,D正确。
(3)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提示 ①从马来西亚进口淡水。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 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 四周环海。③废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 产生量大。S
方法突破 一、水资源短缺 的分析思路
特点
分布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口、土地、产业布局之间存在着
不均,
明显的 不匹配性
缺水 缺水
。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水
资源分布与用水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问题 问题
突出
突出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表现为资源型缺水和水质性缺水。 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多为 资源型 缺水,南方地区以
水质性 缺水为主
2.我国水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从水资源总量来看,我国水 资源居世界第六位。从人均水资源来看,我国属于世界人均水资源较为贫 乏的国家之一。
二、我国水资源问题
问题 具体表现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三节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三节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cbf0420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3.png)
(1)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
的制约。
(2)按自然资源的增殖性能分类,矿产资源属
资源,其数量
是
的。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消费量占绝大多数的是
国家。
(3)矿产资源可开采寿命的缩短与消费年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问题探究] 材料一 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 2019年10月16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9)》。 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地质勘查投资810.30亿元,较上年增长3.5%,我国多数 主要矿产 查明资源储量增长,主要矿产中有37种查明资源储量增长。 结合材料探究: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矿产资源具有什么特点?除此之外,我国矿产资源还 具有哪些特点? (2)我国为什么大力投资矿产资源的勘查? (3)为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应采取哪些措施?
5.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我国矿产资源开采中的问题: ①开采方式相对粗放,采富弃贫、采易弃难、开采一种矿产抛弃共生伴生 矿产等现象较多。 ②造成土地破坏,加剧水土流失,污染矿区的地下水、大气,导致严重的生 态环境问题。 (2)我国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必由之路: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矿产资源 的利用率。
提示 (1)矿产资源种类多,区域分布广泛,相对集中。此外我国矿产资源还 具有储量丰富;贫矿多,富矿少,共生矿多的特点。 (2)①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②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够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显著的经济效益;③矿产资源是保障国防安全的 重要物质基础;④大力勘查矿产资源,有利于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 (3)①加大勘查力度,实现“开源”;②健全政策法规,科学“节流”;③完善国家 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体系;④推进资源供给国际化战略;⑤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2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本章整合 (2)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2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本章整合 (2)](https://img.taocdn.com/s3/m/a4799a5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c.png)
染 ⑤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2)保护性耕作法最适宜在以下哪个地区优先推广?( C ) A.三江平原 B.云贵高原 C.河套平原 D.江汉平原
思路导引
第(1)题,根据表格分析,实验后土壤水分增加,反映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 保持土壤 水分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反映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
量和水平 农业耕作对土壤层的破坏。鼓励和引导农民采用秸秆还田、
使用有机肥等土壤改
提高耕地质 良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量和水平 (3)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进行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
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高稳产高产农田比例
【典例2】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
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读某
水资源 (1)了解我国水资源基本概况(数量、分布等)
与国家 (2)理解水资源短缺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安全
[拓展案例] ②海岛淡水透镜体的形成;解决水资源不足的具体形式,如海水淡化等
矿产、 (1)认识我国矿产资源、石油资源的基本概况(数量、质量、分布、
石油 消费等)
资源与 (2)理解矿产资源、油气资源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典例3】 [2023河南信阳联考]2022年5月,就在全国小麦即将喜获丰收之际, 一些地方发生极个别农民将未成熟的小麦卖给养殖户做饲料的事件,引发广 泛关注。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要求各地进一步全面排查毁麦开工、青贮小 麦等各类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农民割麦毁粮、青贮小麦 的行为必须严加制止。下图为农民收割青苗场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出现“卖青苗”现象的原因是( D ) A.减少生产程序,节省劳动时间 B.农民存粮充足,可以改做饲料 C.实现耕地休耕,保护耕地资源 D.后期投入多,直接售卖收益高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2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5节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2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5节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ee1118b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2.png)
解析 第1题,“漂浮城市”对海洋生物栖息环境的影响小,可以减少对原有海洋生 态环境的破坏,C正确;“漂浮城市”根据需求先进行分块设计预制再入海停泊,设 计难度大,A错误;“漂浮城市”需要承载城市主要功能,浮块浮力要大,对材料的要 求高,B错误;“漂浮城市”的资源、环境规模有限,承载能力不一定会比传统填海 造陆强,D错误。 第2题,不同浮块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重组,实际上就是依据不同时期城市的发展需 求改变用地类型,以优化“漂浮城市”的功能布局,D正确;浮块重组时,污染企业和 污染物不会减少,环境质量不一定能够得到优化,A错误;浮块重组后,浮岛的资源 状况和环境承载力没有明显改善,对人口容量的影响不大,B错误;产业结构不是 依靠城市用地类型的变化来优化的,C错误。 第3题,韩国陆地面积小,多山,人口较多,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沿海城市陆域面积 逐渐不足,因此推测韩国会率先试点“漂浮城市”,A正确;澳大利亚地广人稀,陆域 面积充足,B错误;中国国土面积大,城市扩展空间较大,C错误;埃及经济、技术水 平低,试点“漂浮城市”难度大,D错误。
结合材料探究: (1)填海造陆利用的是海洋空间的哪一部分? 提示 海面及水体空间资源。 (2)简述澳门填海造陆的原因及有利条件。 提示 原因:澳门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有限。有利条件:澳门周围水域深度 小,填海造陆所需土石方量小;澳门地形以丘陵为主,有足够土石可取。 (3)说明澳门的港口地位被香港取代的原因。 提示 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水域深度小,16世纪,世界航海还处于木船时代, 吨位小,船舶可自由进出澳门。进入19世纪后,船舶吨位大幅度上升,无法 驶入澳门,而香港维多利亚港为深水良港。
黄岩岛,主要因为该岛是重要的( D )
A.海盐化工原料基地 B.危险资源储藏基地 C.热带旅游康养基地 D.区域战略控制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一节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 1 - 第二节水资源与国家安全.......................................................................................... - 5 - 第三节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 9 - 第四节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 14 - 第五节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 18 -第一节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一、我国耕地资源概况(一)耕地资源概念:耕地是由自然土壤发育而成的,一般是指能够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通常,耕地分为水田和旱地两类,旱地又分为水浇地和无水浇条件的旱地。
(二)我国耕地资源优势: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资源丰富,类型齐全。
(三)我国耕地资源特点1.耕地资源绝对量大,人均不足。
2.耕地资源整体质量欠佳。
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
随着农业面源污染、工业“三废”等对耕地质量的影响日趋凸显,尤其是土壤受污染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耕地质量的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
3.耕地资源空间不平衡,水土资源配置欠佳。
4.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
[图表点拨]从教材第27页图2-2可以看出我国耕地总面积不断减少;图2-3通过展示2011~2015年新增加和减少的耕地面积,说明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1.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2.我国粮食安全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人均粮食占有量较少、粮食增产难度较大、粮食种植比较收益较低、粮食总体质量偏低等。
3.从中长期发展来看,我国粮食安全还面临着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等问题。
(一)确保耕地数量1.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2.措施(1)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耕地数量,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强管理,遏制耕地过快减少;执行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要“占多少,补多少,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补偿制度。
(3)积极开发后备耕地资源,提高土地整理复垦指数,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二) 提高耕地质量1.耕地质量的影响:直接影响粮食的产量和品质。
2.措施(1)为了改进耕地质量,需要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加大对农田的投入,推进生态农业和绿色生产,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耕地质量。
(2)加强粮食作物丰产技术的应用,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推进农田综合整治,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规范化农田。
(三)防止耕地污染1.耕地污染的危害:耕地污染不仅导致农作物减产,污染物还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畜健康。
2.现状: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环境恶化,进而威胁到耕地安全。
3.措施: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防治耕地污染,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比如,引导农户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大力推广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可降解农膜,减少对耕地和灌溉水源的污染,切实保障耕地安全。
(四)提高耕种积极性1.积极性低的原因:我国种粮成本逐年增加,尤其是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性成本逐年增加,粮食种植收益较低,导致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降低,扩大粮食再生产的动力不足,农村撂荒的现象较为普遍。
2.措施(1)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
(2)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投入。
(3)扶持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大户。
(4)切实提高农民的耕种积极性。
(五)加强农业科技应用1.措施:加强农业科技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重点推广地理信息技术,建立粮食病虫害预警与监控体系,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预测和监测水平,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2.实际应用:目前,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监测,为国家把握农业生产全局提供多种服务和决策依据。
[特别提醒]耕地供需矛盾的实质是人地矛盾,解决的关键是控制人口增长。
[轻巧记忆]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及措施原因:①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沙漠侵吞大量良田;②城市工业建设和农村住房占用耕地;③退耕还林、还草及生态建设占用耕地。
措施:①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严控乱占耕地行为;②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合理利用每一寸耕地;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防止耕地退化。
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括为“一多三少”,即耕地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
截至2017年底,我国耕地面积为1.35亿公顷(1公顷=15亩),居世界第四位,约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14%,占比低于许多国家。
我国人均耕地1.47亩,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排在世界120位以后。
材料二近几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600多万公顷。
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1/3。
材料三下图为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问题1(综合思维)通过阅读材料,请用简单话语描述一下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
提示:耕地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我国耕地面积比重小。
原因可从我国的土地构成方面寻找答案。
问题2(综合思维)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提示: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进程加快,占用耕地;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造成土地退化;流水侵蚀和风沙侵蚀造成土地减少等。
引起耕地面积减少的直接原因可从材料二得出,但引起土地减少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口的不断增加。
问题3(地理实践力)对于我国耕地资源短缺问题,你有什么建议?提示:退耕还草,有利于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退耕还林,有利于在水土流失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退耕还湖和沼泽,有利于增加蒸发量、降水量和径流量,使水循环活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答案可从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以及退耕还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多角度分析。
[归纳提升]1.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1)耕地资源绝对量大,人均耕地少。
(2)耕地资源质量整体欠佳,受污染和退化严重。
(3)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水土资源配置欠佳。
(4)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
(5)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2.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1)国民经济建设(道路、城市、工厂、乡村等)占用耕地。
(2)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4)耕地污染和退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5)自然灾害等导致耕地减少。
3.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确保耕地数量。
(2)提高耕地质量。
(3)防止耕地污染。
(4)提高耕种积极性。
(5)加强农业科技的应用。
第二节水资源与国家安全水资源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天然水。
狭义的水资源是指人类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一、我国水资源概况从水资源总量来看,我国水资源丰富,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6%,居世界第六位。
从人均水资源来看,我国属于世界人均水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之一。
然而,我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
目前,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时空分布不均、缺水问题突出、水污染严重以及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现象严重等方面。
[图表点拨]从教材第37页图2-12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水资源量少。
1.时空分布不均(1)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
(2)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2.供需矛盾突出(1)现状: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口、土地、产业布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匹配性。
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水资源分布与用水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2)主要表现:一是供求总量不平衡,需水量增长速度超过可供水量增长速度;二是沿海发达地区的用水缺口明显扩大,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工农业和服务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成了很大压力。
3.缺水问题突出(1)原因:当用水需求超过水资源供给能力时,就会出现水资源短缺的现象。
(2)现状:我国水资源时空不均衡,表现为资源型缺水和水质性缺水。
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多为资源型缺水,影响因素有气候、地形、地质等。
南方地区以水质性缺水为主,是由于不合理用水、水体受到污染等造成的。
(二)水污染问题严重1.来源:我国的水体污染主要是由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生活污水等造成的。
我国单位工业产值的污染排放量明显较高,城市污水排放量日益增长,处理率也不高。
2.现状(1)目前,我国的河流、湖泊和水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因为水体自净能力有限,北方的污染负荷普遍重于南方。
(2)在我国沿海地区,由于人为超量开采地下水,破坏了地下水与海水之间的动力平衡,海水侵入滨海地区的地下水中,发生海水入侵现象。
结果使灌溉用水变咸,导致土壤盐渍化,灌溉机井报废,水田面积减少,并引发水质性缺水。
(三)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1.农业是用水大户,在我国,“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等传统灌溉方式仍普遍沿用,农业是水资源的浪费大户。
2.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低;我国工业万元产值平均用水量高。
3.城镇居民用水铺张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
(一)兴修水利,优化水资源配置对自然界的水体,如河流、湖泊、海洋、地下水等进行调控和整治,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轻水旱灾害。
具体措施如下:1.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比如水库、渠道、跨流域调水工程等,可以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2.因地制宜地利用水资源,是水资源安全保护的重要方式,如新疆的坎儿井、黄土高原的水窖、建设“海绵城市”等。
3.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加强江河湖泊治理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大江大河大湖堤防加固、河道治理、控制性枢纽和蓄滞洪区建设等,都是确保我国水资源安全的关键。
1.结合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调整,推广和普及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进而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2.改进陈旧的灌溉系统,将大水漫灌改为更加节约的喷灌或滴灌等,发展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作农业。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减少浪费。
(三)水污染防治1.排放污染物时,必须充分考虑水体的承载能力,把环境污染控制在特定限度之内。
2.通过法治、管理、科技等手段,预防和治理水污染。
3.建立水质检测体系,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