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研究进展
植物香豆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酶基因的研究现状
2022年第12期现代园艺香豆素类化合物是具有芳香气味的天然产物,通过植物酪氨酸衍生出苯丙烷内酯,从细菌次生代谢产物中鉴定出多种香豆素。
目前,在豆科等74科植物中发现香豆素类化合物,自然界发现香豆素具有抗病毒保护心脏等药理作用,影响多种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根系微生物群落结构等作用。
根据化合物母核结构分为简单香豆素、异香豆素类等,在自然界中主要分布于菊科、瑞香科等植物中,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光学活性用作荧光增白剂等,合成新型香豆素化合物应用前景广阔,香豆素生物合成主要细节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综述香豆素植物体内相关功能,介绍关键酶基因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香豆素类化合物简介1.1香豆素类型香豆素是重要的有机杂环化合物,其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理学性质,如抗凝血作用等,某些香豆素衍生物具有抗HIV活性,有些在临床上作为口服抗凝血药广泛应用。
香豆素分子存在C=C双键及内酯结构,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使其呈现荧光量子收率高等特点,是荧光传感器分子设计中的优秀候选荧光团,在医化生等领域广泛应用。
香豆素具有芬芳气味,可在饮料食品中作为芳香剂[1]。
天然香豆素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瑞香科、芸香科等高等植物中。
目前发现天然香豆素类化合物有近千种,可分为简单香豆素,吡喃香豆素等类型。
简单香豆素是在苯环上具有取代基香豆素,苯环上的C-6位电负荷性较高,含氧取代基多出现在C-6位上。
呋喃香豆素类结构中呋喃环是6位异戊烯基于7位羟基环合成,根据呋喃环与母体骈合位置分为线性与角型,常见线型有补骨脂素等[2]。
吡喃香豆素是6位异戊烯形成2,2-二甲基-a-吡喃环结构化合物,常见线型吡喃香豆素有独活中的花椒内酯,角型吡喃香豆素有白花前胡中的邪蒿内酯。
1.2香豆素化合物的功能香豆素是最简单的植物次生代谢物,细胞受损后释放,香豆素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HIV等多种药理作用[3]。
香豆素主要功能包括参与植物生长过程,香豆素可通过抑制水稻脱落酸分解代谢延迟种子萌发,可抑制超氧化合物歧化酶活性,破坏小麦糊粉层氧化还原稳态,可能在基因转录中起诱导因子作用,香豆素对许多杂草种子萌发具有较强抑制作用。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张国铎;李航【摘要】香豆素(coumarin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天然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抗肿瘤、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氧化、抗茵、抗凝血、光敏等.同时已有研究证实,其药理作用与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因此可进一步研究开发更多的香豆素类化合物,从中寻找有效的先导化舍物和活性基团,通过结构修饰和筛选,开发出高效低毒的临床药物.该文就近年来香豆素类化合物在肿瘤、艾滋病等治疗领域的研究作一综述.%Coumarins are a group of important natural compounds,and have been found to have multi-bi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anti tumor, anti - HIV, antioxidant, anti - microbial, anticoagulation, photoresponse, etc.At the same time, some researches had confirmed that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chemicalstructure.Therefore, more coumarin compounds could be developed by further researches, from which we could find effective leading compounds and active groups.High efficiency and low toxin clinical drugs can be developed by structure modification and selection.Progress 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coumarins were overviewed in this paper.【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1(020)017【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香豆素;药理活性;构效关系;进展【作者】张国铎;李航【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重庆,400011;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重庆,40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R285.5香豆素(coumarins)是具有苯骈α-吡喃酮结构的一类化合物,可看作是顺式邻羟基桂皮酸脱水形成的内酯,绝大多数在C-7位有羟基或烃基,具有芳香气味。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216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0 NO.32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学 术 论 坛香豆素(coumairn)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天然产物,是重要的药用天然活性化合物。
香豆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尤其是芸香科和伞型科,1820年,VOGEL发现了第一个天然香豆素,从此香豆素类化合物引起了植物化学家极大的兴趣,许多有生理活性的香豆素类化学物也相继被发现。
香豆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多样,大部分以单香豆素形式存在,少部分以双分子或三分子的聚合物形式存在。
香豆素化合物单体的结构如图1。
香豆素化合物由于存在C3-C4双键、CO双键及内酯结构,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范围的有机化合物。
首先,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在可见光区范围内具有很强的荧光性,这样使得他们可作为激光燃料和非线性光学生色团,是很好的荧光增白剂、激光燃料、荧光探针及非线性光学材料;其次,大多数类香豆素类化合物都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有抗凝结,抗癌症及抗HIV等作用。
近年来香豆素类化合物被广泛应用在香料工业、医药工业及农药工业等方面,广大科研工作者对一系列结构新颖、具有学术价值的和应用前景的香豆素化合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 香豆素类化合物作为染料的研究进展香豆素及衍生物主要用作荧光溶剂染料、荧光有机颜料和激光染料。
这类激光染料的特性是具有极高的荧光效率、Stokes位移大、随溶液的pH值增高激光波长红移,它们主要用于水下电视、通讯、照明、监视、测距等,尤其在军事上也有应用,所以近些年来研究香豆素类激光染料的合成、应用、新品种的开发的文献很多。
在香豆素类染料的合成方面,1982年Bayer公司的Seng Folrin,1991年前苏联的Knopachev A.V.,1992年乌克兰的TolmachevaV.S.,先后分别合成了结构不同的香豆素类荧光染料。
香豆素的药理和毒理作用的研究
09级18班4组黄意来200940874香豆素类化合物药理和毒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摘要:香豆素类化合物是自然界重要的一类天然有机化合物,存在于不同种属的植物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实验研究发现香豆素具有抗HIV、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抗凝血和淋巴管性水肿的治疗。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香豆素类化合物在啮齿类动物中存在着明显的毒性作用,且具有种属和位点特异性,这与其代谢途径和CYP2A6酶的多态性有关。
另外,毒性作用还与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密切相关,口服和高剂量给药更容易产生毒性反应。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在药理和毒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帮助。
关键词:香豆素;香豆素类化合物;药理活性;遗传毒性;肝脏毒性香豆素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芳香族化合物,分布于许多植物和香料中,包括芸香科、伞形科、菊科、豆科、瑞香科、茄科等高等植物,在动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中也有存在,是一种重要的香味增强剂,广泛应用于香水、化妆品、去污剂等行业中。
根据环上取代基及其位置的不同,香豆素可分为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和其他香豆素等。
研究表明,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艾滋病、抗癌、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抗炎、抗凝血等,同时在高剂量应用时也存在一些毒性反应,具有种属和位点特异性,如遗传毒性,肝脏毒性等。
由于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分子量小,合成简单,生物利用度高,药理作用广泛,毒性小等特点,近年来已经成为许多药物研发工作的研究重点。
为了进一步研究开发新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并指导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本文将对此类化合物的药理及毒理作用进行综述。
1 药理作用天然和合成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作为抗凝剂和抗血栓药已被人们所够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松弛血管,调节心血管功了解。
一些衍生物被报道具有光敏化,抗HIV,降脂、抗炎、抗肿瘤和抗氧化的作用,能能。
天然香豆素类药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 八{}
H O k、o ^、0 蚋内酶
3
CH2OH g
“芷内瞒
0 。
茭花搬 内穗
怒菌 f 豢
图 1 香 豆 素 类 化 合 物化 学 结构
1 简 单 香 豆 素 类 (simple coumarins)
简单 香 豆素 类 是 只 在 香 豆素 苯 环 一 侧 有 取 代
而抑 制 白血病 细胞 HL一60的增 殖 。杨秀伟 【1 51通过 株 HL一60、人 肝癌 细胞 株 BEL一7402、人 宫颈 癌细胞
池 州 学 院学 报
第 27卷
素 对 白血 病 患 者 HL一60早 幼 粒 细胞 的 抑制 作 用 , 主要 是 通过 加 快 胞 质迁 移 来 引发 白血 病 细胞 的衰 亡 。 此 外 ,Wang等【“J贝4利 用 免 疫 印迹 分 析 进 行 研 究 ,表 明秦 皮 乙素 通过 诱 导 G1期 细胞 周 期 阻滞 从
基 的衍 生物 ,取 代基 取代位 置 主要 位 于 C一7位 、C一6 位 或 C一8位 。C_7位一般 为含氧取 代基 。广 泛存在 于 伞 形 科植 物 中 ,如 蛇床 子 素(osthole),秦皮 中的 秦皮 素 (fraxctin)、茵 陈 中的滨蒿 内酯(escoparone)、瑞香 素 (daphnetin)、橙 皮 中的东 莨菪素 fscopoletine)掣 q。
应用。本文拟就香 豆素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进行简要 的总结概述 ,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香豆素类 ;化合物;抗 肿瘤作用
【中图分类  ̄-]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4一儿 04(2013)03—0049—04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进展高立东;朱惠泽;赵莹;吕鹤书;柳春梅【摘要】香豆素类化合物是广泛分布于伞形科等多种高等植物以及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次级代谢产物,生物活性因香豆素母体骨架上取代基团及取代位置不同而多变,具有调节植物生长、抗菌抗病毒、抗凝血、松弛平滑肌、吸收紫外线和抗辐射等多种生物活性.重点综述了近十年来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以及合成和天然分离得到的其他香豆素在抑制细菌和植物病原真菌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香豆素类化合物在抑菌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期刊名称】《生物技术进展》【年(卷),期】2017(007)002【总页数】5页(P116-120)【关键词】香豆素;结构;抑菌活性;研究进展【作者】高立东;朱惠泽;赵莹;吕鹤书;柳春梅【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2206;北京农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2206;北京农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2206;北京农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2206;北京农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2206【正文语种】中文香豆素(coumarin)又称1,2-苯并α-吡喃酮,可看作是邻羟基肉桂酸分子脱水而形成的内酯,广泛存在于伞形科、豆科等高等植物中,分布于根、果、叶等各个部位。
前胡、补骨脂等中药都含有大量香豆素类化合物[1]。
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潜在的药用价值和生物活性,医学上用于抗肿瘤、抗凝血、降压等方面的研究[2];生物学方面常用于抗氧化、抗微生物、生物探针等方面的研究。
香豆素类化合物还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可作为荧光染料、荧光传感器等,同时也可应用于香料添加剂。
香豆素环上常有不同的基团取代,且生物活性因香豆素母体骨架上取代基团及取代位置不同而多变,根据母环上取代基及骈环的情况不同,可把香豆素分为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和其他香豆素。
本文综述了香豆素类化合物抑菌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香豆素类化合物在抑菌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香豆素类化合物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作业题目:香豆素类化合物关键词:香豆素结构性质制备吸收代谢应用食品学院2011级研究生农产品加工与储藏专业香豆素类化合物1. 概述香豆素研究概况香豆素(cornn arin)是具有苯骈a-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天然化合物的总称,在结构上可以看作是顺邻羟基桂皮酸失水而成的内酯。
其具有芳甜香气的天然产物,是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在结构上应与异香豆素类(isacoumarin)相区分,异香豆素分子中虽也有苯并吡喃酮结构,但它可看做是邻羧基苯乙烯醇所成的酯。
如下分子结构图所示:顺式邻羟基桂皮酸香豆素异香豆素香豆素类化合物可以游离态或成苷形式广泛的存在于植物界中,只有少数来自于动物和微生物,其中以双子叶植物中的伞形科(Umbelliferae),芸香科(Rutaceae)和桑科(Moraceae)含量最多,其他在豆科(Leguminosae)、木犀科(Oleaeeae)、茄科(Solanaceae)、菊科(Compositae)和兰科(Orchidaeeae)中也较多。
研究表明,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如抗HIV、抗癌、对心血管的影响、抗炎及平滑肌松弛、抗凝血等。
,近年来,随着现代色谱和波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发现了不少新的结构类型,如色原酮香豆素(chromonacoumarin),倍半萜类香豆素(sesquiterpenyl coumarin),以及prenyl-furocoumarin型倍半萜衍生物等。
此外,也发现某些罕见的结构,如香豆素的硫酸酯、无含氧取代如3, 4, 7-三甲基香豆素和四氧取代的香豆素。
在香豆素的多聚体上,尚发现混合型二聚体,如由香豆素与吖啶酮、喹诺酮或萘醌等组成的二聚体。
在分离和鉴定手段上,不少新方法、新技术近年也被应用。
例如,超临界流体被用于提取;多种制备型加压(低、中、高)和减压色潜被应用于分离;毛细管电泳应用于分析;在结构鉴定上,2D-NMR被普遍采用及负离子质谱的使用等。
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用途
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用途香豆素是一种天然的香料,具有芳香气味,被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和药品等领域。
而香豆素的衍生物,则是在香豆素的基础上进行合成或修饰得到的化合物,它们保持了香豆素的一些特性,并具有新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与用途,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香豆素的合成主要分为天然提取和化学合成两种方法。
天然提取的香豆素主要从植物中获得,如香豆草、薰衣草等。
而化学合成则是以苯乙酮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得到香豆素。
合成步骤包括:苯乙酮的羟基化、还原反应、脱水反应和环化反应等。
注意事项包括:控制反应温度、物料比和反应时间等,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收率。
香豆素的衍生物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修饰法和衍生化法。
修饰法是通过改变香豆素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如羟基、甲基等,以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质和功能。
衍生化法则是将香豆素与其它化合物进行反应,以引入新的功能团,如磺酰基、氨基等。
注意事项包括: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催化剂和溶剂等,以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和产品的稳定性。
香豆素在食品、化妆品和药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香豆素可作为香料、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等,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延长保质期。
在化妆品中,香豆素可以作为香料和光敏剂等,增加产品的香气和使用效果。
在药品中,香豆素可以作为抗病毒、抗菌和抗肿瘤等药物的原料,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香豆素的衍生物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香豆素-3-羧酸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可用于合成一系列抗过敏、抗炎和抗肿瘤药物。
香豆素-3-甲酸乙酯是一种具有浓郁果香气味的香料,可用于调制葡萄酒和果酒等。
香豆素衍生物还可作为染料、农药和液晶材料等。
然而,香豆素及其衍生物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部分香豆素衍生物的光稳定性较差,容易在光照条件下分解或变色。
部分衍生物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使用有毒或有害的试剂,不利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由于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研究进展
2 0 1 6年 l 2月 5日 第 2 5卷第 2 3期
Vo 1 . 2 5 , No . 2 3 , De c e mb e r 5 , 2 01 6
Chi na Pha r ma c e u t n l s
中I 虱茄
・
药学专论 ・
P h a r ma c e u t i c a l Mo n o g r a ph s
Abs t r ac t : Co uma r i n s , t h e c o mpo n e n t s o f Ch i n e s e h e r b a l me d i c i n e ,h a v e mu l t i pl e o bv i o u s bi o l o g i c a l a c t i v i t i e s .Do c u men t a n d l i t e r a t u r e a bo u t c o u ma r i n s r e p o se d i n r e c e nt y e a r s we r e a n a l y z e d,c o nc l u d e d a nd s u m ma iz r e d i n t he pa pe r . Es p e c i ll a y , ph a r ma e e ut i c s r e s e a r c h a d v a nc e s o f c o u ma r i n c o mp o u nd s i n v i v o we r e s p e c i a l l y a n a l y z e d. I t wi l l l a y t he f o u nd a t i o n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a l us e o f o f a pp r o p r i — a t e d o s a g e f o r ms . Ke y wor d s :c ou ma r i n s ; me t a b o l i s m; k i n e t i c s
木犀草素的研究概况
木犀草素的研究概况一、本文概述木犀草素,又称为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如草本植物、水果、蔬菜和茶叶等。
因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综述木犀草素的研究概况,包括其来源、提取方法、生物活性及其机制、药物研发进展等方面,以期为木犀草素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我们将概述木犀草素的来源和提取方法,介绍如何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得到这种化合物。
我们将重点介绍木犀草素的生物活性及其机制,包括其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我们还将对木犀草素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其作为药物先导化合物的研究、临床试验的进展等。
我们将总结木犀草素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木犀草素的生物学特性木犀草素,作为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物活性。
其独特的化学结构赋予了它在生物体内的多种作用,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
木犀草素具有显著的抗氧化特性。
它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从而防止自由基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有助于延缓衰老过程并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木犀草素还表现出强大的抗炎作用。
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它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对于治疗炎症相关疾病如关节炎、皮炎等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木犀草素在抗肿瘤方面也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表明,它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这些发现为木犀草素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木犀草素还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它能够破坏细菌和病毒的细胞壁或膜结构,从而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这使得木犀草素在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木犀草素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和生物活性,这使得它在医药、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目前对于木犀草素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开发,以充分发挥其潜力并推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使用。
香豆素类化合物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香豆素类化合物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黄思思1周芊芊1罗婷1谢伟全1,2(1. 南华大学药学院 衡阳 421001;2. 桂林医学院药学院 桂林 541001)摘 要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传统的中草药成分,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近年来,其抗肿瘤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研究表明,香豆素类化合物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分裂周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抗氧化以及调控多种蛋白和酶的活性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香豆素类化合物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关键词香豆素 抗肿瘤 机制中图分类号:R9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2)01-0070-05Research progress in anti-cancer mechanism of coumarinsHUANG Sisi1, ZHOU Qianqian1, LUO Ting1, XIE Weiquan1,2(1. School of Pharmacy,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 China;2. School of Pharmacy, 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1, China)ABSTRACT Coumarins are traditional herbal ingredients that are commonly found in nature. In recent years, their anti-tumor effects have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Researches have shown that coumarins exert anti-tumor effects through inducing apoptosis, blocking cell cycle, inhibiting tumor angiogenesis, tumor 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on and antioxidation, and regulating the activities of various proteins and enzym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anti-tumor mechanism of coumarins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oumarins.KEy wORDS coumarins; anti-tumor; mechanism据全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约有1 930万例新增癌症病例和近1 000万例癌症死亡病例[1],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香豆素类化合物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作业题目:香豆素类化合物关键词:香豆素结构性质制备吸收代谢应用食品学院2011级研究生农产品加工与储藏专业香豆素类化合物1. 概述1.1 香豆素研究概况香豆素(cornn arin)是具有苯骈a-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天然化合物的总称,在结构上可以看作是顺邻羟基桂皮酸失水而成的内酯。
其具有芳甜香气的天然产物,是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在结构上应与异香豆素类(isacoumarin)相区分,异香豆素分子中虽也有苯并吡喃酮结构,但它可看做是邻羧基苯乙烯醇所成的酯。
如下分子结构图所示:顺式邻羟基桂皮酸香豆素异香豆素香豆素类化合物可以游离态或成苷形式广泛的存在于植物界中,只有少数来自于动物和微生物,其中以双子叶植物中的伞形科(Umbelliferae),芸香科(Rutaceae)和桑科(Moraceae)含量最多,其他在豆科(Leguminosae)、木犀科(Oleaeeae)、茄科(Solanaceae)、菊科(Compositae)和兰科(Orchidaeeae)中也较多。
研究表明,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如抗HIV、抗癌、对心血管的影响、抗炎及平滑肌松弛、抗凝血等。
,近年来,随着现代色谱和波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发现了不少新的结构类型,如色原酮香豆素(chromonacoumarin),倍半萜类香豆素(sesquiterpenyl coumarin),以及prenyl-furocoumarin型倍半萜衍生物等。
此外,也发现某些罕见的结构,如香豆素的硫酸酯、无含氧取代如3, 4, 7-三甲基香豆素和四氧取代的香豆素。
在香豆素的多聚体上,尚发现混合型二聚体,如由香豆素与吖啶酮、喹诺酮或萘醌等组成的二聚体。
在分离和鉴定手段上,不少新方法、新技术近年也被应用。
例如,超临界流体被用于提取;多种制备型加压(低、中、高)和减压色潜被应用于分离;毛细管电泳应用于分析;在结构鉴定上,2D-NMR被普遍采用及负离子质谱的使用等。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天然药物化学课程论文)2015年1月10日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药理及毒理作用摘要:香豆素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中,存在于芸香科、伞形科、菊科、豆科、瑞香科、茄科等高等植物中,在动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中也有存在。
香豆素的生理活性多种多样,具有镇痛抗炎、抗艾滋病、抗肿瘤、抗氧化、降压、抗心律失常等多种药理作用。
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子量较小,合成相对简单,生物利用度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香豆素类化合物在啮齿类动物中存在着明显的毒性作用,且具有种属和位点特异性,这与其代谢途径和CYP2A6 酶的多态性有关。
另外,毒性作用还与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密切相关,口服和高剂量给药更容易产生毒性反应。
由于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结构的特殊性,其药理及毒理作用成为国内外持续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香豆素,药理,毒理,进展1 药理作用1.1抗肿瘤作用杨秀伟等应用人鼻咽癌细胞株 KB 和人白血病细胞株 HL-60筛选40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
结果显示马栗树皮苷、去甲基呋喃皮纳灵、前胡素和二氢山芹醇当归酸酯对人鼻咽癌细胞株KB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效应关系;伞形花内酯和牛防风素对人白血病细胞株 HL-60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周则卫等用蛇床子素给小鼠灌胃后观察抑瘤率和胸腺、脾指数及肝重量变化。
结果表明蛇床子素体外和体内对实验肿瘤均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而且在给药剂量下实验动物未出现任何毒性反应。
蛇床子素对3种瘤谱均有明显的抑瘤效果并且对小鼠的肝、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几乎无影响;而阳性对照药顺铂组对小鼠的肝、脾指数、胸腺指数有着明显的损伤。
结果显示蛇床子素有可能研制成为一种低毒、高效的抗肿瘤新药。
1. 2 抗氧化作用天然和合成的一些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功能。
文献报道,一些香豆素类化合物能够影响ROS的形成和清除,从而影响自由基介导的氧化损伤。
许多研究表明这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神经保护、抗肿瘤、抗诱变和抗炎作用,这些作用均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香豆素类
香豆素类药物是一类含有4羟基香豆素基本结构的物质口服参与体内代谢才发挥抗凝作用的药物人们在牧场牲畜因抗凝作用导致内出血致死的过程中发现了香豆素在意识到这一类物质具有抗凝作用后引起了对香豆素类药物的研究和合成从而为医学界提供了多一种重要的凝血药物
香豆素类药物是一类含有4-羟基香豆素基本结构的 物质,口服参与体内代谢才发挥抗凝作用的药物, 故称口服抗凝药
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韩业晶(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山西太原030051)Research Progress in Synthesis of Coumarin and Its DerivativesHan Yejing(China 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030051, China) Abstract: Coumarins and its derivatives is a kind of important organic heterocyclic compounds, because of its in pharmaceutical, pesticide, dye and other f ields have a wide use. So the paper discusses coumarin and its derivatives synthesis route.Keywords: coumarin;synthesis;research progress香豆素(coumarin) 又称香豆精,化学名称: 1.2 Knoevenagel法1894年,Knoevenagel对Perkin反应进行改进,它以具有活泼α-H原子的化合物(如丙二酸二乙酯、乙酰乙酸乙酯等)和醛或酮为原料在弱碱(胺、吡啶等)催化下,发生失水缩合生成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及其类似物[9]。
2004年,Song[10]使用哌啶或吡啶作碱,水杨醛为原料与丙二酸二乙酯、乙酰乙酸乙酯或者氰基丙酸乙酯在常温下乙醇回流反应生成苯并-α-吡喃酮类衍生物(Scheme 1.2)。
由于Knoevenagel反应使用弱碱,避免了醛酮自身缩合,使其反应的适用范围有所增大。
2011 年,Pedro Verdía[11] 使用离子液体1,3-dimethylimidazolium甲基硫酸盐,[MMIm,[MSO4],加上少量水作为溶剂和催化剂发生诺文葛耳缩合反应,此方法收益率较高在92 %~99 %,且仅在室温下2~7分钟就可完成反2H-l-benzopyran-2-one,即苯并-α-吡喃酮或1,2-二氢苯并-α-吡喃酮,结构式为:为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具特异香味。
化学论文毕业论文答辩模板PPT——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研究
成邻羟基桂酸钠, 再环化而成, 其反应式为:
2019年6月18日
10
• 5.2 氯乙酸钠与水杨醛合成法 • 其反应式为:
2019年6月18日
11
• 5.3 邻甲苯酚法
• 邻甲苯酚法经酯化、光氯化后与醋酸钠共热而 得, 其反应式为:
《汉译海氏有机化合物辞典》引用了三篇较早成 香豆素的方法。三种方法分别是在1925 年、193 3 年、1936 年所用的合成方法基本都是以水杨 醛为原料, 通过柏琴 (Perkin) 反应和佩希曼 (Pechmann) 反应合成香豆素。
2019年6月18日
7
3.香豆素的Perkin合成法
香豆素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1) 以水杨醛、乙酸酐为主要原料, 在醋酸钠的催化下缩 合脱水制得 ( Perkin 法) ; 2) 以邻甲酚为主要原料, 与氯氧化磷作用转变为磷酸 二氢甲苯酯, 再与醋酸钠作用制得; 3) 以水杨醛、丙二醛为主要原料, 乙酸催化下缩合制得; 4) 香豆素- 3- 羧酸脱羧来制备香豆素。其中, Perkin 法是较好的工艺路线, 其合成路线如下:
近10 年来, Perkin 法合成香豆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催 化剂的研究和工艺条件的优化等方面。2019年6月1来自日84 .合成进展
• 1993 年Chenera 等提出一种合成 的路线,总产率为 15 %。
• 1995 年, Kucherenko 等提出了合成的新路线。 • 1995 年,Prashant 等采用了另一种新方法。 • 2000 年, Tomohiro 等用奎宁催化采用了另一种新
2019年6月18日
12
6 工艺流程图和操作步骤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关键 词 : 香豆素; 药理活性; 药代动力学 D O I 标识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 0 8 0 5 . 2 0 1 3 . 0 3 . 0 9 2
中图分类 号 : R 9 1 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8 08 - 0 5 ( 2 0 1 3 ) 0 3 07 - 1 4 0 - 4
Z HE NG L i n g , Z HA0 T i n g , S UN L i — x i n
( 1 . S c h o o l o fP h a r m a c y , S h e n y a n g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e n y a n g l 1 0 0 1 6 , C h i n a ; 2 . L i a o n i n g A c a d e m y f o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 S h e n y a n g 1 1 0 0 1 6, C h i n a)
a c t i o n a n d p h a r ma c o k i n e t i c s o f c o u ma r i n s we r e s u mma r i z e d, b a s e d o n 2 6 l i t e r a t u r e s . Re s u l t s I t h a d a n t i t u mo r , 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 , a n t i — mi c r o b i a l , a n t i v i r l, a a n t i —i n la f mma t o r y , a n a l g e s i c, a n t i —a r r h y t h mi c a n d o t h e r p h a ma r c o l o g i c t e n t i l a me d i c i n a l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近年来在抗肿瘤领域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包括其抗肿瘤机制的探讨、抗肿瘤活性的实验验证以及临床应用前景的展望。
我们将对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其生物活性进行简要介绍,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接着,我们将重点分析香豆素类化合物在抗肿瘤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等机制的研究。
我们还将对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实验验证,通过体内外实验数据来评估其抗肿瘤效果。
我们将对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未来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对香豆素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全面的信息参考,促进香豆素类化合物在抗肿瘤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我们也希望本文能够激发更多研究者对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兴趣,共同推动抗肿瘤药物研发的进展,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
二、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其结构特征为一个苯环与一个α-吡喃酮环通过氧原子相连。
根据香豆素类化合物中吡喃酮环的取代位置不同,可分为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等。
这些化合物普遍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尤其是柑橘类水果、伞形科植物和一些药用植物中。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其结构中的羟基、甲氧基等官能团的位置和数量密切相关,这些官能团不仅影响化合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还影响其生物活性。
香豆素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其中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
尤其是其抗肿瘤作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研究表明,香豆素类化合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这些作用可能与香豆素类化合物调节细胞信号通路、抑制酶活性、抗氧化等多种机制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研究进展雷震;马卫东;於凯芹;杨光义;张晨宁;魏晋宝;张永红【摘要】Coumarins, the component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have multiple obvious biological activities. Document and literature about coumarins reported in recent tears were analtzed, concluded and summarized in the paper. Especiallt, pharmaceutics research advances of coumarin compounds in vivo were speciallt analtzed. It will lat the foundation of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drugs and design of appropri-ate dosage forms.%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中草药中一类重要成分,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
该文就近几年国内外关于香豆素类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对其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关分析,对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将有利于临床用药指导和适宜剂型设计,为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6(025)023【总页数】4页(P5-8)【关键词】香豆素;代谢;药代动力学【作者】雷震;马卫东;於凯芹;杨光义;张晨宁;魏晋宝;张永红【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湖北十堰 442000;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湖北十堰 442000;湖北医药学院药学院,湖北十堰442000;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湖北十堰 442000; 湖北医药学院·湖北省药用植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十堰 442000;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湖北十堰 442000;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湖北十堰 442000;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湖北十堰 44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R282.71香豆素类物质是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基本骨架的邻羟基桂皮酸内酯类化合物的总称,又称双呋喃环和氧杂萘邻酮。
其天然存在于黑香豆、香蛇鞭菊、野香荚兰、兰花等豆科及兰科植物中,除作为重要的香料和抗凝血作用外,在抗肿瘤、抗病毒、抗骨质疏松及心血管方面也应用广泛[1-3]。
香豆素类化合物根据其基本结构可分为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和其他香豆素[4]。
其典型代表是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母核[5],如补脂骨素是典型的呋喃香豆素[6],而美花椒内酯是典型的吡喃香豆素。
香豆素的衍生物有些存在于自然界,有些则是合成的。
香豆素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合成相较简单,生物利用度高,以及特殊结构使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国内研究主要围绕在化学合成及植物提取物中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方面的分析[7],国外主要集中于生物活性及毒理性质的研究,对体内代谢动力学过程的研究不多。
香豆素类物质及其代谢物体内浓度变化可成为其疗效观察指标,对体内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及研究其给药方式,可为科学地设计最适剂量及给药周期提供依据。
为此,笔者观察和总结了香豆素类物质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以期对指导临床用药及新剂型研究作出贡献。
1.1 吸收香豆素类化合物在胃肠道中具有良好的吸收性。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具有较强的疏水性,故常以游离的状态存在,亲脂性较强,在肠道生物膜中易穿透细胞膜,在小肠中主要以被动吸收方式为主,表现出良好的吸收性。
在口服给药状态下,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易发挥药效。
李杨杨等[8]基于药物的马丁达比犬的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MDCK)转运模型,研究了时间、药物浓度、温度和抑制剂对6,7-二甲氧基香豆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6,7-二甲氧基香豆素在MDCK细胞模型上表现为浓度依赖型单纯性扩散。
李苏宁等[9]应用人源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了6个香豆素类物质(包括花椒毒酚、花椒毒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8-甲氧基异欧前胡素和异茴芹素)绒毛面(AP端)到基底面(BL端)、BL端到AP端2个方向的转运过程。
研究发现,6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吸收性质均良好,主要通过被动扩散进行转运。
单进军[10]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来研究在不同小肠区段(十二指肠、回肠、空肠、结肠)祖师麻甲素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祖师麻甲素在大鼠不同肠断部位无吸收差异,以被动扩散为主。
Lei等[11]灌胃给药小鼠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后,根据检测得到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分析得出其血浆半衰期(t1/2)为 0.25 h,0-∞药时曲线下面面积(AUC0-∞)较低。
试验结果表明,吸收较快,但生物利用度较低。
1.2 分布香豆素类物质进入人体后能很快分布于体内各处,且多数集中于心、肝、肺、脾等血液充盈的组织中。
香豆素类化合物在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分布受给药方式的影响,经口服、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等血管外给药时,以一室模型为主;但经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血管内给药时,则以二室模型为主。
郑立卿等[12]给予大鼠腹腔注射30 mg/kg和120 mg/kg蛇床子素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大鼠组织中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给药5 min各组织中可检测到蛇床子素;10 min内心、肝、肺、肾均可达到峰值;当给药浓度达到4倍时,蛇床子素在各组织中的达峰时间未发生明显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蛇床子素在大鼠组织中分布快而广泛,且可能穿越血脑屏障和血睾屏障。
Liang等[13]通过大鼠静脉给予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后,发现其组织浓度分布由高到低,补骨脂素为肝脏>肺>心脏>肾脏>脾脏>大脑,而异补骨脂素为肾脏>肺>肝脏>心脏>脾脏>大脑。
甘萍等[14]研究了类叶升麻苷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其主要分布在肠、肺和脾脏组织中,但未见特殊蓄积现象。
1.3 代谢肝脏是药物主要的代谢器官,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代谢主要在肝脏中进行。
香豆素类化合物进入人体后,在肝脏中会发生羟基化、脱氢、脱甲基、内酯环开环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Ⅰ相代谢,随后进行Ⅱ相代谢反应,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等酶的参与下,可与葡萄糖醛酸、硫酸和谷胱甘肽等发生结合反应,生成水溶性较大的化合物,利于排出体外。
阳海鹰等[15]的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细胞色素P450(CYP)酶促动力学特征具有一定的种属和结构差异,在大鼠体内两者的CYP酶代谢清除过程相似,但在人体内异补骨脂素的CYP酶代谢清除可能要比补骨脂素的慢,导致两者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
何群等[16]的研究表明,秦皮甲素灌胃给药和腹腔注射给药2种途径的药代动力学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且2种给药途径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有显著性差异,腹腔注射给药代谢速度较高,可更有效地降低血尿酸。
梅蕾蕾[17]的研究表明,蛇床子素对体外人肝微粒体中的CYP2D6,CYP2C9,CYP3A 3种亚酶活性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强度相对较弱;大鼠体内蛇床子素对CYP3A却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香豆素化合物由于具有相同的母核,故其代谢具有相似性,且需要大量酶的参与。
Zhu等[18]的研究表明,肝微粒体中的UGT 1A6和UGT 1A9是七叶亭和4-甲基七叶亭的7-O-葡萄苷酸化的Ⅱ相代谢酶。
与此同时,UGT 1A6和UGT 1A9也是瑞香素的葡萄苷酸化的主要Ⅱ相代谢酶[19]。
1.4 排泄香豆素类化合物经代谢后,其代谢产物常存在于尿液中并随之排出体外。
排泄特征表现为:排泄量与体内血药浓度有关,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少数香豆素化合物也可以原形排除体外,除了尿液外,在粪便也能检测出香豆素类化合物。
丁维靖[20]研究了大鼠灌胃前胡水提物后的排泄动力学,结果表明,前胡中的白花前胡甲素等6种成分很少以原形从尿液和胆汁中排泄,可能被代谢为其他成分或从其他途径排出体外。
宋殿荣等[21]研究发现,50%以上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是以原形随尿液排出体外,粪便中含有量只达到了4.24%和2.32%,可知尿液是其主要的排泄途径。
高金薇等[22]考察了西香瑞素的不同剂量和葡萄糖醛酸化的代谢产物在体内的代谢情况,其在大鼠尿液中原型的排泄量要小于代谢物的排泄量,且原形及代谢产物的排泄都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香豆素类化合物之间生物利用度相差较大。
对于香豆素类化合物,包合物、微乳和脂质体是比较适合、新颖的药物剂型。
Liang等[13]研究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发现经口服给药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相对生物利用率较静脉注射的要高,分别为61.45%和70.35%。
潘坚扬等[23]研究了12只SD大鼠单剂量灌胃或静脉注射丹参素(46 mg/kg)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丹参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9.53%,口服生物利用度较差。
恽菲等[24]的研究结果表明,经红外光谱法(IR)、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制得的3种蛇床子素环糊精包合物均能显著提高蛇床子素的溶解度,使其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得到显著改善。
屈兴翠[25]的研究结果表明,由祖师麻中提取的祖师麻总香豆素可制成微乳凝胶剂,可提高祖师麻总香豆素的生物利用度。
药代动力学过程主要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4个方面,药物的活性和毒性往往与其过程密切相关。
香豆素类药物主要以被动扩散的方式进行转运,大部分香豆素类吸收较快,给药方式为口服、腹腔注射、肌肉注射呼吸道给药等均可;进入人体后,多数集中于心、肝、肺、脾等血液充盈的组织中,且受给药方式的影响,口服、腹腔注射和肌肉注射等血管外给药时,以一室模型为主;静脉注射和滴注等血管内给药时,则以二室模型为主。
肝、肾是代谢的主要器官,主要途径有羟基化、脱氢、脱甲基和内酯环开环及结合反应,Ⅰ相代谢以羟化和脱甲基为主,Ⅱ相代谢以与葡萄糖醛酸硫酸和谷胱甘肽等结合为主。
少部分香豆素类化合物会以原形排出体外,大部分则会经过胃肠道吸收入血,经过肝脏代谢后随尿液排出体外。
香豆素类化合物之间生物利用度相差较大,通过改变药物剂型可以显著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增强香豆素类药物的活性。
香豆素类化合物成分结构复杂,对其深入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以期优化其用药方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并为新型药物的开发设计及剂型药物的改造提供支持。